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代的香河縣令
在古代書籍戲劇中,常出現縣令這一稱謂,又稱知縣。即治理一縣地方的七品官。這做為我國封建時代統治一縣的官吏,歷代稱謂略有不同。秦漢時,轄萬戶以上的縣官稱縣令,轄萬戶以下的縣官稱縣長。唐以後,這一職位統稱縣令。宋朝時,朝廷多派中央機關的官員去做各縣的長官,稱「知某縣事」,簡稱知縣。到了明清兩代,改變了這單一的任命方法,多直接任用科舉及第者去做縣令,也稱知縣。當然也不乏由中央機關下派或由下級官員中晉陞的。
據志書載,明清兩代在香河任過知縣者計143人,其中明代60人,清代83人。人員籍貫涉及到全國十幾個省。這些人的任職情況,有的有些文字記載,有的簡略到只有名稱而已。尤其從明成化朝中期至明嘉靖朝中期60餘年間,香河縣誌竟無知縣任職的記載,令人難解。現將明清時香河部分縣令之任職簡況擇錄於此,以便世人深考。
明代香河的第一任縣令是韓琚,他乃山東人,洪武年間到任。這一時期,明軍雖然攻下了元朝大都(北京),但和元殘餘勢力的戰爭始終不斷。做為尚屬戰亂地區香河縣的地方官,任職實非易事。
在明永樂年間,有山西人王璋來香河任職。玉乃監生(曾入朝廷所設國子監讀書的人稱國子監生員,簡稱監生)出身。他擔任縣令期間,曾主持修理過被戰爭毀壞的香河縣城。
到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10月,瓦刺南侵,經土木堡之戰,虜走了英宗皇帝,其弟代宗朱祁鈺登基。在這次己巳戰亂中,香河城曾被敵軍攻破,他們搶擄財物,姦淫婦女,無惡不作,百姓慘遭蹂躪。香河城恢復後,有山東沂水人王緯到此任知縣。王乃舉人出身。他到任後,積極恢復被戰爭破壞的農業生產,重新修理殘破不堪的縣城。他的政績較為突出。
在嘉靖年間的香河知縣中,值得一提的有游新佑、劉耀武和楊應角。游縣令乃福建福州人,舉人出身,於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到任)。他為官6年,凡遇民間訴訟涉及到手下官吏的,嚴格按律例懲處,絕不姑息庇護;遇災年賑恤之事,必然親自料理。劉耀武是奉天遼陽人,舉人出身,於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接任。那時正值荒年,為了籌集賑災款,劉縣令首先拿出了自己積攢的俸銀百兩。這在封建時代的地方官吏中,已屬難能可貴。楊應角是河南桐柏人,監生出身,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到任。香河境內當時邪門左道十分猖獗,最厲害的是馬家窩人王柱,經常假扮神靈,讓徒眾簇擁至四鄉鳴鑼行騙,騙了百姓大量錢財。楊知縣不為所惑,派人捉拿法辦,殺下了左道的氣焰。
明神宗萬曆三年五月,山西高平人焦元卿到任。焦乃舉人出身。他任職後,於當年秋後便下令嚴禁囤糧者在糧市哄抬糧價,還在香河推廣紡織業。公事完畢,他還經常集中縣學生員,親自講課。一年,宦官王虎奉旨在寶坻縣查稅,路過香河,要焦知縣按朝廷巡撫欽差大臣的禮儀接待王虎。焦知縣不服,結果被王虎誣奏,焦貶職乾州。據志書載,焦知縣離職南行之時,從香河至河西務路上送行者絡繹不絕。
萬曆六年(1578年),山東濟陽人王道定做香河知縣。王字懷田,出身歲貢(明代每年或隔年由府、州、縣學選送到京師國子監讀書的廩膳生員稱歲貢。廩生要靠各地方按時補助銀、糧生活)。王在任職第二年(1579年),曾在縣衙東面隆安寺內設鐘樓一座。每日清晨,鐘聲悠揚,響徹全城。從此,東寺曉鍾成為香河八景之一。當時傳有描寫東寺曉鐘的七律詩一首:「長聞蕭寺疏鍾起,輕逐東風落枕邊。羅漢松聲應共發,觀音柏韻似相連。敲殘淡月晨光白,送盡稀星曙色玄。傳與主僧莫驚覺,還容殘夢到齊川。」知縣王道定是山東濟陽人,那地方古為齊地,從「殘夢到齊川」之句看,此詩可疑為王知縣之作品。
接替王道定的是陝西膚施人王訪。他也是個好觀光賞景的人物,於接任的當年(萬曆十年),便在香河碧波蕩漾的百家灣中遍種紅白荷藕,並刻碑一座以銘記。每到夏初,碧波之間,紅白荷花盛開,綠葉掩映,香溢數里,使香河八景之一「百灣秋月」的景色更加怡人。石碑上刻有王訪知縣的一首贊「百灣秋月」的七律詩:「郭北寒潭號百灣,亭亭千尺漢銀環。荷香十里從今始,鱗躍孤淵自古閑。搖艇花間無白日,飛觴釣後有紅顏。繼游追勝知猶我,他日重來感慨關。」
萬曆二十年(1592年),山東膠州人陳增美調任香河知縣。陳是舉人出身,任職期間,曾重修過香河的縣學,修理過城池,並建立了香河養濟院。到萬曆二十三年,江南興化人宗名世(進士出身)任後,亦能勤政廉明。他下令嚴格控制官鹽銷售價格,做到平價賣出。他還注意官府驛站的開銷和驛馬的徵用。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民眾負擔。
