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經聖解(四十六)

道常無名。樸雖小,①天下莫能臣。②王侯若能守,萬物將自賓。③天地相合,以降甘露,④人莫之令而自均。⑤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⑥知止不殆。⑦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⑧

【注釋】

①王輔嗣曰:「道無形不系,常不可名,以無名為常,故曰道常無名也。朴之為物,以無為心也;亦無名,故將得道,莫若守朴。」 樸,景龍作「朴」,御注作「樸」,此從王本。子由曰:「樸,性也。道常無名,則性亦不可名矣。故其為物,舒之無所不在,而斂之不盈 毫末,此所以雖小而不可臣也。」嚴復曰:「樸者,物之本質,為五蘊六塵之所附,任汝如何,所見所覺,皆附樸之物質耳。」

②莫能,景龍、御注、敦煌、英倫諸本作「不敢」,此從王本。輔嗣注曰:「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 力者可以重任也,樸之為物,憒然不偏,近於無有,故曰:莫能臣也。」

③王侯,河上、王弼、御注作「侯王」,此從梁武、景龍、敦煌本。賓,《爾雅.釋詁》:「賓,服也。」疏:「賓者,懷德而服。」又《書.堯典》:「寅賓出日。」《傳》:「賓,導也。」釋文:「從也。」

④莊子曰:「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天地相合,即莊子所謂交通成和也。

⑤人,河上作「民」,此從景龍、御注本。均,《說文》:「平也。」又:遍也。《易·說卦》:「坤為均。」《莊子·寓言篇》:「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循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

⑥下句,景龍作「天將知止」。此從王弼、御注本。王弼曰:「始制,謂樸散為官長之時也。始制官長,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 卑,故始制有名也。過此以往,將爭錐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也。」知止者,知止於其道之始也,即下所謂「不失所者 久」之所也。

⑦嚴可均曰:「御注作『知止所以不殆』,河上作『知之所以不殆』,王弼作『知止可以不殆』。」此從景龍、敦煌本。

⑧景龍本無二「文」字。焦竑曰:「物生以道生,物滅以道滅;萬物皆作於道,萬物皆歸於道。我之性宅,我自復之,夫何難之 有?故江海,水之宗也;川穀,水之派也;異派必會於宗,殊名必統於道。」

總闡抱道守朴知止原理第一

此承上章聖人宜不以兵強天下,而以道化天下之大旨,申言抱道守朴知止之玄微,以開示世人。夫道之所以能「常」,永恆如是而 不變不易者,以其虛而無,且大而無名也。非道無名,以其無可名也。有名則有指,有指則有分,有分則有變,有變則不一而不常矣。 朴""散則能制諸器,當其未散為器之始,乃萬物之本性真性共性,亦無名也;散而製為器,方始有名矣。「聖人因之,則為官長。」乃引申 之用於政治而言也。道無名,在天地萬物始生未生之時;朴無名,在諸器始制未制與官長未分未名之時;以其同然,故老子恆以朴擬道, 舉物以喻之,令世人易明,非有二也。方其無名之始,微不可形,形不可見,故曰小。然小而實人含天地,久亘古今,故曰「朴雖小,天下 莫能臣」也。道為宇宙之真君,朴為天地萬物與人之真性,抱道守朴無為,不失其真宰,其誰能臣之?故道之與朴,實天地萬物人生之母 炁與元始本性,不可須臾或失或違者也。

故道為母為體為本,而物為子為用為末。執其本則可齊其末,握其體則可明其用,守其母則可得其子;故道雖無名,實真常不變, 亘古不壞,歷億世而不可或易。故王侯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從賓服矣!以「道」實為「宇宙天地萬物之所以生、之所以成、之所以行之 根本原理」。守此道而行之,即守此「宇宙原理」以明萬物萬象,以律萬事萬理,使天下皆法天為行而不失性,將何由而不自歸哉?故龍 山子曰:「未然性天地,已然命天地;性命能雙至,自然全天地。」抱道守朴者,其能了乎此,則自「與道合一」,而外天下若敝屣,豈肯以兵 為哉?

守常可以御變,守始可以覽終,守中可以應圜,守一可以窮萬;故能守斯道而勿失,則自可「日月壺中照,乾坤袖裡藏」矣。天地相 合,以降甘露;陰陽相合,以孕太和;上下相合,以通志意;內外相合,以一天人。如此則「宇宙一葫蘆,乾坤一彈指」。自可神遊邃古,心 通萬世,而人亦自莫之令而自均矣。天地無私覆載,甘露無私潤澤,無不均也,無不遍也,是之謂「天均」。王侯效之,法自然之行,不以 物累真,不以欲傷生,不以心捐道,不以名戕神,以自養其生。復使人各遂其生而自賓,各適其性而自均,則亦自有「樂意相關禽對語, 生香不斷樹交花」之無窮樂趣與無限生機矣。

迨夫朴散而為器,器各有名,聖人因之則為官長,制其名,別其位,定其分,樹其德,使其各有所守,各有所為,各有所行,各有所止, 方無傾危之虞。此所以曰:夫亦將知止也。知止其所當止,而不止其所不當止,吉祥止止,以「止至善」為止,則自不殆!不但不殆,且 無所止而不安,無所住而不自樂也。二三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其樂融融。然而何所止乎?曰止於自然,止於道;發乎真性, 而又能止於至善也。止於自然而然之善行,自性而性之善發也。止猶歸,夫物芸芸,各復歸根。道為萬物之宗,生育萬物而不名有,故 萬物交歸焉。川穀之於江海亦然,故曰:「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江海自下,而不自處上,無求於川穀,而川穀自趨而歸之,以 其善下也。故曰善為道者,以善下為上。下人則得人,下國則得國,下天下則得天下。未聞有自畫其域,孤守其封,自驕自傲,自大自狂,自尊自上,而能得人、得國、得天下者也!有為者,其戒諸!

參證章旨第二

本章旨在示人以「抱道以為行,守朴以為真,全性以為本,知止以為用」四句教。此乃「道化天下」之要法,而其玄微精要處,則首在 「天地相合」與「知止」六字上。一合一止,其中有無窮無盡之生機,無窮無盡之神化。甘露自此合而降,萬物自此降而生。在萬物之永 恆真性中,會有其合,會有其止;在國家民族之盛衰治亂中,會有其合,會有其止;在歷史文化之承啟持續中,會有其合,會有其止;在人 生成就之事功道德中,會有其合,會有其止。能知其合,則萬物生焉,能知其止,則天地位焉;能知其合,則萬物育焉;能知其止,則內 外定焉;能知其合,則萬事和焉;能知其止,則萬理一焉。故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又曰「夫亦將知止,知止不殆」也。故《玉樞經》 曰:「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謹,用道者知微。知微則慧光生,知謹則聖知全,知止則泰安定。」而《大學》亦以「止於至善」為教。云:「知止 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此則「止學」為「靜學」、「定學」之根本也。

不但外王之功如此,內聖之功,又何獨不然?心靈與性靈之修,神氣與德行之養,又豈能外此?以人合天,人與天合也;以心合道, 心與道合也。行止於善,則不善者遠矣;心止於虛,則不虛者遠矣;德止於中,則不中者遠矣;性止於道,則不道者遠矣。萬行集虛歸 善,符中合道,又何殆焉?


推薦閱讀:

道德經解讀(1)
道德經淺講【1.0+2.0合訂本】txt【B】。
趙妙果老師講解道德經學用:正能量,給人帶來什麼
《道德經》里不尋常的道德
過剛易折,爭來爭去不如做好自己 | 道德經語音文字版(199)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