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嗇,俗稱小氣,也可以說是「一毛不拔」,是一種有能力資助或幫助他人卻不肯付出行動的不正常的心態。吝惜是對所有財物(包括個人與公家的)十分珍惜,不浪費的行為,是被社會所稱頌的;而吝嗇則是一種不正常的心態和行為。一、習成因素1、環境因素。 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均衡性,使人容易患得患失,心生吝嗇;其次,社會上的欺詐行為,使人與人之間戒備心理增強,即使許多人有能力幫助他人,也退避三舍;再次,若社會分配不公,人人斤斤計較,爾虞我詐,出現病態的吝嗇心理是必然的;最後,從以前的四合院、小弄堂到如今的小高層、小居室,人與人之間變得更為冷漠、吝嗇。2、人格成長。 個體早期受父母和家庭成員的影響,人格發育不良;其次,吝嗇是一種消極的自我防備,為了應付焦慮,人們會本能地建立起自我防禦機制,冷漠、吝嗇、沒有責任感便是這種機制的表現;再更廣闊的領域中,不願幫助他人、不贍養老人、遺棄女嬰、不關心周圍事物等,使得人與人之間關係淡漠,感情疏遠,社會風氣也受到極大影響。二、自我調適1、認知領悟。2、充實生活。3、環境感染。1.自私性:吝嗇的人非常計較個人得失,碰到事情總怕自己吃虧,對個人利益絲毫不能讓步。總是高估別人,低估自己,永不知足,因而也具有貪婪小氣之心。例如果戈理筆下的守財奴潑留希金,就是個既貪婪又吝嗇、形似乞丐實為富豪的怪物,他拚命地搜刮財富,寧可放在倉庫里讓它霉爛,也不願救濟農夫,甚至他的親人。請看這段描寫:「奶油麵包和睡衣,他感激地收下了,對於女兒,卻沒有一點回送的物事,亞歷山特拉·斯台班諾夫娜就只好這麼空空地回家」。2.冷漠性:吝嗇的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財富與利益,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可以六親不認,對別人的苦楚表現得冷漠無情,毫無憐憫之意,甚至落井下石。3.封閉性:吝嗇的人很少參加社交活動,也不關心周圍的事物,不願意幫助別人。因此他們很少有知心朋友,遇到困難也難以得到別人的幫助。1.社會資源的分配與佔有不均衡:社會競爭激烈,社會財富佔有的不確定性使人產生對現實的焦慮心理,今天你可能很富有,明天說不定就傾家蕩產。這種不確定使人容易患得患失,心生吝嗇。2.社會存在欺詐行為:社會上的欺詐,人與人之間報有強烈的戒備心理,使得很多人即使有能力幫助(資助)別人,也退避三舍。3.社會價值觀:社會價值觀就是我們所說的社會風氣。如果社會風氣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相信吝嗇的會少很多。如若社會分配不公,人人斤斤計較,爾虞我詐,那麼出現病態的吝嗇心理是必然的。4.社會隔絕:以前大家住在四合院、小弄堂裡面,經常是晝不閉戶、夜不鎖門,鄰里關係非常融洽;而現在民居設計都是高層、小高層,大家各自呆在自己的小居室里,也滋生了人的冷漠、吝嗇之心。造成吝嗇心理的主觀因素1.吝嗇是個體早期人格發展不良的產物: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和家庭成員的吝嗇行為對孩子往往有直接的言傳身教作用。同時,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也會影響孩子的人格。2.吝嗇是一種消極的自我防備:焦慮是人的行為的基本能力。為了應付焦慮,人們會本能地建立起自我防禦機制。冷漠、吝嗇、沒有責任感就是這種機制的表現。3.個人缺乏責任感:由於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吝嗇行為也不再限於財物,而是擴展到更廣闊的領域:不願幫助他人、不贍養老人、遺棄女嬰、不關心周圍事物等。使得人與人之間關係淡漠,感情疏遠,社會風氣也受到極大的影響。具體表現由於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民收入普遍增加,像葛朗台,潑留希金那樣典型的吝嗇鬼、守財奴在當今已很少見,吝嗇行為也不再限於財物,而是擴展到更廣闊的領域。當今吝嗇行為有如下表現:1.不願借錢借物給人。如今有一個獨特的現象,越是大城市,越是收入高的地區,人們就越吝嗇、越計較個人的得失;而在邊遠的山區村寨,人們的收入水平很低,卻樂意幫助鄉鄰。有人認為大城市的居民來自東西南北,已沒有鄉下人固有的那種鄉里鄉情。城市居民收入的有限性和生活高消費值,使一些人對周圍的人與事變得非常小心謹慎,他們從不輕易向人許諾與施捨。在美國已出現AA制,也許是經濟平等,保持獨立的一種做法,但是也滋生了吝嗇、冷淡、自私的心理。2.不贍養老人。"老有所養,老有善終"、"孝順父母",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可是現在有些做兒子的,相互推諉、不承擔贍養父母的義務,這多見於農村多子女家庭。