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的心理學

西遊記中的心理學

西遊記中的心理學(一)

(作者:李不言)

試著把《西遊記》當作一本心理學啟蒙讀物來讀,會蠻有意思的。現亂談一二。

(一)唐 僧

唐僧是什麼?是人的身體(主體)——

他是「肉身凡胎」,上不了天,入不了地,降不了妖,擒不了魔。肉體的能力多有限啊,僅拿視覺來說吧,肉眼所能見的光波僅在波長380—780納米之間,只佔整個電磁波譜中極為狹小的一段。他沒有「火眼金睛」,所以只見桌面不見桌底、只見陽面不見陰面(殷旵語)。因此他會屢屢犯錯,妖魔鬼怪搖身一變,就把他懵得一楞一楞。

這就足以解釋,我們人為什麼總是會經常出現錯誤的認知。連愛因斯坦都認為:可觀察的世界並不「存在」。我們所感覺到的,並非都是可靠的;我們所感覺不到的,也並非不正在一點點危害我們——慢慢上升的水溫,可以讓金魚在毫無覺察中死去。心理諮詢師的任務,就是及時、準確地找出危害人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各種錯誤認知並加以矯正。

可世上最寶貴的就是人的肉體呀,因為他是金蟬子轉世、十世修行的羅漢。各路妖魔鬼怪(一是有形的,比喻侵害人體的各種病菌;二是無形的,比喻迷惑人的各種不健康心理),都攪盡腦汁欲吃唐僧肉,吃一塊即可長生不老的。

唐僧到西天極樂世界取經的過程,就是一個人不斷成長、實現自我的過程。

可人的肉身如此脆弱,怎麼抵禦這諸多的磨難和誘惑,最終修成正果?

於是他的幾個徒弟現身了。

(二)心猿意馬

隨著身體的發育,心靈和思維開始活動——於是唐僧有了他的大徒弟行者悟空,並得到了白龍馬。書中說,猿猴道體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馬猿合作心和意,緊縛牢拴莫外尋。要不人們怎麼總愛說「心猿意馬」呢!

這大徒弟可是著實厲害,天不怕地不怕,騰雲駕霧,無拘無束,變化多端,無所不能。這不正是我們一顆穿越時空、自由自在的心靈嗎?

而白龍馬,則很明顯代表的是人的意志。意志是有意識地確立目的,調節和支配行動,並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不管山高路險,他始終向西。

其實《西遊記》通篇就是描寫人的內心和精神世界的小說。唐僧的三個徒弟:悟空、悟能、悟凈,「悟」的字面意思不就是「我心」嗎?再來看《西遊記》的章回目錄: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心猿歸正,六賊無蹤;邪魔侵正法,意馬憶心猿;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獲寶伏邪魔;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旁門見月明;心猿遭火敗,木母被魔擒;外道弄強欺正法,心猿顯聖滅諸邪;情亂性從因愛欲,神昏心動遇魔頭;心猿空用千般計,水火無功難煉魔;法性西來逢女國,心猿定計脫煙花;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滌垢洗心惟掃塔,縛魔歸正乃修身;心主夜間修藥物,君王筵上論妖邪;情因舊恨生災毒,心主遭魔幸破光;心猿鑽透陰陽竅,魔王還歸大道真;心神居舍魔歸性,木母同降怪體真;奼女育陽求配偶,心猿護主識妖邪;心猿識得丹頭,奼女還歸本性;心猿妒木母,魔主計吞禪;禪到玉華施法會,心猿木母授門人……

按理說,唐僧有了悟空的鼎力相助,應算是身心合一、珠聯璧合、如虎添翼,取經路上即可披荊斬棘、無往不勝;可這隻能是心理學家理想中的境界,事情原非那麼簡單。唐僧固有的局限性決定了,他對悟空的所作所為要懷疑、排斥和限制,關鍵時候甚至使用殺手鐧——念緊箍咒,讓可憐的悟空頭痛欲裂,倍受折磨。

而一旦師徒不和(身心不協調),妖魔鬼怪便乘機作祟,製造事端,即所謂「心亂神昏諸病作」。

經歷的波折多了,孫悟空也總結出了對付主人的辦法,那就是去找如來、求觀音——總之就是讓事實說話!

