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法 治療慢支、哮喘的遠期療效臨床研究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法 治療慢支、哮喘的遠期療效臨床研究
前 言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指由感染或者非感染要素引起氣管、支氣管粘膜與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1]。其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冬、春二季易發病,老年人多發,其特點是反覆發作伴隨逐漸加重。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改變造成了支氣管粘膜炎以及粘液的產生。慢性支氣管炎臨床通常持續兩年,每年的表現癥狀持續期超過三個月,包括咳嗽、咯痰和喘氣等。多在冬日發作的初期癥狀輕微,於春季後緩解;炎症的加劇呈現在末期,往後不分季候癥狀累年存在。依據支氣管痙攣是否存在,慢支可分為單純性慢性支氣管炎、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2]。慢支進而又可引發一系列重大疾病,比如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等,給病人的健康帶來嚴重威脅,於是我們必須及早對慢支進行針對性預防醫治。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由多種細胞(如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等)和細胞組分介入的氣道持續性的炎症反應,擁有氣道變應性炎症、高反應性特性[3]。這類炎症可致使氣道反應性變高,並可引發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氣道梗阻癥狀。臨床常見的是呼氣性呼吸困難、哮鳴音以及咳嗽胸悶。當前哮喘是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隨著空氣污染的加重,其患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全球有哮喘患者約1億人,中國就佔有千萬[4]。哮喘好發於秋、冬二季,多見於幼青年突然發病,具有遷延難愈、反覆發作的特點。當前糖皮質激素治療,不良反應會出現在長期大量吸入後。哮喘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控制哮喘。
西醫學中的慢性支氣管炎,在中醫學中稱為咳嗽,喘證,支氣管哮喘稱為哮病;將單純性慢性支氣管炎命名慢性咳嗽,將喘息性支氣管炎命名喘證。在其在長達數千年的醫療實踐中,許多防治喘證和哮病的經驗方法被積累下來,以內服中藥、穴位外敷最為常見。中藥防治喘證和哮病雖然療效良好,但是其長期的療程是一需要改進的方面。
關於喘證和哮病的防治,冬病夏治中的穴位敷貼療法歷史悠久。穴位敷貼療法作為中醫外治法的一種,將葯療與理化刺激融為一體,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且無內服藥的毒副作用,且經濟安全,已具備充分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種種優勢已受到廣大咳嗽、喘證和哮病患者的青睞。我科室努力研究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防治喘證和哮病多年,在臨床上亦通過多年實踐獲得了良好的療效。為了進一步探究此法防治喘證和哮病的療效,於是開展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治療遠期療效相關研究,進一步深刻觀察其臨床療效,更大地挖掘出冬病夏治中的穴位敷貼療法的優勢。
臨床研究
1.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病例均來自安徽省中醫院針灸康復科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中專訪問診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並處於慢支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非急性發作期,收集病例總共420例,具體分為治療一年組、二年組以及三年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病例數各210例。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三組之間的一般資料分別比較見表1、表2。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㈠慢性支氣管炎
I.診斷標準
據《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診斷及療效判斷標準》(全國慢性支氣管炎臨床專業會議1979年11月制定)、《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版)》[5](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2009 年制定),須符合以下條件。
⑴咳嗽、咳痰連續 兩年以上;
⑵每年累積或持續至少 三個月;
⑶咳嗽、咳痰通常清晨明顯,以白色泡沫痰、粘液痰居多,加重期伴隨夜間咳嗽;
⑷排除其他誘發慢性咳嗽的原因(如肺結核、肺膿腫、塵肺、肺癌、支氣管擴張、心臟病等)。
II.分期標準
⑴急性發作期:膿性或粘液膿性痰出現在一周內,痰量明顯增加,或伴有發熱等炎症情況或一周內「咳嗽」、「痰」或「喘」 癥狀其中任一項明顯加重或者患者出現重症情況。按病情嚴重程度又分為:①輕度急性發作:氣急,痰量增加,膿性痰等三項癥狀中的任意一項;②中度急性發作:氣急,痰量增加以及膿痰等三項癥狀中的任意二項;③重度急性發作:氣急、痰量增多以及膿性痰等全部癥狀。
⑵慢性遷延期:有差異程度的「咳」 、「痰」、「喘」癥狀,超過一個月。
⑶臨床緩解期:治療後臨床癥狀緩解或自發緩解,癥狀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痰,兩個多月。
㈡支氣管哮喘
I.診斷標準
依據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端學組2008年修定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6]制訂。
(1)反覆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與空氣、物理、化學刺激和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接觸過敏原等因素相關。
(2)發作時在雙肺可聞及散在或瀰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3)上述癥狀和體征可經治療緩解或自行緩解。
(4)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氣促、胸悶、咳嗽。
(5) 臨床表現不典型(如沒有喘息或體征),至少應具備以下1個試驗陽性:①運動激發試驗或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②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FEV1增加≥12%,伴隨FEV1增值絕對值≥200ml;③呼氣流量峰值(PEF)日內(或2周)變異率≥20%。
符合(1)~(4)條或(4)、(5)條者,可以診斷為哮喘。
II.分期標準:
(1)哮喘急性發作:呼吸急促的呼吸、咳嗽、胸悶等癥狀突然出現,或原有癥狀急劇加重,常有呼吸困難、呼氣流量降低特點,往往是由於接觸過敏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
(2)慢性持續期:每周不同頻率和(或)有不同程度的癥狀(喘息,氣短,胸痛,咳嗽等)。
(3)臨床緩解期:處理或未經處理的癥狀、體征消失、肺功能恢復到之前的急性發作狀態,並保持超過3個月(喘息,氣短,胸痛,咳嗽等)。
III.分級標準
表3 病情嚴重程度的分級
Tab.3 The grade ofpathogenetic condition
分級 臨床特點
間歇狀態
(第1級) 癥狀<每周1次
短暫出現
夜間哮喘癥狀≤每月2次
FEV1 占預計值%≥80%單人最適值,PEF或FEV1 變異率<20%
輕度持續
(第2級) 癥狀≥每周1次,但<每日1次
可能影響活動和睡眠
夜間哮喘癥狀>每月2次,但<每周1次
FEV1 占預計值%≥80%或PEF≥80%單人最適值,PEF或FEV1 變異率20%~30%
中度持續
(第3級) 每日有癥狀
影響活動和睡眠
夜間哮喘癥狀≥每周1次
FEV1 占預計值`%~79%或PEF或FEV1 變異率>30%
重度持續
(第4級) 每日有癥狀
頻繁出現
經常出現夜間哮喘癥狀
體力活動受損
FEV1 占預計值%<60%或PEF<60%單人最適值,PEF或FEV1 變異率>30%
1.2.2 中醫診斷標準[7]
㈠慢性支氣管炎中醫診斷標準:
⑴ 單純性慢性支氣管炎:
①咳逆有聲,或伴咽癢咳痰;
②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熱等表證;
③內傷咳嗽,多由於外感頻發,病程較長,可有呼吸困難和咳嗽;
④急性期查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
⑤兩肺聽診可聞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乾濕性啰音;
⑥肺部X線攝片檢查,正常或肺紋理增粗。
⑵ 喘息性慢性支氣管炎:
①氣短,呼吸困難,甚者抬肩張口,鼻翼煽動,平卧不可,口唇發紺為特徵;
②多有慢性咳嗽,哮喘,肺結核,心臟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勞累而誘發;
③呈桶狀胸。胸部叩擊音表現為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或消失,肝濁音移下。肺呼吸音減低,可聞及干、濕性羅音或哮鳴音。或肝腫大、下肢浮腫、頸靜脈怒張;
