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的態度解讀「中國夢」
編者按:習近平同志提出「中國夢」,對炎黃子孫是極大的鼓舞。「中國夢」的深刻內涵是什麼?應當怎樣科學地解讀「中國夢」?中國人應當怎樣實現「中國夢」?帶著這些問題,本刊專訪了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
正確認識「中國夢」的本質內涵
記者:近期以來,媒體對「中國夢」的解讀熱情高漲,發表了不少有見地的好文章,很多學者和領導幹部以及社會各界都在不同層面,從不同角度,對「中國夢」進行了多元解讀,形成了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良好氛圍。但其中也有一些對「中國夢」認識上的分歧。您認為「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什麼?
石仲泉:我看到,近期對中國夢的解讀風風火火。這是一個好事情。「中國夢」既有國家之夢,也有個人之夢;既有長遠之夢,也有近期之夢;既有宏大抱負之夢,也有溫馨康樂之夢;既有專家學者的理論闡述,也有老百姓的通俗宣講等等。各人經歷、視野和文化底蘊不同,其解讀眾說紛紜,見仁見智,琳琅滿目。這說明「中國夢」有很大的包容量,能調動最廣泛的群眾參與,具有高度的凝聚力,釋放出了巨大的正能量。
首先,我們要釐清一個概念:「中國夢」是發展戰略,但不是理論形態。現在各個部門、各方面媒體都在大力宣傳「中國夢」,這個積極性很好。但是要堅持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文風。最近,有的文章在解讀「中國夢」的時候試圖把「中國夢」建構成像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樣的理論體系。作為學術問題,當然可以自由研討,但這又不單純是學術問題,有極強的政治性和嚴肅性,因此應慎之又慎。因此,我認為這樣做不妥。宣傳的熱情要肯定、要保護,但宣傳一定要把飽滿的政治熱情同科學的求是精神結合起來。
我不贊成上述做法的原因有三。第一,「中國夢」這個稱謂不是理論形態的稱謂。凡理論形態,都屬於理論概念層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比如,我們講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都是抽象概念的集合體。而「中國夢」這個稱謂,顯然不是這個層面的抽象概念。它是一個對我們國家的發展戰略和奮鬥目標的形象表述。說「中國夢」不是理論形態的稱謂,並不是說新的中央領導沒有理論創新,也不是說不能構建新的理論。這是兩碼事,不要攪和。與時俱進,從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理論創新的建構,當然可以。我只是說「中國夢」這個稱謂不適宜用於做創新理論形態的表述。說「中國夢」不是理論形態的稱謂,也不是說不需要加強對「中國夢」的宣傳。作為戰略思想,作為凝聚民族力量的奮鬥目標,當然可以而且應當加大宣傳力度,這無可非議。因此,也不要將這兩個問題混為一談。這裡絲毫沒有不贊成加強「中國夢」宣傳的意思。第二,構建新的理論形態,需要時間沉澱和實踐檢驗,是一段歷史經驗的總結,而不是理論概念的推演。就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說,作為指導思想的每個理論,都是那段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都經歷了一段歷史過程。毛澤東思想,從初步形成到科學的概念稱謂提出,再到其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整整15年時間。鄧小平理論,從鄧小平成為黨的第二代領導核心,到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再到十五大提出「鄧小平理論」概念,正式明確為黨的指導思想,則經過了19年。「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江澤民任黨的總書記到第三代領導集體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十六大將其提升為黨的指導思想,也有13年。科學發展觀,從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任職,到2003年提出這個科學稱謂,再到十八大明確為指導思想,也有10年。第三,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十八大換屆後上任才半年時間,「中國夢」這個戰略思想提出還不到半年,許多思想還沒有展開。既然理論是實踐經驗的總結,那麼新的理論就應當是新的實踐經驗的總結。實踐還在發展,對實踐經驗的總結還需要有一個過程。因此,這就需要有時間在解決實踐提出的新問題、新矛盾的過程中來總結經驗和積累認識。只有到了一定時候,實踐經驗豐富了,理論認識成熟了,就會水到渠成,實至名歸。到那時,想不總結、不概括都不可能了。瓜熟蒂落,自然會進行從實踐上升為理論的新飛躍。如果現在硬要去拼湊理論體系,就不能不是將過去講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一些內容重新組裝攢在一起。這就很難有很多具有原創性的新內容。弄得不好,會變成炒理論概念、搭理論積木的文字遊戲。這無論從哪方面說,都不是在釋放正能量。
明確「逐夢」戰略和路線圖
記者:要正確認識中國夢,除了在思想上廓清迷霧之外,還要了解「逐夢」目標的形成。中國共產黨的90多年的歷史雖然是追逐「中國夢」的歷史,但提出「逐夢」的戰略目標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而真正制定「逐夢」的科學發展戰略又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請您介紹一下「逐夢」戰略和路線圖。
石仲泉:「逐夢」的科學發展戰略,首先由鄧小平提出,隨後由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黨中央來不斷推進和實施,並在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明確化。黨的十八大指出,我們黨擔負著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這就是說,從現在起,已經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奮鬥了90多年的中國共產黨,還肩負著三大歷史重任。這三大歷史重任實際上以此前的發展戰略為基礎繪製了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路線圖。從宏觀而言,它可分解為四個大階段,這裡先看前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未來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小康社會,是鄧小平在1979年底用「小康」一詞形象描述「中國式的現代化」之後在1981年提出的。1984年3月,他將小康社會與國家的發展戰略聯在一起,視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概念。1987年3月以後,他多次指出:從1981年開始到20世紀末,花20年時間,翻兩番,達到小康水平。在這個基礎上花50年時間,再翻兩番,達到人均4000美元。那意味著到下個世紀中葉,可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黨的十三大將鄧小平的這個構想概括為「三步走」發展戰略。