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本周話題]如何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

我精心製作了這期話題,目的呢?讓我們的錢寶寶生更多的錢寶寶。我認為,理財就在我們身邊,它和我們的行為息息相關,因為主動權就握在我們自己的舉手之勞上。談到理財,當然離不開投資大亨巴菲特巴大叔的經驗了。他曾到華盛頓大學商學院做演講,當有學生請他們談談致富之道時,巴大叔說:「是習慣的力量。」那巴大叔有些什麼習慣呢?  一、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現在大家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許多人認為「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樣即使某種金融資產發生較大風險,也不會全軍覆沒。但巴菲特卻認為,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從表面看巴大叔似乎和大家發生了分歧,其實雙方都沒有錯。因為理財訣竅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比如巴大叔是國際公認的「股神」,自然有信心重倉持有少量股票。而我們普通投資者由於自身精力和知識的局限,很難對投資對象有專業深入的研究,此時分散投資不失為明智之舉。另外,巴大叔集中投資的策略基於集中調研、集中決策。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決策次數多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資決策少的要低,就好像獨生子女總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顧多一些,長得也壯一些一樣。  二、生意不熟不做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我們還知道:「隔行如隔山。」巴大叔有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做,所以他永遠只買一些傳統行業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大叔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大叔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當然,現在他已經不再迴避高科技了,因為慢慢的也就熟了嗎。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決策。比如現在大家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股市大牛,人們就把多年的積蓄一下子搬進股市,進行著「瘋狂妙股」。還有許多人想炒郵票、炒外匯、炒期貨、進行房產投資甚至投資「小黃魚」。然而這些渠道的風險都不見得比股市低,操作難度還比股市大。所以自己在沒有把握前,把錢放在儲蓄中倒比盲目投資安全些。  三、長期投資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大叔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大叔曾說:「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藥,應該把它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  我們所看到的是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只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不妨算一個賬,按巴大叔的低限,某隻股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複利,靜態支出也達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魔鬼往往在細節之中。 如果股市投資對我們來說太多技巧,讓我們回到生活中,看看我們在生活細節上能不能幫我們理理財。  經常有朋友問我:我很想理財,但是我應該如何開始呢?其實,開始理財並不難,如果您正要開始或是已經在思考什麼是健康的理財觀念,那麼就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端。