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在朱德同志100周年誕辰紀念會上的講話(1986年12月2日)
胡耀邦在朱德同志100周年誕辰紀念會上的講話
(1986年12月2日)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朱德同志誕生一百周年。 過去這一百年,是我國人民進行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歷史時代。朱德同志幾乎經歷了這個偉大時代的全過程,成為光照千秋的人民領袖之一。朱德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立下了不朽的歷史功勛。 十年前,朱德同志逝世的時候,由於當時的環境,對朱德同志偉大的一生和他所作的貢獻沒有能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也沒有能充分表達對他的懷念之情。令人高興的是,在朱德同志誕生一百周年的今天,我們完全能夠這樣做了。 朱德同志1886年出生於四川省儀隴縣一個貧苦佃農的家庭。他在青年時代,已深感我們的祖國正處在深重的苦難中。外國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中國封建王朝的腐朽統治,把國家和民族已推到瀕臨滅亡的邊緣。為了拯救祖國;朱德同志和許多當時中國的先進分子一樣,苦心焦慮地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1909年,他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求學的時候,加入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他積极參与推翻清朝政府的辛亥革命,又在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護國戰爭中站在鬥爭的前列,英勇善戰,功績卓著。但是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不能使中國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中國人民仍然處在貧困和苦難的深淵中。中國的真正出路在哪裡?他在苦悶中繼續進行探索。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中國的五四運動使他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為了尋找革命真理,1922年他毅然拋棄官職,奔赴德國,在柏林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把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獻給共產主義的壯麗事業。 1926年7月,他從蘇聯回國後,按照黨的指示從事革命的軍事運動。大革命失敗後,他參與領導南昌起義。這次起義,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他是中國人民軍隊的主要締造者之一。起義軍南下失賬後,在極端困難和險惡的情況下他挺身而出,和陳毅同志一起,以非凡的英雄氣概和革命膽略,率領起義軍余部,衝破千難萬險,轉戰湘粵贛邊境,保存並發展了這支革命武裝。1928年1月,他們在地方黨組織配合下,勝利地發動了湘南起義,把武裝鬥爭和農民運動結合起來,在農村進行建立革命政權的嘗試。4月,朱德同志率領南昌起義軍余部和湘南起義農軍共萬餘人開赴井岡山,與毛澤東同志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組成了中國的第一支主力紅軍--紅軍第四軍,他任軍長,毛澤東同志任黨代表。這次勝利會師,大大增強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力量,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紅四軍在井岡山地區繼續深入地進行土地革命,更加廣泛地開展游擊戰爭,使毛澤東同志創建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入全盛時期。在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同志的領導下,紅四軍同其他革命根據地的紅軍互相配合,開始點燃起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燎原烈火,為革命的發展找到了適合中國情況的正確道路。 1930年8月以後,朱德同志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可令、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他有著卓越的指揮才能和豐富的治軍經驗。先後和毛澤東、周恩來同志一起,沉著機智地指揮紅一方面軍,以寡敵眾,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的四次大規模「圍剿」。他總結四次反「圍剿」的經驗,強調指出:「紅軍軍人要以唯物的辯證法來研究和運用戰術。首先要知道事物是變動的,情況是遷移的,決不容有一成不變的老章法來指揮軍隊。」1935年1月,長征途中,在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上,朱德同志堅決支持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批判「左」傾軍事冒險主義的錯誤。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張國燾違反中央的決定,率部南下,並進行分裂黨分裂紅軍的活動。朱德同志堅持原則,堅持耐心說服和教育,團結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同張國燾的錯誤行動進行了堅決而有效的鬥爭。二、四方面軍會合後,他同這兩個方面軍的廣大指戰員一起,堅持執行黨中央的北上抗日方針,對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開展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抗日戰爭爆發後,朱德同志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八路軍總指揮(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在日本侵略軍向華北發動大規模進攻、戰局十分危急的時刻,朱德同志和彭德懷同志率領八路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力挽狂瀾。他們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戰略方針和在敵後建立根據地的一系列指示,在地方黨組織的配合下,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迅速打開了華北敵後抗戰的局面。