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位凝命——傳統文化與現代精神

我一直想談一個話題,即如何在「信而好古」和「與時俱進」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既非因循守舊,又非一味求新,而是準確定位自己與文化、與時代之間的關係。

近年以來,隨著中國的大發展,現代文明成果斐然(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傳統文化也大有復興之勢。傳統文化看似欣欣向榮,實則亂象叢生。很多人與其說是喜愛傳統文化,不如說是厭惡現實生活,他們不能在現世界找到滿足,所以寄希望於虛幻的古代,尋慰藉於傳統。

因為中國傳統敘事習慣(隱惡揚善,激濁揚清)的關係,致使很多人對傳統缺乏清醒的認識,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古代是無暇的,傳統是完美的。所以在這個時候,我有必要對古代和傳統,進行一番論衡。

說到古代,很多人羨慕所謂先秦的爭鳴、魏晉的風度、兩宋的文化,等等。但先秦在孔子看來是禮崩樂壞,正所謂「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貴族尚且如此,更何況平民?魏晉風度,看起來很美,但都是偽裝,寬大衣袍遮蓋著的是各種痛苦,相關知識,讀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係》一文可以略窺一二。至於兩宋,最近很有一些人吹捧,說兩宋不殺文人,經濟發達,文化發達,云云。其實北宋開國,宋太祖就以貪污之罪處死了很多文官;至於經濟,兩宋的錢都拿來養契丹、女真、蒙古了,你懂的;而所謂的文化發達,那只是一小撮文人的事,戰亂不斷的兩宋連皇帝都要北面稱臣,百姓能有什麼尊嚴?所以醒醒吧,別盡想著穿越了,也許你穿越到宋朝,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大郎,喝完這碗葯,病就好了。」

現在談一下傳統,新文化運動要將傳統完全拋棄固然不對,文化復興運動要搞復辟更加有問題。比如當年蔣氏父子在台灣以文化復興為名搞復辟,旅台學者中傳統文化的權威人士方東美就不願參與其中。

下面,本文將從諸子、三教的層面,論衡一下傳統文化。先談諸子——

【新儒家】儒家在維護社會秩序和家庭關係上是有功勞的,但「以禮殺人」也確實存在。時至今日,儒學最受熱捧,亂象也最多。傳銷式推廣的《弟子規》,不學無術的所謂儒生,宗教狂熱的儒教徒,等等。比如說,新儒家的代筆人物杜維明娶了一個女騙子,其本人如何不言而喻。

【新道家】像《物理學之道》這樣的新道家,似乎應該喜聞樂見,但動輒把用科學附會舊學似乎不太妥當。比如量子力學、引力波等科學概念,有人看到道,有人看到禪,有人看到上帝不死,有人看到真主永生,有人看到人生,有人看到心理……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乍一看,驚嘆於會通之妙心;看多了,也就心生厭惡了。

【新法家】我有個朋友經常轉一些新法家的文章,作為對儒家的批判和補充,很多文章說得很有道理。我想指出的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法家,並非簡單的依法治國,更多的是權謀。比如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子總結先輩之不足,認為要當好法家,必須法、術、勢三具足,當然韓非子這個陰謀論家最後還是被陰謀家李斯害死了。

【新墨家】認識一個新墨家的朋友,很投緣。曾經被拉入新墨家的微信群,最後還是不歡而散。同時不得不佩服黃蕉風的教主風範,群內各色人等,他都能一概包容,如此胸襟,反正我做不到。新墨家喜歡說儒家不懂邏輯,但他們之中又有幾個懂得墨辨邏輯?這恐怕還要打一個問號。

再談三教——

【儒教】即儒家之異名,本來是為了迎合道教和佛教而言的,但近人頗有把儒教當成宗教的,其實可笑。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很多人面對文化和宗教的亂象,寄希望於道教苦撐局面,這無異於異想天開。且不說目前而言,道教人才匱乏,單就是古代,道教也並非純粹無辜。其實道教最初的形態,黃巾軍是起來造反的,五斗米道是割據一方的(張魯),從來都不是省油的燈。

【佛教】號稱智慧和慈悲共舉,但在其宗教層面仍不免愚昧與偏執並行。二戰期間,侵華日軍中有很多人信仰凈土真宗,認定只要念佛,即使殺人放火,也能往生極樂。現在被很多小清新當成人間天堂的西藏,其藏傳佛教也有很多藏污納穢的地方,很多事不足為外人道。

為什麼談這麼多不堪呢?實在是很多人霧裡看花,誤以為太美了。所以本文要吹開迷霧,撥雲見日,讓小夥伴們看看真相。有用沒用,各隨本願吧。

推薦閱讀:

晚上睡覺有這4個好習慣的人, 註定都會長壽, 80歲也很精神!
資中筠:剖析士人風骨摧折史 呼喚民族精神共建人
契約精神應該走進國人日常生活
奧特曼到底是為了傳達什麼精神?
[教案]第六章:培育職業精神,樹立家庭美德

TAG:文化 | 傳統文化 | 傳統 | 精神 | 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