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客評鹿鼎記
論『鹿鼎記』(一)金庸小說中最有爭議的兩個人物,一個是楊過,另一個是韋小寶。曾經在????的武俠版通過投票來請武俠愛好者們談論對於二人的看法,可以說的褒貶各半,遺憾的是上海交大的人太少,而本人有沒有條件在別處進行統計,所以,以下本人評論所依據的,一是這個小的有些可憐的投票結果,另一是本人自己的看法。 在武俠小說中,楊過不論是喜歡還是不喜歡的人,對楊過的看法還是一樣的,楊過尚且算是個純正的武俠小說中的"人",而到了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則完全離開了以前所有的武俠小說的模式--練功習武行俠仗義。與其說<<鹿鼎記>>是一部武俠小說,毋寧說是一部模擬的歷史傳奇諷刺小說,他與武俠小說的聯繫,一是有很多的武林高手叄與,二是金庸是著名的武俠作家。 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真有這麽一個叫"韋小寶"的人?翻遍所有的正史和歪史野史,都不會找到任何證據。然而看完鹿鼎記之後,如果想讓我相信歷史上沒有這樣一個人物,反而很難了。在那樣一個歷史條件下,完全有理由相信會出現一個韋小寶式的人物,也許他會叫"韋大寶"或者其他什麽"寶",但是其本質上仍然是一樣的--不學無術,聰明狡猾,見風使舵,會拍馬屁.....還有更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帆風順,春風得意。 即使是拋開任何合理的推斷和不合理的猜測,僅僅憑我們的經驗知識,我們也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中俄尼布楚條約簽字中的那個奇怪的 "畫"是否真的是韋小寶的簽名? 甚至,後來的康熙下江南是去查訪韋小寶的下落也變得完全合情合理了。 就象一塊石頭在天地之氣的養育下能蹦出個猴子來一樣,在一個那樣的環境里,總會蹦出個那樣的人來,作為一個小說的作者,將一類甚至幾類人的特點綜合,就創造出一個完全合理的代表性人物。 這既是真實歷史,也是歷史的可笑與滑稽。 這是一段引子,在下面將從各個角度(某些時候甚至是歪曲的角度)來討論韋小寶的一些東西,目的是為了請大家都叄與到這個討論中來,不論喜歡韋小寶,還是不喜歡他,都能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來,本人也極願意和大家來討論這個話題......我想,在很多時候,對一個人或一個物的喜歡或不喜歡僅僅是觀感上的,如果讓提出自己具體的理由,也許反而很難或者感到無法明白說出,這種好惡自然地出自自己的內心,而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必要去向別人解釋為什麽。 所以,請大家討論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明確地說誰對誰錯,誰好誰壞,定出一個好壞的標準,或者為有爭議的誰誰誰蓋棺定論,目的僅僅一個---------希望大家都能叄與進來。(說攙和進來也對,本來這就是個沒有絕對標準的東西)發信人: visualman (靜靜想一個人:-))標 題: 開心客評鹿鼎記2(二) 喜歡韋小寶喜歡韋小寶,為什麽?1 莫名我就喜歡你,沒有理由沒有原因。 2 他有趣,能逢凶化吉,運氣好。 3.這個人好滑稽的啦.....小猾頭一個,但是有時候卻能講原則...還有義氣4.嘻嘻...好羨慕韋小寶能有七個老婆.... 5.韋小寶追女孩子有一套,佩服。 .................................. 理由真多! 找找書上看,一下子看到這麽一段話----康熙想的---小桂子武功遠不如我,文化也不如我,講談吐見識,哪一點都比不上我,他能做到的,我也肯定能做到。原來少年人心性,喜歡冒險,喜歡新鮮的事情,康熙每遇到大事,總躍躍欲試,想親身去體驗一下,來驗證自己的能力,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但每想到自己的身份∶我是皇帝啊!從小受的教養也教他穩重,所以雖然心裡想得很,但是每次總是作罷。