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可能的新人種:「馬鹿洞人」 又稱「蒙自人」

一萬多年前,在雲南和廣西境內可能有一支古代人類種群,他們以狩獵為主,會使用工具;他們未能延續下去……

近日,中澳兩國科學家發現,在雲南和廣西境內可能有一支古代人類種群,他們生活在距今11500~14500年前,被稱為「蒙自人」或「馬鹿洞人」。那麼,「蒙自人」像現代人一樣居住在房子里嗎?吃的又是什麼呢?

如何發現?

採石場意外發現古人類化石

要想了解「蒙自人」住什麼的房子、吃什麼,這個故事還得從他們被現代人發現時講起。

1989年5月上旬,蒙自縣縣城西南7公里的黃家山山腰,農民在採石場炸山開石,卻炸出個山洞,裡面有許多灰燼和骨骼化石,這引起了文化部門的重視,並採取了果斷的保護措施。8月26日在省博物館張興永研究員的帶領下開工發掘。

洞穴呈傾斜袋狀形,高7米,寬8米,文化厚層達5至7米。文物內涵豐富,化石石化程度很高,連續性強,反映了一個大時期內古人的生活環境和演化過程。

發掘出來的除了大量灰燼、燒紅土、柴炭、燒骨炭外,其他各類化石達100多公斤。其中有4件保存較好的人頭蓋骨、下齶骨化石。

通過研究,考古人員把曾經居住在這裡的人俗稱為「蒙自人」。

怎麼生活?

打獵為主 會使用工具

通過對發掘的100多公斤的化石進行分析,有鳥類化石;海生生物有蚌、龜;哺乳類有松鼠、豪豬;食肉類有狼、貓、黑熊;偶蹄類有野豬、軸鹿、水鹿、牛、羊;靈長類有獼猴等,總計26種動物化石和一種植物化石。這說明「蒙自人」過著以狩獵為主兼采撈為輔的生活。

使用的工具也是很多,有用鹿角磨成的角鏟、角錐;直接選用自然砂礫石製造的石錘、手錘及石英石切割器等。石器的打擊點、打擊石等使用痕迹相當明顯。這些都說明當時古人已經掌握了較複雜的採集和狩獵技術。

在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張興永等考古專家根據3個理由:第一是沒有發現陶片,第二是使用自然形態工具,第三是有大量一萬年前就已在亞洲大陸滅絕了的軸鹿化石,認定此洞穴為一萬至一萬五千年前的古人類洞穴遺址。由於發現大量的大型鹿類化石,這個洞穴也因此被命名為「馬鹿洞」。

長什麼樣?

「蒙自人」沒有現代人的下巴

從「蒙自人」的頭骨上可以看出他們長相上的一些特點:眉脊粗壯,十分醒目,而左右眉脊間呈波狀;眉額溝顯著,在眉脊與額骨間,形成一條橫向凹寬的溝;頭骨較厚,最厚處為7毫米,與廣東早期智人馬壩人相當。

參與研究的澳大利亞克諾伊教授說,「蒙自人」沒有現代人的下巴,他們還有巨大的臼齒。

同時,在「蒙自人」頭骨上,如前所述表現更多的進步特徵,當為晚期智人,考古專家認為這是「蒙自人」頭骨形態的主要方面。這種在同一頭骨上保存的原始和進步特徵與其文化存在「不協調」。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說,研究結果表明,「蒙自人」和此前在廣西發現的「隆林人」具有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又稱「解剖學上的現代人」)的鑲嵌特徵。這表明冰河世紀末期,亞洲大陸上人類的進化是多麼複雜、多麼有趣。

有何特點?

會使用紅色顏料,可能已滅絕

中澳科學家的合作研究,肯定了張興永等人早期發表的「蒙自人」使用紅色顏料,以及在人類頭骨上鑽孔製作容器現象的存在。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戴?科樂博士認為:「今天的亞洲地區有著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但現代人如何在亞洲大陸出現的,他們又是如何進化的,科學界對此還知之甚少。」 這一新發現是東亞地區發現的同類化石中最年輕的代表,這類化石可能代表早期智人倖存最晚的記錄,或可能代表東亞地區一種未知的已滅絕了的古代人群。

新發現顯示,現代人在東亞地區的起源和演化要比先前所知的複雜得多,雲南古人類化石的發現支持我國學者吳新智院士提出的東亞地區古人類「連續進化附帶雜交的理論」。

並再次證實「人類進化模式不是直線性的,而是樹叢狀的」。吉學平研究員認為:「由於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我國西南地區地理環境的多樣性,這一地區特別是雲南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就一直是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熱點』地區。」

他說,雲南有著豐富的古人類資源:元謀人、祿豐古猿、元謀古猿等的發現,曾將雲南推向國際古人類學的前沿,但由於研究人員的欠缺和手段的滯後,成為制約雲南古人類學發展的瓶頸,研究潛力未得到充分的發揮。未來雲南在中國早期人類起源和現代人起源研究方面應有更大的貢獻。

(來源:雲南網)

(本站編輯:劉玞珪)


推薦閱讀:

TAG:人種 | 新人 | 馬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