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醫學的起源與發展 ——摘自:國醫網 日期/時間:2012-03-13 16:34 來源:孟慶和 1942
07-05
一、針刺、按摩的起源 針灸醫學是我國中醫學的最早的發展源流,是中醫經絡學說和腧穴學說產生的起源。針灸學不是哪個醫生、憑空想像,臆造產生的,而是古代醫學家和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與大自然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它經歷了一個由偶然到必然,由一、針刺、按摩的起源針灸醫學是我國中醫學的最早的發展源流,是中醫經絡學說和腧穴學說產生的起源。針灸學不是哪個醫生、憑空想像,臆造產生的,而是古代醫學家和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與大自然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它經歷了一個由偶然到必然,由被動到主動,由不自覺到自覺,由不意識到有意識的運用過程。幾百萬年前,我們祖先已經在偉大祖國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依靠採摘植物野果和狩獵野獸充饑,過著茹毛飲雪的生活,為了生存,人們必須同大自然和野獸作殘酷的鬥爭和拼搏,幾經失敗慢慢的學會了製造簡單粗糙的石制工具和圍獵武器,再加上火的應用,從而為針灸、治療疾病奠定了物質基礎和實踐基礎。針灸的起源具現代考古資料的研究,針刺技術當起源於距今一萬年至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其端倪甚至可推溯到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當人們在使用石器過程中,常常被飛起的碎石片擊中身體某部位而受傷;在採摘野果和圍獵野獸過程中容易受到意外創傷,這時卻使得身體某些部位原有的疾病的病痛減輕或消失,這些現象不是經常的,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卻不會少見,時間長了人們就會本能地用手按摩,或捶打身體不適部位能止痛療疾。久而久之,人們便主動地利用尖銳的小石片或荊棘來刺激某部位,以達到止痛療疾的目的,即發明了「以痛為腧」。用以治病的小石片,稱為「砭石」。《山海經》中記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針,光芒四耀,能治百病」。《素問·異法方宜》說:「東方之域……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東漢《說文解字》釋日:「砭」以石治病也。隋金元起注云:「泛石者,是古代外治之法,有三者:一針石,二砭石,三饞石,其實一也。古人未能鑄鐵,故,以石為針。」可見砭石治病即是針刺治病的萌芽階段。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醫學技術不斷進步,工藝技術不斷提高,針刺工具也在不斷更新改進。繼石針之後,又出現了骨針、竹針、陶針。到了夏商青銅器時代至春秋鐵器時代,由於冶鐵技術的發明,針具又更新為銅針,鐵針,而治病的經驗又形成了理論,出現了《靈樞·九針十二原》之著作。自黃帝始造九針代之砭石後,隨著時代的變遷,銅針、鐵針之後,又有了金針,銀針……等。1963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內蒙古「多倫多旗」出土了長約1寸半,一端扁平(可以切開瘍腫)一端呈錐形(可以用來針刺)。1972年河南新鄭出土了春秋戰國的石針(一端可按摩,一端為三棱,可刺血)。山東省微山縣兩城山還出土了四塊漢代畫像石,其中一塊刻有一半人,一半鳥之神物(擬指神醫、扁鵲手握粗針砭石)刺向病人身體。1978年我國在內蒙古出土了一枚戰國至西漢時期的「銅針」。1968年,在河北滿城縣西漢墓中出土了四根金針,五根銀針,時至今日針具衍化成多種金屬、合金的毫針、長針、巨針之棱針、梅花針……等。二灸法的起源灸法的起源比針法的起源要更早些,可推溯到人類對火的發現和運用。我國300萬年到250萬年前的元謀猿人已經知道了用火,以後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已經掌握了火的性能,並能長期保存火種了。最初保存森林雷電導致的林火,留下了天然火種,後來又發明鑽木取火和打火石取火。據《韓非子·五蠹》篇記述:「上古之世……民食蓏蚌蛤,臊腥惡臭,而傷脾胃,民多疾病。有聖人做鑽燧取火,而民悅之,使之天下號之日燧人氏」。《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唐·王冰注云:火艾燒灼,謂之灸焫。灸字,由久火二字合成,其含義即指長久時間以火治病。起初用,松、柏、竹、桃、榆、枳、桑、棗「八木之火」施灸見於黃帝針灸《蝦蟆經》,後因其副作用較大,不宜長時間灸療,久則傷血脈、肌肉、骨髓」,而後逐漸發現了艾葉這種更為理想的灸料,習衍至今而常用療效不衰。三、針灸的理論形成針灸最早的理論形成載於《內經》。成書於公元前2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它並非出自一人之手,也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而是秦漢以前醫學家共同完成的論著,是把一些醫家的經驗總結起來,結合當時的文化,把一些觀點和經驗理論化,系統化,並託名黃帝而作。是我國最早且最完整的醫學典藉。《內經》包括「素問」、「靈樞」,兩部分論著的。《素問》81篇,涉及針灸的就有59篇;《靈樞》81篇,涉及針灸方面的內容有55篇。後世稱之為「針經」。《內經》這部經典不但是針灸的經驗總結,而且是人體解剖學的先軀。《內經·經水篇》指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結合實踐,從而發現人體內存在著一種「內聯臟腑、外絡肢節」的運行氣血的通路,這就是經絡。並通過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以經絡相聯。