例如四川一位八旬老人,養育五個兒女,可是兒女在父親喪失勞動能力後,一個也不願贍養,致使老人沿街乞討,露宿街頭。老漢的子女個個怕吃虧,完全忘記了自己應負的責任,其中長子的示範作用是很重要的,長子吝嗇小氣必然影響其餘兄弟姐妹。另外,在一些養父子關係中,也存在不贍養老人的情況。有些父母自己沒有生育能力,從別處抱養一個孩子,待其長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就不顧父母的養育之恩,而將老人遺棄。3.遺棄女嬰。中國社會歷來有重男輕女的觀念,"生兒弄璋,育女弄瓦"。於是乎有些人就只想生一個兒子,有的產前做B超,不是兒子就做"人流";有的生一女嬰後,就將她遺棄在路旁,好再生育兒子;有的把兒子視作寶貝,把女兒當作累贅。這實質上是一種感情上的吝嗇心理。4.重衣食不重教化。現在有些家長在生活上對孩子關照得無微不至,高級食品、衣服玩具,不管價錢有多高,都捨得去買,唯獨不願給孩子以精神上的教化。這反映了一些人素質的低下,也屬一種社會病態行為。5.不關心周圍的事物。有些人遇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損款、讓座的助人之事他不做;遇到別人有難,他不幫;遇到歹徒他不上。這種吝嗇之人已近乎麻木不仁的冷血動物。危害性首先,它破壞了人類所固有的仁愛之心、同情之心。"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就在於人具有社會性,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各種互助關係,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是人類美好的屬性。吝嗇之人極度自私,不給別人任何幫助,將人的本性降格為動物般的本性。吝嗇破壞了人類美好的社會關係、倫理關係與道德關係。吝嗇之人也必將受到社會的譴責與遺棄。其次,物質與精神上的吝嗇心理將會對一些社會成員造成精神及肉體上的傷害。試想,被子女拋棄的老人,被父母遺棄的女娃,他們將會面對什麼生活?一個被父母重養輕教長大的孩子,他們的靈魂又是多麼的空虛?一個面臨困境向他人伸出求援之手的人,得到的只是白眼,他的心裡有多痛苦?作為人,實在不該有吝嗇之心。自我調適吝嗇心理破壞了人類所固有的仁愛之心、同情之心,將會在物質上與精神上對一些社會成員造成精神及肉體的傷害。親朋好友有困難不幫助是物質上的吝嗇,生了兒子當寶貝生了女兒當累贅,這是感情上的吝嗇。我們應該想辦法儘力消除這些社會病態行為。1.領悟法:從精神上思考,領悟吝嗇的錯誤。人活在世上,需要錢,但更需要親情與友誼。小氣冷漠,只會割斷親情,使自己成為孤家寡人。過去曾經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不必縈繞心頭,要理智地看待。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拉別人一把,日後自己有難處,才能得到他人的關心。2.充實信仰:一個有崇高信仰的人,將會把瑣碎的蠅頭小利看淡。好的信仰將會使人的價值觀得到提升,靈魂得到凈化。3.扳依宗教法: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提倡揚善除惡。例如佛教就告誡人們多積陰德,來世有報;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多做好事,多資助困難之人,菩薩是可以看到的;善良之人必定心想事成,不育者將有子嗣,經營者將帶來永昌,百姓人家將無病無災等等。我國港澳台地區、東亞及世界各地有不少虔誠的教徒都大力資助社會慈善事業,做了不少好事。宗教是一種信仰,具有助人的暗示作用能消除人的吝嗇心理。福特的「吝嗇」與慷慨作者:崔修建 邁克是紐約一家小報的普通記者,他非常敬佩當時事業正如日中天的「汽車大王」福特,很想從福特那裡學到一些成功的經驗。 一個周末,邁克正在一家不大的酒店與幾位朋友小酌。忽然,他眼前一亮,只見幾位身份顯赫的企業家正從一個房間里走出,其中一位正是福特。他手裡拿著一張菜單徑直走向那位服務生,微笑道:「小夥子,你再算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一點兒誤差。」 年輕的服務生飛快地瞟了一眼那菜單上的一串數字,很自信地回答:「尊敬的福特先生,沒有錯啊。」 「請別著急,你再仔細算一算。」福特宴請的那幾位企業家已朝門口走去,他卻很有耐心地站在櫃檯前。 看著福特那認真的樣子,年輕的服務生沒有再核算,而是不以為然道:「是的,因為零錢準備得很少,我便多收了您50美分,但我認為像您這樣富有的人是肯定不會在意的。」 「恰恰相反,我非常在意。」福特很堅決地糾正道。 「那就算您付給我的小費吧。」