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七國之亂 · 吳王劉濞(下)
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劉濞發動的七國之亂是一個極不明智的選擇,因為其結果是失敗的。但其實不然,在我看來,劉濞在那個時間點選擇發動叛亂,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首先,他是有備而來——那可是長達十數年的準備,招兵買馬、積錢累糧;而漢景帝和晁錯那邊,明知「削藩」會觸怒各地藩王,但真打起仗來的時候,仍然跟沒頭蒼蠅一樣點兵點將。大軍未動,劉濞就已經先贏了一招。
其次,晁錯的《削藩策》已然把中央對付藩王的政策說得很明白了:中央就是要乾死你們這些藩王,你們還想怎樣?如此,就給了藩王小夥伴們一個團結一致的理由。如果不抱團造反,難道束手待斃嗎?
既然準備充分、眾志成城,豈有不動手的道理?
七國聯盟
作為一個二十歲不到就在戰場上拼殺的老軍人,劉濞很清楚,將有實力的藩王團結起來,實現有效配合進軍,是取得勝利的關鍵一步。
既然這件事那麼重要,劉濞自然早就開始暗中搞串聯了。
膠西王劉昂在當時的藩王中有勇猛、強壯、好戰的名聲,周邊的諸侯都十分害怕他。而膠西國位於齊魯之地,與吳國進軍長安是兩個方向,在攻襲長安的戰略上是一路非常重要的盟友。這哥們自然是劉濞重點拉攏的對象。
劉濞派出的說客是一名叫應高的中大夫。這位中大夫對劉昂說,現在的天子任用奸臣、聽信讒言,所以才下達了削藩的指令。俗話說得好,吃完了米糠,接下來就是米粒了。現在的詔令雖然只是削一小塊地,但長期來看,肯定不會是那麼簡單就能完事的。
膠西王剛因為私下賣爵的事情被削掉了六個縣,應高的這番話正說到他的痛處,他一拍大腿,厲聲問,那你說應該怎麼辦!
應高微微一笑,說,我們吳王跟大王所面臨的是一樣的問題,兩國應當站在同一個陣線上。我們應該攜手順應天時,起兵為天下除去禍患。
劉昂早就對漢景帝心存不忿想造反了。但他現在還不確定吳王的立場,不想那麼早露底。於是,劉昂故意假惺惺的裝出一副很惶恐的神色,說,造反啊,我不敢啊。身為臣子,就算皇上將我們往絕路上逼,我們也只能忍氣吞聲盡忠效力啊。
應高聽得很明白,劉昂不是不想造反,而是需要有一個名頭,一來號召群雄,二來迷惑天下百姓。這一點應高在來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手裡早有了殺手鐧——這便是劉濞和他的團隊提出的口號:誅晁錯、清君側。
於是,應高不慌不忙,向劉昂答道,現在的問題是御史大夫晁錯迷惑天子,蔽塞忠良,讓藩王們難以為繼。所以,我們這次起義的目的是為了清除皇帝身邊的奸人哪!
劉昂點了點頭,對應高的說法表示贊同。
應高見到劉昂已經露出了同意的神色,稍稍停頓了一下。現在,場面上的說法已經有了,接下來是幕後利益分配的問題了,而這才是具有決定性力量的關鍵因素。
應高清了清嗓子,兩眼緊盯著劉昂,說,大王若果真能與吳王一起舉事的話,那麼肯定能奪取天下,屆時吳王與大王兩分之,不是很圓滿的結果嗎?
