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氣功科學概論(43)——智能氣功簡介D

(點這裡看上一講)

  下面再簡單重複一下。氣功練法很多,從大的類別分如周天的練法,意守的練法,清靜的練法……我們的意念和體形相合也是一種練法。智能氣功採用意念和動作和練功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可以和靜態結合,也可以和變化的姿勢結合,智能動功基本上不屬於靜態而屬於動態。在傳統氣功來講,應該說它符合「神形相合」這個要求,而且在傳統氣功裡邊到了高級階段要達到「神形俱妙」,一開始得走「神形結合」。我們現在能夠把形神合到一起了,那也就應該說是第一步要求比較完滿了。現在我們練功時經常做不到意念和練功動作緊密結合起來。無論練哪一套功,捧氣貫頂法也好,形神庄也好,五元庄也好,還不能做到經常把精神和形體緊密結合起來。如果真能做到神形相合了,慢慢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它裡邊就發生變化了,形體會發生變化,氣會發生變化,到最後神也會發生變化。前面我們講到郭雲深,他們練形意拳,就講練到「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就是練拳到了形體不是形體了,感覺不到形體和姿勢了,也分不出意念活動來了,到這個層次那就是在神形相合上初步達到了高級要求。

  六.安全可靠的調動氣機手段

  書上寫的是以引氣為調動氣機手段,這個題目將來也要改一改,改為它有「安全可靠的調動氣機手段」。練氣功開始階段必須練氣,必須能夠調動氣。智能氣功採用了以意引氣、以形引氣、音聲引氣這樣三種方法作為調動氣機的手段。第一種是以意引氣。在智能氣功裡邊,意念和氣的關係是統帥被統帥的關係,這一點和傳統氣功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智能氣功用意念來統帥氣、來調動氣的時候和傳統氣功又不一樣,傳統氣功很多門派是以意領氣,智能氣功是以意引氣。引氣、領氣差了一個字,這使得功法上有了很大差別,而且起的作用也有很大不同。領氣是把意念集中到一個部位,把氣集中起來,然後意念和氣結合起來領著氣走。以意引氣是只管意念不管氣,只管意念的運行,意念運行本身自然而然引動著氣走。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已經形成了習慣,只要意念一動,就會把氣帶動起來。人剛剛生下來的時候,還沒有意念,氣是自然流行的,意識想讓它動還做不到,如幾個月小孩要去拿東西,拿不準。手的動作不準是什麼道理呢?那是意念和動作相結合還不密切,因此各種動作還不夠敏感準確,不夠精細。隨著人們意識的逐漸成熟,慢慢慢慢地使意識和身體各個部分通過神經連繫到了一起,這樣就把精神活動、氣的活動結合到一起了。這個過程是不知不覺進行的,我們並感覺不到。從小的時候學說話、學動作,然後一點一點地把意念和形體動作緊密結合起來,意念一動形體就會動了,意念和形體之間通過氣聯繫起來了。正常人(練功的不練功的)都是這樣,意念一動,氣就動了,都是以意引氣走的。練功後有的人能感覺到氣動,意念一想,這兒一動,感覺到了,那很好;感覺不到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實例來領會。為什麼有時候拿一樣東西,它出乎意外地重,想拿沒拿起來,把腰抻了或閃了?那就是以意引氣的實例。