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永樂瓷器賞析

永宣瓷器之永樂瓷器 2011.11.6閱讀(2)

明初青花一說就是永宣,按照一般人的思路,都會認為永宣是父子關係,永樂宣德嘛。實際上,永宣是祖孫關係,中間還有一個洪熙。宣德的父親仁宗在位只有一年,年號洪熙,因為時間短暫,所以一般不學歷史的人很容易忽略這段。一般的說法是"永宣不分",永樂瓷器和宣德瓷器非常接近,尤其不帶年款的,不是專家分不清楚,看著都差不多。

公元1402年,靖難之變告捷,明成祖朱棣從其侄建文帝手中奪得政權,永樂統治22年,海內太平,整個國家還是比較安定的,儘管他的手段比較極端。他辦了很多大事,我們來看看他辦了哪些大事。

  第一,建故宮。我們今天之所以還有這麼輝煌的故宮存在,是因為有永樂皇帝。永樂五年開始建故宮,到永樂十八年建完,用了13年的時間。故宮的皇宮建設是世界最大的皇宮群,用這麼短暫的時間能夠把它建成確實是一個奇蹟。

  第二,編纂《永樂大典》。"盛世修典",這是有講的。《永樂大典》不是我們一般意義想像的編纂一本書,它是一個傾國家之力,集所有的文人雅士的能力編纂的這樣一本大書。《永樂大典》有多少卷呢?有22937卷。我們知道後來《永樂大典》不停地在遺失,被焚毀,但還是保留下來了很多。這是他做的第二件大事。

  第三,遷都。他遷都有很多原因了,我們也不是很清楚永樂怎麼想的。但是基本上能夠知道他幾點。首先他認為在南京繼續做這個皇帝不算光彩,畢竟他是動了武的。其次,他因為他是燕王,長期居住在北京,有感情問題。再有一點,當時北邊還是元朝殘餘勢力在跟明朝政府抗衡。遷都北京以後,表明明朝的能力和強大。如果當時的政府在南京,北面很容易失守。

  第四,組織下西洋。下西洋的目的是非常複雜的,至今史學界也沒有一個定論。但是它顯示了明帝國的一個優勢,這個優勢在當時是在全世界範圍中都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優勢--海上運輸能力--的一個顯示。

朱棣拿下政權,當了皇帝以後,還做了一件大事,就是要為他父親立個碑。中國人很講孝道,給父母立碑是大事,今天也要到墓地選一塊好的石材,記上一些文字,表達後人的哀思。那麼,永樂上台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情況,他違背了祖訓,以武力登基。但為了表明自己的正統地位和孝心,他要給父親立一個碑。這個碑做大了!依山而造,在今天的南京郊區湯山鎮,那裡有一座陽山,依陽山開鑿。我去過那兒,專門看過這個碑。沒有親臨其境,你不能感受它有多大。如果我們把它立起來,它有70多米高,相當於今天25層樓房那麼高。碑分三塊,碑身、碑額和碑座,這三部分現在都在山上,無法站立。不要說600年前人的能力,即便今天,我們設想了很多辦法,也覺得不可能把它立起來。經過計算,碑的重量大約有3萬多噸,要把3萬多噸的東西吊到基座上,再把碑額擱上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結果這碑就躺在山上,變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陽山石碑是永樂的一個形象工程,但沒有做好。我想這可能也是促使他遷都的原因之一。你想,為父親做了這麼大一個碑,最初想得很好,沒有想後面的事情,結果立不起來,出現這麼一個尷尬的局面。永樂帝在加強皇權、創造安定的政治局面的同時,在經濟上推行休養生息發展農業的政策,使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大大推動了制瓷工藝的進步。自永樂三年(1405年)始,三寶太監鄭和曾先後七次下西洋,足跡遠涉地中海、東非一帶,即向外推銷了精美的瓷器,又帶回了制瓷所需的「蘇麻離青」色料。由於中外文化和貿易的交流,這一時期的瓷器,無論在器形、紋飾、品種都較前朝有了很大的發展,為以後的瓷器發展真正的拉開了序幕,工藝日臻成熟,從幾厘米的小罐、碗、杯到五六十厘米的爐、盤燒造得非常成功。器物造型規整端莊,紋飾精美大氣、胎釉細潤光滑(圖一)

