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生演講錄》——慈道
(一)領教而非管教
什麼叫慈道?領子學道,把子女領教好。子女由教而成,由不教而壞。孩子出生以後,就像一棵小樹,必須有好的園丁,出杈就給它修掉,這樣才能成材。
我們當老人的,得會領,領教而不管教。監獄管犯人叫管教,現在的孩子可不能管教。過去你要管他,他還不會跑,現在你管他,他就要跑了。王善人明白這個道理,他告訴我們:「你要管人,就等於拿著棒子喚狗,越喚它跑得越遠,因為怕你打它呢。」
那怎麼教育兒女呢?就是要領教兒女。領教與管教不同,領教就是你自己得先做出個樣子來。父母是兒女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舉止、所作所為,都會在兒女的腦海中打上一個深刻的烙印。父母是前車,前車過去就有轍,兒女瞅得明明白白。你不用刻意去教他,他自然就會沿著父母的前轍走。這也正是王善人所說的:「父母性善,兒女就善;父母性惡,兒女就惡。」
我們做父母的要好好想一想,我們這第一任老師當得怎麼樣?會不會當?給兒女留下一個什麼印象?有沒有把兒女領教好?我聽劉博士講過這麼一對父子的故事。有一天上班的時候,父親突然回家取東西,打開門一看,發現12歲的兒子沒去學校,正在家裡看黃片,父親這個火啊別提多大了,正要舉手開打,兒子丟過來一句話:「就你能看,幹嗎我不能看呢?」所以當父母的一定要深思啊,我們要把子女引向何方呢?把子女引向人生的正路,育子有方,教子誠明,這才是父母應該做的。做父母的別管兒女孝不孝,你得盡慈道。做兒女的別管老人慈不慈,你得盡孝道。這就叫各正本位,各人歸到各人的本位上去。各行其道,才不會碰撞,才有太平。《中庸》上講「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也是這個意思。
(二)多為兒女培德
慈道有很多方面。我們不給兒女拉債務,也不給兒女攢錢財,這就是慈道。我們做父母的要培養兒女自立,不能過分地關心溺愛。一般來講,我們把兒女養大,供他念書,走向社會,成家立業,就算完成任務了。
可是,現在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如何盡慈道,對兒女多是溺愛,只會用物質和金錢去慣養他,不會用精神去教導他,更不會用自己的優良品行去引領兒女(多半因為自己沒有),最終導致兒女養成種種惡習,好吃懶做、花天酒地、為所欲為,造下無邊的罪孽。那可真是愛他越深,害他越深,簡直就是一個勁兒地把兒女往地獄裡推,還自以為是盡慈道。
你給孩子很多錢,那就是慈道嗎?不一定是慈,很可能是害。因為財是惹禍根苗,沒有德行,運用不好,就會引火燒身。
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好好想一想,怎麼做才能真正利益我們的孩子?我們可以用金錢立功做德、救困扶急、惜老憐貧、修橋補路、捨身護道、建築學校、安老懷少。父母用錢去做這些事,那叫培德。給兒女培下根基,德蔭子孫。這又說明一句話,「兒女不用管,全憑德行感。」德大了,鬼神都欽佩你,更別說兒女了。王善人也曾經講過:「父母變,兒女就變。父母變什麼樣,兒女就變什麼樣。」
現在很多父母都盼兒女好,盼兒女變,用各種方式,有的是管,有的是吵,有的是罵,有的是打。用這些方式盼兒女好,就是當父母的錯了。錯在哪裡?錯在專用錢財物去培養,沒用德行去培養。等孩子養成了惡習,你再用惡人的態度去管,這就不是慈了。
我們把兒女送到學校,老師情同父母,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教導孩子尊重師長。老師是幹什麼的?老師是育才的。父母培的是德,老師育的是才。加在一起,才能德才兼備。光培德,沒有好的老師去教,孩子也不能成才。可是沒有德,德根不生,老師費多大的勁兒去教,也不一定能教好。有很多父母都盼兒女有出息,甚至拔苗助長,給孩子的壓力太重,對兒女的要求太嚴,管得太狠。其實,做父母的不用去盼,不用去壓,你只要明白上面的道理,給兒女培上足夠的德就行了。父母先有德,老師再有才,孩子馬上就能把才接收過去。所以,要想把孩子培養成社會的棟樑,父母就一定要先給孩子培德。這是前提,這是關鍵!
