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儒學「管理」之精髓

從世界範圍看,上個世紀初,美國現代管理推動美國經濟強勁增長,至七十年出現問題,而到七十年代,日本溶合美式與儒家學說而成的日本式「太和」管理扶搖直上,佔了上風,據專家們預測,到21世紀50年代,中國式的管理將突顯威力,成為那時管理的主流。因此,我們今天開始研究孔子的儒學管理,正當其時,順天應物。孔子管理思想的重要來源是周代以前的文物典章制度,所謂「堯舜禹湯文武周文之治,集於孔子。」這說明孔子之思想代表了中國聖王之治,代表了中國最經典的管理思想,孔子本人在社會生活中也擔任過很多管理職位,如委吏、司職吏、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攝相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管理職務。他的門徒中也有不少人出任各級官吏,這就使得他的管理思想中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基礎的支撐,是一部非常難得的管理寶庫。我們只要對這一思想寶庫進行一下疏理便可看到,孔子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以「人」為中心,講「修身治國平天下」,講「修已安人」,講「為政以德」,講「正己正人」,並在管理的載體、目的、手段、途徑等方面提出了即使到今天看來仍是我們現代管理者無法超越的思想境界。在管理載體方面,孔子管理思想的中心概念是「仁」。「仁,親也,從人以二」,即「仁」是「二人」的複合,這裡孔子實際上是把人以及人際關係作為自己的理論的出發點,管理就是在於搞清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孔子眼裡管理的本質是「治人」,管理的前提是理解人性(善惡)。管理的方式是「人治」,管理的關鍵是「擇人」「得人」,管理的組織原則是「人倫」,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安人」——總之,一切都離不開「人」。在管理的手段方面,孔子強調「為政以德」,主張用道德教化的手段感化百姓,從而達到治理的目的。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他看來,用道德教化感動人心,要比一味地採用懲罰的管理手段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在管理的途徑方面,孔子主張「內聖外王」,即管理若要想取得「眾星共之」的良好效果,首先得使自己「內聖」起來,要從自己做起,注意自己個人的道德修養,注意榜樣的力量,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只有管理者從自我管理,到家庭管理,再到國家管理和社會管理,層層推進,不可或缺,不可能跳越。在孔子看來,管理者只有管理好了自己才能管理好別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一個人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國家:「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都是論述這些思想的。限於篇幅,下面我就有選擇性的論述幾個專題以介紹孔子的管理思想境界。一孔子「道之以德」的管理內控思想控制,是管理的基本手段,其對象包括人、事、物和行為的控制,孔子的「道之以德」主要講的是對人的控制,他主張以「德治」為核心,雖然他也承認「齊之以禮」,即以禮義制度為規範行為的外在控制。但他最強調的組織管理要以道德價值為導向進行控制,這是最根本的控制,是最佳的控制。在管理方面,管理人的行為是表面的,能管住一個人的心才是高境界的管理控制。所以,孔子的主要管理思想可概括為強調以人的思想為中心的「人治」,同時輔之以禮為法規的「法治」。對孔子這一管理思想運用得好的案例當數松下幸之助,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最欣賞孔子的這一套注重人內在的、心理的、精神的和價值觀為準則的控制手段。松下說過:「當你有100個僱員時,你處於第一線,即使你對他們叫喊和推打他們,他們也會跟隨著你。如果團體增加到1000人,你就不必處於第一線,而是處於中間,當組織增加到10000萬時,你威嚴地坐鎮後方,對前方的人表示感謝。」這裡的感謝,便是以德感召員工。在松下看來,維持企業的控制,關鍵還是要靠共同的價值觀,因此,他反覆告誡部下:「如果你因誠實而犯了一個錯誤,公司是非常寬容的,把這個錯誤當作一筆學費來對待並從中吸取教訓,但是如果你背離了公司的基本原則,你將受到嚴厲的處置。」孔子在《禮記.