當皇帝!這條件開到了劉昂的心坎裡頭了,還有什麼不答應的理由呢?應高成功復命,吳王為了以示鄭重,同時也是怕劉昂反悔,特意跑到膠西,親自與劉昂訂下盟約。
強援已定,劉濞安心了不少,回到國內後,就開始下全國動員令。他說,我今年六十二,親自帶兵出征,而我的小兒子今年十四歲,也會身先士卒。因此,凡事本國年紀在十四歲到六十二歲之間的人,都要從軍出征。傾國之力,一共動員了二十多萬人的軍隊,對外號稱五十萬;同時,還動員了吳國境內閩越的部族武裝一同參與,對外號稱三十萬。
漢景帝三年正月甲子,劉濞在廣陵(今揚州)正式升起了反漢的大旗。除了膠西王劉卬,吳國的使者還跑遍了其他諸侯國,包括膠東、淄川、濟南、趙、楚、淮南、衡山、廬江以及已故長沙王的嗣子,最終參與這次聲勢浩大的叛亂的一共有吳國、楚國、趙國、濟南、淄川、膠西和膠東七個國家,史稱七國之亂。
戰爭經過
由於準備充分(主要是錢多、封賞給力)、布置細緻,聯合國軍在叛亂初期的進攻非常順利。
劉濞原本的戰略其實非常清晰,他一共布置了三個方向的進攻:第一路,是吳楚聯軍,從東南方進攻;第二路,是濟南、淄川、膠西和膠東這四個原本從齊國分出來的小國,先合力平定齊地後,發兵向西進攻漢廷;第三路,則是趙國,由趙王劉遂出面聯絡匈奴,再合力從東北方向進犯關中。這三路大軍如同一個三叉戟一樣直插漢朝的腹心。
那個時候的漢景帝還比較嫩,一看到叛軍三路大軍就要殺奔過來了,頓時有點沒了章法。幾經躊躇、加上漢廷內部政治鬥爭,居然想出了一個「用晁錯腦袋換和平」的方法來,天真的以為吳王劉濞等藩王真的只是沖著晁錯而叛亂的。
但是,當前吳相袁盎千里迢迢拎著晁錯血肉模糊的腦袋請求面見劉濞的時候,卻吃了一個閉門羹。面對朝廷自以為是的幼稚想法,劉濞笑著說,我現在都已經是東蒂了,哪裡還有接受別家天子使者拜見的道理呢?命人扣下袁盎,跟隨自己一起叛亂。袁盎想法雖然天真了點,但逃跑的能力還是有的。趁著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他偷偷溜出了吳軍營地,憑著自己的一雙腳,徒步逃到梁國,得以回去向漢景帝復命。
親手扼殺了和平談判的可能後,劉濞卻猛然發現一個重要問題:三路大軍包圍關中這個戰略是挺好的,但實現起來的執行力卻是有問題的。
首先是號稱勇武過人的膠西王和他的小夥伴們。按照原本的計劃,他們幾個搞定齊國剩下的地區後,應當儘早來跟劉濞率領的吳楚大軍匯合。但膠西王所謂的「勇猛強悍」實在是浪得虛名啊。膠西、膠東、淄川三王傾全力,圍攻臨淄,但花了整整三個月都沒打下來——大家不要小看這三個月,因為七國之亂一共也就只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從七國之亂起兵開始,到中央軍平定全國,這三國的軍隊連齊地都沒出,光耗在臨淄城下了!這幾個哥們,絕對有資格榮膺西漢歷史上「豬一樣的隊友」之榮譽稱號。
而東北方的趙國呢,得到吳楚起義的消息後,立刻發兵到趙國西部邊界,想等著吳楚聯軍一起殺進關中;同時出使匈奴,約定共同進擊關中。不過,就在這等待的當口,由當年在平定諸呂之亂中立下大功的酈寄所帶領的漢軍反而先到了趙國。劉遂還沒得到進攻的機會,就只得全力防守。不過,他好歹拖住漢軍一支主力,比劉昂那撥人的價值略大點。
