篆刻入門:「印宗秦漢」宗什麼?

篆刻初學者,能及時看到「印宗秦漢」這四個字,並被人告知,好好臨漢印吧,是一件幸福的事兒。因為有一大部分篆刻初學者,都還停在從篆書字型檔,或者從篆書字典里找出來幾個字的寫法,填到格子里,從紙的反面或者從鏡子里取個反字,就開刀上石開刻了。

但這顯然是一條彎路。

(漢畫像石拓片)我見過太多的印友這樣做,也經常聽到他們在設計印稿困惑時發牢騷,說不知道怎麼設計印稿,在四處找人設計印稿,徵求別人的意見,廣聽意見,期待提高,這是對的,但每當我們遇到對漢印、古璽、流派印章法等一無所知的學習者,就總覺得無從幫起,總不能每次都幫他們畫好印稿,而畫印稿本身是創作,誰又願意真心拿自己的心血出來燒呢?更何況,畫好了印稿,你就能夠刻好?

於是,回想起自己初次接觸漢印時的欣喜。那一刻,真就覺得突然在眼前開了一條坦途,畫印稿,奏刀,像是一個迷途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

今天就把這種欣喜拆細了分享給第一次接觸到「印宗秦漢」概念的印友,「印宗秦漢」,我們要「宗」點什麼?

大致是三方面的內容:

1、「宗」秦漢印的字法、篆法;

2、「宗」秦漢印的章法;

3、「宗」秦漢印的雅正印式基本特徵和精神內涵。

一、「宗」秦漢印的字法、篆法。

這當然是從篆刻的技法角度出發的,吾丘衍在《學古編》里講:「漢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與隸相通。」秦漢印的白文印中,秦代的入印文字叫摹印篆,這種文字以小篆為基礎,但又區別於小篆,聽名字就知道,這是政府規定的專門用於印章的文字,秦代以法立國,規定的入印文字,就是入印用的,因此,法度謹嚴,出來的印章當然是規規矩矩的。甚至不管是四字印還是半通印,都加了界格,讓印章看起來更端正,更規矩。

(秦印 中司馬印)

(秦半通印 邦侯)

漢印的入印文字則是漢繆篆,他是在摹印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專用書體,並且如上面吾丘衍所說的,採用了隸書筆法書寫,既繼承秦印特徵,又有獨立的漢印特性,我們叫它漢印文字。

(漢玉印 周誘)

漢印文字與秦摹印篆的嚴格規定不同,用於印章時,為了文字安排的需要,在文字結構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它可以增損筆畫,這就給變化文字以適應不同的印面的需要增加了寬鬆的餘地,使印章創作更從容自如。

正如吾衍說的,漢印「其法只是方正」,而我們能從漢印里學到的東西,第一條,就是漢印文字的端端正正,不胡亂變形,不狂怪變形,為了適應印面需求也不作狂怪狀。這跟後來的流派印的一些求險求奇的狂怪作法是不太一樣的,因此,我們說,學印,從漢印上手,再到流派印里找變化,就是這個道理,先走好了,再說跑。

二、「宗」秦漢印的章法。

我們說,現在我們進行篆刻創作,大致可以從風格上將印章歸為三類:

1、漢印的繆篆印式的平正方直風格;

2、宋元印小篆印式的勻整圓潤風格;

3、鐘鼎、古璽文印式的參差錯落風格。

大致現在所有的篆刻作品大都屬此三類,三類之中,只有漢印式的平正方直是最簡單和最易上手的章法形式,我們讀大量的秦漢印章,不管是二字印,三字印,四字印以及多字印,採用的章法多是簡單而又密實地排列在印章上,這跟我們平常從篆書字典里找到文字排列到印面的方式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我們上面所說的,用的文字是秦漢印特有的文字,而不是變化更多的小篆。

漢印的章法特徵也如吾丘衍所說:「白文印,必逼於邊,不可有空,空便不古」,即,漢印的章法特徵最重要的原則是勻滿,比如我們經常說的滿白印,初學漢印的印友最愛刻的,也是滿白一類的。這種章法類別就是依式填篆,印面是什麼樣的,就填上所需的文字,但在填篆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漢印的章法里找到漢代匠人們在虛實、疏密、統一、平衡、粗細、挪讓、離合、增減、重複、呼應等章法處理方法,這些處理方法,久經揣摸,實在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章法原則。

(未央廄丞,請注意它的勻稱、粗細統一、注意疏密均等等章法原理)

我們學的就是這種章法原則,臨漢印越多,越能被這種章法原則所潛移默化,並自覺地應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而這種章法原則,也是後期流派印,名家印章法的基礎,後期流派印章法里的巧妙之處,也都來源於這些簡單而又樸素的章法基礎。

三、「宗」秦漢印的雅正印式基本特徵和精神內涵。

漢印是樸素的,樸素到如水,如空氣,如我們每日必須的營養而又不用費精力去獲取,漢印的大美也正來源於這種樸素。

印宗秦漢的的來源正是因為在宋元時期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內,文人們把鼎、彝、壺、爵等各種古器物的各種文字、圖形搬到印章上出現的炫奇誇怪形式,這種貌似崇古,實質上卻背離了文人們雅正的審美趣味,最終導致吾丘衍、趙孟頫等提出強烈的反對,並由此開始對漢印的倡導,希望恢復「古法」,這裡的古法當然就是指漢魏印章的平實方正。

漢魏印章的形式也大都是白文,大小也不過寸許,也即不超過3.3厘米,這比較宋元時期的巨印以及繆篆比較後來的「九疊篆」,都是樸實、簡單的,即便是皇帝皇后的印章也不是煌煌巨制,而只是精緻一些,雅緻一些。這種印的最核心審美內涵是「雅正」,既雅又正,古樸典雅,端端正正。

(文帝行璽)

(皇后之璽)

雖不巨大,但都是文字老實勻稱,筆畫勻等的老實之作,樸實中透出莊重之氣,老實而不花俏,卻又時時處處彰顯規章,這同時又是另一種美的極致,簡約之美,簡潔之美,這也是漢文化審美精神的內涵。這種審美內涵如同現代西方科領域裡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手機,簡潔之美,少即是多。當一個初學者在漢印里不斷學習時,淳正簡潔之美自始致終會傳遞在學習的過程之中。

雅正、簡潔,漢印有大美。

學篆刻從漢印學起,是從最原始的出發點出發,如萬物發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當漢印有了一定基礎之後,篆刻學習者決不會因為一方印章的印稿設計發愁,反倒能從印稿的設計於篆刻過程中找到充足豐滿的精神享受。

(【老李刻堂】之66,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中國君王諸子女列表:先秦至秦漢 
秦漢繪畫
【中國馬藝術】古代繪畫·秦漢
繁榮發展的「秦漢金銀器」
續二 秦漢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政治性格和命運

TAG:篆刻 | 秦漢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