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丹津葩默 | 培養三種修習佛法的基本動機

摘自:《心湖上的倒影》

整理:【噶瑪噶舉中國論壇】編輯組

根據大乘傳統,有三種修習佛法的基本動機。第一,我們覺察生活中有些事不全是我們所希望的,油膏里總是有隻蒼蠅。即使人們有美麗的家、親密的關係、符合自己期待的兒女、非常喜愛的工作,總歸一句話,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是完美的,但是還是會覺得生命里少了些什麼。大部分人的困難都是屬於有形的,還有許多來自童年或前世的心理問題,影響我們適應環境的能力,以至於不論處在什麼樣的情況,我們都不會覺得舒服。

所以,我們尋找使生活變得容易些的方法,賦予它一點意義,使它比較可以忍受。有些人學習佛法,是希望這些方法能夠減輕壓力,讓我們覺得好過一些;也就是說,尋找更多內心的平靜和更多的了悟,基本上是希望它能夠使世俗生活變得更好。正如成功的心理治療,佛法的確幫助我們適應每日生活和人際關係。

有些人學佛是希望是生活更有趣,獲得興奮的經驗,但這種希望很快就會消失了。

昨晚,我們討論到迷幻藥使人們走入佛道,尤其在60和70年代。迷幻藥文化的確擴展了心靈,讓人們發現另一個世界,但是如用過多迷幻藥後,會對尋找興奮的經驗上癮,老是希望發生點什麼事情,這是另一種對享樂的執著。有些人認為這屬於心靈的狀態,但它根本一點也不具靈性。如果禪坐幾天,沒有興奮的事情發生,這些人很可能就覺得這是浪費時間而完全放棄。

第一階段純正的學佛動機,來自對「人生是苦」的認識,了解到只創造愉悅的外境並不能消除內心的飢餓,這種動機在學佛中算是最初淺的層次。不久,我們覺悟到不論多麼平和快樂,生活還是非常不安全,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今天很健康,明天可能就生病了;今天和所愛的人在一起,明天他們可能逝世了;今天擁有美好安定的工作和美麗的房屋,明天可能失業付不出貸款利息,而變得無家可歸。我們發覺自己的情況,有點像是住在大監牢里。

我曾經做過類似的夢。我夢見我在一所巨大的監牢里,它有許多層樓和房間。有些層像頂樓套房,非常奢華,充滿享樂的人群;其他層樓則像地牢似的,人們在其中受折磨。但不論是住在奢華的高樓,還是在底層受折磨,它終究是監牢,人們不知道接下來會到什麼地方,因為這裡沒有真正的自由,忽而往上,忽而往下,我們無法得知。

在夢中,我來回踱步想著:「我們一定得離開這個監牢。我們必須離開。」 我告訴許多人:「這個地方太可怕了,我們都被牢陷在這裡,一定要想辦法離開。」 有些人說:「 嗯!是的,這是監牢,但是還不錯,相當舒適,住這裡沒問題。」 其他人說:「嗯!對,我們希望離開,但是太困難了,從來沒有人可以出去。」 雖然我和許多人說,但是很難找到願意離開的人。

我們終將知道,不論到什麼地方去,不論身在什麼樣情況,我們永遠都是不安全的。不論是今生或是來世,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今生非常短暫,來世呢?將到什麼地方去?

於是,我們培養第二種動機——永遠脫離輪迴,到達涅槃。從這個觀點來看,涅槃是最終的皈依,我們再也不必回來,可以停留在涅槃境界。它是超越思想的,所以無法想像,但是我們可以發願和親證,今生就可以證得。所以,許多佛教徒一定會有的第二個動機就是,更加努力以求永遠脫離輪迴。這是一個很正確的發願。

