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轉載]太極道的修鍊《松、靜、論》
太極道的修鍊《松、靜、論》
董永勝
松靜是太極拳修鍊的宗旨,亦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松和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又密不可分,就猶如陰和陽的關係一樣。拳經云:極柔軟後極堅硬、靜以養氣、靜極生動、靜極生慧,道德經云:以天下至柔馳騁天下至堅,以及四兩撥千斤等理論都是太極道中特有的、超前的理念。但由於太極道太難修鍊,道理又過於深奧難懂,使得人們對太極拳產生了很多誤解。像在很多拳術中都是提倡練力的,如「一力降十會」等都是練力的,不過這些都是一般練拳的水平。他們認為四兩撥千斤是不可能的,只是傳說而已。實際上這種思想是極端錯誤的,好比如現今很多人看不懂古文,看道德經看不懂就說可能是老子寫錯了,而不是他的水平太低了一樣的可笑。
太極拳尚以柔克剛,用意不用力。松靜是練太極拳的宗旨,練拳:小靜則小松、小柔,大靜則大松、大柔,後達「至柔」、「至松」、「至靜」、「空」的境界,即是松空、靜空,這個「空」是每一個太極道修鍊者長期甚至終生追求的目標。松的好壞在於靜,靜是松的前提,如靜不下也就松不好,松不好就不會有柔。拳經云:心不靜《凈》則不專。心靜、體松、氣斂、神聚,是太極道功法修鍊必不可少的路子。松靜的功夫越好內勁的質量越高,太極拳的含金量也越高,這是成正比的。
「松、靜」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通過苦練加深悟,再由功法層次的逐步深入,才可能領悟其內在奧秘。這是需要一步一步實證的,光有理論和想像是不行的!但松有真松、假松、真靜、假靜之分。什麼是假靜、假松呢?這在練內家拳太極道中你必須得了解否則很容易進入誤區。
假靜:
就是那些心態不穩定,喜歡幻想不勞而獲的人,這些人雖然也很喜歡運動,但因為心態浮躁等問題,就是再練功也進步不大明顯。因為他們在練功時心很難靜下,看是在練但心早就不知跑到哪裡去了。外看似安靜,但內心卻很亂,這就是假靜的特徵。這種人心態是很浮躁的,幹事沒有毅力恆心,如不改變一生是很難有成就的!
真靜:
就是心態還比較平和,有進取心、毅力、恆心的人們,對五心做得比較好,他們在練時心會比較專一,因心靜他們一練就可進入拳道的境內,此時可達兩耳不聞窗外事,也即內觀的境界。這些人練功是會進步很快的,因為他們平時的心態身體修鍊得好,在事業上也會有很大成就的。
假松:
「松」就是放鬆,放鬆是我們人每天很重要的一部分,像休息就是放鬆的一種,放鬆可以使我們疲勞的身體和神經得到恢復,像睡覺也是恢復疲勞的一種方法,這种放松的方法是每一個人不用學習都可以做到的。在修行的人中稱這種松為「死松」,對於修鍊的人是不允許的。為何稱為「死松」呢?在我們民間有一種說法就是稱「睡死」,即你睡覺如死了一樣沒有一點知覺,也稱為「昏睡」,這也是很多人睡一覺起來感到很累就猶如剛乾過活一樣的原因。如一個修行的人打坐時出現這種情況是要被老師懲罰的。這种放松是練不出功夫的!所以稱為「假松」、「死松」。
在運動中這種松就叫「丟」,松而不丟是很難做到的,不經過名師指點苦練深悟是辦不到的。「丟」就是外形看似鬆了,但同時把重心也丟了,讓人一推你就倒了。理論就如一棵樹在風中一樣,如樹的根子不好,風一來就倒了,根子就是人的重心。樹根子好的話無論風怎麼來,樹都可根據風的運動方向把力化掉,這也是拳的道理。
這個「假松」會使很多人上當,尤其是那些喜歡幻想的人,以為自己聰明不用苦練就找到放鬆的高級方法,如真是這樣的話世道也太不公平了,高手也就遍天下了。這種「假松」就如沒有根子的樹一樣,風一來就倒了,這是在自欺欺人。這裡我告訴你一個衡量真松與假松的標準。松是為了通的,「松則通」嘛!放鬆就是為了打通身上的筋骨氣脈,如你松的自我感覺很好了,你還有頸椎、腰椎、腦神經衰弱、關節炎、血壓高等問題,那說明你就是「假松、死松」。
像很多練一輩拳的老拳師,可以說他們是研究一輩子如何放鬆的,他們也不敢說自己松好了,還說自己沒有松好。說他們謙虛,那是他們有修養,不過他們也沒說假話,因為松在功法中是沒有界限的,松得越好內功就越高,就可達到四兩撥千斤的神奇境界。那些沒練幾天對運動人體科學都沒有研究的的人們,就對「松」大談闊論,那不是跟「沒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一樣的道理嗎?
