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全世界的良心 | 盧梭誕辰305年

305年前,1712年6月28日,讓·雅克·盧梭出生於日內瓦。父親是鐘錶匠,母親在他出生後不久便去世。他憑藉其核心著作《社會契約論》(1762)成為康德以及法國大革命的靈感來源,又以《愛彌兒》為某種近代教學法提供了啟發,《懺悔錄》《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等文學作品還讓這位憤世嫉俗者成為近代自傳體文學的奠基者之一。

讓·雅克·盧梭,18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活在啟蒙世代,對法國大革命的思想貢獻超過其他任何啟蒙思想家,甚至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被尊為聖人。然而,盧梭一生坎坷,備受磨難。曾遭家人離棄、也曾拋棄子嗣;因為著作受到驅逐、輾轉各地流亡失所;與人交惡也遭人敵視,最終在窮困潦倒中離世。

《懺悔錄》

作者:[法] 盧梭

譯者:陳筱卿

版本:譯林出版社 2011年5月

盧梭自傳性作品,晚年處於悲慘境地時的悲憤自省,把他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思想情感和行為舉止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世人眼前。

可他仍然真不忘誠地面對自己,《懺悔錄》開篇就寫道,「當時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就寫成什麼樣的人:當時我是卑鄙齷齪的,就寫我的卑鄙齷齪;當時我是善良寬厚,道德高尚的,就寫我的善良寬厚和道德高尚。萬能的上帝啊!我的內心完全暴露出來,和你親自看到的完全一樣,請您把那無數的眾生叫到我的跟前來! 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為我的種種墮落而嘆息,讓他們為我的種種惡行而羞愧。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於對您說:『我比這個人好!』」

「人們只知道進步帶來了什麼,卻不知道它讓人失去了什麼。」

在啟蒙運動如火如荼開展之時,在人們狂熱追求科學和藝術的進步之時,盧梭像扔炸藥一樣拋出了這樣一個質疑。

盧梭(1712-1778)

「我們的靈魂正是隨著我們的科學和我們的藝術之臻於完美而越發腐敗的……隨著科學與藝術的光芒在我們的地平線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並且這一現象是在各個時代和各個地方都可以觀察到的。」

這是盧梭的第一部作品,亦是他的成名作,《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於使風俗日趨純樸》。1747年盛夏,35歲的盧梭徒步去巴黎拜訪深陷囹圄的狄德羅,途中偶然看到《法蘭西信使報》上第戎學院的這篇徵文題目,有感而發寫就此文,一舉獲得第戎學院獎金,從此聲名鵲起。

《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於使風俗日趨純樸》

作者:[法] 盧梭

譯者:李平漚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6年11月

在他看來,伴隨科學和藝術的進步而來的可能是到道德的墮落,「科學,文學與藝術,……把花冠點綴在束縛著人們的枷鎖之上,它們窒息人們那種天生的自由情操——人們本來就是為了自由而生——使他們喜愛自己被奴役的狀態,並且使他們成為人們所謂的文明民族。」

這一下讓人們聯想到《社會契約論》中盧梭那振聾發聵的開篇,「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盧梭認為,自然狀態下的人們需要尋找一種結合的方式,讓一種共同力量來保護其中的每個個體,這就是社會契約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此之前,《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與基礎》中,盧梭就設想一個自然狀態,自然狀態下的人行動自由、內心平靜、身體健康,幾乎感受不到不平等的存在。「然而,在人們需要他人幫助的那一刻起,從一個人發現擁有兩份食物的好處是,平等就不存在了,私有制就產生了」。

《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

作者:[法] 盧梭

譯者:李平漚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07年3月

「難填的欲壑,對財富的熱望……激發人們產生相互傷害的陰險意圖,以及一種隱秘的嫉妒……人人暗藏損人利己之心。這一切災難都是私有制的最初結果,也是不平等發展的必然產物。」

霍布斯,英國哲學家(1588-1679)

盧梭和霍布斯一樣認同人具有自然賦予的權利,卻對自然狀態的描述截然相反。盧梭顯然借古諷今,用浪漫的理想美化了原始人的狀態,以至於被伏爾泰戲謔《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與基礎》是本「反人類」的著作,「從沒有人用過這麼大的才智企圖把我們變得愚蠢,讀了你的書,真的想爬在地上用四隻腳走路了。」

伏爾泰,法國作家(1694-1778)

然而在霍布斯那裡,自然狀態意味著資源匱乏將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戰爭。《利維坦》中,霍布斯設想了一個人類或許為「組建社會」所需簽訂的基礎社會契約。

《利維坦》

作者:[英] 霍布斯

譯者:黎思復黎廷弼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7年3月

由於再也無法忍受自然狀態的暴力,再也無法人生為了生存不得不每時每刻進行抗爭的事實,人民決定將自己的權利交付給他們中間的一個以某種方式選出的主權者,即「利維坦」,由這個主權者來保障所有人的安全。

霍布斯深深地影響了盧梭,雖然後來遭到盧梭的反駁。在盧梭看來,個人只有在「約定」中能為包括自由在內的一切權利尋得合法性的基礎,而國家則是全體個人在某一瞬間的訂約形成了的那個共同體的某個特定稱謂。

「只是一瞬間,這一結合行為就產生了一個道德的與集體的共同體,以代替每個訂約者的個人」,「這一由全體個人的結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稱為城邦,現在則成為共和國或政治體;當它是被動時,它的成員就稱它為國家;當它是主動時,則稱它為主權者;而以之和它的同類相比較時,則稱它為政權。」

《社會契約論》

作者:[法] 盧梭

譯者:李平漚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1年4月

這就是社會契約要解決的根本問題,「要尋找出一種結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的共同力量來衛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並且由於這一結合而使得每一個與全體相聯合的個人又只不過是在服從其本人,並且仍然像以往一樣地自由。」

《社會契約論》直到1762年才在阿姆斯特丹面世,在此前後,《新愛洛伊斯》(1761)和《愛彌兒》(1762)也相繼出版。《愛彌兒》中,盧梭主張根據自然的天性來教育孩子,主要因為第四卷中涉及薩瓦主教的信仰而被當局列為禁書。《社會契約論》當時也在巴黎被禁。導致盧梭不得不逃離法國,流亡各地,直到1766年隨休謨到英國避難。

大衛·休謨,蘇格蘭哲學家(1711-1776)

這位曾讓康德看清理性之局限的蘇格蘭經驗主義哲學家,一度是盧梭最信賴的好友,最終也落得彼此失和的下場。「他就像個被剝掉了衣服和皮膚,還要和狂風暴雨對抗的人」,即便在交惡之後,休謨也如此評價「沒有一處不敏感」的盧梭。

康德,德國哲學家(1724-1804)

據說,從未踏出過故鄉哥尼斯堡小城一步,每天準時三點半準時外出散步的康德,只有一次打破慣例就是因為閱讀盧梭的《愛彌兒》,被其深深吸引以至於忘記了散步的時間。據說康德書房中牆壁上掛的唯一裝飾品就是盧梭的肖像,可見康德對盧梭的仰慕和欣賞。

《愛彌兒》

作者: [法] 盧梭


推薦閱讀:

如果有一個一枚硬幣大小的黑洞,世界會怎樣?
人類到底是怎麼來的?
世界經典10部文學著作濃縮成10句話,讀的都是精華,你值得擁有!
世界局勢與神在地上行動的關聯(一)
摘取「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的「傻瓜」

TAG:世界 | 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