闡述的盡善盡美。記述了「單穴25個,雙穴135個穴位名稱」,並記述了經絡分布,取穴部位,和取法,主治,以及刺灸方法的內容;確定了五輸穴、原穴、絡穴、俞穴、下合穴等特定穴及「配方」法;為今天的腧穴學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內經·刺灸法》中還記錄了「九針」的長短、大小、形態、形狀和功能作用,及禁及事項……等。其中強調了,治神、候氣、守氣等這些在剌灸中至關重要的問題。1973年,我國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了一部分帛書,據考古分析,是我國戰國時期周代的寫本,其中有兩卷各記載有「十一脈」的循行,主病和灸法,與《內經》十二經脈大致相同。是早於《內經》的醫學著作。因其原無篇名,目前暫定名《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也有人定為《帛書經》和《足臂經》。其中出土的醫學帛書中還涉及到用灸法和砭石治病的《脈法》等。其成書年代要比內經早得多。其內容比較簡略。是《內經》針灸,經絡理論的前身。戰國以後到秦漢時代,其代表著作為《難經》,也叫《黃帝八十一難》是託名扁鵲所作。故稱《扁鵲內經》可能是漢代時扁鵲學術思想的臨床總結。全書主要以問答方式釋《內經》之疑難。內容包括脈學、臟腑、經絡、腧穴、疾病、針法等等,其中23-29難專論經絡;62-68難,專論腧穴,69—81難專論針法,在很大程度上補充和發展了《內經》的學術思想。在經絡理論方面《難經》經絡的組成,經脈的長度,十二經氣血流注,經絡和生理作用,經脈與臟腑的關係等均有新的闡述和充實。關於奇經八脈《內經》只有些零散的記載,未能冠以奇經八脈這個名稱。《難經·二十難》則明確指出了人體在十二正經之外,還另有八條奇經。無論從經脈循行方面,或是生理功能方面,病理變化方面,均有異於十二正經。《難經》與《內經》也有所不同,《內經》是十二經的十二別絡加上任脈之絡,督脈之絡,以及脾之大絡;而《難經》則是十二經別絡加陰驕、陽驕之絡,並提出了臍下腎間動氣為機體生命之源,是推動經脈中氣血運行的根本動力。這一新的論斷開創了命門學說之先河。在腧穴方面《難經》最突出的貢獻是「五腧穴」和「八會穴」的論述,《難經》用十分之一的篇幅論述了五腧穴的名稱,五行屬性,功能作用和臨床作用等。《難經》的五腧穴和八會穴的理論是《內經》無有記載的,是腧穴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在刺法方面《難經》強調了進針前押手的作用,發明了所針之處,循、捫、爪、切等輔助手法。《難經·六十九難》結合五行生剋的規律提出了「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針刺補瀉原則。進一步完善《內經》針灸理論的不足。充實了針灸醫學理論體系。四春秋戰國和漢代針灸醫學的發展春秋戰國和漢代注重針灸學術。作為國家的一種文化開始向海外傳播。早在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為了開拓疆域,特命張騫出使西域,針灸學作為一項文化開始向西域傳播。東漢的班超又再度出使西域,廣泛開闢了東西交流通道,形成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開始中外經濟、文化、醫學的交流。在國內出現了著明中醫學家有扁鵲、華佗、張仲景等為代表人物。·扁鵲——本為遠古時代傳說能為人治病,給人們帶來喜悅的神鳥,後來人們就習慣稱那些技術高明的醫生為扁鵲。這裡說的就是戰國時代的著名的民間醫生「秦越人」。·秦越人:(約生於公元前407年——310年)渤海郡鄭人。(今河北省任邱縣)人。年輕時曾從業旅館工作,受到遊客長桑君(游醫)的真傳實教,學得醫術,精通內、兒、五官科,善用方葯,針灸、按摩、熱熨、敷藥等治療疾病。扁鵲喜歡周遊各地,深入民間,他的足跡遍及河北、河南、山東、陝西諸省,並能根據各地風俗習慣和地方疾病的不同,能隨時改變行醫的科目,是一位深受百姓喜愛,醫術高超的全科醫生。扁鵲對針灸學的貢獻較大,是我國針灸史上,第一位由史書記載運用針灸治病的臨床醫生。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他用針灸知識治療「虢國」太子「屍厥」太子很快就蘇醒過來,故此名揚天下,說,扁鵲能活死人。至今在河北、山西等地,還存有扁鵲故居,扁鵲廟,鵲王廟等歷史遺迹。他的弟子有;子陽、子豹、子同、子游、子儀、子越、子宮、子術等多人,都得到其真傳,精通醫術,服務於民間。·華佗:(生於公元?145——208年)又名旉,字元化,沛國譙人(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他曾遊學徐土(今江蘇、徐州一帶,及山東南部區域)除了鑽研醫學為人治病,還兼通數經(指《詩》、《書》、《禮》、《易》、《春秋》等儒家經典著作),和修身養性之法,他樂於深入民間,足跡遍及今(安徽、江蘇、山東、河南等地,深受勞動人民的敬養和愛戴。華佗、施針用穴簡而有效,並發明了華佗挾脊方略;用藥不過數味,效果立竿見影,「劈腦割候,刮骨療毒,剖腹洗腸」,開創了中醫解剖學和中醫外科手術的先河。並發明了「麻沸散」中藥麻醉藥,免去了施術患者痛苦。是中國醫學史上貢獻突出的醫學家。在「養生」方面發明了「五禽戲」證實了體育運動的保健作用。張仲景(公元150——219年?)又名張機,南郡湼陽(今河南省,南陽鄧縣)人,是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東漢末年,社會動亂,戰火頻繁,封建世家和豪霸列強紛紛割據,互相吞併,使田地荒蕪,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張仲景家族也死亡大半,激發了張仲景學醫的決心。他一方面勤求古訓刻苦學習「內」「難」二經,認真總結前人的醫學理論。一方面博採眾方,廣泛收集當代醫學家的醫療經驗,同時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撰寫了我國第一部集辨證論治,理法方葯,針灸方法為一體的醫學專著——《傷寒論》,首創了傷寒六經辯證原則,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和理、法、方、藥理論體系的基礎,對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貢獻極大。