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信稱義(第二部)上帝的應許

  請大家打開約一書,我們今天學習非常簡短的幾處聖經,但是對每一處聖經我們都要非常深刻地來理解體會。

  約一1:9節,「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首先大家要理解,這裡說上帝是信實的,也就是說他的話是值得我們信任的,值得我們信靠的。但是我們常常只相信看得見的一些東西,而不去重視聖經所說的上帝的應許。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應許,並且作者約翰強調說,這個應許上帝是信實的,是可靠的。這裡給我們什麼應許呢?上帝並不因為我們犯的罪就撇棄我們。我們或許作錯了,或許使聖靈擔憂了,但是這裡有一個上帝的應許。

  我們首先要理解的就是對上帝應許的信心。就是上帝這樣說,我們就去理解。這是什麼意思呢?不憑著眼見。不要看我們眼睛看得見的那些東西。就像我們信主了,我們自己悔改了嗎?或者說他說我悔改了嗎?說我沒悔改了,或者我們家庭發生了什麼變化了,或者是自己現在心裡感覺怎麼樣了,這些所有的全部都要放在一邊。不要把眼睛看得見的那些事情,或者人所說的你聽到的話語,或者自己的任何那種感覺,這些都應該把它放在一邊,就是要惟獨重視上帝的應許。這些應許若真的被我們領會了,那麼在我們身上真的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上帝是信實的,就是說他對待我們是很真誠的。但是我們感覺到好像上帝叫我們來信耶穌,我們也來信了。叫我們飲食改良啊,我們也都改了,但是到最後他不救我們,好像他騙我們一樣的,好像心中總感覺到對自己的救贖總有一種懷疑。就是上帝對待他們確實是有祝福啊,也確實看到上帝對待別人很祝福啊。那麼上帝對待我是不是也是很真心呢?或者說他帶領我來信,走這條道路,是不是中途會把我拋棄呢?是不是最終會放棄我呢?感覺到有一種不可靠。或者主是不是會騙我,這就是對上帝的信實一些相反的表現。

  首先我們要注重上帝的應許,到主面前說:「主啊,這是你所應許的,這是你所說的,我就去相信。」上帝對待我們每個人都是很真誠的。不管是有錢沒錢,有文化沒文化,不管是長得很英俊或是醜陋,也不管有什麼地位,是男是女是老是少,無一例外地沒有條件的,上帝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很真誠的,並且上帝也都是一心一意地想救他們的。所以這句應許要擺在座的每一個人的面前。耶穌賜下來為我們捨命,上帝都這麼去作了,聖經上也這麼說了這些應許。但是我們對這些應許還感覺到懷疑,就是沒有把握,這個實際上是對上帝非常大的一種羞辱。

  第9節還這樣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那麼在我們來看,認自己的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從這個經文上字面上看認自己的罪,好像就是承認。自己犯了什麼罪了,錯事,就把它表述出來。但是不僅僅是這樣。我們來到上帝面前,我們犯了罪了,或者作錯了,使聖靈擔憂了,現在我們要來悔改,來承認自己的罪。那麼什麼是悔改,什麼是認罪?不要簡單地理解成對這個罪,對這件事情作個陳明,就是把它說出來,就叫認自己的罪。不單是這個意思。更重要的是我們心靈當中的障礙應該除掉。

  當我們存著痛悔的心來悔改承認罪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心裏面的情緒有改變。當我們感覺到錯了,我們跪下來悔改。我們不要就到這裡為止了,我們有一個開頭,我們到上帝面前悔改,我們有這個開頭,不要停留在只是陳述這個過程當中,然後我們要靜靜地求上帝的恩典作更深一點的工作。直到我們心裏面的那種情緒要得到改變才行。這是一種驕傲的、自滿的、埋怨的、急躁的這樣的情緒。我們作錯了有時候會很煩,很煩別人,也煩自己;有時候又感覺到我哪裡錯了呢,這是他造成的,這是別人的原因;有時候雖然認罪,但是這個心裏面有煩躁,有自滿,有埋怨,這樣的認罪是一個障礙。