十四大進一步提出,在20世紀90年代實現達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發展目標;再經過20年努力,到建黨100周年時,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完整的制度;到21世紀中葉建國100周年,達到第三步發展目標,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我們國家在1997年提前3年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任務後,黨的十五大提出在21世紀前半葉的新「三步走」發展戰略,要求21世紀第一個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10年努力,到建黨100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快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紀中葉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對鄧小平第三步發展戰略的具體化。黨的十六大宣布,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十六大昭告全黨: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此後再繼續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報告還明確提出如何從「總體小康」提升為「全面小康」的戰略部署和實現途徑。
由於經濟社會的持續、平穩、快速發展,黨的十七大到十八大,又提出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十八大提出堅決確保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收入分配差距縮小,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各方面要取得新的跨越發展。到2020年建黨100年之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族復興中國夢的第一個奮鬥目標就會實現。
第二階段:在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就提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鬥目標。改革開放30多年來,推進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構想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奮鬥目標的求實和深化。
一是鄧小平對毛澤東時代發展戰略目標的調整。鄧小平自1979年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後,首先對1960年代的「兩步走」戰略步驟開始調整。他說:「我們開了個大口,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後來改了個口,叫中國式的現代化,就是把標準放低一點。」到20世紀末「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這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最低目標」。隨後,他又對21世紀中葉的戰略目標進行調整,由原來提出的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改為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從1987年3月始,他說:我們「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然後在下世紀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時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這就是我們的戰略目標,這就是我們的雄心壯志」。戰略目標的重大變化,主要考慮到國家基礎弱、底子薄的實際狀況,也進一步認識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趕上世界發達國家的艱巨性和長期性,這是實事求是指導思想的具體表現。
二是以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鄧小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深化和豐富了實現小康社會的第二步戰略部署。十四大明確了到建黨100年時,將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十五大和十六大在強調21世紀中葉建國10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時,明確了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奮鬥目標。十七大再次強調到本世紀中葉建國100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使我國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於上述黨代表大會明確的奮鬥目標,十八大進一步將推進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看作黨的歷史重任。這就進一步提升了它的目標性。
第三階段:在本世紀中葉以後,全面實現現代化。對於在本世紀中葉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以後的發展戰略,在目前的黨代表大會文獻中均沒有涉及。但是中國還要繼續前進,奮鬥目標是什麼?需要心中有數。
毛澤東早在1954年一屆人大會議上就說,準備在幾個五年計劃之內,將我們現在這樣一個經濟上文化上落後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的偉大國家。經過困難時期,到1962年初七千人大會講話時就比較清醒了。他指出:中國的人口多,底子薄,經濟落後,要使生產力很大地發展起來,趕上和超過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沒有100多年時間我看是不行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過撥亂反正,明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是黨和國家的頭等任務,鄧小平最初在講發展戰略時還是認為幾十年內可以接近世界上發達國家水平。他在1982年8月會見外賓時說:在達到小康水平以後,「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時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此後三四年內,他還是講,只有到那時接近了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才是發生大變化,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有如上述,1987年3月後,他降低了第三步發展戰略目標,將此前講的到21世紀中葉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改為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個變化與當時正在準備的十三大報告有關。十三大報告全篇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立論的根據。對國情的重新思考,對於我國未來的發展戰略目標不能不作調整。