在《傷寒論》中,列舉大量的針灸條文,這些條文不僅條理清楚,內容精湛,而言簡意賅,發人深省。張仲景運用針灸治病,一般分為針刺、溫針、燒針(火針)、艾灸、熱熨和薰法數種。對陽證、熱證、實證多用針刺而少用灸法,反之,對於陰證、寒證、虛證,則多用灸法,少用針法之說。《傷寒論》119條:「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主張灸法只用於陽虛陰盛的陰寒之證,而忌用於實熱或陰虛火旺之證,否則,就容易出現火逆傷陰(包括灼津、耗血、咽燥、吐血、焦骨傷筋)的不良後果。所以《傷寒論》中關於灸法誤治而成「火逆」壞病記載竟達18條之多,實為張氏經驗之談,也是後世灸法禁忌之準繩。他主張針葯並用治病療疾,以葯治其內,針治其外。比起《內經》的單一療法,有很大進步。五、晉代的針灸進步我國從晉代開始針灸有了飛躍性的進步,以皇甫謐為代表的針灸專著《針灸甲乙經》是在《內經》等書的基礎上,系統整理起來的針灸專用書籍。·皇甫謐(公元215——282年)又名靜,字士安,號玄晏先生,定安朝那(今甘肅靈台縣)人。少年時貪玩惡學,不思進取,至青年時方翻然醒悟,乃勤奮讀書,皇甫謐的家族是朝中高官,也十分富有,但他卻淡於功名利祿,意欲務農,以自食其力,耕作之餘,刻苦讀書,並著書立說,加之通讀諸子百家,被人稱為「書淫」。公元256年,皇甫謐正當不惑之年,不幸患了風濕痹痛,一度癱瘓在床,兩耳也失聽了。面對這種意外的打擊,他並不悲觀失望,而是振奮精神,努力自學醫學知識,通過邊學邊實踐,自我治療,不但治好了自己的病,而且還萌發了編寫針灸專書的念頭,他認為針灸治療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當時流傳的一些針灸方面的書籍,有的文辭深奧,浮辭頗多,難於理解;有的零散雜亂,重複煩瑣,不便學習。於是他精心選材,刪繁就簡,分類編輯,加工整理,並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終於在公元260年左右完成了《針灸甲乙經》的編著工作。《針灸甲乙經》全稱《黃帝針灸甲乙經》,又稱《黃帝三部針經》。因為該書是按「天干」列目,以甲乙為序依次排列的,故以甲乙命名。全書共12卷128篇,其中大部分闡明經絡理論,確立腧穴名稱,審定腧穴部位,論述針灸方法,提出針灸禁忌,記述了人體解剖、生理、病理和疾病的治療等,系統、完整的一部針灸醫學書籍,是晉代以前全面的針灸理論和臨床經驗的總結。《針灸甲乙經》的突出成就是:在內經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腧穴189個(單穴49個,雙穴300個,共349個穴位)。而《內經》僅記載了160個穴(單穴25個,雙穴135個)。《針灸甲乙經》的腧穴排列次序,是以四肢腧穴按經絡分布排列,其餘的則按頭面,頸、肩、胸腹、腰背排列,制定了取穴方法,結束了晉代以前,定位不準確的局面。並提出了交會穴,八脈交會穴的理論,又增加了「手少陰心經」、「五腧穴」,整理、肯定了刺灸方法,禁忌事項,成為後世準則。《針灸甲乙經》這一古典針灸專著,早在公元7世紀就傳到日本,朝鮮和東南亞一帶的波斯、印度等國。公元513年楊爾東渡日本傳授中國醫學。《肘後備急方》是晉代醫學家葛洪在《內》、《難》醫經的攻研過程中,所發明撰寫的晉代較有影響的灸法專著。陳延之的《小品方》也是晉代較有影響的灸法專著。·葛洪,字雅川(約公元261——341年)自號「抱朴子」,人稱葛仙翁,丹陽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東晉時著名道學家,據《晉書·葛洪傳》載:「葛洪少好學,家貧,躬自伐薪,貿紙筆,夜轍寫書誦習,逐以儒家知名」。他博覽群書,攻研《內經》、《難經》且好神仙之術,尤喜煉丹,曾一度在東晉王朝為官,晚年隱居於廣東羅浮山,他著成《玉函方》一百卷,後經陶弘景、楊用道,增補成為現代流傳的《附廣肘後備急方》其中採取民間實用單方,驗方及灸法彙編成書。是古代艾灸療法較多較早的醫學文獻之一。公元552年,梁元帝向日本欽明天皇贈送《針經》即《靈樞經》一套。562年,吳人知聰,又攜帶大量醫書和針灸書籍《針灸甲乙經》,《明堂針灸圖》等,前往日本,講授針灸醫學。六、隋唐代時期針灸醫學的管理模式發展隋唐時期是我歷史上科學鼎盛時期,醫學也很發達,在醫療體制方面有了根本變化。據《舊唐書職官志》中記載,當時的官方醫院「太醫暑」里,開始設立針灸科,並開辦了醫學校,由太醫署負責管理,太醫署,下設針師部,按摩師部(相當於現在的系)有針博士、針助教、針師、針工、針生;按摩博士、按摩師等職稱。鎮針博士擔任教學工作,向針生傳授經脈,孔穴和針灸的方法,以《針經》、《素問》、《針灸甲乙經》為基本教材,必修之課。這是世界最早的醫務行政和醫學教育機構。繪製彩色經絡圖也始於隋唐時期,先是甄權著《明堂人形圖》,後來,孫思邈在此基礎上按正面、側面、背後繪製了三幅彩色圖,謂之《明堂三人圖》,其中十二經脈分別用青、赤、黃、白、黑五色標示。到了唐代日本就開始了派留學生來我國學習針灸技術,701年仿照我國唐朝的醫療,教育體制,制定了醫藥職令《太寶律令》,醫院也分設針灸科、按摩科。由於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視,頒布法令條例,鼓勵針灸醫學的傳播和發展,從此代代相傳不絕。針灸醫學一度成為日本的主要醫療方法。許多在中國已經亡佚的針灸醫書在日本卻有保存《十四經發揮》就是其中一例。984年,日本針灸博士丹波康賴編著了日本第一部醫學專著《醫學方》共30卷,諸多內容均是我國宋代以前醫學精華,其中卷二專論針灸。我國與朝鮮(高麗)的醫學交流也是歷史悠久,早在公元6世紀(541年)中國政府應朝鮮政府的邀請,就派人前往朝鮮傳授中醫針灸。693年高麗新羅王朝也仿照我國唐朝的醫療教育體制,在醫院設立了針灸專科,也有針灸博士等相應職稱。《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等也被列為學習針灸的基本教材。我國唐代以孫思藐的《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為主流的針灸專著,推動了針灸醫學和中醫學的進一步發展,他收集了針灸處方400餘個,涉及疾病100餘種。