但是,接下來我們面臨的第三個動機是,誰能離開輪迴的問題。表面上我們看起來像是獨立自主的小水珠,其實並非如此,我們無法取一粒小水珠,而留下其他的水珠,因為,我們其實都非常密切的互相關連,都是一面大網的一部分,不可能取出一縷線而不牽動整個結構。依據傳統的例子,我們全部陷落在一個廣大的沼澤中,它濃稠、泥濘又骯髒,我們都希望離開,回到堅固乾淨的土地上,所以,我們不斷努力把自己拉拔出來。好,我們出來了,雖然沾了些泥巴,但是還好。接著我們應該怎麼辦?是不是回身說:「諸位,很抱歉,我真的很難過你們深陷在沼澤中。我已經出來了,所以,你們繼續努力吧,或許最後也能出來。」 然後揚長而去?父母可不可能把陷溺的孩子留在沼澤中,而說:「嗯!孩子們,很抱歉,但是我非走不可了。」 你能夠留下自己的父母、丈夫、妻子、兄弟、姊妹、密友,而只救自己嗎?如果你在一棟失火的房間里,你會留下孩子、父母和裡面所有的人而逃走嗎?有些人跑進去,只為了救他們的狗。一旦我們知道,所有生命累生累世都曾經是自己的孩子、親愛的父母、朋友、丈夫、妻子,我們不可能將他們拋在身後的。這是以傳統的方式來觀察事情。

我們之所以站在岸上,是因為站在這個地方,能夠把他人拉拔出來。如果我們仍然陷溺在沼澤中,即使希望幫助他人也是無能為力的;如果因此試著幫助他人離開,只會隨他們愈陷愈深。所以如果想有效的利益他人,我們首先一定要站在堅實的土地上。

菩提心的意義是什麼?菩薩誓願有什麼重要?如果我們設定自己「願度一切眾生」,很好。但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怎麼拯救?重點是,我們必須問自己:「我為什麼修行?」 是為了自己的快樂?自在?還是為了利益他人?這不只是知識的辯論,因為我們修行的真正動機(而不是所念誦的東西),將會為所有發生的事情添上色彩,正如把不同顏色的染料加在水裡。同樣地,修行的真正原因,將為修行的結果染色。

如果我們只是說:「嗯!當然,我修的是大乘法門,所以我是菩薩,我的目標是拯救全人類。」 這是沒有太大益處的。我們必須檢視自己所做一切事情的動機,是為自己還是他人?這是重點。因為當我們發願拯救無量有情眾生,必須了解這是什麼意思。當你內心真正明白後,就會回心轉意,態度完全轉化,在我們凡夫能力所及的小範圍里,內心能深深地轉向。這是無法用言語說出來的,但是當它出現時,我們絕對知道。

這份真正的動機並不是一直都有的。剛開始的階段,作為初發心的菩薩,並不一直都是真正無私的,如果我們宣稱自己是,那只是騙自己而已;但有時候,即使它只存在非常短暫的時間,我們就會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菩薩這麼偉大,大乘經典對菩薩極度的稱揚,所以,即使微細的美德也會變得非常廣大,因為我們不再為自己或只為這件事,而是為了全世界,即使最微細的事情也有無限的效應擴展,不只在今生,還在廣闊連綿的來世。這是真正利他心的產生。

口說利益無盡時空里的眾生很容易,雖然這的確是很特別的願望。你看,大部分的宗教傳統(包括極度禁欲主義者),即使培養最無私的態度,都還是為了獲得某種後世的獎賞,不論是天堂、樂園、涅槃,或是更好的來世。某些宗教里最偉大的聖人,仍然希望上天堂,他們或許過著最困苦和否定自我的生活,這都是因為他們認為今生是相當短暫的,渴望永恆的天堂,活在榮耀中。如今,我們轉變這個觀念,說:「忘掉榮耀、天堂、樂園、涅槃,我們沒有時間享受它。世界上有太多生命在受苦,他們的痛苦無盡。」 我們只要看看周遭,就知道世上的痛苦是永無止境的。