緇衣》中說: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遁心。」什麼意思,就是說,對老百姓如果用道德來引導他們感化他們,再用禮教來整頓他們,那麼,他們就會人心歸服你,親近你,嚮往你;從心裏面服從你,如果你用政法的條款來誘導他們,用刑罰的厲害來整頓他們,他們不是逃跑逃避,就是去鑽法律的空子。逃避成功,他們不但不會感到羞恥,反而會自鳴得意。這就沒有起到管理的根本目的。所以,孔子一生主張以德治人。在《說苑.政理》篇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孔子的學生子路受命治理蒲縣,走馬上任前去拜見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說:「蒲縣這地方,民風剽悍,的確不容易治理。但請記住我這幾句話:誠信待人,就可以統攝勇士。寬厚公正,就可以容納大眾;勤勉廉潔,就可以得到上級的信任。」子路到任後,牢記老師的教誨,嚴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模範的道德行為,感化了蒲縣的老百姓,從而使這個很難管理的地方得到了很好的治理。用現代管理語言來說,孔子的「道之以德」就是強調管理者通過自身的模範行為,把一定的價值觀念灌輸到組織成員的頭腦中去,使之化為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這是一種強調內在控制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二孔子「齊之以禮」的外在控制管理思想「齊之以禮」是孔子儒家管理思想的重要控制理論,孔子把「齊之以禮」與「道之有德」相提並論,認為二者都是使民眾「有恥且格」的管理方法。他們互為表裡。什麼是禮?用一句簡單的話說:孔子的禮是孔子道德外化為人們能看得見的行為和禮節禮教。所謂的「禮」,就是一種道德性的規範,仁義忠信等道德原則是禮的本質,,禮義規範行為行勢只不過是禮的外表,沒有道德,禮義規範就無從樹立;沒有禮義,道德原則也無法推行。就此而言,「禮」和「德」互為表裡,二者密不可分。由此,孔子十分重視禮在國家管理中的作用。他認為,禮是管理者修養的標準,治民的標誌,治國的依據。所以,一個管理者,想要成功,就必須遵循禮的標準去辦事。思想上,循禮則通順,不循理則錯亂;生活上,循理則協調,不循理則會發生毛病;行為上,循禮則溫文爾雅,文質彬彬,不循禮則偏邪不正,庸俗粗野。這就正如《詩經》上說:「禮義完全符合規範,那麼一言一笑就都能得當了。」稱物輕重,需要衡器;量物曲直,需要繩墨;治理國家,需要禮義。不按照一定的規範準則行事,事情就辦不好,國家就不得安寧,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間的關係全都要顛倒混亂。荀子解釋孔子思想時說「過河的人要事先標出水的深度,才不致於陷入深水而死。管理者要事先標誌出治與亂的界限,才不會使人民有所過失。從這裡可知,禮就是管理人民的標誌,千萬不能廢除,以免使人民迷惑而陷入禍患中,這是治國的依據。人民修身的標準,是管理者管理的標尺與標誌。所以,孔子用了畢生的精力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禮義標準體系。並且輔以《詩》、《樂》將「禮法「的方法與技巧演義得爐火純青。因為禮治畢竟是強調感化性的。現代企業為了修鍊企業團隊文化,常常舉辦一些為了促進上下了解、相互交流的聚會,而聚會又常常舉行一些禮義儀式來渲染一種主題,其源頭就可追溯到孔子的禮樂文化。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他主張「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他主張,管理者要與民同樂,這樣便更能實施禮治的感化性。這同日本企業的「野餐會」,美國企業的「周末啤酒狂歡會」,廣東企業的「年飯」、「春茗」,都是同一管理思想指導下的不同行為方法。其目的都是一樣的,建立共同的信仰、精神、價值、道德、文化等觀念。三孔子「修己安人」的管理思想修己安人是孔子管理思想的重要課題。修己是管理的前提與基礎,安人是管理的目的。孔子在《大學》里,提出了一個融修身、治國與知行於一體的簡明公式。即所謂的「三綱領,八條目」,三綱領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八條目即「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在孔子看來,管理的根本目標與規律,在於宣傳弘揚光明的德性,並用這種德性去改造人民,使他們安居樂業,修身養性,處於寧靜和諧的狀態中去追求善的境界。這就是管理的目標,也即是「安人」。這就是孔子的「三綱領」。但是,我們怎麼來達到這種管理的目標呢?那麼,孔子給了我們一把金鑰匙,那就是「八條目」的方法。