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扇博物館:工業與博物之間

中國扇博物館建立的緣起是基於杭州的老字號王星記扇子。雖然更近於手工藝,卻以工業命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展館所在。展館於2010年10月開館,選址於京杭大運河杭州段拱宸橋橋西,前身是杭一棉通益公紗廠。

儘管扇博物館在解說上一直強調:扇骨與扇面本身的材質在重要性與歷史價值上並不亞於扇面上的書畫;籌備期間,除徐悲鴻的《松蔭飲馬》設色紙本扇面、文徵明的《行書七言詩》金箋扇面、藍瑛的《仿王蒙筆意》設色金箋扇面外,館方也在幾次拍賣會上拍到了一批頗具歷史價值的扇骨,但在陳列上臨到摺扇展區仍是以扇面為主。

倘若按照傳統博物館的概念去"尋寶",這座博物館的民間味道或許會令人失望。展館最終並不想刻意掩飾自己的工房味道。2011年,扇博物館的東側開放了由原杭一棉三號廠房改建而成的"手工藝活態展示館",幾乎每天都有專門為兒童準備的手工製作活動。因效益等原因,王星記在杭州的廠房近年遷址已達5次,運河工業館的這些手工藝現場演示,實際上才是它最珍貴的"館藏"。

杭州扇業祖師殿石匾

清代;長350厘米,寬90厘米,厚10厘米

這塊"祖師殿"石匾被列為中國扇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該石匾取材青石,重量超過1噸,匾上"祖師殿"三字為正楷,每個字都是41厘米見方的陽雕。至今為止,全國各地還沒有發現過除此以外有關扇業會館的文物。

該石匾的歷史據信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杭扇發展於南宋,那時城裡有條兩里多長的扇子巷,是制扇作坊的集中地。據考證,"扇子巷"位於現今杭州中山中路東側的一條巷子中,從鼓樓一直延伸至清泰街一帶。與之相伴的還有一祖廟巷,巷中建有各種行業會館,其中扇業會館最大。時至明清,杭扇發展更為鼎盛,明清時期杭州的制扇業已達到頂峰,作坊有50餘家,工人有5000多名。林芳兒、張子元、舒蓮記、王星記等都是前店後廠的生產經營方式。只是扇業會館後來被毀,光緒十四年(1888)才又在杭州下興忠巷33號的舊址上重建了會館。扇業會館是磚木結構建築,三進,進入石庫門,正面一座戲台,院落地面用石板砌成,四周遍植樹木。第二進,左右兩側為兩層木結構樓房,正中是大屋檐平房,為扇業祖師殿,祖師殿正中為扇業祖師"齊紈"的塑像(據傳,"齊紈"為周代一路諸侯)。

1949年後,扇業會館被改建為下興忠巷小學。20世紀80年代,會館內建造了上城區教委宿舍,後門祖廟巷18號也增建了杭州紅旗彩印廠宿舍。1995年,杭州中河路要架天橋,會館也即將被拆除。最終將這塊石匾保護下來的是原杭州市王星記扇廠的副廠長毛維東,她設法將石匾暫存於杭州碑林,直至2009年中國扇博物館建成。

玉版扇"山水"

當代;長31厘米,寬19厘米

玉版扇為古竹扇之一種,據載晚清文學家俞樾得此扇,愛不釋手,取名為玉版扇。俞的弟子王廷鼎在《杖扇新錄》中寫道:"玉版扇:浙之括蒼山多巨竹,有圍至二尺外者。碧湖之民能截而剖之,取其里闊五六寸、長尺許,熨之使平,其形上寬下稍殺,用紅木,或明角、玳瑁,雕刻為柄,裝以為扇,兩面可鐫書畫。徐花農太史曾購置之,以奉曲園師。師愛其形制新巧,色白潤如玉,因題為"玉版扇"。"

