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筠:論美國的強盛之道(下)
07-05
資中筠:論美國的強盛之道(下) 時間:2013年6月28日 作者:資中筠(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來源:學術界 關鍵詞:
(四)人才優勢和創新機制 80年代中期,以保爾·肯尼迪的《大國興衰》一書為契機,「美國衰落論」曾在美國和世界風行一時,當然都有相當的事實和數字依據。但是筆者一直不以為然,認為美國的潛力遠未發揮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才優勢,後來在《戰後美國外交史》的"緒論"中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常為論者所忽視的方面,就是美國的人才優勢。如果說今後國際競爭主要是經濟實力之爭,而經濟實力又取決於高科技和各種管理人才的話,美國吸引人才和發揮人才的優勢仍將是他國所不能及的一大強項。美國是移民國家,從一開始就有其獨特之處。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人口是從已經具備一定勞動力和技能的青壯年開始的。他們出生、成長的『賠錢』階段是由別國支付,而把最富創造性的年華和辛勤勞動貢獻給建設美國。不僅是在立國初期和『拓邊』時期如此,這一過程貫穿於每個歷史時期,至今方興未艾。蘇聯解體後,美國在高科技人才方面又可望發一筆意外之財,其深遠影響不可估量。在人才日益國際化的今天,無可否認的事實是,全世界人才的自然流向是美國。這種情況不改變,就說明美國的社會機智相對說來更能提供發揮創造力的條件。大批移民當然也造成許多社會問題,但美國可以通過調整移民政策來進行擇優。人才狀況不時孤立的,它既預示著未來的競爭潛力,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前的相對實力。因為人才流動不可能強迫,一個對人才有如許容量和吸引力的國家很難說是走上衰落之路的。」 現在看來這段話已為近年來的事實成倍地證實,但是還沒有揭示美國吸引人才的內在根源。那時"知識經濟"這一新名詞尚未流行,但是大家都已意識到在今後的發展中知識或智力的重要性將日益突出,這是肯定的。前幾年,"後工業化社會"一詞用得較多,但是不明確這"後"面是什麼。現在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稱呼,那就是"信息社會",或"信息時代"。在這個新時代中,美國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優勢之最就是人才。這裡有作為移民國家的先天因素,也有教育文化的後天因素。不僅是高級人才的比例,更重要的是普遍的人口素質,也就是"國民性"。 先天的人口優勢與人盡其用的環境相結合 美國在"人"的因素上得天獨厚在於移民國家的特點。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的人口的構成如此複雜,沒有哪一方土地是這樣的萬國殖民地,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幾百年來總能博採各民族之精華為己所用,而且這一情況還在繼續下去。當然這一特點也正在造成嚴重的問題和危機,可謂成亦蕭何,敗亦蕭何。但是可以肯定地說,迄今為止"成"遠超過"敗"。世界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民族大遷徙,許多國家今天的一部分人口的祖先也來自其他地方。但是美國情況不同:1)美國的移民是陸續形成,一批一批來的,不是一次湧來;2)最早來美國的移民是來自當時世界最發達的歐洲國家,帶來的是當時最先進的生產力和思想觀念;3)從"五月花公約"到"獨立宣言"的一百年中已經形成了一套核心價值觀,成為以後無論來自何方的移民的認同的中心,產生獨特的凝聚力。這最後一點尤其重要,而且證明有很強的粘附力,否則美利堅民族就無法誕生和延續。 事實上,直到現在,美國的主要人口構成中歐洲裔還是佔壓倒多數(關於歐洲不同的族裔,此處不細說)。至少直到二戰之前,美國一直源源不斷從歐洲吸取精華,包括思想、人才、體制、科學發明等等。許多新理論和新發明首創於歐洲而最後完成和實踐在美國。有一則流傳的故事:凱恩斯提出他的學說後,跑到美國去說服羅斯福予以實施,他說英國有顆大腦袋,而美國有個大身體,把英國的腦袋移植到美國的身體上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不論凱恩斯本人是否說過這樣的話,講這故事的一定是英國人,反映了一種優越感和沒落感混雜的心理,但是也很形象地描繪了歐洲與美國的關係,也就是力不從心的歐洲的精華移植到美國得到新生。 但是源於歐洲的理論到美國得以新生的原因不僅僅是由於美國的物質力量。如美國著名企業家朱克曼(MotimorZucherman)指出的,造成美國的經濟強盛的根本原因在於獨一無二的"美記"企業管理資本主義。它本身有一種特殊的自我更新機制和靈活的轉型和適應能力。由於幅員遼闊、市場巨大和人口複雜的需要,美國發展出了特有的企業精神,善於經營管理的傳統,相信科學技術,以數字、法律、合同為基礎,而不是以人際關係和習俗為基礎。美國的企業除了吸收全世界的優秀人才的先天條件外,比任何其他國家都捨得在培訓人才上花本錢。從19世紀末,"新邊疆"結束後,整個大陸由縱橫交錯的鐵路連成一片,又取消了州際的關稅壁壘,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大市場,成為推動生產發展的強勁動力,新發明層出不窮,而且迅速普及,代替了地理上的新邊疆。今天,美國的"新邊疆"是全球經濟,並且仍在不斷開拓,其企業精神和個人獨創性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比工業化時代更加能發揮優勢。所以19世紀出現了卡內基、洛克菲勒、摩根這樣能夠把握世紀的巨頭,20世紀一大批領導世界新潮流的網路巨頭也出現在美國就不是偶然的了。 