他說古代那些聖明的人,當他們要想把自己光明的品德顯彰於天下,以便去影響人民時,他們的方法是先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但是,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呢,首先你得有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的能力;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的人,首先要修養好自己的品德;想要修養好自己的品德的人,首先要誠實自己的意念;想要誠實自己意念的人,首先要取得一定的知識。取得知識,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懂得事物的原理。這裡,孔子在表達「八條目」時,用了一個獨具特色的中國式類推邏輯結構。在這條八條目的邏輯結構中,「修身」是八條目的核心。首先,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本,因為後四者只是修身的方法,是從屬於修身的目的。其次,修身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儘管後三者是修身的目的,修身的理想,但為了實現這些理想,則又必須從修身做起。孔子說:「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只有知道怎樣修養自己,才能知道怎樣管理別人。治人,治國,治天下都是「治已」即修身的外化與擴大。這裡面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方面,管理者應該以個人的道德修養為基礎,樹立榜樣,影響被管理的人,第二方面,是修養自己的過程中,你會體會到很多思路、思想、知識和方法。如怎麼格物,怎麼致知,怎麼誠意,怎麼正心等,用指導自己修身的方法,去指導管理別人修身,其思路是相通的,所以,管理者必須時刻不忘記個人的道德修養——「修身」。但,修身的目的是什麼?是治國,平天下,最終達到顯彰美德,使人達到於至善,使人民生活幸福,這是孔子管理學追求的終極目標。荀子講:「人莫貴乎生,莫樂乎安「,在儒家管理思想中,安寧乃人生最大的幸福與快樂。這就是孔子「安人「的管理思想,這種思想在當代的企業管理中仍很有意義,當代美國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在其對管理目標的探討中,就特彆強調「人」的目標,現代人本管理論述的企業目標更是以人為本,以人為目的。因為在他們看來,企業是人的群體,企業的活動就是人的活動,人的群體必須建立在共同的信念之上,必須把人聚集在共同原則的周圍。不然的話,企業就會癱瘓,不能夠活動,不能夠要求它的成員努力工作。因此,安人即是企業的目的,也是企業的手段。所以,管理者的使命必須去完成這一課題,怎麼去完成呢?孔子的管理思想就是「修已安人」。四義以生利的行為管理思想「義以生利」是孔子提出來的經營者管理命題,《春秋左傳》里有這麼一個故事,衛國攻打齊國失敗,得到仲叔的援救才幸免於難,為此,衛候打算贈給仲叔一些城邑,仲叔不要,轉而請求得到諸候才能使用的三面懸掛的樂器,並希望能像諸候那樣用繁纓裝飾馬匹以朝見,衛候答應了。孔子聽說了這件事,便發表議論道:「這樣做真可惜呀,還不如多給他城邑呢!」為什麼呢?孔子接著說:「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子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芷禮,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在孔子看來,代表名譽的義是可以生利的,在行為管理方面,孔子很多思想是很精闢的,你讀了後不得不佩服,比如在對人的獎勵上,他強調精神與物質並重,而且要區分對待。上面提到的「利以平民」以及「小人喻於利」,即是指的對下層平民勞動者,對於沒有解決溫飽的人,應重視物質利益的獎勵,而對高層管理者,應注重精神鼓勵。在孔子管理思想中,「義以生利」的思想幾乎貫穿在他以整個行為管理的全過程之中,他深刻地認識到了世俗世界的物質價值的創造之源是人的精神價值,即精神價值創造物質價值,精神價值制約物質價值。因此,他教導人們在認識上要「見利思義」,在行為上要「取之有義」,在實際效果上要「先義後利」,在價值上要「重義輕利」。在這樣的價值判斷基礎上,他論斷:「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因此,在財富面前,人人都想得到,但追求精神價值的君子不會苟且地去獲得;在災難面前,人人都想逃脫,但君子不會苟且地企圖逃脫。有道行的君子,在分配財物的時候,他們著意推讓,這些都是「見利思義」的表現。在本書的後面,我們還會分析到當代企業家柳傳志的這方面的楷模行為,也同出一理。