王廷鼎,字夢嶶,江蘇震澤平望鎮人。據稱,王廷鼎弱冠時,曾化名參加天試科考,中元甲第三名探花,後離職而去,長住杭州。又在清朝同治四年考中浙江鄉試舉人,曾經出任浙江縣丞。王廷鼎以不修邊幅,又遭到當時同事猜忌,被主管部門評議、處分。罷官後著有大量詩文,尤其精心研究古訓及古文聲韻之學,又善於書畫醫理,名重江浙,歿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僅40餘歲。王廷鼎身後留有《紫薇花館詩稿》,但最著名的著作還是那本堪稱半本"扇譜"的《杖扇新錄》。

玉版扇這種因風雅而留名的古扇至今仍在四川墊江有生產,又名"竹簧扇"。

《百將圖》全棕黑紙扇

清代;陳益齋彩繪;長29.5厘米,扇展52厘米

這是王星記保存的最早的一把扇子,是清代的全棕黑紙扇,扇骨由棕竹製成,扇面為柿漆黑紙面,以《水滸傳》中108名梁山好漢為題材,由陳益齋繪製。

陳益齋為王星記創始人、王星齋岳父。王星齋出身於三代扇業工匠之家,自小隨父學做扇子,藝成後在杭州三聖橋錢部記扇子作坊做砂磨工。陳益齋在附近開設一貼花制扇作坊,專為"舒蓮記"老扇庄加工製作高級泥金花扇。貼花是加工泥金扇面的一道主要工序,陳益齋一家人都是貼花能手。陳益齋將自己的長女陳英許配給王星齋,婚後夫妻二人在其岳父幫助下又自立扇庄,作品很快遠銷京、津。北京的榮寶齋、天津的華錦成,都是王星齋多年老客戶。王星齋在杭的作坊也搬進祖廟巷,僱工人數50~60人。王星記扇庄與生產著名黑白花扇的張子元扇庄、舒蓮記扇庄,並稱為杭州扇業的三大名庄。

舒蓮記老闆舒青蓮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捐銀千兩買了一個道台官銜,幾乎壟斷官府所需之扇。王星齋改變經營方針,撇開高級花扇,面向市民,生產經久耐用、浸水而不走樣的黑紙扇。這種黑紙扇後來成了傳統名扇中最著名的品種。

根據目前發現的史料,黑紙扇起源於明中期,鼎盛於清末和民國時期,名聲大噪則始於王星記。王星記的黑紙扇加工共計86道工序,有"一把扇子半把傘"的美稱。扇面使用桑皮紙,其韌性非宣紙可比,其黑源於煤炭,再塗以柿子經發酵之後形成的柿漆。據載當年王星齋檢查成扇的標準為:把扇子先放到水裡浸4小時,取出後要求堅固如新、光澤不變;然後再放到太陽下暴晒4小時,要求平整如初,不翹不裂。王星齋本是砂磨工出身,有著高超的砂磨技藝。一把扇子光有好扇骨與好扇面,只成扇坯,扇坯若有瑕疵,經高手磨砂,可予以矯正。砂磨包括烤坯、刮手、烘膠、補疵、打磨等步驟,是制扇最後一道工序,成扇級別的高低在此一舉。王星記傳統黑紙扇以雲、貴原始森林野生棕竹為扇骨。不同於一般竹子的空心,棕竹是實心的;外表看並無細密紋路,刨去表面竹皮之後,就露出裡頭天然的細紋。

隨著王星齋不斷在扇骨、扇面的材質以及裝飾上做文章,往日處於"末流"的黑紙扇登堂入室,成了權貴專享的奢侈品,也在此後百年的時間裡成為"杭扇"的標誌。清代學者王廷鼎在《杖扇新錄》記載:"此扇本為仆隸庸人所執,嘉道間士商尚不入手,同光後忽行於士大夫家,近則王公大臣爭用之矣。"杭州黑紙扇與蘇州白紙扇的區別在於:黑紙扇是用韌性很強的桑皮紙和柿漆直接糊在扇骨上、不能更換,白紙扇的扇面與扇骨分別製成,再另行裝配而成;黑紙扇的扇骨多而密,邊薄而輕巧;白紙扇的扇骨邊厚而莊重,骨少而疏鬆。

