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的歷史解讀:不朽的傳奇

鴻門宴的歷史解讀:不朽的傳奇

2012年11月26日 16:49來源:鳳凰網娛樂 作者:蘭波

分享到: 更多
151人參與 10條評論

123456

高清圖集《王的盛宴》角色造型大片——蕭何[詳細]

戰國末期,秦王嬴政率虎狼之師,一掃六合,成就統一天下之霸業。倏幾,秦王朝橫徵暴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發出亘古未有之斷喝:「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天下大亂,群雄逐鹿。項羽、劉邦,都是不世之梟雄,團結滅秦但又各懷異心,直至歷史的拐點那一刻—「鴻門宴」的到來。鴻門宴過後,雙方的命運即已註定,項羽垓下被圍,兵敗而死,而劉邦則坐穩龍座,奠定了漢朝長達四百年的江山之享。

千百載過去,這段扣人心弦的歷史,經過後人不斷的闡釋、探幽、吟唱等歷史考究和藝術想像之下,演繹成了一幕傳奇,在廟堂上和江湖間流傳不止,讓人扼腕、感動、嘆息。既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同情之聲,也有「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譏諷之意。不僅在詩詞和民間傳說里,「鴻門宴」牽扯的這段歷史成了經典段落,在新興的藝術門類里,這也是個熱點:京劇有《霸王別姬》、琵琶曲有《十面埋伏》。影視文化興起後,這個題材更是隔個十來年都要被翻出重拍一次,80年代有TVB著名的電視劇集《楚河漢界》、90年代有電影《西楚霸王》,新世紀後,又有眾明星加盟的電視劇《楚漢風雲》,如今又有兩部電影《王的盛宴》、《鴻門宴傳奇》和一部電視劇集《楚漢傳奇》聚焦於此。

鴻門宴前後牽涉的歷史為什麼這麼重要,以致於被後人津津樂道,屢屢提起?是否源於項羽和劉邦間力量強弱的互易?或者來自於劉邦、項羽、韓信不可迴避的命運?又或者歷史深處,更有提醒我們的重要課題?

權力遊戲的反光鏡

「權力的遊戲」,對中國人來說,無疑是幾千年玩得最嫻熟的一個遊戲,或者說權力遊戲是中國歷代政治的最高奧義。帝王將相比拼的是帝王駕馭之道和厚黑無恥之術。而「鴻門宴」,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其中最佳的案例或說反例之一。對於強者來說,楚霸王的結局和范增那句:「你們以後都是他的階下之囚。」就足以讓他們心生警惕,埋掉憐憫;而對弱者來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更是讓他們擦亮眼睛,避免被吞噬被殺戮的結局。秩序和道德在這裡沒有生長的空間,自古唯心狠者方得天下成了經驗和教訓,鴻門宴成為歷史的淵藪,人性的黑洞。

鴻門宴中的局更讓中國人蔘詳不止,「鴻門宴」不止是史上最驚險的飯局,更是驚心動魄圖謀天下的棋局,局中局。張良和項伯的謀劃和煞費苦心,范增和項莊斬草除根的狠心,項羽的不怒自威,劉邦的膽戰心驚,都能和每一個後來者所處情勢一一對應,每個人都在絞盡腦汁地角力,歡聲笑語背後暗藏殺機與險惡,以致於後人把不懷好意的宴請統統被歸納為「鴻門宴」,而能夠有膽量深入虎穴的人則被尊為:「單刀赴宴」。設局和破局,智慧與膽量的較量則是國人銘記「鴻門宴」的主因。

太史公在《史記》中用春秋筆法揭示了對抗中敵、我、友三方虛實、攻防、勝負等互依互存及生克轉化的規律,但同時,他無疑也給後世帶來了過多的負面啟示:只要有江山鼎革,爾虞我詐,「鴻門宴」就永不過時,信、義、仁、忠的背離都會不斷進行,英雄更替,朝朝代代,無論時間如何流逝,都是「鴻門宴」上的流水席。