  所以大家在跪下來承認自己的罪的時候,在承認的基礎上還要更進一步祈求上帝改變我們的心意,使自己安靜下來。然後感覺到自己的不足,想到這是我的錯,這是我的驕傲,我不能怪別人。這種情緒的改變,這是更深的一個意義。所以當我們這樣去認罪的時候,那我們跪下來之前的那種驕傲、埋怨、不平的東西就會消退了。這樣真正抓住上帝的應許,我起來就會感覺到非常的有力量。

  在這樣認罪的時候,還有一點,就是認罪的動機。有時候我們認罪也是出於一種私心,就是我犯了這個罪,上帝可能會使我遭受到損失呀。我的名譽,別人對我的評價等等,把這些都要調整。我們在認罪的時候要注意,進入到一個更深的層次,可能首先是覺得這個事情作錯了,帶來了壞的名譽。但是當我們承認的時候,應該更深地求主的恩典作工。所以這個認罪應該處於一個更高尚的立場上。所以這樣的認罪本身是一個過程,不是說我現在來認罪,我去作。而是上帝吸引我來作,那麼我在作的過程當中本身也就是心靈改變的一個過程。認罪不是我本身去作這件事情,然後換上帝的應許,不是!而是說,上帝現在吸引我來作這件事情,我在作的過程當中,也就是主的恩典動工的過程。所以認罪本身是體驗揣摩發揮的一個過程。所以直到最後我們的內心被恩典感化了,私心去掉了,自義去掉了,埋怨也去掉了。在主的面前是真的依賴屈服了。這時候障礙去除了,應許就必實現。

  我們祈禱的時候不能過於倉促。有時候我們禱告了,把自己該說的全部求了,該說的都說了,但是情緒沒有改變,這個禱告沒有到達目的。有時候上帝並不是要我們非要到他面前承認,非要說赦免你,不是這樣的。他叫我們來到他面前,本身就是他恩典來改變我們內心的過程。所以我們認罪不要只顧自己陳述的一方面,所以我們祈禱不要只顧我們要說的一方面。更多的是來與主心靈感應的過程當中,我們內心的情緒改變的一個步驟。

  我們談到第一點,上帝是信實的,也就是不憑眼見,只憑上帝的應許。對他的話語表示懷疑,這是對上帝的污辱。我們談第二點,什麼叫認自己的罪,一方面是陳明,更深的是心裡情緒被改變的過程,也是動機被調整的過程。我們祈禱的時候也是如此,不一定非要說什麼,罪也不一定非要你說出來。你就是口上說出來和你不說出來又有什麼區別呢?大家理解這一點嗎?是不是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情緒的一種改變啊。急躁、埋怨和驕傲,自己的心被軟化了,這麼一種體驗。還有不要把祈禱和認罪理解我們去作的一個工作,而理解主和我們一起作的一個工作。在跪下來的過程本身就是上帝來改變我們的心的過程。

  在我看來我們絕不是把我們需要的東西向上帝說,上帝都知道,根本不用你去說。好像上帝疏忽了你,你去提醒他一樣,根本不需要。祈禱是讓主來改變我們心情的一個過程,這就是我們認自己的罪。有些人理解成這句話對呀,只是認自己的罪就行了,所以我把這個罪就說出來,他就以為自己認了,上帝赦免了。但是情緒並沒有改變,障礙還在,在心裏面還在。

  我們再看接下來的話。「上帝是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這後半句話怎麼理解呢?赦免我們的罪,也就是稱義;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也就是成聖。所以在福音裡面稱義和成聖是不可分割的。福音既有稱義又有成聖,而這兩者都是上帝的功勞和工作。這裡先說上帝是義的,然後說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赦免是不是稱義,洗凈是不是成聖,但是這兩樣都是上帝是義的這個前提。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除了耶穌的義以外,沒有什麼可以使我們得到祝福和恩典的。這接下來的話語講的也就是因信稱義的道理,但是既包括稱義也包括聖化。並且是因著耶穌的義是我們唯一的功勞和希望這樣的觀念在這裡。