有很多好的做法,可以幫助我們開始自己的理財計劃,以下六種習慣,如果能夠遵循其規則,完全可以幫助一個剛開始理財的人,學會如何很好的控制其經濟狀況。這些規則會使您相信,從現在就開始制定一個理財計劃絕對是個好主意,而且越早開始就容易達到目標,即使是很小數目的投資都是值得的。  習慣一:記錄財務情況。  能夠衡量就必然能夠了解,能夠了解就必然能夠改變。如果沒有持續的、有條理的、準確的記錄,理財計劃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在開始理財計劃之初,詳細記錄自己的收支狀況是十分必要的。一份好的記錄可以使您:  1、衡量所處的經濟地位――這是制定一份合理的理財計劃的基礎。  2、有效的改變現在的理財行為。  3、衡量接近目標所取得的進步。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做好財務記錄,還必須建立一個檔案,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的收入情況、凈資產、花銷以及負債,而且這個習慣一定要堅持下去。  習慣二:明確價值觀和經濟目標。  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可以確立經濟目標,使之清楚、明確、真實、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缺少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便無法做出正確的預算;沒有足夠的理由約束自己,也就不能達到你所期望的2年、20年甚至是40年後的目標。  習慣三:確定凈資產。  一旦經濟記錄做好了,那麼算出凈資產就很容易了,這也是大多數理財專家計算財富的方式。為什麼一定要算出凈資產呢?因為只有清楚每年的凈資產,才會掌握自己又朝目標前進了多少。  習慣四:了解收入及花銷。  很少有人清楚自己的錢是怎麼花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收入。沒有這些基本信息,就很難制定預算,並以此合理的安排錢財的使用;搞不清楚什麼地方該花錢;也就不能在花費上做出合理的改變。   家庭月收支平衡表  平均每月現金收入 平均每月現金支出   工資/薪金收入 日常開銷   獎金收入食品/服裝/文化消費   住房公積金 房屋按揭貸款支出   投資收益 汽車貸款   股權收入汽車養護費   期權收入汽車財產保險費   債券利息收入 子女教育費用   保險分紅收入父母贍養費   基金分紅收入信用卡貸款   信託投資收益人壽保險/年金保險  習慣五:制定預算,並參照實施。  財富並不是指掙了多少,而是指還有多少。聽起來,做預算不但枯燥,煩瑣,而且好像太做作了,但是通過預算可以在日常花費的點滴中發現到大筆款項的去向。並且,一份具體的預算,對我們實現理財目標很有好處。  習慣六:削減開銷。  很多人在剛開始時都抱怨拿不出更多的錢去投資,從而實現其經濟目標。其實目標並不是依靠大筆的投入才能實現。削減開支,節省每一塊錢,因為即使很小數目的投資,也可能會帶來不小的財富,例如:每個月都多存100元錢,結果如何呢?如果24歲時就開始投資,並且可以拿到10%的利潤,34歲時,就有了20,000元錢。當65歲時,那些小小的投資就變成了616,000元錢了。投資時間越長,複利的作用就越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儲蓄和投資帶來的利潤更是顯而易見。所以開始的越早,存的越多,利潤就越是成倍增長。習慣七:要把投資當作是一種思維 1.世事並非想像中那麼容易。2.投資的規則有千萬條,但並不存在那麼一條規則,它可以告訴我們該選用哪一條規則來進行操作。3.最關鍵的問題是下一步應該怎麼做。 以上所寫的就是著名的墨菲法則,其主要討論的是投資和投機在任何時候制定買賣決策時每一個人所要面對的問題。看上去平淡無奇,實際上寓意深刻,就好比越是平淡無奇的武功威力愈是不可輕視一樣,重要的是能理解到幾層,並怎樣去發揮。 市場中表面熱鬧非凡的樣子總是吸引著眾多人士躍躍欲試,也許在一番自欺欺人的模擬操作並進入市場中小試幾把得手後,自信心就高度膨脹,於是這一批人就成為了下一次市場犧牲的主力軍。在此,墨菲法則第一條就非常適用。 在看到市場神話屢屢出現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了更多的成千上萬的在市場中焦頭爛額、虧損巨大的人呢?每一個在市場中久經風浪、屹立不倒的人,除了對投資理論的深入理解以外,還有著多年來市場的磨練和浸淫。「一將功成萬骨枯」,對於那些認為在市場中容易得到的人來說也許是一句警示。 投資的規則可以說是浩若煙海,究竟選用哪一條來直到操作是市場人士孜孜以求的目標。 墨菲法則的第二條告訴我們:並無定法。任何規則都有它的局限性,而且時間不同,市場不同,規則也不盡相同。