但是心裡的念頭卻越來越盛,所以讓韋小寶去代替他做,實是把韋小寶作了自己的替身,事實上很多事情找別人作也許會更妥貼合適,卻總是讓韋小寶去做,在他看來∶這些事情既然處處不如他的韋小寶可以做到,他自然也可以很好的做到(他卻不知道,作事情並不是靠武功文化修養和談吐就能做到的,還要加上那麽點運氣和必要的時候的一些市井小人的"潑"勁,這有時候的作用更大,正所謂「啥人有啥福」,而康熙缺的就是這些),不管怎麽說,康熙是把韋小寶看作自己的一個"替身".....這裡先不說韋小寶的會來事,嘴巴好使,能賴能皮,光是看這一點就明白了很多---替身。 事實上,每一個讀小說的人,不論他自己承認不承認,都在有意無意中把自己和小說中的某個人物代作自己的"替身",這就是所謂的"角色替換",小說的成功與否,關鍵就看能不能讓讀者做到"替換"小說中的某個人物,從而能投入到小說的環境,氣氛和節奏中去,從而最終沉浸在這部小說中,有那種身臨其境,其人便是我,吾便是其人的美妙感覺。 從現代的方面來考慮,其實還有很多因素,使不少人喜歡韋小寶,比如,他能在複雜甚至危險的環境中遊刃有餘,左右逢源,把上級哄的高高興興,下級也服他,官越做越大,錢越來越多,美女越來越多,這不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嗎?事實上,人常想∶如果這三件事,自己能有一件就滿足了,韋小寶這個臭小子,居然什麽都不拉下,真是慕煞人也。 好啦....下次接著說........to be continued........發信人: visualman (靜靜想一個人:-))標 題: 開心客評鹿鼎記3(三)角色替換,不光是在讀小說中,而且在日常的每一件事中,在看電影電視聽廣播或者做別的時候,當我們作為一個"旁觀者"自以為「冷靜」地冷眼旁觀的時候,總是--不論自己有心還是無意 ---把自己放到所旁觀的事件中,將自己替作其中的一個角色,所以才常常能自己問自己"假如我是他,我會怎麽怎麽樣?...." 而這個被自己"替換"的角色,一般來說,最能體現自己的性格和內心深處平時可能非常深的思想和感情,因為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自己"替代"。它使我們能呼喚出自己心靈深處的東西,所以,既是有趣,也很可怕。它既可以是和自己真實(一般情況下總是隱藏的)性格一致的,也有可能是恰好相反的。而且,越是成功的東西,越能發掘出內心深層的東西,所以說,我們幾乎完全可以從一個人喜歡小說中的什麽樣的人物,來看出這個人的性格,即使這個人有意或故意地對自己的性格進行掩蓋。這一點,從楊過和韋小寶身上看得特別清楚,所以說,這兩個角色是非常成功的角色。 呵呵...如果不是武俠版而是心理版..倒可以接著這個話題討論下去呢。 這裡嘛,就打住了。 為什麽喜歡韋小寶?第一個冒出的念頭∶和康熙皇帝的沒有兩樣 ---看啊!韋小寶處處不如我,他可以得到的,我比他強得多,當然也可以得到了,這給了所有的讀者一個滿足感。在這部<<鹿鼎記>>中,金先生不是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天下無敵寂寞高手的形象,他不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象其他小說中的一樣屬於天地間最出類撥萃的極少數的幾個人類的優秀代表,而是一個人人都認為可以超越可以比他做到更好的人。這時,那種高山仰止的感覺沒有了,所以,讀的人在掩卷後,做夢時,自己就會成功的進入那個平日里根本達不到境界 自我滿足。 事實上這仍然是一個幻象,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遠遠沒有韋小寶那種本領(說是本領而不說是一種小人的伎倆,因為那的確是一種很難得的本領)和好運氣。然而大家都為其出生的「低踐」(揚州的妓院),知識的貧乏(幾乎是個完全的文盲),行為的低劣(小流氓出生,撒石灰,背後捅刀子,暗箭傷人等等等等)和人格上的缺陷(經常拍馬屁,貪財好色)所掩蓋,而看不到即使是作為一個普通人,象韋小寶這樣的 "市井小人" 也遠比大多數的人更能適應我們生存的環境,特別是現代這樣的社會。說這樣的話,很多人會不服氣,這裡不作爭辯,可以自己去想。 然而有幻覺畢竟是比沒有的好,更何況在幻覺中的自我更為高大,更了不起,更不用說,幻覺產生的滿足感和由之產生的動力,也是推動一個人在現實中不斷上進的一個重要的方面發信人: visualman (靜靜想一個人:-))標 題: 開心客評鹿鼎記4(四)喜歡韋小寶,另一個原因是他的好運氣,遇到任何事都能逢凶化吉,還能從中得福,這時候根本不存在「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倚」 而是「禍兮福哉,福兮福哉」。