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08莫卧兒帝國

一,帝國的建立和領土擴展德里蘇丹國最後一個王朝洛蒂王朝是被莫卧兒 大軍滅亡的。1526年,一個新的穆斯林王朝在阿格拉建立這就是莫卧兒帝國。莫卧兒人是來自中亞的察合台突厥人。帝國創 建者巴布爾的父親是帖木兒的四世孫,母親是成吉思汗的十三代後裔。因有蒙古血統,被稱為莫卧兒 (蒙古一詞的變音)人。巴布爾從父親那裡繼承了 費爾干納小國的王位後,雄心勃勃,希望重振兩位祖 先的征服事業,便積極向外擴張,先後佔領了喀布爾、伽茲尼,成了阿富汗斯坦的主宰。1507年,自稱 帕迪沙(皇帝)此後開始準備向印度擴張。1542沒年 洛蒂王朝的旁遮普總督道拉特汗和伊M 立欣的叔叔 阿拉姆汗因懼怕國王迫害,請求巴布爾發兵保護,這 給了他求之不得的好機會。1524年,巴布爾率軍進 入旁遮普,擊敗了蘇丹軍隊,佔領拉合爾、迪帕爾普爾等城市。1525年底,巴布爾再次率軍進入旁遮普。這一次他的目標 是一舉征服北印度。他向德里推進。洛蒂蘇丹易卜拉欣親率大軍迎戰。 1526年4月2L日旁尼帕特決戰,巴布爾靠火炮的優勢戰勝了數量佔優 勢的洛蒂軍隊,伊啦欣戰死。巴布爾乘勝佔領德里、阿格拉,建立了自 己的國家。然而,要真正確立在北印度的統治,還必須征服眾多的拉其普特國家 以及在各地割據的阿富汗軍事首領。這是比征服洛蒂王朝更為艱巨的任 務。拉其普特的諸王公此時聯合在美華爾周圍,成了北印度一支強大的 勢力。他們也想佔領德里。美華爾(印度教王公的稱號)拉納-桑加還 與阿富汗軍事貴族聯絡,承認伊H立欣的弟弟馬茂德·洛蒂為蘇丹,建立 與阿富汗軍事貴族的合作。拉其普他那離德里、阿格拉不遠,巴布爾感到 威脅很大,決定首先征服這塊地區。拉其普特人得知巴布爾佔領巴亞納、 多普爾和卡爾比,便發動進攻,向巴亞納和阿格拉推進。參加者有7個王 公、104個首領的軍隊。馬茂德-洛蒂和一些阿富汗貴族也加入其中。在 巴亞納的戰鬥中,拉其普特人取得了初戰的勝利。巴布爾看到形勢嚴重, 便宣布聖戰。1527年3月16艮兩軍在離阿格拉不遠的坎瓦哈決戰。 拉其普特軍隊在數量上超過巴布爾軍一倍(8萬:4萬),但巴布爾軍隊的 火炮有強大威力。戰鬥激烈地持續了 10個小時,最後拉其普特軍隊被擊 潰^拉納·桑加後來被其貴族害死。這次戰役打垮了拉其普特聯盟,確立 了莫卧兒人在北印度的統治地位。此後,雖然還有一些拉其普特首領與 莫卧兒戰鬥,但再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力量。坎瓦哈戰役後,巴布爾轉而征討阿富汗軍事首領。1529年5月6日,在格格拉河岸一戰打敗了馬茂德,後者逃到孟加拉,很多阿富汗貴族 投降。巴布爾佔領比哈爾。這樣,入印度不到4年,巴布爾就佔領了北 印度大部分地區。1550年巴布爾去世,長子胡馬雍繼位。他的幾個兄弟都是王位覬覦 者。他的親戚中也不乏爭奪王位的人。胡馬雍為防止出現王室內訌,給 他的三個弟弟分別封賜了領地:喀布爾和坎大哈封給卡姆蘭,桑巴爾(羅 希爾坎德)封給阿斯卡里,梅瓦特封給信達爾。他本以為這樣可以使他 們各得其所J旦結果相反。這種分封卻使他們的野心得到了新的基礎。 分封削弱了國家的財源和軍事力量。這時,在莫卧兒疆域內外,反莫卧兒 的勢力重新發展。在東印度,馬茂德·洛蒂回到比哈爾,不久就又同兩個 阿富汗貴族首領一起結成一支勢力。胡馬雍在勒克瑙附近的德澳臘擊潰 了他們,馬茂德逃亡。在西印度,胡馬雍派軍隊趕走了向拉其普他那擴張 的古吉拉特的軍隊。此後,在德里建立新城,以備日後阿格拉受巴哈杜爾 沙威脅時作為第二首都使用。巴哈杜爾沙則在此時期不僅征服了阿季米 爾和東拉賈斯坦,還提供武器、人員給易卜拉欣的部將塔他爾汗,支持他 進攻阿格拉。胡馬雍在擊潰了塔他爾汗的進攻後,決定乘勢剷除巴哈杜 爾沙的勢力,便率軍進入馬爾華,打敗了他,並跟蹤追擊,進入古吉拉特, 佔領了阿默達巴德。但在他班師回阿格拉後,古吉拉特又被巴哈杜爾沙 收回,馬爾華也被他重新佔領。這時,在比哈爾又崛起一支新的強大的阿富汗人反莫卧兒勢力,這就 是後來建立了蘇爾王朝的謝爾汗。1530年謝爾汗攻佔了北印至東印間 的要衝丘納爾堡,在東南比哈爾立定了腳跟。為解除這個憂患,胡馬雍 1537年率軍進攻比哈爾,攻佔了丘納爾堡。謝爾汗則把兵力撤入孟加 拉。胡馬雍過低估計了謝爾汗的力量^在沒有做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就追 擊至孟加拉。謝爾汗迅速繞道折回南比哈爾,佔領交通樞紐,斷絕了胡馬 雍的軍糧供給和返回的道路。胡馬雍被困三四個月後,決定不顧一切回 師阿格拉。中途在兆沙與謝爾汗的狙擊部隊苦戰^員失慘重。謝爾汗從 此自稱謝爾沙(王胡馬雍準備再次征討謝爾沙^旦幾個弟弟各有打 算,都不支持,半年議而不決。待到他自己最後率兵出征時J射爾沙已大 大擴充了力量,並釆用外交手段,有效地把各地方勢力拉到自己一邊。 1540年3月,胡馬雍率軍渡過恆河^在卡瑙季附近的比爾格蘭與謝爾沙 對陣。5月17日謝爾汗乘胡馬雍不備,發動進攻,大獲全勝。胡馬雍逃 回阿格拉而逃至拉合爾。1540年,射爾沙進佔德里和阿格拉,建立了 蘇爾王朝,以德里為首都。胡馬雍的弟弟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他。胡馬 雍不得不再逃到信德。在那裡依然得不到援助。最後j也帶領22人來到 伊朗J昔助伊朗國王的幫助,從弟弟卡姆蘭手裡奪得坎大哈和喀布爾,算是取得一塊立身之地。蘇爾王朝承繼了莫卧兒的大部分疆土。1542年馬爾華也被征服。 謝爾沙還征服了拉其普他那主要國家美華爾。1545年謝爾沙去世,其子 繼位,稱伊斯拉姆沙。此時貴族間互相傾軋,省督紛紛獨立,這種形勢對 一直在伺機反攻復國的胡馬雍有利。1554年11月胡馬雍進佔白沙瓦, 次年初佔領拉合爾。1555年5月至6月,在馬奇瓦拉和塞爾信德擊潰前 來阻擋的蘇爾王朝的軍隊7月進佔德里和阿格拉。蘇爾王朝被推翻,失國15年的胡馬雍重登王位。但他從蘇爾王朝收回的已不是當年的版圖,而只是範圍有限的地區。他必須從事艱難的戰鬥,重新征服那些已經宣 布獨立的地區。這項任務胡馬雍沒有完成。他在重登德里王位的第二年不慎從樓梯 上摔下跌死。這個任務是由阿克巴完成的。阿克巴是胡馬雍的長子。胡馬雍去世時他剛14歲。當時他正和輔 佐他的貝拉姆汗在旁遮普同蘇爾王朝的殘餘勢力作戰。1556年2月14 艮他在卡拉瑙爾即位。貝拉姆汗任攝政大臣、首相。這時得到消息,在 比哈爾還擁有實力的謝爾沙的侄兒阿迪勒沙已派部將赫穆率軍佔領了德 里和阿格拉。德里省督稍事抵抗後棄城而逃。貝拉姆汗下令處決這個省 督,然後率軍向德里推進。在旁尼帕特與赫穆的軍隊相遇^ 1556年11 月5日的決戰以赫穆軍隊的全軍覆沒告終。赫穆被俘處死。阿克巴的大 軍收復德里、阿格拉後沒有停息就回師旁遮普,消滅了蘇爾王朝在這裡的 殘餘勢力。1562年後阿克巴獨立執政。從這時起多年中^也表現了雄才大 略,深謀遠慮,成為莫卧兒王朝、甚至整個中世紀印度的最傑出的君主。 他先後征服了馬爾華、岡德瓦納、拉其普他那(美華爾除外,該國首都契 托爾和大部分領土被佔領J旦羅烏代辛格撤到烏代普爾續抵 抗)、古吉拉特、孟加拉、比哈爾、喀布爾、克什米爾、信德、奧里薩和俾路支斯坦。這樣,阿克巴就把帝國版圖擴大到整個北印度以及今阿富汗的 一部分。新征服地區絕大部分屬兼并性質,也有部分地區保留了原王公 的領地,把它們變成附屬國。這種情況原拉其普特國家較多。阿克巴的更大目標是統一整個印度。他希望南印度國家接受莫卧兒 的宗主權。1591年派遣了 4名使節,分赴南印坎德希、阿馬德納加爾、比 賈普爾和高康達4國探明態度。坎德希表示願意接受,阿馬德納加爾故 意怠慢,另兩國未置可否。1593年、1600年阿克巴兩次派大軍進攻阿馬 德納加爾,打敗了他併兼並其部分國土,阿馬德納加爾國王退到腹地繼續 抵抗。此後,又兼并了坎德希。阿克巴將比拉爾、阿馬德納加爾部分領土 和坎德希劃作3個省,連同馬爾華、古吉拉特共5省,設為德千總督轄區, 派總督統轄。這樣,阿克巴統治時莫卧兒帝國的南方邊界就達到了哥達 瓦里河以南,為後來奧朗澤布時把帝國版圖擴大到最大限度奠定了堅實 基礎。1605年阿克巴逝世。其子薩利姆繼位,稱號為賈漢吉爾。賈漢吉爾 繼續阿克巴征服德千的未竟事業,從1608年起先後幾次派兵進攻阿馬德納加爾王國尚存的領土。阿馬德 納加爾1621年被迫割地給莫卧 兒,但仍保持國家的獨立。賈漢 吉爾在征服德千方面收效甚微, 但在其他方面的征服取得不小成 果。東孟加拉的阿富汗首領們和 一些印度教王公在阿克巴逝世後 又起而反叛。賈漢吉爾派伊斯拉 姆汗平定了叛亂。對阿薩姆地區 的擴張也開始了。在拉賈斯坦, 賈漢吉爾征服了阿克巴未能征服 的美華爾。他以交還領土換得後 細密畫:賈漢吉爾手持其父阿克巴的畫像者承認莫卧兒的宗主權。賈漢吉爾1627年去世。其子庫拉姆繼位。此前^也由於攻打阿馬德 納加爾有功,被賈漢吉爾授予沙傑汗稱號,意為世界無敵。在他統治時 期,把西阿薩姆併入莫卧兒版圖。沙傑汗曾遠征中亞,企圖奪取撒馬爾罕 和布哈拉J旦遭到失敗。在征服德干方面他取得較大進展^ 1629年他率 領大軍進攻阿馬德納加爾。後者承認了莫卧兒的宗主權。1632年沙傑 汗取消其藩屬地位,兼并其領土^ 1636年沙傑汗又親臨道拉塔巴德,調 集5萬大軍/準備進攻比賈普爾和髙康達。懾於莫卧兒的威力,髙康達當 年接受了莫卧兒帝國的宗主權。比賈普爾最初拒絕,當莫卧兒軍隊進攻 開始後^自知抵禦無力,也不得不接受莫卧兒的宗主權。按規定,兩國每 年都要向莫卧兒朝廷納貢。沙傑汗有四個兒子,都被任命為掌握數省大權的總督。在沙傑汗晚 年J也們就開始爭奪王位。一聽說父親生病,有的就要稱帝。四兄弟中力 量較強的是長子達拉*舒庫和三子奧朗澤布。經過一場殘酷的兄弟間的 廝殺,奧朗澤布打敗達拉·舒庫,進佔阿格拉,軟禁了沙傑汗,於1658年 7月在德里即位,稱號是阿拉姆吉爾(意為世界征服者他的三個兄弟 兩個(穆拉德、達拉·舒庫)被他殺死,一個(舒賈)戰敗而死。像這樣為 爭奪王位兄弟間互相殘殺,在莫卧兒帝國以往的歷史上還是少有的。奧朗澤布統治時期續進行擴張領土的征服戰爭,重點在南印,目 的是要最終兼并比賈普爾和高康達。1665年派賈·辛格率軍進攻比賈 普爾/沒有成功。比賈普爾和高康達開始聯合對付莫卧兒帝國。他們還 和馬拉特起義領袖聯繫,建立三方聯盟。1679-1680年莫卧兒軍隊再次 進攻比賈普爾,又告失敗。1685年,奧朗澤布親率大軍對德干發動連年 來最強大的一次攻勢。在進行頑強抵抗後4686年9月比賈普爾投降, 1687年9月高康達投降。兩國都被併入莫卧兒帝國。至此,整個次大陸 除最南端一隅外,都處在莫卧兒的統治下。印度實現了空前未有的統一。 最南端的不大一片地區仍處在一批封建首領的割據下。奧朗澤布不是故 意要留下這一角空白^而是因為這時鎮壓馬拉特起義的連年不停的戰鬥 已經耗盡了他最後的精力和帝國財力^也縱然有意走完統一印度的這最後一小步,也是力不從心了二,阿克巴改革莫卧兒帝國既然也是穆斯林王朝,其統治體制和政策就和德里蘇丹 國有許多共同點J旦也有顯著的不同點。這些不同點的形成和發展主要 有賴於阿克巴的努力。阿克巴是一位偉大的改革家^眼光遠大^思想開 明。他認識到要在印度教徒占人口多數的這個國家建立鞏固的穆斯林王 朝統治^就必須使自己的統治體制和政策突破狹隘的宗教偏見,適應印度 的特點,易於為印度教各階層所接受。從德里蘇丹國的動蕩和衰亡中他 也看到控制穆斯林貴族勢力、防止內訌對鞏固帝國政權的迫切重要性,也 多少看到了改善下層人民境遇的必要性。他一面征服,一面改革,對不合 時宜的舊制大刀闊斧地破除。他的改革成果顯著^結果形成了一種獨特 的也可稱為莫卧兒型的穆斯林統治體制。其主要特點為:①王權至上的半世俗政體莫卧兒帝國的前幾位君主,不接受沙里阿(伊斯蘭法)至上的原則, 而是把王權擺在高於一切的地位。阿克巴宮廷史家阿布爾·法茲爾在 《阿克巴則例 >一書序言中寫到在真主的眼中/沒有比王權更為崇高的 東西「王權是真主所發出的燦爛光輝,是太陽所射出的光芒,是宇宙的 光源,是至善之書最有說服力的證據,也是一切美德的寶庫。」①王權至上的根據是君權神授說。這本是一種非伊斯蘭概念J惠里蘇 丹時就被一些蘇丹利用,阿克巴時則進一步強調這種理論。阿布爾·法 茲爾在同一篇序言中寫到國王的職位由真主授予一位傑出的人物" 「不需要什麼中間人的推薦」②。這就打破了沙里阿關於君主由貴族、烏(D Abd Fad . AinrI—Afctri. tiaid. . ty Hcchiami d V". 1. Cdcutfe. 1939. pp. 2 —3. ? rbid. . P. 3.里瑪推選的規定。不僅如此,阿克巴再前進一步,使烏里瑪屈從於君權。他規定,在烏 里瑪們對沙里阿解釋發生分歧時^也是最高裁定者。這是1579年一份由 謝赫穆巴拉克提出請求,經他批准,而由5位著名神學家簽署的仲裁請求 書宣布的。其中說道:「今後穆扎希德們因宗教問題而意見分歧時,伏望 陛下明察秋毫,擇善而定。……倘陛下所頒法令符合《古蘭經>之教義及 國家利益,舉國上下均將受其約束,違者逐出宗教/沒收財產。」