永樂時期大量生產白釉瓷

永樂皇帝對白瓷情有獨鍾(圖二),《明太祖實錄》永樂四年十月丁未條有這樣一段記載:「回回結牙思進玉碗,上不受,命禮部賜鈔遣還。謂尚書鄭賜曰:『朕朝夕所用中國瓷器,素潔瑩然,甚適於心,不必此也。況此物今府庫亦有之,但朕自不用。』」。「潔素瑩然」之器,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無彩繪的素白瓷,所言「甚適於心」表示永樂皇帝對白釉瓷器非常喜歡。另1412年,在當時首都南京建造一座白色大報恩寺塔,此塔塔身為九層,全部用精美的白瓷磚砌成。我國民俗中白色含有「孝」及「哀」之意。永樂皇帝以白色為貴,並以白色建塔,很可能是緩和他登基後的社會矛盾,永樂帝發動「靖難之役」,以武力廢除其侄建文帝,自己登上皇位,改年號為永樂。這種行為以儒家的觀點看是不忠不孝之舉,所以為鞏固帝位,爭取民心,永樂皇帝在奪得天下後建次白塔。可能含有公開哀悼其父朱元璋和馬皇后之意,此外明王世貞的《名卿績記》一書內還有這樣一條記載:「洪武中詔,選十高僧分侍諸王,廣孝與燕,因私文廟曰:『若蒙殿,廠下棄當奉上白帽子戴。』」。文中廣孝是一僧人,名姚廣孝,法名道衍,據說此人頗有謀略,朱元璋令其輔佐當時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永樂帝。廣孝言「王」字上加一「白」字,實際上是指「皇」字,後來燕王手下都戴白帽子。當駐地一統天下後,一直以「白」字為吉,對白瓷也就偏愛至深。因為皇帝的嗜好,所以白瓷大量燒造,並達到中國白瓷燒造水平的最高峰。

永樂瓷器器型受西亞文化影響

永樂時期器形比洪武時期豐富的多,傳統器物有梅瓶、玉壺春、執壺、盞托、各式盤碗等。其中梅瓶造型古樸,肩部豐滿圓潤,非常具有時代風格;另有壓手杯可謂本朝極品,坦口折腰,滑底砂足。順口沿而下,胎骨漸厚。將其握於手中則切合於手心,執於手中則恰合於虎口(虎口位於拇指與示指之間),均有凝重之感,故有壓手杯之美名(圖三)。由於頻繁的對外交流,這一時期瓷器器形受西亞文化影響,有天球瓶、抱月瓶(圖四)、大背壺(圖五)、藏草壺、無檔尊、魚簍尊、八方燭台、花澆、折沿盆等,模仿波斯文化中的金銀器造型。

永樂瓷器紋飾題材較元代豐富,但人物紋少見

永樂時期紋飾一改元代、洪武朝豪放的風格,紋飾顯得疏朗秀麗,筆意自然。紋飾很豐富,常見的纏枝、折枝花果紋有:蓮花、牡丹、菊花、茶花、秋葵、荔枝、葡萄、壽桃等;龍鳳紋在該時期出現較多,有雲龍、雲鳳、海水龍、趕珠龍等;由於蘇料容易暈散,不容易控制,故人物紋很少見,僅見胡人樂舞(圖六)和嬰戲紋;還有花鳥、園景、竹石芭蕉紋融寫實為一體;這時還以梵文為飾,說明與宮廷的佛教活動有關,意為受佛庇護吉祥之義。永樂時期紋飾對後世官民窯瓷器紋飾影響很大。

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燒造青花所需的「蘇」料

從永樂三年到宣德八年,鄭和率領萬人使團先後七次遠航西洋,帶回了製造青花所需的青料「蘇麻離青」,用此種鈷料,燒出的青花呈色鮮艷,藍中泛紫,濃重者發黑,在紋飾上凝結有自然形成的結晶斑點,並有錫光,俗稱「鐵鏽斑」。特點是像墨點再生宣紙上,產生自然暈散的效果,這主要是由於進口青料含鐵量高所致,此種青料與元青花和洪武青花所用的青料相同,青花發色與元代相似。

永樂時期豐富多彩的單色釉瓷器

永樂朝官窯瓷器燒造的品種除燒造青花瓷外,單色釉瓷器尤其是白釉瓷器也成為主流。永樂時期的白瓷,釉質潔白、溫潤似玉、肥厚如脂,恰似白砂糖的顏色,給人一種甜的感受,故名「甜白」(圖二)。永樂甜白瓷大體分為厚胎與薄胎兩種,薄胎器釉面晶瑩,有光素、刻劃、模印三種裝飾。大器以光素為多,小件器物身上紋飾線條極細,需借光細查才可發現,無論薄釉厚釉,,器物胎釉均呈現肉紅色,而清代呈亮青色,其實永樂時期白釉看起來較歷朝顯得瑩潤,經過對比觀察,永樂甜白釉並不是純白的顏色,釉色白中閃灰,因此釉面顯得瑩潤。

永樂時期紅釉釉面均勻,釉色瑩潤透亮,鮮艷猶如紅寶石,亦稱「寶石紅」(圖七)。其特點是大部分紅釉器物,口沿都有一條呈白色的邊線,非常整齊,俗稱「燈草口」,此外器物底邊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齊,並泛蝦青色。

翠青釉是永樂時期新創的一種釉色,釉色青如嫩竹,是一種極淡的淡青綠色(圖八)。翠青釉的玻璃質感較強,釉中隱含密集小氣泡,如魚子狀,但氣泡亦有大小之分。傳世品稀少,器形僅見高足杯、三系或四系蓋罐。

彩瓷品種有青花紅彩、白地孔雀綠彩、金彩、黃地綠彩、綠地醬彩等,這些品種在傳世品中極為罕見,有些僅在珠山御窯廠發現。無論什麼品種,其器形、胎釉、紋飾、工藝與永樂時期同類器相同,如果遇到可以照此共同之處舉一反三。永樂時期這些品種的開創對景德鎮制瓷業有著深遠的影響。