還有一些老人不理解兒女的心,挑兒女的理,甚至怨恨兒女,這樣的老人往往容易得心臟病。有一次,我正給大家講病,一個姓嚴的大夫站起來問我:「善人,我的心疼。我是搞醫的,吃了很多治心臟痛的葯,可還是不好使。」我就問他:「你家幾個孩子呀?」他說:「三個。」我說:「你最不喜歡哪個?」他說:「老三。」我問:「為什麼?」他說:「老大老二都考上大學了,就這老三不好好念書。」我說:「所以你就恨他?」他說:「對啊!我恨他不好好讀書,我恨鐵不成鋼。」我說:「你想錯啦。一母生九子,九子還不一呢。能都考上大學嗎?我看考上兩個就不錯了,你就該知足了。再說,你也太自私了,大學也是有名額的,你發發慈悲心,給別人留個名額吧。」經我這麼一說,他樂了,說:「你說得還真有道理,哪有個個都考上的?再說還有別人家的孩子呢。從今以後,再不恨他了。」說也奇怪,約摸過了二十分鐘,他的心疼就這樣好了。
後來我們經常在北安見面,我問他:「你的心還疼不疼了?」他說:「不疼了,您給我說完,再也沒疼過。我放下他了,不惦記他了。」我說:「這就對了,古人講『兒孫自有兒孫福,別為兒孫當馬牛』,捨得捨得,把心舍了,老牽掛他幹嗎?你想一想,老把另一個人裝到心裡,能好受嗎?牽情掛愛就是罪呀,牽情掛愛就是害呀。」
在這裡,我還想多說兩句。我們做父母的要學會給孩子種好因,什麼是因呢?起心動念就是因。你千萬別說:「我那兒子完蛋了,我那姑娘什麼也不是。」你真要種上這個因,他真就完蛋,真就什麼也不是了。你心裡總懷一個念:我兒子不錯,他肯定能行。結果呢,他就能行。《言行錄》中,我們看王善人說:「我沒念過書,我一定讓我兒子念書,還要讓他把書念好了,利國利民。」果然,後來王國華(王善人的兒子)做了老師,這就是王善人給孩子種的好因。
(三)別給孩子灌毒
我們做父母的,特別是做母親的,在孩子剛懂事的時候。千萬不要給孩子灌毒。什麼是毒?恨怨惱怒煩就是毒。怎麼灌進去的呢?在孩子面前講爺爺的壞話、奶奶的壞話,說爸爸不好、叔叔不好、姑姑不好……
有的媽媽跟孩子說爸爸如何如何不好。因為孩子剛剛懂事,這麼一講,他馬上就接收。你說爸爸不好,他就恨爸爸;你說奶奶不好,他就恨奶奶。孩子一怨恨,毒氣就灌進去了,頭腦馬上就會混濁,身體心靈就不健康,學習自然就要下降。我們都期盼孩子好好學習,但如果不給孩子足夠的精神補助,孩子怎麼能學好呢?
什麼是精神補助?我們應該在孩子面前多說家人的好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講對方的不好。縱使夫妻之間鬧意見,也不能讓兒女看見,更不能在兒女面前吵鬧。在孩子面前,要說爸爸好、媽媽好、家人都好,不管對方是誰,都要說他的長處。這樣就會使孩子對爸爸媽媽、對家裡的長輩產生一種尊敬的心、感恩的心。這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精神補助。
我見過這麼一個孩子,孩子剛剛懂事,媽媽因跟婆婆不和,就常對孩子說奶奶怎麼不好。後來奶奶去世了。孩子還是恨她的奶奶。最後孩子精神失常了,帶到我們家。因為是我三妹的孩子,所以我也不便直說。可我四妹忍不住,就問:「這孩子魔魔怔怔的,坐不穩、站不安、鬧心似的。你這股恨氣是哪兒來的?你是怎麼恨的?」孩子說:「我媽那時候說我奶奶這麼不好那麼不好,我就恨我奶奶。那時候我就想,我大了要想法兒治我奶奶。」就這麼說了幾次,孩子的鼻腔、口裡就往外冒血,鮮紅鮮紅的。這樣弄了三次,病就好了。這是我親外甥,要是一般的人,鼻口竄血,那還不嚇壞了?看看那股恨氣有多大!是誰給種的呢?媽媽種的。我們當媽媽的都要引以為鑒啊!
推薦閱讀:
※你距離完成Pathways Lv1,只差5次會議
※小江點評(一)-蒙牛「三聚氰氨」公關演講
※北大演講錄——魯迅筆下的九類知識分子
※溫總理劍橋演講竟遭扔鞋,巧妙化解贏得經久掌聲!
※面試的4大口才技巧,說服面試官購買你這件獨一無二的商品!
TAG: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