而更主要的,還要數是能擁有眾多的美女,這一點著實令所有的男士所羨慕。 幾乎所有的男士都希望能蠃得更多的女士們的注意和重視,(說對此毫不在意的男士們,如果不是不正常,就是很虛偽)不論有意無意,也不論是否真的是愛或者是簡單的在社交場合的交往,這樣的想法總是同樣的。而且,這種想法總會顯露出來。在<<鹿>>中金先生一反以前小說中的所有主角配角那種一夫一妻的模式,從而摒棄了傳統的一夫一妻的"美德",而代之以一個有七個妻子的小孩子來作主角,也許,這是作者對人性更深層次的認識以後所作的一種嘗試。 可以說,這種嘗試是成功的,直接的結果就是產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引起極大爭議的主人公。而其直接的更深一層的含義就是公然提出了大多數男士藏在心裡不願意暴露出來的一種本性 好色。 夫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人的本性不論是否說出來,實際都是存在的,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而所謂的傳統,和千百年來佔據統治地位的儒家學說,在很多地方都是對人性的束縛和壓抑,它所宣揚的都是精神上的「高尚」,這種傳統,在很多時候起了極大的正面作用,由之帶來了人類精神上的「升華」,但是,它是不健全的。 韋小寶這個長篇小說中的主角,一反所有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的大多數美德 任俠,好義,不好色,對愛情忠貞不一 而他則是集中了大多數的缺點,所能表現出來的唯一的大優點,大概只剩下一樣 就是作為古時的一個下層出來的人從說書人口中聽到和記住的最傳統的美德 義氣。這「義氣」恰恰是從先秦任俠的基本標準,看來,金庸是想有些復古,從古代來演繹這個「俠」字。 這些已經不是這篇文字所要討論的了,我們只是涉及到一個令很多傳統的人所不願意談的問題 好色。 開心客發信人: visualman (靜靜想一個人:-))標 題: 開心客評鹿鼎記5(五)我們可以看到,韋小先生的七位夫人,沒有一個是真正因為「愛」而嫁給這個小孩子的。 讓我們分別來看∶沐劍屏∶這是個典型的嬌生慣養的小公主,她和韋小寶的關係,事實上就好象是小孩子在玩「過家家」一樣,她對愛情是處於知道一點點卻大多不懂的地步,即使是所謂「情竇初開」的少女時代對她來說也是遠沒有到來。韋小寶這是他一個同齡的玩伴,而且是一個難得的平等的玩伴,因為在他當公主,即使是流亡的公主,所有沐家的人都寵著她愛著她慣著她,是下人對主人的恭敬,卻少了同齡人的天真無邪的嬉戲。方怡是她的好友,但是因為有了家將的身份,也是有了尊卑之分的。作為一個正在長大的孩子,韋小寶的出現使她能象所有正常成長的孩子一樣,有了平等的玩伴,僅此而已。而韋小寶這個玩伴,能給她各種驚奇和新鮮感,讓她總在意想不到之中。回憶自己兒時的過家家的遊戲,驚訝地發現,於此多麽相似。 比較起來,建寧公主也是金枝玉葉,所以和沐劍屏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是有相投的身份,雖然生活環境不同,但是自小受的眾星捧月似的照顧是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建寧公主最初出現的時候,是因為康熙不願意和她比武,其他侍衛也因為她是公主,不敢和她真正地比試,所以發現了小桂子,立刻大喜過望 這個小子既真打,又有趣,還能說好聽的,不正是一個難得的好玩伴嗎?所以二人開始的階段完全是打打殺殺的。這是另一類的「過家家」。 後來,建寧公主被發現不是高貴的太後的女兒,而是「老婊子」毛東珠的女兒,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怪不得這個女孩子這麽的凶野。但是我們也都可以看到,不論是什麽樣的家世,作為一個十多歲的小女孩,喜歡玩都是一樣的,只是性格上的差別和行為上的不同罷了。後來韋小寶和建寧公主偷吃禁果,算是少男少女們發展的趨勢吧。可以認為,其實韋小寶和建寧二人,也唯有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才算得上是一對「歡喜冤家」,打出來的情份,算是愛情上比較正常的發展,如果鹿鼎中真有愛情存在的話,這是最標準最合理的一對,遠較其他各段真實。 