  這個道理雖然這樣說大家能夠理解,但是事實上仍然存在很嚴重的問題。大家是不是素來一直非常渴望那種恩典,那種福氣呀?在心靈當中是不是一直想要渴望一種祝福呢?可是一直卻沒有得到,為什麼呢?因為人存著這麼一種觀念,以為自己我可以通過作什麼,我自己作什麼,我可以配得這個福氣。無疑地人們是因著存著這樣一個觀念,所以得不到祝福。也就是說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身上了,放在了人的身上了,放在自己和別人的身上了。我們的目光必須轉離這個,只有相信,惟有耶穌他才是我們惟一能夠得救的,也就是說你不要去想自己的美德,也不要去想自己的功勞。

  就好比我們有時候看某一個人,他真的是有這個優點,所以上帝祝福他呀,這種觀念是錯的。並不是因為某一個人有美德,上帝才祝福。也不要想,啊我做了這個,認為這個是功勞,上帝就給我們祝福,也不是這個。其實上帝既不看我們有什麼美德,也不看我們有什麼功勞。所有的人不要這樣去比較,也不要這樣去評判。要認定一點,人最終只有通過耶穌的恩典才能得救。

  比如說,我們在學校里,有些同學會唱歌,確實非常好。有些同學踵跳舞跳得非常好,有些同學元旦晚會的時候表演的舞蹈確實讓人很羨慕。那麼有的是勞動委員,有的是班長,有的是拿優秀學生的獎章,又有人拿三好學生的獎章。這些是什麼呢?什麼也不是。到高考的時候,所有的人一視同仁地來考試,以分數來錄取。再會唱歌的也落榜了,拿得再多獎章的沒有分數也不行了,所以尤其是讀過高三的人,就會有這種體驗,到時候所有的東西都不是,什麼也不算。最後都是一樣的考試,一樣的分數,任何人與任何人之間沒有任何區別。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很深地理解,既不要看別人的美德,也不要注重自己的優點長處和功勞,當然同時也不要去在意自己的不足。因為所有得救的人的路只有一個就是行事靠賴耶穌的恩典的功勞。不應該想自己的美德和功勞。

  這句話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們接受了真理的委託這件事情。大家要知道我們接受真理的委託是一回事,我們個人的救恩是另一回事。這話大家理解嗎?接受真理的委託是一回事,然後我們個人的救贖是另一回事。但是猶太人有一種錯覺。上帝揀選了猶太族,上帝確實給了他們救贖的真理。他比外邦人的確真正明白這個真理,所以猶太人就產生一種錯覺,以為自己在救贖的事情上也擁有了一種特權。他們的確在接受委託的事情上有了一種特權,但是猶太人以為這個就是自己的美德和功勞,他們自然地以為自己會比別人更容易得救,這是一個錯誤。

  上帝給我們一個恩典,讓我們來作他什麼工作,這個和我們個人得救沒有關係。他讓你來作,也可以讓別人來作。他興起亞伯拉罕,也可以來興起另一個人。他只不過是讓我們來參與,讓我們在參與當中會得到他的益處。從事上帝的工作,接受真理的委託和我們個人的救贖是一回事。就好比大家在聽,我在講,我講完了以後,大家坐在一起,上帝看我們是一樣的。上帝救贖我們都是一樣的,都是不足的人,都是需要接受耶穌恩典的人,都是要向上帝認罪的人。但是猶太人有一種錯覺,注重自己的美德和功勞,這就導致了猶太人的滅亡。

  我們談到了第三點,也就是上帝是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這裡講到福音,也講到因信稱義,講到耶穌是唯一的希望,所有的人在救贖上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的目光要轉離自己,也要從別人的身上轉離。必須個人來明白以及來經歷上帝的這個應許。我們等一會兒來看「赦免我們的罪,和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這句話進一步的意義。但是我們先要看的是上帝是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這是稱義的這一部分。在這個稱義的問題上,所有的人都必須回到一個很根本的問題上,就是耶穌的義是我們惟一的希望,這樣一個觀念。

  我們再看賽55:7節,這是我們今天要看的第二個應許,大家有必要把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幾個應許花一整天的時間好好揣摩。55:7節,「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我們的上帝,因為上帝必廣行赦免。」這同樣是一個明顯的應許。在這個應許裡面沒有信實這兩個字,但是這裡說「耶和華必」「就必」,這兩個「必」字也就是信實的。所以首先我們要理解這個應許是明顯的。我們要完全信靠這個應許,不用感情來代替信仰。感情或者感覺往往是一種錯覺。