既然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那麼在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之後,是否就圓了民族復興中國夢呢?我以為還沒有。因為那時只是基本實現現代化,而沒有完全實現現代化;只是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因此,聯繫到毛澤東和鄧小平的上述構想,在本世紀中葉以後,繼續奮鬥,努力接近、趕上和超過世界發達國家,應當是「逐夢」的第三個發展階段。顯然,這是一個更長遠的目標。因此,十八大將推進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包括在基本實現化後的進一步全面實現現代化,列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
這個發展階段的具體目標和時間表,在建黨100年之後到迎接新中國成立100年之前會明確起來的
民族復興與「中國夢」的內在聯繫
記者:放眼歷史長河,如果說「逐夢」的前三個發展階段,都是在為中國夢大廈一層一層地蓋樓,那麼第四階段要實現民族復興的奮鬥目標則是封頂。民族復興號召的提出與「中國夢」之間有哪些內在聯繫?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如何?
石仲泉:21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求和信念愈益強烈。它集中地反映在黨的重要文獻中。2001年慶祝建黨80周年講話指出:我們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創了正確道路,希望廣大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2002年十六大報告強調:我們黨必須堅定地站在時代潮流前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007年十七大報告繼續強調,建黨以來,我們黨就勇敢地擔當地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繼續承擔好這個歷史使命。2008年胡錦濤在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30周年大會上講話號召全黨,要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努力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011年慶祝建黨90周年講話進一步指出:今天,一個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中國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13億中國人民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滿懷信心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是這種強烈的使命感,十八大報告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明確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十八大以後,習近平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看作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並概括為中國夢。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宣示。
記者:既然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是黨的政治宣示和歷史重任,那麼它的科學含義是什麼?怎樣才能實現?
石仲泉: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明確三個問題:
第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般地說,不是要恢復古代中國鼎盛時期的疆域版圖。歷史過去幾百年,疆域沿革變化很大。我國遵守通行的國際法律法規,不可能去改變現在各國的疆域。1989年5月,鄧小平與戈爾巴喬夫談到近代中國自鴉片戰爭後遭受10幾個列強侵略奴役的情況,曆數了從中國得利最大的日本和沙俄侵略中國的歷史。然後,他說:講清歷史問題對解決遺留問題有好處。但是,「歷史帳講了,這些問題一風吹」,「結束過去,開闢未來」。鄧小平的這個胸懷是正確對待歷史的科學態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決不是恢復過去的疆域版圖。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多次重申,中國永遠不稱霸,不侵略別國。因此,那種對我們國家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散布「中國威脅論」的言論是沒有根據的。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們也決不容許別的國家無理挑釁。對於我們國家的神聖領土和領海,一寸也不能丟。
第二,我們講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要使中華民族躋身於先進民族行列,為人類作出貢獻的份額盡量增大。比如科技水平,當代中國科技的總體水平肯定比古代中國要高出許多,但是當代中國科技的總體水平與當代世界發達國家科技的總體水平相比卻落後許多,因而對人類貢獻的份額比起古代中國來小了許多。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要象當代發達國家那樣對人類的貢獻占很大份額。毛澤東在上個世紀說:六億人口的國家,在地球上只有一個,就是我們。過去人家看我們不起是有理由的。因為你沒有什麼貢獻。我們這個國家要建設起來,完全改變過去100多年落後的那種狀況,趕上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你趕不上,那你就不那麼十分偉大。經過許多年,應該趕過人家,這是一種責任。「如果不是這樣,那我們中華民族就對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們對人類的貢獻就不大」,「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我國現在的人口翻了一番多,對人類的貢獻要更大,任務就更加艱巨。這就是說,我們所講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主要是在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率的意義上講的。這是它的要義。當然,要像古代中國盛世那樣達到一半以上,也不一定現實。但與我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比率大體相當,乃至超過一些,還是有可能的。毛澤東那時也講過:「中國是一個大國,它的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它對人類的貢獻是不符合它的人口比重的。將來這種狀況會改變的」。這就是要求我們國家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率與我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比率大體相當。既然如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不僅僅是復興歷史盛世,更重要的,或者準確地說,是超越歷史盛世。