①這意味 著,解釋宗教法的最高權力轉到國王手中。這在伊斯蘭教歷史上是沒有 先例的。這一權力的獲得意味著阿克巴不但是國家領袖^事實上也成了 宗教的最高權威。不過阿克巴避免行使這種最高權力^也釆用了另一種 辦法:把所有正統派法官免職,停付正統派烏里瑪棒祿,而以擁護他改革 的人來接替。對哈里發的最高宗教和世俗地位莫卧兒君主們根本不承認。自巴布 爾起^就自稱帕迪沙。這樣^就完全確立了自己的自主地位,擺脫了德里 蘇丹對哈里發的那種半承認關係。阿克巴這些做法使莫卧兒政權不再像德里蘇丹國那樣受伊斯蘭神權 至上原則的支配,雖然仍以伊斯蘭教為國教。這樣做的意義在於使君主 有絕對的權力按照國家利益^也就是穆斯林統治階級的全局利益實行改 革,破除宗教陳規jT破保守勢力的阻撓,為創立新制開闢道路。當然由 於莫卧兒統治集團主要是外來的穆斯林j隹護伊斯蘭教的主導地位是維 護貴族統治的基礎。所以^阿克巴只是破除了宗教對政治的支配權力,並 不是把伊斯蘭教完全排除政治之外^一點不考慮宗教利益。這與近代世 俗政體仍是不一樣的。②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制阿克巴年幼登基,最初一切不得不依賴他的老師、首相貝拉姆汗,造① Abul Ffld. Ani-_ transl. _ by B ochm&nn. d. V. 1. p. 196.成貝拉姆汗大權獨攬的局面。阿克巴看到德里蘇丹國時首相權勢過重^ 成了貴族爭奪目標,往往造成政局不穩,所以在親臨國政後^也以加強君 主集權為行動方針,把軍、政、司法最高權力收到自己手中。貝拉姆汗去 職後,不再設首相職位,一切重大決定由君主直接作出。阿克巴統治時,只設4名大臣。除貝拉姆汗首相外,有財政大臣、軍 隊總監和大法官。此外的重要官員有首都大法官、道德監督和市場管理 的負責人、情報部門首腦和王室總管等。這些職位後來都被提升到大臣 等級。大臣在權力上是互相牽制的。如各大臣所轄部門的財政開支都要 經財政大臣審查,而財政大臣涉及軍事的部分財權戰時要交軍事總監掌 管,大法官所決定的土地賜贈須經其他大臣同意等。這樣^就可以防止任 何一個大臣權力過重。莫卧兒時期對征服地區除拉其普特一些王公外,都實行直接兼并,統 一行政區劃。阿克巴時帝國劃為15個省。後隨著領土的擴大奧朗澤 布時增加到20個。省的行政機構是中央機構的縮影。省督下有財政、軍 事、宗教事務、情報等部門以及法官,業務上都受中央相應部門的領導。 省主要官員由國王任命。阿克巴賦予省財政主管較大權力。他的地位僅 次於省督J旦不屬省督而直屬中央財政大臣管轄。這樣做,是為了使其牽 制省督,防止省督權勢過重。南方各省由德干總督統轄,這一職位通常任 命王子擔任。省下設縣。縣行政官歸省督領導J旦任免權屬於國王。其他官員有 稅收財政主管、法官、警察長等。縣以下設稅區。農村的管理仍由村長和 村社選出的評議會(潘查雅特)負責。3,曼沙布制莫卧兒帝國的軍隊以騎兵為主,其次是步兵,象兵。巴布爾時開始有 炮兵,阿克巴時數量增加,大量使用火炮,由大象、駱駝拉運。還建立了一 支不大的海軍。軍隊人數在賈漢吉爾和沙傑汗時約為30萬人。帝國軍 隊分為兩類。一類為國庫供養的,阿克巴時約為12000人,其招募、訓練、 裝備、指揮由中央和省負責^也們是帝國軍隊的核心^首都衛戍和各省重 鎮的駐守主要由他們承擔^另一類更大量的是曼沙布達爾的軍隊J正服 戰爭時徵召他們作為補充力量或主力^統一規範的曼沙布達爾養兵制是 莫卧兒帝國在軍事制度上的一大改革^曼沙布意為品級,曼沙布達爾意為品級的領有者,曼沙布制即軍事品 級制度a這是阿克巴統治時制定的新制J573—1574年開始實行a按照 這種制度,全國制訂統一的軍事品級,共祕級^按品級定薪俸,按薪俸多 少撥給相應的土地作為軍事釆邑a曼沙布達爾按品級高低供養數量不等 的騎兵,負責其裝備、訓練J斤候徵召,為國家征戰a所需經費由釆邑的稅 收中開支,多餘的歸曼沙布達爾^曼沙布以十人長為最低等級,最高等級 阿克巴時是12000人長,賈漢吉爾和沙傑汗時是40000人長a 5000人長 以上品級只授予皇族成員^印度有些學者認為,多少人長就意味著要養 多少兵^多數學者不同意這種看法j人為要求的養兵數比品級的人長數 要少,後者可能是理論上的最高要求a阿克巴統治後期,又把品級分為扎 特和沙瓦爾兩種^每個曼沙布達爾有一個扎特級、一個沙瓦爾級^對於 這種區分的含義,學者們迄今仍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扎特級表示品級 要求供養的騎兵數,是理論上的/沙瓦爾級表示實際需要供養的數額a有 人認為扎特級表示要求養兵總數/沙瓦爾表示要求供養的騎兵數&還有 人持別的主張^究竟哪種說法正確,無法確定^阿克巴還規定對每個曼 沙布達爾養的士兵都要註冊登記,對其戰馬要統一實行烙印製度a還專 門成立一個部門,負責此項工作&他還定期親自抽查、檢閱曼沙布達爾的 軍隊^這些做法是為了防止曼沙布達爾弄虛作假,逃避義務^阿克巴這項新制的創設是成功的,既避免了由國家統一養兵不可避 免會帶來的財政困難,又改變了以往貴族養兵的無序狀態^這種辦法也 保證了君主對軍權的較牢固的控制a曼沙布制也把高、中級文職官員包括在品級系列中^不過對他們來 說jDn級只標誌一個地位的高低和俸祿級別^他們不承擔養兵義務^也們 的俸祿由國庫用現金支付^隨著帝國的擴張,曼沙布達爾的人數在賈漢吉爾、沙傑汗和奧朗澤布 統治時不斷擴充。阿克巴在位末年為1658人,賈漢吉爾時2069人/沙傑 汗時8000人,奧朗澤布時11456人(1690年久不過增加的多為較低級 的曼沙布達爾,高級曼沙布達爾增加較少。奧朗澤布時有7999個曼沙布 達爾領取現金薪俸,約佔總人數的2/3,3452人受封釆邑,約佔總人數的 1/3。由於莫卧兒帝國的領土擴張在阿克巴時已基本完成,對南印兩國的 征服時間又較晚,所以增加的曼沙布達爾分封釆邑的相應減少。奧朗澤 布時期財政困難已很突出,曼沙布達爾薪俸被降低,全國實際養兵數因之 也大幅度減少。4, 土地制度莫卧兒時期的土地關係較德里時期又有新的發展。德里蘇丹國時期 土地制度不穩定,變化較大,莫卧兒時期則正規化了,形成札吉爾制和柴 明達爾制,使得印度的封建土地關係有新的發展。莫卧兒君主們同樣宣布自己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同樣,君主 (或國家)只直接佔有部分土地哈里薩。這部分的稅收收入供國家開 支和王室使用。由於哈里薩不斷因征服而擴大,又不斷因分封而縮小,所 以它的數量一直變動不定。但大體上可以說,它只佔全國土地的一小部 分,大部分分封出去。莫卧兒時期的土地分封主要釆取軍事釆邑形式,與曼沙布制緊密聯 系在一起,這是和以往不同的。軍事釆邑叫札吉爾(波斯語,意為得到一 塊土地穴它的領有者(即曼沙布達爾)叫札吉達爾。札吉達爾只享有地 稅收入,其義務是按品級規定供養和保持一支騎兵隊伍(包括人員和馬 匹)為君主服務。札吉爾的大小是以曼沙布制各品級的薪金數摺合土地 稅收入計算的。高級曼沙布達爾的札吉爾有成千上萬比加」氏級的只有 數十至數百比加。1647年,全國曼沙布達爾總數是8000人。其中有445 個髙級曼沙布達爾t只佔曼沙布達爾總人數的5,5% t可是其領地上的稅 收收入卻佔全國地稅總收入的61,5%。這就表明莫卧兒掌握的全國土 地的大約同樣比重集中在這445個大札吉達爾手裡^其中作為這個金字 塔頂端的頭三種人人數只有沾人,其札吉達爾收入卻佔全國地稅總收入 的36,6%^這表明土地佔有的集中程度是相當高的^不過,和德里蘇丹 國後期承認伊克塔世襲不同,莫卧兒君主們嚴格規定札吉爾不能世襲,札 吉達爾死后土地要由國家收回^札吉達爾只能按國家規定的土地稅稅率 徵收^為防止札吉達爾坐地生根,分給的土地經常調換地點,最嚴格時每 三四年調換一次^莫卧兒君主們希望保持對土地所有權的壟斷,不希望 札吉達爾成為土地所有者a但理想是一回事,現實又是一回事a札吉達 爾既得到土地佔有權^就總想把土地變成世襲所有^當中央權力削弱時, 要收回札吉達爾死後的土地是相當困難的^常常不得不承認世襲或變相 世襲(名義上國家收回,實際上留下很大部分給繼承人)^所以在莫卧兒 王朝後期出現了「世襲札吉爾"的名稱^按規定,札吉達爾只能收取國家 規定的地稅額J旦實際上^也們往往自行提高稅額,而且都向農民徵收雜 稅(阿布瓦布乂如放牧稅、池塘稅、砍柴稅等^阿克巴及沙傑汗都曾明令 禁止徵收雜稅J旦未能貫徹執行^札吉達爾們還經常徵用釆邑上的農民 的無償勞役^這樣^也們就成了事實上的封建地主^莫卧兒時期另一種較普遍興起的封建土地佔有者是柴明達爾(意為 土地持有者)^這個名稱是這一時期普遍使用的J旦它所反映的佔有關 系則在德里蘇丹國時期就已出現^那時,被穆斯林征服的印度教王公首 領只要納貢和提供軍事服務^就被允許保留土地,並可世襲:那時,負責農 村徵稅的某些印度教官員被賦予得到稅收總量中的一定份額的權利,而 村社負責收稅上繳的村長除自己的土地免稅外,也得到為自己向農民加 征某種雜稅的權利:那時,已經出現了一些包稅人J也們以一定的出價從 國家或伊克塔達爾手裡取得一定地區的包稅權^也們長期包下去,久而久 之儼然成了其包稅土地的佔有者^這些因素合在一起,在德里蘇丹國時 期逐漸形成為一種有別於札吉爾的新的封建佔有形式^這個過程到莫卧 兒時期之初完成^莫卧兒君主保留了這幾種人的權利^於是,各種因素 的老名字被一個更廣泛使用的新名稱代替,這就是柴明達爾^ 一系列地 方名稱仍保留,如德斯穆克、帕提爾、納雅克、達魯克達爾、馬古扎瓦爾等, 只是柴明達爾在各地的不同稱呼。莫卧兒時期的柴明達爾包括印度教王公、部落氏族首領、長期包稅 人、負責農村徵稅的印度教官吏以及某些成了小封建主的村社上層。他 們的共同點是其權利都不是來自國家撥給的釆邑,大都是起源於莫卧 兒帝國之前J導到莫卧兒帝國承認又有所增加。2、他們中王公的土地是 可以世襲的,其他人甚至連法律上的土地佔有者都不是。但在事實上^也 們不但成了其包稅土地的佔有者,而且地位穩定,常常世代相傳。不像札 吉達爾死后土地還要收回。3、他們中印度教徒居多。除王公藩侯外,多 數屬中下層封建主。有的處在國家與農民中間,有的處在札吉達爾與農 民中間,與直接生產者農民的接觸較多。柴明達爾封建主階層的形成意味著封建土地佔有關係的複雜化,因 為許多由包稅人、稅吏和村社上層形成的柴明達爾是在大札吉爾範圍之 內。這就是說,許多柴明達爾並非單獨佔有土地j也們在其中享有權利的 土地其實就是札吉達爾佔有的土地^也們成了第二層封建佔有者。這就 使得在許多地區,在國家與農民間形成一種多層的封建佔有關係。柴明達爾階層的形成是莫卧兒政權對印度教封建主讓步和利用的結 果。對印度教王公,通過承認他們的世襲權取得他們的效忠和服務:對農 村已經形成的中小封建主通過承認他們包稅收稅的權利,利用他們為 莫卧兒政權的稅收制度服務。和德里蘇丹一樣,莫卧兒王朝也贈賜土地給清真寺(叫瓦克夫伊 斯蘭教神學家、蘇菲派聖人(叫蘇尤加爾)等。前者是永久性的,後者為 終生享用。以往德里蘇丹國時期存在的印度教寺廟和婆羅門封地都保留 下來。阿克巴時其他宗教的有些僧侶也得到賜地。宗教土地在整個封建 佔有的土地中所佔比重已大大降低。阿克巴時這類土地稅收在各省地稅 中的比重為2% — 5%不等。由於世襲傾向的發展J690年奧朗澤布宣布 這類土地一律世襲J旦不準買賣轉讓。莫卧兒帝國時期的土地佔有關係標誌著印度封建土地關係的進一步 發展。在國王繼續保有土地的最高所有權的框架下,形成了多層的封建 佔有,而且世襲的傾向進一步加強。由於封建佔有關係的普遍化,全國農 民的絕大部分已成為受封建剝削壓迫的佃農。不過和以往一樣^上層占 有關係的重新調整,對農民世襲佔有和使用自己份地的權利仍然很少影 響。他們要向新的佔有者交納租稅,提供勞役。但只要做到這點/沒有人 能把他們從土地上趕走。這一時期由於農村人口增長,僱工和分成制佃 農人數增加。分成制佃農租種新墾荒地、寺廟土地和村社上層的土地,所 受剝削重於一般的佃農。一般佃農租稅率為1/^加上雜稅約為近2/5, 分成制農民一般是對半分,相當1/2 ^如果主人提供耕畜、農具,分成比例 還要遠遠高於此數。分成制農民對土地的耕種是沒有保障的J也主可以 隨時收回土地自耕或另佃別人。僱工的工資都很低,常常是付給實物,有 的是收狄後統一1支付。這不是真正的僱傭關係^而是封建租悃關係的一L 種補充形式。分成制佃農和僱工有些是本村社的貧困戶或手工業者,有 些是外來者(因戰爭、災荒等原因穴他們在新居處享受不到一個村社成 員通常所享有的傳統權利。①聯合印度教封建貴族的政策德里蘇丹國時期伊斯蘭教封建貴族壟斷全部政治權力的做法事實證 明是不成功的^在德里蘇丹統治的整個時期,反抗不斷發生。巴布爾征服 過程中遇到的強烈抵抗,也使他認識到高壓政策只能激起更強烈的仇恨。 他開始釆取一些籠絡的措施^如胡馬雍娶了一位拉其普特公主作妻子,又 吸收一些拉其普特人參加他的軍隊。胡馬雍最初沒有重視這個問題,其 結果是當他被謝爾沙跟蹤追擊時/沒有一個拉其普特藩屬援救他。相反^ 這些藩屬乘機紛紛宣布獨立。當阿克巴重新征服時^如何對待印度教封 建主的問題嚴重地擺在他的面前。