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坐禪法(洪丕謨)
止觀坐禪法
洪丕謨
止觀一詞,又有定慧、寂照、明靜等名,梵文音譯為奢摩他或毗婆舍那。
拆開來解,止為停止、止息妄念,屬於佛學中的空門、真如門,緣無為之真如而遠離諸相;觀為達觀,殄滅煩惱,屬於佛學中的有門、生滅門,緣有為之事相而發達智解。為此,止和觀兩者,在次序上,應止在前而制伏煩惱,觀在後而斷卻煩惱。
由於止觀之法歷來為佛門所重視,所以佛經對此作解的很多,如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無明即明,不複流動,故為止;朗然大凈,呼之為觀,觀如燈,止如密室等等。
《小止觀》則對止觀解說得更為詳盡,書中起首就云: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大乘義章》第十也說:止者,外國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名為止。止心不亂,故複名定。觀者,外國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觀。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
徐有武繪《智大師坐禪圖》
在佛門中,向有三種止觀的說法。原來止觀之法,當年由隋朝智大師從老師慧思處傳受而來,此後發揚光大,成為天台宗僧人的必修要法。三種止觀為:第一,漸次止觀。由於這種修習之法先持戒,再修禪定,再修實相,一路初淺後深,由淺入深,好比上樓梯一樣,所以名為漸次,其法見載於智大師所著《禪波羅蜜》十卷。第二,不定止觀。此法前後互換不定,猶如把金剛石放在太陽底下,現像不定,所以傳受此法,大多因人施教,依照眾生根器不同,或前淺後深,或前深後淺,或淺深事理漸頓不定,著作有智大師《六妙門》一卷。第三,圓頓止觀。由於其法初後不二,如通者之騰虛空,自初緣實相而行解共頓故名,為此智大師撰有《摩訶止觀》十卷。
此外,佛門並有止觀四本的說法。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釋元照《小止觀》序說:一曰圓頓止觀(即《摩訶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三十卷,章安治定為十卷,今《禪波羅蜜》是。三曰不定止觀,即陳尚書毛喜請大師出,有一卷,今《六妙門》是。四曰《小止觀》(又名《童蒙止觀》、《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即今文《小止觀》是。
佛書認為,修持者若能依止觀之法修性,成就定、慧(即止、觀)兩法,那就非但自利利人,法皆具足,安心免難,發定生解,證於無漏之聖果,並且四百四病自然瘥除,必無眾病了。
其修習止觀坐禪之法,基本有十意。
一、具緣第一
修習止觀坐禪,先要發心起行,外具持戒清凈、衣食具足、閑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五緣。五緣的情況如下。
(一)持戒清凈
佛門修禪養性,持戒清凈為最基本的一個要素,其目的是防止身、口、意三業的過失,從而有利於止惡修善。戒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級,一般在家居士修習止觀,只要守五戒就可以了。五戒的內容為: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考慮到營養關係,關於吃素不殺之戒,有兩個擦邊球可打,一是吃花素,就是吃吃停停,或初一、月半吃素等;二是吃三種凈肉,《十誦律》卷三十七說:我聽噉三種凈肉。何等三?不見、不聞、不疑。不見者,不自眼見為我故殺是畜生;不聞者,不從可信人聞為汝故殺是畜生;不疑者,是中有屠兒,是人慈心不能奪畜生命。
另外,東坡居士對待吃素不殺的辦法也可借鑒。其法為:人家送他魚蝦,如系鮮蹦活跳,那就送進河裡放生;如系已經死亡,放亦無益於生,那就索性放進鍋里,飽我口福,增我營養了。
至於其他四戒,由於酒能亂神,偷盜、邪淫、妄語傷德,所以為止觀坐禪者所絕對不取。
(二)衣食具足
智大師指出,衣法有三種:一者如雪山大士,隨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遊人間,堪忍力成故。二者如迦葉常受頭陀法,但畜(蓄)糞掃三衣,不畜餘長。三者若多寒國土(地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來亦許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須說凈,知量知足。提出三種衣法的目的,主要在於養性者如果在衣著上過於貪求,那就心亂妨道,不利修行。為此,從今天的修習實際看,衣服只要做到乾淨整潔、樸素大方、足以抵禦寒冷就可以了,否則一心放在穿著打扮上,又何能收心修習止觀呢?