這麼一看,三路大軍最後能真正派上用場的,也就只有劉濞親自率領的吳楚聯軍了。當然,這一路本來也是主力。作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狐狸,劉濞出兵肯定是做了萬全的準備的——按最壞情況計,即便其他幾路都變成啦啦隊,只剩下搖旗吶喊的份兒,他劉濞這路憑藉自己的力量也能殺到長安城下。這一路確實也比前兩路的進展更加順利,他們很快就攻入了長安東南的屏障梁國,並成功打下了梁國南面的棘壁。
漢景帝一看晁錯的腦袋不起作用,只得硬著頭皮派出軍隊出擊。針對三路叛軍,漢廷也派出了多路軍隊:太尉周亞夫出兵抵禦吳楚聯軍,酈寄對付趙國,欒布進擊齊地,此外,還另外安排了竇嬰做預備隊,以備不時之需。
梁王劉武是漢文帝的嫡次子,也就是漢景帝劉啟的同母弟,是真正的手足,自然不可能加入到叛軍陣營之中,只是一心效忠當朝天子。由於梁國處於關中和吳楚之間,因此在劉濞發兵後,成為了漢廷抵抗這支叛軍的前鋒主力——不得不佩服賈誼當年為漢文帝所做的打算,為平定七國之亂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當然,抵擋鋒芒正盛的叛軍,是很吃力的苦差事。在梁國棘壁失守後,劉武曾經向周亞夫告急,要求周亞夫迅速來到梁國協助抵禦叛軍,但周亞夫卻覺得跑去梁國守城並不能取得任何軍事上的先機,他的計劃是想趁著吳楚聯軍跟梁軍纏鬥的時候,繞道後方切斷他們的補給線。
由於周亞夫沒去幫忙,梁王又打了幾個敗仗,劉武很不高興,這次直接找了漢景帝訴苦,要周亞夫趕緊調兵去幫他,但周亞夫這小子居然公然違抗皇帝的命令,死扛著不去。
劉武很氣憤,知道是徹底指望不上周匹夫了,破口大罵他一場後,只得憤憤的以哀兵姿態全力防守。梁國在當時的諸侯國裡頭是大國,地方大,城防好,經濟發達,所以是易守難攻的地兒。如今有了守土的決心,軍隊士氣也上來了,逐步穩住了陣腳,跟吳楚聯軍進入到了僵持狀態。
趁著西邊兩軍相持的狀態,周亞夫迅速帶兵南下,奪取了泗水入淮之口——這是吳軍從國內運送後勤補給的關鍵點——從而斷絕了吳楚聯軍的補給線。
前面講了,劉濞起兵的時候,號稱自己帶了五十萬的吳國大軍,加上三十萬的部族軍隊,一共八十萬人!雖然這裡頭有很大水分,但再怎麼打折,三十萬人也是有的。
三十萬個人頭,三十萬張嘴巴,哪怕一天每人分配倆土豆當口糧,那估計也得吃掉十幾萬斤土豆啊。但如今補給線斷了,而吳楚叛軍選擇的時候又是冬春之交,也沒辦法就地打劫糧食,這三十萬人的大軍就成了負擔。
沒轍,去打周亞夫唄!但周亞夫這個老匹夫早就盤算好了,無論如何都不應戰。萬般無奈之下,吳楚聯軍決定偷襲周亞夫營寨,並用了聲東擊西的辦法——在營寨的東南面騷擾,然後將主力放置在西北面。卻不想被周亞夫一眼看穿,將計就計,一戰擊潰吳楚聯軍。
儘管在淮河口吃了這個大敗仗損失不小,但畢竟吳國還在,還有國土、人口、士兵、錢糧,好好整備,還有機會。劉濞向南逃到了丹徒(今鎮江,在揚州南邊),這邊當時是東越的地盤。可正當劉濞平復心情,收攬散兵,蓄謀東山再起的時候,東越受漢廷誘惑,誘殺了劉濞,將他的腦袋送給了漢景帝。
劉濞一死,叛軍立刻沒了主心骨,齊地、趙國迅速被平定,而參與叛亂的藩王們也紛紛吞下了身死國除的結果,西漢的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了鞏固,在景帝時期內基本實現了「安內」的目標,為漢武帝時代的對外擴張打下了基礎。
復盤:劉濞有成功的可能嗎?