在事實和規律面前,唐僧總是無條件接受,服帖得很,要不怎麼說「孺子可教也」?

可以藉此理解求助者中心療法的實質。如來,如其本來;觀音,觀世上之音。這有點類似於羅傑斯自我理論中經驗這一概念。經驗指的是人所具有的主觀精神世界,包括意識中的全部現象。求助者中心療法認為,人擁有有機體的評價過程,即「機體智慧」。在有機體的評價過程中,經驗總是被準確地接受,較少被歪曲。只要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即只要我們認真關注、傾聽來自內心深處的聲音,重建個體在自我概念與經驗之間的協調,生命就能邁向自我成長、自我完善、自我實現。

(三)真假猴王

在花果山水簾洞的遊戲中,心靈逐漸成長。「大鬧天宮」是青春期躁動的必然結果——在痛快淋漓地反抗了權威的同時,這潑猴也實實在在地領教了這個世界「規則」的強大!

耐人尋味的是,在《西遊記》的第五十七、五十八回出現了真假兩個孫悟空,以至「二心攪亂大乾坤」,這在心理學上又作何解釋?

首先我們來看,出現兩個孫悟空的背景是,師徒取經路上再次發生較大分歧,好心不僅沒有得到好報,反而受到了驅逐。身心出現衝突、懷疑和排斥,是導致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

人的心理活動具有明顯的兩極性:高級神經活動有興奮和抑制兩個基本的過程;有喜悅就有悲傷,有愛就有恨,有緊張就有輕鬆,有激動就有平靜,它們都構成了對立的情緒情感的兩極;在人的高級情感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惡、丑。

所以說,真假本是心猿的兩面,正像在我們身上,隨時存在著正義與邪惡、真與假、善與惡的兩面一樣。真的、善的、美的東西一旦受到懷疑、排斥,那麼假的、惡的、丑的東西便會立刻乘虛而入,鳩佔鵲巢。

偉人曾這樣告誡我們: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

請時刻愛護和善待我們一顆向善的心靈吧,她嬌貴無比,經不起太多的玷污和踐踏。

(四)豬八戒

除了孫悟空,唐僧西行路上另一個必不可少的助手,就是豬八戒。

從豬悟能身上,我們看到了維持一個人生存和發展所必需具備的一切本能。

你說他憨呆也好,說他缺乏修養也罷,總之他從來不會委屈自己的感覺,不知文飾自己的情緒,不懂壓抑自己的需要和動機,餓了張嘴就吃,困了倒頭便睡,見了貌美異性就頓生憐惜之心。

你是不用擔心他會得抑鬱症、焦慮症之類病症的,小病小災他完全有能力免疫。想當年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三藏逢災,意馬敗戰,還不是靠了老豬不遠萬里橫渡東洋,花果山義激猴王,師徒方轉危為安、重歸正途?

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需要的這五個層次,是由低到高逐級形成並逐級得以滿足的。馬斯洛認為,從種族和個體發展的角度來看,層次越低的需要出現得越早;層次越高的需要出現得越晚。層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強,它們能否得到滿足直接關係到個體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如飲食、休息、求偶等生理或生物的需要,因此較低層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也只有當所有較低層次的需要都持續不斷地得到滿足時,人才受到自我實現需要的支配,最終達到自我實現的最高境界。

正是因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見慣了太多的縟文繁節、虛浮做作,所以豬八戒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不少女性甚至還把豬八戒當成心目中理想的老公形象。人們越來越渴望看到性情之清醇、生命之璞真、生活之簡約,這是人性的回歸,是人本主義對抗「神本主義」的勝利。

(五)沙悟凈

悟凈,不但要追求身體的潔凈,更要追求心靈的潔凈。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只有講究生理衛生和心理衛生,才能確保身心健康成長。

