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知識競賽試題
今年是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根據中央和省委有關精神,省委宣傳部、省委黨史研究室、團省委、《甘肅日報》社、《黨的建設》雜誌社聯合舉辦甘肅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知識競賽。現將競賽有關事項說明如下:一、本次競賽面向社會大眾,凡有意者皆可參與;二、參與者從報紙剪取或網上下載競賽題及答題卡,並按相關要求塗卡;三、競賽設一等獎10名、二等獎50名、三等獎100名;四、請將答題卡於2010年9月31日前郵寄共青團甘肅省委宣傳部(地址:蘭州市城關區民主西路400號,郵編:730000)。
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知識競賽試題
1、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毀了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製造借口向中國軍隊進攻,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日本侵華事件。
A、瀋陽 B、長春 C、大連 D、北平
日本侵華事件:
九一八事變(
華北事變(1935年)駐華日軍為了進一步侵略中國而策動華北各省脫離南京中央政府,實行「自治」的一系列事件。
七七事變(
八一三事變(
2、
A、二十九路 B、十九路 C、二十六路 D、八路軍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中
3、1933年5月26日,馮玉祥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並任命吉鴻昌為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北上迎擊日偽軍。
A、方振武 B、吉鴻昌 C、蔡廷鍇 D、蔡鍔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我國東北三省。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步步進逼,國民黨、蔣介石頑固地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坐視國土淪喪,把大量的軍隊用來對中國工農紅軍進行所謂的「圍剿」。而中國共產黨則堅決主張抗擊日寇的侵略。
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推動和影響下,國民黨內部發生了分化。
但是,國民黨、蔣介石卻以「破壞整個國策」為名對同盟軍進行圍剿。在日蔣的夾擊下,到1933年10月底,同盟軍遭到失敗。8月,馮玉祥離開張家口,方振武流亡國外,後為蔣介石所殺害。吉鴻昌避居天津租界,後被國民黨逮捕,在北平就義。而在此前,他已成為中共秘密黨員。
4、1933年5月31日,國民黨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塘沽協定》,協定實際上承認了日本對中國東北三省和熱河省的佔領。
A、《塘沽協定》 B、《秦土協定》 C、《何梅協定》 D、《二十一條》
塘沽協定是國民黨政府與日本侵略者簽訂的喪權辱國的停戰協定。
1933年3月,日軍佔領熱河,並大舉進攻長城各口,中國守軍奮起抵抗,卻因國民黨的破壞而失敗。
5、中國共產黨制定全面抗戰路線的會議是洛川會議。
A、瓦窯堡會議 B 、黨的活動分子會議 C、洛川會議 D、遵義會議
6、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會議,討論軍事戰略問題、全國的政治形勢和黨的策略路線問題,制定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策略。
A、遵義 B、瓦窯堡 C、洛川 D、延安
1935年12月17日—25日,中國共產黨在陝北瓦窯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在全國抗日民主運動日益高漲的形勢下召開的。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繼侵佔我國東北後,又發動了「華北事變」,妄圖把華北變成第二個「滿洲國」。而國民黨政府屈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淫威,繼續實行不抵抗政策,先後與日軍簽訂了「秦土協定」和「何梅協定」,實際上把包括北平、天津在內的河北、察哈爾兩省的大部分主權奉送給了日本。中國共產黨積極領導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救亡運動。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起草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10月1日正式以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義公開發表。這個宣言是根據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反法西斯人民統一戰線的精神提出的。宣言呼籲各黨派各軍隊和各界同胞停止內戰,集中力量一致抗日,並建議組成統一的國防政府和在國防政府領導下的抗日聯軍。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和領導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爆發了「一二九」運動,1萬多名學生舉行抗日示威遊行,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
在此期間,長征中的中國工農紅軍於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11月下旬,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所派代表張浩(林育英)回到陝北,向中共中央傳達了共產國際關於建立廣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內容。
在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抗日救亡運動重新高漲的形勢下,迫切要求對日本進攻以來的國內形勢作一次正確的分析,制定黨在新形勢下的策略和政策,糾正嚴重存在的「左」傾關門主義。為此,根據共產國際七大的決議,中共中央於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陝北瓦窯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即「瓦窯堡會議」。
會議由張聞天主持。參加會議的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和其他有關人員有: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劉少奇、秦邦憲(博古)、彭德懷、鄧發、凱豐(何克全)、李維漢、吳亮平、張浩(林育英)、楊尚昆、郭洪濤等10多人。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也參加了會議。