如果總是在使用那些所謂的妙招,不注意發揮,被市場淘汰只是時間和程度的問題。重要的是順勢而變。根據不同時期的市場選擇不同的投資策略。在這個市場中,只有相對正確,而沒有絕對錯誤。 第三條規則對一些心存僥倖的人是一個警醒,別以為將資金胡亂投放股市便可以由它自生自滅,損失總有補回的一天。而這正是太多的投資者所擁有的慣性思維。如果真正開始操作之後不知道如何面對將來的波動,被迫無可奈何地「順勢而為」,正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危險到了極至。若不能主動地把握市場的節奏,明確每一步動作所可能遇到的結果和採取的對策,切莫隨意。  以上習慣,可以幫助我們開始自己的理財生活。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長此以往堅持下去,相信您也會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所以理財不能等,現在就開始,還要從娃娃抓起,呵呵!我還得來談談如何培養小孩子的理財習慣一、壓歲錢  如何更好地打理孩子們的壓歲錢,理財專家提出了一些相當不錯的建議,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借鑒參考。   1、注重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   可以將壓歲錢以孩子的名義存成銀行定期儲蓄,並讓孩子懂得定期利率比活期高,同時教給孩子什麼是年利率月利率等理財常識;如果一年後存款到期取得了利息,這時可引導孩子連本帶利,加上來年的壓歲錢繼續像滾雪球一樣存下去。這種引導和鼓勵式的理財方式,能幫助孩子形成勤儉節約、積累財富的良好習慣,從而有益於孩子成人後的家庭理財。   2、選擇增值快的理財方式   如果壓歲錢數額較大,除了存成定期儲蓄以外,還可以精打細算,選擇增值快的理財方式,如享受利率優惠和免徵利息所得稅的教育儲蓄。   從投資的穩妥性來說,用壓歲錢購買國債是最合適不過的,同時,各銀行去年陸續推出了人民幣理財產品,用壓歲錢購買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也非常可觀。此外,也可用壓歲錢給孩子購買郵票、紀念幣甚至字畫等兼具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的物品,這樣不但能培養孩子對人文藝術的良好興趣,到孩子長大成人、因上大學用錢的時候,其變現的收益也會高於普通投資。   3、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   如果孩子已經上學,家長可以「放權」,將部分壓歲錢交給他(她)自己打理,同時引導其制定簡單的開銷計劃,建立消費小賬本,明白貨比三家等消費常識,鼓勵其根據自己的需求添置學慣用品或者用壓歲錢交學費,讓他(她)在主人翁的感受中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相對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這樣時間長了,您就會驚喜地發現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沒有了,儼然一個會科學消費的「小大人」。另外,也可以教育孩子利用壓歲錢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購買節日禮物或生日禮物,花錢多少無所謂,關鍵是增加親情,培養孩子的孝心。   案例一   潘雪,高中三年級學生,春節收到壓歲錢6000元。另外,有往年累積壓歲錢30000元,一直由她自己打理,一般是存一年定期,逐年轉存。潘雪希望自己的新、舊壓歲錢不斷增值,這樣等上大學的時候,就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   專家建議:逐年轉存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較低,如果潘雪有興趣,可以將這些錢一分為二打理,一份購買半年期人民幣理財產品,一份購買貨幣基金。這樣,她半年投資的年收益率會在2.3%以上,既可增加收益,又可以在上大學的時候派上大用場。   案例二   王女士的女兒今年8歲,由於親戚朋友家庭條件都比較優越,出手大方,王家每年都會收到很大一筆壓歲錢。 王女士為了培養女兒不亂花錢的好習慣,也想為她將來考大學準備一筆資金,經過比較,選擇了太平「金彩人生」黃金十年計劃。王女士選擇的核心計劃(盈盛),每年交費3000元,到女兒18歲時,可以獲得滿期固定收益31950元和10年的累積紅利(視公司經營狀況而定)。   