在孔子思想著述中,「見利思義」,「取之有義」,「先義後利」,「重義輕利」的故事和論述都很多,就不累述,這裡我只想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來說明義以生利的思想是否可行和有價值。這個故事就是我們初中高中語文課本中的「馮諼焚券」的故事。馮諼是齊國執政大夫孟尚君的門客。有一次,孟嘗君派他到封地薜邑去收債。臨行前,馮諼問孟嘗君,「債收齊後,買些什麼東西帶回來呢?」孟嘗君說,「你看我家裡缺什麼就買什麼吧。」馮諼驅車到了薜邑,卻假傳孟嘗君的命令,把債券驗對後,當著當地百姓,把債券給燒了,百姓們當即高呼萬歲。當馮諼回來後,孟嘗君問買了些什麼回來,馮諼說:「你說看你這裡缺什麼就買什麼,我私下考慮,您家裡堆滿了珠寶,廄棚里擠滿了牛馬,階下站滿了美女,你家裡所缺少的,只是義罷了。於是我用債券給你買回了義。」過了一年,齊王不再重用孟嘗君,孟嘗君只好前往自己的封地薜邑。他沒想到,這次回去,與以往不同的是,距離薜邑還有一百里路,老百姓就扶老攜幼,來迎接孟嘗君,在路上站了整整一天。這裡孟嘗君回頭對馮諼說:「先生所給我買的義,今天才看到!」在這個案例中,孟嘗君開頭確實損失了「利」(債券)卻得到了「義」,這對於管理者來說也可以說是最大的利,而且看過史書《戰國策》的人都知道,孟嘗君更大的利還在後面呢。後來齊王聽說孟嘗君在薜邑深得民心,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便覺得孟嘗君是個真正的人才,於是又請他回去做齊國的宰相。這個故事是義可以生利的最簡單最通俗的案例。「義以生利」的管理內涵非常豐富,掌握運用這一思想的精髓對於我們的企業管理將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中國,在孔子的文化哺育出的中國文化中,單純地依靠西方管理的理論與方法,有時效果不一定會很好。那麼,這時,中國儒家的情理管理思想將會對你很有幫助。因為它是中國土生土長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論。五「執經達權」的管理方法論在中國古代管理活動中,「經」指基本的管理原則,「權」指隨機應變的管理技巧,二者相結合,就是所謂「執經達權」。這裡的「執」指「堅持、遵循」,「達」指「通達事理」。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既要堅持管理中那些永恆不變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又要通曉變化的道理,即知道瞬息萬變的內外環境,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左右逢源,無往而不通,把管理活動提升到一種藝術的境界。儒家執經達權的基本原則有四條:適其時,取其中,得其宜,合其道。適其時,是指要適應時間、地點、具體的條件,而不要生搬硬套,做事若只堅守原則,不知通權達變,必招致失敗。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三國里有一個失街亭的例子,就是只堅持了孔子兵法裡面做戰的基本原則,而沒有依據當時街亭之戰的各種具體情況做出變通。戰國時期,著名的「長平之戰」也一樣,秦國改打趙國,趙王打算起用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當時趙國宰相藺相如勸助道,「趙括只是讀了他父親留下的兵書,沒有帶兵打仗的實際經驗,更不懂通權達變……」。趙王不聽,結果,趙國四十多萬軍隊,在長平之戰中全軍覆沒,這也是「紙上談兵」成語的來歷。關於「取其中」,是指儒家「中庸」思想的原則,在儒家思想體系,「中」是客觀存在的道理,在管理中執經達權而取其中,就是既要堅持中正之道又要打破常規。比如關於在推賢用人方面。孟子舉例說:舜,管夷,孫叔敖,百里奚,這些治國幹才,他們在上任前有的是農夫,有的是泥水匠,有的是鹽販子,還有的是犯人……根本沒有什麼固定的成長模式,管理者若懂得了這個道理,他也就懂得了「執中有權」的管理思想。關於「得其宜」,這裡的宜是指恰當、合理的意思,儒家的合理就是符合「義」與「仁」,即為合理,但在孔子管理哲學裡,「義」與「仁」也有權變,而不是教條的。這裡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相傳古代有一個叫尾生的人,他與自己的情人相約於某日某時在一座橋下見面。可到了那一天,河水暴漲,姑娘沒有如約前來,而尾生信守諾言,抱住橋柱堅持,等待,結果被不斷上漲的河水淹沒而亡。另外一個執經而不得宜的例子是「宋襄之仁」。宋襄是春秋時代宋國的國君。有一次宋國與楚國作戰,宋兵已經排列成陣,而楚兵正在渡河,宋國將軍認為楚兵多而宋兵少,請求此時出擊。但宋襄公說:「不可,因為君子不乘別人困難的時候去攻打人家。」楚兵渡河以後,還未排列成陣,宋將軍又請求出擊,襄公又說:「不可,因為君子不攻擊不成陣勢的隊伍。」所以,一直等到楚軍準備好了以後,宋襄公才下令出擊。