④合併感染者,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可增高。須要時行血清鉀、鈉,二氧化碳結合力和X線胸片、心電圖、心肺功能、動脈血氣分析等檢測。
㈡支氣管哮喘中醫診斷標準:
①病發時喉間有哮鳴音,呼吸困難,甚者抬肩張口,平卧不可,或唇口甲指紫紅;在哮鳴音,出現呼吸困難,口很台諫,不說謊,或唇釘紫外鉗;
②呈反覆發作性。通常由於天氣變化、飲食失宜、情志失暢、勞倦等誘發。發作前多有鼻癢、噴嚏、咳嗽、胸悶等先兆;
③有過敏史或家族史;
④兩肺可聞及哮鳴音,或伴有濕羅音;
⑤血嗜酸性粒細胞可增高;
⑥痰液塗片可見嗜酸細胞;
⑦胸部X線檢查一般無特異性改變,可見肺氣腫綜合征。
1.3 納入標準
所觀察患者須符合以下5條件:
①處於慢性遷延期、臨床緩解期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必須是輕度持續或者中度持續狀態;
②以冬季明顯發病的慢支、哮喘患者;
③年齡在18至65歲之間;
④患者同意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⑤本次發病住院前未於外院治療過。
1.4排除及剔除標準
①未符合慢支、哮喘中西醫診斷標準者;
②年齡小於 18 歲,大於 65歲;
③慢性支氣管炎非急性發作期患者或支氣管哮喘重度持續期患者;
④合併有心、肝、腎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
⑤哺乳期婦女;
⑥精神疾病患者;
⑦依從性差,途未完成規定治療者;
⑧對本藥物及皮膚過敏者。
2.方法
2. 1基礎治療
在治療期間,慢性支氣管炎的慢性遷延期或者支氣管哮喘的慢性持續期的病情分度屬第1級、2級或3級出現癥狀時可以應用沙丁胺醇氣霧劑對症處理;在觀察期間,所以患者出現癥狀時可以應用沙丁胺醇氣霧劑對症處理。
2.2穴位敷貼
2.2.1 穴位敷貼藥物及製備
冬病夏治療穴位敷貼選用中藥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按2:2:1:1比例研末製作而成。用鮮薑汁調製為膏狀體,再製成直徑為2cm、高約0.5 cm的圓形葯餅。
2.2.2 穴位敷貼穴位
中府(雙)、天突、膻中、大椎、膏肓(雙)、肺俞(雙)、脾俞(雙)、腎俞(雙)。
2.2.3穴位敷貼時間
夏季入伏天始做,單次間隔約十餘天,三伏各做一次共三次,一年中連續三次治療為一個療程。
2.2.4穴位敷貼給藥方法
敷貼藥物應及時配製,使用時以鮮薑汁調製成膏劑以防三伏天炎熱氣候使得藥效降低。使敷貼局部乾燥和清潔,注意查看有無皮損皮膚。依據冬病夏治取穴的穴組敷貼。於相應穴點處置葯餅,邊長約為7cm左右的正方形膠布貼用於固定,各處穴位敷貼時間約為6小時或者幾個時後自覺發癢、灼熱疼痛時取下藥膏。
2.2.5 穴位敷貼注意事項
①患者皮膚在穴位敷貼後有燒灼感,該感覺因人而異,但該感覺基本要讓患者適應為度;
②部分患者貼敷後會起少量水泡,一般不需處理;若出現較大水泡者,應避免抓撓,可外塗紫草油;如水泡破潰後造成糜爛面可外用生肌膏;
③貼敷後忌性涼、多油、辛辣食物,以免影響敷貼效果。
2. 3 觀察指標
2.3.1 治療前後臨床癥狀、體征積分比較
依據《中藥新葯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所制定的「慢性支氣管炎癥狀分級量化表」及「哮病癥狀分級量化表」,兩表均將疾病按癥狀分為輕、中、重3級(見表3、表4),分別統計出2種疾病的單項積分、總積分,研究兩種疾病經冬病夏治療穴位敷貼治療的1~3年療效組的治療前後的主要臨床癥狀、體征積分的變化情況。
表4 慢性支氣管炎癥狀分級量表
Tab. 4 the symptoms of chronicbronchitis』 grading scale
癥狀 輕(1分) 中(3分) 重(5分)
咳嗽 白天間斷咳,不影響工作生活 白天咳嗽或見夜裡偶咳。尚能堅持上班 晝夜頻咳或陣發。影響工作和休息
咯痰 晝夜咳痰10~50ml 晝夜咳痰~100 ml 晝夜咳痰100 ml以上
喘息 偶發,不影響睡眠或活動 喘息日夜可見,尚能堅持
工作 喘息不能平卧,影響睡眠及活動
哮鳴 偶聞或見於咳嗽、深呼吸時 散在 滿布
發熱 37.5~38℃ 38~39℃ 39℃及以上
鼻塞 偶發鼻塞,經鼻呼吸不影響 白日常有鼻塞感 鼻塞明顯,須經口呼吸
流涕 偶流清涕 早晚均流涕,量不多 流清濁涕,持續量多
納呆 食慾減少,食量未減 尚能進食,食慾微減 無食慾,食量減少1/3以上
腹脹 偶腹脹 時有腹脹 持續腹脹
口乾咽燥 偶有口乾咽燥 時有口乾咽燥 持續口乾咽燥
痰中血絲 偶有痰帶血絲 時有痰中血絲 持續痰中血絲
胸痛 胸痛微小 胸痛明顯,但能承受 胸痛明顯,呼吸、咳嗽受影響
口渴 口渴不需飲水 口渴需飲水 口渴頻飲水
自汗 偶有自汗,見於進食時 自汗振作,身感有汗 常有自汗,濕衣,動則明顯
易感冒 偶發 常感冒,但能自愈 易感冒而遷延難愈
氣短 覺氣短 活動後加劇 氣短明顯,工作生活受影響
表 5 哮病癥狀分級量化表
Tab. 5 The symptoms of bronchialasthma』s grading scale
症 狀 輕(1分) 中(3分) 重(5分)
喘息 偶發,程度低,休息或活動未影響 較頻,但睡眠未影響,動則喘息 靜坐明顯,平卧不可
,睡眠或活動受影響
咳嗽 日間不連續性咳嗽,程度微小 較頻,但睡眠未影響 晝夜頻繁或陣咳,睡眠或活動受影響
咯痰 量小,晝夜10?15ml或夜到晨段5?25ml 晝夜51?100ml或夜到晨段26?50ml 量大,晝夜>100ml,或夜到晨段>50ml
胸膈
滿悶 偶發。程度低,休息或活動未影響 較頻,但睡眠未影響 感覺明顯,平卧不可
睡眠或活動受影響
哮鳴
音 偶在咳嗽、深快呼吸後呈現 散布 滿布
說明:舌象、脈象具體描述,不記分。
2.3.2發作次數比較:調查出1~3年療效組中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前後哮喘每年發作的次數, 並進行比較。
2.3.3 肺功能比較
運用肺功能儀(日本美能肺功能檢測儀,型號:AS-507),對1~3年療效組在穴位敷貼前後進行檢測,記錄每位患者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以及第一秒種用力肺活量佔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並進行比較。
2. 4療效標準[8]
(1)臨床控制: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
(2)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明顯,證候積分減少>70%;
(3)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出現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
(4)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
計算採用尼莫地平法進行,公式: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一治療後積分) /治療前積分×100%。
2.5 統計方法
收集到的數據的統計學處理均運用SPSS17.0軟體,計數資料運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運用兩樣本均數 t 檢驗分析。Ridit分析比較等級資料,統計學差異以P<0.05為標準。
3.結果
3.1 總療效比較
表 6 總療效比較
3.1.1 組內比較
穴位敷貼一年組中慢性支氣管炎與支氣管哮喘應用卡方檢驗,χ2 =0.501,P=0.917(>0.05),無顯著性統計學差異。穴位敷貼兩年組中慢性支氣管炎與支氣管哮喘應用卡方檢驗,χ2 =0.946,P=0.584(>0.05),無顯著性統計學差異。。穴位敷貼三年組中慢性支氣管炎與支氣管哮喘應用卡方檢驗,χ2 =8.478,P=0.037(<0.05),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穴位敷貼三年組中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要好於支氣管哮喘的療效。
3.1.2 組間比較
3.1.2.1 慢性支氣管炎
一年組、二年組、三年組總有效率分別為62.9%、77.9%、87.0%,經卡方檢驗,對比療效組一年組與二年組,P=0.049(<0.05);對比療效組一年組與三年組,P=0.004(<0.01) ;比較二年組與三年組,P=0.327(>0.05);上述統計結果表明,療效組一年組總有效率分別比較二年組、三年組總有效率,P均<0.05,有統計學差異,其中一年組與三年組總有效率有明顯差異;療效組二年組總有效率、三年組總有效率比較P>0.05,無顯著性差異,兩者總體療效無差異。(注:①** P<0.01;②▲P<0.05, ▲▲P<0.01;△P>0.05。)
3.1.2.2 支氣管哮喘
一年組、二年組、三年組總有效率分別為64.1%、70.0%、70.2%,經卡方檢驗,療效組一年組與二年組比較,P=0.058(>0.05);療效組一年組與三年組比較,P=0.007(<0.01);二年組與三年組比較,P=0.234 (>0.05)。對比療效組一年組總有效率與二年組總有效率,P>0.05,無統計學差異,兩者療效相差不大;對比療效組一年組總有效率與三年組總有效率,P<0.01,兩者有總有效率有明顯差異,三年組療效要明顯優於一年組療效;對比療效組二年組與與三年組總有效率,P>0.05,無顯著性差異,兩者總體療效無差異。(注:①** P<0.01;②與一年組比較▲P>0.05, ▲▲P<0.01;與二年組比較△P<0.05。)
圖1總療效比較
Fig. 1 Comparison of thetotal effect
3.2癥狀分級量表比較
3.2.1慢性支氣管炎癥狀分級量表比較
表7慢性支氣管炎癥狀分級量表比較( ±s)
Table 7 Comparison of chronicbronchitis symptoms rating scale ( ± s)
癥狀
②咯痰:治療後三組通過方差分析,比較得出F=10.874,P<0.01,有統計學明顯差異。比較一年組與二年組,t=5.690,P=0.014(<0.05); 比較二年組與三年組, t=3.747,P=0.045(<0.05);比較一年組與三年組, t=4.965,P<0.01。