  比如說,我們有這個體驗了,上帝說我們是悔改了,或者說別人說我們是悔改了。我們以為自己真的是悔改了,這也許是一種錯覺。或者說我怎麼這麼不足呢?我怎麼有這麼多缺點呢?是不是上帝沒有赦免我啊?這個也許也是一種錯覺,也是一種感覺。我們現在必須要操練對上帝話語的一種信靠,來代替一切的感覺和感情。為什麼呢?因為到末了的時候,所有的能夠給你心靈帶來安慰的東西全部會消失,沒有任何可靠的外在的眼見的東西,那一切看起來全是不利的,只有在腦子裡完全抓住上帝的話不放的人,才能夠通過。現在就開始學會完完全全把我們的心扎在上帝的話裡面。完全就像周圍沒有別的人一樣,沒有別的事一樣。不依賴於別人的評價,也不依賴於我們眼睛所見到的環境的變化。

  第二點,我們還是照著剛才的思路來看,上帝的應許這樣說,耶和華必憐恤我們,上帝必廣行赦免。那麼這個應許怎麼去得到呢?「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這話和我們剛才所看到的「你們若認自己的罪」是一樣的。但是比「認」這個字表述得更深刻。這裡先說離棄自己的道路是什麼意思啊?也就是承認,也就是把自己所作的錯的承認,但是這承認不能到這裡就結束,更多的是情緒的改變,動機的改變,心境的改變。所以,接下來說,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除掉自己的意念和離棄自己的道路結合在一起,才等於約翰一書1:9節你們當認自己的罪這句話。所以先要承認自己的罪,然後得到上帝更深的恩典,來改變我們心裏面的情緒和動機。這個時候障礙就除掉了,上帝的憐恤和赦免就是非常肯定的。並且同樣在這節經文說,當歸向我們的上帝,因為只有他是義的。大家要理解使我們得不到祝福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我們好像自己能夠努力去得救一樣。這在某種程度上會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很快又會陷入到沮喪當中。因為最終我們發現我們無力去作成自己的得救。所以要在耶穌基督裡面去尋找希望。

  這裡說當歸向耶和華,又說當歸向我們的上帝。兩個歸向,這和約翰一書1:9節是類似的。在前面看的章節既有稱義,又有聖化。在這裡說兩個歸向,意思是相對應的。所以有了這個應許,大家不要感覺到自己沒有救主一樣的,好像感覺到他對我沒有憐憫的意念一樣的。不要沮喪,不應當沮喪。我們是犯罪了,但是上帝不會撇棄我們。我們是作錯了,聖靈擔憂了,但是大家不要沮喪,拿著這個可靠的應許來就近上帝。

  學到這裡,我們還要明白,我們指望自己的功勞想獲得上帝的眷顧,那麼不免就要灰心了。好像就是說我先要作些什麼,我從罪中得到釋放,看起來我改了,這樣的話我就有信心,上帝會救我。現在我這個樣子,我真的是沒有信心,上帝會救我啊。啊,我一定要改,我改好了,我有些改變了,別人也認可了,那個時候真的我會有信心,上帝絕對會救我的。這是一種最大的錯誤。當你心中有這樣的想法和爭論的時候,肯定會灰心的。所以我們學到這個應許,這個應許要不斷地消除這種想法。

  我們現在有罪,現在軟弱失敗跌倒,這些都不足以使我們感覺到上帝不救我們了,這些事更加促使我們來抓住上帝的應許。信心是建立在上帝的話上,而不是建立在我們自己改好了這個感覺上。大家是不是認為自己很多方面作得不錯了,就感覺到自己有信心了?這樣上帝的話我容易信一些;如果什麼事我作的不對,我作得很失敗的時候,就感覺到上帝的話不太容易去信一樣?其實這是一種錯誤。單單對於上帝的話的信,就是不在於自己的情形。我非常失敗,非常軟弱也要信上帝的話,我作得非常好了這個也不等於說我對上帝的話就信了。是不是這樣呢?但在我們的信仰當中總是以為自己改了,這個時候才生出信心;或者說等我作得不錯了,各方面的評價也好了,然後再覺得上帝這時候肯定會救我。其實上帝救我們或者改變我們,都是建立在我們對他的話語的確信上。

