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鐙提升騎兵5倍戰鬥力 使歐洲進入騎士時代

中國馬鐙提升騎兵5倍戰鬥力 使歐洲進入騎士時代

核心提示:當一個騎在馬上的「騎士」使用傳統的長矛時,馬鐙把馬和騎手的全部重量變作揮刺長矛的合力,因此大大提高了長矛的衝擊力和殺傷力。如果僅僅把馬匹的質量算為重步兵的5倍,那麼在同等速度下重騎兵的衝擊能力就是步兵的6倍,更不要說機動與高度優勢了。

本文摘自:《現代快報》2013年5月6日第A31版,作者:佚名,原題為:《不起眼的中國馬鐙 將歐洲騎兵的戰鬥力提升5倍》

我國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人盡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四大發明之外我們的祖先其實還發明了一樣東西——馬鐙。這個在今天看來微不足道的東西,在一千多年前的冷兵器時代,卻意義非凡,它傳入歐洲後,甚至直接導致了孕育現代文明的騎士時代的誕生。小小的中國馬鐙是如何傳入歐洲的?它又是如何改變世界的呢?

馬鐙出現之前 歐洲的騎手經常從馬上掉下來

馬雖然出現了很久,但人依然無法用馬來代替自己的雙腿,直到馬鐙的出現。

馬鐙在亞洲一些地區也許早在公元前就已開始使用,最遲到3世紀就已經普及,但歐洲人用上馬鐙還要更晚,直到六七世紀馬鐙才得到推廣。在歐洲發現的最早的馬鐙實物,出現在公元6世紀的匈牙利阿瓦爾人的墓葬中。阿瓦爾人是來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後代。

據此有些西方學者認為,是柔然人從中國北方把馬鐙傳播到歐洲,馬鐙也因此被稱為「中國靴子」。

有西方學者認為,「中國靴子」是隨著「上帝之鞭」一起到來的,是匈奴王阿提拉入侵歐洲的產物。5世紀的學者聖傑羅姆寫道:「他們騎著疾馳的駿馬,到處屠戮,使整個世界陷入恐慌。他們行動迅速異常,令人始料不及,他們的速度之快超過了謠言傳播,不論何種宗教、哪個階層、多大年齡,甚至慟哭的嬰兒,他們都毫無憐憫之心。」

依靠勢不可當的騎兵,阿提拉的匈奴帝國曾經囊括了歐洲的絕大部分,直到大西洋沿岸,比後來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征服的土地還要廣闊。

馬鐙通過固定雙腳提供橫向穩定性,同時在馬鞍的協助下將人和馬結為一個整體,使騎兵利用馬匹的速度進行正面衝擊成為可能。羅馬人對這些匈奴人攜帶的新裝備驚異不已——歐洲人從未見過的馬鐙。當時歐洲人幾乎連馬鞍都沒有。不少騎手經常在戰鬥中失去平衡從馬上掉下來。

馬鐙出現之後 沒騎過馬的人也可以跨馬遠行

馬鐙似乎是一種非常簡單的發明,並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材料和先進的技術。但它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馬鐙,可以使一個從未騎過馬的人也可以跟優秀的騎手一樣跨馬遠行,甚至女人也可以用馬鐙騎得很好。

推薦閱讀:

馬斯卡尼《鄉村騎士》間奏曲 005
《鄉村騎士》全劇
北國騎士
古代歐洲騎士的概述[貼圖] 9

TAG:中國 | 歐洲 | 騎兵 | 戰鬥力 | 戰鬥 | 騎士 | 時代 | 提升 | 馬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