繪製了彩色經絡圖;首創了「手指同身寸」和「一夫法」,並第一次提出了「阿是穴」的名稱,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經外奇穴,對後世針灸腧穴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主張「熱病可灸」並制定了「先陽後陰」,「先上後下」的施灸次序。他注重醫德修養,強調針葯綜合治療的突出觀點,給後世的全科醫學奠定了基礎。·孫思藐,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人,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醫學家。約生於公元581——682年,享年102歲。孫氏幼小好學,7歲時「口誦千言」,18歲時博覽群書,「通百家學,善言老子、莊周」,兼好釋典「,通曉陰陽,常論醫藥。他在針灸方面著有《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在醫德方面著有《大醫精誠論》,彰顯孫氏的醫德見樹,為後世醫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燾(公元7世紀末.8世紀初)陝西眉縣人。因其一生工作在弘文館(相當於國家圖書館)有機會接觸豐富的圖書資料,因其自幼體弱多病,母親也經常患病,特別愛翻閱醫學書籍,盡得書中要領。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當他81高齡之際,完成了《外台秘要》一書的編輯工作。《外台秘要》集唐以前醫學方書之大成,是一本資料彙編性質和醫學巨著。書中引用的大量文獻資料一一註明出處,保存了一些現已亡佚的醫學史料。但由於王燾並非醫家,所以對收集的大量資料還缺乏一定的選擇和鑒別能力。他認為灸法比針法更安全可靠,並提出華佗未能根治曹操的頭痛病(頭風)原因就是沒有用灸法治療。所以《外台秘要》便捨棄針法而專論灸法,書中盡收集了唐代以前許多針灸各家的灸法經驗,對後世灸法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寶貴資料。但是由於他的臨床經驗有限,對臨床「針」和「灸」有著片面了解,他認為針刺不如艾灸安全,就片面地認識灸療能治療一切疾病,而針刺不安全可以拼棄。七、宋代針灸醫學的新成就宋代全盛時期,針灸事業發展很快,針灸醫學被列為醫學教育的重要科目,由於造紙技術的發明,印刷技術的進展很快,醫學著作也較多,其中,針灸著作除了王惟一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之外,還有王執中的《針灸資生經》,竇才的《扁鵲心書》,聞人耆年的《備急灸法》和馬丹陽的《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等等。·王惟一(約公元987——1067年),又名王惟德,為北宋太醫院翰林醫官,曾任尚奉葯御。天聖四年(1026年)王惟一向宋仁宗(趙禎)建議,鑄造針灸銅人,使經絡、腧穴更加生動逼真地展現於人體。宋仁宗採納了這個建議,詔令他負責此項工作。次年,王惟一便和其它工匠們完成了兩具銅人的鑄造工作,一具置於太醫院供醫療教學之用,一具置於大相國寺供遊人觀賞。所鑄銅人工藝精巧,造型逼真,頭身可以拆開,全身11件古銅質模型連綴而成,以金屬絲紮緊相連。體內有木製的內臟,四肢有木製的骨骼。所有腧穴全部以金字標出穴名。銅人的鑄造成功,是王惟一對針灸醫學的重在貢獻,不但,開創了針灸模型的先例,而且方便了醫學的教學,並能準確用來對學生進行針刺穴位的測試。事先以黃蠟封閉體表,腧穴標記將水或水銀注入銅人穴位空腔,如能準確刺入指定穴位,退針時水或水銀便隨針流出。稍有偏差,則針不能剌入,水或水銀也不會流出,是一個鍛煉學生過硬本領的絕妙辦法!宋代銅人後來因戰亂遺失,實為歷史的遺憾!銅人鑄成之後,王惟一又編著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共3卷,載穴354個,在《針灸甲乙經》349個腧穴的基礎上又增添了青靈、厥陰腧、靈台、膏肓腧、腰陽關5個腧穴,詳細記述了每個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等項內容。該書體例嚴謹,次序井然,以14經為綱,354個穴為目,並例圖表示,一目了然。這是繼黃甫謐《針灸甲乙經》之後,對針灸醫學的又一次大的總結,對宋朝以前針灸各家腧穴的分岐,有著統一的作用,是我國古典針灸醫籍中的重要著作。王惟一不但精於針道,而且還擅長石刻,他曾把《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的內容,刻在兩座二丈多高的石碑上,樹於當時的首都,汴梁(今河南開封),使針灸醫學知識在民間廣為流傳;促進了針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堪稱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第一位針灸經穴考據家,因此垂名千古。針灸銅人體現了針灸醫學、冶金工藝、雕刻工藝、文字書法多面藝術,是我國科學遺產中珍貴的文物,受到國內外的讚譽。北宋靖康年間(1126年),汴梁被金人佔領,兩具銅人相繼遺失,南宋初期,其中一具在民間發現,建安二年(1128年)宋金議和時,金人曾以奉送銅人為議和條件。紹定四年(1232年),南宋政府又將銅人進貢給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銅人被修飾一新。1271年,世祖忽必烈當政時將國號改為元朝,同年將銅人從汴梁運到大都(北京),置於太醫院內。後因戰亂再度遺失,是我國歷史上一大憾事。明、清兩朝政府相繼對針灸銅人做過仿鑄、複製。明正統八年(1443年),明英宗(朱祁鎮)曾詔令當時的能工巧匠仿鑄銅人多具。著名針灸醫家高武也效法王惟一鑄造男、女、童三具風格各異的針灸銅人。清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令人複製小型針灸銅人多具,用以嘉獎(醫宗金鑒)的編著者們。這些銅人現在國內許多博物館和醫史館均有保存。