會議主要分析了華北事變後國內階級關係的新變化,討論了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抗日聯軍和國防政府等問題,批判了黨內長期存在著的那種認為不可能爭取民族資產階級與中國工人、農民聯合抗日的「左」傾關門主義的觀點,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會議通過了張聞天起草的《中央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決議指出:黨的策略路線是發動、團結與組織全中國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對當前的主要敵人──日本帝國主義和賣國賊頭子蔣介石,並指出關門主義是黨內的主要危險。
會議還通過了《中央關於軍事戰略問題的決議》,提出紅軍行動的戰略方針是:把國內戰爭同民族戰爭結合起來,準備直接對日作戰的力量和猛烈擴大紅軍。
會後,毛澤東根據瓦窯堡會議決議的精神,於12月27日,在陝北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進一步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系統地闡明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瓦窯堡會議是從土地革命戰爭到抗日戰爭歷史轉折時期,黨召開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它總結了兩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經驗,批判了「左」傾關門主義,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路線。這次會議是遵義會議的繼續。遵義會議只對當時最迫切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作出決議,而瓦窯堡會議則解決了政治路線問題。
7、被譽為「紅槍白馬女政委」,連日偽報紙也為之驚嘆,稱之為中國革命洪流中推出的弄潮兒的抗日英雄是趙一曼。
A 、楊靖宇 B 、趙尚志 C、 謝晉元 D、趙一曼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浴血奮鬥的年代,在黨的隊伍里湧現出一大批女性豪傑。昔日東北抗日戰場上便有一位名揚四方的女英烈,連敵偽的報紙也驚嘆於她「紅槍白馬」的英姿。她就是郭沫若所盛讚的「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
群眾親切稱她「瘦李」、「李姐」,戰士們尊稱她「我們的女政委」
敵人在公開處決前把她綁在一輛馬車上遊街示眾,她一路唱著《紅旗歌》,沿途許多群眾感動得流淚,就義時年僅31歲
8、
A、《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B、《為抗日救國爭自由宣言》
C、《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D、《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八一宣言》分析了由於日本的侵略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所造成的緊迫形勢,揭露了日本加緊侵吞華北和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的面目,指出中華民族已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抗日救國是全體中國人民面臨的首要任務。宣言強調建立包括上層在內的統一戰線,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範圍。
為此,宣言呼籲全國各黨派和軍隊、各界同胞,不論過去和現在有任何政見和利益的不同,有任何敵對行動,都應停止內戰,集中一切國力去為抗日而奮鬥。
《八一宣言》發表以後,很快在國內和全世界40多個國家的華僑中廣泛傳播開來,產生很大的影響。
9、《義勇軍進行曲》原是聶耳於1935年,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所作的主題歌。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A、《風雲兒女》 B、《英雄兒女》 C、《平原游擊隊》 D、《熱血忠魂》
《義勇軍進行曲》原是聶耳於1935年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所作的主題歌。
10、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華北事變,旨在把中國華北地區變為第二個「滿洲國」。
A、1934 B、1935 C、1936 D、1937
在抗日戰爭時期,華北自治區,當時日本人和國民政府簽定了《何梅協議》妄圖在華北五省建立一個由漢奸構成的,由日本人控制的第二個偽滿洲國。
華北事變是指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企圖把華北從中國分離出去而製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其內容應包括「河北事件」「張北事件」及《秦土協定》;「華北五省自治運動」及「冀察政務委員會」,這些事件基本上都發生在華北地區,故稱華北事變。
11、北平學聯於
A、1934 B、1935 C、1936 D、1938
華北事變後,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中國共產黨發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號召,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處在國防最前線的北平學生,痛切感到「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1935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員李常青抵北平,建立由彭濤等組成的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指定周小舟負責中華民族武裝自衛委員會北平分會的工作。在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的領導下,
從
大會通過了反對冀察政務委員會,反對華北任何傀儡組織,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收復東北失地,爭取抗日和愛國自由等8個決議案。會後,遊行隊伍奔向冀察政務委員會預定成立的地點——東交民巷口的外交大樓舉行總示威。隊伍走到前門,遭到大批警察和保安隊的攔截。經學生代表反覆交涉,軍警才讓遊行隊伍分批分別由前門和宣武門進入內城。在宣武門,愛國學生遭到上千名軍警的血腥鎮壓,有二三十人被捕,近400人受傷。北平學生的抗日救國示威遊行,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賣國活動,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不得不延期成立。一二九運動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和響應。天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杭州、西安、開封、濟南、太原、長沙、桂林、重慶等城市的愛國學生舉行請願集會、示威遊行,或發表宣言、通電,聲援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陝甘蘇區學生聯合會也發出響應的通電,蘇區各界民眾集會聲援全國各地學生的抗日救國運動。
