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象學的對話

教育現象學的對話

劉良華

1.問:能夠用一句話來解釋什麼是現象學?

劉良華:如果有人要我用一句話來描述現象學,那麼,我會說,現象學就是「唯我論」或「自我學」、「主體哲學」。

以往的哲學或以往的認識只看重人的認識必須符合客觀對象,但現象學反過來,它更重視人在觀看客觀對象之前的「我」的強大的假設。在認識論中,我是否強大,就看我的假設是否令人驚嘆、令人震撼。天才就是那些能夠提出令人震撼的假設的人。

2.問:你說的假設就是海德格爾式的「前見」?

劉良華:可以這麼說。現象學在知識論或認識論領域的貢獻就是提醒人拿出假設的勇氣,相當於胡適說的「大膽地假設」。

「大膽地假設」不僅在科學研究中顯示出它的地位和意義,人在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或者聽一場報告時,「大膽地假設」也同樣重要。儘管總有人警告學生在讀書時「不要先入為主」,但是,真正有效的閱讀,反倒恰恰是「先入為主」。如果沒有「先入為主」的假設和想像,人就不可能讀懂一本書、一篇文章或一場報告。解釋學把閱讀中的這種「先入為主」的假設稱為「前見」(海德格爾),也有人稱之為「偏見」(伽達默爾)。

3.問:如果把現象學的核心精神理解為認識過程中的假設或解釋過程中的前見、偏見,那麼,這種知識現象學後來何以可能成為存在論、政治哲學的方法?

劉良華:源始的(胡塞爾的)現象學的核心精神在知識論中顯示為大膽假設以及解釋學中的帶著前見或偏見去閱讀,但是,所謂大膽假設、強大的偏見,不過是現象學的核心精神的派生特點,它的核心精神乃是「唯我論」或「自我學」、「主體哲學」。

「唯我論」或「自我學」、「主體哲學」在認識論(或知識論)中顯示為大膽假設,在解釋學中顯示為帶著前見或偏見去閱讀,而在存在哲學或政治哲學、道德哲學中則顯示為「自由意志」。

4.問:如果說現象學哲學由胡塞爾開山,中國是否也有類似胡塞爾的哲學家,是否有類似現象學的中國哲學?

劉良華:遠處的老子、孟子,後來的陸九淵、王陽明,幾乎與胡塞爾的氣質一致。老子、孟子、陸九淵、王陽明等人所開發和壯大「心學」,幾乎可以翻譯為現象學。

5.問:為什麼你說,小說、詩歌等敘事作品就是現象學?

劉良華:意識現象學中的意識既可以意指現實的對象,也可以虛構對象。小說是虛構的意象。寫小說的過程類似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小說的創作依然顯示為「假設-求證」。小說的作者總是有意無意地有自己的假設,然後,通過真實的故事或虛構的故事來驗證這個假設。

這樣看來,虛構的小說甚至比現實的科學實證更能表達現象學的精神。

6.問:那麼多人開始把現象學與教育學牽連起來,二者在何種意義上可以發生關聯?

劉良華:儘管不少人捕風捉影地談論「教育學現象學」,但依然有不少嚴肅的研究者從現象學的視角來思考教育學的改造或新思路問題。

教育學涉及學習、認識(求知),在這個意義上,現象學式的「假設」可以直接引入教育學。

教育學包括對經典名著的閱讀和理解,在這個意義上,解釋學現象學式的「前見」、「偏見」可以直接引入教育學。

教育學涉及道德、倫理、政治,在這個意義上,現象學式的「自由意志」也可以直接引入教育學。

教育學一直面臨如何寫作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現象學式的「敘事」、「描述」同樣可以直接引入教育學。

7.問:為什麼可以從現象學推演出自學、體驗學習?

劉良華:如果把現象學理解為「唯我論」或「自我學」、「主體哲學」,那麼,唯一有效的學習就是「自我學習」,唯一有效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

不過,這裡所謂的自我學習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自學」,它使自學往前再邁進一步:不僅自學,而且是有主見、有主張、有假設、帶著自己的前見、帶著自己的偏見地自學。這樣看來,現象學所慫恿的自學實際上是「課題式研究」、「研究性學習」、「體驗學習」。

8.問:現象學意義上的「自我學」除了推動自學,是否還可以因此而重視「自信」?

劉良華:當然。如果人守住了「唯我」或「自我」、「主體」,那麼,自信就會自然發生。人之所以不自信,乃是因為他「迷失了自我」,沒有「主體」感。他一直成為他人控制、奴役的工具,他一直被他人「盯視」以至於他成為坐立不安的囚徒或唯唯諾諾的奴僕。

9.問:為什麼現象學會導致等級制、精英主義?

劉良華:並非人人都能夠守住自己「自我」、「主體」,只有那些有靈感、有靈氣、直覺發達、意志強大的人才能夠堅守「自我」、成為「主體」。這是一群有「特異功能」的人(借用鄺紅軍先生語)。與之相應,那些沒有靈感、沒有靈氣、沒有「特異功能」、直覺低微、意志薄弱的人,就淪為弱勢、弱者、末人。

甚至可以認為,德國的納粹主義,與尼採的權力意志、超人哲學,與胡塞爾的現象學,也有淵源關係。現象學所隱含的精英主義哲學很容易被強權政治利用。從這個意義上說,胡塞爾晚年被納粹排斥、迫害,雖不必視為胡塞爾自作自受,至少可以理解為養虎傷身、引狼入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10.問:現象學有沒有可能避免養虎傷身、引狼入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結局?

劉良華:這是現象學後來的發展趨向。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已經隱含了這樣的趨向,但《存在與時間》依然把「此在」看得高於「常人」。「此在」是那些守住了「自我」、「主體」的人。「常人」則是那些丟失了自我、放棄了主體的人。這本書原計劃還有下半部分,但後來海德格爾放棄了後續的寫作,其中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海德格爾本人後來開始對「自我」、「主體」保持了某種警惕。海德格爾晚年更多地關注「非對象性思維」、「神、人、天、地」,幾乎放起了早期現象學的「自我」、「主體」的原始立場。


推薦閱讀:

女性經期的六個有趣現象
狂人現象
這種現象,馬上就要發大財,即將步入上流社會成為富人
從錢荒現象中看投資理念與投資機會
陽宅與陰宅的全息對應現象

TAG:教育 | 現象 | 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