專家點評:「金彩人生」黃金十年計劃提出用保險取代「壓歲錢」的新送法,既消除了「壓歲錢」的負面作用,也滿足了家長對孩子保平安、盼成才的願望,還能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可謂一舉三得。如果王女士考慮到女兒的健康成長,可另為女兒辦理2份安康重大疾病保險,每年需多交20元,即每年交3020元,則她女兒18歲前的10年間還可以享受如下健康保障:重大疾病保險金16272元(一經確診就給付);身故保險金31950元+16272元+累積紅利;大病醫療費用報銷,累計最高16272元。王女士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他險種進行搭配。   案例三   在某通信公司工作的周先生,到銀行用給兒子的2000元壓歲錢買了2份年交的「紅雙喜兩全保險(分紅型)A款」,送給六歲的兒子作為新年禮物。周先生說,前幾年每到過年,自己就為送「壓歲錢」的事犯愁:直接給錢,怕孩子亂花;不給吧,又不合適。現在好了,用這筆錢送給孩子一張「教育儲備金存摺」,既讓他得到了保險保障,又為他儲備了教育金,今後上大學就有了一定保障。   周先生購買的「紅雙喜兩全保險(分紅型)A款」是新華人壽保險公司和銀行共同推出,專門為孩子設計。在銀行櫃檯銷售的分紅保險,具有儲蓄、保障、分紅等多項功能。該保險按份購買,年交每份1000元,保險期限為10年、15年、20年、30年不等。   專家點評:舊曆新年給孩子們派發"壓歲錢",是中國人歷來的傳統。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壓歲錢」的「分量」也越來越重,怎麼處理這筆錢,使大人、孩子都滿意,往往成為令家長們撓頭的問題。中國「入世」後,社會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孩子提供充足的教育金已成為家長的頭等大事。據估計,10年後一個大學生四年間大約需要10萬元左右的費用,而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迅速推進,這筆費用絕大部分將由個人來承擔。因此,未雨綢繆,為孩子準備好足夠的教育金是十分必要的。二、拒絕孩子  有一類孩子一出門就向父母索要東西,包括玩具、食品等各種類型,而遭到拒絕則會大哭大鬧。  引導策略:  父母要有抗拒「無法拒絕孩子」的心理,堅決地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說「不」。   「我真是怕了我兒子,他經常向我要錢去買他想要的東西。有時候我根本不想帶他去商場,因為他總是不停地提出買這買那。一旦得不到滿足就非常失望,甚至大哭。」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抱怨。   孩子不停地索取,讓父母很是為難。「給也沒關係,就是怕養成習慣。」一位家長如是說。   人的慾望總是遠遠超過需要的。慾望是想要而未必需要的。若是不加以分辨,只是一味地追求慾望的滿足,就算有再多的金錢也不會夠用!   父母不妨倒退幾年思考一下,你是不是在孩子兩三歲時會經常帶些禮物回家呢?為了表達對孩子的愛,父母外出歸來時,都會有給孩子帶點小禮物的習慣。有時候是一個氣球,有時候是一小包餅乾,總之孩子拿到禮物會很高興,然而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形成慣性思維,認為父母送給他禮物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索要禮物也當然應該得到滿足。   還有一種孩子則是誆騙投機的典型,比如問媽媽要錢去買爸爸說不能買的電動玩具,或者父母要他幹什麼事情的時候,以金錢作為要挾條件。   這種情況雖然會讓父母很失望,有時甚至無法想像孩子怎麼會有這樣的伎倆,但父母應該意識到,這是孩子逐步在利用自己不斷增長的談判技巧來增加自己的「收入」。   對於這種現象,父母應該以此為警告信息,一方面審視自己的行為,如夫妻間在財務方面無法開誠布公可能會培養孩子這方面的傾向,另外一方面則要堅決抵制,而且抵制時父母的態度行為要保持一致。 三、培養孩子的理財觀據馬來西亞光華日報報道,當寶寶2歲多的時候,父母便應向他們灌輸金錢觀念,並非指給予零用錢,因為他們還未知道怎樣運用,而且對金錢的觀念不太強。   1.體驗金錢功用  假如寶寶想要什麼東西,便由父母付款,會令小孩誤以為唾手可得,如改為讓孩子付錢,有助教育他們一個概念:買東西要付款,藉此體驗和明白金錢的功用,要是父母太遲才灌輸金錢概念,只怕下一代容易養成不懂珍惜金錢,而習慣伸手拿錢買東西的陋習。孩子放長假,例如假期時,用錢的機會亦較多,家長可藉此機會,為寶寶建立正確金錢觀和理財觀,避免他們胡亂花費金錢。2.給零用錢2大原則  寶寶在幼兒階段初步建立金錢概念後,踏入小一的歲月,父母開始給予孩子日常的零用錢,此時,父母定要堅守和實踐以下兩大原則:   原則1:因應需要給予金額 根據孩子實際消費需要而給予金額,例如休息時買零食的開支,千萬不要給孩子太多零用錢,否則難以幫助孩子培養節制和自律用錢的理財習慣。