美國被視為世上其他國家的模範,人人都渴望這種生活方式。但是請看,每個人有多少的問題!在這個可能是世界最美好的地方,請看有多少的痛苦!我們絕對必須幫助其他眾生,這是唯一值得做的事,其他都不重要,所以,佛教徒做了特別的好事,必定將功德迴向,就是這個原因。我們將所有的覺悟、快樂、功德都奉獻出去,我們將生命中所有好事都獻給他人,當這種態度在心裡開始滋長時,覺悟的芽苗才會開始出現並轉化一切。

藏傳佛教有一尊名叫大黑天的護法神,你們有些人或許知道他。有一回修法時,我心想:「噢!不,好累,我不要修法了。」 然後有個念頭在心中出現:「你是為誰修法的?你不是為了自己,而是代替世上不知道怎麼修法的人們,所以,你如果覺得累,這該怎麼辦?」 問題不在我們的感受如何,我們有責任,不是為了自己想要修,也不是為了利益自己,而是因為許多人這個時候還不知道怎麼修,我們必須為他們而修。

當我們禪坐,不只是為自己,而是為眾生,一切眾生和我們同坐在這個地方,當這種想法真正滲透我們的心時,所有事情都會變得很輕鬆,即使是聽起來很沉重的想法。我們可能會想:「我應該對一切眾生負責任,可是我對自己都沒辦法負責。」 但是,我們終究會知道,不僅一切眾生息息相關,我們和所有的佛菩薩也都是息息相關的,我們並不孤獨,所有佛菩薩都支持我們,他們也在這裡利益其他眾生。

你們能了解這點嗎?我們不是自主的生命,不是分開的小泡沫,我們全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對彼此都有責任。而且,我們都和佛菩薩密切相連,他們不是高高在天上某個地方的生物,或是某種東方的幻想,佛菩薩此地此刻就在我們面前,與我們同在。如果我們接受他們的感召,他們會支持我們,他們就在當下,因為心佛不二。他們在這裡幫助和支持我們,因為他們也為了利益眾生而不停地工作。一旦我們接上那個能量,就再也不覺得孤獨。

有時人們在蒲團上打坐,會感到一種孤絕。其實他們並不孤絕,我們分享相同的空氣、土地、食物、水,及所有的一切。我們都在分享,彼此息息相關,不但是和一般大眾,也和許多高度進化的生命相關,他們都在這裡支持我們。所以,我們的動機應該不只是為了坐在這裡的這個堅固的小我,這個動機應該非常的廣大、浩瀚,穿越無盡的時間。我們誓願生生世世和眾生同在,不只今生,還有來世,再來世,無窮無盡。我指的不是這個「我」再回來,不是丹津·葩默這個我下一世會回來,而是另一個生命體,但是這個意識流和能量會是它的一部分。

動機的另一個重點是,我們必須每天都覺察自己的動機,必須對身體、行為、言談、思想都保持覺知,必須對每一個行為隱藏的根源永遠保持覺知。佛教對覺知和正念做了許多討論。禪的美事之一,就是它強調將覺知融於每日的工作中。但是僅僅保持覺知是不夠的,畢竟人們搶劫銀行時,也可以保持高度的覺知,所以,我們同時需要覺知自己隱含的動機。

佛法指認出三種善和三種惡的根源。三種惡源是貪、嗔,以及貪和嗔的潛在原因——根本無明。任何被這三種情緒影響的行為、言語和意念,都是不善巧的。不論它表面怎麼美好或是無害,如果隱含的動機被無明、厭惡、憤怒、仇恨、貪婪、慾望所污染,涵括在我們許多身、語、意的行為中,那麼,這種行為基本上就是惡的。另一方面,任何出自和這三種惡源相反的行為,譬如:不貪、不嗔、不痴,也就是洞察力、愛、仁慈、慷慨及不執著,這些都是善的。這些行為不但會帶來好結果,實踐的過程也有助於凈化我們的心;之所以有助於心的轉化,是因為它們和佛性相關,所以非常重要。這些不是教條,並不是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忽然認定嗔對摩揭陀國有害,而今天卻是對的。這是永恆的真理。