  所以我們通過這兩處經文,我們學會它。真的,我們要花時間揣摩這幾句話,然後把我們所有的憂慮灰心以及彼此之間眼見的事情,從這個當中去收回來。然後確實要找到對上帝話語的信心,不再懷疑。主是滿有慈愛和憐憫的,對待我們最好的朋友。我們要來信一種真正的認罪,不只是承認,還要除掉心靈中的障礙;這時候他的應許肯定會實現。不只是給我們饒恕,而且還給我們義,我們就會得到的。在我看來大家正是在一種掙扎當中,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單純的信心。不要看別人,也不要看自己,需要的就是單純的信心。並且絕對不是你先作了什麼而生出信心,而是現在就信上帝的話。

  我們來看一個生動的例子。民21:4-9節,「他們從何珥山起行,往紅海那條路走,要繞過以東地。」這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第二次到達迦南地的邊界。他們眼看著就要進去了,但是錯過了通過以東地,直入迦南地的時機。魔鬼在前面把路擋了,因為他們的遲延和不信,魔鬼就把路擋了。「百姓因這路難行,心中甚是煩躁。」後來他們又繞過以東地走,但是因為要繞過以東地,所以要走一片很難很崎嶇的路,所以他們很煩躁。「就怨讀上帝和摩西,說:『你們為什麼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死在曠野呢?這裡沒有糧,沒有水,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所以就到了對上帝的神跡也開始反感的程度了。「於是耶和華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蛇就咬他們,以色列人中死了許多。」就是上帝收回他保護的手,任憑這些蛇咬他們。其實在曠野當中一直是有蛇,其實上帝一直是在保護他們。他們才是平安的。現在是上帝收回他的手,因為他們厭棄上帝的神跡。所以這時候火蛇真的來咬他們了。非常有毒的蛇,所以很快全身又痛又腫死去了。第7節,「百姓到摩西那裡說:『我們怨讀耶和華和你,有罪了,求你禱告耶和華叫這些蛇離開我們。』於是,摩西為百姓禱告。」摩西真的是一個很謙卑的人,剛才他們還向摩西發怨言,現在他們求摩西為他們禱告,摩西也真的為他們禱告了。

  第8節,「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製造一條火蛇,掛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這蛇,就必得活。』摩西便製造一條銅蛇,掛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這銅蛇,就活了。」大家知道這個故事,以前我們學習這段聖經的時候,講過一個題目,十字架神秘的能力。今天我們不很細地去看這個故事,我們就來想一點,這件事情是非常真實生動的,並且對我們的救贖是直接地說明。

  大家來看一下,約3:14-15節,「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這個話語是如此簡單,並且把摩西在曠野舉蛇的事情和耶穌對我們的拯救聯繫在一起。所以在這當中有非常直接和生動的教訓。事實上摩西舉蛇的這個事情用在耶穌的十字架和我們的得救的事情上,沒有一點的差別。大家不要感覺到摩西舉蛇的這個事情容易理解,就是把蛇舉起來一看就醫治了,沒看的人就滅亡。但是在耶穌十字架這個事情上就不是這麼簡單了,千萬不要這樣去想。同樣地簡單,同樣地直接,同樣地準確。我們就想一點,這確實是耶穌親自所說的一個應許。耶穌被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就像蛇舉起來,仰望就得醫治一樣。