服務生被福特的斤斤計較搞得有些難為情了,忙給自己找了一個擺脫尷尬的借口。 「不,小費我已經付給您了,這50美分是您應該給我的零頭。」福特固執地堅持道。 服務生只得低頭花上一番工夫湊夠了50美分,滿懷歉意地遞到一臉坦然的福特手中,而此時,福特宴請的朋友已坐到了車子里了。 看著福特快步離去的背影,年輕的服務生低聲嘀咕了一句:「真是太小氣了,連50美分也這麼看重。」 「不,小夥子,你說錯了,他絕對是個慷慨的人。」目睹了剛才那幕情景的邁克抑制不住激動地站了起來。 「他是一個慷慨的人?」服務生一臉的困惑不解。 「是的,他剛剛向慈善機構一次捐出5000萬美元的善款。」邁克拿出一張兩周前的報紙,將上面的一則報道指給服務生看。 「可是他剛才……」服務生仍不明白如此大方的福特,為什麼還要當著那麼多朋友的面,去計較那區區的50美分。 「他懂得認真地對待屬於自己的每一分錢,懂得取回屬於自己的50美分和慷慨捐贈出5000萬美元,是同樣值得重視的。」就在福特這一看似不經意的小事中,邁克忽然領悟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成功經驗,那就是——沒有任何理由不認真地對待眼前的每一件事,無論它多麼重大還是多麼微小。 後來,經過多年艱苦的打拚,邁克終於成為美國報界的名家,而那位服務生也成了芝加哥一家五星級酒店的老闆。多年後,兩人再次邂逅,一開口,他們便不約而同地感慨起當年的幸運——沒錯,是福特教他們走上了成功之路。 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只注意到那些成功者所取得的輝煌業績,卻很少留意他們的一些瑣碎小事,其實那裡面正蘊藏著成功的秘訣。福特「吝嗇」與慷慨的故事,再次提醒我們:對於自己應得的金錢,即使再少也要努力爭取。同樣的道理,對於應該付出的金錢,即使再多,也絕不吝嗇。透視吝嗇症 吝嗇是一種極端自私的表現。其實任何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不為自己打算的人很少,但通常在人際交往中,要做到公私兼顧並不困難。所謂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人敬你一分,你回敬三分,這當然好,回敬一分,也不為過。如果盡想讓人敬你,而你不回敬,這就會遭到「吝嗇」的評價。吝嗇的價值觀是很明確的,尤其是對金錢、財富的一毛不拔。 有的吝嗇者往往很會算計,自己儘可能少付出,多獲得;有些吝嗇者,知道這樣不好,有損於人際關係,因此採取不付出,也不接受別人的恩賜,只讓別人求我,我不求人的策略。其實這兩種情況都是孤立自己,是不利於社會生存的習性。有人明白這樣不好,但一遇到付出時就情不自禁地吝嗇起來,顯得處處小氣不大方。而有人不明白,甚至以為這是應該的為人之道。既不以此為羞,也從不理會他人的議論。無論是明白不明白,那不過是認識上的差距,但這種行為的影響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明白人」自責自疚的心理多些,「不明白的人」落得個安逸,我行我素。 單就吝嗇而言,不能構成一種病,無論是心理病還是精神病中都不存在什麼「吝嗇症」之說,但如作為某種病的表現還是可能的。如精神病中的偏執病可能有極度吝嗇的表現,特別是在腦器質病者,也有此情況發生,但他們根本沒有自知,吝嗇是受病態妄想所支配的。人們常說被什麼事沖昏了頭腦,所謂沖昏頭腦,就是意識變得狹窄起來,在該人的思想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只知道收穫,而付出是一種痛苦,甚至是很大的痛苦。有一部外國小說,描寫主人公的吝嗇,生怕櫃里的酒被人喝掉,於是把一瓶毒酒放在酒櫃中。沒想到在急劇憤怒時,以酒壓愁、自己誤服了毒酒而身亡。這故事就證明吝嗇者的意識是狹窄的。 在心理症中,有沒有強迫吝嗇?按理是可以有的,因為強迫症的概念明確指出:本人不願有這種想法或行為,但他無法控制住這種想法和行為,並為這些而十分痛苦不安。如強迫想些下流的事,強迫數數,強迫洗手等。如何判斷你的吝嗇是不是強迫症,除此一條概念外,還要根據其它條件特別是性格基礎來定。一般說來,凡患強迫症的人,其人格多有優柔寡斷,循規蹈矩,生活刻板單調,情感比較貧乏,守舊拘謹,教條審慎等特點,如果你自己也解釋不出自己為什麼這樣吝嗇,並為吝嗇而自責自貶乃至深惡痛絕時,還是請您去看看心理醫生為好,如果真是強迫症,做些必要的分析治療或許可能有所改善。圖安迪:離岸慈善的中國夢
《中國慈善家》
我有話說
圖安迪(Andy Toles)
1863年12月10日,也就是150年前,西雅圖僅有幾百居民。就在這一天,西雅圖推出了第一份報紙——《西雅圖公報》。這份報紙頭條新聞的標題是「錢的價值」。人們經常會問,這個人的財產(比如他的房子)值多少錢?而文章說,我們應該問的是「這個人的錢值多少?」這個問題聽起來有些令人困惑。不是一美元值一美元、一元人民幣值一元人民幣嗎?