真松:
在太極拳中講究「行走坐卧」都得練功,就是在我們生活中每一項都是可以練功的,如睡覺是不準睡死的。在睡時他的意識也是清醒的,這在一般人是理解不了的,一般人會想他的意識既然清醒那他就沒有休息好,和那些腦神經衰弱失眠的人有啥區別?區別大了,那些修行好的人在睡時他的意識也是清醒,這是在養氣,可以說他的睡眠質量是很高的,他們一天睡四五個小時就夠了,可以抵一般人睡八到十個小時。這就是內家拳太極道的奧秘!如修鍊得好看似柔軟但內含堅剛。
看一個人太極拳功夫如何,首先要看他松、靜的功夫如何,沒有松、靜,就沒有太極拳特有的味道,有些人練太極拳時動作像體操或健美操的表演,甚至為了追求優美大方,手掌變成了外家拳的柳葉掌,弓步站得過低過寬以至外三合僵死,自我感覺良好。外行人從形體動作上看好像很鬆柔,很優美,其實這是人為故作的刻意美,不是自然質樸的歸真美。太極拳屬於內家拳,動作運行講究松靜自然和樸實無華,「太極拳要內外放鬆。所謂內者,即心性思想意識,所謂外者,即身體四肢。所有的這些內外部位,如有一處不松,或松得不均不勻,不整不滿,也就作不到好處……太極拳所講的柔軟,是指周身均勻,配合一致。」學拳伊始,就應掌握每一拳式的意與形,從一式的起始、運行、終止、變換到下一式的過程中,意與形必須要表裡相通,以意導形才能使拳式動作做得閑適自在,輕鬆圓活,毫不僵滯。若把拳勢練得大松大柔,首先要心靜。盤拳架過程不宜有音樂奏,否則較難做心靜。心不靜則意難專,意不專則內外難松,尤其初學者更是如此。在四處皆靜的環境中,容易進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行拳狀態,收到較好的練拳效果。避開不必要的外界干擾,專心致志地在內外皆靜的狀態下探究拳勢。
為了做到放鬆,首先要求心意完全松靜,由心意的完全放鬆入靜,通過意念的作用,讓全身肌肉、關節統統放鬆,這就是所謂的「由內在的心意松靜」,進而達到「外在的形體放鬆」。只有這樣去松,才能松得整,松得凈,松得均勻,松得徹底,才可明小松小樂,大松大樂的境界。功夫至此才可體悟到靜極生動而轉慧的妙處。
松很易進入誤區,入誤區的拳者會時有疑惑,自問拳架練得這麼「鬆柔」了,沒有用一點力,為什麼會在推手對練中不是頂就是丟呢?你這不是松而是丟死的緣故,需多悟才可明松靜的真正含義。
松的含意:
練太極拳時全身內外上下,形體到意識都要松下來,要百分之百地放鬆,以領勁為綱,為統帥。松好了,發勁才能整。不發則已,一發則迅雷不及掩耳.這即是放鬆的意義. 太極拳,是順應人體科學與自然科學規律的一項「武道」(武術和修道)運動.它通過一種特殊的整體修鍊過程,調整和強化人體本能、開拓人體潛能,從而使人的身心兩個方面,都達到高層次的平衡和自由.太極拳的整個運動過程,必然是在大腦(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下,使全身肌肉、韌帶、骨酪以及各個臟器,都能隨從意念的需要,達到既協調又有序,既迅速又靈活,既鬆柔又有彈力,也即拳經講的「屈伸開合任自由」的一種高境界。也就是說,通過太極拳的鍛煉,使整個人體在意念導引下,做到「一聲令下,百體皆隨」,隨心所欲地發放人體的潛能.一句話,也就是使大腦信號與肌體動作同步化.從技擊角度講,即通過鍛煉,在應敵時能隨從意念的需要,以丹田為核心,迅速調動全身內力,集中到一個施力點上.為此,必須使全身隨時都處於一種處處鬆開,節節鬆開,像嬰兒一樣的自然狀態,如此才便於周身力量的迅速集中,和快速發放.像那鬆軟的鞭子一樣,在未抽打之前,它是那樣的柔軟,一旦抽打出去,那種強而有力的剛柔勁,是很難想像的.