因為手要拿這東西,你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對這東西的重量的估計,如平常搬這桌子一般十幾斤,當你一拉或一搬的時候,腦子裡通過自動化調節程序,自然而然準備了十幾斤力量,這力量需要氣來轉化成力,而這氣就需要從丹田調出一部分來,(人體各個部分有氣,但沒有這麼多,小量的氣局部都有,過一定的量就要從丹田調氣了。)意念一動,氣通過手到了和物體相作用的部位上來,你準備十斤就調過來十斤氣,一接觸這桌子就變成了十斤的力,如果這和你經驗過的桌子一樣,十斤重,那麼來十斤的氣就把這桌子搬起來了,這是平衡的。把十斤的氣從丹田調過來,安排到周身維持平衡,這是身體里自我調整的,是一個非常快的整體反應。這個過程,沒練功的體會不著它,練功以後可以慢慢地一點點地體會到它。如果這桌子不是十斤重,是十五斤重,而你從丹田調出來的氣是十斤,只變成十斤的力,這桌子就搬不起來了,還需要更多的氣來變成力。可如果沒有練功,氣就不能那麼快地過來變成力。因為把手上的氣都化成力還不夠,就得從丹田往外調氣,丹田氣跟手是連著的,是一個整的運輸路線,把丹田氣往手這地方一拉,拉過來後變成力了,如果後面的氣沒接過來,把氣就拉斷了,通路一斷堵塞了氣就通不過來了,那就是「閃腰」,岔氣的地方氣不通了就疼。這就說明我們從丹田向外調氣,意念一動氣就動了,一想手去搬這桌子,氣就過來了。如果這桌子不是十斤,而是五斤,你調過來的氣是十斤,一搬這桌子變成十斤的力,說明這用的氣力多了,這個力自然而然就作用到你身上了。因為你身體是按照十斤來平衡的,現在多了五斤,就相當於五斤的力量打到你的平衡點上了,一下子你就呆不穩了,有的就栽倒了。就這麼簡單的道理。練功之後這種情況可以變化,身上的氣隨時都可以來,要來就來,反應非常快,一動彈,整體反映一下子就過來,那時說是丹田調來的氣可以,身體各個地方的氣都可以來,隨便地集中過來。過去講練到「全身處處是丹田」,哪兒都是丹田了,氣就在那兒擺著呢,意識一動馬上起反應,不用從丹田調。當然說從丹田調也可以。調氣的過程,引氣比領氣反應要迅速,當然這需要練功到一定程度才行。我們練功就是要把日常生活中的引氣機制、引氣過程強化起來,意念一動氣就過來,要多少有多少。因為日常生活中人就有這麼一種機能,所以用引氣就不會出偏差和故障,不會有別的危險。領氣就不是這樣了。領氣需要意念和氣結合到一起,然後用意念領著氣走。這樣領著氣一起走的好處,就是可以通過意念把氣強化起來,把氣經過的路線印象深刻起來。如果領氣時意念不穩當,就把氣領錯了,走偏了,出岔了,這樣就成了過去所說的「走火著魔」,輕者身上不舒服,重的意識上也出問題了。那就離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軌道太遠了,就背離了練氣功的目的了。過去練功出偏,基本上大部分都是這個原因。當然也有少部分人過去練清靜功門(不管氣、光管意念)也有出偏的,那是由於意念錯了,意識里出幻覺了,那也叫「走火著魔」。但是我們這兒說的走火著魔指的是以意領氣的。

  智能功不僅不用領氣用引氣,而且引氣的內容和範圍與古人也不一樣。古人也有引氣,那是練意念周天,智能功不練周天。智能功以意引氣主要放在第一步功捧氣貫頂法,通過意念的開合引動氣的開合。當然動作當中也有意念引氣,一想動作意念也可以把氣引過去,同樣也是屬於意念開合引動氣的開合。意念往外一開氣就開出去了,意念往裡邊一合氣就合回來了。如果你把意念封到身體上了,從身體裡面一開,那就開到皮膚,一合就從皮膚里往回收。如果你沒有(身體)皮膚的概念,身體里外都一樣,往外一開,開到大自然當中去了,一下意念就開出去了,氣機也就出去了。如果從外面向裡面一合,就把外邊大自然的氣也帶進來了。智能功捧氣貫頂法以意引氣,不僅引動自身的氣,而且還要引動大自然的氣,關鍵用來解決外混元,到身體外面去混化,然後再收到體內來。