發信人: visualman (靜靜想一個人:-))標 題: 開心客評鹿鼎記6(六)我們來看阿珂,不用我多說,阿軻對小寶的無情,每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從書中阿坷出現以後,任何地方翻到的,都是對韋小寶恨之入骨的描述。直到最後,阿珂因為有了韋小寶的孩子,才「天天嘴裡說著韋小寶的名字」,雖然韋小寶動用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所有的能力、用盡一切卑鄙無恥的手段來追阿珂,而且最終由於種種原因而追到了,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阿珂永遠沒有愛上過韋小寶。即使後來,看到鄭家沒落,知道了鄭克爽的可悲可憐的下場,她在後悔自己當初怎麽沒有看出這個紈褲子弟的繡花枕頭真實面目來的時候,她也沒有真正愛上韋小寶。 阿珂不比沐劍屏,她是個少女,而不是個女孩子,這有很大的差別,她的心中有自己的白馬王子的形象,雖然是模糊的而且是脆弱的,但卻遠不是韋小寶這樣的形象。作為金庸小說里幾乎是最美麗的一個少女,即使她後來嫁給了韋小寶,也可以說因此而能「幸福」地生活,我們也不得不說∶這是不般配的一對。相信有不少人夜讀鹿鼎時,雖然在開頭為阿坷的無情而不舒服,對韋小寶很是同情,甚至為之拍案而起,但是,當最後結尾的時候,合上書頁,長噓一口氣,心裡會有隱隱的彆扭 完全是一朵鮮花配牛糞嘛。 阿珂心裡始終是這樣想的,遺憾的是,作為一個非常傳統的女子,她曾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為之付出很多,但是卻失敗了,先是碰到了鄭氏的紈褲子弟,自己選中的「白馬王子」令自己失望,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夢。面對她厭惡的韋小寶,卻最終因為失身而嫁給了他。這正代表了一個束縛中國女士們數千年的枷鎖 一旦失身,就別無選擇。 對阿珂,讀過小說之後,我因為韋小寶最後得到了他而感到有些嫉妒,不,應該是大大的嫉妒,甚至因之對金庸也有不滿。對阿坷,只能說一句「可憐」。 發信人: visualman (靜靜想一個人:-))標 題: 開心客評鹿鼎記7(七)曾柔是個筆墨很少的女子,她大概二十歲左右,已經知道了什麽是情和愛,他之所以嫁與韋小寶,報恩遠大於愛,從開始王屋派全軍覆沒而被韋小寶放走,到後來司徒伯雷被殺而韋小寶為他們報仇,作為一個當事人的曾柔,感激和好感與日俱增,但是卻完全不是愛情,在極大的感恩加上對韋小寶所作的偉大的事迹所形成的耀眼的光環的一些崇拜,使她最終成為韋夫人一名。這是另一個古代女子的典型悲劇捨身報恩。 正如「賣身葬父」一般,這仍然是不正常的,當然,事情最後由於金先生的妙筆,她也算是得到了自己的「幸福」,可以說,這種幸福,是人為的,和意外的。 再看方怡,方怡的故事算是鹿鼎記中的重頭戲,她應該算是小說中的女二號主角。從開頭相遇,到二人的瓜葛,到神龍教的陷害,其間的故事被金庸演繹的生動起伏,精采異常,中間,還有倒霉的劉一舟穿插,有小公主沐劍屏。 方怡大於韋小寶,甚至大於阿珂,從年齡上來說,她稍稍過了少女時期,加上環境的變化,長期在江湖上的顛駁,從心理上完全成熟,所以,應該說她有阿坷那樣對白馬王子的幻想(劉一舟就是她的白馬王子),也有很現實的想法。在七個女主人公中,她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完整,形象比較豐滿的角色,我們猜測她對愛情的想法,應該是既有憧憬,也有很現實的想法的。而且,因為方怡的經歷,她在江湖上闖蕩,沒有公主般的身份,沒有太多人的關心,還得提心弔膽,這也因而給了她很多的獨特的見解和自己的主見,對這樣的角色的處理,應該是很難的,因為她是個比較複雜的角色,既不是單純的少女或者小女孩,也不是因為某些原因而造成的偏執狂。 我們多數人對方怡的看法,大多基於以下兩點∶其一∶她對韋小寶的無情和陷害;其二∶她的「王子」的可恨可憐和卑鄙可恥。這兩點掩蓋了很多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這一點上來看可以看出金庸手法的高明,如果沒有這兩點,也許,怎麽樣也很難將這樣一個角色寫得很成功很形象,事實上,如果拋開這兩點,我們再看,方怡就幾乎剩不下什麽了。這很能說明問題,至少我們可以提出幾個問題∶方怡為什麽陷害韋小寶?