朱德同志模範地執行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他真誠團結友軍,積極配合作戰,促進了八路軍同在華北友軍的團結。1938年10月武漢淪陷後,國民黨當局逐漸推行政治限共以至軍事反共的政策,華北抗戰出現了複雜、困難的局面。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的反共軍事「磨擦」,朱德同志表現出高超的鬥爭藝術,既堅持了原則、堅持了鬥爭,又以誠懇的態度和靈活的方法,團結了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在朱德、彭德懷等同志領導下,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得到迅速發展,成為支持長期抗戰、奪取最後勝利的重要戰略基地。到1940年為止,八路軍、新四軍由四萬人發展到五十萬人,敵後解放區戰場逐漸發展成為抗日戰爭的主戰場。1940年5月,朱德同志由前方回到延安,協助毛澤東同志指揮全國各解放區戰場的抗日戰爭。這時,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頑固派對陝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根據地加緊經濟封鎖,解放區軍民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朱德同志要求部隊在不妨礙作戰和訓練的條件下,自己動手,開荒種地,逐步做到生產自給。他親自指導南泥灣的開發工作,推動大生產運動,為發展生產、保障供給做出了重大貢獻。「南泥灣」精神成為黨和人民軍隊的一個優良傳統。 抗日戰爭勝利後,針對國民黨反動派蓄意挑動內戰的陰謀,朱德同志參與制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以及調整戰略部署、編組野戰兵團、實行戰略轉變等一系列重大決策。同時,參與指揮解放區軍民進行勝利的自衛作戰。這些,對改善我軍的戰略態勢起了重要作用。1947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進攻延安,中共中央決定由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等同志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到華北進行中央委託的工作。不久,解放戰爭的形勢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怎樣進行攻堅戰,奪取敵人盤踞的大中城市,成為當時迫切需要解決的新課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朱德同志親自籌劃和指導進行石家莊戰役,首開攻克敵人堅固設防城市的先例,並向全軍推廣了石家莊攻堅戰的經驗。在戰略決戰階段,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他協助毛澤東同志組織指揮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1949年4月,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我軍向敵人展開猛烈進擊,所向披靡,迅速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在中國大陸的統治,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朱德同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 新中國成立後,朱德同志歷任黨、國家和軍隊的主要領導職務。1955年榮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這時,他儘管年事已高,但仍不辭辛勞,經常到全國各地進行調查研究,了解生產、群眾生活和軍隊建設情況,積极參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決策。建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了適應這個變化了的情況,朱德同志積極主張加速我軍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設。他把加強軍事院校建設、搞好軍事訓練、掌握現代科學技術,作為事關全局的頭等任務提到全軍面前。他反覆強調,人民軍隊要堅持和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但又不要受過去的經驗的束縛,要努力使軍隊的建設適合現代化、正規化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他擔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任書記時,反覆強調,不論在黨內,在軍內,每個共產黨員都要自覺地遵守黨的紀律,以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行。在紀律檢查工作中,要以思想教育為主。他提出要加強對黨的高級幹部的監督,使黨的紀律能夠約束住每一個黨員幹部。他雖不主管經濟工作,但仍在這方面提出過不少有創見的而又切實可行的主張和建議。他還多次出國訪問,會見外國領導人和各界人士,為增進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做了大量工作。「文化大革命」中,朱德同志對林彪、江青、康生等人的反革命罪行進行了各種方式的抵制和鬥爭。在受到錯誤批判和不公正待遇的困難情況下,他始終關心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堅信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一定能夠驅散烏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 朱德同志的一生,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建樹是多方面的。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對於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功蓋千秋,更令人懷念的是,朱德同志既是偉大的統帥,又是普通的士兵,堪稱楷模,他的德行可與日月同輝。 朱德同志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堅信人類這個最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實現。自從他確立這個偉大理想後,就終生為之奮鬥。他深知:實現這樣一個美好的理想決不可能一帆風順,中間會遇到種種難以預料的困難,探索前進的過程中也需要付出種種代價,甚至會遭受巨大的挫折。