萬曆三十年,陝西鎮安人李垂街(進士出身)任香河知縣。在萬曆三十二年時,香河發生水患,洪水淹至城下,李縣令調動縣屬和民眾全力抗洪。洪水退後他又聯合鄰縣合力修堤築防,對縣內農田、村鎮起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後來李垂街升至刑部主事。
在明代縣令中,為創修香河縣誌做出不可磨滅貢獻的是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任縣令的沈惟炳。沈號炎洲,乃湖廣孝感人氏,進士出身。任職後,他即組織有關人士創寫《香河縣誌》。縣誌於萬曆四十八年完成,為香河縣留下了最早的一部志書。明代刊印的《香河縣誌》本在縣內已無存,值得慶幸的是,近年我縣已從南京檔案館買來影印本,為研究我縣明代以前的歷史風貌提供了重要依據。沈為縣令期間,辦事嚴明方正,並崇尚獎勵辦學。後來他官升至工部侍郎。
明代香河縣的最後一任知縣是朱帥錟。他乃陝西寧夏人,於崇禎末期到任。當時,正值闖王李自成的起義軍向京師進發。朱便利用自己的皇家宗室身分招募鄉兵訓練。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攻佔北京,明毅宗朱由檢(崇禎皇帝)弔死煤山,明朝滅亡。朱帥錟便率自己組訓的武裝退到山東德州一帶,並自封為濟王。清軍入關後,朱帥錟率部投降了清朝,被授為保定知府。後來託病辭職回原籍。
清朝香河縣的第一任知縣是呂起渭,號東海,乃遼東人,於順治元年(即明滅亡的1644年)到任。那時,由於八旗兵馬入關,香河一帶也被廣辟兵營牧場,加上滿清王公貴族官吏大量圈地佔為己有,致使大量農田被毀,人口紛紛逃亡,境內一片荒敗景象。滿清的殘酷壓迫激起香河人民的不滿和不斷反抗。呂起渭曾督令縣內武裝對反抗的人民進行鎮壓。他也因殫壓「反民」有功很快被晉陞為涇州知州。
呂於順治二年走後,由遼東正藍旗人佟風彩(號高岡)到任。其後,香河縣令一職一直頻繁調動,順治朝的十餘年內,又有遼東人方民孝、遼東人劉棟(字梁選)、遼東人劉一玿、山東寧海人曲聖凝、浙江遂安人姜調鼎(貢生出身)、福建汀州人丘應登到任。這一時期,由於八旗屯牧,香河人民大都淪為八旗佃戶,民生甚苦。雖然順治四年(1647年)曾下過罷止圈地的命令,可奏效不大。香河人民形同奴僕的生活,一直延續到康熙初年遼東人傅菊、浙江太平人林士龍在香河任職時期。
到了康熙十年(1671年)左右,陝西南鄭人溫應奇(進士出身)來香河任職之時,香河人民的境況才略有改善。在康熙八年時,朝廷曾下令要治除水澇蟲災害,遏止貪宮污吏盤剝百姓,減輕民生疾苦。十一年,又下詔禁止官員奢侈。十二年詔令鼓勵民間墾荒,十年內免稅。這一系列政策,對緩解民眾負擔起了一定作用。到了康熙十四年(1675年),山東淄川人劉深(進士出身)做香河知縣時,曾在縣內下令嚴禁圈地及清宗室在田園內殘壓佃戶。這一年,朝廷從京師調大軍乘船沿運河南下,要兩岸廣出民役在部隊路過時服務。軍船過香河之時,正值農忙時節,劉深未在農村招一工一役,而是經多方籌劃,從市井中招募了大批壯丁代勞。劉深在任三年中,又重修了《香河縣誌》,這就是香河縣誌康熙年本的由來。
清朝縣令中值得一提的還有李璋和嚴喧。李字峨廷,乃河南郾城人,進士出身。他曾於咸豐四年(1854年)和同治初年先後兩次來香河任知縣。李璋很重視培養縣學人才,他每月都要到縣書院給生員們講課,而且講求實學。嚴喧是光緒十年(1884年)到任的,何方人土不詳。據志書載,嚴縣令對縣屬官吏們要求很嚴,對訟訴案件的審判能力也很強,從未有錯判之事發生。可惜他為任不足一年便離去了。原因不詳。
清代的最後一位縣令是蔡佩珩,河南南陽人。他於宣統三年到任。只可嘆這蔡縣令任不逢時,這年正值1911年,爆發了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不久,宣統皇帝下詔退位,清朝結束。
撰寫評價歷史人物,當根據所處時代實事求是地對待,「當褒則褒,當貶則貶」。但筆者因手頭資料甚少,加上舊志中對這些人物難免有偏袒之嫌,整理之時,一嘆對這些人物只能述之大概,二怕引用志書不當有謬誤相傳之弊。望有識之士閱後能豐富內容,校正謬誤,當不勝感激。
推薦閱讀:
※韓城篇十:黨家村,明清宅
※明清廣府絲織業飛速發展 "香雲紗"風靡一時|佛山| 針織
※明清單色釉:一色純凈,勝萬彩
※古建中的明清時期石雕藝術
※潮汕明清墓葬風水淺說(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