·王執中,字叔權,東嘉(今浙江省瑞安縣)人,南宋、乾道(1169年)已丑進士,官從政郎,澧州教授。《針灸資生經》是王執中編撰的一本針灸名著,全書共分七卷,刊行於1220年。第一卷列論腧穴,其體例與《甲乙經》基本相同,第二卷闡述針灸方法,骨度;第三至七卷分述治療,羅列內、外、婦、兒、五官等科病證一百九十三種,並時屬病徵百餘種。全書博採古人效驗眾方,結合自己臨床心得著成,頗受學者重視,臨床價值極高。他主張針、灸、葯全面知識必備,則為良醫。在取穴方面注重壓痛點,進針收到良好效果,反對因循守舊,具有一定的革新思想,並利用自己實踐,糾正了一些原來被列為「禁針」「禁灸」的腧穴。他反對針刺選吉日的觀點,認為治病主要要根據病人的實際證候特點決定選穴處方,而不應該機械地死守什麼「黃道吉日」否則就會耽誤病人。·竇材,浙江紹興人。所著《扁鵲心書》實為託名之作,成書於1146年共3卷,託名扁鵲所傳,上卷論經絡,針灸法;中卷論傷寒及雜病;下卷續載內科雜病及外科、兒科、婦科等病症;另有神方1卷列94方,其中有口服中藥麻醉方,為臨床醫生所重視。在灸法方面注重任脈,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腧穴;另外注重灸法,少則十壯,多則百壯,他認為要治大病,或根治疾病非大量施灸不可。·聞人耆年,浙江嘉興人,以醫為業四五十年,偏愛灸法,他認為灸法具有簡、便、驗、廉的優點,也能用於急症。晚年著有《備急灸法》一書,言簡意賅,圖文並茂,不但國內享有盛譽,而且還遠傳到海外日本。·馬丹陽,又名馬從義,馬鈺,字宜甫,陝西扶風縣人。所著《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為其臨床經驗的總結,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被後世廣為傳誦,他不僅重點列出十二腧穴的諸多主治,更重要的是能夠啟示後學者對全身重點腧穴的臨床應用。這些腧穴應用具備取穴方便,主治廣泛,療效顯著,刺灸安全等特點。八、金元時期針灸學的新發展金元時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時代,醫學發展盛況空前,名醫除金元四大家(劉宗素、張從正、李東垣、朱震亨)四個著名醫學家所代表的寒涼、攻下、補土、滋陰四大醫學流派外,在針灸界也湧現了(何若愚、竇漢卿、王開父子、忽泰必烈,滑伯仁)等針灸名家。由於宋朝理學流派的影響,促進了金元醫學界對醫學理論研究的風氣,在「天人合一,人應自然」的思想指導下,針灸醫學領域也萌發了按氣血流注,時辰開闔取穴施針的治療方法,即「子午流注針法」。何若愚就是最早的倡導者,他曾寫了一篇《流注指微論》後又取書中要義,改寫成《流注指微賦》載於他的《子午流注針經》一書中。此書是後世研究「子午流注」針法不可缺少的書目。·竇傑(1196——1280年)又名竇漢卿,竇默,字子聲,金元時代醫學家,(河北省邯鄲地區肥鄉縣)人。曾向名醫李潔學銅人針法。曾針愈過昏迷數日的病人。應元世祖忽必烈的徵召,任照文館大學士太師等職,被封為魏國公,謚文正。著有《針經指南》、《標幽賦》、《通玄指要賦》、《銅人針經密語》、《六十六穴流注秘訣》等。竇氏注重臨床實踐,並富於創造精神,不但奉行,子午流注法,而且還將子午流注的結合八脈交會穴,創立了「靈龜八法」。是將針灸理論中較深奧、幽微的內容用歌賦的形式通俗淺顯地標舉出來,以便誦讀和記憶。《流注通玄指要賦》也是以歌賦體裁論針灸治療,重點介紹經絡辯證論治的取穴規律,竇氏的歌賦是他一生經驗的總結,通俗易懂,對後世針灸知識的發展和普及起到推動作用。·忽泰必烈,名公泰,字吉甫,蒙古族人,元朝翰林學士,精於針灸醫術,尤其對王惟一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一書研究精深,曾著有《金蘭循經取穴圖解》一書。滑伯仁所著《十四經發揮》就是以此為藍本而寫成。·滑伯仁(公元1304——1386年)又名滑壽,自號櫻寧生,許州襄城(今河南襄城縣)人,對針灸有較深造詣,他對當時的針灸醫生只注重腧穴而忽視經絡的偏向,慨然疾呼:「經絡不明,則不知邪之所在」,並以《金蘭循經取穴圖解》一書為藍本,於公元1341年寫成了《十四經發揮》一書。他認為,任、督二脈對人體的生理、病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又有專用腧穴,理應與十二經脈相提並論,合稱「十四經脈」。他參照《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等書,對「奇經八脈」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治療作用等都作了詳細的描述。《十四經發揮》的問世,是我國針灸經絡學說不可磨滅的論著。此書在我國曾一度失傳,卻被日本醫學界保存下來,被奉為「習醫根本」。我國現存版本是承淡安早年從日本帶回國內的校注本,上面還留存著日本針灸學家的學習批註。金元時期,由於我國對海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據《大越史記》所載中國元代針灸醫學學者「鄒庚」作為一名中國針灸醫生,曾赴越南為諸王候治病,把我國針灸技術帶到越南,被譽為神醫。九、明代針灸醫學新發展明代我國針灸醫學的代表人物層出迭增,以高武、楊繼洲、徐鳳、陳會、劉謹、陳言等為代表的針灸醫家各有所見樹,由於印刷技術的快速發展,針灸著作也是顯現的豐富多彩。在國外朝鮮政府開始向我國派遣留學生學習中醫針灸技術,朝鮮留學生「許俊」學有所成,在我中醫,針灸文獻基礎上編寫了《東醫寶鑒》,其中有一卷專論針灸,在我國至今有流傳。明代,鄭和下西洋,我國的航海事業有了較大的發展,中醫和針灸學術也開始了與歐洲、非洲國家交流。17世紀荷蘭人「布紹夫(Busschof)首先在西方國家介紹我國的針灸醫術,他的書稿1676年被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1694年法國醫生」甘佛「將針灸醫術帶回本國。隨後,法國、美國、俄國、義大利、奧地利等國也陸續出版針灸書籍。1378年日本學者」竹田昌慶「將我國針灸銅人,針灸工具和部分針灸醫籍帶回日本,直到」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從西方引進西方醫學以後,從未排斥中醫和針灸,而是積極運用現代醫學知識對中醫、針灸醫學進行研究。