  但是有一個什麼問題?以色列人非常背逆,主就任憑毒蛇去咬他們的時候,摩西也把銅蛇舉起來,叫以色列人得生,這個信息也傳遍了全營。那些被蛇咬的以色列當中確實是有正在死去當中的人,他們自己也是感覺到自己被毒蛇咬了,若不是上帝的救助,他們的結局必定是死。他們也知道周圍的人正在死去,也感覺到自己正受到創傷,自己痛苦,自己難免一死的命運。他們怎麼樣呢,在一種悲痛當中,而去仰望銅蛇得醫治,好像上帝命定的方法無效,他們對這個不信。然後他們就在一種自哀、自痛、自悲自憐當中磨蹭。最後時間錯過了,最後他們在自我的掙扎當中精疲力盡了。眼睛也昏花了,再想去看也沒法去看了,就死了。但是其實他們是可以立即得痊癒的,對不對?如果他們聽從相信這個應許,他們可以完全得醫治,並且上帝的靈也會完全改變他們的心。就是應許這個人的心和應許碰撞的時候,人的心也是完全會改變的。他們是怎麼死去的呢?明明知道這身邊有垂死的人,自己也在一種悲痛當中,最後他們精疲力盡,在一種悲痛當中眼睛昏花而死了。

  所以當耶穌講這件事情和他救贖的事情一模一樣的,在現今生活的人當中。這教導我們什麼呢?當我們感覺到自己有罪的時候,千萬不要把你的精力放在一種憂傷和懊惱上。我們感覺到自己有罪了,愁眉苦臉的,哀聲嘆氣的,懊惱和哭。又煩自己,又煩別人,自己掙扎,最後肯定就是筋疲力盡灰心了,也不想再求了。這是什麼呢?就是人不要在自己的罪當中感覺到憂傷懊惱。有這種感覺的時候,你與其花時間一個人獨自地在那裡消沉,不如立即跪下來研讀這個應許。我們在一種自怨自艾、自暴自棄的情景當中,不如立即停止,來打開這個應許。我們仰望就得生了。

  但是現在感覺到自己有罪的時候,他把力量都放在心靈的憂傷和懊惱上。挖空心思在想,我錯了,我哪裡錯了,我有什麼長處呢?我究竟能不能得救呢?在一種精神的消耗當中,這是很多人的痛苦的情景。這時候應該立即來求耶穌。事實上成千上萬的人就是拒絕了耶穌的恩典而滅亡的。但是只要信靠無一人會被撇棄。只要你信靠應許,沒有一個人會被撇棄而滅亡。不管你是誰,不管你是在什麼情景下,只要信靠這個話都可以得救。所以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現在犯罪了,和上帝遠離了。在這種情景當中的時候,在這種無助的情景當中的時候,千萬不要灰心。要來仰望被釘而復活的救主。耶穌的話是保證,我們來正確地信,正確地接受,正確地來承認,就必得赦免,就必稱義。

  你感覺到自己是軟弱的,是灰心的。是的,這是真的。但是這種感覺往往不是人在基督裡面的一種醒悟,往往是撒但給你的暗示。大家明白我的話嗎?如果我們在基督里,對上帝應許完全信的當中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就會產生一種依賴,一種對上帝的依賴。但是我們往往對上帝的信產生以前,感覺到自己不足和灰心,那是撒但給我們的暗示。撒但希望使這樣的人灰心和失望。所以不管別人怎麼責備我們,藐視我們,我們自己感覺到不足,不管從任何方面來的,對我們自己的境況沒有希望的描述,都不要促成我們灰心。我們只要相信一點,耶穌是可靠的,世界上就他是可靠的;我有一位復活的救主,信靠他,我絕不至於羞愧,我信靠他的名必定得勝。

  當大家看出自己是有罪的,是很可能滅亡的這種危險的時候,千萬不要絕望,就是你發現這一點的時候,正是你需要救主的時候。當人有這種感覺的時候是非常好的,感覺到我太有罪了,我幾乎要滅亡了,有這種感覺的時候是非常好的,也有可能是非常糟的。因為如果灰心下去就會糟了。但是如果這時抓住耶穌的應許,這就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人產生一種深深地絕望和軟弱感,這時候應該及時地來認罪,一刻也不停留地來抓住救主,人就必到喜樂的冠冕。實際上在人的心靈當中在救贖的問題上,不斷地產生衝突和掙扎也就是在信賴上帝和信賴自己這個問題上產生的衝突,不是什麼別的。也就是魔鬼要我們後退,而上帝要我們信靠他的話語。在這個問題上的掙扎,你心靈上的掙扎無疑是在信心上的掙扎。