拉其普特貴族在北印度是一支不可輕 視的軍事力量。阿克巴看到^如能把這支力量聯合到自己一邊,近則有助 於徹底孤立和消滅仍在負隅頑抗的阿富汗殘餘貴族勢力:遠則有利於擴 大莫卧兒王朝統治的基礎/減少印度教徒接受伊斯蘭教王朝統治的思想 阻力:而且拉其普特人的軍事力量未嘗不可加以利用^揮舞拉其普特劍 對莫卧兒未來在南印度的征服也決不是沒有好處的^阿克巴確立了對拉 其普特封建貴族的新方針:制服而後懷柔聯合,吸收其加入莫卧兒王朝統 治集團^這個方針開始並非十分明確J旦他在行動上堅定不移地朝著這 個方向前進^在征服過程中^也釆取三項原則對願意接受莫卧兒宗主 權的^呆留其原有領地不兼并^呆留王公的統治地位,授予曼沙布(品 級穴其領地作為札吉爾仍由其領有^有的並被任命為朝廷重臣,有的結 為姻親^如齋浦爾的王公巴爾馬爾1562年自願接受莫卧兒宗主權,阿克 巴娶了他的女兒為妻,她就是賈漢吉爾的母親^阿克巴授予巴爾馬爾及 其子孫5000人長到7000人長的高級品級^此後,莫卧兒王朝得到齋浦 爾王公最忠誠最有力的支持^又如比卡尼爾、齋薩邁爾等王公1567年自 願接受宗主權^阿克巴都授予曼沙布,並和有的王公聯姻^ 2、對堅決抵抗 的,以武力征服J旦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兼并,而是迫使其接受宗主權和 交納年貢^ 3、無論哪種情況,要塞都由莫卧兒軍隊進駐^這是為了預防 可能的叛亂^在拉其普特諸王公中^堅決不接受莫卧兒宗主權的是美華 爾^ 1567年,阿克巴率軍攻打美華爾,包圍奇托爾堡^國王烏達亞·辛 格退到叢林中,把守衛堡壘的任務交給部將賈伊馬爾^賈伊馬爾防守嚴 密,阿克巴圍攻5個月不下^後賈伊馬爾在一次巡視時偶爾中火槍致死^ 拉其普特貴族女眷自焚,男子在法特辛格領導下,出城與莫卧兒軍隊決 戰,直至全部陣亡^盛怒之下的阿克巴下令屠殺大批抵抗者,這是他戎馬 生涯中一次越軌的殘暴行為^事後^也感到後悔,下令為賈伊馬爾和法特 ·辛格各立一銅像,樹立在阿格拉堡門前,以表示對拉其普特人英勇頑強 精神的尊敬^奇托爾堡雖然丟失,美華爾王公仍繼續抵抗^阿克巴總結 經驗教訓,改變策略,先後派拉其普特王公曼·辛格(巴爾馬爾之孫)、巴 格萬·達斯和托達爾·馬爾勸說美華爾王公接受莫卧兒宗主權^只是在 這些努力都失敗後才於1576年派曼辛格率大軍征討^此時美華爾王 烏達亞·辛格已病故,新王普拉塔普抵抗失敗,退到深山^繼續戰鬥^他 死後,子阿馬爾.辛格堅持抵抗^阿克巴終未能征服這個國家^不過,盡 管未能征服美華爾,阿克巴的政策卻使他得以以少數幾次戰鬥^就使長期 對德里蘇丹國抱敵對態度的拉其普特絕大多數王公歸順了莫卧兒王朝並 轉而為它竭誠效力,這是以往所有的穆斯林統治者做夢都不敢想的。阿克巴信任並重用拉其普特王公,用不同方式把他們吸收到莫卧兒 貴族圈子裡來。他授予巴爾馬爾5000人長品級,授予曼·辛格7000人 長品級^這樣高的品級本來是只授予皇族的。阿克巴稱曼*辛格為弗占 德(意為兒子乂讓他率大軍征服古吉拉特、喀布爾和奧里薩。在征服奧 里薩後^任命他管理比哈爾和孟加拉。阿克巴時5000人長至7000人長 的曼沙布達爾共32人,其中拉其普特就有4人J000人長至4000人長的 共93人j立其普特10人。拉其普特王公為莫卧兒征服全印提供了優秀 的指揮官和精銳部隊,在征服古吉拉特、馬爾華、比哈爾、孟加拉、克什米 爾、奧里薩及德干諸國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拉其普特王公貴族還有一 些人擔任朝廷大臣、省督、省財政官等重要職務,在治理國家方面也發揮 了重要作用^如王公巴格萬·達斯被任命為旁遮普省督,羅伊·辛格被任 命為蘇拉特總督,羅伊·蘇爾江被任命為貝拿勒斯省督等。與拉其普特封建主的聯盟為在更廣大範圍聯合印度教封建主創造了 條件。阿克巴統治後期415名高級曼沙布達爾中印度教徒有51人。擔 任朝廷大臣和地方長官職務的印度教徒也有不少。最著名的是印度教王 公托達爾·馬爾。他做了 10年財政大臣,領導進行田賦改革,取得了顯 著成就。雷伊帕特爾達斯坦任過孟加拉、比哈爾和喀布爾等省的財 政官,被授予5000人長品級。1596年阿克巴任命的12個省財政官中^ 就有S人是印度教徒^ 1594年,印度教徒在貴族總數中約佔16?^莫卧 兒王朝得到了拉其普特及其他印度教上層的支持和服務^這對帝國的鞏 固起了決定性作用。阿克巴此項政策在賈漢吉爾和沙傑汗時繼續得到遵循。賈漢吉爾娶 了一位卡恰瓦哈公主和一位佐德普爾公主^這兩位公主的父兄都官居顯 位。賈漢吉爾最終征服美華爾並得到其承認莫卧兒的宗主權後,給予其 王公優惠待遇^也被授予5000人長品級,所有莫卧兒佔領的領土及奇托 爾堡都交還,王公也無需去首都覲見皇帝。在南印,莫卧兒統治者重點撫 慰和爭取馬拉特封建主,結果有部分馬拉特封建主站到莫卧兒一邊,在南 方各省擔任官職,並被授予相應品級。賈漢吉爾時^印度教徒在貴族中的 比重提高到沒% jU奧朗澤布繼位時進一步提高到33%。這樣,莫卧兒 的統治基礎就大大擴大了,印度教上層的相當部分已傾向於承認它是可 以接受的政權。②宗教平等政策在一個印度教徒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裡,像德里蘇丹國那樣實行 歧視性的宗教政策只能使自己的統治陷於孤立^宗教政策牽動每個人的 思想感情。一個外來的異教政權對印度教不能寬容,印度教居民就決不 會寬容加在他們頭上的外來統治。這是莫卧兒君主、特別是阿克巴從德 里蘇丹失敗的教訓中看得很清楚的。巴布爾、胡馬雍在征服過程中有時 不得不訴諸聖戰^也們也曾下令拆毀印度教寺廟改建清真寺。但在非戰 爭時期他們對印度教的政策都有了緩和。阿克巴希望在印度的統治長久 下去,希望莫卧兒王朝成為印度的而不再是外來的王朝。他不能不考慮 爭取廣大印度教徒支持的問題。聯合印度教封建主的政治需要也要求改 變對印度教的態度。另一方面J惠里蘇丹國後期伊斯蘭教徒與印度教徒 要求互相接近的潮流使他看到了實行新的宗教政策的可能性。蘇菲派和 虔誠運動關於宗教團結的宣傳鼓動對他也有一定影響。阿克巴一反德里 蘇丹的做法,決定實行宗教平等政策。1562年他頒令禁止杷戰俘變為奴隸,取消奴隸貿易。1563年,取消 了對印度教徒徵收的香客稅。據《阿克巴本紀>記載,向朝聖香客索取錢 財,在印度已經成為一種慣例。阿克巴廢除了這些高達數百萬的稅收。 他認為這樣攫取財物應受到譴責J貞令在他所有的統治區內禁止徵收這 種稅。1564年^也又下令取消對非穆斯林居民徵收的歧視性的人頭稅。 這種稅收更是廣大印度教徒所深惡痛絕的。這兩種稅的取消震動很大^ 獲得所有非穆斯林居民的歡迎。這是他在宗教政策方面實行改革的最得 人心的措施,開闢了伊斯蘭教、印度教兩大宗教及其他教派平等共存的可 能性,也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他是冒著財政上減少大量收入的風險這樣 做的^當時就遭到國家財政部門和正統派烏里瑪的強烈反對^但他不顧 一切阻撓,堅持執行,表現了他的遠見卓識和非凡的魄力^他還取消了稅 收上穆斯林非穆斯林的差別待遇,廢除了遴選政府官員的宗教限制,取消 了對印度教建造寺廟的限制^禁止強迫戰俘改宗伊斯蘭教,還明確宣布: 「印度教徒在年輕時被迫改宗為穆斯林者,允許恢復其祖上的信仰,任何 人不得干涉宗教信仰^……如果人們希望建立禮拜堂、祈禱室、偶像廟和 拜火寺,不得干擾,①這項規定實際上是宣布了信仰自由,建立寺廟自 由,使他的宗教寬容政策有了切實的基礎^為了照顧印度教徒的宗教感 情,阿克巴對宰牛也做了適當限制,自己並帶頭停止食用牛肉^他的宮廷 既舉行伊斯蘭教節日活動,也舉行印度教節日活動^他還時常作印度教 徒打扮,額上畫著剎帝利種姓標誌,佩戴耳飾^在阿格拉附近的西克里建 新都時,宮殿有些部分仍照印度教宮廷式樣建造,清真寺也吸收印度教廟 宇特點^還專門修建了印度教寺廟^這些措施都是為了提倡一種與印度 教親近和互相尊重的風氣,也反映了他力圖通過文化的融合促進兩大教 派的平等相處^教義上的溝通和互相理解對僧侶和知識界是更重要的^他下令將印 度教吠陀經典、兩大史詩、六派哲學的典籍譯成波斯文^ 1575年又在法 特普爾一西克里城(他的新都)建立了祈禱廳,開始主要是供穆斯林各派 學者舉行討論使用^莫卧兒君主是遜尼派j也對穆斯林其他派別也一視 同仁^ 1578年起,印度教、耆那教、襖教、天主教等各教派的學者也都被 邀請參加討論^阿克巴常常參加聆聽^他把這種坦誠相見的討論看作是 彼此溝通思想的好機會^但這種討論總是以相互激烈指責結束^ 1582 年他停止舉行討論^此後,改為邀請各教派的學者到宮中長談,向他們了 解各宗教的真諦^從與各派的接觸中他發現t儘管各派教義差別很大^都① Abd F&zl. AnUdbari. tr&isl. _ by B ochjn&nn &1_ V_ 1 _ 1939 _ p_ 217_有一些好的思想,而這些好的思想是在激烈的爭論中常常被淹沒了的。 如能都強調這一面,對促進宗教協調大有好處。他又認識到,儘管各派神 的名稱不同,都體現一種信仰,說真理就只在一個宗教手裡是沒有什麼道 理的。正是對各宗教教義的進一步了解,推動他走上了要創建一個跨越 現有教派的新的宗教團體的道路。1582年他建立了這個團體彳HT-伊-伊拉希,意為神聖信仰。他的 指導思想是,既然各個宗教都有真理,各種信仰的人就應不囿成見,互相 接近,互相理解,和睦共處,共同信仰神和效忠君主。他要在上層社會傳 播這種主張,並為持這種主張的人提供一個組織實體,阿布爾_法茲爾成 了他的顧問和這個團體的主要負責人。阿布爾法茲爾是阿拉伯人J 射 赫穆巴拉克的兒子,思想開明^也認為所有道路都通向神,所有宗教都有 真理。他的思想與阿克巴接近,對後者有一定影響。神聖信仰團體要求 其成員一神信仰。阿克巴沒有說這個神是誰。他認為叫什麼名字不 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對神的真誠信仰。他把太陽、火都看作是神的體現。 成員見面都要呼「神是偉大的」 口號。2、提倡道德理性主義j雖調多做善 事,生活簡樸,素食,不娶老嫗和幼女。3、把敬神和效忠皇權聯繫起來,以 效忠皇帝作為信仰神的重要體現。規定每個參加者都要能為君主犧牲財 產、生命、榮譽、宗教。能做到這四種犧牲的是一等成員^只能犧牲其中三 種的是二等成員,其餘依此類推。無論什麼宗教的人只要贊成這幾點,都 可參加這個團體。手續也很簡便。凡願參加者,隨時可見阿克巴,把自己 的頭巾放在他的腳上^阿克巴給他一個寫有「神是偉大的」口號的夏斯 特,表示批准。直到阿克巴去世,其成員總共只有幾千人,絕大多數是伊 斯蘭教徒,印度教徒不多,對阿克巴效忠最力的拉其普特王公曼辛格、 巴格萬·達斯都沒有參加。曼·辛格說,除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外,我 不知道其他任何宗教 "①在伊斯蘭教方面,建立這個團體引起的反感更 為強烈。烏里瑪譴責阿克巴此舉是要建立新的宗教,是離經叛道。許多① Abul F&zl_ tr&isl切" H〇chii&皿 V_ 1 _ Celcutt&. 1939. p_ 215_伊斯蘭教徒抱著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行動^對他的做法疑惑不解。隨著 他的去世,神聖信仰也就煙消雲散。阿克巴此舉是失敗的。這並不奇怪^ 雖然他並不是要建立一個新的宗教取代現有宗教J旦在存在著伊斯蘭教 和印度教兩大現有宗教的情況下,要建立一個跨越教派的新的宗教團體 是違反大多數人的宗教感情的:把對神的信仰和效忠皇權聯繫在一起,甚 至規定為效忠皇帝可以犧牲宗教更是標新立異,違背一般宗教原則。多 數史學家批評他此舉是多餘的,不現實的,不僅沒有為他的平等的宗教政 策增色,反而為正統派攻擊改革提供了新的借口。阿克巴的宗教政策雖然也有缺陷,整個說是積極的,進步的。他是穆 斯林入主印度後第一個把宗教政策建立在真正平等基礎上的君主,為伊 斯蘭教、印度教兩大宗教群眾的互相接近和文化上的互相襻透與融合開 辟了較為寬闊的道路。然而,這種獲得多數人擁護的政策卻遭到伊斯蘭教正統派的激烈反 對。他們甚至稱阿克巴為「異端皇帝"巧80年,江普爾的法官穆罕默 德·亞茲迪公開宣稱,背叛異端皇帝是合法行動^ 1518 —1582年,孟加 拉、比哈爾發生叛亂。連阿克巴的異母兄弟米爾扎·哈基姆也打起了維 護宗教正統的旗號,率軍由喀布爾進攻旁遮普。反叛者滿以為可以一呼 百應,煽起伊斯蘭教徒的宗教狂熱,推翻阿克巴的改革和他的統治。然 而,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反應寥寥,使他們遭到了可恥的失敗。③促進經濟文化發展的其他措施阿克巴對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是很重視的,釆取了一系列措施促 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阿克巴則例》中講到,阿克巴要求各省長「應把 注意力集中於增加農業生產,提髙土地利用率上」①。