我們如今研究西漢歷史本身就有不少是YY的成分,不如乾脆扯得遠一點,討論一下劉濞當年究竟有沒有可能贏得七國之亂、成功篡位。
據《通鑒》上記載,不少人傾向於認為劉濞在軍事上保守謹慎的決策風格,導致了他最終失敗。劉濞發兵的時候,手下將領曾經幾次提出很好的軍事建議,卻都未獲得採納。
第一次是他的大將軍田祿伯建議分兵五萬順著長江、淮河向西,先兼并淮南、長沙,之後從武關(戰國時期秦楚邊界)進入關中,以為奇兵。劉濞沒有同意。
第二次是一位年輕的將軍提出建議,不要把重點放在攻城拔寨上,而是應當迅速長驅直入,佔領洛陽的武庫和敖倉的糧食,以圖在中原地區獲得先機。同樣被劉濞否了。
從這兩次事件來看,吳楚聯軍的軍事策略確實趨於保守。不過誠如劉濞兒子劉駒所說的那樣,如今是造反,吳軍是叛軍,如果讓別人分兵略地,遠離指揮中樞,如何能有效控制,讓他們聽命於己?況且當時畢竟不同於秦末那樣的亂世,蒙眼舉個牌子都能招來一大波造反的人;文景之治讓百姓衣食富足、享受其中,為什麼要跟著你去造反?
至於說長驅直入、孤軍深懸,且不說能否順利打下洛陽和敖倉,就算打下來了,周邊都是未攻打下來的敵國據點,數十萬大軍的生存都是很大的問題。此計誠然確有奇兵的效果,但執行難度實在太大,很難說是個好計策。
當然,我們這只是紙上談兵,瞎扯而已。不過,個人以為,劉濞倒是可以在外交策略上表現得更聰明一點。整個過程中,他至少錯失了兩次機會。
第一次是漢景帝送晁錯人頭來的時候。劉濞採取的是策略是置之不理,甚至都沒有看好袁盎,使得他脫逃後向漢景帝復命,為漢廷中央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我覺得劉濞當時大可以假意答應,為自己贏得資源和時間。送晁錯人頭來跟叛軍求和這一招本是漢景帝自己的失策,這一舉動的政治解讀可以視為漢景帝向天下承認了自己是聽信了晁錯這個奸人的讒言才進行的削藩措施,因此特地送上「奸人」人頭以表達自己道歉的誠意。既然漢景帝承認「削藩」是個錯誤,那麼劉濞完全可以就此跟天子討價還價,一來要求中央進一步擴大自己和其他藩王的封地,強化地方的實力,二來可以要求漢景帝保證不再任用晁錯這樣的「奸人」,再不考慮削藩的問題。如此一來,可以逐步顛倒中央和藩國的實力對比,慢慢蠶食中央的政治勢力,屆時或通過禪位、或通過軍事暴動,奪取皇位應當不在話下。
第二次錯失的機會則是沒有善加利用梁王對周亞夫的憎惡。兩次請求救援都遭到無情拒絕,梁王劉武當時對周亞夫可以說是抱著滿滿的恨意。如果劉濞能通過內奸讓劉武去漢景帝面前狠狠參上一本,說周亞夫不與叛軍力戰,反而跟他們眉來眼去,私下裡勾搭得火熱,大有投靠叛軍的嫌疑——以漢景帝的脾氣,可能當下就會對周亞夫起殺心。一旦造成君臣嫌隙,或勸降,或強攻,吳軍的成功幾率都比死磕周亞夫營寨要大得多了。而如果能順利搞定周亞夫,叛軍自然能一鼓作氣,直搗黃龍。
這麼講,其實劉濞還是有機會的。
不過,即便劉濞成功上位,恐怕他也無力抵抗中國歷史大勢。當時的大勢是什麼?經過漢初一段時期的休養生息後,中國社會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進入穩定期,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藩國實力勢必成為每個有遠見卓識的統治者的選擇。也就是說,即便劉濞真做了皇帝,他和他的子孫遲早也會考慮削藩的問題——要麼像漢文帝一樣使用推恩令,要麼靠武力平定,滅掉這些藩國。大家想想,如果真是由一個藩王出身的天子來做這些事情,會是一個多麼有趣的歷史現象啊。
可惜,歷史缺乏一點兒幽默感。
推薦閱讀:
※博弈殺人:一盤棋為何引發了後來的「七國之亂」?
※戰爭篇(四)——七國之亂
※一盤棋引發的一場「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為什麼會爆發?最後又是怎麼被解決的?
TAG:七國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