西藏的康周仁波切曾說,如果你對西方聽眾說某些字眼,就會觸動所有人的按鈕,她喜歡說這些字眼,然後觀看反應,其中一個字眼是「投降」,另一個是「放棄」。當她說:「我們必須放棄。」 所有人都畏縮起來,並且每個人都會問:「我們必須放棄什麼?必須舍掉什麼?」 出離是修行道路上一個主要的階段,出離不見得就是放棄你的家和家人像佛陀一樣出家,出家並不是出離的唯一形式。我想,從許多角度來看,心的出離更加困難,放棄自己所珍惜(即使是無益)的意識形態,活在當下,而不被自己的記憶、期望、綺思、巧妙的盤算所護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都很難放棄,即使人們看來生活得非常簡單,他們經常還是活在非常奢華的內心世界中。這是我的經驗之談,不執著任何事情是很不容易的,特別難的是不執著「我」這個意象,我們必須慢慢學習才能放掉這一切。

這就是禪坐的意義,你單純地坐著,身體不動,不說話,不去管心,只活在當下。願我們不再大做白日夢,願我們坐在空靈和絕對單純的境界中,這是終極的出離。但是我們可能會坐著回想蜜月或假期的美好事情,或是猜想下周將要發生什麼,或是午餐的內容,我們可能只是坐著,沒有人知道你在想什麼。我們現在都坐在這裡,所有人看來像一群小阿羅漢,只要身體和言語都被控制,沒有人知道心裡在想什麼,是不是?但是我們要放棄心的遊戲,只靜坐在廣大和清明的境界中,這是最大的出離。心是極度貪婪的,它不只貪求外在的享樂,同時貪求內心的舒適,而後者更難放棄。但是如果我們做得到,自然會進入一種開放、簡單和清明的境界而覺悟,因為我們終於對治了所有負面的根源——我們的無明。

這種與生俱來的無明,不是透過學習就能消除的。學習、思考和嘗試了解它,當然是好事,對於缺乏佛教背景的西方人士尤其必要。我們當然需要透過研讀以了解佛所說法,否則我們將以自己的觀念來詮釋它,並且會改變這些教導,以適應自己的心理狀態。我們必須閱讀、研習、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佛陀真正說了些什麼?佛陀的本意是什麼?」 只是了解這個問題,還是無法驅除我們的無明,因為無明不是知識上的無知,不屬於心的層次,它滲透心,所以我們的思想形態也是無明的。由於潛藏的原因極深,所以,閱讀、思考和討論,雖然有助於表層的無明,但是無法影響潛藏的無明。這就是你們都坐在這裡的原因,因為你們知道,探觸無明深根的唯一方法,就是和心性聯繫,以此發現我們的真面貌,換句話說,就是揭露我們的佛性。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直達深處,拔掉深得難以置信的無明深根。唯一的辦法,就是對心性有確切的了悟。只有一次了悟經驗是不夠的,這只是開始。我的上師總是告訴我,一旦你證得了心性,就是修道的開始,才可以開始禪修。現在有些人對心性稍有了悟,就以為自己開悟了。他們開始寫書,設立佛教中心等等。但是這種檢驗真的只是一個開始。

除非我們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內,每分鐘不間斷地和無所不知的心性連結,否則都不算完全開悟;因此,菩薩也分成許多等級。我們的任務是對治自己的無明,同時,我們平日不但要隨時保持覺知,並且要有洞察力。我們必須洞察每件身、語、意造作的背後真正動機,若發現心有惡念,就把它放掉。我們只是覺察並接受惡念,不要否認,不要和惡念起衝突,看見、認出是惡念,然後放下,但要鼓勵並喜愛善念。就這樣,按部就班地,我們得以凈化自己的心。


推薦閱讀:

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 福特1.0升EcoBoost發動機
什麼是旅遊動機?
逐步推進 盤點各車企1.2T發動機戰略
意志是什麼以及意志品質的培養問題

TAG:佛法 | 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