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不斷的修習 | 十三、事物的分解 | 十四、無 常
《內觀基礎》---馬哈希尊者著
2016年校譯版
--------------------------------------------------
十二、不斷的修習
要達到此智慧需充分地修習。沒有人能保證你能在一次的坐禪中就能獲得這種智慧。機會可能是百萬分之一。佛陀住世時,有人聽完一段偈語後即證得道與果,但這在現今是不太可能發生的。當時是佛陀親自教導,他很清
楚聽者的根性。另一方面聽者是那些修為完美者,他們在過去世已累積修行資糧,但現今傳法者只是凡人,傳教他所知的那一些些。他不懂聽者的根性,而且很難確知這些聽者為修為完美者。如他們是完美者,那他們早在佛陀
住世時就獲得解脫了。所以我們無法保證你在一次的坐禪可得特別的智慧。我們只能告訴你,如果努力修習,就有機會。
我們要修習多久?要了解無常、苦、無我始於遍省察智。但它不可能即刻達到。必須先心清凈、見清凈、度疑清凈,才可能有遍省察智。以現今行者的程度,特別天賦的人可在兩、三天內獲得這智慧。多數需五、六或七天,
但他們需勤勉地修習。那些懈怠的人即使十五或二十天過了,也無法獲得。所以,我要先說有關真誠地用功的問題。
內觀是不間斷用功的過程──每當看、聽、嗅、嘗、觸或想都必須觀照,不可遺漏任何事物。但對於初學者,要觀照一切是不可能的。可以從幾個所緣開始。觀照腹部的上下移動是容易的,這我們已談過。不停的觀照,「
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當你的正念與定力加強時,加上坐和觸,觀照「上升」、「下降」、「坐」、「觸」。當你持續觀照時,念頭可能生起,也要即刻觀照它們:「想」、「計劃」、「知道」。這些是障礙,除非
你祛除它們,不然你無法獲得心清凈,也不能清楚的了悟名色現象。所以別讓它們侵入,觀照它們、祛除它們。
如果身上出現無法忍受的感覺如疲倦、熱、痛、或癢,即在生起時專註它們並觀照:「疲倦、疲倦」,「熱、熱」。如伸出或彎曲四肢的意念生起,觀照它:「想彎」、「想伸」。當你彎曲或伸出,每個動作應予觀照:「彎
、彎」,「伸、伸」。同樣地,當起身時,觀照每個動作。當走時,觀照每一步。當坐下,應觀照,當躺下時,也應觀照。
每做一個身體動作,每生起一個念頭,每出現一種感受,全都必須觀照。如果沒有特別觀照的對象,就觀照「上升」、「下降」、「坐」、「觸」。吃飯或洗浴時,你需觀照。如你作意去看或聽什麼,也要觀照。除了四、五
或六個小時的睡覺,其它時間你應持續觀照。你需嘗試最少每秒觀照一樣事物。
如果你持續這樣用心地觀照,在兩、三天內你就會發現正念與定力相當強。如非兩、三天,那就五、六天。這時妄念極少生起。即使它們生起,你能在生起的剎那觀照它們,隨你觀照的剎那妄念即消失。所觀照的對象如「上
升」和「下降」與觀照的心好象在時間上恰當的配合,於是你不用費力,就可以觀照它們。這標誌你的正念和定力變強。也即是說你已成就心清凈了。
十三、事物的分解
從現在起,每當你觀照時,所觀照的對象和觀照的心看起來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你發覺到物質的色法如「上升」和「下降」是一件事,而觀照的心法為另一件事。通常物質和觀照的心不像是分開的,它們好象是一個東西,