結果,宋軍大敗,襄公自己也受了傷。這裡,宋襄公講「仁」而不合時宜,執經而不知權變。違背了「戰爭就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這一最大的「仁」、最大的「義」的真理,必然遭到失敗。關於「合其道」,也是一樣,在儒家哲學用語中,道具有方法、技藝、規律、事理、學說、道德等多種含義。但不管怎樣,即使合其道,仍要知權變。在《春秋》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鄭莊公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忽,庶子名突。庄公死後,按照宗法原則,理應擁立忽為繼承人,但,突的母親是宋國人,立突對宋國有利,因此,宋國要求立突為國君,否則就要興兵消滅鄭國,並派人將鄭國當時有決策權的宰相祭仲抓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祭仲只好接受宋國的要求,擁立突為國君,孔子很讚賞這種權變的行為。總之,孔子執經達權的管理思想就是要讓人懂得管理是實踐的活動,是不斷地面臨新問題。因此,我們在管理中,一方面要把握永恆不變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又要懂得適時適宜地變通。所謂管理,就是要「管得合理」。適其時,取其中,得其宜,合其道,執經而達權,這就是儒家管理方法論的精髓。六孔子的管理層級思想通過對孔子管理思想的疏理,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關於仁、義、禮、智四個層級不同等級不同境界的管理思想。但是,他自己沒有對此敘述過,他的這一思想是通過老子表述出來的。孔子管理思想,以仁義禮訓為基礎,老子很輕視他這一管理思想,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實際上,老子的這一段批駁正好指出了孔子的管理層級思想。我們知道,「仁」是孔子管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倡導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孔子的學說中,他最重視「仁」,他一輩子奮鬥不止的願望是勸導統治者施行「仁」政管理。什麼是「仁」,在漢語中,「仁」是二人合一為「仁」。在古代,二也指多,如果我們能將一個群體、一個組織、一個團隊思想統一成象一個人,世界上又有什麼事做不到呢?但怎麼才能做到多人為一呢?那就是我們必須無私地去愛別人,「仁」者「愛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在孔子看來,如果你愛別人的爸爸象愛你自己的爸爸,愛別人的兒子象愛自己的兒子一樣,這管理天下的事就象管理自己手掌中的東西一樣那麼容易。所以,孔子認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要施「仁」政,管理者必須先有「仁」人的品格,這就需要「修身」。這就引出了儒學的「聖人、君子、小人」三層境界的人生哲學。「聖王之治」是「仁」政的基礎和保證。其實,如果我們將儒學講深一點,孔子的「仁」相當與老子的「道」,「義」相當與老子的「德」。因此,在行為管理中,「義」就比「仁」低了一個境界。「義」即是孔子倡導的「克己服禮」,「義」就是「忘我」、「利他」,就算自己的利益受損,也要顧及他人的利益,這仍是以德為管理基礎的思想,只是「義」在「德」的范籌,還達不到「道」的境界。「義」比仁的內涵要窄,但其核心仍是「德治」。孔子說:「以義待人,就能獲得感恩;以誠信待人,就可以統攝勇士;寬厚公正,就可以容納大眾;勤勉廉潔,就可以得到上級的信任」,這些「義」理的內容都是一個好的管理者不可缺少的。一個管理者若能做到這些,也是值得讚許的。比「義」又低一個境界的是「禮」,「禮」就是我們現代管理中稱為制度、規矩、準則的範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管理是要講規矩的,但無論規矩、制度、準則制定得多麼的周密,如果人的心理問題沒解決,他們總會找得到管理的空隙可鑽的。任何管理都是有成本的。「禮」法管理也一樣,它是不得已而為之,是下策之管理。但,更下策的管理是想憑著個人聰明的「智」去管人管事。他比「禮」的境界又低一級。因為「禮」的管理方法是利用組織,利用制度,利用規矩,利用法律。「智」是利用個人的行為,利用經驗,利用人力去管理,這是最愚蠢的管理,最低級的管理境界。文/王貴國
推薦閱讀:

荀子與先秦儒學價值觀的轉向
《明儒學案》卷十六
善讀「論語」3.13:為人方正何須媚,獲罪於天無所禱
任劍濤:開闢儒學的現代轉型之路
史部明儒學案[清] 黃宗羲卷四十三 諸儒學案上一

TAG:管理 | 孔子 | 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