個人情感的寄託

權柄在握的人以鴻門宴為鑒尋求謀略和策對,而平民百姓卻從中尋找傳奇,尋找理想和情感的寄託。歷史雖是部分人的主觀記錄,甚至不惜篡改歷史,但善良的人們永遠還是同情落敗的一方。能被人們永遠傳誦的不是天下板蕩的酷烈和詭譎動蕩的風雲,而是一個人的人性和烙印在歷史上的背影。無疑,勇武無敵的項羽在「鴻門宴」上輸掉了王座,但卻因大氣不羈的英雄性格,和虞姬生死不渝的愛情贏得了後人無數的同情,這段歷史也成了藝術家們反覆琢磨的悲劇情節,堪比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和《麥考白》。

在中國傳統的歷史故事藝術演繹化中,角色幾乎都被定型和臉譜化,大多是成功者登極或登科,勾欄瓦舍里,大家愛看的是時勢造英雄或書生勾搭閨秀的故事,模式千篇一律,但這樣的故事往往在落幕之際,大多也失掉本來有趣面目而呆板粗滯。反而流傳千古的是梟雄末路悲歌,楚霸王從粉墨登場到黯然自刎,都蕩氣迴腸。歷來重白描輕情感鋪墊的中國古典文化對鴻門宴到垓下之圍這一歷史轉折時卻從來不惜筆墨,霸王卸甲、四面楚聲、辭別虞姬更顯悲涼。

另外一個被寄予同情的是韓信,他幾乎是中國人勵志的第一楷模,從「胯下之辱」到「一飯千金」是每一個胸有大志之士的榜樣,最後卻被劉邦和呂雉無情地用計謀殺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鴻門宴帶來的另一無情結局是守信守義、感念知遇之恩的開國功臣、英雄義士被屠戮而盡,這也讓後人詬病劉邦不已。但歷史的天平會另外傾斜嗎?

中國歷史的十字路口

後世的文人騷客們常常認為,漢民族性格里陰暗部分受楚漢爭霸和漢朝開國的政治事件影響至深,這話也許沒錯,但這個觀點是從歷史與個人關係的角度來說的,他們不可能從現代歷史學角度來看待這個事件。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約瑟.湯恩比曾評論說:人類歷史上最有遠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位政治人物,一位是開創羅馬帝國的愷撒,另一位便是創建大漢文明的漢高祖——劉邦。這話有誇張的成份,但八分屬實,劉邦不過繼承了秦始皇的功業,將統一文字、統一制量衡、實施郡縣制等政治決策繼續發揚光大,後繼者逐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果奠定了中國今天大致的疆域和內在凝聚力。

按照項羽當時滅秦後分賞各家諸侯的做法,有人說那是類似今天的聯邦制,大繆特繆矣。且不說傳統史論說井田制和分崩離析的諸侯國不利於生產力的再發展,僅從黃仁宇先生所說的大歷史角度來看:秦滅六國,統一天下是有更深的歷史原因的,一是地緣政治的結果,要最大化水資源的利用—春秋戰國大部分戰爭都是源自於此(請看《中國大歷史》),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應付益加嚴重的游牧民族威脅。這就是說,歷史的腳步是不可阻擋的,所以項羽獲勝,若要繼續搞諸侯那一套,對中國歷史來說,無疑是另外一個局面,而這個局面有可能帶來更壞的後果:或諸國為水土資源連年征戰,人民死傷無數;或被外族徹底入侵,熄滅文明之火,類似羅馬帝國的遭遇。韓信等開國功臣的下場也是劉邦深謀遠慮實行中央集權制,決定削藩的後果之一,不能全以歹毒來看待。

鴻門宴最後帶來的直接歷史影響還有: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開創了歷史上「布衣成為天子」的新局面,結束了「血統貴賤論」。從此大家都能以順應天意和民意為幌子,只要有足夠實力和機遇就能當上皇帝,中國開始在統一、分裂、再統一,約2000年的帝皇歷史里不斷循環,直至辛亥革命的第一聲槍聲傳來。真是世事若棋,歷史如戲。

作者:蘭波


推薦閱讀:

可可西里彭浪嶼申遺成功,有什麼意義?
歷史文化古跡——上海松江興聖教寺塔【圖文】
男人層次越高,越會疼老婆
原創智慧:有義論

TAG:歷史 | 鴻門宴 | 解讀 | 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