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淵源中 感受葡萄酒文化與發展

四、唐代——燦爛的葡萄酒文化

隋文帝重新統一中國後,經過短暫的過渡,即是唐朝的「貞觀之治」及一百多年的盛唐時期。這期間,由於疆土擴大,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喝酒已不再是王公貴族、文人名士的特權,老百姓也普遍飲酒。盛唐時期,社會風氣開放,不僅男人喝酒,女人也普遍飲酒。女人豐滿是當時公認的美,女人醉酒更是一種美。唐明皇李隆基特別欣賞楊玉環醉韻殘妝之美,常常戲稱貴妃醉態為「豈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當時,女性化妝時,還喜歡在臉上塗上兩塊紅紅的姻脂,是那時非常流行的化妝法,叫做「酒暈妝」。近年港台和沿海城市流行的「晒傷妝」,即一千多年前唐朝婦女的「酒暈妝」。

盛唐時期,人們不僅喜歡喝酒,而且喜歡喝葡萄酒。因為到唐朝為止,人們主要是喝低度的米酒,但當時普遍飲用的低度糧食酒,無論從色、香、味的任何方面,都無法與葡萄酒媲美,這就給葡萄酒的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

當時葡萄酒面臨著的真正的發展機遇是:在國力強盛,國家不設酒禁的情況下,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鐘愛葡萄酒,唐太宗還喜歡自己動手釀製葡萄酒。 據《太平御覽》:「(唐)高祖(李淵)賜群醫食於御前,果有蒲萄。侍中陳叔達執而不食,高祖問其故。對曰,臣母患口乾,求之不能得。高祖曰,卿有母可遺乎。遂流涕嗚咽,久之乃止,固賜物百段。」由此可見,在唐初,經過戰亂,葡萄種植與釀酒基本已萎縮,連朝中大臣的母親病了想吃葡萄而不可得,只有在皇帝宴請大臣的國宴上方有鮮葡萄。

《太平御覽》記載,唐太宗貞觀13年(640年),唐軍在李靖的率領下破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唐太宗從高昌國獲得馬乳葡萄種和葡萄酒法後,不僅在皇宮御苑裡大種葡萄,還親自參與葡萄酒的釀製。釀成的葡萄酒不僅色澤很好,味道也很好,併兼有清酒與紅酒的風味。

盛唐時期社會穩定,人民富庶。由於帝王、大臣喜好葡萄酒,民間釀造和飲用葡萄酒也十分普遍。這些在當時的詩歌里都反映。

詩人李欣,《唐才子傳》稱其「性疏簡,厭薄世務」。他在《古從軍行》中寫道: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雲萬里無城廓,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李欣這首《古從軍行》寫了邊塞軍旅生活和從軍征戎者的複雜感情,借用漢武帝引進葡萄的典故,反映出君主與百姓、軍事擴張與經濟貿易、文化交流與人民犧牲之間尖銳而錯綜複雜的矛盾。全詩風格蒼勁悲壯。詩的結尾借用葡萄引進的典故,揭示戰爭後果,雖不加評判但愛憎分明,為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之一。

自稱「五斗先生」的王績不僅喜歡喝酒,還精於品酒,寫過《酒經》、《酒譜》。他在《題酒家五首》(一作《題酒店壁》)中寫道:

竹葉連糟翠,蒲萄帶曲紅。

相逢不令盡,別後為誰空。

這是一首十分得體的勸酒詩。朋友聚宴,杯中的美酒是竹葉青和葡萄酒。王績勸酒道:今天朋友相聚,要喝盡樽中美酒,一醉方休!它日分別後,就是再喝同樣的酒,也沒有興緻了。

李白,又稱「詩仙」、「酒仙」,素有「斗酒詩百篇」的名聲,十分鐘愛葡萄酒,甚至在酒醉奉詔作詩時,還忘不了心愛的葡萄酒。他在《對酒》中寫道:

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玳瑁筵中懷裡醉,芙蓉帳底奈君何。

實際上,李白不僅是喜歡葡萄酒,更是迷戀葡萄酒,恨不得人生百年,天天都沉醉在葡萄酒里。《襄陽歌》就是他的葡萄酒醉歌。他在《襄陽歌》中寫道:「……, 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江鴨頭綠,恰以蒲萄初醱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台。……」詩人李白幻想著將一江漢水都化為葡萄美酒,每天都喝它三百杯,一連喝它一百年,也確實要喝掉一江的葡萄酒。從詩中也可看出,當時葡萄酒的釀造已相當普遍。

曾官至吏部侍朗、京兆尹的大詩人、大學者翰愈,在《蒲萄》詩中寫出了他種植葡萄的細心:

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

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鬚。

另外,還有很多有關葡萄與葡萄酒的詩句。在白居易的《和夢遊春詩一百韻》中有「帶襭紫蒲萄,袴花紅石竹」的詩句;在《房家夜宴喜雪戲贈主人》中有「酒鉤送盞推蓮子,燭淚黏盤壘蒲萄」的句子;在《寄獻北郡留守裴令公》中有「羌管吹楊柳,燕姬酌蒲萄」的詩句。劉禹錫在《蒲桃歌》中寫了他從種植葡萄到收穫葡萄的全過程,包括了修剪、搭葡萄架、施肥、灌溉等栽培管理,並且獲得葡萄豐收。劉禹錫作為政府的高官,能準確地掌握葡萄栽培技術,可見盛唐時期葡萄種植業的發達。

在唐代的葡萄酒詩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王翰的《涼州詞》了。詩中寫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邊塞荒涼艱苦的環境,緊張動蕩的軍旅生活,使得將士們很難得到歡聚的酒宴。這是一次難得的聚宴,酒,是葡萄美酒;杯,則是「夜光杯」。據《十洲記》:「周穆王時西胡獻夜光常滿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鮮艷如血的葡萄酒,滿注於白玉夜光杯中,色澤艷麗,形象華貴。如此美酒,如此盛宴,將士們莫不興緻高揚,準備痛飲一番。正值大家「欲飲」未得之際,馬上琵琶奏樂,催人出征。此時此地,琵琶作聲,不為助興,而為催行,誰能不感心頭沉重?這酒還喝不喝呢?這時,座中有人高喊,男兒從軍,以身許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有酒且當開懷痛飲!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場也沒有什麼丟臉的,自古以來有幾人能從浴血奮戰的疆場上生還呢!於是,出征將士豪興逸發,舉杯痛飲。明知前途險厄,卻仍然無所畏懼,勇往直前,表現出高昂的愛國熱情。

在眾多的盛唐邊塞詩中,這首《涼州詞》最能表達當時那種涵蓋一切、睥睨一切的氣勢,以及充滿著必勝信念的盛唐精神氣度。明朝王世貞稱此詩為無瑕之璧,與王昌齡的《出塞》同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此詩也作為千古絕唱載入中國乃至世界葡萄酒文化史。


推薦閱讀:

空曠中感受一份清靈
感受微幸福,發現自己的小幸福
你第一次經歷尷尬是怎樣一種體驗?
獨創:大眾舞廳中男女舞伴的私密感受

TAG:中國 | 歷史 | 文化 | 中國歷史 | 葡萄酒 | 酒文化 | 發展 | 感受 | 葡萄 | 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