  我們再回到約翰一書1:9節,如果我們去看《善惡之爭》的話,那裡面的每一個改革家;如果我們去看聖經的話,那裡面得救的聖徒,無疑地他們到達最後對上帝信之前,都有過內心的掙扎。這掙扎都是一個,就是我在有罪和軟弱當中怎麼去得救呢?以及對上帝話的完全的信,在這個問題上的掙扎。不管是路得也好,衛斯理約翰也好,他們在經歷救恩之前都有過這樣的掙扎。這掙扎就是說想靠自己的努力,或者是在自己的不足的情形當中灰心的經歷。後來他們發現了這些應許,他們非常大的改革在心裏面發生了。

  所以第一,上帝的話是可靠的,對他的話不信,就是對他的一種污辱。第二,我們來認自己的罪,會改變我們內心的動機,心境和情緒。第三,他會給我們饒恕,這是惟一的希望,在這個問題上所有的人都一樣。我們學習了這些內容可以看到的確對上帝的話語信和不信,這就是一種掙扎。這就是在摩西舉起銅蛇的故事當中,在那些底下的人當時的狀況。他們就在一種痛苦當中,最後眼睛昏花死去了。如果他們仰望他們立時就可以得以痊癒的。現在也是這樣,所以來就耶穌,接受安息和平安。就是現在。我們用我們全部的心思抓住這幾個應許,我們就會有一個新的體驗。

  我們再來看約一1:9節,「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這句話有兩個部分,赦免我們的罪是稱義部分,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是聖化的經驗。這裡既講到悔改,又講到饒恕,又講到基督徒品格的成長,在這節經文裡面。我們已經學過,認罪和悔改也是上帝聖靈的工作,那麼饒恕和稱義也是聖靈的工作。接下來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這基督徒品行的成長也是聖靈的工作。

  什麼叫悔改呢?就是有一種罪疚感,在聖靈的感化,有一種罪擔,有一種罪責,感覺到自己需要從上帝那裡得到饒恕,這個就是悔改。有了這樣悔改的時候就可以蒙赦免,赦免是什麼呢?就是這種罪疚感去掉了。知道自己是個罪人,這種罪責感,這種罪擔在心中去掉了。所以人心開始悔悟了,轉向上帝的恩典。對上帝的恩典有新的認識和悔悟了,這就叫赦免。所以真正的悔改和赦免是隨之而來的,但是赦免是一回事,悔改是一回事。悔改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有一種罪責感,有一種罪疚感,這時聖靈就把我們引到悔改的地步。然後這種罪責感真的去掉了,我們對上帝的恩典生出一種信心,在心裏面有一種覺悟。這就是上帝的饒恕,但是有了這樣經歷的人,上帝仍然熟悉我們一切的軟弱。我們作為一個罪人,作為一個軟弱的人,我們的身份並沒有改變,我們還是我們,所以仍然還是有一切的軟弱。還有很多的不足和缺點,這時候我們發現一點,我們隨時隨地地都需要主的同在。

  在這節經文裡面,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也就是在悔改蒙赦免的基督徒身上,需要基督的靈去幫助我們的軟弱,否則我們不可能得到成長。也就是說把自己已經悔改了的靈性要交給聖靈去保守,要把這悔改一直保持下去。耶穌的恩典已經在我們心裡發動了,他還要繼續工作,直到完成為止,所以我們把自己交託給上帝。在這一點上,人同樣會犯錯誤,也就是在靈性成長的過程上,同樣會犯錯誤。犯什麼錯誤呢?一方面把自己交託於上帝,另一方面又大量地靠賴自己。你要知道悔改和赦免是上帝聖靈的恩典。那麼聖化同樣是聖靈的恩典,不等於說我現在悔改了,然後我就自己可以作一些努力,聖化同樣是聖靈的恩典,人沒有一刻不靠著基督的恩典,能夠成長的。但是人們在成聖的經歷當中,常常又去依靠自己,這很多的作法是不對的。我們要感覺到在心靈當中每時每刻不能離開聖靈來保守,在這時候要學會的就是警醒。如果不警醒的話,試探來了,我們就會跌倒,心靈當中的安息就又沒有了。