在食法上,智大師指出這樣四種:
(1)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絕世,草果隨時,得資身者。
(2)二者常行頭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種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聖道故。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維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為青目女說。
(3)三者阿蘭若處,檀越送食。
(4)四者於僧中潔凈食。
自然,四種食法的目的,無非為了驅除一心鑽在吃的享受里而引起心不安穩,於道有妨的魔障。結合今天的實際生活,修習止觀,食不過飽,簡樸而富於營養就可以了。
(三)閑居靜處
修習止觀,對於居處環境,也有一定講究,否則紛紛擾擾,心靜不下來,何以能練功入靜?
關於閑居靜處的要求,智大師認為,有三處可修禪定:一者深山絕人之處,二者阿蘭若(寺廟)之處三者遠白衣住處。清凈伽藍(寺廟)中,皆名閑居靜處。
對於在家人來說,為了有利修習,如果居處環境安靜,當然最好,如果居處環境並不那麼安靜,那麼清晨初醒,於四周一片寂靜之時進行修習,也不失為一個因地制宜、見縫插針的好辦法。總之,人是一個活體,要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才好。
(四)息諸緣務
世界上的諸緣雜務,紛紛擾擾,足以惑亂人心,妨礙修習入靜。因此修習止觀,最好斷絕名利思想,省卻一切不必要的交際應酬。人來人往,不僅在經濟上破費較大,就是在精神上和體力上,也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至於智大師所說:一息治生緣務,不做有為事業。二息人間緣務,不追尋俗人、朋友、親戚、知識,斷絕人事往還。三息工巧技術緣務,不做世間工匠、技術、醫方、禁咒、卜相、書數、算計等事。四息學問緣務,讀誦聽學等悉皆棄捨。此為息諸緣務。我們大可不必照搬,只要領會其清心寡欲、不為各種緣務困擾的精神實質就可以了。
(五)近善知識
佛門稱有益於我修持的居士為善知識。《法華文句》四曰: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法華妙莊嚴王品》也說: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智大師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上指出善知識有三:一者外護善知識,經營供養,善能將護行人,不相惱亂。二者同行善知識,共修一道,互相勸發,不相擾亂。三者教授善知識,以內外方便禪定法門,示教利喜。可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親近有道德學問的彬彬君子,也是修習止觀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
二、呵欲第二
所謂呵欲,就是呵除世間能夠誑惑一切凡夫之心的色、聲、香、味、觸五欲。佛門認為,凡欲坐禪,修習止觀,非得呵除五欲不可,否則就難成正果。
(一)一呵色慾
色慾有兩種:一是對修目長眉、朱唇素齒的美人兒起邪淫之念的欲;二是對青黃赤白、紅紫縹綠等帶有種種妙色的世俗寶物起貪戀之欲。
對於這種色慾,智大師認為,意志不強的人,就會對此見則生愛,作諸惡業。接著他舉例道: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慾故,身入敵國,在淫女阿梵波羅房中,優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種種罪過。
(二)二呵聲欲
聲欲就是箜篌箏笛、絲竹金石以及男女歌唱等音樂之聲。這種聲欲,偶然聽聽,作為一種消遣,當然並非不可。可是一般百姓,如果沉湎在這種聲欲里,哪還能修習止觀坐禪之法呢?
