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得到幸福,請停止你的「中國式」付出
什麼是「中國式」付出?
家庭中,犧牲式的付出。
一個人喪失了自我,完全為了別人或者孩子而活。
這種人既壓抑,又隱忍。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還不是為了你。
這已經不是一個:一個人為了讓誰活下來就要自己去死的年代了。
犧牲自己,會讓對方的生命承受不能承受之重。不管對方是父母、是伴侶、還是孩子。
犧牲式付出,意味著傷痛,意味著不公,只要有傷痛和不公,就會希望獲得補償,這樣的心理會破壞兩人之間的關係甚至家庭關係。
犧牲的背後,是憤怒,是壓抑,是委屈,是「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
多度的犧牲不是愛,是不能承受的負擔。
很多為人子女的都聽到過媽媽這樣的抱怨: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起早貪黑都是為了你,你還這麼不懂事!
也許是舊時觀念的複製,認為母親或者女人就應該為了家庭,為了兒女犧牲自己。當然更多是母性使然,母親會愛護孩子,熱愛家庭,為了家任勞任怨,委曲求全。
總之母親這個角色總是與奉獻和犧牲聯繫在一起,但是一個人過度犧牲自己,長期讓自己受委屈,既不會讓自己感到幸福,也會讓身邊的人產生愧疚、壓抑的情緒。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從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你們可以蔭蔽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蔽他們的靈魂。
——紀伯倫《先知的靈光—孩子》
那些企圖控制孩子,那些希望以犧牲自我為條件換取孩子成功的父母,很有可能會犧牲掉孩子。
而那些給孩子自由成長空間,同時不放棄自己的追求,努力為自己奮鬥的父母,則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使得孩子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很多女性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為了伴侶也會犧牲自己。
有位男性友人近日非常苦惱,他的老婆總是動不動指責他一番。
常常以「我為了你」開頭,以「我得到了什麼」結尾。
當年他們在一個小城市生活,為了事業發展,老婆放棄了自己的正式工作,隨他來到大城市打拚。
大城市節奏比較快,兩個人都很辛苦,老婆除了忙工作還要照顧他的起居飲食。好景不長,當老公獲得事業上的晉陞,開始頻繁爭吵。女方因為一心撲在男方身上,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也沒有交新朋友,男方工作繁忙的不能陪伴他,她倍感孤單。
隨著老公事業小成,她越來越多疑,盤問行蹤,懷疑他與別的女人有染,覺得自己為了他背井離鄉,放棄工作,不值又委屈。
這使得她限於痛苦,另一半又不勝其煩。
過度犧牲,不僅是親子關係的障礙,也是婚戀關係一大殺手。
婚姻中,越是更愛自己的女性(這裡的愛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活出自我),越容易擁有一個更愛自己的伴侶與美滿的婚姻生活。
而為了家庭、伴侶、子女付出一切,犧牲一切的女性,反而會面對更多的貶抑和指責,生活不幸福。
女性不要犧牲自己,要建立起自己的價值。
一個女人,首先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然後才有其他屬性,作為妻子,或者母親的角色。
事實上,我們應該認識到:幸福是一種能力,真正的幸福感並不是來自外部的給予,而是來自自我內心深處的滋養。
不要再等待別人來斟滿自己的杯子,也不要一味地無私奉獻。如果我們能現將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滿,心滿意足,自然能將滿溢的幸福分享給周圍的人,也能快樂地接受別人的給予。
只有愛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愛他人。
(圖片源自網路)
推薦閱讀:
※中國如何在聯合國表態?聯合國里的「中國式反對票」
※「中國式陋習」司空見慣 一邊痛恨一邊隨大流
※中國式生活:梅
※中國式父母:你恨我沒關係,只要你有出息就行了
※[轉載]中國式小人的101種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