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會陰側切後,這個產科醫生被告上了法庭

這是丁香園(ID:dingxiangwang)孕產百科專欄「聽段濤聊孕事」的第二期,我們邀請到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的段濤教授,為大家講述那些醫生也需要知道的孕產事兒。

這次,我們要先從一個真實的案例故事講起。

會陰側切讓醫生上了法庭

前段時間,美國的一起法律訴訟把「產房暴力」推到了前台。

一名孕婦在分娩前告訴自己的產科醫生,她以前曾經被性強暴過,有很大的心理障礙和陰影,十分不願意在分娩時採取不必要的干預措施,特別是會陰側切。

但是宮口開全以後,由於進展比較慢,產科醫生要行會陰側切,產婦不同意。

產科醫生雖然為的是孕婦著想,但態度很強硬:不做會陰側切,孩子生不出來誰負責?我是醫生,還是你是醫生?

然後還是做了會陰側切,孩子生出來體重是 6 磅。

這一切被陪伴分娩的家屬錄像,沒有經過許可的會陰側切,讓產婦的心理再次受到很嚴重的打擊。

於是產婦狀告產科醫生,訴訟的理由不是「醫療處理失誤」,而是「產房暴力和虐待」。

加州地方法院的初步裁定是:

要求被告產科醫生上交行醫執照。至於是否裁決醫生有「產房暴力」行為,還要擇期開庭再審。

什麼是「產房暴力」

許多人對「產房暴力」的概念比較陌生,我們先來看看國外的孕產婦是如何描述和定義「產房暴力」的。

患者眼中的「產房暴力」包括語言暴力、心理暴力、身體暴力。這些「暴力」的特點是:

  • 不恰當(沒有循證醫學證據或沒有指征);

  • 不知情(沒有經過告知和知情同意);

  • 不受控(醫務人員主導,患者沒有能力拒絕)。

  • 對孕婦來說,產房的特點:

    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醫生,陌生的助產士,陌生的待產和分娩過程,分娩過程和結局的不確定性……

    這一切讓多數的孕產婦特別忐忑不安,沒有安全感,容易在心理上受傷害。所以對「產房暴力」的感受,就特別敏感,一般來說,她們會感受到具體的「暴力對待」包括:

    1. 語言暴力:

      語言方面的傷害包括並不僅僅局限於威脅、訓斥、喊叫、貶低、撒謊、操縱、嘲笑等。

    2. 心理暴力:

      有時候,醫務人員根本不需要說話,就會對產婦帶來心理上的傷害。例如置之不理、居高臨下的態度和表情、蔑視的眼光、不耐煩的樣子等。

    3. 身體暴力:

      除了「語言暴力」和「心理暴力」以外,還有不少的產科干預和行為被視為是「身體暴力」。

      例如沒有知情同意的醫療行為,沒有循證醫學證據的產科手術、產科操作和產科用藥,違反患者的意願進行治療,有指征時不給予合適的鎮痛措施等。

    我之前參加的一個會議上,聽到一位巴西的研究者,分享了巴西的分娩現狀。沒想到巴西不僅僅是足球世界第一,在剖宮產率方面,也是世界冠軍。(在剖宮產率方面,中國是亞洲冠軍,至於中國足球……)

    在比較剖宮產世界冠軍(巴西)和亞洲冠軍(中國)時,會看到很多的相似點和不同之處。他在跟我交流時談到:

    在做患者體驗調查時,很多產婦提到過「產房暴力」,其中提到最多的是無指征的會陰側切和剖宮產。

    這位巴西教授,還分享了一些有過不良產房經歷產婦的採訪錄像片段,來講述產科醫生或助產士給她們帶來的傷害。

    視頻里,大家投訴最多的是宮底壓迫(宮口開全,孩子屏不出來,塊頭最大的醫生或助產士以全身的重量和力氣去壓孕婦的宮底部)、沒有指征和違反產婦意願的會陰側切,甚至有產婦訴說由於在分娩時沒有配合好助產士,而遭到直接毆打的情況。

