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 大宋謎案(四)真假難辨的金匱之盟
07-05
大宋謎案(四)真假難辨的金匱之盟 大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死的時候兩個兒子,趙德昭29歲,趙德芳18歲,這兩個兒子隨便劃拉一個出來,都能接替他當皇帝。可是呢,在他死後第二天,人們發現當皇帝的不是宋太祖的兒子,而是他的弟弟趙光義。《論語》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就算你當皇帝,你得有一個合法的名分啊?那麼趙光義他有合法的名分嗎?趙光義他還真有,這就是《宋史》里所說的,金匱之盟。趙光義的母親立下過傳位的證書。說得清楚,如果趙匡胤千秋後,讓弟弟接著幹部。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有人說是這個例子是黃金造的。有人說這不是黃金的。不過是用金錢捆起來,也叫金匱。那麼有了這樣一個小盒子,趙光義當皇帝那就必也正名乎了。什麼斧聲燭影,什麼搶了侄子的位子了,都是八卦,都是浮雲,趙光義那是真真正正合法的大宋皇帝。但是間題是,這個金匱之盟它能是真的嗎?它會不會是趙光義偽造的一個文件呢?在北宋就有人堅信金匱之盟是真的,誰這麼篤定呢?大宋的開國功臣趙普,因為金匱之盟這件事就是趙普曝光出來的,當時趙光義當了皇帝,不過面臨許多間題。一是他哥哥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在他當皇帝這幾年內都死亡了。朝中的大臣們,都懷疑他是對太祖做過手腳。這些懷疑的聲音讓趙光義緊張。還有,趙光義當了皇帝,平衡太子黨的勢力,把弟弟趙廷美做了開封府尹。沒想到,趙德昭趙德芳死了,弟弟勢力大了,給了他巨大的威脅。這時,他更擔憂別人說,自己皇帝當得名不正言不…自了。這時,他非常需要證明自己合法的文件。這時,趙普跳了出來,將這個金匱之盟的秘密告訴了趙光義。趙普與趙光義二人在宋太祖時代是死對頭。二人吵得不可開交。趙匡胤也任由他們的矛盾。趙光義發展,對宋形成威脅。趙普勸趙匡胤解決弟弟的間題。可是太祖下不了決心。所以趙光義一發不可收拾。最後趙普處於下風。趙匡胤趕走了趙普。趙光義知道這些。二人間仇恨深。一天趙光義當了皇帝,對宰相說,若還普在中書,朕不得在皇位。手下大臣一聽,還在念念不忘趙普。趕緊向趙普開刀。其實這時趙普低調。可是盧多遜還是秉承綿意給趙普小鞋穿。趙普受不了,一下子憑藉自己掌握的「金匱之盟」的秘密重新出山了。趙普通過特殊渠道,曝光了這個秘密。這個文件,老太后早有命令,讓弟弟接替哥哥,做皇帝是名正言順的。這幫了趙光義大忙,趙普重新出山了。二人盡釋前嫌。趙普回到中央當宰相。 金匱之盟質疑不斷:北宋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記了,訂立的情況。杜太后是有智慧的女性。在宋太祖成立宋初,她幫著兒子做了許多大事,一起治理國家。不過身體不好,生病了。趙匡胤不離左右地伺候母親。一天杜太后覺得大限將至,趕緊叫來兒子,有些話要交待。趙匡胤來了,她間兒子,你當上皇帝,原因只一個,就是後周皇帝年齡太小。百姓與朝中大臣們都不服他所以,你才有機會陳橋兵變。接下來,杜太后說,因戒敕太祖,汝萬歲後,當次傳之二弟。越匡胤接受了母親的遺命。趙普做了見證人。這是司馬光敘述的。李燾基本上採用了這種說法。不過,李燾記錄得更加詳細。她說:「若周有長君,汝安得至此?汝與光義皆我所生,汝後當傳位汝弟,四海至廣,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李燾筆下,杜太后更是胸懷天下的政治家。她要保全的是社稷。北宋的官方史書中也有記載。《太祖新錄》《太宗實錄》都記了。太宗上台,組織人馬,給哥哥編輯了《太祖實錄》,許多關鍵環節沒記清楚。到了北宋真宗時,直宗又修訂了。為了區別,太宗時的叫太祖舊錄,後來的叫新錄。兩部史書都記過金匱之盟。實錄說,訂立時,太宗不在現場。新錄說在現場。