17世紀初,印度人 口約13500萬人。荒地還很多。阿克巴提供貸款鼓勵開墾荒地。他指令各 級官員要鼓勵擴大耕種面積^呆護農民的合法利益^不得任意勒索。還提① Aul FW. _ by Hochniim ftt d V". 1 _ Cdcutta. 1939_ V_ 2_ P_ 37_到對貧困的農民,要給予幫助,使他們能繼續從事耕種。興修水利受到重 視,阿克巴要求各級官員把鼓勵農村興辦水利當做一項重要任務去完成。地稅改革是阿克巴時期的一件大事,對充實國家財政、促進農業發展 起了重要作用。胡馬雍執政時大量分封札吉爾,全國土地的4/5分出,王 室土地只剩1/5,國家財政收入嚴重萎縮:而札吉達爾對農民的榨取常常 不受法定規則的約束,使農民負擔加重。1556—1557年、1573—1574年 兩次發生大災荒和瘟疫/恆河中下游廣大地區土地荒蕪,人口流散,農民 生活無著,國家財政收入處於枯竭邊緣。這一切^使阿克巴決心整頓稅 制,建立正規的地稅制,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減輕農民負擔,促進國家的 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阿克巴親臨朝政不久^就為改革作準備。1563至1570年首先對王 室土地的稅收制度作出規定:丈量土地J古定產量,以現金納稅,各地區各 種糧食的現金折價由中央規定。1570年起,規定札吉爾土地也實行這種 制度,同時應對土地的質量、產量、稅額和糧食折價標準都一一登記。 1580年起把全國劃分為182個稅區。這就為1580年實行的扎卜塔制 (標準課稅制)提供了基礎。在新制的創立和實行上,托達爾馬爾起了重要作用。他是阿克巴 的財政大臣,是印度教徒。這個制度是他根據阿克巴的思想提出^導到阿 克巴批准的^也也是實施這次改革的總負責人。這個制度的主要內容為: 國家直接派官吏向農民徵稅:對土地實行準確丈量^用嵌有鐵環的竹竿代 替繩子作量具,土地單位定為比加:土地按休耕情況分為四類^只有處於 耕種下的土地交稅:在每一稅區,根據以往十年的產量,分別確定各類土 地每比加的平均產量,這個平均產量就是國家徵稅依據的標準產量:稅率 為標準產量的1/3:以現金納稅,中央根據各地價格的差異,定出各地區 各類糧食的折價,稅率和標準折價十年不變:國家發給納稅農民證書,上 面註明土地數量、質量和應交稅額:遇到自然災害可以減免。這種制度既 實行於王室土地,也實行於札吉爾土地,後者也由國家派官吏負責徵稅, 不過稅收交給札吉達爾而不是國庫。這個制度還規定所有持有宗教土地 500比加以上者,應接受皇帝審查,不服從者沒收土地。此後為慈善目的 贈賜土地要由皇帝本人批准。在實行新的稅制時,取消了地方附加稅和各種雜稅。稅收單一化,簡 單明了。新稅制的實施取得了很大成功,使國家的地稅收入不但得到穩定,而 且有很大的增加。農民負擔也得到減輕。新稅制也有缺陷。貨幣稅的實 行使農民必須在收穫季節到市場低價求售,造成穀賤傷農,便利了商人高 利貸者加重盤剝。在手工業商業方面,阿克巴取消了一系列苛捐雜稅^如手工藝人稅、 港口稅、集市稅、貨物稅、貨幣匯兌稅、房屋買賣稅等/減輕了手工業者和 商人的負擔,還撤消了一系列關卡,並重視修築道路,便利了商品流轉。 貨幣進一步標準化是另一項意義深遠的措施。他發行了一套由不同面額 構成的金銀銅質貨幣,成色固定,形狀美觀。最高面額的金幣叫山薩布或 薩含薩^用於巨額貿易。通常用的金幣叫伊拉希,相當10盧I:匕銀幣叫 盧比,重172格令。還有半盧比、1/4盧比、1/8盧比、1/16盧比、1/20盧 比的銀幣。銅幣叫達姆(派薩穴40達姆為一盧比。最小的銅幣叫吉塔 爾,是一達姆的1/25。各種貨幣上都印有阿克巴的名字(沒有頭像鑄 幣廠的名字和發行年代。這套貨幣的發行使全國朝著貨幣規範化的方向 邁出了一大步。莫卧兒君主們對教育比較重視。巴布爾和胡馬雍在德里等地建立了 穆斯林學院。阿克巴實行進一步鼓勵的政策,這一時期建立了大量的伊 斯蘭教學校和印度教學校,政府都給予資助,規定除神學課程外^還要把 地理、歷史、數學、天文等都列入教學內容。賈漢吉爾和沙傑汗繼承了這 個改革,推動這個傾向繼續發展。莫卧兒時期雖然國家沒有設立專門的 教育部門J旦撥出一定款項用於教育,對著名的教師和學者給以補助和捐 贈,而且不限於伊斯蘭教。這種對教育的積極態度是德里蘇丹時期所不 能比擬的。莫卧兒時期學校之多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阿克巴竭力促進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兩種文化的接近和融合。伊斯蘭教和印度教文化上的接近在德里蘇 丹國時期是在下面自發地進行的,阿 克巴則自覺推進這個過程。他積極鼓 勵文學、藝術、建築等方面兩大宗教不 同流派不同風格的融合,並努力促進 在融合的基礎上創立印度特色的新的 風格、新的流派。這方面是有成績的,這在建築、繪畫、音樂等方面表現得特 別明顯,可以說都形成了新的風格和 流派。文化上的互相滲透、吸收和某 種融合為帝國政治上的統一增加了一 定程度的文化心理基礎。阿克巴的上述政策和改革,使莫 卧兒政權具有了較突出的進步性,夕卜 來成分減弱,本土成分增強:宗教性質 減弱,世俗成分增強。因此,它能獲得 細密畫:阿克巴看錶演包括印度教徒在內的廣大群眾的支持,從而能在推動印度的社會發展和歷史前進方面起更大的積極作用。 阿克巴的政策基本上為賈漢吉爾和沙傑汗繼承,所以儘管他去世,他開創 的各種改革在以後一個世紀里仍繼續開花結果。後人為表示對他的崇 敬,尊稱他為阿克巴大帝。08-3荷蘭、英國、法國殖民主義勢力的侵入2017-10-23 太陽當空... 閱 11修改微信分享:就在莫卧兒統治時期,西方殖民勢力對印度的侵略加強。除葡萄牙 人繼續盤踞西海岸外,荷蘭、英國、法國都把自己的勢力伸向印度。整個16世紀,葡萄牙壟斷了東方航線,壟斷了印度與歐洲的貿易。 葡萄牙人曾覲見阿克巴,希望他改宗天主教,他也希望在征服南印時能得到葡萄牙人的幫助。但雙方都無意接受。後來得知葡萄牙人強佔蘇拉特 附近的布爾薩爾村莊,阿克巴對葡萄牙人的憎惡加強。16世紀末,荷蘭作為一個新興殖民主義國家乘葡萄牙勢衰,打破了 葡萄牙人對香料群島的控制,跟著又來到印度擴張商業勢力。荷蘭商人 1602年成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由國家授權壟斷對東方的貿易,並授予 宣戰、婿和、佔領領土、建立要塞等特權,開貿易公司獲得政治、軍事特權 的先例。英國大商人和王室也早就積極謀求向東方擴張。1600年底,經 國王批准,在倫敦成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了在東方的貿易壟斷權。 此後數十年中,又從國王和議會手裡獲得了修築要塞、建立軍隊、對非基 督教民族宣戰、媾和以及統治所征服的殖民地等政治、軍事特權。英國東 印度公司最初的目標是壟斷東方至歐洲的香料貿易,所以頭幾次商船主 要是去爪哇和香料群島。後來在香料群島受荷蘭排斥使它必須改變目 標。當發現印度馬拉巴海岸也有胡椒,而且印度棉紡織品在歐洲有廣闊 銷路後,便決定把主要擴張目標轉到印度。法國人17世紀初也來到印 度但未能立定腳跟。1664年法國東印度公司成立,才真正著手在印度 發展商業勢力。法國公司與荷蘭、英國的不同,是由國家控制,貸給資金, 是專制制度的產物。與葡萄牙人來印度時不同,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來到印度面臨的 是強大的莫卧兒帝國,這使他們很難為所欲為。不過,17世紀30年代前 南印的比賈普爾、高康達還是獨立國家。這給他們爭取在印度立足提供 了較有利的條件。這些新來的商人公司第一步要達到的目標是爭取印度國家允許他們 在這裡經商和設立商館。1605年,荷蘭商人首先謀得高康達國王同意, 在東南海岸的馬蘇利帕塔姆建立了它在印度的第一個商館。1611年,英 國東印度公司如法炮製。法國東印度公司來得較晚1669年才在馬蘇利 帕塔姆建立商館。在莫卧兒帝國境內建立商館較費周折,因為受到葡萄牙人的阻撓。 1608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赫克托爾號」的船長霍金斯奉命晉見莫卧兒皇帝賈漢吉爾,遞交英國國王 要求通商的書信。霍金斯1609年見 到皇帝,在宮廷住到1611年。賈漢 吉爾有意答應,但在首都的葡萄牙 人竭力從中作梗。直到1612年公司 有兩艘船在蘇拉特附近海面打敗葡 萄牙人,賈漢吉爾才正式允准。1613年英國人在蘇拉特設立商館。16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隊支持蘇拉特地方統治者打敗專橫的葡 萄牙人的船隊,賈漢吉爾很高興,就頒令允許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莫卧 兒帝國建立長久貿易關係。葡萄牙 傳教士在宮廷繼續不斷施展陰謀,阻撓印英貿易的開展。為消除這個 障礙並爭取更有利的貿易條件,1615年英王詹姆士一世任命托馬斯-羅為大使,常駐莫卧兒宮廷。托馬斯·羅1616年初晉見賈漢吉爾,建議英印簽訂友好通商條約。賈漢 吉爾不願,但在1618年頒布敕令,允許英國人在莫卧兒帝國境內貿易 和設立商館,不過要照章納稅。托馬斯-羅1619年回國。此後,英國 人便抓住機會,在印度東西海岸和孟加拉、比哈爾建立了一大批商館。 1639年,又以每年600英鎊的代價,從昌德拉吉里羅(前維耶那 伽爾王國統治者後裔)手中租得沿海一塊地和一個小島,建立聖喬治堡,後發展成馬德拉斯市(1653年1668年公司從英王手裡得到葡 萄牙國王作為公主嫁奩贈送給英王的孟買。1698年,又以1200盧比的 代價從孟加拉一個王公手裡買到蘇塔納提商館所在地和附近另兩個鄉 村的柴明達爾權,在這塊土地上建立了烕廉堡,後發展成加爾各答市。 公司把所有商館分三大片管轄,這就形成了馬德拉斯、孟買、加爾各答三個管區。荷蘭東印度公司17世紀初也得到莫卧兒皇帝允准在其境 內通商和建立商館。到17世紀中期已在古吉拉特、孟加拉、比哈爾和 南印海岸建立了一大批商館。法國東印度公司1668年在蘇拉特建立第 一個商館。在印度的貿易地位初步鞏固後J7世紀中期起,無論英國還是荷蘭 的東印度公司都開始積極謀求貿易特權,這是他們早就覬覦的目標了。 莫卧兒皇帝為維護帝國利益拒絕了他們的無理要求。公司從莫卧兒皇 帝那裡得不到允准,就把注意力轉向地方統治者。南印小國則經不住他 們的誘惑和壓力。1632年,高康達國王頒發給英國東印度公司一個詔 諭,允准它每年交納500帕戈達(南印金幣穴即可在該國各個港口自由 貿易,免除一切稅收。這等於只徵收少量固定關稅,對公司十分有利。 1651年,孟加拉納瓦布(省督)沙·舒賈因公司醫生治好了他的病,特許 英國人在每年交納3000盧比象徵性稅款後,可在孟加拉境內貿易,免除 一切稅收。這對英國人是極大的優惠,其他國家商人仍要交納從值 2, 5%的關稅。在商館設防和建立殖民據點是各國商人竭力追求的另一個目標。英 國人建立的聖喬治堡、威廉堡都是設防據點,孟買也被建成設防據點。這 三個由據點發展的城市,有越來越多的印度商人和手工業者來此居住,商 館成了政權,管理城市,還向印度居民徵稅。它們實際成了小型殖民地。 荷蘭人在普利卡特、尼加帕塔姆等建立了設防據點。法國人急於趕上英 國人、荷蘭人J672年用武力佔領高康達國的聖·托梅。在被高康達和 荷蘭人的聯合武裝趕走後,同年,從比賈普爾的一個省督手裡買到沿海一 小片土地和村莊,在這裡建立據點,奠定了後來法國人在印度的總部一一 本地治里的基礎。小型殖民地的建立,使公司從中可以得到大量稅收,這對於以掠奪財 富為目的各國商人來說,無疑是個刺激,極大地鼓勵了他們的貪慾。但 是,面對強大的莫卧兒帝國,還沒有人敢有領土野心。這一時期^只有英 國東印度公司董事會主席喬賽亞·蔡爾德為首的一小撮人,利令智昏,竟 想訴諸武力來勒索特權,1686年發動了對莫卧兒帝國的戰爭。這次戰爭 的起因是奧朗澤布皇帝因英國人濫用在孟加拉得到的免稅權,1680年取 消了孟加拉納瓦布(總督的稱號)授予他們的這個特權:英國人要求在孟 加拉胡格利河口建立商館,也沒有被允許。1686年公司從英國向孟加拉 派來10艘戰船和1000名士兵,10月攻擊胡格利、希季里、巴拉索爾等莫卧兒要塞。孟加拉納瓦布謝斯特汗最初失利,但很快轉敗為勝。1687 年,公司從倫敦又派戰船來印,進攻吉大港。為配合孟加拉英人行動,公 司的孟買管區總督約翰·蔡爾德於1688年12月封鎖西海岸莫卧兒帝國 港口,擄掠船隻,並派船到紅海、波斯灣扣截朝聖香客船隻。奧朗澤布大 怒,下令對英國商館實行全面攻擊。英國商館很快大都被佔領。英國人 幾乎被趕到海上,這才認識到,自己對莫卧兒實力的估計是完全錯誤的。 於是不得不卑躬屈膝地求和。