第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長期艱苦奮鬥的歷史過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有著輝煌燦爛的前景,也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移的奮鬥目標,但這又是一個長期艱苦奮鬥的歷史過程。按照黨和國家目前的規劃,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後,儘管趕上和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但與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相比還有不小差距。根據有關方面計算,目前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相當於日本的10%。半個世紀後,我國的經濟總量即使超過最發達國家,但如果用10幾億人口一除,講人均指標,其差距還是很大的。換言之,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率仍然有限。因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非常長期的歷史過程。鄧小平指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應當是與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同步的過程。這就是說,它是需要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不斷接力奮鬥的更偉大的愚公移山工程。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十八大報告說得好: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一定能變成現實。
築牢「中國夢」的四大基石
記者:「中國夢」就像一座宏偉的高樓大廈。萬丈高樓憑地起,蓋樓首先要打牢根基,正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您認為我們應該築牢「中國夢」的基石?
石仲泉:「中國夢」既然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怎樣實現這個夢想呢?習近平同志在人代會的閉幕會上講了「三個必須」。一是必須走中國道路,二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三是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是從最高的宏觀層面,也即頂層設計角度講的。將其具體化,我以為,要堅持以下四點。
一要堅持信仰宗旨。十八大報告講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第一條講理論信仰,第二條講黨的宗旨。有的解讀將其視為兩個孤立的問題,其實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側面或兩個維度。理論信仰是從形而上的世界觀這個抽象層面講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從形而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具體層面講的。或者說,一個是理論維度,一個是實踐維度。我們講要信仰馬克思主義理論,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就是唯物史觀,即群眾史觀。毛澤東講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個論斷,只要辯證的解讀,而不去片面地鑽牛角尖,我以為不存在什麼問題。既然如此,如果從信仰角度說,將人民奉為上帝,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這個信仰是真誠的,有理論支撐。商家宣傳的「顧客就是上帝」,如果基於信奉馬克思主義理論而真誠的對待顧客,那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許多商家將其當作虛假的廣告詞,那就不屑一顧了。同樣地,我們共產黨的幹部,如果不像這類商家那樣來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群眾史觀,就應當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心實意地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謀最大利益。習近平同志講道:「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這也是將兩者統一起來了。很難想像,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沒有堅定信仰的人,能夠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能夠真心實意地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謀最大利益。因此,實踐「中國夢」,追逐和實現「中國夢」, 一定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信仰,一定要堅持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偉大宗旨。
一要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根本支點。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就是通過改革開放,才巍然屹立在亞洲東方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繼續向前發展進步的奮鬥目標。中國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改革開放,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更離不開改革開放。要實現民族復興,說白了,就是在、也只能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大競爭、大搏弈過程中來實現。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處於世界之外,也不是處於世界的邊緣,而是身臨世界大國的大競爭、大搏弈舞台的中心。不改革、不開放已經不可能了。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順應者昌,逆轉者亡,倒退沒有任何出路,只能是死路一條。改革,無論經濟體制改革還是政治體制改革,都進入了攻堅階段,進入了「深水區」,更需要勇於前行。應當像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講的「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這裡講的,「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並不是提倡李逵式的魯莽,而是要有勇於探索、勇於改革的精神狀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家能有這麼大的發展進步,就是堅持了鄧小平提倡的「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的改革精神。