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誤區真會害了孩子!第1個爸媽怎麼也沒想到!!
誤區一:三歲看老
俗話說:「三歲看老」,許多家長都覺得孩子0-3歲這個階段非常關鍵,是大腦神經元發育的黃金時期,如果把握不好,孩子以後再怎麼教育都沒用了。
其實,這種擔心倒是多餘了。據研究,雖然3歲前確實是孩子大腦神經元發育的黃金時期,但並不表示這時的大腦已經發育成熟,神經元的密度與大腦發育成熟並無直接關聯。我們可以發現,0-3歲的孩子語言能力非常差,辭彙量也非常少,但到了5歲後就會爆髮式成長,10天便可能學到原來1年的辭彙量。
所以,家長真沒必要糾結於孩子的頭三年,讓孩子學這學那,生怕輸在起跑線上。最好的教育便是通過有效的引導,發現孩子的興趣點,並進行重點培養,這樣要比死磕孩子的前三年有用的多。
誤區二:總對孩子說不能
我們時常看到,許多父母生怕孩子出問題,這也要管,那也要管,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
這是教育孩子的「大忌」,教育千萬不要只告訴孩子「不能做什麼」,還要告訴他們如何做。比如,你不能與別的同學打架,但如果真的與同學有衝突怎麼辦,如果同學打孩子怎麼辦?要告訴他做到不首先挑事,不首先動手,如果真的起了衝突,要學會保護自己,萬不得已可以用武力保護自己,在適當的時候要盡量尋求老師的幫助。
此外,要讓孩子不做什麼事,家長首先要做到,這邊說了不能隨地吐痰,轉身自己就來了一下,這樣的」言傳身教「怎能教育好孩子。
誤區三:多多報興趣班
看吧,每到周末,鋼琴班、英語班、繪畫班……各類興趣班如同廟會,都是家長帶著孩子穿梭的身影。據統計,一二線城市平均每個孩子報2個興趣班。「沒辦法啊,這也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特長,讓他以後更具競爭力!」大部分家長都會這麼說。
可是,真的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競爭力嗎,這麼多興趣班裡,有幾個是孩子真正願意上的,有幾個是與他們興趣相結合的。
其實,孩子真正缺的不是特長的學習和鍛煉,而是我們真正的陪伴。有專家指出:幼兒階段的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如果忽視孩子的心理變化,缺少與他們的溝通,孩子很可能變得叛逆、不聽話。
少報幾個興趣班吧,多陪陪孩子吧,多與他享受現在的快樂!
所謂「誤區」,無非是家長放不下」家長「的身段,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真正的個體來看待,結果往往是「費力不討好」,反被孩子埋怨!所以,將選擇的自由交給孩子吧,這樣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推薦閱讀:
※盤點糖尿病食品的四大誤區
※8個戀愛誤區 最易讓你變剩女
※糖尿病老人的8個飲食誤區
※吃素等於健康嗎? 盤點吃素的誤區
※走不出這些性誤區,男人也就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