另外,與歐洲發達國家以及俄羅斯相比,美國基礎教育弱而高等教育強,越到上面越強,在質量上呈倒金字塔。在任何其他國家,這是難以為繼的,但是由於有了上述第一點移民的作用,美國高校可以"白揀"別國基礎教育的成果,因此移民與教育也是相輔相成的:發達的高等教育和優良的學習條件是對優秀人才或准優秀人才的一大吸引力;反過來,高智能青年的流入也促進了高等教育的質量。所以,美國教育家們都承認外國留學生對維持和提高高等院校水平的重要性,其中亞州學生又占重要地位,到80年代末已佔全部大學外國留學生的一半,而其中理工科的博士生比例還要高得多。學成後至少有一半留在美國。這從另一方面造成美國教育與人口的良性循環。 種族問題 移民國家的特點形成美國一大優勢,但也造成美國特有的問題。一般說來,在民族融合中,總是處於先進的發展階段的民族同化後進的民族,如中國盛唐時期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國號稱"大熔爐",不論原屬於何種民族的移民到了這裡,就成了新的"美國人"的一部分。他們保留自己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同時認同這個社會的基本制度和核心價值觀。毋庸諱言,這樣形成的美國人,其主流是歐洲裔的白人,也就是所謂的WASP(白種-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直到本世紀上半葉,所有後來的移民都有一個"美國化"的過程,也就是向先來的主流歐洲白人同化。這一做法基本上是自覺自愿的。"大熔爐"之說就是一名俄國猶太移民於1908年創作的一個歌頌這種民族融合的劇本的台詞。1918年還有紐約7萬新移民大遊行,來自40多個國家的移民熱切地表示認同美國。美國的活力和凝聚力在那時達到高峰。二戰以後,情況就逐漸複雜起來,有人提出"馬賽克"或"大拼盤"之說取代"大熔爐"的形象,說明種族的融合已經越來越困難了。但是即使是拼盤,"WASP"仍然是佔據中心的一大塊,其他大大小小族裔處於層層邊緣。這種情況能夠繼續多久,或者是否應該繼續下去,是美國面臨的一個難題。 問題的根源在於,美國是以種族主義起家的,"白人至上"的思想統治了幾個世紀。從一開始就把原住民印地安人趕盡殺絕,然後又從非洲販來黑人做奴隸。各式各樣的後來的移民,從愛爾蘭、義大利、猶太人等白人到亞洲的有色人種先後都受過不同程度的歧視,在"熔化"之前都當過二等、三等公民。先來者根據自己需要在移民法上做文章,以決定接納還是排斥後來者。在這個信奉自由民主的國家,對種族平等的觀念卻接受得很晚,過程曲折而痛苦,這一觀念真正進入主流思想是在60年代的激進運動之後。但是直到現在,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仍然時隱時現。美國的種族矛盾大於階級矛盾,而且要深刻得多。社會地位是可以改變的,而膚色是不可改變的。種族與階級有時相重疊,例如多數下層勞動者為黑人和拉美移民;但種族歧視是獨立於階級之外的。在黑人鬥爭的歷史上,受過良好教育,已經進入中產階層的照樣受歧視。在美國的主流人種之外,生存能力較強,對美國的發展貢獻最大的有兩個族裔,一是猶太人,一是華人。猶太人過去曾受歧視,現在已經完全匯入主流,不再有區別;窮苦的拉美移民是照顧對象,但是其中的白人一旦進入高等社會,就不再被區分出來。而華人卻似乎仍是黑白人種以外的"外來者"。儘管已成為美國公民,甚至是生於美國的第二代,職業和經濟地位都屬於高等社會,仍然不免被另眼看待。究其原因,一是膚色,二是文化,三則受中美關係的影響。如李文和一案所表現在司法上的雙重標準,固然與外交有關,從深層次看,也是種族歧視問題。 今後,世界各地各種族的臨時和永久移民仍將源源流向美國,而種族問題將繼續困擾美國社會,下一節將進一步闡述。 重教育的傳統和實踐 人口素質當然和教育分不開。重視教育是美國從歐洲繼承過來的最優良的精神遺產之一。首先,最早的移民的教育程度就比較高,在17世紀第一、二代移民中,每40至50家就有一名大學畢業生,多數畢業於牛津或劍橋,這一比例為當時任何國家所不及。他們自然以普及教育為己任。約翰*溫特洛普率領五月花號的移民在塞勒姆港登陸後六年,即在麻省純粹由私人集資建立了一所大學。從1647年馬薩諸塞州通過義務教育法以後不到半個世紀,在當時的新英格蘭各州都已完成此項立法。在普及中小學教育的同時,立即著手建立大學。1636年10月28日,哈佛大學的章程在國會註冊,是為大學之始。到1776年美國獨立時已有9家大學,而當時英國仍只有牛津和劍橋兩家。不但美國的高等教育史比國家的歷史長一百多年,而且有一批自始至終長盛不衰、年齡長於國家一百多歲的名牌大學,除哈佛外,還有耶魯、普林斯頓、弗吉尼亞等大學,歷經獨立戰爭、內戰、世界大戰、社會動蕩、經濟蕭條、政府危機而巍然屹立,構成美國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的一個舉足輕重的支柱。 重教育與美國立國的思想是分不開的。開國元勛們都以教育為立國之本,在他們的思想中決無"愚民政策"的痕迹,因為這與"民治"的國家是絕對不相容的。傑斐遜本人是倡導教育最力的,他把普及知識與民主制度相聯繫的言論不勝枚舉,例如在1816年說過:"在一個文明國家,若指望在無知中得到自由,過去從未有過,將來也決辦不到"。民眾應該普遍有知識、具備起碼的判斷能力是民主國家的根本,重視教育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宗教、道德和教育是"好政府"的必要條件。這是傑斐遜的理想的一部分。在他推動下,弗吉尼亞州帶頭,東北各州首先通過各種激進的關於教育的立法,包括撥地、撥款、建立基金、訓練師資等等,有的地方甚至規定體力健全的成年男子有義務為幫助學校建設出勞力。他立意要通過教育培養起有別於歐州貴族階級的新型精英以擔當領導新世界的重任。後來以傑克遜為代表的平民民主派仍批評他為貴族教育,而主張進一步把重點放在普及平民教育。 提倡在政府,建校卻大多是私人,捐錢辦學成為風尚,沒有全國性的國立大學也是美國獨特之處。著名的芝加哥、康奈爾、斯坦福等一批大學都是私人捐贈。那個時期的美國人熱衷於建大學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從歐洲帶來的傳統和宗教原因外,還有實際建設的需要、慈善捐贈的習俗、和地方的榮譽等。