是同一事物。你的書本知識告訴你,它們是分開的,但你個人感受它們是一個東西。搖動你的食指,你看到那要搖的心嗎?你能分辨心與搖嗎?如你誠實回答,答案將是不能。但對正念與定力已發展的行者,所觀之物和能觀之
心是分開的,如牆和拋向它的石頭是兩個東西一樣。
佛陀用珠寶和線當譬喻(《長部》第一冊72頁)。就如當你看著一串青金石,你知道:寶石由線穿過,這是寶石,這是穿過寶石的線。行者如是知道:這是物質的色法,這是覺知物質的心識,它依賴於物質,和物質有關連。
註疏說此心識為內觀心識,內觀智慧,觀照物質色法的心識。青金石是物質色法,而線是觀照的心識。線穿在寶石里就如內觀的明覺力穿透物質。
當你觀照上升時,上升為一件事,覺察為一件事──只有這兩者存在。當你觀照下降時,下降為一件事,覺察為一件事,只有這兩者。這種智慧自動清楚顯現。當你舉足走路時,其一是提起,另一是覺察,只有這兩者存在;
當你將它推向前,是推和覺察;當你將它放下,放下和覺察。物質和覺察,只有這兩者,沒有其它。
當你的定力進一步加強,你了解到你正在觀照的物質與精神的東西總在不斷消失;當你觀照「上升」,色法以上升的形式展現並隨即消失;當你觀照「下降」,色法以下降的形式展現並隨即消失。你也會發現上升和覺察的消
失、下降和覺察的消失。每個觀照,你發現只有生起和滅去。當觀照「彎曲」,這一個彎曲和下一個彎曲不相混。彎曲、消失,彎曲、消失──如此這般,想要彎曲的意念、正在彎曲的色法、對彎曲的覺知,各自生起與消失,
井然有序。當你觀照疲倦、熱、痛,這些在你觀照它們時消失。你會清楚地認識到:它們生起然後消失,所以它們是無常。
行者自己明白註疏所說的:「它們是無常,即生即滅。」他並非從書中或從老師獲得這種智慧,他是自己親證,這是真實的智慧。相信他人所說的是信仰;因信仰而記住是學問,這不是智慧。你需以自己的經驗去了解,這是
重要的。內觀通過觀照使自己了悟。你觀照,親眼所見、所知──這是內觀。
對於觀照無常,註疏上說:
「……須懂得無常。」
「……須懂得觀照無常。」《清凈道論》
這簡單陳述之後解釋說:「此處的無常,指的是五蘊」,你需知道五蘊為無常。雖然你可能無法以自己的知識理解它,但你應知道這麼多。不僅如此,你應知道它們為苦、無我。如你知道這麼多,你可以學內觀。《中部》《
愛盡小經》里提及透過學習而得到的了解:
「天王,如果比丘聽到『一切法都不值得執著』,他證知一切法。」
「證知」指的是觀照名與色並保持對其正念正知,這裡指基本的內觀智慧「名色分別智」和「緣攝受智」。你已經明白名與色為無常、苦、無我,你可從分別名色開始習禪。接著你可繼續修習更高的智慧如「審察遍知智」。
「證知一切法,他明了一切。」
所以初學者所需的最低資格,是他應聽過或已經明白名色的無常、苦、無我性。對於緬甸的佛教徒,這些是自小就知道的。
我們說名與色為無常,因為它們出現,然後消失。如一件事從沒生起,我們不能說它是無常。什麼事物從來沒有生起?那就是概念。
概念從來沒有生起,不曾真正存在過。就如一個人的名字,它在小孩取名那一天開始應用。它好象曾出現,但實際上人們只是在叫他時使用它。它不曾出現,它不曾真正存在過。如果你認為它存在,把它找出來吧!