12、1936年5月,宋慶齡、沈鈞儒、鄒韜奮、陶行知、章乃器等愛國民主人士發起成立的是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
A、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 B、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C、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 D、中華民族武裝自衛委員會
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國愛國民主政治團體。由宋慶齡、蔡元培、楊杏佛等在上海發起組織。
13、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對蔣介石實行兵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最後事變獲得和平解決,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A、福建事變 B、兩廣事變 C、西安事變 D、七七事變
14盧溝橋事變標誌著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A、盧溝橋事變 B、華北事變 C、一二八事變 D、九一八事變
在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開始了東北以外的大規模侵華行動..直接影響到國民政府的利益所以在規模上標誌這侵華行動的進一步擴大,在中國各處發起了侵華行動
在七七事變之後.國民政府和中共也發表了抗日通電,從此抗日戰爭成為了中國和日本帝國主義的正面衝突,所以七七事變標誌著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
15、1937年8月13日,日軍在上海虹口、楊樹浦一帶強佔有利據點,向中國軍隊進攻,中國軍隊奮起抗擊,這就是八一三事變。
A、北平 B、南京 C、上海 D、廣州
"八一三"事變,又稱 "八一三"淞滬抗戰,是抗日戰爭初期繼 "七·七" 事變以後,
16、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在南方八省邊界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
A、朱德、葉挺 B、陳毅、朱德 C、項英、葉挺 D、左權、陳毅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周恩來發出關於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命令。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鄧小平任副主任。下轄三個師:第一一五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第一二0師,師長賀龍、副師長蕭克;第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華中抗戰的人民軍隊。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談判達成協議,於10月將在湘、贛、閩、粵、浙、鄂 、豫 、皖8省的中國工農紅軍游擊隊和紅軍第二十八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張雲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參謀長,袁國平、鄧子恢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同時成立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第四軍分會,項英為書記 ,陳毅為副書記。轄4個支隊,共1.03萬餘人。改編後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華中敵後,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
17、1937年,日本積極策劃全面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
A、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B、變中國為其殖民地
C、擺脫國內經濟危機 D、稱霸亞洲的野心
這個題有爭議?1937年日本積極策劃全面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A.緩和國內階級矛盾、B.擴大在中國的殖民統治、C.擺脫國內經濟危機、D.制定了所謂「國策基準」
侵華是日本的既定國策,大陸政策,這是戰爭必然性的根本所在,為什麼選C?我覺得沒有疑問,應該選B啊!請各位分析分析。
18、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陝北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通過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提出,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必須實行全國軍事的總動員,全國人民的總動員。
A、《論新階段》 B、《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C、《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 D、《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洛川會議通過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主要內容是:一、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二、全國軍事的總動員;三、全國人民的總動員;四、改革政治機構;五、抗日的外交政策;六、戰時的財政經濟政策;七、改良人民生活;八、抗日的教育政策;九、肅清漢奸賣國賊親日派,鞏固後方;十、抗日的民族團結。
19、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實際上承認中國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標誌著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A、《中共中央為實現國共合作宣言》 B、《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C、《中共中央為實現全民抗戰宣言》 D、《中共中央為公布全民抗戰宣言》