(書中說是神龍教給她服了毒藥,實際上則是對韋小寶的潛在的恨意,可以從馬車上一段看出來。)方怡為什麽最終離開劉一舟?(劉一舟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有自己的人格弱點,無可非議,事實上方怡難道不也是個普通人嗎?當然她的人格弱點沒有寫出來,被巧妙的避開了,這兩個人,沒有韋小寶的介入,將會是一對,因為他們的共同的經歷使他們能有共同的語言,同時,他們是兩情相悅的相愛。 嫉妒算什麽?如果一個男子對自己的愛人沒有嫉妒反而是奇怪的。所以,金庸極力從嫉妒上入手,不斷誇大這種人本性上的弱點,就是為了掩蓋其他方面蒼白不足的解釋。)開心客發信人: visualman (靜靜想一個人:-))標 題: 開心客評鹿鼎記8(八)雙兒∶雙兒無疑是所有金先生的小說中最討人喜歡的一位女孩子,在做過的調查中,絕大多數的朋友認為,最佳妻子一票當投雙兒。 這無疑表明了一種心態,特別是對男士們來說,這不是我所要探討的問題,一筆帶過。 雙兒是個小女孩,而且是個丫頭出身,雖然,韋小寶以一個同齡人和平等的人來對待她,但是她心中的結是永遠打不開的 她是三少奶送給韋公子的小丫頭,公子對她好是她的福氣,對她不好是她命苦。 (當然,她最後還是福氣大的,成為又一名韋夫人)丫頭出身的雙兒,其溫柔可愛和善解人意已經超出了作為一個普通人的範圍,她雖然身負不弱的武功,但是其最初的地位始終影響著她,對人對事,她是從一名侍候人的人的角度來看,事事考慮到要討別人尤其是主人的喜歡,而她的自我,完全沒有了,特別是沒有了普通女子常有的嫉妒。 女士的嫉妒實在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嫉妒會令任何一位女士成為兇惡的老虎,也是令大多人,既包括男士也包括女士所為之色變的,然而這也正是女士們的可愛之處,沒有了嫉妒的女子,很難想像是否是一個真正的女子。 雙兒沒有了嫉妒,至少在表面上,在小說自始至終都沒有,所以她不但蠃得了其他韋夫人的好感和喜歡,也蠃得了幾乎所有的讀者特別是男性讀者的極大好感。 然而這又是一個不健全的人,我們只能說,她始終是一個善解人意、溫柔可愛且聽話的小丫頭,而且還有一身好武藝,聰明卻又不嫉妒,這不正是每一個嘗盡女權主義和河東獅喉的男士們的美夢嗎?寫到這裡,突然想到,雙兒恰好可以和將來也許會出現的溫柔型的人工智慧機器人相比 溫柔,美麗,善解人意,不嫉妒,不吃醋,當然,還能當保鏢。 雙兒的愛情之窗,從沒有開啟過,她對韋小寶,是僕人對主人,也是一個小小的無助的丫頭對一個名聲灌耳的了不起的主人的敬佩和仰慕,但是絕對沒有任何愛情在裡面。 開心客發信人: visualman (靜靜想一個人:-))標 題: 開心客評鹿鼎記9(九)這樣看來,韋小寶的七位夫人,竟然都是有點問題的,不是被迫的,就是沒有辦法的,不是報恩的,就是嫁狗隨狗的。 從韋小寶來看,其實他並沒有根本的「愛」在內,因為他還是個小孩子啊!這隻能從前面提出的觀點看,就是「好色」,這麽一個「好色」的小孩子,從書中可以看到,他的觀點是「凡是被我看到的漂亮姑娘,就要娶為老婆」。 從七位夫人的角度,前面已經依次作過分析,這裡提出一個問題來,這也不是真愛,那也不算真愛,到底,什麽才是真正的愛呢?這個問題恐怕任何人的任何回答都是不滿意的,作為局外人,任你舌燦千言,說來頭頭是道,但是當你自己真正陷入其中的時候,你才發現,原來根本不是那麽回事,就象在開頭提到的一句歌詞一樣 莫名我就喜歡你,深深地愛上你,沒有理由沒有原因。 愛之一字,究竟如何寫?一萬個人,有一萬個正確答案,也有一萬個錯誤答案。 金庸寫每一部小說,都是一次嘗試,在『鹿鼎記』中,他想嘗試什麽呢?從女主角的角度來看,恐怕還沒有人仔細想過,因為韋小寶這個人物太特別了,把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的光芒萬丈的形象上去了。 本來打算接著聯繫古龍的幾個人物,繼續討論一下,然寫到此處,燭淚已干,心生懶意,一束之高閣,就不知下文何時了。
推薦閱讀:
※扒《鹿鼎記》主演現狀 建寧公主嫁富商
※《鹿鼎記》中的鹿鼎山在哪裡?康熙一語道出中華民族復興的大秘密
※《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到底是誰?結果可能大出你意料!
※張一山版的《鹿鼎記》要來了,女主是他們嗎?
※鹿鼎記中的韋小寶算不算一個悲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