為此,當年智大師舉例提醒道:如五百仙人雪山住,聞甄陀羅女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亂。如是等等種種因緣,知聲罪過。
(三)三呵香欲
所謂香欲,就是世間飲食馨香,男女身香,以及一切熏香等。
佛門戒律禁嚴,由於香欲能夠使人聞即愛著,所以也在呵除之例。但如果對香欲採取自然態度,不起愛著之念而一心戀戀,卻也並不是那麼可怕的事。
(四)四呵味欲
佛門認為,酸、苦、甘、辛、咸、淡等種種飲食美味,能使世人心生染著,起不善業,所以只要填飽肚子,此等美味,也一概都在呵除之例。
(五)五呵觸欲
觸欲就是男女身分,柔軟細滑,寒時體溫,熱時體涼,及諸好觸之欲。如果世人沉沒在男女的觸欲里,也是一種業障。如一角仙,因觸欲故,遂失神通,為淫女騎頸。
三、棄蓋第三
棄蓋就是捨棄貪慾、嗔恚、睡眠、掉悔、疑等能使人心生慾念、覆蓋善心的五蓋。
(一)一棄貪慾蓋
端坐修禪,如果貪慾不除,就會心生煩惱,這樣就離道遠了。所以對於修習止觀功法的人來說,貪慾蓋是必須棄除的。
(二)二棄嗔恚蓋
坐禪時如果為某人某事心生嗔恨,又由恨生怨生惱,便就嗔恚覆心,修習不成了。所以智大師說道: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為此,佛偈有云:
殺嗔則安樂,殺嗔則無憂。
嗔為毒之根,嗔滅一切善。
(三)三棄睡眠蓋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上認為:內心昏暗名為睡,五情暗蔽,放恣支節,委卧熟睡為眠。以是因緣,名為睡眠蓋,能破今世後世實樂法心,及後世生天及涅槃樂。所以,修習止觀功法者,除了保證生理需要的8小時睡眠外,平時亦不要作過多的昏睡,因為睡多了對身體非但沒有好處,反而神昏氣傷,有損健康。
(四)四棄掉悔蓋
關於掉悔蓋的情況,《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上指出:掉有三種:一者身掉,身好遊走,諸雜戲謔,坐不暫安;二者口掉,好喜吟詠,竟諍是非,無益戲論,世間語言等;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縱意攀緣,思惟文藝世間才技,諸惡覺觀等,名為心掉。平時修習止觀,攝心止念還不能保證把此心定下,何況一味掉散?所以掉為修習者大忌。
原書又說:悔有二種:一者因掉後生悔,如前所說;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懷怖畏,悔箭入心,堅不可拔。悔者,悔能成蓋。若掉無悔,則不成蓋。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掉起未在緣中,故後欲入定時,方悔前所作。憂惱覆心,故名為蓋。
(五)五棄疑蓋
疑有三種:一是疑自己資質愚鈍,怕修不好止觀;二是疑師長能否真有至道,能夠教我;三是疑止觀功法,是否確有道理。由於以疑覆心,所以也要棄掉。
四、調和第四
調和也有五種,就是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修習止觀,就好比琴師彈琴先要把弦調好方可奏出妙曲一樣。所以說:行者修心,亦復如是。善調五事,必使和適,則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
(一)調食
飲食本來是用以資身進道的,如果吃得太飽,就會氣急身滿,百脈不通,心氣閉塞,坐念不安;如果吃得太少,就會身羸心懸,意慮不固;如果吃得不幹凈,就會心識昏迷,有損健康;如果吃了忌口發物,就會引動舊病,身體失和。所以《經》云: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閑,心靜樂精進。
(二)調睡眠
一個人平時如果眠寐過多,非但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而且容易引起心地昏昧,沉沒善根。所以睡眠的時間要把握得恰到好處,這樣自然就神氣清白,念心明凈,有利於棲心聖境,深入體味止觀的個中三昧。
(三)調身
坐禪初至繩床,先要把坐處墊放安穩,使得久坐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其法如下。
1.正腳
