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時,規矩和愛不可或缺
(《規矩和愛》是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王濤的專著,告訴我們父母用規矩建立理性的大壩,讓愛造就孩子,也造就自己。)
近年來,西方民主、自由教子思想的傳入,不少現代父母深受影響,對中國傳統的嚴格教子方式質疑、懷疑,甚至放棄,主張給孩子「自由」,充分地「愛」孩子。
結果,有些父母的愛喪失了原則,對孩子的愛成了溺愛和放縱,使孩子做出「沒有規矩」的事情,像拼爹坑爹事件皆屬此類。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中國的老話。因此,過去中國的家庭大都有嚴格的「家規」,教育孩子有規可依。
比如清朝歷史上最有權勢者之一曾國藩,他對子女嚴格要求,毫不溺愛,教育孩子注重兩個字:勤與儉。他要求孩子們一生銘記十六個字——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愛孩子沒有錯,但要有原則和底線,保證孩子做事有度、有規矩!
很多人只看到西方人教子民主、自由的一面,不知道民主自由是用什麼來保障的,不知道他們還有給孩子做規矩的一面。
所謂做規矩就是設定界限遵循規矩,即使在崇尚個人自由的美國,無論是科學的雜誌還是通俗的育兒必讀,都強調要給孩子從小設定界限,甚至呼籲做規矩要從嬰兒出生就開始。
一個人如果只知道疼愛孩子,卻不忍心去管教孩子,這樣的人不是一個真正的父母。
因為一味不忍心,愛就變質成了溺愛,溺愛是害也是恨。沒有理性的把持,那淺薄的愛如窗外的風來得快去得也快。 在沒有規矩的愛中長大,孩子會失去感恩;在沒有愛的規矩中長大,孩子學會了自卑;在沒有規矩也沒有愛中長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規矩和愛中長大,孩子學會了謙卑和自信。 所以,教育孩子既要有規矩也需要愛!
孩子一生下來都很可愛,父母喜歡的不得了,怎麼愛都愛不夠,可是,
當孩子漸漸長大,不那麼可愛的時候,有些父母就開始煩了。 比如,常聽到一些沮喪的媽媽咬牙切齒地說:「恨不得沒有把這個小東西
生下來!」她們的孩子這時往往才四五歲,因為開始不聽話了,媽媽就受不了了。 父母對孩子的愛,往往是出於本能的,愛若總是出於本能,沒有理性的加入,便不會持續很長,憑著這份本能的愛很難做一個好父母,這種本能的愛也可以成為溺愛的洪水而泛濫成災。 誠然,父母也是有血肉的人,面對孩子的不同狀況時有愛有恨也是正常的。 但問題是我們常常不能用理性來接納這樣的現實:孩子本來就是可愛和不可愛的組合。中國古人在《禮記》中告訴我們應該這樣處理對孩子的愛和恨:「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教育孩子時尤其應該如此。 無論孩子多麼可愛,你都要清楚他也有惡的一面需要你去做規矩。 無論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你都要明白他畢竟還是孩子,反思他的
錯誤中你有怎樣的責任。 理性是融合愛和規矩的唯一溶劑,理性是教育的中庸之道。 唯有愛和規矩的理性結合,才能產生理想的教育結果。著名的《顏氏家訓》中有這樣明確的教導:「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在中國
的傳統教育中,百善孝為先,只有父母能做到威嚴和慈愛的結合,才能讓子女產生這百善之先。 很多時候當孩子不好的行為引起我們的注意時,已經有一定的歷史了。對於這樣的行為改變,不是簡單隨便做一次規矩就能改變的。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第一次、第二次往往不能引起你的注意,只有當這一行為成為習慣時,你才開始重視,對於這種情況,你如果立刻給他做規矩,效果不會好。 還有的家長給我傾訴,孩子到了初三了,還不知道學習,整天想著玩,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我說如果孩子小時候這樣,你要真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去想辦法,現在就不至於如此! 很多父母做規矩失敗是因為隨便。 所以,你發現了孩子的問題,如果沒有充分準備好,就不要開始做規矩。寧可讓孩子這次暫且得了逞,如果你匆匆開始,草草了之,不但規矩不能做好,反而會影響到以後做規矩的權威。 因為你的不認真讓孩子對規矩失去了應有的敬畏。所以,在做規矩之前,要做很多準備。 首先要分析孩子為什麼有這樣的行為習慣?應該怎樣解決?例如孩子不好好吃飯,多半是因為沒有進食習慣,特別是零食隨手可得。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餓他。很多父母還沒有做就會擔心:不吃餓壞了怎麼辦?還沒有開始做規矩,自己先猶豫了。 在現實中如果真這麼做,孩子在沒有餓壞之前,早就乖吃了。因為餓了吃飯是正常的反應和行為。 還有的家長說,我每天苦口婆心給孩子說你要好好學習、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孩子一點都不聽,我問說了多少年了,她說從小說到現在,孩子都上高一了!我說算來你說了10年了吧!如果一些話說了10年了都不管用,還有必要說嗎?