20、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在南京燒殺淫掠持續、六周之久,中國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體槍殺、焚燒、活埋以及用其他辦法處死者,達30萬以上。
A、15 B、20 C、30 D、45
21、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在晉東北的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後的首次勝利,也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仗,共殲滅日軍1000多人,擊毀汽車近百輛,繳獲輕重武器數百支。它表明,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抗戰隊伍。
A、平型關大捷 B、台兒庄戰役 C 、棗宜會戰 D、長沙戰役
為配合第二戰區友軍防守平型關至茹越口和雁門關的內長城一線,八路軍總部令第一一五師進至平型關以西之大營鎮待機。林彪、聶榮臻等決心抓住日軍驕橫、疏於戒備的弱點,利用平型關東北的狹窄穀道伏擊殲敵。23日夜,第一一五師師部進至平型關以東之冉庄、東長城村地域。
25日拂曉,日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一部及大批輜重車輛,沿靈丘至平型關公路西進。7時許,全部進入第一一五師之伏擊圈,第一一五師乘機全線突然開火,予敵以大量殺傷,並發起衝鋒。日軍第五師團長板垣征四郎急從蔚縣、淶源調兵增援,被第一一五師獨立團、騎兵營阻擊於靈丘以北及以東地區,並於腰站斃傷其300餘人。戰鬥持續到13時,被圍之日軍全部就殲。
此役,第一一五師共殲日軍1000餘人,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擊毀汽車l00餘輛、馬車200餘輛,我軍傷亡600餘人。
平型關大捷,振奮全國,各地紛紛電賀。26日,蔣介石特電朱德、彭德懷,稱:「二十五日一戰,殲敵如麻,足證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22、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軍佔領廣州、武漢後,中國的抗日戰爭逐漸轉入戰略防禦階段。
A、戰略防禦階段 B、戰略反攻階段 C、戰略相持階段 D、戰略收縮階段
第一階段: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是戰略防禦階段。
第二階段:從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戰略相持階段。
第三階段:從1944年1月解放區戰場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是戰略反攻階段。
23、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軍相繼佔領南京、濟南後,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劃,連貫南北戰場,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徐州。1938年中國軍隊在台兒庄戰役中取得巨大勝利,粉碎了侵華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
A、台兒庄 B、武漢 C、上海 D、南昌
中國軍隊和日軍在山東嶧縣台兒庄(今屬棗莊市)一帶進行的戰役。
28日,日軍攻入台兒庄西北角,謀取西門,切斷中國守軍第三十一師師部與庄內的聯繫。該師師長池峰城指揮所部以強大炮火壓制敵人,並組織數十名敢死隊員,與敵肉搏格鬥。湯恩伯軍團關麟征第五十二軍和王仲廉第八十五軍在外線向棗莊、嶧縣日軍側背攻擊。29日,日軍瀨谷支隊再以兵力支援,並佔領了台兒庄東半部。31日,中國守軍將進入台兒庄地區的瀨谷支隊完全包圍。是時,坂本旅團由臨沂轉向台兒庄馳援,到達向城、愛曲地區,側擊第二十軍團。該軍團即命第五十二軍和剛到的第七十五軍圍攻坂本支隊。激戰數日,予日軍以重創,使其救援瀨谷支隊的計劃落空。日本侵略軍
台兒庄戰役總指揮李宗仁將軍
台兒庄是徐州的門戶,它位於徐州東北
台兒庄戰役是中國軍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在歷時半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犧牲,參戰部隊4. 6萬人,傷亡失蹤7500人。在中國軍隊的英勇抗擊下,取得了殲滅日軍1萬餘人的巨大勝利。此次戰役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鬥志
24、1938年12月,以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為首的國民黨親日派公開投敵,並拼湊偽中央政權。在政治上﹐他們收編國民黨降日部隊並收買流氓地痞建立「和平建國軍」和特務組織﹐在其轄區內實行恐怖統治﹐捕殺抗日愛國人士。配合日本對重慶國民政府進行誘降,妄圖瓦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A、汪精衛 B、胡漢民 C、李宗仁 D、佟麟閣
18日,汪精衛、陳壁君夫婦等人借口講演,從重慶逃往昆明。19日,汪精衛、周佛海、陳壁君、陶希聖、曾仲鳴一行飛往越南河內。21日,陳公博從成都經昆明到河內。
29日,汪精衛給國民黨中央黨部和蔣介石發出「艷電」,公然說日本「對於中國無領土之要求」、「尊重中國之主權」,能使中國「完成其獨立」,宣稱願以近衛提出的「互相善鄰友好、共同防共和經濟合作」三原則,「與日本政府交換誠意,以期恢復和平」。這樣做「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戰以來淪陷各地亦可收復,而主權及行政之獨立完整,亦得以保持」,公開打出了乞降的旗幟。至此,汪精衛集團公開投靠日平。
蔣介石於24日自西安飛返重慶,請顧問端納通知英美兩國大使館:汪精衛絕對無權和任何人談判和平。並說,中國不但沒有想到與日本和談,並且現在正準備作大規模之抵抗。
汪精衛集團的叛國投敵,激起了中國各政黨、團體、軍隊和人民群眾的憤怒。
25、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採取的總方針是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A、團結 B、組織 C、促進 D、發展
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是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毛澤東把統一戰線視為與黨和軍隊平列的、取得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他認為:「須知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共產黨如果不能爭取中間階級的群眾,並按其情況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決中國問題的。」他還說: 「在中國,這種中間勢力有很大的力量,往往可以成為我們同頑固派鬥爭時決定勝負的因素,因此,必須對他們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