放鬆的標準,叫做松透、松空。基本上從兩方面著手。
第一是「心神松」,也即是從思想放鬆,心神寧靜,所謂神舒體靜,《問·上古天真論》曰:「恬淡虛無」。恬者,內無所蓄,淡者,外無所遂,虛無者,虛極靜篤,臻於自然。即摒棄雜念,寧靜淡泊,暢遂情志,愉悅平和。心靜、氣才可斂,氣斂、神才可聚,此為內家拳修鍊的關鍵步驟,不可不悟!
第二是「形體松」,要求四大節八小節放鬆。手、眼、身、步無處不鬆柔而合於自然,一切動作都要輕靈、柔和。起手陰陽,左旋右轉,輕如飛燕,柔若軟綿,或如魚在水中之流暢。練太極拳不可不柔,只有松得凈,方顯太極之功夫。太極有綿拳之稱。所謂「綿里藏針」即此意也,極柔軟,始能極堅鋼。拳經云:「腹內松凈氣騰然」就是講只有腹內的氣松凈了,內氣才會出現。
形體「松」細分正、靜、展、沉、活、慢、通等,加上「心神松」為太極道修鍊的八大松。
一:松正.
中正是拳的基本原則,只有身法中正了才可松好,氣才可順暢。松一定要在身法中正的基礎上尋求.否則容易出現鬆懈、松斜,以及搖肩、幌膀、扭腰等毛病,對練功造成不利的影響。像很多腦力工作的人有頸椎、腰椎、腦神經衰弱等問題,原因就是他們長期工作的姿勢不對,又不懂鍛煉,氣血長期不順造成的,中正松對人身是很重要的。
二:松靜:
即一种放松的心態,這也是放鬆的入手點.拳經云:「先在心,後在身.」、「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打拳必須先使心意松靜下來.即所謂「洗心滌慮」,排除雜念,使思想純靜、專一全心全意集中到拳上來.達到內觀。只有如此入靜,才可以修鍊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高度靈敏的境界.太極拳強調用意,強調意念力的鍛煉,首先必須使大腦總是處於松靜狀態,然後才可以集中和調動意念力.
三:松展:
在大腦入靜、意念導引下,要有序地使全身各個臟器、肌肉、韌帶、關節處處鬆開、松展、拉長。拳論中講的「皮毛要攻,骨節要松」特別是初練太極拳者,更要力求開展,力求舒展,進而要求「開展之中有緊湊之意」,開中有合,開合相寓. 四:松沉:
全身的關節松好了,氣才可沉下.打拳時,除了頂勁上領以外,其他部位都應處於松沉的狀態.如上肢的松肩、墜肘、坐腕:下肢的松胯、屈膝、五趾抓地:中盤的含胸松腰,都是為了周身松沉.這種形體上的松沉,有利於真氣下沉、重心下移,從而穩固下盤.下盤沉穩,又有利於中盤、上盤的輕靈,從而達到輕沉兼備.形體和內氣的下沉,還可以避免中氣上涌,飄浮等毛病.
五:松活:
「活」稱為圓活,在運動中各式以「圓」為原則,關節只有全鬆開了沒有僵力了運動時才可活,關節的松活關係到韌帶的柔韌和肌肉的彈性.松得越好周身各關節即能隨心所欲地達到圓活、靈敏、滑潤,變化輕快,節節暢通。發力時就可極快地把周身之力調整集中到發力點上去.從而做到「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行氣如九曲連軸無微不至」。
六:松慢(含快、大、小):
練太極拳要求快慢相間,大、小架應都需體悟。對初練者來說,特別是在未能放鬆之前,要強調練慢。需從「慢」中逐漸體會勁路的變化。慢、松的感覺找到後就可體悟快、大、小等勁,快、大、小等勁是有很大難度的,四勁無論怎麼練都需松,多快也得放鬆,就猶如汽車變速箱里的齒輪一樣,快慢都是一樣的在輕靈運轉。
七:鬆通.