原則2:每日給予零用錢  倘若一次過給予孩子整個月的零用錢,他們會很快便花光。  3.精明消費學格價  孩子念小學時,家長有責任鼓勵他們建立消費、儲蓄、分享等概念。專家會集中講解消費環節,譬如說,孩子每月零用錢為20元,若父母與子女雙方同意1個月內消費5元,那麼,父母便不應干涉孩子買什麼東西,而余錢15元便可儲蓄起來。有時寶寶或想從儲蓄里動用一點錢,購買小禮物送給家人、好友或同學。他們應先問准父母,一起商討消費用途和所用金額。期間,父母應趁機教導孩子學習格價,購買較便宜的物品,而不是一看到心儀物品便花盡儲蓄購買。4.不能代替陪伴時間  在管教寶寶時,父母亦要以身作則,包括購物時格價,讓小孩知道父母於消費外,同樣有儲蓄習慣。另外,家長不要在寶寶面前炫耀名牌,以免令子女變得貪慕虛榮。更重要一點,就是父母不要用金錢或物質,代替陪伴小孩的時間。  5.善用零用錢  使用零用錢時,會令寶寶於不知不覺間超出預算用了錢,故此,媽媽不妨採取以下策略:  ①事先跟小孩說清楚,如果今周用完零用錢里的金額,要直至下周才可再增值。  ②每次只替孩子的零用錢增值20元。  ③萬一寶寶的零用錢金額用盡,但仍未到周末,父母惟有每天給予現金作為孩子的交通費。但謹記不要再於該周內,給予子女額外零用錢。  6.處理紅包錢 若把每年的紅包錢交還給孩子運用,他們可能轉眼便花費掉,因此,父母應先跟他們說清楚那筆錢的用法,若遇上用錢不節制的寶寶,便應由父母保管紅包錢,每當寶寶要動用,就要向父母拿取,而家長更須從旁監察他們用錢的方法。四、培養孩子的理財責任感我們這麼辛苦地培養他們,他們會恩將仇報嗎?不幸的是,孩子們很容易就會養成了不負責任的理財習慣。許多青少年在學校里沒有學到多少個人理財知識,倒是從他們大手大腳花錢的朋友那學來了不少錯誤的理財觀念。由此帶來的危險是,你的孩子會成為一個花錢不計後果的人,到時候你將不得不為他們收拾殘局。不想把餘生都花在為他們買單上嗎?這裡我介紹一些我個人的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潛移默化培養孩子好的理財習慣的。1、從小培養理財好習慣。你的孩子肯定會在理財上犯一些嚴重的錯誤。不過,如果他們是在年紀較小的時候犯這些錯誤,而且涉及的錢數較少,情況可能會好很多。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責任感非常重要,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家長就可以通過限量供應玩具糖果等來培養孩子們這方面的意識,在他們長到十幾歲的時候,就可以將限量供應的東西升級為衣服等,並給他們開立銀行帳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孩子不得不做出一些艱難的理財決定。如果他們總是伸手向你要錢、或是毫無顧忌地拿著你給的信用卡到處消費,他們的要求會變得無休無止,花錢也就成了一件毫無痛苦的事情,因為真正付帳的人是你,而不是他們。怎麼辦?你必須想出一套辦法,讓他們自己對自己說「不」,而不是你對他們說「不」。2、有期限的資助。錢多錢少並不重要,我這樣做有兩個目的,首先,我要讓他們對未來有一個預期,他們現在已經清楚地知道能從我身上得到什麼,哪些事情是需要他們自力更生的。其次,我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價值。我希望我的孩子獲得良好的教育,這也是我樂於為他們支付大學學費的原因,但我不希望他們在學校里呆上太長的時間,因此讀研究生就得靠他們自己了。同樣,我認為資助孩子們買房比為他們隆重奢華的婚禮買單更有意義。實際上,如果某天我的孩子問我要5,000美元,好和情人私奔,我會很高興送他們去機場的。3、教會孩子從容面對風險。孩子能學到的一項最為重要的理財技巧就是學會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那第二重要的是什麼呢?孩子們需要學會勇於承擔風險。不管怎樣,你要讓孩子學會從容面對那些風險較大的投資,同時確保他們不會走到另一個極端,讓他們將投資看作是一種刺激的交易遊戲。為了讓孩子學會從容投資,我會定期讓他們看財務報告,和他們談談股票市場,和他們一起參與一些活動。這些努力雖然都沒有取得大的成效,但我仍希望通過日積月累,他們最終能大獲成功。
推薦閱讀:

讓你輕鬆甩掉脂肪肝的生活習慣
對血管好的18個生活習慣
人要比錢跑得快:富人的50個理財習慣
6步!讓孩子終身擁有好習慣!
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腸道更健康!

TAG:理財 | 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