坐時先要正腳。方法有半跏坐和全跏兩種: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身,令左腳指(趾)與右(髀)齊,右腳指與左齊。若欲全跏,即正右腳置左腳上。
2.解寬衣帶
正腳以後,就要解寬衣帶。解寬衣帶的目的是使得周身氣血自然通暢,所以只要解寬到周身舒適就可以了,不必解得太寬,否則坐時脫落,既影響入禪,又容易導致寒氣的侵襲。
3.安手
衣帶解寬以後,還要安手。安手之法,主要為: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
4.正身
安手之後,不忘正身。正身之時,先挺動身體,以及肩頸關節,務使自然調暢,然後端直身體,使脊骨勿曲(屈)勿聳。
5.正頭頸
身正好後,再正頭頸。此時端直頭頸,使鼻不偏不斜,不低不昂,並和臍孔保持在一條垂直線上。
6.口吐濁氣
頭頸正好後,便當口吐濁氣。吐氣之時,開口緩緩放氣,不可粗急,放時讓氣盡量吐出,同時想像身體百脈不通之處,都隨著氣一起吐了出來,然後閉口,鼻納清氣,這樣大概三次左右,息就基本調和好了。
7.閉口
濁氣吐盡之後,即當閉口,閉口時唇齒才相拄著,舌向上齶。
8.閉眼
口閉好後,又當閉眼。閉眼的目的在於斷除外光,使心易於入定。
以上調身之法,調和的標準為不寬不急,端身正坐,猶如奠石。假如做到了這一步,那就等於初入禪定了。
(四)調息
息有風、喘、氣、息四種相,其中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屬於息中的不調相;由於守息即定,屬於息中的調相。關於四息相的具體情況,前文《達摩面壁禪》篇中已經有所交代。
調息之時,當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同無障。
檢驗調息的標準為不澀不滑。若果息調好了,那就氣息微微,眾患不生,其心易定,入於止觀坐禪的初入定時了。
(五)調心
修習止觀坐禪法,調心入定是至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又有初入、二住、三出之法。
1.初入
調心初入有兩個要點:一者調伏亂想,不令越逸;二者當令沉、浮、寬、急得所。
這裡,又有沉相、浮相以及心急病相、心寬病相的說法。
所謂沉相,就是坐禪時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好低垂。糾治沉相的辦法為用意念注想鼻端,這樣心裡就不致昏沉了。
所謂浮相,就是坐禪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糾治浮相的辦法為安心向下,用意念注想臍中,如此則制諸亂念,心即定住。
總而言之,以上沉相、浮相是修習止觀初入定時比較易犯的兩個毛病。沉相為心裡昏沉,所以須用繫念鼻端的辦法來加以振拔;浮相為思緒飄動,故而要用系緣臍中的辦法來使之沉降。
所謂心急病相,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的話來說,就是:由坐中攝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糾正的辦法,當寬放其心,想氣皆流下,患自差矣。
所謂心寬病相,主要為:覺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流涎,或時暗晦。糾正的辦法,爾時應當斂身急念,令心住緣中,身體相持。
2.二住
調心二住,就是在身、息、心三事過程中,發現有不調的環節,都要用心意來加以調正,從而有利於及時入定。
調身的不協環節和調正之法為:若坐時向雖調身竟,其身或寬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覺已隨正,令其安穩,中無寬急,平直正住。
調息的不協環節和調正之法為:複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復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
調心的不協環節和調正之法為:次一坐中,身息雖調,而心或浮、沉、寬、急不定。爾時若覺,當用前法調令中適。
3.三出
調心三出,就是修習止觀坐禪入定之後,於結束出定時,先要把入定之心恢復過來,接著開口放氣,依次微微鬆動頭頸、肩臂、兩足,此後又用手遍摩周身四肢,接著張開雙眼,待身體漸漸恢復正常後,才可開始下地活動。如果一時匆匆出定,往往容易引起頭痛心煩、關節不利等不適,不能不注意及之。
五、方便行第五