如果方向錯了,停下來就是進步!讓你10年聽同樣的話,你會什麼感覺,別管孩子學習了,讓他不煩了,開心了,也許他會好好學習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當孩子的行為有所改變時,一方面要理性的肯定,另一方面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 孩子的行為會反覆,這是他在拷問你規矩的界限是否堅硬。但是第一次認真的規矩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另外,做規矩時要和孩子保持很近的距離,如果距離很遠就大喊大叫,既沒有敬畏氣氛,也沒有鋪墊,過於隨便,而且容易情緒化,不僅難讓孩子產生敬畏,相反很容易讓孩子在心理上產生對抗,結果可想而知。 在教育孩子時,很多父母常常捨不得讓孩子接受懲罰。有的家長看到孩子認錯了,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再批評孩子,更不會考慮到還需要去懲罰。 離開懲罰,就談不上規矩,只有懲罰,才能讓人懂得敬畏,只有敬畏才有倫理道德。 不錯,孩子能夠真心認錯是值得肯定的,但不意味著就可以不要懲罰。如果一味如此,你就看到很多孩子變成這樣的結果:一犯錯就認錯,認完錯不改錯。 因為缺失了懲罰這一環節,規矩的警告功能也失效了。 孩子的認錯不僅不再發自內心,而且是把認錯當成逃避懲罰的手段。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也會抱著僥倖的心理去觸摸法律的底線。 因為他總覺得可以逃避懲罰,但是社會的法律規範是,如果犯法,即使你認罪,還是要接受法律的懲罰。 所以,家庭的規矩要和社會的法律保持一致。 就像孔子說的:在家裡如果能做一個敬畏規矩的孝子,長大後犯上作亂的可能性很小。 有些父母在不同的情形下,對孩子的教育和規矩不一致。 比如,有的父母在自己心情好的時候,孩子要什麼給買什麼,心情不好了,孩子要什麼也不給買; 還有一種情況:現在的很多家庭,往往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各有各的思想。所以,做規矩要有一致性,規矩的一致性是一個有效規矩的重要保障。 首先,同一教育者之內規矩要有一致性。 作為教育者個體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規矩要做到儘可能的一致,切忌朝令夕改。
父母在實際操作中要注意:一,把重要的規矩寫下來,這樣可以時時提醒自己。二,控制自己的情緒,仔細分析孩子的行為,按孩子的行為動機來決定懲罰,不能隨心所欲。 其次,保持不同教育者之間的一致性。 一個家庭往往不止一個管教者。為了保證規矩的有效,要力求不同教育者之間的一致。 有祖輩家長參與的家庭一定要注意,隔代教育只能是親子教育的補充,不能代替親子教育,當做規矩有了不一致時,可以舉行家庭會議。 沒有祖輩參與的家庭,父與母也要保持規矩的一致性。 家庭里不能有許多「頭」,必須由一個人負最後的責任,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另一方的規矩,為了保證規矩的一致性,夫妻兩人要共同參加一些有關的父母培訓班,要一起學習如何做好父母。 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出現了問題,父母開始給他立規矩,卻發現很難扭轉; 其實,2-3歲兒童的很多不良行為往往會帶到他們今後的人生階段;三個月的嬰兒就能辨別微笑和皺眉頭的表情。給孩子立規矩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做規矩要從孩子出生開始,從嬰兒的吃喝睡坐做起。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能否成功的在嬰兒的吃睡上設立界限、規律,不僅會關係到他小身體的健壯,而且也會影響到他智力和行為的發展。 智力超常的孩子有一個共同點:良好的睡眠規律和睡眠質量。早期兒童多動症與嬰兒期不規則的睡眠習慣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能否做好人生的第一個規矩,不僅對寶寶的成長很重要,而且影響到父母今後給孩子做規矩的意識和信心。 規矩和愛,是亘古不變的。那些有錢有權的父母,不管你多有財富,請記住:再富不要富孩子。 不管你多有權貴,請記住:再貴不要貴子女。
推薦閱讀:
※王沐:李安電影的勝利,華人的驕傲 錢德勒:李安,羞澀的孩子 李曉亮:李安梅開二度,90後上位封后
※孩子被性侵後,家長應該怎麼和孩子溝通?
※孩子為什麼不願認錯
※父母好脾氣,孩子好情緒
※孩子為何如此叛逆?身為家長的你真的想過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