松則通,即節節貫通之意。行功時關節放正後,得求節節通順,不可用力,應用意。在松的原則下各關節都通順了,勁即可連住、氣才會運行,拳經云:「行氣如九曲連軸無微不至」既是此意,講松就是為了行氣。
比如把松肩與墜肘結合起來,做到節節松沉,節節貫串.從蠶蛹、毛毛蟲的蛹動狀態中去悟節節鬆動的規律.以上八大松的要領是練太極功的基本原則,是體悟太極大道的門戶。光有理論是不行的,需在練中體悟,身上有體悟了才可真正領悟太極拳的奧秘。
放鬆的關鍵環節 趙堡太極拳老譜講:四大節八小節。 「四大者」(兩膀、兩胯).八小節(雙手、雙肘、雙膝、雙腳)。「松要特別注意中正,也即人身的主幹——胸、腰的放鬆」。只有胸腰能放鬆了,才可運化於胸.主宰於腰。胸部太僵,就會氣貫滿胸,胸貫滿,就不能調整上下關係;胸部不能運化,就要挨打。腰如太死不靈活人身就會顯得上下不連貫僵硬。拳經云:「腰為主宰」、「主宰於腰」、「命意源頭在腰隙」等都是講腰的重要性的。
拳關鍵處在於胸、腰的運化,胸部關節開合自由了都鬆開了,即可化力發力。拳論中說,轉關在膀,運化在胸腰.胸部放鬆的關鍵在於兩膀的放鬆.而腰部的松活關鍵則在兩胯,胯不松.腰也不會活.總而言之還是陰陽的關係,無論怎樣運轉,胸也好腰也好,陰陽都必須分清的,不分就運轉不好。
與人交手,首先要制對方的膀,使對方的肩關節失靈,產生對抗勁,而被我所制.對方制我,亦然.但是,如果在走架子時,解決了膀的轉換問題,膀部能放鬆,而且膀能向四面八方轉動,那麼,當對方用手拿我的胳膊,企圖控制我肩膀時,我可以立即隨對方的拿勁進行轉關,使膀沉下來,對方拿勁即落空,然後可立即解脫,我就可馬上反攻.膀的轉換並不能單獨進行,必須與胸腰結合進行才好.它們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解決了膀的轉關,並且解決了胸腰運化,才算真正解決了松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解決放鬆的問題,首先要在松膀、松胯和鍛煉胸腰運化上下功夫.胸部開合靈活的關鍵在於松膀,腰部摺疊運化的關鍵在於松胯.抓住了主題,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放鬆 入門 初學太極拳的人,開始一般都有一個僵硬的過程,這是正常現象。因為當你剛剛接觸,還沒有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規律之前,必然是精神緊張、動作生疏.往往是顧此失彼.此時要求你「一動無有不動」,動作諧調而鬆柔,那是難以做到的.精神緊張必然帶來動作上的僵硬.因此,應該允許初學者有一個生疏而僵硬的初學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記住動作順序、路線和方位,弄清虛實、順逆和力點. 當學員基本上學會了拳架套路之後,就應該在練中找靜、松的要領.逐步做到心神寧靜、周身放鬆的要求,需多練多悟才可領悟拳的內含。而某些練太極拳的人,往往由於重視了發勁的鍛煉,而忽略了對放鬆功夫的修鍊;其實,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放鬆才是發放剛柔相濟、松活彈抖勁力的前提。
太極拳的修鍊以柔中求剛為目的,以輕靈圓活自然為原則,以中正平圓為用功方法。從有意到無意,拳經有「意過則滯、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意是要用的但不可過。「用意不用力」這在太極拳書里介紹的已經很多,包括拳經里也有許多這方面的論述,「用意」和「不用意」之間是否有什麼矛盾,有什麼不同之處,有時還會困惑練功者,其實都一樣,一個是「無為」法,一個是「有為」法,殊途同歸。其中又有相互滲透,「無為」中包含有「有為」,「有為」中包含有「無為」,只是在修鍊中「有力」偏重於「有為」,而「無力」偏重於「無為」而已。在太極功法修鍊中每樣功法是都分層次的,不同的層次要領也不同,同樣一句話但意義不同,對有功夫的人有用。
太極道的松是一種高層次的一種享受,這裡講的松靜,就是讓我們通過松、靜的修鍊來把我們身體的關節氣脈打通,打通了氣就順暢了,我們人體內的潛能就有開發的可能。各種內在的、潛在的疾病因素也會排除掉。現代醫學證明我們人體一切疾病都是氣在做怪,這個氣是廢氣,是我們每天吃喝進去的,這個廢氣在沒有爆發前,是沒有一切癥狀的。只有通過練功才可以把它一點一點排出。
松靜是太極道中修鍊的一種功法,不僅可使我們修身養心,還可給精神上帶來很大的樂趣,像當今科技高速發達的年代,心靈空虛的人太多,他們因為沒有活動的項目,就會找各種各樣放鬆的方法,如喝酒、唱歌、打牌、等來彌補心靈的空虛,這些都是對身心有害的。
太極道的修鍊是全方位的,重在身、心、靈的修養,通過「悟練」來成就你美好的人生!
推薦閱讀:
※想練好太極,開胯的問題怎能含糊
※《三命通會》論太極貴
※tjboyue的【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的一個歷史問題
※(81)活步太極拳套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