修習止觀坐禪法,還要具備五種方便法門。五種方便法門如下。
(一)欲
欲就是一切善法,欲為其本。如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等等。
由於欲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所以又有志、願、好、樂等名稱。
(二)精進
所謂精進,意即堅持禁戒,捨棄五蓋,初夜後夜,專精修習止觀坐禪之法不廢。
(三)念
念是念想,大要為念世間為期誑可賤,念禪定為尊重可貴。為此,《修習止觀法要》卷上說:若得禪定,即能具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通道力,咸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故名為念。
(四)巧慧
所謂巧慧,其意是要用智巧聰慧比較世間樂和禪定智慧樂兩者之間的得失輕重。
佛門認為,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不實,所以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無漏(有漏皆苦)無為,寂然閑曠,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所以是得是重。
(五)一心分明
佛經有云:非智不禪,非禪不智。所以一心分明,就是要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所以下定決心,一心修行止觀坐禪之法,這樣心如金剛,就不易被天魔外道沮壞了。
六、正修行第六
這是修習止觀坐禪法十意中修習止觀的核心所在。佛書有言:行者初坐禪時,心粗亂故,應當修止以破除之;止若不破,即應修觀。
(一)修止
作為禪修性功的內容之一,其排除雜念的修止功法,基本有系緣守境止、制心止、體真止三種。
1.系緣守境止
初學禪修養性的人,思想往往容易散亂,把握不住,這時就非得把心繫在緣(事物)上境上以一制紛不可。正如佛經所說的那樣:繫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鎖。
系緣守境止的方法有好幾種,通常所用大致有繫心鼻端和繫心臍間兩種。
對於前者,近人蔣維喬《因是子靜坐衛生實驗談》說:繫心鼻端把一切妄想拋開,專心注視鼻端,息出息入,入不見它從哪裡來,出不見它往哪裡去。久而久之,妄心就慢慢地安定下來。
對於後者,《因是子靜坐衛生實驗談》把繫心所在的臍間改為臍下。蔣維喬居士說:繫心臍下人們全身的重心在小腹,把心繫在這個地方,最為穩妥。這時應該想鼻中出入的息像一條垂直的線,從鼻孔、喉管筆直通至小腹。久後不但妄心漸停,並且可以幫助調息功夫。顯然,這又是他個人的心得體會了。
2.制心止
關於制心止的方法,《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指出: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故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止心。近人蔣維喬居士則說得更為明白清楚,他說:
前面說的系緣止是就心的對象方面入手,今制心止直從心的本體上下手,就是看清我們心中念頭起處,隨時制止它,斷除它的攀緣。這比系緣止為細密,是由粗入細、由淺入深的功夫。
3.體真止
體是體會,真是真實。《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說: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偈云:
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
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
對此,當代氣功學家馬濟人先生的看法為:方法是閉目反觀自己的身體,而加以細心體會,則妄念止息。體是體會,真是真實。此法在前兩法的基礎上,只是對偶爾所起的念頭用分析的方法,以體會其是否真實,這樣知道了念頭都是偶然巧合,都是虛妄不實的,全部丟開,就可自然止息。
(二)修觀
修習坐禪養性功法,有人心猿意馬,有人易於昏沉。對付昏沉的辦法,莫如修觀。修觀的方法多種多樣,較為常見的有對治觀、正觀等。