26、1940年5月,在棗宜會戰中,壯烈殉國的國民黨將領是張自忠。
A、宋哲元 B、郝夢齡 C、佟麟閣 D、張自忠
張自忠,字藎忱,山東臨清人,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早年在馮玉祥的西北軍中歷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等職,1927年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部副官長、軍官學校校長、第二十五師師長、第三十八師師長兼張家口警備司令等職。
1933年長城抗戰時,任喜峰口第二十九軍前線總指揮,積極抗擊日寇,1935年華北事變後,任察哈爾省政府主席、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兼天津市市長。「七·七」事變後,一度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北平綏靖主任兼北平市長。
日軍佔領北平後,他拒絕與日本合作,逃出北平,輾轉到達南京參加抗日。1937年11月,回部隊任第五十九軍軍長,其後,率部參加了台兒庄戰役、武漢會戰,重創日軍,升任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兼五十九軍軍長。1939年的隨棗戰役中,他指揮部隊英勇殺敵,取得了田家集作戰的勝利。
在這次棗宜會戰中。他奉命率部渡過襄河,側擊南撤的日軍第三十九師團。在襄河東岸宜城的南瓜店,由於無線電報被日軍破譯,他所率的總部直屬隊和第七十四師遭到日軍包圍。張自忠率部與敵激戰,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27、1940年8月20日,華北八路軍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破襲日軍在華北交通線的進攻作戰,八路軍參戰部隊達105個團20餘萬人,故稱百團大戰。
A、百團戰役 B、百團會戰 C、百團大戰 D、中原會戰
28、941年,日本鬼子向 省狼牙山地區進行掃蕩時,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這五位英雄,為掩護群眾和主力撤退,毅然決然地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最後,這五位英雄在班長馬寶玉的帶領下縱身跳下了萬丈懸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A、河北 B、湖南 C、山西 D、貴州
29、1941年1月6日,移師北上的新四軍軍部及皖南部隊9000餘人在安徽涇縣茂林地區,突遭國民黨軍隊7個師8萬餘人的圍攻,軍長葉挺被扣押,副軍長項英遇害,這就是震驚中外的 。
A、茂林事變 B、皖南事變 C、皖南慘案 D、華北事變
30、從1941年到1942年,日軍在華北連續五次推行 ,對太行、太岳、冀魯豫等抗日根據地的「掃蕩」達500多次。
A、清鄉運動 B、治安強化運動 C、清剿運動 D、奴化教育運動
31、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建設是按照 的原則建立的。
A、民主集中制 B、公選制 C、推薦制 D、三三制
32、針對抗日民主根據地出現的嚴重困難,毛澤東提出的根據地經濟工作和財經工作的總方針是 。
A、自力更生,保障供給 B、發展經濟,保障供給
C、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D、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33、1942年春,中國共產黨全黨開展整風運動,內容是 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A、反對教條主義 B、反對唯心主義 C、反對主觀主義 D、反對本本主義
34、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 。在日本鬼子掃蕩一條山溝的時候,年僅7歲的他,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
A、海娃 B、雨來 C、 張嘎 D、王二小
35、日軍在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中,實行慘無人道的 三光政策。
A、燒光、殺光、搶光 B、燒光、拿光、殺光
C、燒光、拿光、搶光 D、燒光、拿光、搶光
36、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光輝勝利, 是根本原因。
A、美軍對日本廣島、長崎投擲了兩顆原子彈 B、蘇聯紅軍出兵東北
C、中國軍民長期浴血奮戰殲擊日軍 D、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37、八路軍建立的第一個敵後抗日根據地是 。
A、晉察冀 B、晉綏 C、晉冀豫 D陝甘寧
38、毛澤東認為:游擊戰術在抗日戰爭中具有怎樣的地位 。
A、重要 B、戰術 C、戰略 D、次要
39、抗戰期間,日本在淪陷區大肆經濟掠奪的直接原因是 。
A、 轉嫁30年代的經濟危機 B、解決戰爭需要,以戰養戰
C、 實行殖民統治 D、實行恐怖政策
40、日本推行"治安強化運動"和"清鄉運動"的根本目的是 。
A、維護殖民統治 B、宣傳特務統治 C、奴化教育 D、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41、在抗日戰爭中,中共提出"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主要目的是 。
A、反擊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進攻 B、回擊國民黨製造皖南事變
C、鞏固並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D、得到國際社會的援助
42、在北平南苑的戰鬥中為國捐軀的國民黨將領 。
A、 謝晉元 B、蔡廷鍇 C、 張自忠 D、佟麟閣
43、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的直接目的是 。
A、 建立太平洋戰爭後方基地 B、切斷中國交通和外援路線
C、 援救侵入南洋的日本孤軍 D、擴大在中國的戰場
44、抗日根據地軍民反"掃蕩"採用的基本戰術是 。
A、 游擊戰 B、運動戰 C、陣地戰 D、地道戰
45、抗日戰爭進入反攻階段是在 。
A、1938年 B、1943年 C、1944年 D、1945
46、抗日戰爭日期,中國共產黨從中國國情出發解決民族問題的一個創造是 。
A、 抗日民族政權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共同抗日的基本政策
B、 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C、 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自決
D、 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
47、中共提出"基本的游擊戰,不放鬆有利條件的運動戰"的方針,主要是因為 。
A、 敵強我弱的戰爭態勢 B、日軍在淪陷區推行"治安強化運動"
C、 日軍的瘋狂掃蕩 D、國民黨的消極抗日