當一個小孩出世時,父母替他取名,如男的取名為Master Red(紅少爺)。在未取名前,根本沒有人知道Master Red。但從小孩取名那天開始,人們開始叫他MasterRed,但我們不能說自此後這名字就出現了。Master Red
這名字根本不存在,讓我們看看能不能找到它:
Master Red這名字在他身上嗎?在他頭上?在他身旁?在他臉上?沒有,不在任何地方。人們同意叫他Master Red,僅是如此而已。如他死,名字和他一起死嗎?沒有。只要人們沒有忘記,名字將繼續存在。所以說:「名字
或姓不被損壞」,只有人們忘記Master Red這名字才消失,但它不被損壞。若有人再使用它,它就再度出現。
試想在《本生經》里,菩薩的名字:Vessantara, Mahosadha, Mahajanaka,Vidhura, Temiya, Nemi ……這些名字在當時是人們所知悉,但已消失了幾百萬年,直到佛陀再度使用它們。四阿僧祇劫十萬劫(阿僧祇劫是1
之後140個零的年數)前燃燈佛和隱士善慧(Sumedha )非常出名。後來的人不知道這些名字,但我們的佛陀又再使用它們,我們遂又知道這些名字。只要佛法住世,它們將為人知悉。一旦佛教失傳,這些名字也將被遺忘。但如
未來佛再談起他們,他們將再被知悉。所以,概念、名字只是世俗的設立,它們不曾存在。它們不曾有且將不會有。它們不曾生起,所以我們不能說它們「消失」。我們也不可以說它們無常,每個概念都是如此──不存在、無
有、不消失,所以不是無常。
涅槃,雖然是實相但不能說是無常,因它不曾生起或消失。它被當作永恆,因它代表著永恆的安寧。
十四、無 常
除了涅槃之外的實相──名與色,一開始並不存在。每當有因出現,它們就會生起,生起後它們就消失。因此,我們說名與色的實相為無常。以看為例,開始時沒有「看見」,但如眼根完整,對象生起,有了光線,注意力
被吸引,如這四個因素同時發生,那麼就有「看見」。一旦生起,隨即消失,不再有。因此我們說看是無常。要一般人知道看為無常並不容易,聽則比較容易了解。開始時並沒有聽,但如耳根完好,聲音產生,沒有阻礙,注意
力被吸引,如這四個因素同時發生,那麼就有「聽見」。它生起,然後消失,不再有。因此我們說聽是無常。
現在你聽到我講話,你聽到一個接一個的聲音。一旦聽到它們,它們就消失。聽,「聲音(sound)、聲音、聲音」。當我說s,你聽到,接著它就消失。當我說ound,你聽到,然後它消失,這是它們的生滅。對其他的心理生
理現象也是這樣。它們生起和消失。看、聽、嗅、嘗、觸、想、彎、伸、移動──全部都生滅。因為它們不停地消失,我們說它們無常。
在這些名色的生滅之中,心識的消失非常清楚可知。假如在觀註上升、下降時,你打妄想,你觀注「妄想」。當你觀注它時,打妄想的心不再有。它已然消失。它不曾存在過。它此刻剛生起,然後當你一觀照,它就即刻消失
。因此我們說它是無常。苦受的消失也是一樣顯而易見。當你繼續觀照「上升」、「下降」時,疲倦、熱或痛在身體某部份產生。如你專註著它,觀照「疲倦、疲倦」等,有時它完全消失,至少在你觀照它這段時間消失。因此
,它是無常。行者觀照它的生起和消失,從而了解它無常的特牲。
這樣認知事物瞬息即變的特性就是觀照無常。只是思考而沒有親證的經驗並非真正的智慧,若不禪修將看不到事物的生起和事物滅去,所得的只是書本知識,雖然是善行,但並非真正的內觀智慧。
真正的內觀智慧是通過觀照事物的生起和滅去而直接體證的。在這裡的聽眾有很多是達到這階段智慧的行者。我說的不只是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也不只是局限於我的四十或五十個弟子的經驗而已,而是數以百計的人的經驗
。初學者可能還沒有這種清晰的智慧。它不是這麼容易,但也不難達到。如你跟隨我的指示努力修習,你可以達到。如你不努力,你不能達到。學歷、傑出成就、榮譽──都是努力的成果,沒有辛苦何來收穫,要獲得佛陀的內
觀智慧,也是要努力才行。
當你的定力變得更敏銳,你將會看到在一個彎曲或伸出四肢的動作里有很多念頭。當你有意要彎曲或伸出時,你將會看到很多念頭一個接一個的生起。當你舉足時,也有如此多的念頭。在一眨眼間有很多的念頭,當這些飛逝