宋的史學家與史書,都認為金匱之盟是存在的。是實在的法律文件。這事在宋代已經是歷史常識了。金匱之盟曝光後,獲利的是趙光義,從此名正言…自了,當得開心。再是趙普,本受欺負,現在重新獲得太宗的信任,重新回到朝中。正是由於有這樣的好處,所以,一直有人懷疑這個文件是假的。是二人合夥對付當時的趙廷美而炮製的。出於哪些考慮呢?一是金匱之盟是傳位弟弟,傳弟不傳子,史學家覺得不可靠。中國最早時是兄終弟及,不過從周公後,一直是父死子繼。不是這樣做,通常會影響穩定。二是趙普表現失常。因為趙普如果掌握這樣的秘密,應該在趙光義上台時就跳出來邀功。當時不說,卻等到做了五六年皇帝才說,。三是既然北宋的史書說有金匱之盟,太祖朝的舊錄為什麼沒記。越靠近歷史的越可靠呀。舊錄更靠近,卻沒寫。而新錄,《太宗實錄》,內容卻不一樣。只能說明兩份造假,內容不一樣。 拔開迷霧,還原真相:先看一條,質疑金匱之盟傳弟不傳子,這是有質量的。在杜太后這個時代,之前的五代,一共五十幾年,平均每個皇帝不到四年。這十四個皇帝只有五個是正常死亡。有五個是被殺,有兩個是自殺,最後兩個是自殺未遂和死因不明。杜太后生存的時代,放眼望去皇帝就是這樣的命運。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護家族的利益,完全有可能讓大兒子立個盟約,傳給弟弟。二是,趙普明明掌握這個秘密,為什麼不在趙光義上台初曝光?有原因。趙普和趙光義的矛盾是有目共睹的。他在太祖時勸解決趙光義。這種情況下,趙光義當了皇帝,馬上跳出來,不僅在政治上顯得笨拙,也會讓人懷疑他的人品,畢竟他是開國功臣。後來說,是政治鬥爭的逼迫。趙普年紀大了,回到京城休養,非常低調,想過個幸福晚年算了。可是盧多遜老欺負他,他決定出山。靠的是這個武器。雖然這張牌舊了,可是對趙光義有用。趙普發現趙光義的間題是弟弟趙廷美。實力太大了。不解決,皇位也玄了。趙普有經驗,覺得自己有價值,於是通過秘密的渠道與趙光義溝通。趙普說了後,是不是一定有把握趙光義會重用他?他確實是政治冒險。趙普寫了遺書,交代後事,然後把家裡的成員見一面,以從容的心態進朝。他心中真沒底。趙光義見了趙普,沒生氣,反而安慰他。趙普心中才安寧。然後加入趙光義的政治陣營。一 史書記載出錯了:三是太祖舊錄為什麼沒記?新錄與太宗實錄卻記載了。太祖朝不是兩部史書嗎?舊錄是太宗張羅著寫的,新錄是真宗張羅寫的。太平興國五年寫的,金匱之盟是在後一年曝光的。太宗的史臣們根本不知道,當然不可能寫進歷史。所以舊錄不可能記錄這事。到了真宗時,金匱之盟成了歷史常識了,這時寫進去,完全合理。《太宗實錄》的記載為什麼不一樣呢?趙光義沒參加,這可靠。因為杜太后訂立這事,是秘密的事。不會讓皇儲看到,否則,老皇帝還活著,皇儲就知道了,對老皇帝不利。所以趙光義確實不應該在現場。再者,如果趙光義出現在現場,就會知道這事。否則當上皇帝,就會拿出來。用得著幾年後拿出來?所以趙光義真沒有參加這事。為什麼太祖新錄說他在現場?因為太宗實錄確定是真實的。太祖新錄就是錯誤的。但也不能因此否定太祖新錄是假的。所以綜合這些,我們認為金匱之盟應該是存在的。不會是趙普與趙光義合夥製造的假文件。金匱之盟的事如果要在今天否定,必須拿出確鑿的證據,如果僅僅憑邏輯推理說它假,肯定不合理。比較穩妥的是還是得承認是杜太后為了大宋的社稷,考慮的一種新的文件,沒按傳統的父死子繼而是讓傳皇位給弟弟。當時金匱之盟的內容可能要更豐富,趙普只是公布了哥哥傳位於弟弟,而這裡還有更多的內容。趙光義沒有公布更多的內容,一方面是趙德昭死了,還有趙廷美是他的政敵,對自己不利。所以趙普與趙光義不是公布金匱之盟的全部內容,只是公布了於自己有利的內容。所以,這份金匱之盟還是有水分的。趙匡胤雖然與母親有這份盟約,可是也在大力培養自己的兒子,在猶豫間,斧聲燭影發生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百家講壇【書架叢書】
※【視頻】百家講壇-永樂大帝朱棣(共31集)
※百家講壇《白蛇傳奇》A
※百家講壇之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