永樂瓷器鑒定

方法一:辯胎釉

胎質潔白釉面細潤

永樂瓷器胎體變薄,胎質乾澀有空隙,胎色趨於潔白,生燒現象已不常見,這主要是對窯溫及室內氣氛的控制較前朝有了進步(圖九);青花器釉面較厚,釉質細膩平滑,釉色多白中泛青;個別有細碎無色的自然開片;白釉器釉質肥潤細膩,器物上可見縮釉點;紅釉器釉面均勻,口沿一圈白釉,俗稱「燈草口」,微泛青,器物底邊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齊,並泛蝦青色。

方法二:辨紋飾

小筆填繪,形成深淡的筆觸

永樂時期紋飾裝飾布局大多比較疏朗,瓷器裝飾線條一般比較纖細流暢;常見繪鋸齒狀葉紋,有別於宣德時期;蓮瓣紋繪畫大多勾線填色,回紋一改洪武時期兩個一組的畫法,大多連續不斷;青花弦紋線,線條不十分均勻,給人一種古拙之感;龍紋很雄壯,龍頭有豎發的處理,龍頸、龍身較元代雄壯,但少了幾分矯健;龍爪依然很有力度,除五爪外,也有三爪、四爪;青花瓷器紋飾用軟筆勾勒,線條流暢,多用沒骨畫法,即不用勾線填色,一筆點畫而成。有些紋飾填色使用小筆填繪(即不用大筆渲染),形成深淡的筆觸(圖十)

方法三:辨工藝

砂底細白,撫摸如糯米粉的感覺

永樂時期器物底足有釉底和砂底兩種,釉底釉質細膩、光滑,積釉處泛青,呈湖水綠色;砂底細白,撫摸極為細膩,如糯米粉的感覺(也像餃子皮的感覺);由於胎土中含微量雜質,偶見褐色星點;器物底足採用平削的手法,足牆較寬;圈足露胎處泛橙色火石紅,足跡露胎處可見護胎釉(圖十一);除盤碗類小件器物,由於當時工具所限,大件器物底足修足並不十分規整;盤碗類內底面器壁與器底相接處有一周下凹,俗稱「月亮底」;琢器類器物(瓶罐類立件器物稱為琢器),由於當時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見接胎痕,永樂時期工藝較好,接胎痕不十分明顯;器物里釉依然平滑細膩,並可見白色絞絲紋;甜白釉薄胎器也稱「半脫胎器」,迎光透視,並不全透亮,由於器物底部胎質較厚,透光度較差,器物稜角處如有青花線,線條發黑,鐵鏽斑凝結現象嚴重;永樂青花在陽光下看,泛雪青色;青花紋飾線條上鐵鏽斑自然分布,像墨點在生宣紙上,自然暈散的感覺,呈放射狀,有毛邊現象(圖十);用刻劃、模印裝飾的器物,紋飾不明顯,有時需藉助燈光才可發現。

方法四:辨款識

永樂時期瓷器僅見「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

於官窯瓷器上書寫帝王年號款當始於本朝,在器物上模印、錐拱或以青花書寫「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如壓手杯內底心書青花「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古陶瓷鑒定家孫瀛洲先生曾將永樂篆書年款的特徵編成口訣「永樂年款卻領先,印刻暗款凸凹全。壓杯青篆在內心,不是確知不胡言。」但永樂朝瓷器絕大多數不落款(圖十二)

永樂民窯瓷器底足施釉稀薄

永樂民窯瓷器遺存較多,但仍以盤碗高足杯常見,造型較前朝圓潤、靈巧。洪武時期常見的折腰盤已不見。永樂民窯瓷的胎土淘煉粗糙,胎質乾澀,間有空隙;釉面光潔,釉色灰青;底足施釉稀薄(圖十三),足牆較厚,平削足,也有底足無釉,但中心已無明顯雞心狀突起;此時紋飾常見碗心書寫「福」、「壽」字(圖十四),也有繪月映梅、蘭草;碗外壁裝飾較洪武時豐富,見有纏枝蓮、結帶繡球等;底足外足牆無青花圈線;畫法用筆簡練、樸實無華,俗稱「一筆點畫」,即在繪畫中沒有勾、勒、點、染,直接繪畫使紋飾一氣呵成。青花用料為國產的「土青」,色調普遍晦暗,常見有藍中泛灰黑和藍中泛灰兩種青花發色,凝聚出黑褐色斑點、但無暈散現象。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圖九)

(圖十)

(圖十一)

(圖十二)

(圖十三)

(圖十四)

推薦閱讀:

雨霖鈴·寒蟬凄切原文、翻譯及賞析
《行行重行行》賞析
阿房宮賦原文、翻譯及賞析_杜牧文言文_古詩文網
古典詩詞名篇賞析 【精品珍藏】
讀畫| 松陰觀瀑,雲深知處,馮超然《松陰觀瀑圖》賞析

TAG:瓷器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