還有一點美國特有的是,不斷地西進的拓荒者來到不毛之地,很怕自己和所在社區"野蠻化",因而迫不及待地辦學校。拓荒者每到一處聚居成小鎮後,最先建立的一是教堂,二是學校,三是郵局,這是保證與文明世界聯繫的必不可少的設施。 經過一個世紀的演變,教育思想和制度有許多變化。綜觀20世紀美國關於教育的爭論和改革,有幾對矛盾貫穿其中:普及與提高、通才教育(liberaleducation)與實用主義以及近30年來逐漸興起,於今尤烈的多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的的矛盾。 1.普及與提高。 普及義務教育的做法不是美國人的首創,強制性的義務教育制還是從普魯士傳入的。但是美國人從觀念上普遍信仰凡合法居住在美國領土上的人就有受教育權,美國延長普及教育的年限早於多數歐洲國家,到本世紀80年代全國所有的州縣都已普及6歲至18歲的免費教育,75%的適齡青年完成12年的免費教育,有的州還推前到學齡前和延長到頭兩年大學教育。當然,教學質量因地因校而異,差別很大,而且還存在由於種種原因中途棄學現象。但無論如何,真正的免費教育的普及(且不論貧困學生還有免費午餐)應是教育史上一大成就,是美國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 在高等教育方面,美國重普及的特點更加明顯。到90年代中期,全國高校有3千4百餘所,升入大學的人數有1千2百萬。從19世紀末起已可看出,美國辦大學的觀念與歐洲大相徑庭,如果說歐洲的傳統原則是"寧缺毋濫"(現在也已發生變化),美國則是"有勝於無"。毋庸贅言,這些號稱學院和大學的設施、師資和教學水平十分參差不齊,而且像企業一樣此起彼落,至今仍然如此。例如1969至1975年間,新建立了800家高等學院(包括兩年制的社區院校),同一時期"關停並轉"的有300家,凈增500家。這是美國獨特的現象,其結果是高度分散,各自為政,從形式到內容到水平都多樣化。 2.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佔主流是美國特色,不僅是在教育領域。市場驅動力對美國教育的作用強於政府政策。早期的美國教育繼承歐洲的傳統,在課程設置上重視經典的基礎知識和廣義的人文教育。但是從一開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而較少歐洲那種純粹以鍛煉心智、培養思辯和探索的能力為最高目標的風氣。美國不論是理想主義者還是實用主義者,不論是提倡精英教育者還是平民教育者,都是把學校看作首先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地方,包括道德、能力、知識,處世態度等等,同時也是維護美國民主制度的基地。有人甚至認為學校應是世俗的教堂,是施教化、維護基本價值觀的基地。在大量移民湧入時又擔負起使他們儘快同化的責任。 20世紀10、20年代的進步主義思潮把教育進一步向實用方向推動,因為進步主義特別相信教育能改造人,改造社會。比較典型的如著名歷史學和社會學家特納(FrederickJ.Turner)認為,理想中的大學應是培養能夠"超脫地、明智地在各種相互爭鬥的利益之間進行調解"的專業人才。這樣的"大學人"越來越多地加入各級立法和行政機構,擴大影響,就是美國進步的希望所在。進步主義改良主義者自己相信教育萬能,也企圖以此說服全社會,使富人相信普及教育可維持社會秩序、避免激進運動和培養熟練工人,辦教育是一本萬利之舉,從而慷慨解囊;使中下層人相信,教育是民眾權力的基礎,是通向機會之門,是達到平等的手段,從而把送子弟入學作為在社會上晉身之階。 從粗線條來說,自20世紀初教育制度基本定型以後,實用主義一直是主色調。大學的通才教育逐漸讓位於專才教育,現代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隨之學校的分科也越來越專,使得文、史、哲在市場競爭中被推到邊緣。19世紀的家長送子弟上大學主要是為了培養一個有文化修養,受社會尊敬並籠統地對社會有益的人,而20世紀上大學則為找一個收入優厚的"好"職業的目的越來越明確,也就是更加以市場為轉移。大學的實用性當然主要是面向廣義的經濟建設,國家、社會和企業所需要的研究項目不少是大學承擔的。美國在世界遙遙領先的科學技術和尖端產業得力於高等教育自不待言。 3.自由主義傳統。 實用主義導致教育商業化、課程"非智化"、學生水平低下。但是美國高等教育的容量大,特別是存在自由主義的傳統,給非實用的學科留下一定的空間,成為制衡教育過分市場化的拉力。 這裡自由主義教育有幾層意思:一是指學術思想自由,二是指以自由主義的基本價值觀教育學生,三是指與實用主義相對的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首要目標的教育思想,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通才教育"。 強調教育為社會需要服務看起來似乎與中國以及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是存在著本質的不同,那就是美國的教育獨立於政治。華盛頓總統生前曾有意像許多歐洲國家那樣建立一所集中的、代表全國最高水平的,為各大學示範的國立大學,終未能在國會通過。在他以後的幾屆總統也曾做過努力,都未成功。結果形成美國高等教育沒有國家最高標準和統一的模式,也無法貫徹政府的某種教育思想。美國只有州立大學而無國立大學。即使州政府,也無權過問州立大學以外的高校,這是有法可依的,那就是1819年著名的"達特茅斯裁決",這一案例進一步維護了大學對政府的獨立性,這樣既保持了校園學術思想的自由,又維持了學術建樹的延續性。 美國自由主義教育家們認為,大學應該是美國核心價值觀的支柱和接力棒,培養的學生首先應該是這種價值觀的載體,同時又具備基本的文化知識和修養,不論從事何種行業的工作都能身體力行,對維護和鞏固美國的民主制度和不斷完善美國的社會作出貢獻。簡言之,就是要培養根據美國標準的德才兼備的人才。所以在大學本科的通才教育特別重要。