③喘息:治療後三組通過方差分析,比較得出F=11.273,P<0.01,有統計學明顯差異。比較一年組與二年組,t=6.545,P=0.058(>0.05);比較二年組與三年組, t=2.784,P=0.036(<0.05);比較一年組與三年組, t=5.832,P=0.041(<0.05)。
④哮鳴:治療後三組通過方差分析,比較得出F=9.028,P<0.01,有統計學明顯差異。比較一年組與二年組,t=6.950,P=0.019(<0.05); 比較二年組與三年組, t=7.343,P<0.01;比較一年組與三年組, t=1.974,P<0.01。
⑤鼻塞:治療後三組通過方差分析,比較得出F=16.256,P<0.01,有統計學明顯差異。比較一年組與二年組,t=3.803,P=0.075(>0.05); 比較二年組與三年組, t=0.247,P=0.045(<0.05);比較一年組與三年組, t=1.934,P=0.032(<0.05)。
⑥流涕:治療後三組通過方差分析,比較得出F=8.921,P<0.01,有統計學明顯差異。比較一年組與二年組,t=4.630,P=0.022 (<0.05);比較二年組與三年組,t=4.550, P<0.01;比較一年組與三年組, t=3.916,P<0.01。
⑦咳嗽:治療後三組通過方差分析,比較得出F=10.803,P<0.01,有統計學明顯差異。比較一年組與二年組,4.075,P=0.078(>0.05);比較二年組與三年組, t=0.250,P=0.039(<0.05);比較一年組與三年組, t=2.564,P=0.031(<0.05)。
3.2.2支氣管哮喘癥狀分級量表比較
表8 支氣管哮喘癥狀分級量表比較( ±s)
Table 8 Comparison of bronchialasthma symptom rating scale ( ± s)
癥狀
體征 1年組(97例) 2年組(59例) 3年組(54例)
治療前 治療後 治療前 治療後 治療前 治療後
3.2.2.1總積分比較
①療效組一、二、三年組間癥狀體征治療前總積分比較,經方差分析F=0.154,P=0.862(>0.05),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②療效組一、二、三年組治療前後比較,經t檢驗,一年組、二年組、三年組治療前後t分別為6.565、7.813、9.751,均P<0.01,表明各年限組癥狀體征治療前後總積分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
③療效組一、二、三年組癥狀體征治療後總積分,經方差分析比較,F=15.829,P<0.01,有顯著性統計差異;經t檢驗比較,一年組與二年組:t=2.693,P=0.033(<0.05);二年組與三年組:t=3.973,P=0.043(<0.05) ;一年組與三年組:t=5.857,P<0.01。
圖 3支氣管哮喘治療前後總積分均值比較
Fig.3 comparison of the totalintegral mean valu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3.2.2.2單項積分比較
⑴療效組一、二、三年組組間治療前單項癥狀體征積分,經方差分析比較,喘息F=0.279,P=1.630;胸悶F=1.721, P=1.873;咳嗽F=0.943, P=0.881;咯痰F=1.526, P=0.547;哮鳴F=0.631,P=0.937,均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⑵治療前後組內單項積分比較:
①喘息:一年組、二年組、三年組治療前後比較,t分別為7.974、5.857、0.742均P<0.01,表明喘息積分有統計學顯著差異。
②胸悶:一年組、二年組、三年組治療前後比較,t分別為4.866、5.129、4.952,均P<0.01,表明胸悶積分有統計學顯著差異。
③咳嗽:一年組、二年組、三年組治療前後比較,t分別為6.921、7.853、9.221,均P<0.01,表明咳嗽積分有統計學顯著差異。
④咯痰:一年組、二年組、三年組治療前後比較,t分別為5.929、7.004、8.223,均P<0.01,表明咯痰積分有統計學顯著差異。
⑤哮鳴:一年組、二年組、三年組治療前後比較,t分別為3.025、5.818、8.460,均P<0.01,表明哮鳴積分有統計學顯著差異。
(3)治療後組間單項積分比較:
①喘息:治療後三組經方差分析,比較得出F=13.549,P<0.01,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比較一年組與二年組,t=7.343,P=0.442(<0.05);比較二年組與三年組,t=8.712,P=0.874(>0.05);比較一年組與三年組, t=7.645,P<0.01。
②胸悶:治療後三組經方差分析,比較得出F=9.238,P<0.01,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比較一年組與二年組,t=6.349,P<0.01; 比較二年組與三年組, t=3.842P=0.0462(<0.05);比較一年組與三年組, t=4.662,P<0.01。
③咳嗽:治療後組間比較,F=9.236,P<0.01,有顯著統計學差異。比較一年組與二年組,t=3.820,P=0.092(>0.05);比較二年組與三年組, t=2.220,P=0.013(<0.05);比較一年組與三年組, t=5.043,P=0.023(<0.05)。
④咯痰:治療後組間比較,F=10.289,P<0.01,有顯著統計學差異。比較一年組與二年組,t=6.193,P=0.083(>0.05);比較二年組與三年組, t=9.012,P=0.070(>0.05);比較一年組與三年組, t=1.210,P=0.039(<0.05)。
⑤哮鳴:治療後組間比較,F=9.027,P<0.01,有顯著統計學差異。比較一年組與二年組,t=7.613,P=0.044(<0.05);比較二年組與三年組, t=1.019,P<0.01;比較一年組與三年組, t=1.885,P<0.01。
3.3 發作次數比較
3.3.1慢性支氣管炎發作次數比較
表9慢性支氣管炎發作次數比較 ( ±s)
Table 9 Comparison of chronicbronchitis attack number ( ± s)
療效組 治療前 治療後
一年組(97例) 3.16±2.341.75±0.84**
二年組(59例) 4.18±3.061.32±1.21**▲
三年組(54例) 3.46±2.480.95±0.89**▲▲△
註:①組內比較**P<0.01;②組間比較:與一年組比較▲P<0.01, ▲▲P<0.01;與二年組比較△P>0.05。
三組治療前組間比較F=2.854,P=0.059(>0.05) ,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治療前後自身比較:一年組、二年組、三年組t值分別為5.586、6.676、7.000,均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三組治療後發作次數皆明顯減少。治療後組間比較:F=12.27,P<0.01,有明顯統計學差異。療效組一年組與二年組比較,t=2.616,P=0.009(P<0.01);療效組二年組與三年組 t=1.838, P=0.069 (>0.05);療效組一年組與三年組比較 t=5.491,P<0.01。
圖 4慢性支氣管炎發作次數比較
Fig. 4 Comparison of chronicbronchitis attack times
3.3.2支氣管哮喘發作次數比較
表10支氣管哮喘發作次數比較 ( ±s)
Table 10 comparison of bronchialasthma attacks ( ± s)
療效組 治療前 治療後
一年組(103例) 3.32±2.811.69±0.79**
二年組(60例) 4.42±3.401.54±1.32**▲
三年組(47例) 3.78±2.370.89±0.74**▲▲△
註:①組內比較**P<0.01;②組間比較:與一年組比較▲P>0.05, ▲▲P<0.01;與二年組比較△P<0.01。
三組治療前組間比較F=2.726,P=0.068(>0.05) ,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治療前後自身比較:一年組、二年組、三年組t值分別為5.667、6.117、7.979,均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三組治療後發作次數皆明顯減少。治療後組間比較:F=11.39,P<0.01,有明顯統計學差異。療效組一年組與二年組比較,t=0.908,P=0.365(>0.05);療效組二年組與三年組 t=3.022, P=0.003(<0.01) ;療效組一年組與三年組比較 t=5.866,P<0.01。
圖 5支氣管哮喘發作次數
Fig. 5 Comparison of bronchialasthma attack times
3.4肺功能比較
3.4.1慢性支氣管炎肺功能比較
表11慢性支氣管炎肺功能比較( ±s)
Table 11 Comparison of pulmonaryfunction in chronic bronchitis( ±s)
觀測指標 治療前 一年組 二年組 三年組
FEV1% 46.45±12.02 47.23±14.31**51.73±15.26**▲ 57.29±16.25**▲△
FEV1/FVC 48.75±10.11 50.46±10.84**54.52±10.35**▲ 58.76±11.34**▲△
註:療效組一年組、二年組、三年組的FEV1%、FEV1/FVC與治療前FEV1%、FEV1/FVC比較,均**P分別為>0.05、<0.05、<0.01。
療效組一年組FEV1%、FEV1/FVC與二年組比較,▲P分別為0.065、0.022;療效組二年組FEV1%、FEV1/FVC與三年組比較,△P分別為0.063、0.040;療效組一年組FEV1%、FEV1/FVC與二年組比較,▲△P分別為0.001、小於0.001。
圖 6 支氣管炎肺功能比較
Fig. 6 Comparison of chronicbronchitis』 lung function
3.4.2支氣管哮喘肺功能比較
表12支氣管哮喘肺功能比較( ±s)
Table 12 Comparison of pulmonaryfunction in bronchial asthma ( ±s)
觀測指標 治療前 一年組 二年組 三年組
FEV1% 45.21±10.36 46.84±15.01**49.93±15.02**▲ 54.09±16.31**▲△