·我國著名針灸醫家高武,別號梅孤,明代(約15——16世紀)四明(今浙江鄞縣)人,據《鄞縣誌》稱,其「負奇好讀書,凡天文律呂,兵法射騎,無不閑習」。「嘉靖中北上考武舉,晚乃專精於醫,治人無不立起,曾慨近時針灸多誤,手鑄銅人三,男、婦、童各一具,以試其穴,推之人身,所驗不爽毫髮」。他在治學上反對因循守舊,拘經泥古,具有創新精神。他在《內經》、《難經》的基礎上又旁研諸家,結合自己的心得,先後編著了《針灸聚英》又名《針灸素難要旨》,對後世影響較大。《針灸聚英》又名《針灸聚英發揮》4卷。首卷是基礎篇,闡述了經絡、腧穴的基本理論;次卷是治療篇,討論疾病的診治、處方;三卷為刺灸篇,介紹針灸的操作方法和禁忌;末卷記錄各種針灸歌賦,每段之後多加按語說明。他主張辨證論治,以《百征賦》為例,提出對證選穴要「再三用心」——用心辯證,用心處方,用心定穴。至今仍有效的指導著臨床。·楊繼洲,明嘉靖萬曆年間(約公元1522——1620年)又名楊濟時,祖居三衢(今浙江省衢縣)人,是明代最傑出的針灸名家,自幼愛好針灸,中年曾任太醫院醫官,一生行醫50年,以針灸為主,針葯並用治療了很多疑難雜症。《針灸大成》是楊氏的代表傑作。自公元1601年問世以來,至今已有47種版本,其翻刻次數之多,流傳之廣,影響之大,聲譽之隆,都是醫史罕見的。他在臨床中不拘泥經穴,善於發明經外奇穴,也叫有效穴。他主張「寧失其穴,勿失其經」;「寧失其時,勿失其氣」。他在臨床中總結了針刺手法8種:揣、爪、搓、彈,搖、捫、循、捻8法。他的治學精神堪稱後世之楷模。·徐鳳,字廷瑞,號泉石,江西弋陽縣人,明代針灸學家,他受到金元時期竇漢卿針灸醫學家的學術影響,極力奉行「子午流注法」。他看到明代以前針灸界盛行灸法,而針法幾乎荒廢,為了糾正重灸輕針的偏向,就編著了《針灸大全》,又名《針灸捷要》一書。他注重針灸操作手法,首創了「燒山火」,「透天涼」等12種針刺手法,對後世影響較大,至今所用的「涼熱補瀉」手法,即是此法的延續。·陳會,字善同,號宏綱,江西豐城縣人,明代針灸名家。曾著有《廣愛書》10卷,記錄了針灸臨證經驗,強調針灸手法,他的首創手法是根據氣血的走向而定補瀉,即「迎隨補瀉法「和」「先瀉後補」的手法。·劉謹,字永懷,號恆庵,江西南昌人,是陳會的學生,繼陳會之後,著有《神應經》一書,主要記述了針灸臨床證治的經驗,比較切合實際。·陳言,字西溪,福建建陽縣人。在針灸學術上與竇漢卿、徐鳳等相合。著有《楊敬齋針灸全書》,本書以歌賦和繪圖著成,此書可能是楊敬齋的手抄本,由他整理,或是由陽氏口授秘傳,由陳言整理公布。·王機,(公元1463——1539年)字省之,號石山,安徽祁門縣人。明代著名的外科醫學家,師承其父,由於他勤奮好學,潛心鑽研,深得醫學要旨,精於外、內、小兒、針灸諸科。在針灸方面著有《針灸問對》以提問、答疑的方式論述針灸的基本理論,區別針葯施治的異同,闡明誤診、誤刺、誤灸的危害。他注重臨床實踐,反對因循守舊,崇古不泥古,遵經而不拘經,反對在手法上巧立名目,故弄玄虛的不良作風。在針刺學術思想繼承了朱丹溪,受補陰派的學術影響,認為針能治有餘之實證,難治不足之虛證,對於虛證,針灸治療的效果遠不及湯藥,在艾灸禁忌方面崇仲景之說,主張「熱征禁灸」。認為熱證用灸,就象抱薪救火,猶如火上加油之弊。·吳崑(約公元1552——1620年)字山甫,號鶴皋山人,參黃子,安徽歙縣人。精於方葯,並善針術。著有《醫方考》、《醫篡》、《砭焫考》、《針方六集》等。《針方六集》是一部彙集前人針灸理論又不乏個人臨床經驗的針灸專著,書中的《針葯短長》、《針葯治目》、《針葯有序》、《針葯猶兵》、《針葯勿過》等篇章,對針灸和藥物的詳加比較,獨具特色,突出了針葯的共通性,創造了不少針葯治病的新方法,為研究針灸和方葯在治療上的關聯性做出了貢獻。·李時珍,(公元1581——1593年),字東壁,號頻湖,又名可觀,湖北蘄春縣人。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出身名醫世家,自幼好學。中年曾任太醫院副主管,但他不慕權貴,鄙視利祿,一年之後,就辭官回到故里,為鄉臨們治病。他不信天命,敢於衝破封建禮教束縛,以畢生的精力從事醫藥科學實踐。常常深入民間,求教群眾,他足跡踏遍大江南北的數省山野。用了近30年的時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廣聽四方資料,傾聽百家之言,寫成了《本草綱木》這部藥物學巨著,成為馳名中外的醫藥學家。在《本草綱木》中,詳細介紹了「蘄艾」作為最佳灸料的性能,特點和使用方法,並介紹了「雷火神針」,《太乙神針》的藥物處方及製作方法。在針灸方面著有《奇經八脈考》,對不大被人重視的奇八脈作了多方系統的考證,提出了以陰維脈,陽維脈為奇經八脈之綱領的獨特見解,豐富了經絡學說的理論,促進了針灸醫學的發展。·張介賓(公元1563——1640年),字會卿,號景岳,別號通一子,浙江紹興人(祖籍四川綿竹縣人)博學多才,治學嚴謹。集三十多年研習《內經》博覽群書,綜合百家學說,編著了《類經》一書,洋洋十萬言,頗有創意。他按二個項目分門別類,雖然割裂《內經》原文,但都條理井然,查閱便利。常常以《靈樞》之言啟《素問》之微,以《素問》理髮《靈樞》之秘,書中對針灸論述甚為詳盡,對於疾病的針灸治療,主張實證用針,虛證用灸。繼《類經》之後,張氏又著有《類經圖翼》、《類經附翼》二書。尤其是《類經》一書圖文並茂,三至十卷專論經絡,第五卷《諸部經絡發明》結合經絡循行部位與體表各部以及臟腑,組織器官的聯繫分部彙輯,獨闢蹊徑,他在分析《內經》原文和針灸醫理方面獨樹一幟,甚為後世遵崇。·李梴,號建齋,江西南豐縣人,明代醫學家,在針灸方面,注重經絡理論,他指出「醫者不知經絡,猶人夜行無燭,從業者不可不熟」。李氏還注重五輸穴和八脈交會穴的臨床應用,提出「周身三百六十穴,統於手足六十六穴,而六十六穴又統於八穴」。崇尚竇漢卿和徐鳳的學術思想,奉行「子午流注針法」,著有《醫學入門》,內載」經絡、腧穴、針灸方法,在寫作方面用歌賦體裁為正文,以注釋作補充說明,使初學者便於入門。十、清代我國的針灸醫學的衰落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於西洋醫學的傳入,封建統治者崇洋媚外,殖民主義在中國的侵略行徑,中醫學、針灸學受到了很大歧視,再加上以清朝「道光」皇帝為代表的封建禮教制度延深,於1822年道光皇帝下詔,謂其「針灸,袒胸露懷,有失大雅,太醫院從此廢止了針灸科,歷代生存了幾千年之久的針灸科,被逐出了官方醫院,只能在民間流傳,針灸醫學遭受到史無前例的創傷,而西方國家卻得到了進一步傳播,19世紀40年代法國、英國、俄國一些醫生開始用針灸治療方法治療疾病,並出版了有關針灸醫學的書籍。