不論學什麼專業,有一些屬於文史的必修課是必須認真對待的。這種教育思想和高度實用的現實趨勢形成張力,也是對美國教育在市場驅動下沿著庸俗實用主義滑行的一種制衡。正因為如此,大學一直保持了出新思想、新流派的源頭。另一方面,它雖然獨立於政治,但是實際上對校外的政治最敏感。本世紀對社會有影響的思潮,從進步主義到"新政"的謀士,到60年代的激進批判運動,乃至當前不論是"左"或"右"的思潮都產生於大學中。當然各種思潮實際的社會影響差別很大。 這裡必須提到杜威的影響,因為他的教育思想對20世紀美國教育影響最大。我國一向把它稱作實用主義的代表。實際並不完全確切。從其倡導的精神與內容來看,正好是對趨於庸俗的實用主義的一種逆反,毋寧說是體現了自由主義和實用主義相結合,同時也屬於改良和普及的潮流中的一部分。他主張知行合一、徹底的"有教無類"、把教育作為改造社會的基本力量、順應人的自然天性,最大限度地開發兒童的創造力,把兒童教育成"合作的人"以別於"競爭的人",充滿服務精神等等。這些都帶有那個時代濃厚的樂觀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在現實中難以完全貫徹,與今天美國中小學教育所面臨的問題相距更遠。但是他以及一大批與他思想相同或受他影響的教育家的理論和實踐對美國教育改革還是功不可沒。任何理想都不可能完全實現,但是正因為有這樣的理想,美國的教育能夠為最廣泛的階層所享有,能最好地與社會需要相聯繫,而尚未完全陷入最短視庸俗的實用主義。 4.教育改革是永恆的主題。 每當美國人感到國家出了問題,或是遇到了難題或危機,就想到教育有問題。所以,教育改革的呼聲一直不斷。 戰後幾十年來,中小學教學質量低,一直是困擾美國的一大問題,儘管朝野都予以關注,也不斷採取措施,卻似乎成效不大。1981年有一批教育家和學者成立了"優化教育網",兩年後出了一本書,題為《國家在危急中》,曆數教育滑坡現象。這本書引起全社會的震動,從那時起展開了"優化教育運動"。南方一些基礎教育較差的州領導,包括當時任阿肯色州州長的柯林頓都受到這本書的啟發而在本地進行改革,提高了中學畢業的標準。另外,重新強調在課程中加強基本知識教學,也是一項改革內容,但這只是建議,並無強制性,完全達到此要求的高中畢業生不多,不過比例逐年增加,多少有些效果。 無論如何,教育的普及還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大學儘管水平參差不齊,但是一般說來,一個人經過幾年大學教育,除了學到專業知識外,視野總要開闊一些,眼光遠大一些,特別是養成學習的習慣,終身受用。在美國的特殊條件下,大學的普及對緩解種族矛盾起的作用很大,一方面,在校園中和睦相處可減少白人青年的種族偏見;一方面給少數民族以較為平等的提高自己的機會。美國有一位歷史學家在講到1929年的大蕭條時有一段話說明普及教育發揮的作用: "世界上從來沒有任何別的國家象美國一樣建立了那麼依靠人民高度文化程度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沒有別的國家象美國那麼幅員廣大、居民血統和社會背景這麼多樣化,依賴它的教育系統來訓練人民學會和睦相處的藝術。如果真有一個時期證明過去幾代人花在教育上的大量開支起了作用的話,那就是1929年到1933年這一段時期。當時,人人都在困難之中,人人都需要容忍,人人都需要深思熟慮,然而又採取批判態度,這樣,國家的政治和社會團結才不致消亡" 不論還存在哪些問題,迄今為止,美國以雄厚的物質力量為後盾的對普及教育的信仰,和它的既實用又自由的高等教育制度,無疑是造成美國特色的發展道路的巨大財富。 (五)異化和悖論 在進入21世紀時美國依然充滿著嚴重的問題和潛在的危機,有些是固有的矛盾,有些是新問題。貧富懸殊、種族矛盾、"世風日下"、暴力充斥、犯罪率始終高於其他發達國家,等等,都是顯而易見的並且是人們經常談到的話題。關於美國興衰問題,現在和過去一樣,始終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派認為美國的興旺是暫時現象,其中有泡沫成分,繁榮中孕育著衰退的因素,終將表現出來;一派認為有種種新的因素促成了這種新的經濟良性循環,美國的發展仍將不可限量。本文感興趣的不是絕對數字和靜止的狀態,而是構成美國最基本的活力,在20世紀促使美國發展到今天的那些因素是否還將繼續起作用,或者將發生哪些消極的和積極的變化。 平等問題 今天美國最明顯的社會問題仍然是貧富懸殊。經過一個世紀的批判、改革、福利政策,濟貧措施等等,社會從金字塔變成了棗核形,也就是出現了一個中產階層,兩頭小,中間大。但是就兩頭而言,差距並沒有縮小,而且70年代以來在逐步擴大。與歐洲主要發達國家比,美國依然是發展勢頭較猛,社會活力更大,但是不平等現象嚴重得多。從直觀的感覺上看,美國的大城市的"富人區"和"窮人區"仍然天上地下,對比鮮明,而且"窮人區"常常等同於"不安全區"。流浪漢、乞丐、無家可歸者比比皆是。從統計數字上來看,從70年代到90年代,標誌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一直在擴大:1947-1970年,從0.376降至0.353,而1970之後一直上升,至1995年達0.450。 1986年,也就是約翰遜的"偉大社會"之後20年,一位國會議員公布了美國兩極分化的數字:占人口1%的超級富翁1963年擁有25%的社會財富,到1983年上升至26.9%。10%的最富有的人口擁有68%的財富,在20年中增加了4%。他說: "從1963到1983年間,不處於經濟圖騰杖的頂端的90%的美國家庭損失了他們佔有的國民財富份額的將近10%。這一趨勢與我國公民一般認為的財富分配趨於平等的設想背道而馳"。 這20年正是幾屆共和黨政府為減少財政赤字對大政府進行調整的時期,特別是經歷了里根的對福利政府大幅度逆轉政策。所以說明,美國在平等與發展之間搖擺前進的道路上為之付出代價的還是窮人。 柯林頓兩屆政府期間經濟持續繁榮,時間之長為戰後所少見,而且失業、通漲都保持在低水平,但是貧富差距卻有增無減。根據美國官方的數字,從1973年到1995年中期,美國實際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36%,而普通職工的實際小時工資卻下降了14%。