FEV1/FVC 48.32±14.10 50.33±10.29**52.82±10.38**▲ 56.72±11.37**▲△
註:療效組一年組、二年組、三年組的FEV1%、FEV1/FVC與治療前FEV1%、FEV1/FVC比較,均**P分別為>0.05、<0.05、<0.01。
療效組一年組FEV1%、FEV1/FVC與二年組比較,▲P分別為0.207、0.139;療效組二年組FEV1%、FEV1/FVC與三年組比較,△P分別為0.174、0.067;療效組一年組FEV1%、FEV1/FVC與二年組比較,▲△P分別為0.001、0.005。
討 論
1.中醫對咳嗽、喘證、哮病的認識
1.1 歷史沿革
咳嗽病名最先見於《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秋傷於濕,冬生咳嗽。而《素問·宣明五氣》篇指出咳嗽系由「五氣所病……肺結核「,指出在於肺部疾病。《素問·咳論》初步明確了對咳嗽病因的基本認識,系由「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 「五臟六腑,皆令其咳,非獨肺也「。五臟六腑之咳「皆具於胃,關於肺」,闡明除肺臟自病外,尚有其他五臟六腑遭邪氣導致咳嗽,與其他臟腑也密切關聯。《素問·咳論》首創以臟腑分類的法則,依據咳嗽臨床癥狀的差別,該篇將其分為肺、肝、心、脾、腎、大腸、小腸、膽、膀胱、三焦諸咳,為後代醫家對咳嗽的探究奠基了堅固的理論基礎。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咳嗽候》中論咳嗽,包括五臟之咳,且亦有風咳、寒咳、膽咳、厥陰咳等,總有十咳之稱謂,雖體現了辯證思想,但分類眾多,難以駕馭。明朝張景岳在其《景岳全書·咳嗽》中言道「咳嗽一證,竊見諸家立論太繁,皆不得其要,多致後裔臨證莫知所從,以是難治得效。以余觀之,則咳嗽之要,出惟二證,作甚二證?一曰外感,一曰內傷而盡之矣。……但於兩者當中當辯陰陽,當分虛實耳」。至此咳嗽的分類已經由辯證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適於臨床。
喘證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有 「喘息」、 「上氣」、「肩息」 、 「氣滿」之別稱。《靈樞·五閱五使》曰:「肺病者,喘息鼻張。」喘證的臨床表現出現在《靈樞·本臟》,該篇中提到了「肺高則氣上,肩息咳」。 《素問·五邪》言:「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喘動肩背。」《素問·舉痛論》則曰:「勞則喘息汗出。」對比以上二段言論,可得出喘證有寒熱、虛實之分。實喘在《素問·調經論》中定義為「氣有餘則喘咳少氣」;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闡述為 「喘粗為之俯仰」。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喘》言,「脾腎俱虛,體弱之人,皆能發喘」。
《黃帝內經》中雖無哮病病名具體記載,然而數次論及哮病及其表現。如《素問·陰陽別論》言:「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即包括哮病含義。又如《靈樞·本神》云:「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在此,喝指喉鳴有聲為哮病典型發作癥狀。醫聖張仲景《金匱要略》中曰:「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亦明確指出了哮病發作特性。東晉·葛洪在其名著《肘後備急方》中將哮病描述為「上氣鳴息」「上氣咳嗽,呷呀息氣」。此後哮病歷代還有呷嗽、齁鼾、哮吼等命名。唐醫家孫思邈在《千金翼方》言「胸中滿,上氣,喉中如吹管聲,吸吸氣上欲咳」, 用 「吹管聲」描摹喉中痰嗚的哮病性質。明朝虞摶《醫學正傳》指出「哮以聲響而言,喘以氣息而言」,對哮病和喘證作出了明確的劃分。
1.2 病因病機
《河間六書·咳嗽論》言:「寒、暑、濕、燥、風、火六氣,皆使人咳嗽」。說明寒、暑、濕、燥、風等外邪侵襲是導致肺臟失於宣發、肅降,從而肺氣上逆發為咳嗽的原因之一。《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曰:「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嬌臟之肺,對機體寒飲不耐受,同樣易致肺臟失於宣發、肅降,從而肺氣上逆發為咳嗽。總結起來,咳嗽的病因與外感、內傷兩方面密切相關,其主要病機為肺失宣降,肺氣上逆。《素問·咳論》言:「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咳」;《景岳全書·咳嗽》亦言:「外感之嗽,必因風寒」。以上二者表明,在咳嗽外感病因上,以風寒致咳居多見。《內經》言:「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醫學三字經·咳嗽》亦言:「咳嗽不止於肺,而亦不離於肺也」。咳嗽的病因可能也經由五臟六腑傳至肺臟,但外感、內傷咳嗽均累及肺臟受病,故咳嗽的根本病位在肺,涉及胃、肝、脾、腎、膀胱等臟腑。《素問·咳論》云:「皮毛先受邪氣,邪氣從其合也。其寒飲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咳」。這一觀點闡發了風寒邪氣內傳肺形成寒飲致使肺氣上逆,發為咳嗽的過程。
《臨證指南醫案·喘證》言:「若由外邪壅遏而致者,邪散則喘亦止,此喘證之實者也;若因根本有虧,腎虛氣逆,濁陰上沖而喘者,……此喘證之屬虛者也。」喘證的基本病機是因實證所致肺失宣發肅降以致實喘,或因虛證所致肺腎納氣失常以致虛喘。《景岳全書·喘促》曰:「實喘者有邪,邪氣實也;虛喘者無邪,元氣虛也。」也闡明了喘證辯證之綱。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亦言:「肺主於氣……,氣有餘則喘滿逆上;虛勞之病,或陰陽俱傷,或血氣偏損,今是陰不足,陽有餘,故上氣也。」其詳細論述了實邪和虛勞均可導致喘證。
《證治匯補·哮病》言:「哮即痰喘之久而常發者,因內有壅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膈有膠固之痰,三者相合,……,發為哮病」。 哮病產生的根本病機是外感時邪誘發體內「伏痰」,痰阻氣機,則痰氣相互搏結,在氣道中阻塞,形成管腔狹隘,流暢不利,肺氣宣發和肅降功能失用,反而引動肺內積痰,致使氣息喘促,痰鳴不絕。《證治要訣》記錄有 「宿有此根」的哮病的 「夙根」說,《景岳全書·喘促》亦明言:「喘有夙根,遇寒即發,或遇勞即發者,亦名哮喘。」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痰作為病理因素,阻礙了肺氣的宣發和肅降。風痰阻滯氣道,致使攣急為哮病急發的主要病機。
1.3發作內因
咳嗽的發作內因通常因臟腑失衡、邪氣侵肺所致,具體為臟腑病傳肺和肺臟自病。他臟腑病變觸及於肺,如平日機體脾運不健,飲食精微不歸化正,變生痰濁,肺脈連胃,痰邪上干,乃生咳嗽,正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注痰之器「;如怒火犯肺者,每見氣火練液為痰,灼傷肺津,津傷則肺燥,則呈現燥咳之證。更如《醫述·咳嗽》所言」肺金之菽,多由腎水之涸,而腎與肺又屬子母之臟呼吸相應,金水相生,若陰損於下,則陽孤於上,肺若於燥,則咳不已,是咳雖在肺,而實在腎「。肺臟自病者,如肺陰虧欠每致陰虛火旺,灼津為痰;肺氣虧虛,氣不化津,津聚為痰,甚則痰從寒化飲,寒飲犯肺發為咳嗽。
喘證的發作內因與肺腎功能失常有關。《素問·玉機真藏論》言:「秋脈者肺也,……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肺為氣之主,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正常,則呼吸調均,一呼一息,往來流利。 肺氣虛,則氣失所主,則機體少氣不足以息發為喘證。《素問·藏氣法時論》言:「腎病者,喘咳海重,寢汗出」。此屬一腎虛不能納氣之喘。腎為氣之根,司轄氣之所納,若腎氣不固,則攝納失度,致使氣不歸原,氣逆於上,發為喘證。
哮病的發作內因與肺脾功能失常相關聯。肺通過司呼吸的生理作用,吸納自然界之清氣;脾經過主運化的功用,化生水谷精氣。在胸中清氣、谷氣結合成宗氣。肺的宣發、肅降功能主宰著一身之氣的升降;脾氣化生的水谷精氣,上行輸於肺。《素問·經脈別論》言:「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其一,以肺氣宣發和肅降功能為基礎,脾氣的水液運化功能才能發揮作用。其二,脾氣的的水液運化功能又能反作用於肺的肺氣宣發和肅降功能。若肺虛未能氣化,津液則氣化失度,出現痰濕內蘊;脾虛,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於肺,反注痰邪於肺。
1.4 發作誘因
咳嗽的發作誘因有以下幾點:1.外感邪氣,《河間六書·咳嗽論》言:「寒、暑、濕、燥、風、火六氣,皆令人咳嗽」。說明寒、暑、濕、燥、風等外邪侵襲是導致肺臟失於宣發、肅降,從而肺氣上逆發為咳嗽的原因之一。多因起居失慎,寒溫失宜,或疲勞太甚,肺的衛外功能減退或失調,致使在特定氣候的情況下,外邪客於肺引發咳嗽。2.飲食不調者,可因嗜煙好酒,煙酒辛溫燥烈,熏灼肺胃;或過食肥甘辛辣,則釀生痰濕;或過食寒冷之食,損傷脾陽,痰濕失於運化,易發脾土傳至肺金之咳嗽。4.因情志不遂,《素問·舉痛論》有言:「百氣生於氣也,怒則氣上……「,郁怒傷肝,肝失條達,氣不順暢,日久氣鬱化火,因肝脈散佈於脅而上注於肺,故氣火循經犯肺,發為咳嗽。
喘證的發作誘因有以下幾點:1.外感六淫侵犯而致,如《景岳全書·喘促》所言「實喘之證,以邪實在肺也,肺之實邪,非風寒則火邪。」外感風寒或風熱邪氣,侵襲於肺,則肺宣發和肅降功能失常,氣機上逆導致喘證。2.飲食欠妥,如《仁齋直指方》言:「唯夫邪氣伏藏,凝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於是上氣促急」。是指因飲食五味不當與喘證的發病關係。過於飲食肥甘、生冷可致使脾失健運,水濕易聚集生痰,痰阻氣機,發為喘證促急。3.為情志所傷,如《濟生方》所言 「諸氣皆屬於肺,喘者也屬於肺,……,七情所感,或因墜墮驚恐,……,遂使臟氣不和,營衛失其常度,不能隨陰陽出入以成息,不得宣通而為喘也。」不暢的情志阻滯了氣機,肺氣功能低下,或者肝氣太過,致肺氣無法肅降,則逆氣而喘。