根據1690年締結的和約,奧朗澤布允許英 國人繼續在印度貿易,公司賠款17900英鎊,保證以後不再有不軌行為。 公司決策者這次冒險就這樣可恥地失敗了。從此以後,直到18世紀中期,英國人再也不敢輕易冒險,暫時也不敢 再有過分的奢望。他們以及其他國家的商人們只得把主要注意力集中於 擴大貿易。他們把大量的印度產品,主要是棉紡織品、香料、生絲、硝石、 藍靛等運到歐洲高價銷售,部分運到東南亞換取香料輸往歐洲。為了取 得所需要的產品,各國公司通過印度商人的網路,深入農村、集鎮^提供預 付款,收購產品。荷蘭人和英國人的貿易額較大J也們在印度商人資金短 缺時還常常向其貸款。那時這些國家沒有什麼產品可以拿到印度銷售,所以印度年年出超,大量金銀流入,其情形就像古代印度的外貿一樣。早 期殖民主義者的商業活動固然帶有掠奪因素,但在多數情況下只能進行 正常貿易。他們對印度產品的大量需求包括訂購,刺激了印度手工業和 農業經濟作物的生產:大量金銀的流入,使印度的財力增強。所以他們的 商業活動對印度經濟發展也有有利的一面。17世紀中期印度資本主義 萌芽的出現就是與這種形勢密切相關的。當然,在商業活動的活躍表層下,極大的隱患已在潛伏著並悄悄地發 展著。殖民主義勢力已經在沿海建立了橋頭堡,逐漸摸清了情況,並開始 醞釀擴張計劃。他們都在嚴密地注視著印度形勢,並積極地準備待機而 動。08-4 16,7世紀封建經濟的繁榮印度的統一,相對較長時期的穩定和阿克巴改革,為社會經濟的進一 步發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16世紀下半期到17世紀,印度社會經 濟,特別是商品經濟有了較大增長,印度封建社會進入了它的繁榮階段。農業的發展從各省地稅收入的增長中可以看出。例如德里省的地稅 1594年是1500萬盧比,1700年增加到3000萬盧比,增長一倍。同一時 期,阿格拉的地稅從1300萬盧比增加到2400萬盧比,增長84%。其重要 原因之一,是耕地面積的擴大。國家為了鼓勵擴大種植面積,提供低息貸 款給農民。從1594到1720年,全國耕地面積由1, 27億比加增加到2, 78 億比加,增長118%。總耕地中,棉花、甘蔗、藍靛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所 佔比重增大,一些地區專業化性質進一步加強。例如古吉拉特和木爾坦 的棉花j立合爾的甘蔗,阿格拉西南比耶那和卡爾皮地區的藍靛^南印度 沿海的胡椒、椰子等都以產量高、質量好聞名全國。桑樹種植也很普遍^ 不再需要從中國進口生絲。煙草、玉米的種植越來越多。大米、蔗糖等產 量充足,已向周邊國家出口。農業生產工具沒有多大進步J旦農作物的多 樣性,使用肥料的普遍,輪作制的複雜』瞿溉面積的規模以及農作技術的 精細程度,都比德里蘇丹時期有明顯進步。此時期來過印度的歐洲旅行 家普遍認為,論農業技術水平,印度與歐洲國家比毫不遜色。這一時期^土會經濟變化的突出內容是商品貨幣關係的發展。促使 發展的因素有:農業生產的增長不但使封建主收入增多^肖費需要增長^ 也使農民的經濟地位得到相對改善,使他們對市場產品有了較多需求:農 業種植地區專業化的趨向使各地區間產品交換的必要性空前增長:貨幣 稅的實行把所有農民推向市場,據估計,農民僅僅為了賣糧納稅r就要把 農產品總量的20%左右拿到市場銷售:相對和平環境和法制秩序的建 立,使某些商品的全國流有了較大的可能性:歐洲各國東印度公司的大量 求購,導致產量的大大增加。商品貨幣關係日益襻入農村。農民和市場的聯繫有的是通過中間商 人收購,有的直接到市場銷售。以往農民種莊稼只考慮吃飯和納稅汐口今 也開始考慮市場價格。土質適合種植經濟作物的^就拿出部分種植經濟 作物,以求售個高價。農民手中有了一些貨幣,也購進某些廉價原料,發 展家庭副業生產。商品經濟的發展使農民的分化加強。有些農民由於作 物歉收或某種天災人禍,湊不齊稅款,只好借僨。髙利貸在農村迅速發 展。為了借僨而抵押、出賣土地的現象有日益增多的趨勢。札吉達爾和 柴明達爾為了獲得更多貨幣,竭力把對領地的有條件佔有變為世襲所有, 對農民的剝削變本加厲,使農民不得不把更多產品拿到市場銷售^留作口 糧的部分縮小,這也是導致許多農民借僨的原因之一。阿克巴、賈漢吉爾 和沙傑汗時,由於中央力量強大,對世襲傾向和稅率嚴加控制。到奧朗澤 布時,中央權力減弱,控制無力,不僅土地國有制面臨危機^也使農民的基 本生活條件失去保障。商品貨幣關係發展對手工業者產生很大影響。村社手工業者有些脫 離出去而成為為市場而生產的小商品生產者,有些繼續留在村社內J旦與 農民的勞動交換開始帶有商品交換性質jn有的實行按時計酬,有的實行 按件計酬,以貨幣支付。有些村社的手工業者也把部分產品投入市場。 城市手工業者分工加強,專業化傾向增長。市場對消費品日益增加的需 求,使以往由單個手工業者完成的工作如今分成了一道道工序,都由專門 的、獨立的手工業者承擔。如紡織業分成了紡、織、漂染、印花等,絲織業 分成了繅絲、絲織等。許多城鄉手工業者接受商人的預付款,進入外商、 印度包買商的收購網中。商品貨幣關係發展的更集中的表現是商業和城市的繁盛。城鄉間的 貿易開始發展起來。城裡賣有各種各樣的農產品^城市生產的手工業品 也開始到了農村。如在馬拉巴海岸,商人常常向農民預購胡椒和生薑,而 用他們從海港釆購的棉布和其他商品來交換,以牟取厚利。大小節日集 會成了城鄉物資交流市場。據歷史學家哈菲汗記載,在紀念穆斯林聖人 和在寺廟附近慶祝節日時,經常有數十萬人彙集在那裡,買賣各種商品。 各地區之間的物資交流也日益頻繁^特別是農業專業區與手工業專業區 的互通有無。如比哈爾的小麥沿恆河運往德里和阿格拉,奧里薩和孟加 拉的大米、孟加拉的生絲從海路運到馬德拉斯,從陸路運到阿格拉。科羅 曼德海岸的紡織品運到古吉拉特,馬拉巴海岸的胡椒運到北印度等。帝 國各省省會和沿交通要道的大城市都發展成商業城市。阿克巴統治時, 帝國大城市約有120個,市鎮約有3200個,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的15%。 阿格拉有80萬居民J惠里、拉合爾也都在50萬人以上。據歐洲旅行家 拉*費特奇說,阿格拉和法特普爾西克里都比倫敦還大。16世紀一歐 洲旅行家記載說,從阿格拉到法特普爾間10英里,沿大道兩邊都有商店, 使人感到彷彿還在城市中。17世紀中期訪問印度的法國醫生貝爾尼也 說,德里不小於巴黎。外貿有很大發展。自從西方殖民者控制了通向東方的海道後,阿拉 伯中間商人已被排除。與歐洲的貿易由各國東印度公司壟斷。歐洲商人 在印度開商館^通過印度商業網路深入城鎮、鄉村收購紡織品、香料、藍 靛、硝石等產品,輸往歐洲和西亞、北非^數量與日倶增,與以往相比,這種 貿易較為穩定和較有組織性。印度商人仍繼續從事對西亞、北非的貿易^ 但相對於歐洲商人來說,處於次要角色。與東南亞各國的貿易仍在繼續, 這種近鄰國家貿易雖然歐洲人也已插手進來,印度商人還是主要角色。在日益繁盛的內外貿易中,商人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古吉拉特商 人(其中有印度教徒、耆那教徒、穆斯林馬爾瓦里商人(印度教徒珀 西商人(襖教徒)成為全國性的大商人集團^斗羅曼德海岸的切提商人 (印度教徒馬拉巴海岸的穆斯林商人、木爾坦的穆斯林商人成了地區 性有影響的商人集團。大商人積累了大量財富,雄踞一方。如古吉拉特 商人威爾吉烏霍拉支配蘇拉特港口的輸出入貿易,有一支很大的船隊^ 是西印首富,在全國許多地區,甚至在西亞都設有商號和代理店。另一古 吉拉特商人穆斯林阿^±爾·加富爾*布霍拉去世時遺產有550萬盧比 現金和商品,還有一支17艘海船的船隊。阿格拉、德里和孟加拉都有不 少類似的富商。這一時期貴族中也有不少人經商^有的王公貴族有自己 的商船從事貿易。如奧朗澤布時期一個叫米爾·朱姆那的大貴族就有一 支很大的船隊,從事與波斯、阿拉伯半島和東南亞國家的貿易。甚至奧朗 澤布的一名大法官也秘密參與外貿活動。商業營業中使用匯票的增多, 大商號、大錢莊在一個地方開出的匯票,在另外地方可以承兌/減少了攜 帶巨額現金的不便,便利了跨地區商業活動的開展。正是在商品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的基礎上J7世紀中期起,印度城鄉 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有兩種形式。典型形式是資本主義 性質的手工工場。它以僱傭勞動為基礎,有簡單的生產協作。例如,孟加 拉、邁索爾出現許多棉紡織手工工場,織機從三五台到十多台不等,僱工 生產,按件計酬。邁索爾稅法還專門規定了對不同數量織機戶的徵稅辦 法。孟加拉、古吉拉特等地的繅絲工場有的有30 口鍋,每口鍋由兩人操 作,實行計件工資。北印度、孟加拉的製糖工場有的僱工50多人。旁遮 普、克什米爾的披肩工場常常僱傭數百工人。邁索爾的冶鐵工場有幾道 工序,各種工作工資不等^部分用現金部分用實物支付。資本主義性質的 手工僱傭勞動規模更大的是造船業和釆礦業,通常由專人承包,再由承包 人僱傭各類手工工人,分別完成各種工序。釆礦業主要在南印,有鐵礦、 鑽石礦等。高康達的鑽石礦由私人向國家租賃礦山,僱工開釆,實行計時 工資。每個礦少者數百人,多者數千人。有個礦有6000人,有個礦區工 人總數達60000人。在紡織、繅絲、製糖等部門,手工工場主多為手工業 者地位上升而來,或為商人兼營。像造船、釆礦這樣大規模的生產,其經 營者只可能是資本雄厚的大商人。資本主義萌芽的另一種形式是包買商 制度。外貿和內貿的發展對紡織品、絲織品、香料、藍靛等的需求越來越 大,商人為保證獲得足夠的產品,便廣泛釆取了包買形式。普遍的做法是 提供預付款訂購,交付產品時再最後結算。在手工業者和農民普遍貧困 的情況下,許多人只有拿到預付款才能購買原料,因此樂於接受。這些接 受預付款的手工業者和農民在生產上就形成了對包買商的依賴^也們與 市場的直接聯繫被切斷。這樣的包買商大小都有。如南印的卡濟維蘭 納控制了從馬德拉斯到阿爾馬岡整個地區的紡工織工。包買制度有不同 的形式^也即不同的控制程度。提供預付款收取產品是較低級的控制形 式。比這種形式稍高的控制形式是提供原料,收取產品。如供紗收布,供 布漂染,各付工資。在這種情況下,生產者在購銷兩方面與市場的聯繫都 被切斷,實際上成了包買商指揮下系列生產過程的加工者,失去了獨立的 小商品生產者的身份。包買制度的最高階段是提供生產工具和原料,使 生產者成為純粹的工人。但這個階段在印度沒有達到,一般都還停留在 初級或中級階段上,所以,包買商對小生產者的控制,在印度是資本主義 萌芽一種較低級的形式。資本主義萌芽這兩種形式的出現表明,由於商品經濟有較大的發展, 印度封建社會母體內也開始孕育了資本主義的新質要素。從發展方向上 說,和歐洲先進國家的歷程並沒有根本的不同。但從發展程度看較之 歐洲先進國家已落後了至少一個世紀。直到英國征服前/齋本主義萌芽 在印度都還是很微弱的,不過是自然經濟無垠沙漠中的點點綠洲。一兩 千年來凝結的自給自足經濟的板塊依然十分結實^不要說破裂了 r就是裂 縫也還是很小的。莫卧兒帝國君主們在觀念上依然停留於農本思想/沒 有歐洲先進國家那種重商主義的觀念和政策。城市依然在封建國家的嚴 密控制下,商人雖有經濟實力J旦沒有能自主發展經濟的政治地位。種姓 制度的種種戒規更使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例如建立各工種的協作)受 到重重束縛。在農村,土地私有權的不確定限制了封建主和私人向土地 投資。封建佔有者只關心收取地租/沒有人對改進經營感到關切。城鄉 的生產都仍然是以滿足封建消費為主要價值取向^卜貿流入的大量金銀 不是被揮霍掉了 ^就是被窖藏地下jg少被用作資金,投入擴大再生產。儘管如此,商品經濟的較大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畢竟表明,新 的歷史轉折時期來到了。如果當政的莫卧兒君主能抓住這個歷史機遇^ 審時度勢,釆取有力的措施,革除阻撓新趨勢發展的障礙,推動資本主義 萌芽的發展不但可以縮小印度落後的差距J卩速印度的經濟發展,而 且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也能增強印度抵禦殖民主義擴張的能力。莫卧兒 的君主能否做到這一點,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印度未來的命運。五、奧朗澤布的反動政策十分不幸的是J65S年繼位的奧朗澤布對歷史發展潮流一無所知, 不但沒有實行促進發展的政策,反而釆取一系列反動政策破壞全國的穩 定統一 J且礙商品貨幣關係的發展。其結果不是使印度往前趕,而是開倒 車,從而也為英國殖民征服提供了求之不得的好機會。17世紀後半期,商品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矛盾日趨尖銳。一是封建 主階級的剝削壓迫變本加厲。