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凱:宗教建築的精神內涵與功能
一、宗教建築的精神內涵
羅馬尼亞宗教現象學家米爾恰·伊利亞德在《神聖與世俗》一書中指出,「神聖」是宗教的基本因素。在宗教信徒看來,寺觀教堂正是建立在現實世界的神聖空間,是神、真主或佛在人間的宅第,應該像天國或凈土一樣盡善盡美,儘可能地神聖和富於超靈驗性。
宗教活動場所打破了神聖空間與世俗空間的二元對立關係。一方面,寺觀教堂必須以物理空間的形式為宗教教職人員和信眾提供活動場所;另一方面,它必須從物理空間的束縛中超然出來,脫身成為伊利亞德所謂的「非均質性」的神聖空間。寺觀教堂的建設需要建構相當大體量的物理空間,同時又需要進行由凡到聖的空間意義轉換。這種轉換意味著空間連續性的「中斷」,宗教建築的門檻表示神聖與世俗的距離與界限,同時也代表著世俗世界轉換到神聖世界的通道與媒介。
宗教建築反映了信徒、建築師對信仰的理解與追求,呈現出宇宙中固有的秩序、神秘感和神奇力量;這是將信仰的神聖、心靈的頓悟融入環境結構的藝術,既要滿足信仰超自然、超人間的「神性」,也要滿足「人性」的審美。在早期教堂建築中,對內部空間進行精心安排與裝飾是藝術家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主攻方向。對教堂內部著意修飾的主要用意就是要創造一個神聖空間,作為通往天國的「中介」,力圖使信徒在踏入教堂的瞬間,就能在心靈上感受到上帝和天國的存在,從而與外面的現實世界分離開來。
外觀宗教建築,其造型本身就給人以精神力量,彷彿人們可以通過直覺的體驗方式與創造者進行心靈的溝通。如羅馬式教堂內部空間提供的是宇宙的象徵,而在外部則表現出飽滿的力度和敦實的框架,給人以均衡、平穩的印象。這種印象令人感受到神的安寧與祥和,提供給人們一種精神的歸宿,意味著宗教情趣與現實人生的緊密關係。而哥特式建築則擁有急劇上升的尖拱,當置身於其中時,人們常感到自身肉體的微不足道,並不自覺體驗到一種對至高無上的超驗存在的精神嚮往。透過彩色玻璃照進來的光線,更營造出神秘的氛圍,彷彿那是上帝以超凡的力量把我們的心靈引入到充滿光明的神聖天國,以便在那裡獲得徹底的拯救和解脫。
宗教建築是信仰的神聖模式與生活的世俗模式相融合的產物,是一種空間場所藝術,既能表現宗教自身的歷史性,又能體現不同文明的空間性融合。如佛教寺院型制與布局的演變,就是建築文化華梵融變、轉梵為華的過程。印度佛寺主體的型制是四方式的宮塔。中國早期佛寺的型制都是模仿印度,如東漢洛陽白馬寺、曹魏洛陽宮西寺的主體都是四方宮塔式。漢唐時代,蔥嶺以東至敦煌以西地區,宮塔式始終是佛寺型制的主流,可見印度佛寺樣式對我國西陲的影響。然而印度傳統磚石宮塔式結構在漢地同中華建築的傳統木石(磚)結構相遇後,即向中華傳統靠近,逐漸形成華梵融合的寺塔型制、結構與功能,演化出樓塔式佛寺。三國至南北朝時期,以樓塔為主體的佛寺遍及各地。同樣,木石傳統對磚石傳統的進一步揚棄,催生了廓院式佛寺的出現;南北朝末年以來,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演變為以佛殿為中心的殿塔樓閣組群式多元主體樣式,最終確定了中國佛寺的民族風格和獨特的宗教文化氛圍。
二、宗教建築的功能
宗教建築是天堂或凈土的「鄉愁」,是對天堂或凈土的「模仿」與「降臨」。宗教建築的存在使世界得以再次繼續神聖化。伊利亞德強調,由於聖殿的建築設計都是諸神的傑作,因此它存在於天國、與諸神在一起,所以聖殿的神聖性就能夠抵禦所有的世俗墮落。宗教建築正是通過空間中的生活「轉化」與儀式「表法」,呈現出對世俗的教化與凈化作用。所以,宗教建築是信仰的神聖性與時代精神的凝固,蘊含著象徵空間、環境空間、儀式空間、朝聖空間、生活空間、修道空間等。