哮病的發作誘因有以下幾點:1. 外感邪氣,《臨證指南醫案·哮》言「若夫哮證,亦由初感外邪,失於表散,邪伏於里」。 六淫中風為百病之長,其他邪氣相兼風邪,如外感風熱、外感風寒等,若人體未能及時表散,則邪蘊阻肺進而影響肺氣宣發、肅降功能,致津液聚停成痰濁,引發哮病。2.飲食失當,如《醫碥·哮喘》曰:「哮者……得之食味酸咸太過,滲透氣管,痰入聚結。」生冷、酸咸、肥厚之品使得脾運化失常,生痰之源為脾,脾病則肺病亦病不遠。
2.穴位敷貼療法與內科治療的聯繫
咳嗽的基本病機是因實證所致肺失宣發肅降以致的肺氣上逆。《難經·四十九難》曰:「形寒飲冷則傷肺。」機體咳嗽的主要原因是寒飲邪氣。四季性的咳嗽是臨床常有的內科肺系病,而內科病通過外治法具備可靠的根據。穴位敷貼將溫陽辛燥之中藥,經冬病夏治的經驗指導,敷貼於經絡腧穴的外治法。《內經》言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此時外界陽氣最盛,經過溫陽性質中藥的刺激穴位治療,能起到培補肺氣,乃至脾陽、腎陽的功能,治療得當,咳嗽必然少作。起居、飲食得當,增添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可以有效預防咳嗽發生或加重。
喘證的基本病機是因實證所致肺失宣發肅降以致實喘,或因虛證所致肺腎納氣失常以致虛喘。據中醫學理論,肺有主呼吸之氣和主一身之氣的功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天氣通於肺。」肺通過呼吸效應,依靠清氣、濁氣不斷循環,使生命生生不息。肺可以調節全身氣機的升降、出入。肺的呼吸功用失常,必將影響一身之氣的形成和運轉,表現出少氣不足以息、聲低氣怯、肢倦乏力等症,致使臟腑之氣的升降、出入失度。《景岳全書·傳忠錄》言:「肺出氣也,腎納氣也,故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本也。」肺主呼吸出入之氣,而氣根本在於腎。腎氣充沛可以協助肺氣,因腎能攝納肺吸入的清氣,避免呼吸表淺。若腎氣虧耗則不能協助肺氣,患者即感呼吸不暢,且呼多吸少。故肺、腎功能失常導致人體喘證的發生。
哮病病發的病機主要在於外感邪氣誘發體內「伏痰」,痰阻氣機,則痰氣相互搏結,阻塞氣道,形成狹小空間,管腔流暢不利,肺氣宣發、肅降功能失用,繼而致使肺內積痰,致使氣息喘促,甚者痰鳴,發為哮病。據中醫學理論,肺有主通調水道功能。肺經過宣發、肅降作用對體內的水液體現著朝上、朝外布散與向下、向內布敷功用,故言「肺為水之上源」。 脾有運化水液功能。脾的運化功能能夠將水飲化生為津液;脾的升清功用,可將已生成津液上輸經肺布敷周身。腎有主水的功用。腎本身陽氣可通過氣化作用膀胱濁液中較清部分通過肺作用輸佈於全身,使得渾濁部分化為尿排出。腎中陽氣為一身陽氣之根,肺氣的宣發肅降、脾氣的運化和膀胱、三焦氣化均需要腎中陽氣溫煦蒸化作用。《素問·經脈別論》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人體肺、脾、腎三臟功能完善,則人體水液代謝正常;人體肺、脾、腎三臟功能失常使得痰飲形成哮病。
故防治咳嗽、喘證、哮病理應從如下方面進行:對患者體內聚集的痰飲應去除,以除去哮病「夙根」;對脾、肺、腎重點與哮病、喘證相關的臟腑進行補益正氣,提高機體抗禦外邪的能力。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法是一種整體性療法,其發揮中醫學經典理論優勢,將穴位敷貼藥物、腧穴在夏日三伏天特定的時段情況下相聯繫進而起到很大的作用。依據 「天人相應」的學說,夏日三伏天人體陽氣呈現強勢。陽氣旺,則衛氣得固、氣血流通增強,正氣強盛以抗外邪。同時夏天三伏天也是溫煦人體陽氣、去除內生寒邪的良好時機,是因人體陽氣能得外界陽氣的資助。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法的取穴主選取人體重點背俞穴。背俞穴主要功能是把人體臟腑精氣輸注於腰、背部,具備一腧穴治療一臟腑的醫學特色,即所謂「五臟之系在於背」。《素問·四氣調神論》有言:「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二腧皆在背,其穴並可入邪,故臟腑病皆可治背。」肺俞有止咳化痰、補益肺氣之效。脾俞有培土生金、補益脾氣之效。腎俞有固本攝氣、補益腎氣之效。任脈之膏肓有調養肺脾腎,諸虛皆補之效;督脈的大椎是人體所有陽經的交互樞紐,其有著維護振奮全身之陽的重要作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的功效與主要選擇的中藥學的四氣五味藥效作用相關。白芥子,歸肺經,味辛性溫,有溫肺化飲、利氣散結之功。細辛,歸肺、腎經,味辛性溫,有散寒祛風、溫肺化痰之功。甘遂,歸肺、腎經,味苦性寒,有驅逐水飲、散結消腫之功。延胡索,歸脾經,味辛性溫,歸脾經,有行氣活血之功。生薑,歸肺、脾經,味辛性溫,有溫中發汗、解表止咳之效。綜上,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法可通過陽氣的強盛達到,達到最大程提升正氣的作用,從而通過溫陽化飲使得哮病「夙根」得除,通過補充脾、肺、腎三臟之氣使得喘證病因得除。
3穴位敷貼在慢支、哮喘治療中的現代研究
3.1 改善氣道炎症
曾征等[9]運用敷貼方敷貼肺俞、脾俞、腎俞等腧穴就穴位敷貼對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形態學進行研究。結果提示:穴位敷貼能改善慢性支氣管炎的炎症情況,乳頭以及粘膜增生、支氣管的鱗狀化生能得到能緩解,杯狀細胞的增生程度能得到降低, 痰液的分泌隨之減少,咳痰、喘息等癥狀得到有效控制。沈惠風等[10]對運用中藥敷貼的哮喘豚鼠進行血清學實驗研究,並分析藥物時效作用。實驗研究結果表明中藥循經敷貼法治療哮喘的機制是吸收入血清的藥物直接對抗乙醯膽鹼(ACh)的收縮作用,從而使氣道高反應特性得到改善。李煒群等[11]研究循經中藥敷貼法治療哮喘的血清中藥理作用。結果證明:中藥循經敷貼療法治療哮喘的主要機理是因對抗ACh在哮喘緩解期產生了對支氣管平滑肌(BSMCs)的保護作用,進一步起到了解痙作用。張毅敏等[12]運用穴位敷貼治療哮喘豚鼠,並探究敷貼後外周血及支氣管組織嗜酸性粒細胞的變化。研究發現,穴位敷貼能明顯降低哮喘豚鼠支氣管組織嗜酸性粒細胞(EOS)浸潤程度以及外周血EOS水平,具有確切的抗氣道炎症的作用,進而治療哮喘。關東升等[13]運用咳喘寧貼膏貼敷支氣管哮喘模型大鼠,並研究肺泡中炎性細胞的治療前後變化情況。研究發現,貼敷後哮喘大鼠中炎性細胞總數、嗜酸性以及中性粒細胞數量、淋巴細胞數量都有明顯的降低。炎症指征的消除在病理上則代表氣道水腫和黏液分泌的減少,發生支氣管哮喘的概率就明顯降低。唐純志等[14]進行穴位敷貼對哮喘豚鼠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1 (TGF-β1)變化的實驗研究。研究顯示:TGF-β1在哮喘發病過程中的重要調節作用主要表現為:促進平滑肌細胞增生、肥大細胞及細胞外基質沉積,與哮喘患者氣道重塑有關,穴位敷貼可以抑制TGF-β1含量,從而抑制患者的氣道重塑。何麗等[15]運用喘敷靈敷貼對哮喘豚鼠進行敷貼,研究肺組織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濃度對療效的影響。研究證實,冬病夏治穴位敷貼可通過降低肺組織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濃度來減輕高濃度NO的前炎症及細胞毒作用,並且使NO在低水平狀態舒張氣道,維持氣道反應性在正常水平。孔凡盛[16]進行穴位敷貼對肺部炎症大鼠TNF-α 、IL-8 水平影響的實驗研究。結果提示:中藥穴位敷貼可使得TNF-α、IL-8 等細胞因子減少產生,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TNF-α、IL-8 增加而出現的炎性氣道癥狀。姜之炎等[17]進行中藥敷貼粉對哮喘模型大鼠外敷的實驗研究。實驗顯示:中藥敷貼粉可以使得大鼠肺部炎症細胞浸潤減少,作為哮喘重要靶細胞的嗜酸性粒細胞能明顯降低,綜合作用使氣道反應性降低、氣道擴張。秦亮甫等[18]用哮喘膏對患有哮喘豚鼠進行穴位貼敷。實驗結果表明,其法能降低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和總IgE,對哮喘所致的氣道反應具有一定的作用。姚紅等[19]對哮喘大鼠運用中藥穴位敷貼,研究其肺組織的炎症表現。得出結論:中藥穴位敷貼對哮喘大鼠中的嗜酸性粒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能減輕其浸潤作用,並且對影響哮喘發作的白介素-4、γ-干擾素能起到一定程度的調節作用。
3.2 調節免疫功能
陳曉勤等[20]探討穴位敷貼對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其於夏季三伏對62例哮喘患者運用「陽虛敷貼方」進行敷貼穴位。對比患者治療前後的外周血T細胞、B細胞以及血清IgE、IgM等的含量。結果顯示T細胞值上升, B細胞明顯下降; IgM含量增加,而IgE含量降低明顯。結論提示「陽虛敷貼方」貼敷對支氣管哮喘具有良好的療效。喻曉等[21]運用咳喘散對支氣管哮喘大鼠進行穴位敷貼,研究其血清中炎症因子在治療前後的變化,探討穴位敷貼治療的主要機制,研究目標是測定治療前後血清中的TNF-γ ,IL-4以及ECP水平。結果顯示中藥敷貼可以使得TNF-γ 升高,IL-4降低,ECP水平下降,穴位敷貼通過調節免疫,控制氣道炎症,起到良好療效。李煒群等[22]運用哮喘外敷方貼敷哮喘模型豚鼠,考察其抗乙醯膽鹼(ACh)藥理作用。將40隻豚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中藥貼敷1 d,7 d和14 d組,誘導hulson哮喘模型。通過血清藥理學方法,研究各組豚鼠血清因素對氣管收縮力的影響。結果表明,中藥貼敷1 d組和對照組無顯著差異,而中藥貼敷7 d組、14 d組的