1.對治觀
所謂對治,就是列舉相對事物以作觀照,這樣可以對症下藥,如:
不凈觀對治貪慾;
慈心觀對治嗔恚;
界分別觀對治著我;
數息觀對治多尋思勞,等等。
2.正觀
其法觀照世間一切諸相(事物),都是由於因緣才生起的,然而因緣無性,所觀之境一切皆空,這就使人明白實相無非都是鑄成的幻象。一想到這裡,能觀之心便就自然不起了。正如經偈所說的那樣:
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
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
對於修習止觀坐禪法的好處和樂趣,釋論偈有云:
閑坐林樹間,寂然滅諸惡。
淡泊得一心,斯樂非天樂。
人求世間利,名衣好床褥。
斯樂非安隱,求利無厭足。
衲衣在空閑,動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觀諸法實相。
種種諸法中,皆以等觀人。
解慧心寂然,三界無倫匹。
以上止觀禪法,修止和修觀的作用截然不同。《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說:行者於坐禪時,其心暗塞無記瞪瞢,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時應當修止止之。蔣維喬居士說得更進一步:學靜坐的人,起初是心思散亂,把持不住,這叫作散亂。散亂是心向上浮,治散亂的方法,就要用止。止而又止,心思漸漸收束,不知不覺,坐下不久,又要打瞌睡,這叫作昏沉,治昏沉的方法,就要用觀。
七、善根發第七
修持者通過對止觀的種種修持,日長時久,身心明凈,由量變而漸次入於質變,可獲種種善根開發的功德。這種善根發相,歸納起來,有外善根發相和內善根發相的不同。
(一)外善根發相
所謂外善根發相,就是修持止觀所獲得的有關品德修養上的提高,諸如布施,持戒,孝順父母、尊長,供養三寶,及諸所學等善根開發。由於這些都是外事,所以名為外善根發相。
(二)內善根發相
內善根發相為修持止觀後所獲諸禪定法門善根開發,以有別於外事的外善根發相。內善根發相有明善根發相、分別邪正二種禪發相、明用止觀長養諸善根三種。其明善根發相又有五種不同。
1.息道善根發相
修持者修持止觀,日久身心調適,妄念不生,自己感到此心漸漸入定,發於欲界及未到地等定。其時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隱,連自己的身心相貌也都不見。此後少則一天兩天,多則一月兩月,可在定中出現身心運動,產生痛、癢、冷、暖、輕、重、澀、滑等八觸。當觸法時,身心安定,虛微悅豫,快樂清凈,是為知息道根本禪定善根發相;如若在欲界未到定地中忽然感到呼吸出入長短,遍身毛孔虛疏,即以心眼見體內三十六物,就好比開倉見到麻豆等穀類一樣,此時心大驚喜,寂靜安快,是為隨息特勝善根發相。
2.不凈觀善根發相
修持者在欲界未到定地的身心虛寂狀態中,可以出現三種不凈觀善根發相。《小止觀》卷下說:
行者若於欲界未到定地,於此定中身心虛寂,忽然見他男女身死,死已膖脹爛壞,蟲膿流出,見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厭患所愛,此為九想善根發相;或於靜定之中,忽然見內身不凈,外身膖脹狼藉,自身白骨,從頭至足,節節相拄,見是事已,定心安隱,驚悟無常,厭患五欲,不著我人,此是背舍善根發相;或於定心中,見於內身及外身,一切飛禽走獸,衣服飲食,屋舍山林,皆悉不凈,此為大不凈善根發相。
3.慈心善根發相
修持者修到欲界未到地定,在此定中忽然發心慈念眾生,此時內心悅樂清凈,於平時生活中見到人都和顏悅色,是為慈心善根發相。其他如悲喜舍心發相,也大體與此類似。
4.因緣觀善根發相
這是一種智慧開發、破諸執見、推尋三世無明行等因緣的禪定境界。《小止觀》說:
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靜定,忽然覺悟心生,推尋三世無明行等諸因緣中,不見人我,即離斷常,破諸執見,得定安隱,解慧開發,心生法喜,不念世間之事,乃至五陰、十二處、十八界中,分別亦復如是,是為因緣觀善根發相。
5.念佛善根發相
在欲界未到地定狀態中,忽然憶念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議;所有十力無畏,不共三昧解脫等法,不可思議;神通變化無礙,說法廣利眾生,不可思議;如是等無量功德,不可思議。一想到佛的這些不可思議,即生愛敬之心,三昧開發,身心快樂,清凈安隱,亦且身體輕利,自己感到功德巍巍,人所敬愛。