  第二種是以形引氣。這個以形引氣和前面說過的第五大特點,不搞特殊的意念話動,只把精神注意到形體動作上,這兩個是一反一正。前面說的精神和形體相合,這樣去集中精神;這裡是說練動作時候,精神也得和形體相合。意念不和形體合,形體怎麼能動呢?所以意念必須要和形體相合。但是,我們講的以形引氣不是講這個相合,而是講動作本身。形體一動,姿勢一擺、一動彈能引動氣。這樣引動氣就和意念引動氣不一樣了,這裡引動的氣是經絡之氣。將來講智能功生理病理觀的時候就要跟同學們講,我們是借用過去經絡名詞,但大家要懂得,經絡裡面並不是有氣在裡面流動、在跑,可不是古書里說的十二條經脈在環流不息,不是那個樣子。咱們在講混元氣時講過,人體(有形物質)是混元氣凝聚過來的,形體周圍有稀疏的無形無象的混元氣。在人體裡邊有不同的組織,有肌肉、皮膚、皮下組織、血管、神經,血管里的血液以及骨骼等各個方面的組織,在每個組織外面都有它的混元氣。這些各個不同組織周圍的混元氣交會的地方、氣多的地方就成了氣的融匯,這個氣集中的地方,好象個氣柱子一樣,這是氣的集中線,也就是古人說的經絡。這個線並不是流動的,是跟這些組織有關係的。為什麼有氣流動的感覺呢?就是由於我們神經的興奮性,運動神經從裡邊傳出來,感覺神經從外面傳進去,動脈血從裡邊流出來,靜脈血流回去,淋巴管里的淋巴液流回去,這些流動的東西(如血管里有血液)本身是有形的物質,周圍也有混元氣,這些東西流的時候,它周圍的混元氣也帶著流,並把那個感覺也帶到氣的集中線裡邊去,就影響了它,似乎有個流動的感覺。它這流動的感覺,有神經的影響,也可以有血管血液流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是個集合的、集中起來的。所以這個經絡(氣的集中線)之氣,我們意念讓它走,不好動,而形體一動的話,牽動了局部組織變化,同時也需要影響血液來得多了一些(不光是這樣子,這是很主要的一個內容)。就因為這個形體運動牽動了血液流動量增多,再加上形體動作本身而產生的一些氣,這樣就使得經絡集中線上的氣增多了。這個增多是通過形體的運動而來的,這就是以形引氣。智能功不搞經絡,搞混元氣。這個經絡氣多了有什麼用呢?因為這混元氣一開始是在能量集中線裡面,這條線上氣增多了以後自己會往外擴散,這樣膜絡上氣也就多了,軀體混元氣就多了。循經導引法要橫通,就是這個意思。咱們智能氣功雖然不強調經絡也不講經絡,但是人體裡面的生命活動,它會聯繫到身體裡面原來有的這些生命活動的特殊結構。人體裡邊有經絡這個結構,所以你活動的時侯它會起作用,但是我們意念不著眼於它,而是通過形體活動之後,著眼於混元氣。智能氣功第二步功形神庄練功動作,可以把經絡的感覺練得很明顯,但是我們意念就是不和經絡相結合去。如果意念和經絡一結合,那就用意念把經絡之氣強化起來了,這樣,它反而向外擴散得少了。經絡線裡面也可以有流動的感覺,那是通過功法練的。過去練十二經脈周天的,通過動作、通過內視、通過意念的集中和經絡線裡面的氣結合起來,而且用意念領著它走,這樣把經絡線、功能、氣量都增強了。而我們不是這樣。我們是通過意念一動彈,把這個集中線上的氣增強以後,內出外進地擴散開來,這樣搞,慢慢慢慢使得經絡的感覺沒有了。