抗Ach效應出現。得出結論,哮喘外敷方貼敷7 d後,豚鼠血清表現出出抗Ach作用。陳劫等[23]運用穴位敷貼對過敏性哮喘豚鼠進行觀察,研究其法對豚鼠血漿、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內皮素(ET)水平及血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IL2水平的影響。結果在血漿、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的ET水平比較方面,治療組要明顯低於致敏組(P均<0.01),與正常組無明顯差異(P均 >0.05);療組血清中IL-2水平明顯低於致敏組(P<0.01),與正常組無明顯差異(P>0.05) 。結論提示穴位敷貼可能通過降低血漿、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ET含量,降低血清中IL-2含量對過敏性哮喘有治療作用。張毅敏[24]對哮喘豚鼠應用穴位敷貼,探討穴位敷貼治療哮喘的機理。研究治療後其支氣管肺泡組織EOS 凋亡指數、凋亡相關基因Fas、Fas 配體(FasL)、bcl-2 表達。結果穴位敷貼組EOS 凋亡指數及Fas、FasL 表達明顯高於模型組(P<0.01)。穴位敷貼組bcl-2 表達低於模型組(P<0.05)。得出穴位敷貼能治療哮喘的作用機理之一是穴位敷貼具有上調支氣管肺泡組織促凋亡基因Fas 及其配體FasL 表達、下調凋亡抑制基因bcl-2 表達、促進哮喘主要炎性細胞EOS 凋亡的功能。賴新生等[25]的穴位敷貼對哮喘豚鼠血清E、P選擇素水平的影響,主要觀察穴位敷貼療法對哮喘豚鼠血清E、P選擇素的影響,結果顯示穴位敷貼可以明顯降低血清E、P選擇素水平,並提高IL-10的水平,這可能是其治療哮喘的作用機理之一。王淑偉等[26]觀察穴位敷貼對支氣管炎大鼠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在慢支時的機體紅細胞的低下免疫功能,經過穴位敷貼實驗證實,與實驗前相比較,支氣管炎大鼠的紅細胞C3b花環率明顯提高(P<0.01),而紅細胞免疫複合物花環率明顯降低(P<0.01),說明穴位敷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機理之一是能提高慢支大鼠對免疫複合物的清除能力,減少了炎症反應,最終提高了免疫能力。沈惠風等[27]運用中藥外敷對哮喘豚鼠,探討中藥循經敷貼治療哮喘的作用機制。結果在血清IL-5(促炎作用為主的細胞因子)表達的比較方面,模型組要高於正常組(P<0.05),說明豚鼠IL-5表達增強與哮喘有關;同時得出了外敷中藥可降低豚鼠肺組織IL-5的表達(P<0.05),表明中藥外敷能通過降低肺組織炎性細胞因子IL-5的表達而延長豚鼠誘喘的潛伏期,減輕哮喘發作程度。陸偉珍等[28]運用中藥穴位敷貼治療哮喘,研究其細胞因子IL-4、 IL-10及IL-13的影響作用。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後結果相比較, IL-4, IL-13(促炎作用為主的細胞因子)明顯降低(P<0.01),同時IL-10(抑制炎症作用為主的細胞因子)明顯增高(P<0.01)。表明在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細胞因子的影響程度上,中藥穴位敷貼的療效是確定的,一方面可顯著降低具有促炎作用為主的細胞因子IL-4, IL-13;另一方面能夠使抑制炎症作用為主的細胞因子IL-10明顯升高。
3.3 增強肺功能
測定肺功能則體現呼吸疾病的嚴重程度。呼吸系統疾病發生時,如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氣峰流速(PEFR)和其他相關的呼氣流量指數值均降低。王家琳等[29]運用咳喘膏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穴位敷貼。運用穴位貼敷治療後的臨床表現積分(包含咳、喘、痰、哮鳴音評分)變低,同時慢支患者的FVC、FEV1.0、PEFR數值均增加。研究認為,運用咳喘膏進行穴位敷貼能有效促使痰液排出、緩解支氣管痙攣、增加支氣管通氣,起到排痰、止痙、改善呼吸的功效。喻曉等[30]運用咳喘散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穴位敷貼。研究主要對哮喘患者的肺功能(PEFR、FEV1) 及一年內的急發次數情況進行觀察。結果顯示,患者肺功能水平PEF、FEV1方面都有所提升,患者一年內的急發次數顯著減少。
4.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的相關理論
4.1冬病夏治的淵源
冬病夏治的理論最先見於《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曰:「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其含義是春夏作為萬物始生的象徵,秋冬具有萬物閉藏收斂的特點。春夏之季節,人體養陽與陽氣漸長相適宜;秋冬之季節,人體養陰與陰氣漸長相適應。此段言論蘊含了最早的冬病夏治理論:中醫的養生之道「治未病"思想。醫聖張仲景也明確言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冬病夏治遵照「既發之時治其標,未發之時治其本」的治病綱領。古人從多個方面論述冬病夏治思想。五行方面,《素問·六節臟象論》云:「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正是從五行角度言冬夏之間的關係。陰陽方面,《素問·四氣調神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二氣交,萬物華實」,正是言中了陽氣隨著夏的到來而達到峰值。夏時之「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的節氣,此時節的特點是人體外界陽氣最盛、陰氣最衰,此為提升人體陽氣良機,如果振奮人體內的陽氣,可將冬病之邪減弱和消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亦言:「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虛寒疾病大多是因體內陰盛陽衰,繼而機體抵抗力降低明顯,此時外邪侵襲易發為寒證。夏季三伏天,人體自身陽氣隨著自然界陽氣旺盛而生長,此時會有一系列人體生理特點的變化:如汗孔開泄,血液循環加速等。清·清?張志聰在《內經素問集注》中註解為:「春夏陽盛於外而虛於內,故當養其內虛之陽;秋冬陰盛於外而虛於內,故當養其內虛之陰。「其得出了「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的實質體質變化。其以為若此時順時而為,增加充足的陽氣,就能夠使得人體陽氣得到極大的增強,能夠起到平衡臟腑,肅清體內陰寒之氣,激起人體的抵抗力,此為冬病夏治理論中的應時學說。冬病夏治的具體應用有如下幾點:一是在 「三伏」陽氣旺盛季節,宜用辛香溫燥中藥,取其陽氣同求之理,使得耗散之氣回收,進而驅逐留置邪氣,使正氣陽氣漸復漸旺,以完成抗病力增強、防病治病的目標;二是在疾病較為緩解的時期,服用溫陽藥物,起到陽氣得以振奮、抗病能力得以提高的作用,進一步減少疾患的複發、減輕疾患的發作癥狀,以發揮出扶正康復的效果。從體質方面來看,須冬病夏治調適者,其體質多陽虛性體質居多。冬病夏治的實際作用機理是經過治體,進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即通過春夏養陽的有用方法,使得陽虛體質得以提高乃至糾正,於此種環境中,人體全身之陽氣逐漸得到增強,完全治癒慢性虛寒性疾病或防止其複發,那麼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理想健康狀態指日可待[31]。
4.2穴位敷貼法的歷史
穴位敷貼作為中醫外治法的一種,作為一種古老的給藥方式,最先見於《素問》。晉唐時代,伴隨針灸學的理論的升華,醫家可以把外敷法與經絡腧穴的功用更好地聯合,穴位敷貼療法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推行。宋明時期,穴位敷貼伴隨中藥外治法的精益求精和改進,極大的厚實了自己的研究內容。如明朝《普濟方》有葯敷湧泉治鼻淵法的論述。清朝吳師機的《理瀹駢文》以「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 外治之葯亦即內治之葯」、「膏藥貼法亦與針灸通」、「與針灸取穴同一理」等重要論點,為探究「針葯結合」開拓了新途徑。清朝醫家徐靈胎曰:「用膏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有力,……。」清代醫家張璐較為全面闡述了貼敷的選穴、藥物組成、貼敷時間、適應症等,其《張氏醫通》曰:「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應有不應,……,往往獲效。方用白芥子凈末一兩,延胡一兩,……,人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獲效。……,候三炷香,方可去之。"穴位敷貼療法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二是以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為原則;三是依據經絡學說,擇用相宜的藥物在對應的腧穴上進行敷貼,三者合參聯合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中醫學的主要思想是人體是一個有機性總體,組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彼此協作、彼此為用的,在病理上也是彼此影響的。穴位敷貼療法在這種背景下以中醫整體觀、辨證論治思維為綱領, 運用有差別的方法將中藥敷貼於人體腧穴, 以施展其治療作用。《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穴位敷貼藉助經絡上的穴位疏通內外的屬性治療身體疾患。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治療肺系疾病,其理論兩千多年前就有記載,《內經》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在「三伏」天陽氣盛極之時,對人體的穴位敷貼可以起到激人體的經絡和穴位、調治氣血、提高人體內的抗病能力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經過皮膚攝取,經穴位隨經脈的循行,導入臟腑,直達病所,施展出藥物的「歸經」功用;另一方面,輸佈於周身,使周身之經氣亢奮,使人體對應的臟腑功能得以實現,達到溝通表裡、聯繫經絡,增強氣血通暢、臟腑安和、陰平陽秘。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的療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還有憑藉特定的藥物攝取以體現明顯的藥理功用,本療法可發揮腧穴、藥物的兩重治療作用而使療效倍增。穴位有關刺激作用體現在:人體表裡、上下的疏通均須經過經絡,臟腑、經絡之氣更是通過腧穴將其輸注於人體表內、表外,進一步起到氣血的運轉、全身的營養功用。簡而言之,刺激穴位的三個功能是:溝通經絡、調理臟腑、調治氣血。而藥物作用的發揮,是以藥物各自屬性為前提,歸納得到就是藥物的四氣五味、升降沉浮以及歸經。以上述理論為研究基礎,加之醫家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穴位敷貼療法起到扶正祛邪、調節陰陽、調治氣血和條達氣機,達到治療目標[32]。
