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親屬關係及名稱?
07-05
在封建宗法社會中,凡血緣近的同姓本族和異姓外族都算親屬。其關係和名稱如下:父之父為祖,古稱王父,後來稱祖父;父之母為祖母,古稱王母。祖之父母為曾祖父、母;曾祖之父母為高祖父、母。上五世即從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景(昆)孫,桑孫之子為仍孫(亦稱耳孫)。仍孫之子為雲孫。下五世從本位起,下到玄孫。父之兄為世父(伯父),父之弟為叔父,簡稱伯叔。世父叔父之妻稱世母(伯母),叔母(後來稱為嬸)。伯叔之子(堂兄弟)稱從父景弟,又稱從兄弟(後來稱叔伯兄弟或叔兄弟)。父之姊妹為姑,後稱姑母,其夫稱姑父。父之伯叔稱為從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父之伯母、叔母稱為從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父之從兄弟稱為從祖父,俗稱堂伯、堂叔,從祖父之妻稱為從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堂伯叔之子稱為從祖景弟,又稱為再從兄弟(從堂兄弟,後來改稱堂叔兄弟)。祖父的伯叔是族曾祖父,稱為族曾王父;其妻稱為族曾王母。族曾祖父之子是族祖父,稱為族祖王父。族祖父之子為族父。族父之子為族兄弟。兄之妻為嫂,弟之婦為弟婦。兄弟之子為從子,又稱為侄;兄弟之女為從女,後來又稱侄女。兄弟之孫為從孫。姊妹之子為甥,後來又稱為外甥。女之夫為女婿或子婿,後來又省稱為婿。父之姊妹之子女稱中表,如表兄、弟,表姊、妹。中表是晉代以後才有的稱呼,後來稱為姑表。母之父、線為外祖父、母,古稱外五父母。外祖父之父母為外曾五父、母。母[[ 兄弟為舅,後稱舅父,其妻為舅母,俗稱妗子。母之姊妹為從母,後稱姨母,簡稱姨,其夫稱為姨父。姨之子女亦稱中表,後稱姨表。母之從兄弟為從舅。母之兄弟姊妹之子統稱為從母兄弟、從母姊妹,後來也稱為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妻之父為外舅,後稱岳父或岳丈、丈人,妻之母為外姑,後稱岳母、丈母。岳父又稱泰山、岳翁,岳母又稱泰水。妻之姊妹為姨,後稱姨子。妻之兄弟之子稱妻侄。夫之父為舅,又稱嫜,後稱公;夫之母為姑,後稱婆。古連稱為舅姑或姑嫜,後連稱為公婆。夫之兄弟也稱伯叔,後來稱大伯、小叔子,夫之妹為小姑子。夫之弟婦為娣婦,夫這嫂為姒姆。簡為娣姒,又叫妯娌。妻之父母與夫之父母之間的婚姻,後來叫親家。具體地說,夫之父為姻,妻之父為婚。兩婿相謂為婭(《爾雅》作「亞」),後代俗稱為連襟(襟兄、襟弟)、兩喬。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