商品經濟的發展,大量金銀的流入,極大地 刺激了封建主的貪慾。賈漢吉爾和沙傑汗統治時起就開始大興土木,建 築豪華的宮殿、陵墓、城堡和花園。王公貴族在較小的範圍內攀比模仿, 也同樣追求豪華排場。結果奢侈糜費泛濫^國庫多年積累的財富被揮霍 殆盡。為了彌補財政虧空/沙傑汗統治後期,開始對農民、手工業者和商 人加征各種名目的新捐稅。各地統治者則在各自境內非法設立關卡,向 過往商人徵稅。札吉達爾們更是置中央的規定於不顧,隨意提高租稅額, 或另立新名^加強對農民的榨取。這樣加重剝削壓迫的結果,導致有些 地區開始發生起義或反映人民不滿的運動。第二^是地方封建主和中央 矛盾的加劇。地方封建主既然同樣追求奢侈和揮霍^就想方設法開闢財 源。一方面從下層人民身上加強征斂,另一方面則竭力規避對中央承擔 的軍事義務或納貢義務,同時力圖將佔有地世襲化。這樣就不僅使帝國 的曼沙布制面臨瓦解,也加劇了國家財政的困難。札吉達爾土地有封無 退,中央對新補充的曼沙布達爾只好拿更多的王室領地封出,結果王室領 地日益縮小。當中央強制某些封建主屨行規定的義務時j也們不但拒不 執行,還常常興兵反叛。奧朗澤布登基後,面對窘迫的財政形勢,著力提倡簡樸、節約^反對浮 華奢侈。他身體力行,在宮廷減少鋪張,緊縮開支。鑒於大量增加的苛捐 雜稅已沉重到使人民不堪承受的地步^也下令取消了一批非法徵收的捐 稅。為了開闢新的財源,也為了完成國家的統一 ^也繼續進行對比賈普爾 和高康達的征服戰爭。然而^戰爭曠日持久,軍費甚巨,反而加重了國家 的財政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也改變方向,轉而實行一種導致嚴重後果的錯誤政 策。他把農民應繳給國家或札吉達爾的租稅率提高到總產量的1/^使 農民的負擔不是減輕,而是更重了。更錯誤的是^也認為國家面臨的嚴重 困難,根源在於沒有按《沙里阿> 行事,過多照顧了印度教徒的利益,使穆 斯林的利益受到損害。在穆斯林中出現的奢侈風氣^也認為也是受印度 教徒腐蝕的結果。還認為,在國家面臨嚴重困難的時刻,不能指望印度教 徒的效忠/惟一可以信賴的是穆斯林,特別是穆斯林上層封建主。基於這 種認識^也釆取了打擊印度教勢力,增強伊斯蘭教封建主地位的政策,期 望藉此解決財政困難」呆持伊斯蘭教封建主對朝廷的效忠,挽救國家危 機。奧朗澤布一向具有宗教狂熱,而且偏激固執。還在爭奪王位時J也就 打出了維護伊斯蘭正統的旗號。在他看來,君主的首要任務是維護伊斯 蘭教,弘揚伊斯蘭教j卩便政治統治需要也不能削弱這一宗旨。他出台的 一系列反動政策正是基於這種認識。而一大批不滿阿克巴改革的正統派 從他爭奪王位時起就聚集在他的周圍,對他形成這樣的政策無疑起了推 波助瀾的惡劣作用。1679年他重新對印度教徒徵收人頭稅。所有印度教主公、印度教官 員和士兵也都必須交納^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香客稅也被恢復。他宣 布廢除伊斯蘭教封建主所欠商人高利貸者的僨務^商人高利貸者絕大多 數是印度教徒。他恢復了對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商人的不平等稅率,前者 為商品價值的2,5% ^後者為5%。隨後又完全取消了伊斯蘭教徒的商業 稅。他沒收了一些印度教寺廟的土地,把其中一部分作為札吉爾分給了 伊斯蘭教封建主。他下令拆毀印度教一些寺廟,特別是北印度的重要寺 廟,如貝拿勒斯的毗濕瓦納特廟、馬土臘的凱夏夫迪奧廟、巴特那的索 姆納特廟等,有的還在其廢墟上建立了清真寺。他下令關閉印度教的學 校,雖未能執行J旦對印度教寺廟的打擊直接影響到印度教的教育。他還 命令國家機關大幅度裁減僱用的印度教徒職員。甚至在宗教生活方面他 也對印度教徒加以限制汐n禁止舉行宗教節日慶祝集會,禁止印度教徒養 馬坐轎(拉其普特人例外)等。所有這些措施都是為了恢復穆斯林上層 對異教徒的統治地位,並造成一種強大的壓力jS使印度教徒改宗伊斯蘭 教。奧朗澤布這種政策是開歷史的倒車。宗教寬容,聯合印度教封建主 和減輕人民負擔,這是阿克巴建造帝國大廈的基石^奧朗澤布的反動政策 拆除了這些基石。阿克巴經過艱苦的努力,使穆斯林政權擺脫神權政治 陰影,具有了半世俗政權性質,奧朗澤布又恢復了神權政治,而且在實踐 上比以往所有穆斯林君主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奧朗澤布的錯誤政策把印度拖回到已被歷史拋棄的狹隘偏執的宗教 歧視政策上去:他的經濟政策使人民負擔加重,使商人利益受到損害,破 壞了經濟的正常發展,從而也使印度失去了較快發展的可能性。奧朗澤 布以為他的一套措施能解除經濟困難,鞏固帝國,結果恰恰相反。財政枯 竭變本加厲,而政治上則是民怨沸騰,烽火遍地,起義接二連三爆發,莫卧兒帝國從此一蹶不振。六、反對莫卧兒統治的起義17世紀下半期爆發的起義主要有:1656年開始的馬拉特起義^ 1669—1723年的賈特人起義27年的薩特納米教派起義J675—1715 年的錫克教徒起義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都是非伊斯蘭教徒發動的,都 有下層人民參加,既帶有反對封建壓迫性質,又帶有反對宗教壓迫的性質。馬拉特人起義馬拉特人是印度教徒^分布於德干西部今馬哈拉施 特拉一帶。17世紀處於比賈普爾國家統治下,大部分是農民,有部分小 封建主/少數人在比賈普爾朝中擔任高級官職,被授予札吉爾。17世紀 後半期莫卧兒帝國開始征服這裡,對馬拉特農民的剝削更加沉重,馬拉特 小封建主的利益也受到損害。農民要求減輕負擔/卜封建主要求維護和 發展自己的經濟力量,這一切只有擺脫外來封建主的統治才有可能。這 樣J也們便在爭取建立馬拉特人獨立國家的旗幟下聯合起來,西瓦吉成了 他們的領袖。奧朗澤布打擊印度教的政策加強了他們反抗莫卧兒征服和 統治的決心。西瓦吉的父親在比賈普爾朝廷中做官,獲得大片札吉爾領 地。西瓦吉住在浦那領地上,正是在這裡,反映小封建主和農民的要求, 他開始釆取行動。1656年起^也用謀略把周圍封建主的領地奪過來,建 立了連成一片的領地。這種行動既為比賈普爾統治者所不容,也是正在 征服這裡的奧朗澤布所不願看到的。他們都派來大軍征討。西瓦吉一度 失敗地求和。到1670年又恢復作戰^收復失地並轉入進攻^了到莫卧 兒帝國境內,佔領部分地區。同時,又給予比賈普爾軍隊多次重創。1674 年,西瓦吉隆重宣布建立馬拉特獨立國家,自己加冕為王,以賴加爾為首 都。他利用莫卧兒帝國忙於與比賈普爾交戰之機續擴大領地,把勢力 伸展到南印坎納拉和卡爾納提克等地。奧朗澤布征服了比賈普爾和高康 達後其全力進攻馬拉特國家。這時西瓦吉已去世(1680年k他的兒 子和繼承人沙姆布吉抵擋不住,國土大部分被佔領J也本人也被俘並被處 死。但是,馬拉特人不久又恢復了元氣,再度開始對莫卧兒帝國的戰爭。 馬拉特軍隊到處襲擊,不斷取勝。奧朗澤布親率大軍奪取一個個堡壘J旦 只要他離開,堡壘就又失去。這場戰爭無止境地遷延下去,耗盡了莫卧兒 的財力物力,也最終耗盡了奧朗澤布的精力厶707年奧朗澤布死於德干 征途。馬拉特人所以能取勝,是因為西瓦吉釆取了減輕農民負擔、依靠農 民作戰的政策。他驅逐了伊斯蘭教札吉達爾除了包稅制,改為國家直 接徵稅,建立地籍簿,防止收稅中營私舞弊。這些措施把地稅額減少到只 佔總產量的30% — 40?^國家的收入反而稍有增加。西瓦吉的軍隊由農 民構成,戰爭的解放性質和西瓦吉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使這支隊伍具有 較強的戰鬥力jT起仗來相對機動靈活^能深入敵後^能隨時分散和集中, 應付自如,出奇制勝。馬拉特人獲勝還因為他們內部相對團結一致,這不 僅是因為這時馬拉特人還很少大封建主,還因為奧朗澤布的宗教壓迫政 策大大加強了他們團結對敵的決心。賈特人起義賈特人居住在朱木那河兩岸」言奉印度教,大部分是農 民/少數人是柴明達爾。17世紀60—70年代地稅被提高到總產量的1/2 使農民不堪忍受。此外,這裡的穆斯林官員阿M±爾?納比根據奧朗澤 布命令拆除印度教神廟,並在其廢墟上建立清真寺人民的宗教感情受 到損害a 1祕9年馬土臘的賈特人在柴明達爾郭克拉領導下起義^殺死了 阿啦爾?納比〇 1670年奧朗澤布命令拆毀另一座神廟一一凱夏夫? 萊神廟,更激起人民的憤恨。起義武裝迅速擴大到2萬人。當地政權派 來鎮壓起義的軍隊都被擊潰^奧朗澤布親領大軍前來討伐。在進行英勇 的抵抗後,起義遭到鎮壓。郭克拉被俘並被處死。然而,反抗的火焰在人 們心中並未熄滅^ 1686年在羅拉姆領導下,起義再度爆發。在兩年時 間內j丁敗了當地的軍隊,並一度向前推進,對阿格拉構成威脅。16SS年 羅拉姆陣亡^也的侄兒楚拉曼繼續領導鬥爭。奧朗澤布直到去世也未 能把起義鎮壓下去。賈特人建立了一個小王國^首都在巴拉特普爾。薩特納米教派起義薩特納米派是馬土臘附近納爾諾爾地方的一個 宗教教派。大部分成員是農民和手工業者。1672年農民和地方官員發 生衝突,迅即轉變為起義。地方政權無力應對,奧朗澤布親率軍隊來此鎮 壓。薩特納米派頑強抵抗,2000人戰死,起義終於被鎮壓。錫克教徒起義錫克教創始人是那納克(1469—1539年久前文已述 及他是虔誠運動的聖人之一,出身於旁遮普拉合爾一商人家庭,屬卡特里 種姓。他曾在國內外廣泛遊歷,伊斯蘭教對他有一定影響。在虔誠運動 中J也在旁遮普一帶活動,宣傳虔誠派主張。他認為神是一,世界萬物包括 人都由他創造、支配,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只要始終虔誠於神^就可 得到解脫。他反對種姓歧視,要求信徒打破不同種姓不能共食的規定:反 對隱居和遁世觀念,號召積極行動追求和促進人的幸福。對偶像崇拜、朝 聖及其他儀式^也都認為是無意義的行動。他主張印度教徒、伊斯蘭教徒 互相接近,友好相處,反對宗教歧視。晚年^也學習蘇菲派教團,建立教派 組織立了錫克教(錫克意為弟子h最初,錫克教只是印度教內的一個 教派,後來才逐漸發展為獨立的宗教。其追隨者包括城市商人、手工業者 和賈特種姓的農民。他要求信徒完全服從他的精神領導j雖調一個人追求 品質和行為的純潔沒有師尊的指導是不行的。他也就成了錫克教第一任 古魯(師尊在去世前^也把宣傳他的思想的責任指派給弟子列列納 成了第二任古魯(即安加德古魯第三位、第四位古魯是阿馬爾?達斯 和拉姆?達斯,也都是前任古魯去世前指定的。阿克巴會見過阿爾馬? 達斯,並賜贈土地給他,也賜贈500比加土地給拉姆達斯,阿姆利則城 就是在這片土地上建立的。拉姆?達斯1518年去世,此前,任命其子阿 爾詹為第五任古魯。從這時起,古魯職位變成世襲。阿爾詹在阿姆利則 建立了金廟,作為宗教聖地,並把歷任古魯的教導編輯成錫克教經典。由 於阿爾詹對莫卧兒王朝的反叛者提供庇護/激怒了賈漢吉爾皇帝^也下令 逮捕阿爾詹並把他折磨致死。從此,錫克教與莫卧兒朝廷關係惡化。 16〇6年哈爾?戈文德繼任古魯後,開始把錫克教變成武裝集團。他自稱 真理國王,以腰佩雙劍象徵擁有宗教和世俗的全權,建立了騎兵隊伍。結 果遭到莫卧兒皇帝的鎮壓t特格?巴哈杜爾成為第九任古魯時,正是奧 朗澤布推行反動的宗教政策的時期。特格?巴哈杜爾堅決反對這種政 策,在公共集會上譴責奧朗澤布的倒行逆施。奧朗澤布命令他去德里,監 禁了他,要他改宗伊斯蘭教,遭到拒絕。奧朗澤布把他殘酷地處死。特格 巴哈杜爾臨死前指令其子戈文德辛格為繼承人。1675年,戈文德 辛格被立為第十任古魯後,積極準備與莫卧兒帝國作戰。成千上萬農民、 手工業者加入教派。在群眾推動下年戈文德辛格宣布建立錫克 教徒公社,把古魯的權力轉交公社社內部實行民主制度,所有成員一 律平等。他要求每個錫克教徒在名字上加上辛格(意為獅子)一詞,要求 人人蓄長髮長須、佩劍、穿短褲、戴梳子和鐵手鐲,是為五項教規,以此來 加強教徒的自我意識和群體觀念。戈文德辛格宣布要粉碎壓迫者莫卧 兒帝國,建立一個從白沙瓦到拉合爾的錫克教國家,這樣就舉起了錫克教 徒起義的旗幟。在他領導下,錫克教徒英勇作戰,武裝力量最多時達S萬 人,多次打敗奧朗澤布派來鎮壓的軍隊。然而^也本人1708年被帕坦人 殺害,起義受挫。他是最後一位古魯,此後不再設古魯職位。繼任的領導 人是班達。他繼續領導錫克教徒與莫卧兒帝國作戰。參加起義的下層人 民數量更多。1710年,錫克軍隊打敗莫卧兒軍,佔領了錫爾欣德全境,趕 走莫卧兒官吏和當地封建主。班達又率軍向拉合爾逼進J旦未能攻下這 座城市。莫卧兒統治者接連派大軍前來征討,錫克軍隊最終戰敗^班達被 俘並被殘酷處死。錫克教徒的起義有其進步性J旦他們被激起的宗教狂 熱妨礙了吸收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農民參加鬥爭,這是起義受挫的重要原 因。但起義只是暫時被鎮壓,錫克武裝力量化整為零續進行鬥爭。上述這些起義此起彼伏,使奧朗澤布捉襟見肘,窮於應對。更為嚴重 的是,各省省督並不是如他預期的那樣成為帝國支柱,而是各自擁兵自 立,在他去世後即不再聽從朝廷命令^處於獨立半獨立狀態。