4.3 經絡學說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為經脈和絡脈的總稱。而經絡學說是論述經絡體系的散布循行、生理功效、病理轉變的一門理論學說,同時論及了與臟腑的相互關係[33]。經絡理論是中醫理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方面均有體現,千百年來一直作為一個綱領指導臨床醫學實踐。故《靈樞·經別》曰:「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人體經絡系統將氣血輸運以及濡養全身,維持生命活動和保衛機體。《靈樞·本藏》則言:「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別關節者也。」
縱橫交錯的經絡體系能夠經過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方式而施展作用。《靈樞·海論》言:「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理論上,因為彼此相連,所以經絡系統一條經脈對應一個臟腑,若一個或數個臟腑有疾患,相應一條或者數條的經絡反應通常會比較明顯。此時就可以採用該經的相關腧穴進行治療,「 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正是說明經絡上的腧穴所起到的對該經絡治療作用。而穴位敷貼,作為中醫學外治法之一,正是通過腧穴直接連接經絡系統這個途徑進入人體五臟六腑,進而發揮作用。
4.4 腧穴理論
據中醫理論,穴位是經絡與臟腑密切聯絡的一個樞紐,不僅能反映其生理和病理特點,而且對內臟疾病也能進行有效的治療。從微觀上分析,人體自感染病邪,若通過內傳而至五臟六腑,臟腑則功能損耗失常,貫穿其中的經絡退而求其次受到影響。人體氣血津液的失常變化常因經絡體系的阻滯。在這個背景下,一些經絡循行異常情況可以發生,例如麻木,腫脹,結節,疼痛等。穴位貼敷療法刺激人體皮膚局部,可作用在與穴點相對應的皮部,經過經絡體系的內部主動調整,從而規範因臟腑受損致使陰陽不均衡的內環境。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擇取相關腧穴的一般思路是變通的思維,既可以採用既有配穴處方,也可依據辨證論治的證型進行辨證選穴[34]。肺俞主治咳嗽、鼻塞、潮熱、氣喘、冷汗、吐血、胸滿等一系列經辨證與肺有關的疾患,是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法最基本的穴位。 膻中 、中府、天突、大椎、膏肓、脾俞、腎俞都是其餘經常使用的穴位。膻中作為人體之氣會,具有條暢全身氣機的作用。中府為肺之募穴,是肺氣匯聚於胸部的腧穴。天突穴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之一,解剖部位處於氣管正中,擁有很好的止咳功效。人體諸陽經交會於大椎穴,所以大椎穴具有振奮人體一身陽氣的作用。膏肓是保健要穴,可以治療久病虛損[35]。脾俞、腎俞是脾、腎二髒的背俞穴,人體陽氣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脾腎陽氣的協助,故此二穴為常用敷貼腧穴。夏季三伏天敷貼相關腧穴,可以使陽氣從表達里,以經通臟,達到扶正強身的目的。
4.5 藥效作用
目前,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法中藥物構成大多源自清·張璐《張氏醫通》中的冷哮方,今世醫家多以此為基礎變革發揮應用於臨床[36],這些範圍製劑組成則較為統一。穴位敷貼療法的綜合功效與所選中藥的四氣五味、主要功效有關。白芥子,性溫味辛,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延胡索味,性溫辛苦,理氣活血、散瘀止痛。細辛,性溫味辛,解表祛風、消腫止痛。甘遂味,性寒甘苦,攻逐痰飲、利水消腫[37]。除此之外,中藥理論還講求性味、作用和歸經三個屬性。每種中藥憑藉這些屬性能夠使病邪消滅、病因祛除,平衡臟腑陰陽而施展出治療功效。穴位敷貼藥物經過透皮給葯,使得藥物最初透過外膚,再次通過經絡直達人體臟腑,可展現出較強的藥效功用。現在研究也證實了穴位敷貼法中一些中藥的藥理作用。藥理學實驗已經證明[38],大劑量白芥子水的提取物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外,小劑量炒自芥子的石油醚提取物也具有平喘作用。肖汝傑[39]通過藥理實驗,得出了細辛具有抗炎、平喘祛痰、抗菌、提高機體代謝、免疫抑制和局部麻醉等作用,很好地解釋了細辛在穴位敷貼法中的藥理作用。
5.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的基本概況
5.1 組方分析
穴位敷貼通常由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等中藥構成。白芥子,味性辛溫,溫肺利氣、散結祛痰、鎮咳止痛。朱丹溪則言:「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達",突出了白芥子的辛散祛痰特性。張學梅等[38]經藥理實驗證實,大劑量白芥子的水提取物擁有較好的祛痰作用,小劑量炒自芥子的石油醚提取物則有平喘功效,小劑量炒白芥子的醇提取物還具有很好的鎮咳功效,可推斷出白芥子其祛痰的成分水溶性較大,而鎮咳平喘的有效成分集中脂溶性比較大。臨床上因敷白芥子產生的發紅、發熱效應,甚者發泡反應,可採取調整白芥子比例含量來解決此類問題。細辛,味辛性溫,祛風解表、溫肺化痰、通竅止痛。細辛多用治咳逆之患,如《神農本草經》言其「主咳逆」,《藥性論》則曰 「治咳逆上氣」。細辛具有解熱、抗炎、抗菌、抗驚厥、抗衰老、提高免疫代謝和麻醉作用,在藥物療效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40],進一步探究細辛在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的藥理很具有現實的意義。細辛具有平喘作用的直接機制是其能松馳氣管平滑肌,支氣管痙攣通常由組胺和乙醯膽鹼引起,而細辛成分中含有的揮髮油對該原因引起的痙攣有明顯的拮抗作用,此外細辛還能夠通過消除炎症作用參與到支氣管疾病的平喘祛痰作用中[41]。延胡索,味辛性溫,有化瘀止痛、理氣活血之功效。《本草經疏》有言:「延胡索, 溫則能和暢,和暢則氣行;辛則能潤而走散,走散則血活。研究證實,延胡索能抑制炎症介質IL-8的分泌,表現出抗炎、抗菌作用,延胡索乙素能抑制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和p38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表明延胡索能抑制炎症介質IL-8的分泌經其阻斷蛋白激酶磷酸化的作用[42]。穴位敷貼選擇延胡索,是因為其能減輕因白芥子起泡而引發的局部皮膚感覺痛,更是因為其能輔助白芥子等其他中藥行氣散結,達到化痰療效。甘遂,味苦性寒,有瀉水逐飲、利水攻痰之功效。《本草經集注》言:「其利水穀道」;《本草綱目》曰:「甘遂瀉隧道之水濕」。甘遂能刺激機體腸管,增加其蠕動,進而引起瞬時瀉下的效應,小鼠口服經乙醇浸泡的生甘遂或炙甘遂10~50g/kg,其後約半數實驗小鼠發生顯著的瀉下反應,以生甘遂瀉下作用較強,炙甘遂其次。甘遂在免疫上能發揮出一定的效用,從其分離出的3-0-(2』E,4』Z一癸二烯醯基)巨大戟二萜醇和3-0-(2,3-二甲基丁基-13-0-十二烷醯基巨大戟二萜醇有著對通過Fc受體後的免疫複合物附著在巨噬細胞上的正向力作用[43]。
5.2 選穴依據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的選穴:中府(雙)、天突、膻中、大椎、膏肓(雙)、肺俞(雙)、脾俞(雙)、腎俞(雙)。
中府穴:在雲門穴下1寸,齊平第一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屬肺經募穴。《甲乙經》曰:「中府,手足太陰之會。」《千金方》言:「中府,主喉痹,胸滿塞,寒熱。中府穴名中,中指中焦,府是聚集之意。中府穴主治咳嗽,氣喘,肺脹滿,胸痛,肩背痛等。
天突穴:在人體胸骨切跡上窩,選穴取坐姿,於兩鎖骨頸前中線、胸骨上窩中央定穴。屬任脈。天突穴,別名玉戶穴、天瞿穴。《靈樞·本輸》言天突「缺盆之中任脈也「,《針灸大成》言天突穴「主麵皮熱,上氣咳逆,咽腫咽冷,聲破,喑不能言,胸中氣梗梗」,其主治疾病咳嗽,哮喘,胸中氣逆,舌下急,梅核氣等。
膻中穴:在胸前中線上,與第四肋間齊平,雙乳連線中點。其有「宜中」、「胸堂」、 「元兒」、「上氣海」等別稱。一方面其是奇經八脈中任脈的經穴,另一方面穴其是十四經脈中心包經的募穴;再次膻中穴是人體經穴系統中的八會穴之一的氣會穴。《靈樞·海論》謂:「膻中者,為氣之海」,《靈樞·脹論》則言: 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根據中醫基礎理論,「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膻中 穴 作為人體氣會,有寬胸理氣、調暢氣機之功,可以明顯起到對人體一身之氣的推動作用,進而起到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和勝腑功能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膻中穴為氣會 ,因近於胸部,故通過其調理氣機、調和氣血的作用,能直接對呼吸系統病症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椎穴:在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屬督脈要穴。為督脈與手、足三陽經交會樞紐。大椎的適應症囊括呼吸系統,如《景岳全書》所言:「背中骨節第七椎下穴灸三壯,喘氣立足。」又《針灸大成》曰:「大椎主肺脹脅滿。」督脈為陽脈之海,大椎穴為督脈要穴,其可通過調節陽脈控進而調節臟腑功能。
