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百草之王
「端午時節草萋萋,野艾茸茸淡著衣。無意爭顏成媚態,芳名自有庶民知」這是古代詩人對艾草的真情描寫。艾,又名冰台、艾蒿、醫草、灸草、蘄艾、黃草、家艾、甜艾、艾蓬、香艾。是我們祖先認識和使用最早的植物,它是古代取火的重要原材料,也是一種香料,還是一味中藥,更是灸法操作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自古醫家用艾來灸百病,所以也把艾稱作為灸草又有百草之王之稱。這種平凡的植物在中國的醫藥史、民族史、文化史上都有重大的價值。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艾草」在多個領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遠古的火種 艾草,又名冰台,是古代人取火的重要材料之一。在遠古時代木燧所取火被用於日常的取暖熟食,而那個時期青銅器還沒有被開發,作為宗教祭祀用火的明火時怎樣取得的呢?在《博物志》記載「削冰令圓,舉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故艾名為冰台」。遠古代的先人們把冰磨成凹凸的圓鏡,然後面向太陽折射陽光來引燃艾絨,作為火種的重要來源,古代人們把取火儀式中所用的艾草稱之為冰台。又因為冰台取火多用祛除鬼疫、療理疾病,後來這種方法被醫家專門用灸灼百病,所以也把艾成為灸草。
◎ 清明插枊,端午掛艾收載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6世紀)約500年間的詩歌總集《詩經》「王風采葛」內記載「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的詩句,真實的描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純樸友誼。說明艾葉在公元前就已普遍應用,並且有很高的知名度了。流傳至今有許多的習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明插柳,端午掛艾」的習俗。端午節到來老百姓在自家的門窗上掛上艾葉,用來「避邪」「祛毒氣」。在一些經史書籍上還記載著端午節時「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等更多與艾有關的民間習俗。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文字記載艾草在醫藥上的運用,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而且使用已經很普遍了。公元前的經典著作《孟子》中記載「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莊子》中記載「越人熏之以艾」。此外,《春秋外傳》有「國君好艾,大夫知艾」,孔璠之《愛賦》有「奇艾急病,糜身挺煙」等記載,可見艾在當時已成為重要而常用的治病藥物。
在眾多的草藥中,艾的自身功效極為特殊,它既可內服又可外用。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曾寫過兩本《蘄艾傳》和《人蔘傳》,李言聞稱讚艾葉「產于山陽,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此書可能是第一本專門論述艾葉的專著,這在中國幾千年的草藥史上,為一味地道藥材而著書的只有「 艾」,並把艾的價值和人蔘的價值相媲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為融合;灸之則透諸經而經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安康」這充分肯定了艾的功效。
此外,李時珍對產自家鄉的道地藥材蘄艾更是十分推崇,《本草綱目》指出:「(艾葉)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罈不能透,蘄艾一灸則直透徹,為異也。」此術被後世視為有關蘄艾的經典論述而被歷代醫籍所轉載,蘄艾也因此而名傳漸遠,聞名天下。
民間對艾葉治病作用十分肯定,應用也非常普遍,在大部分地區還流行著這樣一句諺語,「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如在嬰兒出生後第三天要洗一次艾葉水澡,並將艾絨少許敷在囟門和肚臍上,可以預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它疾病。產婦在產後三天和滿月,都要進行一次艾湯沐浴,用以消毒辟穢,溫運氣血,可以預防產後體弱受病。
成年人一旦感受風寒咳嗽,用艾一把煎湯洗腳,同時用艾葉七至九片,蔥三至五根,煎湯溫服取汗,即可造愈。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兒童受寒而致腹痛泄瀉,婦女痛經、經行不暢、少腹墜痛或崩漏帶下等經寒症及婦女產後虛寒性腹痛等用艾製成圍兜,兜其臍腹,效果顯著。這些用艾方法在全國很多地方民間都習慣採用。
傳統中醫認為:艾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艾葉氣味芳香,易燃,用做灸料,且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袪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功用。現代研究表明:艾在燃燒時散發多種成分,其中的揮髮油又名艾葉油,主要成分為苦艾醇、苦艾酮(苦艾酮有興奮中樞作用),苦艾中含有鉀類、鞣酸、氯化鉀等,故有解熱、止血、鎮痛的作用。艾葉油在體外對白色葡萄球菌、甲鏈球菌、奈瑟菌、肺炎球菌,以及多數革蘭陰性肝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抗過敏性休克的作用。
◎ 艾草做成艾絨 艾草在世界各地都,多為野生。艾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生長於山野、田林、土梗之中,春天抽莖生長,葉有不規則的粗鋸齒,表面灰綠色,背麵灰白色,被白色絲狀毛絨,質地柔軟,折斷為白色;秋季在莖梢上開淡褐色花,艾葉有芳香型氣味,在農曆的四五月間,當葉盛花未開時採收,採收時將艾葉摘下或連株割下,晒乾或陰乾後備用。 艾絨的製做方法是,將端午節前後採集的艾葉,置於露天反覆經日晒夜露1個月左右(如此做法油脂易揮發,達到陳艾的程度),趁干置於非石臼或其它器械中,充分搗碾,待葉質全碎後,繼續搗令其細軟如棉,用25 目的篩子去灰塵及雜梗(要反覆搗篩才能製成不含有葉質的白色或黃白色凈絨),再行培燥即成艾絨,裝於塑料袋中備用。一般說艾絨有兩種,用上述方法炮製的為粗艾絨,每500克艾葉可得350克艾絨,適用於一般灸法,如再精細加工,經數十日晒杵,篩揀數十次者,500克艾葉多隻得150克艾絨,變為土黃色,為細艾絨,可用於直接灸法。
艾絨的灸療特點:燃燒時火力溫和,其溫熱能直透皮膚、肌膚深處,使人有舒快之感。艾絨質量的優劣,可影響施灸的效果。一般來說,艾絨的優劣,與採集時間和艾的品種、艾生長的茂盛程度和放置時間有關。陰曆五月初五的艾,為生長將成熟時期,葉纖維已形成,此時採集的艾絨富有彈性,絨長而柔韌,為優良艾絨。目前,我國艾有兩種,一為蘄艾(大葉艾),多產於江北,葉寬而厚,可制出優質絨,一種是野艾(又稱小葉艾),江南較多,絨質較硬,其艾香不如大葉艾, 為劣質艾絨。同一種艾,土壤肥沃者產絨較優,反之則劣。此外,新採集的艾與存放3年的艾,所制出的絨也有區別,陳艾取絨較新艾柔韌,易燃,這與油質揮發有關。不同的艾絨對皮膚刺激的感覺也有區別。質量優、無雜質、已乾燥而存放日久的艾絨,燃燒速度較慢,在皮膚上的熱感是由輕至重達到灼痛緩慢地進行,溫熱時間長,熱滲透力較大,因此療效較好。劣質絨燃燒速度快,燃燒時火力暴躁,易使病人有灼痛感,感覺即溫則痛,滲透力較弱,患者難以忍受。此外,新制的艾絨,因含揮髮油較多,施灸時火力過強,故應選擇陳舊的艾絨為佳,所以歷來針灸家強調應用蘄艾和陳艾。
推薦閱讀:
※【每日一味葯】艾草
※軒轅顰菲艾草堂的文件夾【兒科】
※艾草養雞有什麼好處?
※天上太陽,地上艾草,艾灸的精髓你要知道!
※除了艾葉泡腳,還有其他泡腳方式嗎?
TAG:艾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