在80年代,所有的收入增額都歸於上層的20%的職工,而其中1%佔去了增額的64%。如果不以工資計,而以收入計,差距就更大,最上層的1%的人得到總增長額的90%。總的趨勢是,20%的上層家庭的收入不斷上升,而下層20%不斷下降,1993年前者是後者的13.4倍,打破了美國的歷史記錄。 一般美國人對此不能無動於衷,談起在富足的社會中這種貧困現象都認為是美國的恥辱,儘管對於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至今爭論不休。1992年美國大選時,前總統卡特在推選柯林頓當候選人的民主黨代表大會上作主要發言,揭露美國貧富懸殊和社會的不公正,其尖銳程度不亞於通常社會主義國家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抨擊,他描繪的貧民窟圖景仍可與本世紀初的暴露文學媲美。他還駁斥了右派說這些人窮是因為他們太懶,不求上進,缺乏家庭觀念等論調,並以自己親身從事社會工作的經歷說明,這些人只要給他們改善生活的機會,他們和"我們"一樣雄心勃勃,一樣願意辛勤工作,一樣關心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當然卡特的這番講話是在大選中發表的,帶有黨派鬥爭的色彩。他提出的爭論觀點正好說明了一個世紀以來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改良主義的觀點之爭,也就是美國式的"保守派"和"自由派"的不同思路依然如故。而實踐證明,民主黨執政以後並不能扭轉這一狀況。因為自約翰遜以後,聯邦政府的福利負擔已經到頂,柯林頓面臨的是非改不可的醫療制度。卡特批評共和黨削減聯邦政府福利開支,柯林頓還得進一步壓縮政府的福利開支,其改革方向是福利事業私有化,責成企業在技術更新過程中負擔職工培訓。這在實際上往往遭到企業主的抵制,結果對於中低收入的家庭至少在短期內是不利的。 美國的"新經濟"引起經濟結構的深刻改變,導致工資差距迅速擴大。一小部分掌握最新知識的高級人員收入大幅度提高,同時包括相當多的中等收入者在內的非專業人員收入下降。失業率總體是低的,但是企業裁員率大大增加,據美國管理協會的數字,1989年各企業報告的減員總數為35.7%,1994年上升至47.3%。1995年有29.7%的職工每小時平均工資低於貧困線,這些人按照通常的標準,並不見得都是"非熟練"工人,而只是屬於非熱門工種。"新經濟"是否一定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現在尚無定論。但是至少目前在靠工資收入的人中,在工資、職業穩定性和向上流動的機會三個方面的不平等都有所擴大,更不用說處於最上層的億萬富翁與貧民之間的差距了。還有一種新的現象是新富多為暴發戶,而且日趨年輕化。與過去那種白手起家,奮鬥多年而後積累起一份家業的富豪大不相同。競爭之激烈,消長、升降速度之快,也是空前的。在這種形勢下,原來的調節社會的機制是否夠用,"美國精神"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尚待進一步觀察。 種族矛盾與文化多元化 貧富懸殊與種族問題不可分。整個20世紀的改良運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爭取種族平等。應該說,從社會觀念到少數族群-特別是黑人-的實際境遇都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美國的痼疾仍然未消。有些問題陷入怪圈,很難突破。至今提到貧困、犯罪、毒品、校園和街頭暴力、教育水平低下等等,還是和黑人以及拉美移民相聯繫。一些大城市的黑人聚居區也是犯罪高發區,那裡房價低,市政建設差,是眾所周知的。由於中小學是就近入學的,差距必然反映到基礎教育水平,也就是貧苦黑人的子弟很難得到良好的基礎教育。從大城市的9年制、12年制學校學生的成分看,實際的種族分野還相當普遍。美國中上層白人和亞洲族裔一樣,常有"孟母三遷"的精神,卜居先考慮子女上學的條件,其結果是政治上人為的種族隔離取消了,由經濟等原因造成的事實的隔離又"自然地"形成,而且傳代。基礎教育的差距必然影響到上大學的機會,和就業的條件,這樣形成的循環至今仍然沒有打破。美國黑人今天的狀況離事實上的平等還有很長的路。當前,在新的一輪"數字經濟"的競爭中,黑人又處於最不利的地位。據商務部的一份報告統計:白人家庭擁有電腦率為40.8%,而黑人家庭為19.3%,白人上網者佔21.2%,黑人只佔7.7%。這些問題從政府到有關社會團體以及社會科學界都在給予關注。1992年洛杉磯因白人警察毆打黑人而爆發街頭暴力示威時,有一家華人報紙評論說,美國黑人問題是白人"祖宗造的孽",今天仍然需要繼續還債。此話頗為生動地說明了美國的黑白種族關係,黑人問題仍然是佔主流地位的白人無法卸掉的負擔。 今天美國面臨的種族問題不止是歷史遺留的黑人貧困的問題,而是複雜得多的"美國人"的自性,新移民要不要"美國化"的問題。少數族群的覺悟迅速提高,代表族群的要求就更為強烈,主要表現在對主流文化的挑戰,這與1918年的大遊行所反映的新移民急於認同主流文化的心態剛好相反。這個問題從二戰以後就開始存在,60年代,隨著民權運動的高漲,對白人主流文化統治美國的現狀的反抗也同時興起,與當時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以及隨之而來的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批判和抵制屬於同一潮流。自那時起發生了觀念上微妙的變化(為方便計,姑且以簡單化的"左"和"右"來概括):過去"左"派反對種族隔離,反對強調種族區別,主張幫助黑人和新移民儘快"美國化",成為平等的一員;右派種族主義者則排斥黑人和新移民,認為非我族類,不可能"化"作美國人,只能按族群區別對待。 60年代之後,"左派"開始拒絕傳統意義上的"美國化",也就是拒絕接受美國的主流文化,而強調每一個族群的傳統和特點,認為長期受壓抑而不能得到充分表現的文化必須加倍伸張,也就是加強種族意識,族群覺悟,而不是爭取個人的權利。