金錢的數額並不能決定它對一個人的價值。相反,人對金錢的利用方式決定了它的價值。「如果只是自私、吝嗇、小氣、虛榮和傲慢的狀態,即便這個人擁有100萬美元,他也並不富裕。」西雅圖歷史上的第一篇新聞報道最後說,如果一個人的錢帶來了慷慨和公共精神,那麼雖然只有幾百元,這個人也是富有的。最後一句直到現在也依然真切:「你只有了解了這個人的心,而不是他的口袋,才能知道他的價值有多少。」
在我西雅圖辦公室的窗戶外,能夠看到太空針塔(Space Needle),在它的邊上就是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總部,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基金會,資產總額達到了360億美元。比爾·蓋茨還擁有650億美元,將來幾乎將全部被注入這個基金會。蓋茨和他的朋友沃倫·巴菲特正在推進一項「捐贈誓約」(Giving Pledge)活動,鼓勵所有的億萬富翁承諾至少將其一半的財富捐贈給慈善機構。這個基金會和捐贈誓約活動起源於一個多世紀前出現的西雅圖精神,渴望給予孩子們最好的東西。這兩人都認為,給下一代留下巨額財富往往會傷害他們。
慈善事業走向全球
從廣義上講,慈善是自願地將私人財富分配給公共利益。慈善事業包括教育、救災、環保、公共健康和扶貧。最後,所有的個人財富(除去損失或者消耗的之外)將用於捐贈。人生最重要的問題是,我應該消耗多少財富和我應該將剩餘的財富給誰。作為財富規劃顧問,我們願意幫助客戶解決這些問題。
慈善事業顧問的數量越來越多:寫遺囑和信託安排的律師、提供法律法規指導的專家、跟蹤和報告數字的會計師、指導投資決定的財富管理者、衡量公眾利益的社會科學家、為社會事業融資的私人銀行家、各位慈善家等等。
英國律師、國際慈善捐贈報告的編輯之一克萊夫·卡特彼爾(Clive Cutbill)警告說,那些不明白慈善事業現狀的專業人士可能會失去客戶對他們的信任,甚至失去服務客戶的機會。國際慈善顧問協會正在通過對其成員的教育和開展相關的合作,幫助專業人士避免這種危險。
信息時代和即時全球通信已經縮小了我們的星球,並且擴大了慈善家的捐助範圍。因此,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慈善捐贈也將越來越多地跨越國界。慈善捐助最常用的工具是私人基金會(PF)。根據美國國家慈善統計中心的統計數據,在美國,僅2010年就有大約12萬個私人基金會,合共持有超過5800億美元的資產。
雖然私人基金會是超富裕人士的熱門選擇,但另一種工具也正在越來越受到全球富裕人士的歡迎。捐贈人指導基金(DAF)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戰略。根據美國全國慈善信託的數據,它已經佔到了美國所有慈善捐助額的3%。就捐贈人指導基金而言,金錢或財產贈予給社區基金會,由其持有並投資,直到捐贈者指示將其慈善賬戶的部分資產轉移給某個特定的慈善機構。
其他蓄勢待發並且獲得普遍注意力的趨勢還有社會創投和慈善創投。社會創投企業經營的業務通常把社會或者公共利益作為其主要目標;而慈善創投在進行金融資本投資的同時,往往需要投資時間、專業知識和個人影響力。這些企業通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有時與非營利性組織擁有聯繫。在這場全球性的運動中,其中的領導者之一就是總部位於西雅圖的Social Venture Partners International 公司。
中國慈善百花怒放
中國的潛力是驚人的。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邁向經濟霸權的過程中,每天創造著165個新的百萬富翁。根據胡潤百富的統計數據,有超過100萬中國人擁有至少1000萬元人民幣(約合160 萬美元)。這是一個相對年輕的人群,平均年齡為39歲。胡潤的研究發現,中國億萬富翁的人數位列世界第二,有260個中國人的資產超過了100億元人民幣(約合16億美元)。