48、 對外稱石井部隊或加茂部隊是在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法西斯於日本以外領土從事生物戰細菌戰研究和人體試驗相關研究的秘密軍事醫療部隊的代稱,也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東北陰謀發動細菌戰爭期間屠殺中國人民的罪證之一。
A、731部隊 B、516部隊 C、筆部隊 D、 榮字第1644部隊
49、朱德讚揚百團大戰"帶有全國性的偉大戰略意義,"主要因為該戰役 。
A、 給日本華北駐屯軍以沉重打擊 B、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C、 是敵後抗日根據地的轉折點 D、提升了全國人民抗戰的信心
50、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主要海軍基地 ,發動對英、美等國在太平洋屬地的進攻。同日,英、美對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A、基隆港 B、馬尼拉港 C、珍珠港 D、關島
51、2010年8月16日,《不能忘卻的歷史——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特別展》在南京江東門紀念館舉行,紀念館廣場上擺著的一雙雙黑色布鞋是為紀念在日本遇害的中國勞工。
A在日本遇害的中國勞工 B在日軍轟炸重慶時遇難的中國同胞
C在日軍大掃蕩中遇難的中國同胞 D在南京屠殺中遇難的中國同胞
江東門紀念館廣場,6830雙布鞋紀念二戰期間被俘到日本的中國死難勞工。劉瀏攝
南京江東門紀念館廣場上,擺著一雙雙黑色布鞋;臨時展廳內,掛著一幅幅直刺心肺的照片,無論是看著一雙雙布鞋,還是注視一張張照片,觀眾們的神情都一樣的凝重。昨日,《不能忘卻的歷史——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特別展》在江東門紀念館舉行,悼念二戰期間被俘到日本的中國死難勞工,擺放布鞋正是特別展的主要內容之一。據悉,展覽將持續舉辦60天。
52、
A、《聯合國家宣言》B、《聯合宣言》 C、《同盟國宣言》 D、《共同宣言》
1942年1月1日,以中、美、英、蘇四國為首的26個參加對德、意、日軸心國作戰的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誌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
53 、1951年8月13日,周恩來總理簽署中國人民政府政務院通告,規定
A、
54、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首腦舉行會議,商討聯合對日作戰問題和日本戰敗後的處理問題,並發表 。
A、《開羅宣言》 B、《波茨坦公告》 C、《德黑蘭宣言》 D、《莫斯科宣言》
55、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在 舉行了聯合國制憲會議,討論並簽署了《聯合國憲章》,中國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A、蘇聯雅爾塔 B、美國舊金山 C、美國洛杉磯 D、美國紐約
56、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 ,對黨內若干重大歷史問題做出的結論,使全黨對民主革命基本問題的認識達到了馬克思主義基礎上的一致。
A、《關於鞏固黨的決議》 B、《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C、《歷史問題的決議》 D、《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
57、1945年 ,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分別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在華日軍128萬人向中國投降。
A、
1945年日本簽字投降書
58、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聯合發表了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A、《波茨坦公告》 B、《開羅宣言》 C、《共同宣言》 D、《聯合宣言》
1945年7月,美、英、中三國首腦和外長在柏林西南波茨坦舉行會議,26日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全文如下:
美、英、中三國政府領袖公告:
(一)余等:美國總統、中國國民政府主席及英國 首相代表余等億萬國民,業經會商,並同意對日本應予以一機會,以結束此次戰事。
(二)美國、英帝國及中國之龐大陸、海、軍部隊,業已增強多倍,其由西方調來之軍隊及空軍,即將予日本以最後之打擊,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聯合國之決心之支持及鼓勵,對日作戰,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國無效果及無意識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結果,彰彰在前,可為日本人民之殷鑒。此種力量當其對付抵抗之納粹時不得不將德國人民全體之土地、工業及其生活方式摧殘殆盡。但現在集中對待日本之星則較之更為龐大,不可衡量。吾等之軍力,加以吾人之堅決意志為後盾,若予以全部實施,必將使日本軍隊完全毀滅,無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終歸全部殘毀。
(四)現時業已到來,日本必須決定一途,其將繼續受其一意孤行計算錯誤,使日本帝國已陷於完全毀滅之境之軍人之統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為吾人之條件,吾人決不更改,亦無其他另一方式。猶豫遷延,更為吾人所不容許。
(六)欺騙及錯誤領導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權及勢力,必須永久剔除。蓋吾人堅持非將負責之窮兵黷武主義驅出世界,則和平安全及正義之新秩序勢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時,及直至日本製造戰爭之力量業已毀滅,有確定可信之證據時,日本領土經盟國之指定,必須佔領,俾吾人在此陳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
(九)日本軍隊在完全解除武裝以後,將被允許返其家鄉,得有和平及生產生活之機會。
(十)吾人無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滅其國家,但對於戰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虜在內,將處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將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趨勢之復興及增強之所有障礙予以消除,言論、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對於基本人權之重視必須成立。
(十一)日本將被允許維持其經濟所必須及可以償付貨物賠款之工業,但可以使其獲得原料,以別於統制原料,日本最後參加國際貿易關係當可准許。