第一,宗教建築是象徵空間與環境空間的完美融合。宗教建築的內部裝飾與外部型制皆象徵著深層意義上的宇宙起源,而且形成了一個基於人體宇宙學的世界,這就是宗教建築的自然環境空間。中國的佛教寺院和道教宮觀,深刻體現了中國哲學天人合一、陰陽轉化的宇宙觀。「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空間與時間的無限即是宇宙。「宇」字本意為房檐,無限之「宇」則以天地為廬。這種觀念古已有之,「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易·乾卦·文言》)、「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等,皆強調要把天地拉近人心,人與自然融合相親。佛教還有「深山藏古寺」之說,講究內斂含蓄,主動將寺廟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寺既藏於深山,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體同山阿」也是說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正是天人合一的體現,這就是中國的寺廟常選址於名山幽林之故。
第二,宗教建築是信仰的儀式空間。宗教信仰的神聖性需要通過儀式來表達,並且在儀式中引導和強化行為模式,從而實現宗教的教化功能。為了讓儀式更具有信仰的神聖性,更能夠激起、喚醒信仰者的信仰熱情,就要在空間布置與裝飾方面下足功夫。如佛教的造像和壁畫,不僅要供信眾瞻拜,還要給人以審美愉悅,將空間賦予神聖的意義。如《唐朝名畫錄》記載,吳道子曾於景雲寺繪《地獄變相》,「時京師屠沽漁罟之輩見之而懼罪改業者,往往有之,率皆修善。」佛教的經變相就是選擇佛經中富有意蘊的特殊片斷加以展示,通過經變與經文的互讀互釋,共同趨向特定的指涉,增強了寺院壁畫的神秘向度,亦增強了這種儀式活動的神秘效果。
第三,宗教建築是信徒的朝聖禮拜空間、遊客的參觀空間。朝聖是宗教信仰中一種具有靈性意義的旅程活動,而神聖空間中的禮拜活動更易產生心靈上的震憾與衝擊。宗教建築不僅要起到心靈家園的精神作用,更要為信徒的朝聖禮拜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從佛教來說,天下釋子一家,「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天下寺院是佛教四眾弟子的共同家園。持缽雲遊四方的僧侶可在任何一處佛寺掛單寄宿。後來擴及民間,以至有緣來寺的信眾、遊客亦予接納食宿,於是佛寺衍生出新的社會功能——「停客」。若文人交友數人共寓一寺,則稱為「宿會」。「佛寺宿會」是中古佛教的一種社會現象,詩人李白就曾作詩《友人會宿》描寫宿會的情景:「滌盪千古愁,流連百壺飲。良夜宜清話,浩然未能寢。醉來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第四,宗教建築是神職人員的修道空間與生活空間。出家禁慾的生活是世界許多宗教的共同傳統。如堅定地獻身天主的天主教徒,可能會離開社會過起隱修生活;佛教的僧尼、全真道的道士亦需要遵守出家傳統,長期生活在寺院、道觀中。修道生活正是「神性」與「人性」的糾纏,是「人性」轉化合符於「神性」的過程。修道生活需要特殊的空間氛圍,如寧靜、清凈、簡單,有助於靜心、冥想、持戒等;同時,又必須體現集體修行、個體修行的區別,按需設計空間的大小。應該說,宗教生活對空間是有特殊要求的,所以宗教建築在設計上要有充分考量,如男女、僧俗的隔別,出家僧尼、隱修士需要更多清凈、隱蔽、不受干擾的空間等。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哲學系
推薦閱讀:
※【新加坡建築工出國勞務】招工簡章
※太棒了!初三時期的建築圓珠筆畫!
※你們只看到王石的鞠躬道歉,卻看不到他為萬科做過些什麼
※關於藝術、未來建築的一些暢想
※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