法國在這方面處於領先地位。18世紀初,法國路易·白利屋茲(Louisbeniouche)就從事針灸療法的學習和研究。後來,法國駐中國領事粟理·莫蘭特(Souhemorant)為針灸醫學在法國的傳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可見,清朝政府以道光皇帝為代表的喪權辱國的政治統治,為西方國家的值民侵略創造了機遇,大開綠燈。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史無前例的創傷。·李守光,清代前中期的針灸醫家,其代表著作《針灸易學》,成書於嘉慶三年(1798年)。李氏認為針灸之易,易在腧穴,顯而易見,針灸之難,難在手法,因其深奧難求。故倡導學針灸應先學手法,決學誰認證,最後再學腧穴。根據這一指導思想,《針灸易學》上卷首先論述針刺手法,中卷論識證;下卷論尋穴。淺而易學,顯而易明是本書的特點,對初學針灸者有較大幫助。·李學川,字三源,號鄧尉山人,江蘇吳縣人。清朝初期針灸名家,李氏有感於「今醫獨視方葯,視針灸為小技而忽諸」,故欲意方葯。針灸兩家同筏,使醫者能夠左右逢源,會歸一致,乃比較《靈樞》、《素問》、《難經》之異同;參照《傷寒論》雜病方書之辨證論治之法,於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編就《針灸逢源》一書。全書共分六卷。卷一,卷二為《靈樞》,《素問》有關針灸原文,作為針灸醫學的理論基礎;卷三為群英薈萃,擷取歷代針灸專著及諸家針灸醫論之精要;卷四為經穴考證;卷五為各種病症針灸治法;卷六對臨床各科病症進行病因、病機分析,並附有部分湯藥處方以濟針灸之治,本書是一本內容豐富,且具有一定特色的綜合性的針灸專著,與明代同類針灸著作相比,總體上類似《針灸大成》,而編排取捨更為精當。對《內經》原文注釋詳細,經穴數目上增加了「中樞」、「急脈」二穴,使經穴總數達到361個。此書可謂繼清代以前「群宮薈萃,考經穴之誤,而正訛補闕,操針道之微而明病源治法」,總結前賢及臨床實踐,嘉惠後學的一部良書。·吳亦鼎,字硯丞,安徽歙縣人,清代後期針灸醫家。吳氏針對明末清初以來眾多醫家存在著重葯輕針,重針經灸的傾向,力昌灸法,於咸豐三年(1851年)編著《神灸經論》一書,以糾時弊。全書共分四卷,詳列蓄艾,用艾,病症的分類灸治,灸忌,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的循行分布路線以及相關經穴的定位,主治等等。附有經脈、腧穴圖和腧穴歌訣,是一本較為系統、完整、通俗易懂、圖文並茂、實用性極強的灸療專著,對後世灸療大有貢獻。·《醫宗金鑒》為清代政府修訂的醫學宗合作品,由吳謙、劉裕鐸主編。全書共90卷,《刺灸心法要訣》是本書的七十九卷至八十六卷,共八卷內容,全面彙集了成書以前歷代前賢針灸精要,編輯歌訣144首,附圖134幅,易誦好學。其經脈、孔穴的內容佔90%篇幅,足見該書對針灸基礎理論的重視程度。《醫宗金鑒》成書以後,亁隆皇帝賜編書者每人一具清制針灸銅人,作為獎勵。亁隆十四年(1743年)以後《醫宗金鑒》被列為大醫院醫學生的教科書。·廖鴻潤(針灸學) 廖鴻潤(中國針灸辭典)字達賓(針灸學)字逵賓(中國針灸大詞典)湖南澧陵人,清代中後期針灸醫家。廖氏精於針灸,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著成《針灸集成》一書,也叫《勉學堂針灸集成》共四卷。卷一為針灸學的基本知識,有針法,灸法,禁針穴,禁灸穴,十四經走向,及所主癥候和臟腑主病症等;卷二按人體部位的系列病症的針灸治法,和內、外、婦、兒各科病症的針灸治法;卷三、卷四詳細敘述十四經經穴和140多個經外奇穴的定位,主治等。是針灸作品輯錄經外奇穴最多的著作。廖氏的《針灸集成》問世,拯針道於衰落之時,救黎民危難之際,是針灸在清末時期很難處境中一個巨大的貢獻。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國外殖民主義的侵入,西洋醫學也大量傳入中國,整個中醫事業受到了史無前例的衝擊,針灸醫學更是瀕於絕滅。十一、民國時期針灸醫的起伏民國時期,雖然形成了中醫、西醫的並存局面,但是,由於民國政府和北洋政府的政要的崇洋媚外政治極端,對中醫採取自生自滅的政策,甚致歧視,排斥的態度;西洋醫學界的一部分人為了達到全面佔領中國醫療市場的目的,不擇手段的詆毀、誹謗中醫針灸;而在中醫界本身,也有少數人出於自身的需要,重葯輕針,對針灸持懷疑和排斥態度。在這三股勢力的重壓之下,特別是反動政府幾次通過「廢止中醫的立案」,使中醫針灸醫學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為艱難的時期。但是由於廣大中醫針灸工作者的強烈反對及全國各界人民對中醫針灸的信賴和熱愛,才得以免遭滅頂之災,但只能在民間廣為流傳和利用。北洋政府崇洋媚外,極力鼓吹民族虛無主義,從民國三年(1914年)起就提出了「廢止中醫」的主張。1929年2月,國民黨政府正式通過了「廢止中醫」的提案,他們的倒行逆施,立刻引起了全國各地中醫藥界和全國各界人民的強烈反對。3月17日,在上海中醫藥團體的發起下,全國15個省132個中醫藥團體的近300名代表在上海集會,聲討反動政府的罪惡行徑。會上成立了「全國中醫藥團體總聯合會」並組織赴南京請願團,強烈要求國民黨政府取消所謂「廢止中醫」的提案。上海中醫藥人員還罷工半天以示抗議。這一鬥爭,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和聲援,並取得了勝利,廢止中醫案最終未能實施,從此便將3月17日定為「中醫節」。1933年和1935年,國民黨政府不甘失敗,又曾兩次提出廢止中醫的主張,但中醫界許多志士同各界愛國人士力爭,不畏強暴,保護了針灸醫學這一精萃遺產。著名針灸學家承淡安就是站在這場鬥爭前列的勇士,他相繼創辦了中國針灸研究社,中國針灸專科學校,及針灸學術刊物《針灸雜誌》。帶動了全國的針灸有識之士紛紛組建針灸學社,針灸研究所,針灸醫學院校,成立了專門從事針灸教學、醫療、科學研究的學術組織和機構。在民國時期針灸醫學的人才培養做出了很大貢獻。