(十二)上述目的達到及依據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傾向和平及負責之政府後,同盟國佔領軍隊當撤退。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並以此種行動誠意實行予以適當之各項保證,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
59、抗日戰爭與甲午戰爭相比,中國方面最大的變化是中華民族已經覺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戰。
A、 領導集團改變為人民利益的代表 B、中國軍隊素質提高,軍隊普遍有愛國精神
C、 中華民族已經覺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戰 D、武器裝備的提升
中華民族已經覺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戰.
60、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付出了 巨大犧牲,中國軍民傷亡總數在3500萬以上,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以上,間接經濟損失超過5000億美元以上。
A、3500萬 800億 5000億 B、3500萬 1000億 5000億
C 3000萬 1000億 5500億 D、3000萬 800億 5000億
按照國際慣例,在每一份戰後簽署的和約中都包括戰爭賠償的內容。這種由戰敗國向戰勝國繳納的賠償,款額往往大得驚人,如 1894-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後,戰勝的日本就通過《馬關條約》以戰爭賠償的名義從戰敗的中國清政府手中掠走白銀兩億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然而,令人驚異的是,在戰爭結束後,戰敗的日本卻沒有向作為主要戰勝國之一的中國繳付賠款!更令人不解的是,那些受戰爭破壞遠較中國為輕的東南亞國家卻不同程度地獲得了賠償,其中緬甸、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所得賠款分別為2億美元、5.5億美元和2.23億美元,甚至連當時尚未統一的越南南方吳庭艷政權也獲得了賠款3900萬美元。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還是讓歷史本身作出回答吧。
一、張群曾在國民黨六屆四中全會上大聲疾呼:「決不放棄我們對日要求應得的賠償!」
1945年8月15日,伴隨著廣播中日本天皇裕仁停戰詔書的公布,在中國大地上飛揚跋扈了整整十四個年頭的太陽旗頹然墜地——中國抗日戰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終取得了勝利。
1945年9月2日上午10時,日本代表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簽署了投降書。在德意日法西斯三國軸心集團中,日本是最後一個在投降書上簽字的。在此之前,義大利與德國已分別於1943年9月3日和1945年5月7日向盟軍投降。
從表面上看,日本是在包括美國投擲原子彈和蘇聯出兵東北的行動在內的盟軍聯合打擊下乞降的,但實際上,對促使日本投降真正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是中國八年的全面抗戰。
中國的抗日戰爭貢獻最大、損失也最大。據統計,在這場歷時持久的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人數總計高達3500萬;各種損失摺合當時美元計算數額高達1000億以上。
面對如此慘重的經濟損失,要求罪魁禍首日本給予中國戰爭賠償是天經地義的。中國政府對此態度相當明確,當時的國民政府外長王世傑在闡述戰後中國對日基本政策時指出:儘管中國不主張採取狹隘的報復主義,但就賠款問題則「應一本正義與公道之要求,以從事解決。」為此,中國政府特意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負責調查和統計戰爭中各項人力、物力損失的情況,以便對日提出賠償要求。
中國要求日本賠償的政策與盟國戰後對戰敗國總的政策是一致的。早在1945年2月英美蘇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時,便制定了要求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給予盟國戰爭賠償的原則。規定德國應賠償200億美元,其中100億歸蘇聯,80億歸英美,20億歸其他國家。戰後,英、美、法、蘇對德國實行分區佔領,成立盟國管制委員會,德國的賠償以盟國從各佔領區拆遷工業設施抵償。同時,對於追隨德國與盟軍作戰的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五國同樣提出了賠償要求。1947年2月10日盟國與上述五國計立的和約中規定,意、羅、保、匈、芬五國分別向蘇聯、南斯拉夫、衣索比亞、希臘四國賠償2.55億、3億、0.7億、4億和3億美元。
對於日本,以美英蘇中為首的同盟國在日本投降後成立了一個賠償委員會,專門協商日本賠償問題。1945年11月5日,該委員會一致認為,為了剝奪日本進行戰爭的產業能力,防止軍國主義復活,決定加重日本的戰爭賠償。方式是把日本工業設備的一大半拆遷給各戰爭受害國作為賠償。為此,指示各國分頭調查、統計戰爭期間的損失,以便具體確定賠償的方案。
1947年10月25日,經過兩年多的調查核實,同盟各國向日本提出了索賠要求,總計金額為540億美元,中國也在其中。但是在賠償如何分配的問題上,各國意見不一,英國要求佔有賠償的25%,美國要求34%,蘇聯要求14%,法國要佔12%,澳大利亞要佔28%,僅這幾個國家,還未包括受害最重的中國的要求,分配比例總和已超過了100%。
中國在會上以「受害最久,犧牲最烈」為由據理力爭,堅持應獲日本賠償總數的40%,但各國不依,僅同意佔30%,此後各方爭執不休,問題一拖再拖,久而未決。國民黨政府由於忙於打內戰,因而後來對日本賠償的分配問題也就無心顧及了。不過,國民黨政要張群在1947年9月9日國民黨六屆四中全會上所作的外交報告中仍大聲疾呼:「決不放棄我們對日要求應得的賠償!」這充分表明了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態度。
而日本方面,直到舊金山對日和約簽字,從未向任何國家提起過戰爭賠償問題。這中間一晃就是四年。
二、美國為稱霸世界,操縱舊金山,會議把中國拒之門外
1951年7月12日,美國公布了對日和約草案,並在7月20日向同盟各國發出了召開舊金山會議的邀請函,從而把一度被擱置的對日和約問題再次提上日程。
但是,令世界各國大為驚訝的是,在美國起草的對日和約草案中所列的對日作戰國家的名單中沒有中國,其後中國也沒有收到出席舊金山和會的邀請函。這意味著中國——這個在反抗日本法西斯作戰中歷時最長、貢獻最大、損失最重的國家,將不得參加盟國對日和約的擬定和簽署工作。舊金山和會把中國關在了門外。