八、覺知魔事第八
所謂魔事,是指修習止觀等禪定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幻覺。所謂覺知,就是對於禪定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幻覺一定要有所了解,否則便會陷於驚慌失措的境地。
佛書所說魔事,有四魔,甚至十種陰魔等。《小止觀》采四魔之說,指出四魔為:一煩惱魔,二陰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前三種魔皆是世間之常事,及隨人自心所生,當須自心正除遣之,而其鬼神魔則又有三種。
(一)精魅
精魅有種種變化,所謂十二時獸,各當其時而來,來時惱惑行人,所以必須善於識別覺知。《小止觀》說:
若於寅時來者,必是虎獸等;若於卯時來者,必是兔、鹿等;若於辰時來者,必是龍、鱉等;若於巳時來者,必是蛇、蟒等;若於午時來者,必是馬、驢、駝等;若於未時來者,必是羊等;若於申時來者,必是猿、猴等;若於酉時來者,必是雞、鳥等;若是戌時來者,必是狗、狼等;若是亥時來者,必是豬等;子時來者,必是鼠等;丑時來者,必是牛等。
對於這種心理上的精魅,其對治之法,就是按照精魅出現的不同時間直呼獸精名字而呵責之,即當謝滅。因為呵責可以自壯膽魄,膽魄一壯,精魅自然就退避三舍了。
(二)堆剔鬼
堆剔鬼其實也是坐禪坐到一定階段常可出現的身心異常感覺,和做氣功做到一定階段所起的種種身心反應相類似。堆剔鬼觸惱修持者的方式,或如蟲蠍緣人頭面,鑽刺熠熠,或擊櫪人兩腋下,或乍抱持於人,或言說音聲喧鬧,及作諸獸之形,異相非一。覺知堆剔鬼來惱人的祛除方法,一為陰而罵之(心裡咒罵):我今識汝,汝是閻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蠟吉支,邪見喜破戒種,我今持戒,終不畏汝。二為誦戒,若是出家僧尼,應誦戒本,若是在家居士,應誦三皈五戒等,如此則鬼便卻行匍匐而去。
(三)魔惱
魔惱大多化作三種五塵境界,藉以惱破修持者的善心,使之引起貪慾、憂愁、嗔恚、睡眠等種種煩惱,所以皆屬魔軍。三種五塵如下。
1.可畏五塵
一作違情事,名為可畏五塵,使人引起恐怖。《小止觀》說:作違情境界者,或作虎狼獅子羅剎之形,種種可畏之像,來怖行人(修持者)。
2.可愛五塵
二作順情事,名為可愛五塵,使人心有膠著。《小止觀》說:作順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諸佛,形象端正,男女可愛之境,令人心著。
3.平等五塵
三作非違非順之事,名為平等五塵,使人心起動亂。《小止觀》說:作非違非順境者,則平常之事,動亂人心,令失禪定。
以上魔惱,或作種種好惡之聲,或作種種香臭之氣,或作種種好惡之味,或作種種苦樂之境。歸納起來,貪慾為初魔軍,憂愁為第二魔軍,饑渴為第三魔軍,渴愛為第四魔軍,睡眠為第五魔軍,怖畏為第六魔軍,疑悔為第七魔軍,嗔恚為第八魔軍,利養虛稱為第九魔軍,自高慢人為第十魔軍,經偈有云:
欲是汝初軍,憂愁為第二,
饑渴第三軍,渴愛為第四,
睡眠第五軍,怖畏為第六,
疑悔第七軍,嗔恚為第八,
利養虛稱九,自高慢人十。
如是等眾軍,壓沒出家人。
我以禪智力,破汝此諸軍,
得成佛道已,度脫一切人。
其破除魔惱的辦法,一為修止,二為修觀。智大師指出:
行者既覺知魔事,即當卻之。卻法有二,一者修止卻之,凡見一切外諸惡魔境,悉知虛誑,不憂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計分別,息心寂然,彼當自滅;二者修觀卻之,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用止不去,即當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所惱?如是觀時,尋當滅謝。
經過止、觀兩法,如魔惱諸軍依然遲遲不去,也大可不必心生恐懼,因這時還可用正心之法作再一次的祛除。因為在客觀上,從來也沒有坐禪者因心起幻覺諸魔而真的被虎狼吃掉,也從來沒有坐禪者因心起幻覺諸魔化作男女來做夫妻而真的就變成夫妻了。
