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氣虛證
肝氣虛證;中醫研究;病因;診斷;證候分型
中醫理論認為,肝為剛臟,五行屬木,時令應春,體陰而用陽。肝內寄生相火,寓一陽生化之氣,寄居腎中真陽。其病理情況下多表現為升動無制,肝氣偏亢,久郁化火等症,「凡動皆為火」,故有「肝無虛證」說。其實則非。肝血不足、肝陰虧損臨床十分常見。然而肝之虛證既有陰血虧損之「體」不足,亦有陽氣不足之「用」衰憊。雖後世醫家很少提及,究其原因,一是由於肝的生理病理特點決定肝氣虛證臨床較少見;二是肝氣虛與脾氣虛有許多相似之處,臨床往往以脾代肝。因此,對肝氣虛證進行分析與研究,十分必要。下面就肝氣虛證之歷史淵源、病因病機、診斷等方面與同行探討如下。
1 肝氣虛證的歷史淵源 考證醫籍,肝氣虛證始見於《內經》。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丈夫……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素問·方盛衰論》云:「肝氣虛則夢見菌香花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靈樞·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諸病源候論》一書中亦提到過肝氣虛。其云:「肝氣不足,則病目不明,兩脅拘急,筋攣,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恐,如人將捕之,是肝氣之虛也,則宜補之」。宋代王懷隱在《太平聖惠方》中云:「夫肝臟虛損,氣血不榮,內傷寒冷,致以兩脅脹滿,筋脈拘攣,四肢厥逆,心腹疼痛,眼目昏暗,手足常青,胸中不利,不能太息者,是肝氣不足之候也」。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亦有記載。如張氏用升肝舒郁湯治婦女陰挺,亦治肝氣虛弱,鬱結不舒。張錫純還談到:「愚自臨證以來,凡遇肝氣虛弱,不能條達,用一切補肝之葯皆不效,重用黃芪為主。而少佐理氣之品,服之覆杯即見效驗。彼謂肝虛無補法者,原非見道之言」等等。近代名醫秦伯未、蒲輔周、劉渡舟等,在其著述或醫案中也都提及肝氣虛證。秦伯未曾言:「在肝虛證上,只重視血虛而不考慮氣虛,顯然是不全面的」。一般認為,肝的生理特點為「體陰而用陽」,肝的病理特點是「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肝以血為體,以氣為用;病理情況下,既有肝體不足之血虛,亦有肝用不及之氣虛。故而可以認為肝氣虛證是普遍和客觀存在的,應當引起臨床醫家足夠的重視。
2 肝氣虛證的病因病機 肝氣虛證臨床亦常見,其病因病機多為情志內傷,耗傷肝氣;久病體弱,他臟傷肝;勞逸失調,損傷肝氣;用藥不當,攻伐無度等所致。七情作為內傷致病因素,可傷及五臟六腑,肝主情志,首當其衝。臨床上雖無特異性,但結合考慮具備氣虛證和肝臟及經絡巡行部位的的特有癥狀,從而構成對肝氣虛證的診斷。
3 肝氣虛證的診斷 肝主筋,為罷極之本,肝氣虛則筋不能動,可見疲乏無力、易於疲勞等表現;肝氣虛則疏泄不及,屈意難伸,從而出現肝經所過部位不適,如胸脅滿悶、少腹墜脹、喜太息等;肝氣虛其疏泄失常,失於對情志的調暢則見抑鬱或煩躁等;失於對經水的調節則可見月經不調等。陳家旭把其診斷總結為應具備如下幾方面表現:具備氣虛證表現,如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舌體胖或有齒印、脈虛無力等;情緒及思維活動的改變,如抑鬱不快或煩躁不安、思維遲鈍、多夢善恐等;肝經循行部位出現不適如胸脅滿悶、喜太息、小腹墜脹;女性可出現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
4 證候分型 據肝氣虛癥狀,可歸納為筋失所養、 謀慮失司及 循經見症3組:
4.1 筋失所養 肝氣虛弱,肝用不及,不但木不疏土,精微不運,而且無力推動血行,周身因此失其所養,所傷在筋。證見神疲乏力、膝酸脛軟,其乏力有不為休息所能緩解、勞累後尤甚之特徵。甚則可見四肢麻木、爪甲枯槁無華、肢體運動不得自如等證。故有「肝者,罷極之本……其充在筋「,「疲之根源為肝」之說。
4.2 謀慮失司 《素問·靈蘭秘典論》云:「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臟陽氣升發,它能保持人體精力旺盛和情緒穩定,能使人對事物迅速做出判斷和決定。若肝氣虛弱,不得升發,則神機不運,謀慮失司,則可出現思維不敏、猶豫不決、表情淡漠、不善言語、悶悶不樂、善恐易驚、頭昏腦脹、眼朦睛迷等證。如部分老年性腦動脈硬化患者出現一系列精神癥狀,常由肝氣虛、神思不得伸展所致。
4.3 循經見症 足厥陰肝經布脅肋、行少腹而繞陰器。肝氣不足,經脈失養,可見脅痛隱隱、悠悠不止,勞累後加重,是因「勞則氣耗」。少腹或墜脹或作痛,陰囊冷縮或精少不育。在女性則見月經衍期,量少色淡,情慾低下,甚或閉經。肝氣虛之舌脈,歷代諸醫較少論及。華佗在《中藏經》中言肝氣虛:「其脈左關上沉而弱者是也」。宋代嚴用和在《濟生方》中稱:「診其脈沉細而滑者,皆虛寒之候也」,可供參考。據臨床觀察,其舌質多淡,舌苔色白,脈見沉弱,尤以左關為甚,此乃肝氣虛,疏通暢達無力,血運不暢故也。肝氣虛證廣泛地存在於臨床,且常與他證互見,如不加細辨,則易混淆。
5 鑒別診斷 5.1 肝氣虛與脾氣虛 兩者均可見乏力、舌淡、脈弱等氣虛證候。脾氣虛除出現上述癥狀外,往往兼有納呆、嘔吐、泄瀉、腹脹、食後脹甚等脾虛不運之證。甚則脾不統血而見嘔血、便黑,其形體多為消瘦。肝氣虛之患者,則多常兼見神思不得伸展及筋失所養之癥狀,如悒悒不樂、表情淡漠、猶豫不決、腿困等。雖可因木不疏上,見脘腹脹滿,但此滿都為虛滿,按之柔軟,很少見嘔、瀉等證。
5.2 肝氣虛與肝鬱 雖然兩者均有悒悒不樂、胸肋隱痛、少腹墜脹等郁滯癥狀,但肝氣虛證都是勞則郁甚,不為情志所轉移。予疏肝解郁葯無效或使其病情加重。而肝鬱者,其病情常隨情志因素而有所變化,適當運動往往使癥狀好轉,脈象多為弦。且肝氣虛證有明顯的氣虛癥狀,為肝鬱者所無。
5.3 肝氣虛與肝血虛 兩者均見肢體麻木、爪甲不華、視力減退、月經衍期等證。經云:「氣主煦之,血主濡之」。屬氣虛者.以筋腱弛縱、伸縮無力為主,每兼虛寒之象,如形寒肢冷、四肢不溫等。屬血虛者,以肢體麻木,肌肉跳動為多,常兼虛熱之象,如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等。中醫認為「氣者,人之根本也」。黃元卿強調「人之生氣不足者,十之八九」。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表現。生理上,五臟之正常功能賴五臟之氣,病理上,臟腑的功能失調,也會引起臟氣失常。肝氣虛是肝氣失常之一,是肝臟功能失調的一大病理機制,否認或忽視肝氣虛,臟腑辨證理論是不完善的。五臟皆有氣虛,惟不言肝臟,這是認識和思維上的局限。由於對肝氣虛的忽視,直接導致臨床辨證對「肝氣虛」的空白。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慢性肝炎遷延難愈的根本原因就是正虛,主要是肝氣虛。正虛不能抗邪外出,邪之久存進一步加重正虛。肝氣虛證為疾病長期發展演變後而形成的一種病理表現。總之,重視肝氣虛,既能從理論上豐富對肝病及疑難雜症的認識,又能拓展臨證思路,調補肝氣是提高慢性肝病及疑難雜症診治療效的有效途徑,也是必由之路。
推薦閱讀:
※教您如何不生病之氣虛質
※怎樣區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
※所謂脾氣虛、腎氣虛、肺氣虛、心氣虛
※10種食物對改善氣虛有益
※王清任《醫林改錯》論氣虛血瘀方活用舉隅
TAG:氣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