這一觀念與極右派殊途同歸,只不過一個認為不應該"化",一個認為不可能"化"。處於中間的代表美國主流的精英則仍然堅持以原來白人基督教文明為核心的"美國化"。他們承認今天的許多種族矛盾現象主要是過去種族歧視造成的惡果,是美國歷史的恥辱,應該繼續努力消除這種後果,不過他們認為進一步強調種族區別將適得其反。這一爭論主要是在大學校園中和學術界,規模也不小。80-90年代關於"肯定行動計劃"之爭和90年代圍繞歷史教科書的大辯論都反映了在種族問題上兩種思想之爭:前者關係到如何彌補歷史遺留的種族不平等;後者涉及的問題更加深刻:美國的歷史是否從根本上應該改寫,不再承認白人基督教文明的的主流地位,還涉及教學內容--從大學課程發展到中小學課本--和選拔教師以及招生標準。 如何詮釋歷史關係到如何塑造未來,也就關係到美國是否還能繼續在多元化中維持其原來的主流文化。筆者以為,在短期內,美國的多元文化遠不足以威脅主流文化的地位,和社會其他弱勢群體一樣,唯其處於邊緣,才要大聲疾呼,事實上移民"美國化"的過程仍在繼續,不論是自願還是不得已。但是一旦經濟情況惡化,或是社會發生某種危機時,白人種族主義依然可能上升,種族衝突的危險依然存在。而且可能更加複雜,不完全是在白人與少數族群之間,而可能發生於先來後到,不同處境的少數族群之間。例如1992年洛杉磯因白人警察毆打黑人而引起的街頭暴動,被打砸的對象卻主要是亞裔。美國的移民政策是加緊控制和排斥,還是放寬和鼓勵,這是美國特有的從理論到實踐的悖論。 就社會危機而言,單純的貧富懸殊不足以導致暴力衝突,但是種族矛盾仍是美國社會最難化解的足以引起動亂的潛在危險。 市場"專政"與自由主義的極限 美國在發展機制上靠市場經濟,在精神上靠自由主義,二者相輔相成造成了美國的強大。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其消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美國今天的種種負面現象歸根結底與這兩大因素有關。 對市場決定一切的機制如果沒有足夠強有力的制約,就發展到制度化的"唯利是圖",結果是從市場競爭走向市場"專政"。市場既然視消費者為"上帝",一切行為都是以鼓勵消費為目的,社會風氣必然媚富嫌貧,而且出現瘋狂的高消費生活模式。有人說,自從信用卡出現以後,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先勞動後享受變成先享受了再說,精神的墮落從這裡開始。這是極而言之。不過二戰以後美國社會向高消費迅速發展的確是令世人咋舌的。 首先是對青少年的教育。消費的誘惑對於青少年比成人更加不可抗拒。家境優越,有希望進入名牌大學從而躋身於上層社會的青年尚有推遲享受的動力,學習有一定目標,而對大多數貧苦子弟來說,這種希望太渺茫,太遙遠,眼前的誘惑又太迫切。在道德行為方面,商業文化的潛移默化遠遠超過教師的諄諄教導(假設教師都是這樣做的話,其實未必)。所以,美國基礎教育問題的根源在於高消費社會造成的思維方式。這是任何"教改"所無能為力的。所以美國針對中小城市學教育的改革經常不斷,卻收效甚微。涉及占人口多數的平民百姓子弟的基礎教育的嚴重缺陷,造成美國缺少熟練工人還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這種現象從長遠看將改變美國的人口素質,腐蝕美國賴以立國並發展到今天的"美國精神"。 前面提到,實用主義是貫穿於美國的教育和學術思想的一大特色。這種重視社會需要的傳統使美國的大學不是象牙之塔,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美國的長處。但是同時使美國的高等教育完全受市場驅動。如一位教育史專家指出,美國的高等教育與通俗文化一樣,變成了買方市場,學生及其家長是買方,學校和教師是賣方,於是課程和選題主要由知識較少的買方來決定,而不是由處於賣方的學識淵博的教師來決定。甚至由國會通過的對教育補助撥款的方式也是以資助申請人(學生或研究人員)為主,而不是資助高校和研究機構,也就是資助買方,而不是賣方。結果大學日益庸俗化,淪為培養各色市場所需要的專家的場所,純粹意義上的學者和高瞻遠矚的思想家日益稀少。這樣的高等教育日益喪失學術的超脫和獨立,20世紀末與世紀初相比,那種曾經推動進步主義運動的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和獨立批判精神正在變味。 市場"專政"腐蝕特別明顯的一個重要領域是新聞傳媒。言論自由是美國和其他西方社會的基本人權之一,美國的民主的前提是國民有認知權,即獲得信息的自由。這種成為信仰並受憲法保護的權利造就了無比發達的新聞媒體,以至有在"三權"之外的"第四權"之稱。這一強大的輿論監督和社會批判力量,曾對揭露黑暗、防止腐敗、促進改革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今天卻已起了變化。當然過去它也不是完全超然獨立的,政府雖然無權干涉它,其出資者所代表的利益還是對它的傾向性有一定的影響。不過這種影響唯其是有形的,就也要置於社會監督之下,受到一定限制。而今天的市場律令卻是更加無形、非理性,而且捉摸不定。在以文字為主要載體時,其對象為知書識字的人,特別是著名的大報和雜誌面對的讀者至少相當一部分是知識精英,要滿足他們的需求。從業人員也有自己的守則,能夠比較客觀地報道新聞,從容地分析一些重大國內外問題,即使代表某種傾向和偏見,也是有跡可尋的,並有各種流派互相制約。只是報紙的收入日益依賴廣告,已經種下不祥的因子,銷售量與廣告互為因果成倍地加強了市場的影響力。 隨著電視的普及,手段、對象、市場都起了急劇變化。與對待其他方面的文化一樣,大眾的口味從精緻的佳肴變為有刺激性的快餐,接受的方式從用腦筋的閱讀和思考變為直接的感官視聽。由於技術的發達,頻道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爭取廣告與爭取收視率之戰使從業人員幾乎完全喪失真正的主動權。傳媒既迎合又塑造大眾的口味,形成惡性循環。新聞工作的客觀、公正、良心、原則都要服從不可抗拒的市場律令。今天,美國傳媒揭露矛盾,監督政府的作用當然不能說已經消失,但是正義的呼聲淹沒在浩如煙海的無序的光怪陸離的"節目"之中,提供給美國公眾的國內外的圖景與客觀相距甚遠。