而馬拉特國 家則日益強大,開始對外擴張,佔領莫卧兒帝國在中印的大片腹地。這 樣,莫卧兒帝國幾代君主艱辛締造的統一,在18世紀上半期便又分崩離 析。印度重新回到四分五裂狀態。帝國的瓦解有經濟、政治、軍事多方面的原因。商品經濟的發展會帶 來社會矛盾的尖銳化,會削弱中央的財政、軍事實力,這是個客觀的發展 過程,不能全歸結為奧朗澤布的錯誤。但毋庸置疑的是,奧朗澤布的政策 使各種矛盾急劇地尖銳化,迅速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地步,在促使帝國的最 終瓦解上起了極為惡劣的作用。七、穆斯林王朝統治在社會方面帶來的變化在穆斯林王朝統治下^印度的教育和教育制度有一定發展,阿克巴統 治時變化尤其顯著。直到莫卧兒帝國時期,印度並沒有官辦的教育機構。教育附屬於宗 教,寺廟(佛教寺院、印度教神廟、伊斯蘭教清真寺)辦學為主,有學問的 婆羅門、佛教高僧和伊斯蘭教學者也招收弟子,私人傳授。德里蘇丹國和 莫卧兒帝國時期,印度教、伊斯蘭教都有各自的基礎教育學校和高等學 院。一般是本宗教的子弟上本宗教的學校。基礎教育學校就近招收男女 兒意入學。高等學院的學生來自不同地區。德里蘇丹國時期因對印度教 釆取壓制態度^穆斯林教育得到發展,印度教寺廟辦學受到削弱。莫卧兒 帝國時期,這種現象得到扭轉。莫卧兒君主們雖沒有建立統一的教育制 度,也沒有成立專門的教育主管機構J旦一般說對教育是重視的,在財力上 給學校以資助,不論是伊斯蘭教的還是印度教的,都鼓勵發展,對各宗教的 學者都實行積極保護的政策。因此,直到奧朗澤布實行打擊印度教的反動 政策以前,無論伊斯蘭教的教育或印度教的教育都得到了較大發展。德里、阿格拉、法特普爾一西克里、勒克瑙、安巴拉、瓜遼爾、克什米 爾、阿拉哈巴德、拉合爾、江普爾、錫爾科特等地是穆斯林高等教育中心。 教學語言是波斯語。不同的高等學校在教學研究領域方面各有專長,並 因其專長而享有盛名。如德里的沙?瓦利烏拉學院以研究傳統的生活 價值聞名,勒克瑙的法蘭吉*瑪哈爾學院以法學教育的高水平著稱。這 些學校的著名教師受到社會廣泛的尊敬。印度教的學校教學用語是梵語 或地區語言。貝拿勒斯、阿拉哈巴德、馬土臘、納迪亞、米提拉、阿底亞、斯 里那加等地是印度教高等教育的主要中心。其中貝拿勒斯的學院因在宗 教、語言、文學的研究上取得較高成就而享譽全國。基礎教育學校在城鄉 都較普遍。兒童一般5歲入學,男女並招,四年結業。如果繼續深造,再 申請進高等學院。女孩進高等學院的很少。低級種姓的女孩通常家長不 再讓其上學。高級種姓的殷富家庭一般選擇延請家庭教師,而不讓年輕 女子去學校拋頭露面。無論伊斯蘭教學校還是印度教學校,本來主要是 教授與宗教有關的課程,阿克巴規定,數學、歷史、地理等非宗教科目也要 列入教學範圍,雖未能完全實行,有些學校是實行了。這是一個重要變 化,拓展了知識傳授的範圍,對開闊學生眼界十分必要。既然教學不限於 宗教內容,有的學院吸收學生也開始打破教派界限^伊斯蘭教高等學院接 受印度教學生,印度教高等學院也招收伊斯蘭教學生。不過這種情況還 限於少數學校。兩大宗派的正統派強烈反對混合辦學。莫卧兒帝國時期, 首都和有些大城市設有圖書館。1641年阿格拉圖書館藏書有24000冊。印度婦女地位在穆斯林王朝統治下沒有得到改善。無論在印度教內 還是伊斯蘭教內,婦女都仍然是受歧視的。固然^土會上層或高種姓的婦 女由於有機會受高等教育,出了一些才智傑出的人物Jn穆斯林方面,巴 布爾的女兒高爾巴丹貝加姆著有《胡馬雍本記h胡馬雍的侄女薩莉瑪? 蘇丹娜寫了一些波斯語詩歌/澤卜溫一妮薩是阿拉伯語、波斯語學者^ 又是書法家等。她們的文化修養都達到很高水平。但整個說,女子既不 能參政,在學術、藝術領域的才華至多也只能在家內、在社會的小圈子內 顯露一下而已。女子在家庭內普遍處於依附地位。在上層社會則成為君 主、貴族、富人們的玩物或花瓶。阿克巴後宮有500嬪妃和宮女J立其普 特王公曼*辛格後宮嬪妃則達1500人。高官、貴族雖不能和君主、王公 相比J旦也都擁有眾多妻妾,女僕成群,前呼後擁。印度教中有些高級種 姓流行一夫多妻制jn孟加拉有的婆羅門種姓娶妻多少不受限制。由於 允許順婚(即高種姓男子娶低種姓女子k使一夫多妻在一些高級種姓中 成為常見現象。低級種姓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伊斯蘭教規定穆斯林男 子都可以多妻^遜尼派允許同時擁有4個妻妾^十葉派則允許更多。雖 然,這些規定都是理論上的^照規定實行的是少數,大多數還是一夫一妻, 但這些規定本身也能說明婦女地位的低下。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上層都實 行深閨制,後者更嚴格,所以上層婦女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很少。印度教 高級種姓中盛行的薩提制繼續保持,寡婦再嫁實際上被禁止。女兒出嫁 要陪上豐厚的妝奩,否則在夫家會受歧視,甚至折磨致死。窮苦人家陪不 起嫁妝,杷生女兒看成災禍,導致溺嬰盛行。童婚也與此有密切關係,因 為童婚要求的嫁妝要少得多。穆斯林婦女童婚較少,在寡婦再嫁和遺產 繼承方面較為寬鬆J旦也受到一定限制。婦女無權地位越是社會上層和 高級種姓越是突出。下層群眾由於婦女必須跟男子一起幹活謀生,顧不 了那麼多清規戒律,所以處境要好得多。薩提在下層婦女中很少實行,深 閨制則根本行不通。阿克巴雖然頒布了一些改善婦女地位的法令J旦社 會宗教習俗絕非一紙法令所能改變,何況還有不同宗教的問題,印度教正 統派認為阿克巴的法令是干涉印度教內部事務。伊斯蘭教正統派也不贊 成王權干預伊斯蘭教宗教生活。改革法令幾乎沒有效果。印度教與伊斯 蘭教歧視婦女的陋習相結合,使印度婦女所受的壓迫分外沉重。穆斯林王朝的統治對印度教種姓制是個打擊。面對新的形勢,印度 教婆羅門繼續維護種姓制度,越是面臨伊斯蘭教統治的壓力,越是力圖使 種姓制度嚴格化。然而在事實上,隨著穆斯林統治權的建立和伊斯蘭教 成為國教,婆羅門的權威已今非昔比。固然,阿克巴實行了宗教平等政 策J旦婆羅門已不可能像昔日那樣從統治者那裡得到全力支持和許多特 權。他們的土地部分被剝奪,神廟部分被拆毀,對教育和知識的壟斷權也 被打破,這樣^也們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可避免地一落千丈。剎帝利的地位 因穆斯林統治權的建立受到的影響更大。既然德里蘇丹國時期他們在中 央和省、縣的統治權全被剝奪,而且隨著統治權的丟失,對土地的占有權 也在很大程度上喪失j也們作為傳統的統治者、管理者和主要世俗封建主 的地位就受到嚴重削弱。莫卧兒統治時期吸收了一批剎帝利封建主參加 統治行列,使他們的地位有所改善J旦參與掌權的畢竟是少數人,和昔日 他們獨攬政權的局面相比,有天壌之別。婆羅門、剎帝利以往是處在社會 頂端,如今不但多數人不在頂端,還有不少人由於失去權力和財源、經濟地位下降,被迫從事低級種姓的職業。種姓制度一向由這兩個具有特權 地位的高種姓來維護^兩者勢力的削弱對種姓制度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再加上低級種姓大批改宗,而虔誠運動又公開地、廣泛地批判種姓歧視。 這一切,使種姓制度受到的衝擊比以往所受佛教的衝擊還要猛烈,要繼續 保持種姓原來的嚴格性已經沒有可能。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種姓制度的 存在發生了危機。婆羅門Y剎帝利封建主在莫卧兒帝國仍然是上層的一 部分,而在所有印度教附屬國里仍然掌權。只要他們的勢力依然存在。 就會在印度教社會裡繼續維護種姓壓迫。而且種姓制度是建立在自然經 濟的基礎上的^只要自然經濟沒有根本改變^土會仍固守成規,人口很少 流動,它的根基就仍然存在。光憑外部力量的衝擊是不足以使它動搖的。穆斯林在印度的人口逐漸增長。17世紀印度人口約15000萬,穆斯 林佔1/4左右。其居住最集中的地區是旁遮普、信德、孟加拉和今北方邦 部分地區、克什米爾河谷地區。各省省會及附近也都有相當多的穆斯林 居民。穆斯林貴族、官員、宗教上層主要是外來的察哈台突厥人,還有德 里蘇丹國留下的阿富汗人和突厥人。這兩部分人數量有限。由於改宗者 數量巨大J7世紀他們的後代已構成了印度穆斯林人口的大多數。其中 絕大部分屬於下層群眾。外來穆斯林中有部分人和改宗的穆斯林上層通 婚,逐漸融合。不過這個過程還剛剛開始。伊斯蘭教沒有種姓制度J旦等 級制度是存在的。貴族、官員、宗教上層自恃血統純正,不但輕視改宗的 下層群眾^就是改宗的上層也被他們視為庶支旁系^只配充當二等角色。 中央和省一級的統治核心主要是由外來穆斯林上層構成的。而改宗者上 層對於廣大改宗者下層群眾原來抱有的種姓偏見根深蒂固,同樣也並未 因為改換了門庭就頓時消失,所以,下層改宗者就是在伊斯蘭教內也仍然 處於種姓陰影的籠罩下。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兩大宗教由德里蘇丹時期的不平等共存轉變為莫 卧兒帝國前幾位君主時期的基本平等共存^這是個有意義的進步。兩大 宗教在文化方面、在群眾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逐漸增加了相互了解和 接近,共同點逐漸增多。然而,兩大宗教間仍存在著鴻溝,這不僅是因為 印度教上層與伊斯蘭教上層之間存在著權力和利益之爭^而且因為兩大 宗教在教義上、宗教習俗上有許多直接9牾之處^如印度教實行偶像崇 拜,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印度教崇敬母牛,伊斯蘭教禁食豬向^宰殺母 牛:印度教宗教遊行鼓樂喧天,伊斯蘭教做禮拜要保持安靜等。這些正相 反對之處很容易被雙方正統勢力利用/遍動宗教狂熱,加劇對立。所以, 即便在阿克巴的宗教平等政策下,兩大宗教也仍然是兩個社會,同在一塊 國土上生活J皮此卻有著相當程度的隔膜。如果說,阿克巴的政策是沿著 努力減少隔膜的方向前進,而且確實取得了成果,奧朗澤布的所作所為, 則是故意把宗教對立的沉渣重新攪起,使阿克巴改革的一切成果化作灰 燼。兩大宗教間鴻溝的加深對印度後來的歷史發展影響巨大,為英國殖 民統治者利用宗教矛盾提供了契機。08-8兩種文明匯合下的文學藝術(完)2017-10-21 太陽當空... 閱 9修改微信分享:德里蘇丹國和莫卧兒帝國統治在語言^學、藝術等方面給印度帶來 的影響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它使梵語、梵語文學和印度教藝術的發展受 到阻礙和削弱,因為它以波斯語代替梵語作為官方語言/波斯語文學和伊 斯蘭藝術成了受推崇、保護和促進的主體,梵語、梵語文學和印度教藝術 雖然還在一定範圍內存在和發展J旦顯然失去了原先的勢頭。另方面,它 又對印度文化藝術的發展起了豐富和促進繁榮的作用。穆斯林帶來了伊 斯蘭文化藝術^特別是已有較高發展水平的波斯文化藝術,包括語言、文 學、建築、繪畫、音樂等,給印度的文化藝術寶庫增添了新的內容、新的色 彩、新的風格,使原來就已多樣化的印度文學藝術更加豐富多彩。莫卧兒 帝國時期的發展比德里蘇丹國時期更明顯,正是在莫卧兒帝國前期,出現 了文化藝術繁榮的局面。這種繁榮的客觀條件是:德里蘇丹國前期,尤其是莫卧兒帝國前期經 濟的較大發展:14世紀,特別是16世紀以來相對統一與穩定局面的出 現:蘇菲派活動、虔誠運動和阿克巴的宗教政策推動了印度教、伊斯蘭教 兩大宗教接近的趨向:德里蘇丹和莫卧兒君主對發展文學藝術大都釆取 支持和促進的政策,以及大批波斯和中亞的學者、藝術家、工匠為躲避蒙 古人侵略集聚德里,使德里成了 13世紀後期以來穆斯林東方世界最重要 的文化中心等。文學波斯語文學在德里蘇丹國和莫卧兒君主們的積極推崇下J導 到了最突出的發展。許多因避難從波斯、中亞來的詩人、作家對這種文學 的興起起了重要作用。德里蘇丹時期最傑出的詩人是阿米爾·霍斯陸 (1253—1325年他在詩歌、散文、音樂和文藝理論等方面都有很高造 詣,是一位多產的作家。阿拉一烏德一丁 ·卡爾吉在位的二十年是他文 學生涯中最輝煌的時期。據傳屬於他的作品就有99種之多。除主要用 波斯語寫作外,有少量作品是用烏爾都語寫的。在他之前/波斯語作家、 詩人是嚴格地遵循地道的波斯風格。他創作中開始吸收印度文學的內 容、風格,為形成印度化的波斯語文學奠定了基礎。他的敘事詩《赫哲爾 故事}、《恩惠的寶庫}等,抒情詩集《青春的贈禮}等,被認為是波斯文學 的精華。他因而獲得了桂冠詩人的美名。另外的著名詩人有阿米爾·哈 桑迪哈爾維、巴德爾一烏德一丁,穆罕默德等。在散文文學方面,齊阿 納赫沙比(死於1350年)擅長寫流暢簡煉的散文。他的《鸚鵡書>和 《旅途 > 被認為是波斯語散文的名著。波斯語文學家重視歷史題材。明 哈傑一烏德一丁 ·西拉茲寫的《納西爾通史I齊亞一烏德一丁 ·巴蘭尼 寫的《菲魯茲王史記>/沙姆斯一伊一西拉傑·阿菲夫寫的《菲魯茲王朝 史:K亞希亞*賓·艾哈默德寫的《穆巴拉克王朝史》都有重要的史料價 值,成了研究德里蘇丹國歷史的主要依據。