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愛玲 — 她斬斷了所有來路

她斬斷了所有來路

青梅煮酒丨文

張愛玲的一生,是一個傳奇,亦是一部悲苦劇。人人都以為,上帝是公平的,為你關上一扇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而上帝忘了,給愛玲的情感關上了所有的窗。

童年時父母離異,母親出走。少年時被父親和後母剋扣,穿後母的舊衣服,度過拮据暗澀的學生時代。大概女子都是對穿著最在意的,看《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時,青澀的愛玲卻要穿著後母俗艷的衣裳走過校園,生生看得我心口發疼。

中學畢業後,好不容易在母親的資助下讀了香港大學,希冀著日後到倫敦讀大學,一段好前程。然而,時代的炮火無情的轟掉了愛玲的夢想。個人在時代的巨輪下如此渺小卑微,即使曠世奇才張愛玲。

「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張愛玲說。

一語成讖。這句話成為她一生的凄苦飄零寫照。

張愛玲說:我喜歡錢,因為我沒吃過錢的苦,不知道錢的壞處,只知道錢的好處。

而我說:我喜歡錢,因為我吃過錢的苦頭,知道錢的好處。

胡蘭成第一次和張愛玲談起寫作的初衷,張愛玲很自然地說:為了錢啊!

賴雅第一次和張愛玲談起寫作的目的,張愛玲很無奈地說:我為了錢寫作啊!

他們都表現得錯愕而高冷。卻忘了,在最艱難的時候,他們都花著張愛玲寫作賺來的錢。只有張愛玲是最真實而赤誠的。

遇見胡蘭成時,張愛玲24歲,花樣年華,她以為她遇見了一生相知相惜的人。她為他低到塵埃里,但是從塵埃里開出花來。於是有了那句清淺又深情的告白: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然而,彼時的愛玲不知,她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那個承諾給她「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人,一轉眼便失了言。

她在痛苦中與他決絕分離。她給胡的信說:從此以後我只是枯萎了。

只是為了一段流螢撲火般的短暫愛情,她的一生,便真的是枯萎了。

從此,她站在一個人的孤獨深淵邊,臨淵照水,執迷不悔。

1962年,張愛玲在香港。

1962年,張愛玲又在為錢憂愁不已。

給在美國的大她三十多歲的丈夫賴雅的信中,她說:我在這裡沒有一個朋友。我很孤獨。我希望我們的好運會在1963年的下半年來到。我的劇本完成後,我們下半年的生活費會有著落。

為了給賴雅治病,她去香港寫劇本賺錢,但她沒有賺到錢。

1969年,年老的賴雅病逝。張愛玲坐在醫院的長椅上失聲痛苦。從此生死兩茫茫,從此孤身一人落天涯。

張愛玲孤獨一人,在美國度過了自己漫長的餘生。

她與賴雅,不能算是愛情。更多的是漂流異鄉渴求的一點溫暖和安慰。這個年老而貧窮的老頭,給不了愛玲任何生活上的實際幫助。他們拮据的生活,全靠愛玲一人儲蓄和寫稿維持。

「年輕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凄涼。」

張愛玲永遠的活在了三十年前的上海,一生舊夢,不願醒來。一生對愛的渴求,散落在惘惘雲煙里……

1995年,75歲的張愛玲在美國的公寓里悄然去世。身邊沒有一個親人、朋友。傳奇如張愛玲,也躲不過這一句:我很孤獨。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張愛玲小說《小團圓》中的蒼涼基調
張敞 | 張愛玲的涼薄
9月30日憶張愛玲
劉川鄂 張愛玲傳【PDF】
論張愛玲與蘇青創作的差異

TAG:張愛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