的念頭生起時,你需要觀照。如你不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就只觀照「覺察、覺察」,你將看到有四、五或十個念頭在你每次觀照「覺察」時相續的生起。有時候觀照力非常快捷敏銳,連「覺察」這詞都不再需要,只要以你的觀
照力隨著它們就可以了。
此時一念生起,心即覺察;另一念生起,觀照心識也即覺察。就如一句俗語:「一揮筷子,一口食物。」對每個生起的念頭都有觀照的心識覺察到它。如果觀照到這樣的程度,這些生起和消失就很清晰。當你在觀照腹部的上
升和下降時,生起的妄念被觀照的心識抓住的情形,就如同一隻野獸直接跌入陷阱或一塊石頭擊中目標。一旦你覺察它,它就消失。你非常清楚地感覺到它,就如你把它握在手裡一樣實在。任何心識生起時你都能看得如此清晰
。
當疲倦生起,你觀照「疲倦」,它就消失。它再出現,你再觀照,它再次消失。這種消失在更高階次的內觀中,顯得更加清楚。疲倦,觀照,消失;疲倦,觀照,消失──它們一個接一個的消失。這一個疲倦與另一個疲倦無
關連。痛也如此。痛,觀照,消失;痛,觀照,消失──每一個痛在每次的觀照時消失。這一個痛與另一個痛不混雜,這一個痛與另一個痛不同。
對於常人,疲倦或痛是不間斷的,它好象使你疲倦或痛一段長時間。實際上沒有長時間的疲倦和痛。一個接一個的疲倦和一個接一個的痛,一個一個都是非常短暫和分開的。行者在觀照時會覺察到。
當你觀照腹部「上升」,上升逐漸出現並逐漸消失。當你觀照下降時,下降逐漸出現和消失。常人不了解這事實,認為腹部的形狀在上升和下降,這是一種謬誤。因此以他們的經驗,認為內觀修行人也一樣只能觀察到腹部形
狀這樣的沒有意義的東西。有些人基於這樣的情況指責內觀。請不要基於猜測講話。我提醒這些人,請自己試試看。如果你努力,你將會得出正確的結論。
當你觀照「彎曲」,你清楚地看到移動和消失的情況;移動和消失,一個接一個。你現在了解到經典所講的實相,如名和色不會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常人以為是同一隻手在移動,是彎曲前的那一隻手。他們以為同
樣的手向內移、向外移。對他們來說手是永遠不變的,這是因為他們無法透過物質連續的表象,看到物質一個接一個相續生起的情形。這是由於他們慧力不足無法看透。無常被連續的表相所掩蓋。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沒有觀照
事物的生起和消失。《清凈道論》說:
「因不觀照生滅,為相續所覆蔽,故不現起無常相。」
由於行者觀照每個生起,一切精神與物質顯現為分離的、片段的──而不是完整和無破碎事物。從遠看,螞蟻看似一條線,但近看可看到一隻一隻的螞蟻。行者正觀事物為諸多片段,所以對他來說相續無法覆蔽事實。無常
相展現在他眼前,他不再有錯覺。
「然而,一旦把握生滅,破除連續相之際,事物的無常性就露出其真實的面目。」
這就是你禪修和獲得觀照無常智慧的方法。只省思而不習禪不會生起這智慧。一旦產生這智慧,觀照苦與無我之智慧隨之而生。
「彌醯,觀照無常的人明白無我。」(《增支部》)
你怎麼能接受那些你很清楚生滅不住的事物為自己、自我、一個人?人們執著於自我因為他們認為他們一生都是同一個人。一旦由親身的經驗了解到生命是不斷生滅的事物,你將不再執著它為自我。
一些固執的人說此經典只適合彌醯而已。不可這樣說。我們恐怕有人將說佛陀所說的只是適合於佛陀住世時的人們而非現今的我們。這講法不只在那經典述及,在《正覺經》(Sambodhi Sutta),佛陀說:
「諸比丘,一個已洞悉無常的人,亦洞悉無我。」
如一個人了悟無常,他也會了悟苦。了知事物如何生滅的行者,可看到生滅一直在壓制著他。《正覺經》的註疏說:
「當見到無常印,也見到無我印,當見到三法印中的其中一項,其它兩項即可見到。」
因此,了知無常印是非常重要。
推薦閱讀:
※如何加速事物的創造
※如何提升對事物的感知能力?
※這些能讓廚房變得有條理的事物,你有了嗎?
※凈空法師講《佛說十善業道經》126_我們最大的麻煩、障礙、敵人不是外頭,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心凈則佛土凈】,要想修得清凈心,萬緣放下。徹底放下,心地清凈,一塵不染,對待一切人事物,平等慈悲。
※你吸引來振動頻率相似的人事物
TAG: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