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歷史縮影·西海固史·《詩經》與固原·連載(20
西周與 獫狁之間的戰爭,不僅是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衝撞與融合,也不僅是血與火,還產生了美輪美奐的詩。
早在古代,固原就是產生詩的輝煌之地,是中國第一首邊塞詩誕生孕育的土地之一。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是春秋以前平民和貴族的詩歌總集。《詩經》原名《詩》,漢代尊之為經。《詩經》所反映的歷史時代,由西周初年至東周春秋中葉,即公元前一千一百年到公元前六百年左右,為五百年的歌唱。《詩經》305篇,包括民歌和奴隸主階級的作品兩個部分。
《詩經》反映西周與獫狁 在固原一帶的戰爭生動畫卷有三首長詩即《小雅》中的《採薇》、《出車》、《六月 》。
《六月》是一首西周下層將士歌頌宣王中興,尹吉甫北伐獫狁有功的詩,生動描繪了戰爭的始末,分別為備戰、出征、激戰、凱旋。正是在這首詩中點明大原(今固原),「薄伐獫狁,至於大原」。其中「獫 狁 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於涇陽」,「涇陽」為判斷大原確定了方位,使與山西太原不致混淆。
《出車》是一位武士自敘他隨統帥南仲出征獫狁凱旋歸來情景的詩歌,「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記載了西周在包括固原在內的北方游牧區築城設防的史實。
《採薇》共分六章,每章八句,這首詩用士兵的口吻,寫其在戰後歸家的途中,追述戍邊作戰的苦況及思鄉之情。薇菜當是如今被日本、韓國青睞的蕨菜。
這個士兵感嘆「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意思是,「誰害我有家難奔,還不是為了獫狁;誰害我腚不著凳,還不是為了獫狁。」但戍 卒們是識大體的,他們知道離家遠戍,是為了對付獫狁的入侵,前人所說:「小雅怨悱不怒」,於此可見一斑。
《採薇》一詩,在題材上可稱為邊塞詩的鼻祖,徵人思鄉成為歷代邊塞詩的重要主題,它曾打動千百萬讀者的心弦。
《小雅》在《詩經》中是藝術成就最高的部分,而《採薇》是精品中的精品,尤其第六章創造了詩歌極高的美學境界。它在藝術上第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是創造出千古傳頌的佳句。在我國文學鑒賞史上,人們剛剛知道摘句欣賞的時候,便發現了《採薇》篇的名章迥句。早在晉代,文人就認為「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四句,是《詩經》中的最佳名句。梁代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認為,「楊柳依依」的意象一經創造出來,便有了強大的生命力,雖經千載,也想不出更好的詞來代替它。「楊柳依依」數句,成為千古不朽的名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