沙僧的這一角色職能,決定了他的苦行僧形象。他講究的是心地頻頻掃,塵情細細除;本體常清凈,方可論元初;須著意,要心堅,一塵不染月當天;沙門修鍊紛紛士,斷欲忘情即是禪。他沒有孫悟空的神通廣大,也沒有豬八戒的坦城率直,這個人顯得枯燥單調有餘,生機趣味不足,很難給人留下什麼印象,屬於那種一不在跟前就被遺忘的主兒。

但取經路上是斷然少不了他的。你看,他心態平和,無欲無求,少言寡語,執著冷靜,勤懇厚道,忠於職守。有了他的存在,三藏師徒方能打開欲網,跳出情牢,放馬西行。若真少了他,保不定那老豬早早地就分了行李,留守高老莊做起吃喝無憂的上門女婿;也保不定那潑猴在一氣、二氣、頂多三氣之下,駐紮花果山做起一呼百應的山大王。這後果,是不是說多嚴重就多嚴重?

這悟凈的力量為什麼如此之大?

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心理問題,都是源於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內、外世界,以致對現實和自身產生了不合理的錯誤欲求造成的。「在到處充滿矛盾的現實世界中,五花八門、衝突橫生的客觀世界,既向我們提供無數信息資源,使我們充實自己的內部世界;又用壓力、誘惑、假象以及變幻莫測的種種事態,不斷地侵襲我們。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既吸納著外部世界的營養,又不斷地吞噬著苦果。」(郭念鋒:《心理諮詢師.基礎知識》第419頁)

心理諮詢的任務之一,就是協助求助者糾正自己的不合理慾念,這不僅能夠解決他們當前的心理問題,而且能夠使求助者看清未來的方向和自己的真正需要,從而加速自我成長,實現由「自為」到「自覺」地生活。

莊子說: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什麼叫淡然?淡然首先是心靈的潔凈,是許由在潁水邊洗掉升官發財之語的漠然;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是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的悠然;是蘇東坡告別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後面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的釋然;是洪應明「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豁然;是趙朴初「生亦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的坦然。 

(六)每人都有仨徒弟

唐僧靠了仨徒弟,抵禦住了各種各樣妖魔鬼怪的侵襲以及形形色色的干擾誘惑,最終抵達西天極樂世界,功成行滿見真如。

其實,我們每個人也有三個徒弟,那就是感性、理性和悟性,只要我們正確駕馭和運用,就必定能夠克服人世間的一切紛擾困惑,達到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最終邁向自我實現的巔峰境界。

悟空曾兩度棄唐僧而去,第一次被豬八戒召回,第二次被沙僧召回,這絕不是吳承恩信手寫來,或僅僅只是為了平衡各角色的「出鏡率」,而是包含了作者對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慎密思考。

感性如悟能,憑本能和直覺行事,僅著眼於可視之物而悟於表象,是對外部事物的情緒化應對,使人顯得晶瑩剔透,頗具美學價值。

理性如悟凈,懂得剋制自己的情緒,遇事冷靜、不衝動,不再僅僅憑感覺行事,不為事物表象所迷,因此使人顯得理智、成熟。

悟性如悟空,是一種超現實的反映形式。面對複雜多變的事件,能夠用哲理的「火眼金睛」把事物的本來面目看穿,能夠把握住事物發展的固有規律,能夠隨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是悟的最高層次。

對事物的這三種反應方式,各有各的用途,但又互相聯繫、缺一不可。僅有感性,事事跟著感覺走,難免東一耙子西一掃帚,不得要領而難成大器;僅有理性,則生命易流於枯燥而生機不足——永遠不犯錯誤的人同樣是可怕的;僅有悟性,好比是天上漂浮的彩雲,也美麗了,也高遠了,可難免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總覺得她會隨時棄你而去。

尊重感性,立足理性,追求悟性,這大概應算是一種不錯的人生態度。

(此文在以下媒體發表或轉載:

《心理諮詢師》雜誌2007年第三期


推薦閱讀:

一切從接納自己開始 by Zo? (????)
戀愛總受挫?5大心理學原因揭秘
你會發祝福簡訊嗎?——心理學告訴你背後的奧秘
透過遺傳心理學看男人與女人間的矛盾根源
心理學入門必看影單

TAG:心理學 | 心理 | 西遊記 | 西遊 | 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