但他堅信歷史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一時的困難總能找到克服的辦法。因此,在革命遭受嚴重失敗的危急關頭,他堅如磐石,從不動搖。當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失敗時,余部孤立無援,強敵尾追,饑寒交迫,軍心渙散。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朱德同志泰然自若。他對部隊說:中國革命現在失敗了,但黑暗遮不住光明,只要保持實力,革命就有辦法,就能成功。他斬釘截鐵地說:「就是剩下我一個人,也要革命到底。」他的堅定和樂觀,強烈地感染並鼓舞著大家,終於渡過難關,使這支具有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優良傳統的革命武裝隊伍得到保持和發展。在以後近半個世紀的征途中,革命的道路依然坎坷不平,而他一如既往,頑強地奮鬥不息。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優秀兒女那種可貴的凜然正氣和錚錚鐵骨。他常用「革命到老,學習到老,改造到老」來鞭策自己,勉勵別人。1975年初,在朱德同志八十九歲高齡時,還親筆寫下「革命到底」的條幅,表示他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堅強決心。這也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後來者的殷切期待。 朱德同志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品德。他畢生光明磊落,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處處顧全大局,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把自己的一切無私地獻給了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作為中國人民軍隊的總司令,他始終堅持軍隊一定要聽黨的指揮,必須「無條件地在共產黨領導之下」。他認為,人民軍隊的建軍原則應該是民族的、人民的、民主的,「而歸根到底,一個總的原則,即是從人民出發,為人民服務」。他一向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他對國家和民族作出了難以估量的巨大貢獻,但他從不向人民提出任何個人要求。甚至在遭受不應有的委屈時,他也襟懷坦蕩,毫不計較。對周圍的同志,他卻敦厚慈祥,關心體貼,相見以誠,循循善誘,使人如對春風。在黨內鬥爭中,他一向實事求是,從不整人。而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他又立場堅定,是非分明,絕不含糊。長征途中,當張國燾攻擊黨中央的北上方針並準備另立中央對,他大義凜然地說:黨是一個整體,不能分裂,紅軍行動應按黨中央的決定執行。他表示: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針是正確的,經過中央政治局討論,我是舉手贊成的,我不能反對。同時表示:中央只能有一個中央,那就是遵義會議確立的中央,另外成立中央是非法的,不能允許的。他的鬥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毛澤東同志曾經熱情地讚揚他在這場鬥爭中「臨大節而不辱」,「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朱德同志具有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作風。他既是我黨的一位傑出領袖,又是一個模範的共產黨員。他叱吒風雲,指揮著千軍萬馬,又樸素得像一個普通士兵。在參加革命以前,他已身居高位。但一旦認清了革命的真理,他就毫不可惜地把這些棄如敝展。在革命的戰爭年代,他和戰士一樣地穿粗布軍衣,吃糙米野菜,住草棚窯洞。井岡山時期,他身為紅四軍軍長,經常同戰士一起下山挑糧。「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人所共知,至今傳為佳話。長征途中,他身為紅軍總司令,經常把馬讓給傷病員騎,把僅有的口糧讓給傷病員吃。他是貧苦農民的兒子,在擔任黨、軍隊和國家的主要領導職務後,依然生活儉樸,保持著普通勞動者的本色。朱德同志是老實人。他注意深入實際,一貫主張:要實際,不要浮誇,要踏踏實實地把事情辦好。他時刻關心群眾疾苦,諦聽群眾的呼聲,處處把自己置身於群眾之中。他歷來是我們黨內軍內遵守黨紀、軍紀、國法以及一切公共生活準則的典範。 朱德同志是偉大的,又是平凡的。他一生思想的高尚,人格的偉大,給全黨、全國人民留下了親切難忘的印象。它將傳誦千古。對新一代年青的領導者的成長,更是一筆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朱德同志光輝的一生,是同中國革命的艱難歷程和偉大勝利融合在一起的。四十年前,在他六十誕辰時,毛澤東同志稱他為「人民的光榮」。其他中央領導同志也給他以高度評價。對這些讚譽,朱德同志是當之無愧的。同志們,朋友們!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鬥爭,無論其規模的宏大和村容的豐富,都是舉世罕見的。站在這場鬥爭前列、順應歷史潮流推動歷史前進的我們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異常複雜的環境下,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努力把人類最先進的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獨立地解決一系列前人沒有遇到過或沒有能解決的重大課題。他們同億萬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在實踐中頑強探索,勇於創新,走自己的路,永不停步地開拓前進,對歷史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朱德同志便是他們中傑出的一位。今天,對正在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我國人民來說,正是需要更多的這樣的人物。 朱德同志離開我們已經整整十年了。他那高大而淳樸的形象一直活在中國人民的心裡,並將永遠受到人們的懷念和敬仰。我們紀念朱德同志,就要學習他那堅定的革命精神、求實的科學態度、崇高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思想作風,一代接一代地把朱德同志和其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開創的偉大事業進行到底。今天,我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偉大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鬥!
【胡耀邦:中共中央總書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