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宮館藏看清雍正瓷器的款識及底部特徵(中)——顏色釉篇
單色釉瓷器雖然沒有華麗的紋飾和造型,卻在簡約中讓人領略到樸實無華的美。但也正是因為它的簡約,沒有更多的輔助依據,又給鑒定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鑒定的過程中,就要從造型、胎釉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淡粉釉瓶
胭脂紅釉盤
以釉藥的呈色作為裝飾的瓷器,稱為單色釉或一道釉器,故宋代的五大名窯器均屬於單色釉器的範疇。自元代以來,青花瓷成為景德鎮官民競燒的主流,並迅速在明代永宣兩朝攀上了藝術的頂峰,而單色釉器的燒造卻是自宋窯之後穩步發展,至明代中早期已有了驕人的成就,創燒出永樂甜白、宣德寶石紅,弘治雞油黃等名重一時的釉色。到了清三代,尤其是雍正一朝,燒造工藝和藝術水平更有了全面的、突飛猛進的提高,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雍正時期窯師們不但恢復了前朝燒造的釉色,更積極推陳出新,又創製出一大批新穎獨特的品種,其工藝技術水平和創意,就是比諸宋代五大名窯,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三代的單色釉器以雍正官窯最精美。
淡黃釉瓶
黃釉盅
根據唐英在雍正十三年著《陶成紀事》所載,此時已能燒制出多達五十七種釉彩,其中有三十七條是專講單色釉的,可見當時的盛況。而就傳世的器物來看,絕大部分也已得到了印證。從華麗高貴的霽紅到沉實靜穆的霽藍到嬌嫩柔和的胭脂水到幽雅淡遠的粉青到古樸肖似的仿宋釉,還有交融激蕩的爐鈞,真是諸色俱備,目不暇給。
粉青釉七孔花插
粉青釉茶壺
唐英於雍正六年才到景德鎮上任主持御窯廠的工作,至《陶成紀事》書成,只有短短的七年時間,卻已將單色釉器的燒造推上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這與他本人高度的工作熱誠和出眾的藝術創造力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反映出朝廷對於窯事的重視和鼓勵。
秋葵綠釉如意耳瓶
天藍釉雙龍耳瓶
由於單色釉器是純以器物的造型和釉色的巧妙結合來體現出視覺上的美,所以在製作工藝方面,它比起其它的彩繪器,更加講究胎泥的淘洗選煉,立坯修坯的純熟技法,窯火溫度的精確掌握,甚至窯具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因為這些工藝要求直接影響到器胎的成型,胎釉結合的良好程度,釉藥發色的準確度和成品率。
窯變釉貫耳瓶
雍正窯的單色釉器,尤其是杯盞碗盅、文房玩具之類的小件器物,胎質密緻緊實,細膩潔白,這是由於當時的胎泥淘洗極其精細,所含高嶺土的成分比之明代有了進一步提高,而釉藥中氧化鈣成分則進一步降低,加上燒造溫度己達至現代硬瓷的標準,故雍正官器器胎燒成後輕薄白膩,釉料勻薄透亮,迎光視之卻肥潤光亮,於圈足露胎處視之則極細白而微滲牙黃,油潤而似浮酥光,即所謂的糯米粉胎,而新仿之器胎則失之過於浩白而乾澀,細看亦弗如雍器之緊緻。
仿哥釉塑貼三羊瓶
仿官釉琮式壁瓶
在修胎和器型方面,雍正官窯單色釉器代表了最典型的圓潤精巧、秀麗典雅的雍正朝宮廷藝術風格。與雄渾厚重的康熙窯和華麗奇肆的乾隆窯相比,雍正窯器顯得端莊而不失嫵媚,擬古而不乏創新。此時之復古風大盛,器物的造型多追求古意,遠至商周彝器,近到宋明諸窯均依內府秘藏原件交景德鎮御窯廠刻意模仿,例如雍正本人就十分喜好宋鈞窯器,曾經多次下旨仿燒。「雍正一七年??閏七月十口日郎中海望持出鈞窯雙管瓜楞瓶一對,奉旨著做鰍耳乳足三足爐木樣??交年希堯照此瓶上釉水燒造些來。」造字型大小「雍正十一年正月二一十一日司庫常保奉旨著照宜興缽樣式交與燒造瓷器處仿樣,將鈞窯、官窯、霽青、霽紅缽各燒造些來,其鈞窯的要緊,欽此」造字型大小無怪乎唐英於上任後第二年即派其廠署幕友吳堯圃前往河南調查鈞窯釉料的配製法,至雍正七年以後,已能燒制出幾可以亂真的仿鈞窯器了。
仿鈞窯變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
仿鈞窯變釉弦紋扁肚瓶
雖然是以刻意摹古為主,雍窯單色釉器卻在修胎手法上精益求精,更加講究器物輪廓線條的優美和造型比例的勻稱恰當,尤其是反映在仿宋五大名窯器的製作上,除了釉色胎骨做到了極難辨識的酷肖外,在器物的造型比例上卻作了微妙的調整,使之與古樸敦厚的原件相比,顯得英俊挺拔,秀麗精巧,完全是雍正窯獨有的風格。在接胎處也是修整得十分用心,圓滑平整,宛如天成。而在器物底部處理方面,圈足部位均修成滾圓滑潤的「泥鰍背」,胎體玲瓏的杯盅類小件固然是通透勻薄,造型巨碩的瓶圈愜也是通體發色均勻致,器型優美端正。
爐鈞釉鋪首耳壺
爐鈞釉鋪首耳壺
綜觀清三代的單色釉器,雍正窯能脫穎而出,是在於它重現了宋明諸窯風采的同時,也強烈地展現出雍正窯獨有的雍容俊雅,絲不苟的宮廷風格,在追求完美的藝術形式方面,頗有明成化的遺風餘韻。
推薦閱讀:
※【視頻】王剛搞收藏,去潘家園買到贗品瓷器!
※景德鎮假官窯瓷器「產業鏈」暗訪記(二)
※Kamado-陶瓷燒烤爐
※誠軒17春·瓷器|「釉」惑:單色釉瓷器清賞
※中國著名瓷器:永勝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