  講到這個地方大家要問,那裡邊意念一動有沒有混元氣?有。你做動作如立掌分指,一抻一抻,意念一抻,混元氣也會向那裡集中。練形神庄實際上是著重在動作的以形引氣,但是做動作意念集中時也必然會有以意引氣,意到氣到,所以這是兩個引氣。捧氣貫頂法主要是以意引氣,但是也有以形引氣,做動作也會多少帶動點氣。因為捧氣貫頂法局部小動作少,牽動經絡末端比較少,牽動的量也少。而形神庄動作中經絡末端(是反應敏感的地方)動作多,牽動、刺激敏感部位,就使得經絡之氣反應更強大了一點。一般來說,只要有動作,注意動作部位,就有以形引氣,也有以意引氣。智能功形神庄之所以是以形引氣,就是由於形神庄動作特殊而以形引氣作用比較突出,比較明顯。如果動作比較大,大關節多,這樣對經絡不是一點作用沒有,但是比較小。練形神莊嚴格來說基本是這麼個過程,意念一動,要做動作,一做動作,只要把意念集中到哪兒去做,就會有以意引氣,會先過來點兒氣,做動作時,動作本身一動,牽動經絡,把經絡之氣增加了之後又從經絡散出來了,這樣混元氣就多了。氣多了局部就有感覺,麻酥酥的,氣流的感覺,漲的感覺。感覺一漲使你的意念更加集中,氣也就來得更多。基本上是這麼個反覆反饋過程:意念一動,氣就動,這是以意引氣,氣一動,形體動了,這是氣引形,形一動,牽動經絡之氣,形又引氣,形氣充足了又來牽動了意念,意念過來進而又引氣。

  第三種是以聲引氣。發聲引氣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都有的,它本身也是一個動作。由於發聲用口、用舌、用喉,還需要引導胸腔腹腔的動作,因此發聲動作本身就牽動了身體很多部分。一發聲音的時候,口腔要動作,舌頭要動作,喉嚨要動作,胸部要動作,腹部要動作,它牽涉動的地方很多,這些動它也必然會出現以形引氣,但是牽動經絡氣比較少,可是這舌頭很厲害,很敏感,對於它裡面的氣影響很大。再有,發聲不僅需要呼吸的運動,而且發聲之後還可以產生些振動。上面振動頭腔,振動神;胸部振動氣;下部振動精。精、氣、神三個部分都可以振動。小腹一動彈,肚臍一動彈,可以影響軀體混元氣;混元位一動彈,影響臟真混元氣;振動頭顱,影響意元體。因此發聲可以對身體的氣機起很大影響和變化。不同動作有不同作用,如果發聲引起的動作、聲音的振動往外開了,那麼氣就跟著開了;如果往裡邊收了,氣也就跟著往裡面收了。就這麼簡單。這也是每個人日常生活當中都有的,正常生命規律裡邊就有這個因素。一般地來說,發聲張嘴,把嘴張大了的,氣就是往外散的;發聲口一合,氣也跟著往裡面合。發音不同,跟口形有直接關係,口形不同,能夠帶動氣機的開合。如發音有介母:i、u、ü,都得把嘴合著點兒,氣是往裡收的,張著大嘴發i、u、ü發不出來;沒有介母、直接拼音的,往往好多發音要張嘴往外出,氣就往外散。另外咱們中國人發音有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現在叫一聲、二聲、三聲、四聲。一般地講,一聲、二聲,引氣上升,三聲、四聲引氣下降;張嘴發音引氣外開,合嘴發音引氣內合。這裡面就把氣的升降開合都包括了,掌握好這個規律,就能加強氣機的升降開合。古人好多練功方法,也是結合著這種發音法來練的。發音法有發出聲來的和不發出聲來的,發出聲來的有猛烈的聲音或者細微的聲音。咱們五元庄功法講得比較細,有好多念口訣發音的方法。五元庄是著重靠發音來引動氣。佛家密宗和道家的發音法,基本上都是這些理論,只不過他們沒講那麼細。古人講了五音:角、徵、宮、商、羽,是從音律學、音韻學上搞起來的,但音韻裡邊搞得不是很系統。過去六字訣里的呵、呬、呼、唏、噓、吹髮音法,實際上也是按這個規律下來的。它有的音與五髒的體性有關係,這也是根據經驗摸索出來的,是日常生活當中都有的東西。練五元庄,實際上是以聲引氣、以形引氣、以意引氣三者都有了。

