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明君李世民臨終為什麼要殺功臣徐茂公?
唐兵部尚書英國公李勣
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過唐初名將李勣有很多名字:徐世勣、李世勣、李勣,他字懋功卻經常被人稱為徐茂公。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最早曾經投身瓦崗寨,後來跟隨李密一起向李淵投降,一生中侍奉了唐高祖、唐太宗以及唐高宗三位皇帝。他功勛卓著,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死後配享高宗(意思是後面的皇帝給高宗磕頭的時候,順便就給他也磕了)。但是李世民臨終的時候卻留下遺言,幾乎要了李勣的命,幸虧他腦子轉得快!
朱元璋教育太子朱標
中國幾千年歷史中,不殺功臣的開國之君少之又少,千古明君李世民應該算一個(雖然李淵才是唐朝開國之君,但是史書上的記載卻不異於向後人宣告唐朝是李世民開創的)。開國之君們之所以選擇在政局穩定之後大殺功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些手握重兵的武將只有皇帝一人才能鎮得住,哪天自己歸天了,皇位繼承人不一定有威望、有能力保證這些究竟沙場、看慣亂世的功臣不造反。
古代皇帝「兔死狗烹」的套路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情持續加劇,他知道留給自己交代後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便急忙召太子李治進宮,對他說道:「李勣這個人啊,智商太高,確實是國家棟樑之才,但是你呢與他交情不深,也沒做過什麼讓他感激你的事,所以我死後恐怕你很難駕馭他。所以我想了一招,現在就找個理由把他貶官,如果他接到聖旨立即走馬上任的話,等你當了皇帝馬上啟用他當僕射(即宰相),如果他接旨不遵,你就殺了他!」(李世勣才智有餘,然汝與之無恩,恐不能懷服……若徘徊顧望,當殺之耳)
李勣死後陪葬太宗昭陵
李勣確實如同李世民所言,才智有餘,他有非常敏感的政治覺悟,在這種關鍵時刻接到了貶官的聖旨,連家都沒回直接走馬上任了(不至家而去),要知道他當時是被李世民從長安貶到了疊州(今甘肅迭部縣)!而唐高宗李治即位的當月,李勣就當上了尚書左僕射。
推薦閱讀:
※悼亡妻感天動地,風流帳千古相傳,是浪子還是渣男?
※千古絕唱
※西周名相周公輔佐武王成王,留千古美名
※李白的《關山月》,堪稱千古絕唱
※看名家如何理解「用筆千古不易」?
TAG: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