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 左手技術:如何練習揉弦
〔要點〕滾揉、壓揉
今天我們講左手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那就是揉弦。
揉弦,有的書叫做「顫指」,是從英文「vibrato」翻譯過來的。它是使二胡發出如歌旋律的重要技術手段,因此,只要是學二胡的人,無不鑽研、苦練揉弦的。
既然是「如歌」的感覺,那麼,練習揉弦就應該從鑽研好的歌唱入手。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歌聲,有的優美動聽,有的則刺耳難聽。難聽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音質上的問題,還有的,就是顫音有問題。
比如,有人在歌唱時,會發出類似「羊叫」那樣的快速顫音,歌唱術語稱之為「羊聲」已經是一種歌唱「常見病」了,這種顫音音波大而密,給人非常緊張的感覺,因而不能帶來美感。
又有一種顫音,顫動幅度比較大,而頻率又非常慢,同樣讓人感覺非常不舒服。
好的歌唱,顫音鬆弛、自然,好像不經意發出的,與氣息關係密切,使人聽上去舒服。
那麼怎樣才算是好的顫音呢?我個人感覺,這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表現,比如,在安靜的情況下,歌聲是輕柔的,顫音則是淡淡的,若隱若現的;在流暢的情況下,歌聲的顫音是漣漪般持續不斷的;而在激動的情況下,顫音則是明顯的,稍稍發抖的,因此,聆聽歌唱大師在不同狀態下的優美髮聲,考察其顫音,是在二胡上取得比較好的揉弦的前提。
這裡我向大家推薦幾位歌唱大師,他們(她們)的演唱可以成為你建立良好歌唱感覺的範本。民族唱法的歌唱家有:彭麗媛、張也,宋祖英(女),郭頌、王宏偉(男)等,美聲唱法的歌唱家有國內的魏松,戴玉強(男),郭淑珍、葉佩英、關牧村(女)等,國外則有三大男高音(帕瓦羅蒂、多明哥、卡雷拉斯),十大女高音(卡拉斯、斯科托、苔巴爾迪等)等。通俗唱法(流行歌手)就更多了,老一輩的有鄧麗君、新一代的數不勝數。他們/她們的顫音都是可以值得鑽研的對象。
講了這麼多,那麼揉弦如何獲得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小提琴的揉弦原理。小提琴揉弦時,是將手指按在弦上,這時由於手指將弦緊貼在指板上,所以弦的鬆緊是不會發生變化的。要想取得圍繞本音一上一下的波動,就採取手指尖在弦上(指板上)時趴時立的動作。這一動作是這樣做的:手指按好弦後,掌心向琴馬方向煽動,帶動手指第一關節作屈伸動作,就得到了揉弦。
分析小提琴的揉弦性質,其實是通過手指尖在琴弦(指板)上的屈伸來來回改變弦的長度,從而得到音的波動的。因而好的小提琴揉弦,其實是改變弦長的藝術。
二胡的情況如何呢?人所共知二胡沒有指板,因此,手指在弦上的壓力不可能像小提琴那樣固定不變。但是,我們上次課已經講過,好的觸弦,應該是壓力均勻的,這樣的好處很多,有利於建立固定的指距感覺從而形成好的音準感,今天講的第二個好處就是有利於建立好的揉弦。因為如果手指在弦上壓力均勻,就可以直接吸收小提琴的滾揉方法。老一輩著名二胡演奏家張銳先生的揉弦,基本上就是吸收小提琴滾揉的成功例子,新一代旅日二胡演奏家許可先生,也更多地使用了滾揉的揉弦方法。
但是,由於二胡沒有指板,手指除了可以在弦上做屈伸動作以改變弦長從而能得到揉弦波動外,還可以結合改變手指在弦上的壓力來得到音的波動。由於二胡演奏時手指向下(向地心)煽動,必然會導致落下的手感強於抬起的手感(自然重量),即落下時因手指下掛,手指尖在弦上的壓力會增強,抬起時手部上提,對弦的壓力也就會隨之減小。這樣就會得到類似水波的力量推動滾滾向前的感覺,這一感覺可以說是二胡的優勢所在。
因此,好的二胡揉弦音應該比小提琴揉弦的音波更加動人,更加扣人心弦。
練習揉弦的方法很多,現在介紹幾種:
第一種,徒手練習,先將左手高高舉起,手心向右,然後手腕放鬆使手部垂下,這樣作手部向下煽動,體會煽動時手心的感覺。然後,將左手放在琴桿上,仍然做手部煽動的動作,尋找這時的手心感覺應該和前面舉起時感覺一致。再用一指或二指按住弦,手心主動煽動,體會煽動時帶動手指在弦上的屈伸變化。這個練習每個手指最好做500下,堅持一個星期以上。
第二種,左右手共同顫動。右手的顫弓應該在學揉弦之前已經學會了。這時,可在右手練習顫弓的同時,左手也模仿顫弓的動作(即手部以手腕為軸心的來回擺動),這一動作可以輔助練習左手的煽動感。
第三種,手指屈伸動作練習,手指按住琴弦,然後第一關節努力向前彎曲,彎曲到指尖保留在琴弦上的極限為止,然後再向上拎起,也是拎到手指幾乎伸直,手指尖保留在琴弦上的極限為止。這個練習可以練習手指第一關節的靈活屈伸。
這是有關揉弦動作的,那麼怎樣才能得到好的波動呢?