鄧小平還講道:「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怕什麼,堅持這種態度就不要緊,就不會犯大錯誤。」鄧小平講的這兩個方面,實質上就是既積極又穩妥。一個時期,將鄧小平講的「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同「積極穩妥」對立起來,是曲解了鄧小平的思想。當下,廣大幹部和群眾對改革充滿期待,更應當像鄧小平那樣,以大無畏精神,積極穩妥地「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向前推進政治領域、經濟領域和其他各個領域的改革。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定會有一個新的飛躍,民族復興的偉業定會有更加燦爛的願景。改革開放既是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三要堅持反腐倡廉。腐敗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社會問題。只要有私有制和私有觀念存在,只要公權力得不到有效的制衡和監督,就會產生腐敗。現階段的社會主義不可能消滅私有制和私有觀念,產生腐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像這些年接連查處的一批省部級、司局級、縣處級,乃至科級官員,都肆無忌憚地大搞權錢尋租、權色交易,卻是令人震驚的。腐敗現象高發勢頭得不到有效遏制,既嚴重損壞了黨和國家的聲譽,也在日益摧毀人們的信仰信念。十八大報告指出: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我以為,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確確實實的危險。許多老黨員、老幹部,乃至許多年輕人都在為黨和國家的前途擔憂。按照鄧小平的說法,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我們的黨和國家就會發生另一個方面的變質。既然腐敗問題嚴重地威脅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那還何論什麼民族復興呢?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中國夢」就很可能成為美麗的夢想。十八大指出: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決查處大案要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不管涉及什麼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我們衷心希望十八大的這個決策落到實處,以雷霆萬鈞之勢堅持反腐敗鬥爭。這就需要加大制度建設力度,堵塞制度漏洞,努力做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儘早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制度體系,儘快呈現老百姓所企盼的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和諧局面。只有這樣,「中國夢」才能成為激勵全國人民的強大精神動力,中華民族復興的偉業才會經過若干代中華兒女的持續奮鬥由美麗夢想變成美麗現實。
一要堅持艱苦奮鬥。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既有著輝煌燦爛的前景,也是我們黨矢志不移的奮鬥目標,但這又是一個長期艱苦奮鬥的過程。因為從目前的戰略步驟來說,第一步就是十八大明確宣布的在建黨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未來10年的奮鬥目標。第二步就是到本世紀中葉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十八大報告宣布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三步就是在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以後,繼續奮鬥,接近和達到世界上最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毛澤東、鄧小平曾經提出過的奮鬥目標。如果到本世紀中葉是基本實現現代化,還不是全面實現現代化。那麼,要全面實現現代化,達到最發達國家水平,就會成為本世紀中葉以後的第三步奮鬥目標。這是21世紀下半葉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實現的。只有這個目標實現之後,才談得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問題。到那時,如果達到了最發達國家水平,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率也大體與我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大體相當,就可以自豪地宣布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如果儘管趕上了最發達國家水平,但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率還沒有達到與我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大體相當的比率,那就還要繼續奮鬥。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太大,一講人均水平,一講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率,可能就還有不小距離。因此,既使達到了最發達國家水平,還不能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完全劃等號。
從以上意義上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究竟有多長?鄧小平說: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很可能是與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同步的過程。為什麼會這麼長呢?要考慮到歷史發展的艱巨性,甚至會有反覆性。誰能保證以後歷史不會出現新的折騰?誰能說今後就不會發生戰爭?不希望折騰,不希望打仗,這是我們的良好願望。但歷史的發展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需要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不斷接力奮鬥的愚公移山工程。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這就是說,我們要艱苦奮鬥、頑強奮鬥、不懈奮鬥。
(轉自《領導文萃》2013年8月下半月「高端訪談」 記者 程冠軍)
推薦閱讀:
※談談嫁給加拿大男人的中國女人:大多數都是醜女?
※中國官員形象60年變遷【圖
※2017中國人婚戀觀調查報告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敢愛不敢說 中國同性戀者處境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