  有些人可能是經歷了上帝的饒恕,也承認了自己的罪,也悔改了,他也相信自己的罪得到赦免了。但是這樣的人往往有時候會沒有安息,因為他有時候沒有警醒,在試探當中跌倒了,這個安息就又失去了。如果經常性的跌倒了,這個安息就會失去了,靈性時不時地就會被束縛著,這樣的人仍然是徒然無益的,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我們已經悔改了,蒙赦免了,可是仍然需要警醒。仰望上帝的恩典保守我們,無時無刻地都去抵擋試探,這個時候人就會一直在安息當中。有些人突然跌倒了,就想:上帝是不是沒有饒恕我呀?我是不是沒有悔改呀?不要產生這樣的懷疑。有時候是因為不警醒跌倒,暫時失去了安息。從這個當中人要學到經驗,哦,我得警醒,哦,我是軟弱的,我要時時刻刻依賴於主啊!

  比如說有一個早晨,我在電腦裡面作事情,我妻子看書,她看完書了要出去活動一下,她要開門,然後門怎麼打不開,鑰匙怎麼打也打不開。然後拿著鑰匙站在那裡對我說,你怎麼鎖的鎖,現在打不開了。我一聽就莫名其妙,這個鎖我怎麼可能把它鎖得打不開了呢?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呢?當這個事情她可能開鎖還開不開的時候,心中肯定煩了,對不對?這個時候就應該立即祈求聖靈來保守自己,對不對?但是她在開鎖的過程當中,肯定沒有學會這一點,這個反感肯定越來越強烈,結果到我面前就來說,當時她是戴著耳機在聽別的東西,她說話的聲音很大,但是她自己是不知道的,戴耳機的人是這樣的。她對著我就喊,你怎麼把鎖鎖得打不開了。我一聽,我正在安安靜靜地作事,怎麼突然對我說這樣的話。我就說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怎麼把鎖鎖得開不了了,你是什麼意思。然後我就是去開這鎖,真的開不開,後來我開鎖的時候就想,這麼小的事情,我們又跌倒了。就是這麼小的事情一早晨起來就讓我們跌倒了,那還得了。我就突然認識到這一點,我就說不管它吧,開不開就開不開吧,我繼續作我的事情。不管它了。後來過了很長時間迦勒起來了,他起來拿去一下子就打開了,一點也不費力,這很奇怪呀。從來沒出現過這樣的事情,但是我當時怎麼打也打不開,確實是打不開。

  我就想主借著這麼一個小小的事情要試驗我們,讓我們感覺到自己不警醒就跌倒了,一跌倒了就失去安息了。但是這個時候人不要太灰心,感覺到上帝至今還沒有救贖我啊,至今我的罪還沒有脫離啊,沒必要這樣,這樣就會中了魔鬼的詭計。這時候我們學會要警醒。就是我們要懇切地有一種有愛上帝的心,在心裏面因著信賴他能力的保守,很自然而然的就會在主的同在當中安息了,很自然而然地我們就會在主的愛當中了。

  這個時候的感覺不是畏避,是一種狂喜的感覺,就是在基督的愛裡面得到安息,就是上帝接納我們,在基督的愛中這種感覺是安寧的感覺,安寧地信賴的感覺。覺得非常安寧在基督裡面,得到保守,很依賴於他,信賴他。我的這個平安是依賴於基督的,不是我自己去實現的。每時每刻都必須去和他結合才會有,然後對這個依賴保守不變,所以有一種信賴安寧的感覺。這時候所有的重擔就變得很輕省了,基督所有的軛都變得很容易了。我們所從事一切日常的工作都變成一種快樂了,所作的犧牲也變成是一種愉快的事情了。因為這公義的日光是照在我們的心中。這就是約一1:9節的應許所包含的全部內容。

  那麼我們以上所學習的這些內容當中有幾個要點,大家是不是都能記住呢?你拿著這幾個要點仔細地去揣摩這幾段聖經。要在基督裡面去尋求平安、稱義、饒恕和安息。

尋求真理

活出真理

傳承真理

長按關注




推薦閱讀:

什麼叫因信稱義
因信稱義
天主教與因信稱義 / 康來昌
唯獨因信稱義 約拿但?愛德華茲

TAG:因信稱義 | 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