美國人對信息有最大的選擇自由,實際上卻基本上是被動接受,甚至強迫灌輸。世紀末的傳媒的作用比之於世紀初已經異化了。這裡只談到電視的普及,至於市場專政下的信息網路化會走向何處,更難逆料。 一方面,威力強大的傳媒日益失去維護社會良心的功能,實際上淪為各種利益集團的工具,或者其本身已成為一種利益集團;另一方面,自羅斯福"新政"以來,知識分子大多數或進入體制內,或成為狹義的專家(有人說羅斯福的政策是"反智(anti-intellectual)的",因為他把知識分子的主流納入為政府服務,使其喪失了獨立的批判精神,而歐洲知識分子這方面傳統還保留較多),優良的批判傳統大打折扣。總之,有一些事物本不應該屬於市場的,而市場威力無窮,所向披靡,使得人在它面前日益喪失主動權。 道德滑坡是另一公認的現象。1993年,剛當選一年的柯林頓出現在田納西州馬丁*路德*金生前最後一次佈道的教堂中。大約是受那肅穆的氣氛的感染,即席發表了一篇動聽的演講,揭露當前美國道德敗壞的情況,問道:如果馬丁*路德*金看到今天的情況會說什麼? "他會說,我為之奮鬥終身死而後已的,決不是要看到家庭破裂、13歲的男孩拿著槍追趕9歲的孩子只是為了好玩、年輕人用毒品毀了自己生活再以毀別人的生活來發財,這決不是我到這裡來的目的。 "他會說,我為自由而鬥爭,但決不是人們由著性子互相殘殺的自由,不是未成年的孩子生孩子,而孩子的父親棄之如蔽屣而離去的自由。我為人民的工作權而鬥爭,而不是要讓整個社區和居民被棄置不顧……" 柯林頓還強調必須進入"人的本性、價值觀、精神、和靈魂深處",否則政府的行動以及任何其他努力都無濟於事。今天來看柯林頓大談道德說教,特別是維護家庭價值,頗有諷刺意義。美國保守派更會嗤之以鼻,因為他們認為象柯林頓這樣一個人能當選為總統本身就是公眾道德觀念下滑的表現。但無論如何,他所指出的確實是美國人今天普遍憂慮的主題。 對於美國今天嚴重的社會和道德問題的內容"左""右"各派所見略同。他們都批判美國的極端個人主義和現代版本的"自由主義",都不約而同地提到當年托克維爾的預見,指出個人主義發揮出巨大的想像力、創造力,但是走向極端就成為自私自利,每一個個人封閉在自己的小圈子內,完全不理睬他人和全社會的疾苦,植根於自由主義的個人主義的衝動遲早會沖開一定的教化的界線,變成為所欲為。過去美國人賴以建國的基督教新教倫理的美德,諸如艱苦奮鬥、勤儉自律、自立自強、堅忍不拔以及有計劃的量入為出的消費習慣和誠實的遵守規則的處世態度,如今在總的追求"自我完成"的目標下變成了一味追求高工資待遇、高社會地位,敬業精神變成短期觀點,只顧眼前享樂而少儲蓄,守法的觀念蛻變為只要有本事不被抓住就行……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賴以立國並維持了幾個世紀的精神支柱-美國式的自由主義現在正在發生異化。貝爾(DanielBell)對韋伯(MaxWeber)提出的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教"禁慾苦行主義"所作的補充:"貪婪攫取性",可謂高度概括。如今後者逐漸佔上風,"宗教的衝動"為"經濟的衝動"所淹沒,結果道德自律和創造精神兩敗俱傷。 對於病源的分析和治療方案則"左""右"兩派觀點截然不同,其分歧的本質還是對待平等的態度。左派認為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的惡性發展,除了新老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者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外,比較有影響的左翼宗教界也認為,當前的社會道德文化墮落來自以大企業為主導的社會制度,來自對資本的崇拜和對勞動的缺乏尊重,因此資本主義的根本原則-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就應該有所改變。需要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和思維方式,首先改變追求無限發展的習慣動力,換一付"非物質的"眼光,把重點放在精神方面。不過他們認為這一切改變不是通過革命,而是通過"重建(reconstruction)"來完成。歸根結底,這種主張的落腳點還在於教育,只是不限於學校教育。 "右派"批判的焦點剛好是自由主義中追求平等的因素,他們認為60年代的激進運動是這一墮落的標誌,其結果之一是摧毀了社會價值的防線,大大降低了道德標準,從此大家對本來不可容忍的行為見怪不怪。現行的福利制度和類似"肯定行動計劃"這樣的對某些群體的照顧性法律都是罪惡的根源,它喚起人的最壞的感情--嫉妒和懶惰。平等的要求也必然導向中央集權的大政府,從而導向專制……。這些本是信奉社會達爾文主義的保守派的一貫論點,不足為怪。 值得注意的是極端保守主義者不但一概否定20世紀初以來的一切改良、福利措施和理論,而且一直上溯到美國《獨立宣言》以及啟蒙思想和理性主義所依據的前提。也就是不僅反對平等,而且反對自由,認為正宗的傑斐遜和米勒所倡導的自由主義本身的動力就是不斷擺脫宗教、道德、法律、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制約,伸張個人。但是18、19世紀的自由主義和啟蒙思想的先驅們都有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就是人們普遍懷有基督教的原罪感,並承認公認的傳統道德規範,能自覺地以此自律,輿論的褒貶也以此為準則。他們都相信人的良知和理性,決不會想到追求他們所提倡的個人自由和平等的結果會發展到今天這種"激進個人主義(radicalindividualism)"和"激進平均主義(radicalegalitarianism)狀況。正是由於先驅們對人性的認識所犯的錯誤,發源於"古典自由主義"的"現代自由主義"已經異化和墮落,因為自由主義本身沒有自我改正的因素,只有不斷地要求滿足個人的慾望,爭取更多的權利。因此世風日下也是必然的。在他們看來,還得訴諸宗教的道德力量。所以,又與教會左派殊途同歸。 