以上坐禪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種種魔事,究其起因,多半因為心亂失定,雜念紛起,或心生驚怖,或念歸貪著而起,所以《楞嚴經》說:(魔事)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為此,著名佛學家陳兵總結:坐禪者如懷有不健康的目的,心理有病症,或潛意識中壓伏有病態因素,在坐禪入定的一定階段,會不自覺地被釋放發泄,或造成幻覺,或引起各種心理失調,心理變態,甚至能使人的行為失去自控,尤其是當出現有如神通、特異功能一類現象時,對人的妨害最大。佛教史料中記述過一些因此類魔事喪心失命的事例。這類現象,也應引起氣功修鍊者的充分重視。
九、治病第九
修習止觀坐禪法的人,若果用心修持,一心精進,則各種各樣的慢性疾病,久久自然消除。關於止觀治病之法,大體有這樣兩種。
(一)用止治病法
(1)安心止在病處,即能治病。
(2)臍下一寸,名憂陀那,此雲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經久即多有所治。
(3)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卧,即能治病。
(4)但知諸法空無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
(二)用觀治病法
但觀心想,用吹、呼、嘻、呵、噓、呬六種氣訣治病。治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六氣之中有針對性地選擇一字或者多字,然後鼻引清氣,把所擇之字放在唇口之中微微吐出,以耳中不聞字音為佳。頌曰:
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
肝臟熱來噓字至,三焦壅處但言嘻。
這六種氣治病之法,采自道家陶弘景《養性延命錄》所載的六字氣訣,在下編《道教修仙法》中還要細論,這裡就從略了。
十、證果
《中論·觀四諦品》偈說: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偈文簡明地概括了中觀學派因緣、空、假、中道四者的內在關係:四者之中以因緣為出發點,由此表現為空觀、假觀和中道。為此,《摩訶止觀》卷一也說:當知一念,即空、即假、即中。
在止觀坐禪法中,除前文正修行第六所提到的對治觀、正觀外,空觀、假觀和中觀,尤為修習觀法的核心內容。
(一)空觀
坐禪時心中湧現出來的種種雜念,不管這雜念想的是外界事物還是內在事物,我都把它看成由因緣暫時和合而成,本屬空無自性之物。這種觀法,就叫空觀,或者叫做真諦、無諦。
(二)假觀
坐禪止遏雜念,雖把世間一切事物都看成為因緣和合而成,空無自性,然而這種空,又畢竟不是沒有,亦即仍有假相存在,正如《法華玄義》卷二下所說的那樣:昔者慧眼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今開慧眼即見不空,不空即佛性。所以這樣一想,便就從空入假,名為假觀,或稱俗諦、有諦。
(三)中觀
既看到物象空的一面,又看到假的一面,然而卻又非空非假,即是中空。為此,對於中觀修持,蔣維喬居士說得明白,他說:從相對方面看來,空觀是屬於無的一邊,假觀是屬於有的一邊,功夫到此地方,還不算完全,應該再為精進。觀空時不去執著空,觀假時不去執著假,離開空假兩邊,心中無依無著,洞然光明,這叫作中觀。在佛門中,中觀又稱中諦或中道第一義諦。
以上止觀坐禪法歸納起來,核心在於調身、調息、調心,以及入禪時的系緣守境止、制心止、體真止三止,然後再加上空觀、假觀、中觀的一心三觀之法,而其中尤以一心三觀為不二法門。為此,《摩訶止觀》卷一下說,此三諦(三觀)雖三而一,雖一而三,不相妨礙,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
對於修習止觀坐禪來說,如果一旦忽而悟徹了一心三觀的個中三昧,也就達到了三諦圓融的理想境界了。
止觀法門既名止觀,所以對於止、觀兩者,尤其不容忽視。止為念念歸一,觀為了了分明。修習之時,兩者多互相依存,交替使用,若果截然劃分,便就墮入拘泥文字的魔道了。
推薦閱讀:
※星雲大師《如何坐禪》
※妙境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5
※呂祖坐禪要訣和太上洞真凝神修行經訣
※打坐坐禪心要
※【聖法大長老】長老,我每次坐禪時總是坐得很穩、很直...
TAG:坐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