民國時期的針灸醫家,雖然身處逆境,但仍然堅持著書立說。比較有影響的著作有黃竹齋的《針灸經穴圖考》和承淡安著作《中國針灸治療學》等。·黃竹齋,(1885年-1960年)陝西臨潼人,職業軍醫,參加過辛亥革命,曾任國民中共國醫館常務理事,對當時的醫學教育提出過許多建設性意見,在振興和發展中醫針灸事業方面功不可沒。新中國成立以後,歷任衛生部中醫研究院針灸科主任、衛生部針灸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針灸經穴圖考》是黃氏根據自己多年鑽研《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等六十餘部古典醫書,搜集有關針灸文獻資料,結合自己的針灸臨床經驗編撰而成。於1935年問世,全書共分八卷,以十四經脈為綱,以三百六十五穴以及部分經外奇穴為目,每次之後列其主要證案,冠以針灸要法,為了便於初學者學習針灸知識,黃氏還以歌訣形式編寫了《針灸經穴歌賦讀本》內容精練,語言簡潔,韻味濃郁,為普及和推廣針灸醫學做出了一定貢獻。·承淡安(1899-1957年)江蘇省江陰人,著明的針灸學者、醫家、教育家。承氏出生於中醫世家,自幼就受到醫學的熏陶,秉承家傳,又得到當地名家師教,即擅長針灸醫術,也精於內科雜病,懸壺濟世,醫技精湛,青年時代就聲名鵲起,譽滿江陰,蘇州。承氏一生,以振興祖國的中醫、針灸事業為已任。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面對崇洋媚外的國民政府執意要廢除中醫,取締針灸的倒行逆施,他不畏強暴,挺身而出,興廢繼絕,保護國粹,成為保護、捍衛針灸醫學這一精粹遺產的勇士。1930年在無錫創辦了「中國針灸學研究社」。為復興針灸學術,1935年又東渡日本,進入東京高等針灸學院深造,次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回國,還帶回了在我國早以散失的元代滑伯仁的名著《十四經發揮》。回國後開辦了「中國針灸專科學校」,創辦了《針灸雜誌》,抗日戰爭暴發以後,針灸研究社和針灸學校毀於一旦,承氏遷居四川成都,於1938年開辦「中國針灸講習所」。抗日戰爭勝利後,又在蘇州恢復了「針灸研究社」。《中國針灸治療學》是承氏編撰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針灸專著,成書於1928年,刊行於1931年。全書共分總論、經穴、手法、治療四章,融匯新舊學說為一體,大量引用近代生理學、解剖學、病理學知識,特別在闡述腧穴定位時,即以現代解剖部位作依據,又附以人體照片實錄,使初學者易於掌握。論述刺法能刪就簡,用自己的臨床出來的幾種手法取而代之。對於274種病症的針灸治療,涉及到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由於該書理論聯繫實際,且頗具個人獨到見解,深受後人青睞,先後再版六次,供不應求。1940年在《中國針灸治療學》的基礎上又擴編了《中國針灸學講義》以進一步適於針灸講習所學員的學習。由於該書論述全面,深入淺出,理論密切聯繫實際,實用價值極高,深受後學者的歡迎,成為國民時期最有高學術水平和最有影響力的針灸教科書。解放以後1954年,被南京中醫學院聘為校長,後又擔任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等職。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針灸事業的振興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百廢待興,毛主席親自提出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發展方針,中國的中醫針灸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1951年以後我國相繼成立了上海中醫學院、廣州中醫學院、南京中醫學院、成都中醫學院、北京中醫學院,各院均設立了針推系,針灸療法實驗所等,培養針灸專業人才。1959年4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在全國召集了一系列會議,組織編寫五大中醫學院統編教材,使教學程度規範化、系統化,各大中醫學院均設立了針灸推拿系,中醫針灸又重見陽光。在民間社團相繼成立了針灸學會、針灸研究所以及師帶徒的形式,湧現出大批針灸名家,充實了針灸的社會地位。其代表人物如:承淡安、任作田、魯之俊、朱璉、張縉、胡熙明、王雪苔、程莘農、賀普仁、彭靜山、於書庄、肖少卿、黃羨明等等。他們都是負有高度使命感、責任感以針灸事業為已任,為振興我國針灸事業嘔心瀝血,為中國針灸走向世界服務於全人類,不倦的工作著。使我國針灸走向世界,奕立在世界醫林,這是中國的自豪、中華民族的自豪。參考文獻1、吳景明,《中醫詞釋》;1983.統一書號;14245·47;2、郭誠傑,《針灸醫籍選》;1987.12中華針灸進修學院教材;3、石學敏,《針灸學》;2004.1書號:LSBN7-80156-517-7/R·517;4、張大千,《中國針灸大詞典》;1988.8書號:LSBN7-81003-104-X/G67;5、現代漢語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1981.書號:17017·91;6、李思源,聶玉珂合編,《醫古文》1987.書號:中華針灸進修學院教材;7、魏稼,《歷代各家針灸學說》1987.中華針灸進修學院教材;8、唐應光,《中國古代醫學家的故事》1979.3統一書號:R11024·15;9、健康中國—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高層研討會—中華醫學最具創新成果頒獎典禮光榮冊,2008.6.1;10、《內經》;11、《難經》;12、《針灸甲乙經》。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醫治療糖尿病與針灸降血糖的機理(值得收藏)
※[轉載]董氏針灸療法_白雲飄渺處
※針灸推拿加中藥綜合治療肩周炎
※《普濟方·針灸》五藏六府井榮俞經合
※針灸手法—龍虎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