毫無疑問,美國是策劃將中國排除在對日集體締約之外的主謀。此舉的出籠與當時美蘇對立的國際形勢及美國戰後稱霸世界、遏制蘇聯的全球戰略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戰結束後,美國憑藉戰爭中壯大起來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急於在世界建立「美國式的和平」,充當世界的霸主。但是戰後實力同樣強大的蘇聯以及在蘇聯影響下在東歐建立的一系列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打破了美國的夢想。美國便在「遏制共產主義擴張」的幌子下,糾合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各地與蘇聯展開角逐。於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曾經並肩浴血奮戰的昔日盟友開始分道揚鐮。至五十年代初,美蘇對峙的冷戰格局已經形成。此間發生的國際事件如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爆發,東、西德的分裂以及朝鮮三八線的計劃,無不被打上美蘇冷戰的時代烙印。其中,中國事態的發展最典型地反映了這一時代特色。
從1947年至1951年,對中國人來說的確稱得上是天翻地覆、江山易主的4年。這期間,點燃內戰戰火的蔣介石退踞台灣;而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人則於1949年10月在北京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面對中國形勢的變化,美、蘇兩大戰後強國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態度。蘇聯於1949年10月立即承認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美國則極力否認新中國的合法地位,執意拉扯著日趨末落的蔣介石政府。
為了平衡新中國的誕生給資本主義陣營帶來的衝擊,就必須在遠東重新扶植一個新的反共堡壘,以遏制共產主義的發展。美國選中了日本。1948年1月6日,美國陸軍部長亞羅爾在一次演講中公開宣布:「今後對日佔領政策是扶植強有力的日本政府,……以便起到可以防禦今後在遠東方面發生新的共產主義威脅的堡壘作用。」這標誌著美國對日政策來了個180度的轉變——由戰後初期的抑日變為扶日。此後,美國走上了重新武裝日本的道路。
1950年6月,朝鮮半島爆發的戰爭點燃了美蘇兩大陣營間的第一次武裝衝突。隨著美國和中國先後的介入,朝鮮戰爭已由單純的內戰升級為一場國際戰爭。
美國為了打贏這場所謂「遏制共產主義擴張」的戰爭,急欲啟用日本這一反共先鋒。為此,美國力主儘快與日本締結和約,解除對日本的軍事管制,恢復其主權,以便使日本儘快加入反共的行列中。召開舊金山會議的建議,就是在這種火藥味極濃的氣氛中提出的。
但是,由於美蘇對中國政府的認同不一,在邀請國、共哪一方出席舊金山會議的問題上雙方發生了爭執:美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張由台灣蔣介石政府參加和會,這遭到了蘇聯政府的堅決反對。眼看舊金山會議有擱淺的危險,美國為了早日實現其扶日反共的目的,竟然置中國作為主要戰勝國的權益於不顧,借口盟國對中國政府的認同有分歧而單方決定不邀請中國代表出席舊金山和會,主張中國應在會外與日本單獨締結和約,對於將由中國哪一方與日本締約,美國強調「應由日本去決定」。
這種把中國排除在對日和約談判之外並且給予日本選擇締約對象權利的做法,使中國在對日和約問題上失去了主動地位。中國海峽兩岸對美國無視中國權益的作法均表示了強烈的反對:7月16日,蔣介石在台灣發表談話指出:「中國被拒絕參加對日和約簽字,乃破壞國際信義之舉,政府決不容忍。」8月15日,周恩來外長代表新中國政府對此提出了抗議,指出將於9月4日在舊金山召開的對日和約會議,背棄了國際義務,中國不予承認。
然而,美國當局不顧中國方面的強烈抗議,一意孤行,於9月4日-8日召開了有52個國家出席的舊金山會議,並操縱會議通過了對日和約。
舊金山和約是很不公正的條約,它把對日作戰的起始時間定為1941年12月7日,從而抹殺了中國人民自1931年9月18日起,特別是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7日這幾年對日寇的單獨抗擊的歷史。同時,和約在賠償問題上極力寬大日本,只是泛泛地規定:「日本國對戰爭中造成的損害及痛苦,將向盟國支付賠償。」對於具體數額根本沒有提及,同時對戰勝國的賠償要求作了原則上的限制:即只能「利用日本人民在製造上、打撈上及對各該盟國的貢獻的其他服務上的技能與勞作,作為協定賠償各國修復其所受損失的費用」,而且必須在「日本可以維持生存的經濟範圍內進行」。這種重重限制的賠償規定就是以日本人的勞務充作賠償,實際上是變相減免日本的戰爭賠償,與1945年盟國賠償委員會作出的加重賠償的原則是相抵觸的。因而遭到了亞洲、歐洲正義國家的反對。除了中國、朝鮮、越南未被邀請赴會外,緬甸和印度拒絕出席會議,而出席會議的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會後拒絕簽字。這樣,由於中、印、蘇等國的抵制,當時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是不承認舊金山和約的。
9月18日,周恩來外長代表新中國政府嚴厲譴責了舊金山和約,指斥它是「一個復活日本軍國主義,敵視中蘇,威脅亞洲,準備新的侵略戰爭的條約」。同時聲明,「舊金山和約由於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準備、擬制和簽訂,中央人民政府認為是非法的、無效的,因而是絕對不能承認的。」
然而,與新中國政府捍衛民族權益的嚴正態度相反,退踞台灣的國民黨當局為了爭得與日本締約的所謂「正統地位」,轉而承認舊金山和約,追隨美國的意願走上了與日本單獨締約的道路。1951年9月12日,台灣當局外長葉公超發表聲明表示:台灣當局願意以舊金山和約為藍本與日本簽訂雙邊和約。
三、日本利用舊金山和約玩弄花招,美國推波助瀾,台北為爭正統放棄賠款
1951年9月8日簽訂的舊金山和約,極大地改善了日本戰後所處的不利地位,因而11月26日,日本國會便非常痛快地批准了這個和約。與舊金山和約同樣給日本帶來好處的,即日本對於中日雙邊和約締結對象的選擇權。日本當時的首相吉田茂很興奮地宣布:「日本現在有選擇媾和對手之權,對於如何行使此權,應考慮客觀環境,考慮中國情形以及其與日本將來之關係,不擬輕予決定。」言下之意即日本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一權利謀取最大的益處。事後證明,吉田政府的確在這個問題上絞盡腦汁,大做文章,極盡陰險、奸詐之能事。
為了等待時機,日本政府在與中國締和問題上採取了拖延的對策,但為了防止盟國指責它蓄意拖延,吉田政府煞費苦心地搞了一個民意測驗,讓日本國民就同北京還是台北締結和約表態,但得出的結果卻令人哭笑不得:支持與台北或北京締約的比例一模一樣,均為38%,而餘下的24%則是無所謂的。這樣,吉田政府便以民意難辨,難以作出決斷為由,理直氣壯地拒不表態,靜觀事態的發展。而私下裡針對台灣急於與之締約的心理,不時散布一些可能與北京締和的言論。
1951年10月25日,蔣介石派駐日本代表董顯光拜會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岡崎勝男,詢問有關締約的事宜。岡崎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國現在若與貴國訂立雙邊和約,勢將引起大陸中國國民對我之仇視」,因此,「我們現在?
推薦閱讀:
※美國國會提交有關中國武器報告,重點關註解放軍哪五種武器?
※蒙金戰爭
※沉重的媒介——侵華戰爭時期日本報界的法西斯化過程
※結婚為錢引發和婆家的戰爭
※【特別關注】仇深似海深幾許:梳理歷史上的10次俄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