膏肓穴:在人體第四胸椎棘突後,左右各旁開3寸。屬足太陽膀胱經腧穴。最先見於《備急千金要方》,其曰:「膏肓俞無所不治」。王唯一著《明堂銅人灸經》載:「膏育二穴,在第四椎下,兩傍相去各三寸,主無所不療,贏瘦虛損,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發狂……健忘」。 膏肓穴擁有補益肺氣、止咳平喘之功,各種慢性咳喘,重於寒者療效優良。
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處,雙側各一穴,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其名出於《靈樞·背俞》,有言「五臟之腧,出於背者;肺俞在三焦之間,挾脊相去三寸所」。肺俞穴的主要功能是調理肺氣、補虛泄實。古代對其穴位功用記載的有:能治療肺脹、胸滿上氣、哮喘、咳嗽、胸脅支滿等一系列呼吸系統疾患。現階段臨床已經證實,治療肺俞穴可顯著提升肺功能,對呼吸系統疾病有著很好的療效。
脾俞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旁開 1.5寸處,雙側各一穴,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素問·咳論》曰:「治臟者,治其俞」,闡述了背俞穴與內臟重要的聯繫。脾俞穴作為是脾臟生理在背部顯著的反映點,其不僅能反應病候,更能接受治療。根據中醫學「培土生金」的治療思想,臨床上培養脾土,進而土旺生金,補脾氣帶動肺氣充足,則呼吸系統運轉正常。
腎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 1.5寸處,雙側各一穴,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中醫學認為腎分為腎陰、腎陽兩個層次,而腎中精氣充足是生成上述物質的前提。腎俞是腎中經氣輸注的部位,臨床實踐證明腎俞穴可補腎益精,使得人體氣血興旺。對呼吸系統方面,腎陽充實,從而肺臟陽氣也得到進一步溫煦,從而身體得健。
5.3敷貼時間選擇
在夏季穴位貼敷療法治療肺系疾病,二千年前其理論已被記錄,《內經》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恰是在三伏天陽氣盛極之時,對人體有關穴位進行敷貼,意在刺激人體經絡和穴位,調治氣血並調動機體免疫機能,提升人體潛在抗病能力,從而內病外治。一方面經過皮膚攝取,經穴位隨經脈的循行,導入臟腑,直達病所,施展藥物的「歸經」作用;另一方面,輸佈於周身,誘發全身之經氣,調整人體對應的臟腑功能,起到溝通內外、聯繫經絡,增強氣血流暢、臟腑安和、陰平陽秘[44]。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的療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還有經過特殊的藥物吸收以施展明顯的藥理功效,本療法能夠發揮腧穴、藥物的兩重治療作用而使療效倍增。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慢支、哮喘主要是在中醫經典理論指導下。《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指出人要適應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轉變,以合乎時令的方式調整人體陰陽,起到養生和防治疾病的目的。此法具備操作簡便、無副作用、患者易接受和良好的遠期續效功用等特色。三伏天陽氣盛極之時,人體全身通過皮膚毛孔大量排汗,此時若貼敷相關穴位對慢支、哮喘進行治療,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可以改變人體的過敏狀態,同時也使得機體丘腦、垂體以及腎上腺素系統的功能獲得加強[45],在臨床上是一種很好的療法。
6.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法的作用方式
6.1刺激作用研究
穴位貼敷藥理作用中,細辛辛散解表,白芥子溫陽行氣,延胡索活血化瘀,甘遂的瀉下逐水。朱丹溪言白芥子,「痰在脅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不行達。故無論是胸膈或經絡、皮肉等處的伏痰,其皆可散之「。再配具有辛散刺激作用的薑汁,則大範圍擴展了各種藥物的辛散溫通作用。夏日三伏氣候悶熱,機體皮膚腠理毛孔擴大。同時此時毛細血管得到擴張,此時穴位敷貼,加上各種中藥的辛散作用,從而使得局部可以得到更好的刺激治療。實驗證實,敷貼皮部血管明顯擴張,血液循環獲得普遍加快,藥物較易透過皮膚間隔,經由細胞攝取;藥物的刺激在大腦皮層構成一個新的興奮灶,遺留下印記反射,持久的抑制作用轉變了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的功能狀況,改良了機體的免疫狀態,增強了機體的抗病能力[46]。宣麗華等[47]為了使這種穴位敷貼刺激作用達到平衡,其在貼敷中一方面把藥粉在加熱的生薑汁中攪拌,從而有效緩解了白芥子的刺激作用,經過調配使得貼敷藥物的功效達到有效而溫和地發揮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加入更賦有辛散力的冰片,更加大了這些藥物的滲透作用,在此種情況下,藥物更易透皮吸收,從而加強了穴位貼敷的功效。穴位敷貼經過刺激穴位和藥物吸收,在大腦皮層中形成一種新型興奮灶,治療時這種內分泌的興奮能夠改善氣管、血管等腺體分泌,使得氣道生理能夠正常化,從而解除病態狀況。同時這種刺激可以有效使人體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功能得到調整,具體表現為內分泌上的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軸功能得到提升,使人提高免疫功能、增強體質通過產生抗體的模式 [48]。
6.2穴位效應研究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藥物由皮膚滲入穴位,經腧穴吸收進入人體,通過生物波效應經貫通機體全身的經脈而激發陽氣、提高免疫力。《靈樞·海論》曰: 「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素問·咳論》也言: 「治臟者,治其俞」。經絡功能通常被認為是疏通表裡、聯絡上下、氣血並調、營養運輸、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等[49]。 根據這一傳統理論,冬病夏治穴位敷貼主要選擇人體經絡系統中位於足太陽膀胱經上的背腧穴,在中醫理論中其是臟腑之氣輸注於背部的腧穴。經絡系統中腧穴主治的特點有:一是腧穴所處,主治所在;二是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穴位貼敷療法是通過藥物治療疾病,其療效集成於藥物、腧穴、經絡的總體作用。對穴位敷貼藥物是一種具備藥物攝取的直接功用和穴位刺激次要作用的綜合性療法,可調理氣血、平衡臟腑,施展藥物和穴位的兩重功效,加強免疫功能,推動身體健康,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人體相關背腧穴,如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腎俞等,其均位於背部胸椎旁的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為機體交感神經分布區域,每一臟腑由對應神經節段控制,對這些背腧穴進行刺激,能通過神經傳入中樞從而使交感神經興奮,進而導致迷走神經緊張度降低,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系統共同發揮處解痙、止咳、平喘的作用[50]。
6.3藥物透皮作用研究
人體通過局部皮膚對藥物進行吸收的方式主要有透皮吸收作用、水合作用、穿透促進劑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透皮吸收作用。在當代藥品理論的概念中,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被稱之為經皮給藥方式,其是現代醫學中透皮給葯體系觀念的重要表現。經研究證實,夏季三伏天機體整體皮膚血循環代謝增強,毛細血管及汗腺及普遍開放,皮膚間更是有充足的儲存空間層,於此時運用穴位敷貼對疾病進行治療,經透皮吸收作用後的藥物濃度曲線可以表現出平緩的態勢,較好地避免了因口服或者注射給藥方式在時間—血液曲線上表現出的峰谷現象[51]。穴位敷貼此種經皮給藥方式,其藥物通過皮膚的自然吸收,隨後才進入到機體血循環系統,減少了消化道及肝臟對其分解破壞,使其藥效發揮更加充分,同時也減少了藥物對於消化道的刺激作用[52]。劉莉等[53]運用代謝組學方法研究中藥穴位貼敷透皮給葯治療豚鼠哮喘的作用,分組給葯後取哮喘模型鼠血清,對各組血清進行代謝譜檢測憑藉超高效液相色譜結合高解析度質譜聯用(UPLC-Q-TOF/MS)技術;結果表現為,穴位給葯組的樣本點與模型組、空白組、模型組完全分離,其分別具有特殊固定的聚類效應;得出結論,充分研究出喘模型鼠血清的UPLC-Q-TOF/MS代謝組學模式,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哮喘的透皮給葯機理得到進一步闡明,其研究有助於日後通過現代生物科學技術對傳統中藥製劑進一步的製造。
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冬病夏穴位貼敷治療效果確切。不同治療年數起到對疾病不同的治療作用,通過對一、二、三年療效組的研究,我們可以得出療效與治療年數存在一定的關係,且隨著治療年數的增加,療效也隨之增加。該敷貼療法易行簡捷,價格合中,能被廣大患者認可,十分值得長期探究。
推薦閱讀:
※pd1臨床試驗招募
※經鼻腸管早期腸內營養應用於重症顱腦外傷中的臨床研究
※好的臨床研究應該什麼樣?告訴你書上沒有的經驗!
※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