第一種練習,遲到揉弦。先按准音,然後,手指尖輕輕揉動。這樣的揉弦是本音在前揉弦在後,稱之為「遲到揉弦」。一般用於安靜的長音。練習這樣的揉弦時,可以想像一炷香的香煙形狀,根部是直的,隨之,裊裊散開……
第二種練習,手腕揉弦,先按准音,然後,手心發力(有如拍皮球的感覺),以手腕為軸心上下煽動。這種揉弦使用最為普遍。
第三種練習,小臂揉弦。手部與小臂感覺成為一個整體,然後由小臂發力,作上下煽動。這種揉弦適合用在情緒比較激動的段落中,因為它所得到的音波幅度大。
我在鑽研電腦音樂技術的時候,發現製作獨奏樂器的顫音可以對二胡揉弦練習有一定的的啟發作用。
不知道大家玩過合成器沒有?合成器一般在左邊有兩個滾輪,一個稱之為彎音輪(wheel),一個稱之為顫音輪(modulation)。顫音輪就是用來模擬樂器的波音(vibrato)的。顫音輪向上推得越大,則顫音幅度越大,密度越密。因此,彈出一個長音後,可細緻地推動顫音輪,看看哪樣的顫音適合你的作品需要。
二胡揉弦練習也是如此,每一首作品,每一個音的揉弦都是有密度和幅度的要求的,那種以一種方式一揉到底的揉弦是缺乏表現力的,也是不會動人的。
在二胡上,有時會使用一種滑揉的技巧。滑揉的方法與揉弦同,只是手指尖不保持在一個點,而是在一定的範圍內上下滑動,這個範圍有時是半音,有時是全音,小三度甚至更大的,但大多情況下以不超過全音為宜。由於手指要在一定範圍內滑動,所以大多採用小臂揉弦的方法比較有效。
那麼像《江河水》里使用的「壓揉」又是怎樣得到的呢?壓揉的方法與滾揉不一樣。滾揉是圍繞中心音作高低音波變化,而壓揉則是發出「高於本音-本音」的音波變化序列。具體方法是:用左手第二關節作屈伸變化(好像在抓什麼東西的感覺)這樣手指尖在弦上的壓力就會出現「緊-松」的交替,這就是壓揉了。
壓揉的音波是「鋸齒形」的,單純聽是不美的,但是它用來表現悲痛、憤怒等特殊風格效果很好。北方曲子強調「擻」的感覺,有時也會結合壓揉的使用。
據說南京藝術學院有一套訓練揉弦的獨特方法,先讓學生練習這種壓揉,因為琴弦是軟的嘛,所以自然會帶動手部作上下的擺動,待手指在弦上的壓力大小自如掌握後再過渡到手掌煽動揉弦。本人在教學中也嘗試了這樣的訓練法,結果是,這種訓練法得到的揉弦好處是非常靈敏,缺點時可能會因缺乏持續動力而不容易持久。但是我聽一些大牌演奏家對這一問題都處理得很好,如朱昌耀、鄧建棟等。
這一訓練法是否確實是南藝的「專利」,還有待於本人繼續調查才能核實。希望有知情的人能不吝賜教。
推薦閱讀:
※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丈夫是左手,妻子是右手,別看不起左手,別瞧不起右手
※左手緣聚,右手緣散
※腕錶丨戴左手還是右手,隱藏在手腕之間的男士戴錶學問
※左手倒影,右手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