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糖尿病需要注意的幾個常見問題
1.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我國最早的古典醫書《皇帝內經》就有關於「消渴病」的記載,也就是消瘦加上煩渴。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是一種病因十分複雜的終生性疾病,是慢性的全身性代謝性疾病,其基本生理特徵是血糖水平增高,主要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或者β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血糖增高時可以出現三多一少,也就是指吃的多、喝的多,排尿多、以及體重減輕的典型癥狀,但多數患者早期癥狀並不明顯,僅在體檢或出現併發症時才被發現血糖升高,從而貽誤了治療時機。長期血糖增高會導致多器官組織損害,出現一系列併發症,如心腦血管、腎、視網膜及神經系統的病變等,嚴重時可發生急性酮酸中毒、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甚至威脅到生命。
2.血糖升高不一定意味著患有糖尿病。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徵之一,但不能因為血糖值高於正常範圍就認為自己患上了糖尿病。有很多因素可以使血糖濃度升高,但並不表現為糖尿病。
肝炎、肝硬化等各種肝臟疾病引起肝糖原儲備減少時,可出現餐後血糖一過性升高。
服用一些影響糖代謝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噻嗪類利尿劑、速尿、女性口服避孕藥、煙酸、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均可引起一過性的血糖升高。停葯後,血糖會很快恢復正常。
當進行中度或者劇烈體育運動時,肝臟中儲存的葡萄糖會釋放出來,使得血糖水平升高。
另外,血糖水平在早晨4點至8點之間顯著上升,妊娠期、月經期等也可使血糖濃度升高。
3.糖尿病的臨床表現
糖尿病的典型臨床癥狀包括口渴、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體重下降),常常稱之為「三多一少」。出現典型癥狀,常常容易提示患者去醫院就醫,通過臨床檢查發現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發病時其「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現常常非常典型,而2型糖尿病初期幾乎沒有任何自覺癥狀,或者存在一些非典型癥狀。例如,感到疲乏、勞累;視力下降、視物不清;皮膚瘙癢;手、足經常感到麻木或者刺痛;傷口癒合非常緩慢;經常或者反覆發生感染;男性發生陽痿,女性發生陰道異常乾燥;極易飢餓;噁心、嘔吐等。由於這些癥狀也可在其他疾病中出現,因此往往延誤對糖尿病患者的正確診斷。
4.糖尿病與吃糖有關嗎
這裡所指的糖,是指碳水化合物的總稱,糖又被分為多糖、雙糖、單糖。我們飲食中的米飯、饅頭、麵條、麵包、餅乾、山芋、南瓜等等所含的澱粉便是多糖,多糖類的澱粉雖然不甜,但在澱粉酶的作用之下,會被分解為單糖,而且主要是葡萄糖。葡萄糖是可以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的,但它的吸收和利用需要有胰島素的幫助。如果含澱粉或糖的食物吃得太多,再加上體力運動少,缺乏足夠的能量消耗,身體里的胰島素無法幫助多餘的糖類吸收和利用,就有可能使血中的血糖升高,甚至通過腎臟濾出成為尿糖,從而引起糖尿病的發生。
5.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
糖尿病發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不過下列因素可能會增加糖尿病發病的危險。(1)有親屬,尤其是一級親屬,患糖尿病者;(2)飲食過多而不節制,營養過剩;(3)肥胖或超重,特別是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大於25者,另外腹部肥胖者也是重要的危險因素;(4)高血壓、高血脂及早發冠心病者;(5)以往有妊娠血糖增高或巨大兒生育史,有多次流產者;(6)年齡40歲以上者。國內外資料都表明40歲以上中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較年青人顯著增高;(7)飲酒過多者。
6.肥胖的人一定會得糖尿病嗎?
目前認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誘發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也可稱為蘋果型肥胖。這種肥胖的體型像一個蘋果,肚子大,腰圍粗,四肢則較細。肥胖者的脂肪都堆積在心臟、胰腺、肝臟和腎臟周圍,容易得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壓。
據統計,肥胖者發生2型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3倍,約50%的肥胖者將來會患上糖尿病。體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危險至少增加5%。肥胖患病率越高的地區,糖尿病患病率也越高。隨著年齡增長和體力活動減少,人體肌肉與脂肪的比例也在改變。自25到75歲之間,肌肉組織逐漸減少,而脂肪組織逐漸增多,因此造成了老年人,特別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顯增多。
推薦閱讀:
※糖尿病 真的不可以徹底恢復健康嗎 ?
※[原創]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 【健康社會】
※糖尿病併發症的早期癥狀,對號對坐,看看你有嗎?
※爸媽和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在家做的運動
※【糖尿病血糖吃不高的5個飲食「解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