    看到產婦身上青紫的淤斑,甚至是被壓斷的肋骨,會陰部的瘢痕,和產婦夢魘般的回憶和哭訴,就算是見過大場面,看到過各種生生死死的我,心也在揪痛。

    現場雖然一片寂靜,相信現場作為婦產科行業翹楚的大家,內心肯定十分震撼。

    產房暴力往往並不顯性,配以著產科醫生或助產士這樣專業的身份、以及產婦這樣專業的地點存在。雖然可能有人不以為然,但其實產房暴力對女性帶來的傷害並不亞於家庭暴力。

    面對專業人士的權威,除了投訴或被動接受以外,女性基本無計可施。多數情況下,這些行為會被解釋為服務態度問題,即使被投訴,也是按照一般的流程去處理。

    Bad,isforgreatergood?

    不難推測,在我們某些醫務人員的角度來看,多數所謂的「產房暴力」是臆想出來的,是誇大。

    我們有時也會覺得,做這些事情的出發點是好的,主要是為了孩子和大人的安全,即使有些操作是有一定創傷性的,還是必要的,是為了換取母親與孩子的更大安全保障。醫務人員和你無冤無仇,何必要去故意傷害你呢?

    有人可能看過美國很有名的一個電視劇《紙牌屋》,其中 Kevin Spacey 所扮演的男主人公這樣解釋他所做的壞事:Bad, is for greater good(作惡,是為了更好地為善)。

    持有這種態度的醫護人員比例不少,也可能是「產房暴力」被默認的理由。但是顯然,對患者和家屬來說,這並不應該。

    盡量理解和配合

    「產房暴力」這一概念來自於國外,中國的情況會是如何呢?

    如果做一個調查的話,會有多大比例的產婦對自己的分娩經歷不滿意,認為自己遭遇過「產房暴力」呢?

    多數產科醫生和助產士的行為是出於善意的,但由於習慣了在醫患關係中的專業權威角色,且臨床工作太忙,缺乏和患者的有效溝通,忽略了必要的知情同意程序,導致很多沒有知情同意的干預,讓產婦在心理上和身體上遭受傷害。

    其實,如果我們能稍微多花一些時間和患者溝通的話,多數患者是會理解和接受的。那麼,必要的干預,也就不會對患者造成心理上的傷害而成為「產房暴力」了。

    如果情況實在緊急,可以一邊實施緊急措施,一邊對患者和家屬進行有效的告知和知情同意,也請患者和家屬諒解和配合。

    然而,那些沒有指征,沒有循證醫學證據的用藥和手術操作,本質上還是一種「暴力」。由於醫生的權威性,很容易讓患者「同意」這些干預,這些干預也就看上去不那麼「暴力」和「野蠻」了。

    呼籲和吶喊

    所以,面對產房暴力,既需要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配合產科醫生和助產士的善舉,也需要醫務人員把善意,釋放出來,讓患者和家屬能夠感覺得到,作為婦產科醫生,我希望更多同行加入我們,一起做到:

  • 停止「產房暴力」

  • 停止沒有循證醫學證據的產科操作和用藥

  • 停止沒有知情同意的產科手術操作

  • 停止「不給予有指征的分娩鎮痛」

  • 停止要求沒有指征的剖宮產,不要對自己實施「暴力」

  • 聽取和配合醫生和助產士有指征的、有循證醫學證據的產科手術干預和產科用藥。

  • 丁香園在《聽段濤聊孕事》這本書里看到很多有趣又有價值的內容,覺得連婦產科醫生都適合閱讀,比如包括這些:

    1.產前檢查、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的區別是什麼?

    2.混亂的 TORCH檢查。

    3.對醫護人員來說值夜班無可避免,那懷孕了怎麼辦?

    4.早產多久算「真早產」?

    5.剖宮產後試產(TOLAC)和剖宮產後經陰道分娩(VBAC)怎樣區分和應用?

    現在,只要三步即有機會獲得免費原版書:

    推薦閱讀:

    從《急診室故事》到「大醫小護」: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科普?
    醫生都羨慕:有這8大身體狀況的人,說明你特別健康!
    醫療關愛——SIMC
    如何看待醫院讓醫生墊付患者欠費?

    TAG:醫生 | 產科 | 法庭 | 產科醫生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