莫卧兒時期波斯語文學繼續 發展。最著名的詩人有克扎里·麥什哈迪、薩義德·賈馬勒一烏德一丁 ·烏爾菲等。最著名的史學家及其著作有:毛拉達烏德,著有《阿勒菲 史:K阿布爾·法茲爾,著有《阿克巴則例>、《阿克巴本紀I巴道尼,著有 《史乘選萃:K尼扎姆一烏德一丁 ·艾哈默德,著有《阿克巴王朝通史:K費 濟*薩爾欣迪,著有《阿克巴本記>等。其中^阿布爾·法茲爾最負盛名。 他的上述兩部著作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他還是詩人、散文作家和評論 家,在文壇上有相當地位。莫卧兒時期大量梵文的典籍、著作,包括部分 吠陀文獻、兩大史詩等都被譯成波斯語。在這方面,阿克巴起了推動作 用,是他下令這樣做的。這使外來的穆斯林學者和貴族第一次有機會接 觸印度教典籍和文學作品。梵語文學在穆斯林入侵前已呈衰落趨勢。德里蘇丹國時期,在某些 印度教王公統治的國家尚有較多作品問世。但既然梵語喪失了宮廷語言 地位,梵語文學整體上說失去了支柱,從此也就一蹶不振。一方面,梵語文學日漸衰落^另方面,印度教知識界並不打算接受波 斯語及波斯語文學。這種情況促使各地方的知識分子傾注全力普及和提 高地區語言和文學。因此J3世紀後一個突出現象是各地區語言文學的 勃興。虔誠運動的聖人們用通俗易懂的地區語言講道和寫作詩歌,對地 區語言文學的發展起了有力的促進作用。今日印度主要的地區語種除烏 爾都語外,在10世紀前後都已形成。烏爾都語是在德里蘇丹國時期形成 的。由於伊斯蘭教徒和印度教徒相互往來的種種需要,使一種共同語言 的產生有了必要和可能,這就形成了烏爾都語。它起源於德里西部的一 種由俗語演變的方言。這種方言在德里和米魯特地區已通用了幾百年^ 穆斯林到來後,吸收了波斯語因素,逐漸變得波斯化了 J旦原來的方言成 分仍部分保留。結果這種語言成了北印穆斯林的民間語言,印度教徒也 有部分人使用。各地方語文學都或多或少地繼承了梵語文學的傳統,或受了它的影 響。兩大史詩、《薄伽梵歌往世書> 以及迦梨陀娑等詩人和劇作家的精品 被各地方語的詩人、作家翻譯成地方語言。兩大史詩和往世書的內容被 加工改寫成各種作品,從其中取材創作新作品的也不勝枚舉。所以它們 的發展並非從零開始,而是有一定的起點。從它們的早中期作品中已能 看到一些較成熟之作^彳如印地語英雄史詩作品和以格比爾達斯、加耶 西、蘇爾達斯、杜勒西達斯等著名作家為代表的虔誠文學不同流派的作 品:烏爾都語傑出詩人法赫路丁 ·尼扎密、毛拉阿塞杜勒·瓦基里的敘事 詩和韻體散文以及德里詩派蘇達、密爾、達爾德和密爾·哈森四大詩人的 敘事詩:孟加拉語「孟格爾頌體詩)作品,特別是傑出詩人錢迪達斯的 《黑天頌 >:馬拉特語傑出詩人埃格那特、達索本德、杜格拉姆、斯摩勒特 ·拉姆達斯的作品等。其他語種也都各有一些有才華的詩人、作家,成就 了一批好作品。文壇上這種百花齊放的興盛局面自笈多王朝後已經好幾 百年未曾有過。建築藝術穆斯林統治帶來的藝術方面最突出的成就就要數建築和 繪畫了。印度原有的建築是橫樑式的,支柱很多,缺乏曲線美。如今保存 下來的宮殿建築極少^較多的是廟宇。由於穆斯林入侵的破壞方廟宇 留下的已不多,南方保留的較多,其中許多在農村而不在城市。今日印度 德里、阿格拉、拉合爾、木爾坦、阿拉哈巴德及其他許多城市矗立的雄偉、 壯麗的城堡、宮殿、清真寺和陵墓,都是德里蘇丹國,特別是莫卧兒帝國時 期營造的。穆斯林把從中亞、波斯帶來的伊斯蘭教建築風格運用於印度。 這些建築架構是穹窿式的,廣泛釆用拱券結構,以花卉圖案、幾何圖案和 古蘭經語句的精美雕刻為裝飾,具有優美的曲線。這種伊斯蘭教的獨特 風格,是以往印度建築所沒有的。當德里政權初建時,利用印度工匠較 多,因此在建築中保留較多印度成分。如庫特t—烏德一丁 *埃貝克在 一個印度教濕婆廟的廢墟上修建了庫瓦特一烏爾一伊斯蘭清真寺,並開 始建造庫特喊塔。伊勒圖特米什把清真寺擴大一倍,完成了尖塔建造。 新的建築式樣,特別是尖塔都是伊斯蘭教風格J旦印度建築的某些結構仍 被保留^從磚瓦和牆壁上也可明顯看到原來印度教雕刻裝飾與伊斯蘭教 雕刻裝飾並存的痕迹。卡爾吉王朝時,從中亞、波斯避難來的大批建築師 和工匠帶來了高超的伊斯蘭教建築技術,也帶來了豐富多彩的伊斯蘭教 特色。從這時起伊斯蘭風格便在印度風行開來,特別是在德里、阿格拉等 北印大城市。阿拉一烏德一丁·卡爾吉擴建了庫瓦特一烏爾一伊斯蘭清 真寺」備建了伊斯蘭風格的阿來門,使其更臻完美。另一座清真寺賈馬阿 特.哈納清真寺在蘇菲派聖人尼扎姆一烏德一丁·奧利亞的墓地上建立 起來。它完全是按照伊斯蘭教風格設計的,是次大陸最早的一座典型的 伊斯蘭風格的清真寺。圖格盧克王朝在建築方面做的事情更多^特別是 菲魯茲沙。他興建了菲魯茲巴德宮殿堡壘,還建立了許多清真寺、陵墓、 要塞和城池。不過這一時期的建築沒有卡爾吉王朝時期生動活潑,而是 較為簡樸和平淡。這與圖格盧克的正統宗教思想和較困難的財政形勢有 密切關係。賽義德王朝和洛蒂王朝由於版圖有限,政局不穩,建築方面的 建樹不大。德里蘇丹國時期,孟加拉、江普爾、馬爾華、古吉拉特及德千各 國統治者也都模仿德里蘇丹,競相興建宮殿、陵墓、清真寺。如果說在首 都德里、阿格拉建築中雖多少吸收了印度傳統因素,但伊斯蘭風格顯然占 壓倒優勢,在其他地區和其他國家,伊斯蘭教建築中吸收印度傳統成分就 多得多,以致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伊斯蘭教與印度教混合而成的不同風格。 如孟加拉由於缺乏石料,伊斯蘭建築也釆用了傳統的磚瓦式結構,其特點 是傾斜的半圓形屋頂,用琉璃磚鑲嵌,並有精細雕刻的飛檐,圖案常為蓮 花,印度傳統特色清晰可見。莫卧兒帝國時期,建築藝術達到了精美的高峰。長時期的相對和平、 昌盛以及可供利用的資源的豐富,使莫卧兒人能夠大興土木,使用貴重材 料,在藝術上精益求精。在建築風格上,伊斯蘭教和印度教藝術混合的趨 勢加強,同樣,在德里、阿格拉是伊斯蘭風格佔壓倒優勢,在地方上,則是胡馬雍墓印度教色彩較多保留。莫卧兒建築的特色是輪廓鮮明的圓頂、帶石柱的 宮殿大廳、巨形拱頂的大門和有流水的花園。建築材料來自印度各地,工 匠也是從各地招募來的。阿克巴時期到沙傑汗時期是莫卧兒帝國最繁榮 的時期^也是建築藝術最繁榮的時期。德里的胡馬雍皇陵是莫卧兒風格 發展的突出的里程碑。在這裡首次釆取雙層圓頂結構。阿克巴在阿格 拉、法特普爾一西克里、拉合爾、阿拉哈巴德都築有城堡。阿格拉城堡是 用紅砂石建造,有四個大門,氣勢恢宏。法特普爾一西克里城堡宮殿是一 個風格各異的建築物群,依山傍水,莊重美觀,主要建築材料也是紅砂石。 這一時期建築都或多或少吸收了印度建築的傳統特徵Jn方柱、棟樑、門 楣、底層平面設計、印度教雕飾圖案和耆那教建築的小閣等。甚至胡馬雍 皇陵也是使用印度教建築常用的白色大理石,而不是波斯建築常用的彩 色磚裝飾。這種融合趨勢在賈漢吉爾和沙傑汗時期繼續發展。賈漢吉爾 時期建築物數量較少J旦有兩座很突出。一是阿克巴陵墓^一是阿格拉的 伊蒂馬德一烏德一道拉(努爾*賈汗皇后的父親)墓。前者由五層由下 而上逐漸縮小的平台構成,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最高一層上有一個拱狀 的屋頂:後者完全是白色大理石建成,並鑲嵌有組成各色圖案的寶石。沙 傑汗時期莫卧兒建築在數量上、藝術上都達到頂峰。這一時期建造的宮 殿、城堡、清真寺、花園是最多的。在建築的多樣化和新穎上雖不及阿克 巴時期J旦在氣勢上,在裝飾的巧妙上,在炫耀豪華上,都遠遠勝過前一時 期。大理石被廣泛使用使建築物更富美感,更顯得壯麗。阿格拉的大清 真寺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建築。而最輝煌的建築是阿格拉的泰姬陵。這座 沙傑汗為紀念故去的愛妻穆姆塔茲*馬哈勒而修建的大理石陵墓花費了 國庫相當於450萬英鎊的錢財J631年動工,每天用工2萬餘人,直到 1653年才完成。潔白如玉的牆壁上鑲嵌著組成花卉圖案的五顏六色寶 石,對稱的尖塔烘托著輪廓優美的巨大圓頂。整個建築彷彿是在藍天白 雲間繪就的美麗的圖畫。其建築的雄偉^卜形的優美和構思的富有想像 力,都堪稱絕世佳作。無怪乎人們形象地稱它為「大理石之夢 "是「寫在 雲際的詩篇」。這是莫卧兒帝國乃至整個印度建築藝術史上最光輝的成就。德里紅堡也是沙傑汗建造的。高大的紅砂石牆內矗立著雄偉壯麗的 宮殿群。花園、水池點綴其間。在城堡宮殿建築方面未有超過此者,以至 有位作家發自心底讚歎道:「如果人間有天堂,它就在這裡「就在這裡 奧朗澤布時期,新的建築幾乎沒有了。盛開的建築藝術之花趨於凋謝。繪畫在繪畫方面,莫卧兒時期的突出發展,是細密畫的出現,形成 了新的畫派一一莫卧兒畫派。印度以往時期的繪畫可能是由於氣候潮 濕,大部分沒有保存下來,現存的只有少量壁畫。德里蘇丹國時期,因統 治者拘泥於宗教法的規定/沒有致力於發展繪畫藝術。莫卧兒人入主印 度後,突破了教法束縛,使繪畫藝術發展起來。這首先要歸功於胡馬雍和 阿克巴。胡馬雍不顧宗教戒規,聘請兩位波斯畫家米爾·薩伊德·阿利. 和赫瓦賈·阿[^土勒·薩馬德來他的宮廷^也自己和兒子阿克巴都跟兩 位老師學畫。阿克巴繼帝位後,提出為《阿米爾·哈扎姆的故事>抄本作 插圖,要這兩位畫家帶一批印度人一道工作。抄本需要1000多幅插圖, 因而完成這項工程就等於開辦一個畫家培訓班,培養印度畫家。此後,為 文學著作(包括兩大史詩的波斯文譯本)插圖逐漸流行,使一代畫家成長 起來,形成為一個生氣勃勃的莫卧兒畫派。其中,除穆斯林外,還有印度 教徒。賈漢吉爾統治時,繪畫風氣進一步興盛,從給文學著作作插圖,發 展到為集錦畫冊作畫。王公、淑女、花卉、禽獸、生活風趣、狩獵情景、戰鬥 場面都成了繪畫題材,而且很多畫是實地寫真。流傳下來的大量作品中, 有許多無論在構思上,在人物描寫的逼真和傳神上,在色彩的搭配和使用 上,都處理得恰到好處^甚稱傑作。賈漢吉爾在宮廷建立了畫廊,展示優 秀作品。他還是藝術批評家^對每位著名畫家的特點都了如指掌。主要 的印度畫家有巴薩萬、達斯萬特、桑瓦爾·達斯、比尚*達斯、馬諾哈爾、 阿加·拉扎和戈瓦爾丹等。由於繪畫大師是外請的,最初繪畫藝術顯然 是處于波斯風格的直接影響下,後來由於許多印度教徒參與學畫作畫,不 可避免地把印度的特色帶了進來,與波斯風格結合,如寫實主義、立體畫 法、釆用印度特有的印度紅、孔雀藍顏料等。這樣^就像建築藝術一樣,也 逐漸形成了印度自己的藝術風格。這種風格具有寫實主義傾向^對印度 後來繪畫藝術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沙傑汗統治時,由於他本人對建築藝 術更感興趣,對繪畫藝術興趣較小,所以繪畫藝術得到的推動不如前兩位 君主時期J旦他還是提供贊助,給畫家以支持。到奧朗澤布時期況發 生變化。奧朗澤布基於正統宗教觀念,反對伊斯蘭教徒從事繪畫、音樂^ 撤消了對繪畫藝術的贊助,把畫家趕出宮廷,使剛剛興盛的繪畫藝術遭到 嚴重挫折。18世紀只有在拉其普特印度教國家和個別伊斯蘭教國家裡^ 繪畫藝術繼續受到保護,仍有一段時期的興盛。德里蘇丹國時期,蘇菲派在其宗教活動中引進了音樂,烏里瑪是反對 的。莫卧兒時期的前幾位君主們不顧正統派的反對^邀請穆斯林音樂家、 舞蹈家來宮廷,給以贊助,鼓勵發展音樂、舞蹈。穆斯林音樂家、舞蹈家帶 來了獨具特色的伊斯蘭音樂、舞蹈另丨進了新的樂器和歌唱、表演風格。 這些新的因素逐漸與印度傳統的音樂舞蹈相融合^形成了印度新的音樂 舞蹈風格,增加了流派^使這兩門藝術都得到了豐富和提高。阿克巴時有 36名音樂家享受朝廷的資助,最著名的音樂家是坦森和巴茲巴哈杜 爾。到奧朗澤布即位後,宮廷音樂舞蹈被禁止,音樂家、舞蹈家也遭到了 和畫家同樣的命運。伊斯蘭教與印度教文學藝術互相影響與吸收是個自發而又屬必然的 過程。伊斯蘭文明和印度教文明在當時都是發展程度較高的文明,各有 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在印度接觸後必然要相互影響和襻透,使兩者都得到 豐富、提高,並在某些領域達到融合。這是一個進步現象^伊斯蘭教和印 度教的文學家、藝術家、建築師和工匠都自覺不自覺地參與了這個使人類 文明得以豐富、發展的過程,都對此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德里蘇丹和莫卧 兒君主們雖然始終以保持伊斯蘭的支配或主導地位為指導思想J旦其中 部分開明者如阿克巴大帝,自覺不自覺地奉行促進兩大文明交流和結合 的政策,對於推動這個歷史過程的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同樣是值得稱頌 的。
推薦閱讀:

【言必稱希臘 60】首先陷落的莫卧兒帝國
歷史:印度莫卧兒帝國開國刀竟是蒙古彎刀,日本刀祖與中國有關!

TAG:帝國 | 莫卧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