  咱們講五元庄以聲引氣,形神庄以形引氣,捧氣貫頂法以意引氣,其實是一個一個來的。捧氣貫頂法主要以意引氣,以形引氣比較差點,因為動作不那麼細小,不那麼細膩,牽動經絡比較少。形神庄是意引氣、形引氣兩個。五元庄有的動作比形神庄還要難一點,好多動作它裡面牽動末稍也非常厲害,所以五元莊裡面是形引、意引、聲引三種引氣都有了。這三種引氣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就有的功能,普通人不練功就有這些功能,只是大家沒掌握規律。現在把規律拿過來了,我們就用它去,一用就解決問題,所以我們講智能氣功有安全可靠的調動氣機的方法,道理就在這裡。以意引氣,主要引身體里的混元氣和大自然的混元氣,大家一定要明了以意引氣引的內容。以形引氣,是形體動作引的經絡之氣,當然以形引氣的時候,也會有混元氣,那不是由於形動的直接結果,而是由於意念直接動的結果和形動的間接的結果。音聲引氣,它裡邊既不完全是軀體混元氣,也不完全是經絡之氣,它著重引的是臟真之氣。臟真之氣是軀體混元氣的一種特殊表現,它是不受意念支配的那種混元氣。臟真混元氣也屬混元氣,但它是不受意念支配的。這麼一來混元氣就多種多樣了,有經絡之氣、還有臟真混元氣都不受意念支配。臟真混元氣也是屬於形體的部分,但是它跟內髒的生化有關係。如果是內臟裡面生養內臟本身的那個混元氣,那是意識可以調動的(如你要想一想肝臟,肝臟的氣能去得多,那一部分就屬於肝臟的軀體混元氣),每個內臟裡邊也都有屬於軀體混元氣的部分。但是每個內臟裡面還有一部分是生化內髒的特殊的混元氣,叫臟真混元氣,音聲引氣是引的那部分氣。如果再加上意念,那是臟真混元氣和軀體混元氣共同引動了。

  七.屬於開放性功法

  在講氣功分類的時候曾經講過,按照氣功練法總的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封閉性功法,一類是開放性功法。智能氣功是開放型的,這就有特殊性了,就要把我們自己和外界大自然結合在一起。這個開放,不象過去完全靠自己精氣神,而需要靠我們內在的和外在的兩個結合起來。這個開放包括了形的開放、氣的開放和神的開放。這裡同學們要注意,開放並不是一開出去就完了。開放是要往外開出去,但是你心裡邊、意識裡邊要有個東西連著,這好比放風箏一樣,往外一想,裡面連著,不要都扔出去。如果象看展覽一樣,精神集中往外看,那樣去搞神的開放就壞了,那是外向性運用意識。神出去,集中到外面,就把氣引到外面去了,氣就跑了。往往干一天活不是太累,可看一天展覽回來特別累,什麼道理?看展覽就是晃晃噹噹這麼走,費什麼勁啦?就是集中精神看這個,集中精神看那個,通過眼睛把氣放出去了,累了。所以講開放,不論是形的開放,還是氣的開放、神的開放,都不能一下子就把它扔出去,都得和裡邊連著點,向裡邊拉著點才行。我們現在拿腦子拉也行,混元竅拉也行,用肚臍丹田拉也行,往回拉著點,往裡拽一拽。這是一個根本的問題。不能說開放,放開吧,都開出去了,意念跑出去集中到一點上去,把意念和氣都送到那兒了,丟了。

推薦閱讀:

中國空勁氣功初級功法
陳照奎秘傳馬虹講演:百把氣功樁
道學、丹道學與氣功健身的探討之一
氣的運動:健身氣功八段錦 如何體悟其動作要領?
怎樣練易筋經才能有健身效果

TAG:科學 | 氣功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