著名奧裔美國企業管理家彼得*德拉克(PeterDrucker)也對資本主義有嚴重的保留。他是自由市場的堅決擁護者,但是認為資本主義最大的缺陷是只注意經濟,不考慮"人",是"單維"取向。他早在30年代就曾擔心工業革命所引起的不平等會使法西斯得勢,結果不幸而言中。今天,經理們自己謀取豐厚利潤而同時裁減員工,更是在社會和道義方面不可原諒的。 總之,極左派和極右派,都對美國抱悲觀態度,認為美國精神正在走下坡路,對傳統的自由主義本身提出批判(當然二者否定的程度不一樣),居於中間的主流派則竭力維護自由主義,卻對它的命運憂心忡忡。 此外,政治、司法中的金錢的作用,利益集團對內外政策的超常的影響……等等,都是人們熟知的,它始終是使美國引以自豪的民主制度走向異化的一種拉力。有人說,現在在美國,只要有一百萬美元,沒有打不贏的官司,辛普森一案就很明顯,碰巧他是黑人,種族問題掩蓋了司法的腐敗。總之,三權分立、輿論監督、思想界的批判這些美國的看家法寶能否繼續有效地制衡金錢和市場專政的腐蝕力量,這是美國進入21世紀的大課題。 追求個人幸福是美國人的原始動力,發揮到極至,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力量,而利益的驅使和高度實用主義又侵蝕和抵消著美國人引以自豪的"美國精神",這又是一個難以解決的悖論。 (六)一種特殊的"隱性霸權" 本文主要討論美國本身的發展道路,不涉及其一般的對外關係。但是在今天各國相互依賴日深的世界上,一個大國的道路所產生的影響決不會限於其國土之內,美國當然更是如此。 總的說來,到目前為止,前面所列舉的負面因素尚不足以使美國走上衰退之路,或發生動亂。一是因為在後工業化的信息社會新一輪競爭中美國又著先鞭,不但跑在前面,而且領導著競爭的方向;二是其雄厚的物質基礎可以在尖銳的矛盾之間產生"軟墊(cushion)"效應,大大減弱衝擊的震蕩;三是多元社會提供多種出氣閥,長期以來的調節機制仍然有效,也就是說,其優越的自我調節能力並未喪失;四是處於底層的美國人儘管有許多不平和不滿,但與他國進行橫向比較,還是感到在美國總平均生存空間較大,機會較多;最後,美國在全世界所處的優越地位有助於轉移或轉嫁國內的矛盾。眾所周知,美國一向以外交服從其內政,並且據此對國際遊戲規則的制定和操作施加影響,實際上這是把調節國內矛盾的機制擴大到國際範圍,而且行之有效。例如美國工會或代表其利益的政客傾向於貿易保護主義,其壓力是針對美國的貿易夥伴而不是本國的資本家。去年WTO洛杉磯會議期間的群眾遊行示威,主要是對第三世界會員國施加壓力,表面上使美國總統難堪,深層意義是國內矛盾外向化。 所以今天儘管學術界"美國衰落論"不絕於耳,世人擔心的還不是美國如果衰落會帶來什麼影響,而是一個唯一的、在各方面遙遙領先的超強的美國對世界是禍是福。也就是說美國如何運用它的力量,奉行什麼樣的哲學,對世界其他國家的人都有利害關係。百年來,美國高度發達的科技和生產力帶動了全球的進步,美國以雄厚的實力對反法西斯戰爭和戰後恢復作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又直接幫助或間接促進了一批國家的經濟發展。如果哪個國家善於學習的話,美國從治國到企業管理到解決社會問題到文化教育都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經驗。今天,在有關全人類福祉的問題如環境保護、自然災害控制、公共健康以及反毒品、反國際恐怖主義等鬥爭中,還需要美國發揮帶頭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美國的外交思想和實踐是不折不扣的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無論以什麼"主義"的名義,"理想主義"還是"現實主義","孤立主義"還是"國際主義","意識形態"為主還是"地緣政治"為主,實際上,美國一直都是隨著實力不斷的增長,不斷向外擴張其勢力範圍。直到今天,全球都被當作它的戰略勢力範圍。 關於美國的全球戰略、以傳統的強權政治手段推行霸權主義等等已有無數論著。筆者對其對內立民主與對外行霸權可以並行不悖的道理也有過論述,此處不再贅言。這裡著重要講的是方今世界"美國化"的現象及其意義。 美國確立世界霸權地位還有一種不依靠傳統強權的方式,那就是以它不斷在科技和生產方式上的創新"領導"世界潮流,使世人身不由己地接受它的影響,跟著它跑。不知不覺間在器用、話語、生活方式、品味習俗、甚至禮儀服飾都向"美國化"發展。今天所謂的"信息時代"、"網路時代",其源頭還是在美國。接受了"網路化",所接受的就不僅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新的觀念和生活方式,甚至包括語言。美國根據自身的規律和需要實現某種發展進程,而這種進程必然輻射到全世界,其他國家不論是否符合自身發展的階段和模式,只有緊追,否則就被淘汰。這是另一種"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是一個客觀現象。無以名之,姑稱之為"隱性霸權"。 在不可抗拒的全球化過程中,各種文化互相融合、撞擊乃至衝突是必然的。但是美國挾其強勢發揮主導的影響是客觀事實。對於後進國家來說,憂慮不在於"全盤西化"(或美國化),因為這事實上不可能,而在於捨本逐末,或曰取其糟粕,棄其精華。本文第(二)、(三)、(四)節論述的美國強盛之道是深深直根於美國的歷史文化中,經過長期的演變形成的。這是其精華。別的國家如不先改造土壤,很難簡單移植。而現在輻射到全球的,甚至被趨之若騖地吸收的卻大多數是第(五)節所提到的異化後的余沫。其中最明顯的是健康的市場競爭並未充分發揮作用,而市場專政效應已經惡性膨脹,而且是在本不應市場化的領域內。學術批評網(www.acriticism.com)轉發2013年6月28日推薦閱讀:
※中國旅客在美國受歡迎嗎?
※O編輯總結: 寫在2.20(2016)之後的一些個人總結和想法
※在美國掙得最多的為什麼不是白人?
※《金陵十三釵》為何在美國連遭惡評?
※美國每年失蹤八九萬人叫人難安
TAG: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