然而,這些數字並不能反映中國慈善環境在過去10年中的迅猛發展,也不會限制捐贈的巨大潛力和不可避免的上升趨勢。有兩個因素將推動這種增長:一是中國第一代富裕人士的財富轉移;二是中國非營利性基礎設施的發展。
即便擁有慷慨的心,在進行大筆捐款前,也需要穩健的非營利性部門或公民社會。雖然去年中國擁有近50萬合法註冊的非營利性組織,但是這些組織的數量和規模需要在未來幾年實現大幅增長。法學教授卡拉·西蒙(Karla Simon)在她的新書《中國的公民社會》中追溯了這段歷史,並對未來的趨勢發表了具有深度的見解,特別是在法律和監管環境方面。
慈善事業正在更深入、更廣泛地進入中國的社會框架和文化:從胡潤慈善榜到中國慈善獎(民政部於2005年推出,是政府對慈善家的最高獎項);從李連杰和壹基金的年度慈善論壇到2010年建立的中國基金會中心(旨在提高透明度和公正性);從非營利性組織孵化器項目到《中國慈善家》月刊雜誌;從北京光華慈善基金會在青年創業教育的獲獎案例到以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的智慧來培訓中國非營利組織的官員。這些還僅僅是開胃菜,這個偉大的國家一定會追尋著這樣的味道繼續發展下去。
離岸慈善的中國夢
慈善顧問機構需要注意到(在某些情況下作出計劃)客戶獲得收益的司法管轄區和捐贈接受者的司法管轄區。通過適當的規劃,中國的富裕人士可以利用離岸世界,在管理和稅收事宜上實現更大的靈活性和更高的效率。離岸捐贈人指導基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台,可以發揮捐贈領域的創造力和創新行為。
對中國的富裕人士來說,完全國內的環境(國內收入/國內捐贈)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沒有吸引力。根據胡潤百富的報告,在中國的百萬富翁中,有1/3正在進行離岸投資,更多人計劃在未來三年內這樣做。這些投資者普遍尋求財富的安全性和多樣化。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估計,去年來自中國的投資總額達到了2250億美元。假設這些投資者最終將這些資產或它們收入的一部分捐給慈善機構,那麼離岸捐贈人指導基金(通常與離岸、以營利為目的的控股公司和離岸家族信託基金相關)可以是一種理想的工具。穩健和複雜離岸規劃領域的機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好過。
在《西雅圖公報》發表那句關於錢的價值的名言的一個半世紀後,一項調查發現,西雅圖是美國最慷慨的城市。比爾·蓋茨並不是唯一的原因。
30年前,我所在律師事務所的創始人Chi-Dooh(Skip)Li擁有一個夢想,就是減輕中美洲地區農村的貧窮狀況。Skip擁有充滿驚奇的一生,他通過Agros International行善無數,這些故事都被寫入了最近出版的《Buy This Land》這本書中。Agros和蓋茨基金會僅僅是兩個例子,它們展示了《西雅圖公報》創刊號中所倡導的精神,這種精神深深紮根於西雅圖乃至整個地球上。
中國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2011年財富報告對中國的百萬富翁有著這樣一段描述:「他們想要獲得高品質的生活。物質享受和社會地位不再能夠讓他們感到滿足。品質意味著擁有滿意的精神生活。中國的富裕人士正致力於更多地支持慈善事業和社會福利問題。」在未來的日子裡,慈善一定會在中國蓬勃發展。慷慨的精神也將發揚光大。愛心將一代又一代地傳遞下去。
【人物介紹】
圖安迪(Andy Toles):西雅圖Ellis,Li & Mckinstry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國際慈善顧問協會的中國代表,專長於為擁有高資產凈值的富裕人士提供信託、地產和商務規劃以及慈善捐助的多面複雜的戰略諮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