由於黑紙扇扇面不能拆卸,繪畫時必須要在專業的畫板上,把打開的扇子用夾子固定平整後才能進行創作。上色也極為講究,既要覆蓋力強,又不能畫得太厚,否則無法收扇,即使收了扇子,折襇的畫面也會破裂落粉。因此人物的臉部、魚、鳥、獸的點睛處應避開折紋。題詩落款時則必須順著摺痕寫,常見布局有"單行長雙行短"。

拉燙西湖20景檀香扇

當代;王星記;長42厘米,扇展75厘米

檀香扇屬於摺扇的一種,因扇骨採用檀香木製成,故名"檀香扇"。檀香扇始於20世紀20年代,最初見於蘇州,據說蘇州製作檀香扇的第一個作坊是"張多記"。1929年春,陳英在王星齋病逝後帶領幼子王子清在杭州太平坊大街開設店面,因避"王星齋"名諱而改名為"王星記",並以"三星"商標註冊,同時推出了正時尚的檀香扇,不久便掌握了杭州和蘇州各式檀香扇的經銷權。檀香扇上畫面多以杭州西湖風景為題也是源於此時,早期也多冠以"玉帶"、"雙峰"、"西泠"等名稱。

最初的檀香扇與如今的形態頗為不同,更近似以檀香木製作扇骨的普通摺扇,而且多為男用。後來檀香扇的形態逐漸發生變化,扇長由男扇的九寸五分縮短為女扇的五寸三、六寸三、七寸三分等,扇骨由疏而闊變為多而密,男扇骨子分16根和18根兩種,女扇變為24根、30根、34根三種,扇的絹面由占扇長的6/10縮為3/10,扇骨外露部分由占扇長的3/10增加到7/10。其中"西泠"就特指一種業內行話為"倒扇"的檀香扇,這種檀香扇面反比扇篾外露部分短,因其絹面展開造型如橋,故以杭州"西泠橋"命名。傳統的檀香扇用料非常考究,必須採用印度老山檀香木。在20世紀40年代的香港,一把王星記扇庄出產的檀香扇可以調換檀香一斤。

龔扇"無量佛"

民國;長35厘米,寬27厘米

龔扇"昭君"

當代;龔瑤妤製作;長35厘米,寬27厘米

龔扇為蜀中名扇,堪稱千金難求的扇中極品。目前中國扇博物館共藏有4把。

龔扇由清代龔爵五創造。19世紀末,還是自貢鹽場一位工人的龔爵五看見一位樂山商人手中持有一把非常漂亮的竹扇,心裡羨慕不已,於是自己動手,創製出以他的姓氏為名的"龔扇"。他選用劃成細如絹絲的竹絲編成細篾竹絲扇,扇面上有"福祿壽喜"等字形或"喜鵲鬧梅"圖,深受人們喜愛。光緒末年,四川"勸業道"周孝懷主張振興百業,在全省評選優質手工藝品,龔爵五編的竹絲團扇和成都鹵漆、梁平竹簾一起獲獎。龔爵五的兒子龔雨璋進一步把名家畫稿織入竹絲扇。據說一位鉅賈拿來一幅張大千畫的仕女圖,要求在畫中人手執的紈扇扇面上隱現仕女肖像,龔雨璋嘔心瀝血反覆試驗,終於編成,從此龔扇聞名遐邇。

龔扇是工藝竹編扇,呈桃形,直徑約26厘米,選用陰山歲竹為原料。從備料制絲到編織都是一雙手和一把刀的全手工操作,用薄0.01~0.02毫米的竹絲對照名家字畫,用700~2000根以上的竹絲根據設計圖稿慢慢編成。正面對光看,扇面現白色,花鳥忽隱忽現於朦朧中;向左側視,花紋閃青色,樹葉現白色;向右側視,花紋現白色,樹葉閃青色。

龔扇第四代傳人龔道勇和龔菊芬把竹絲的直徑從0.025毫米縮小到0.01~0.015毫米,使得編織的扇面更輕薄,更透明。目前龔扇技藝已傳至第五代傳人龔瑤妤。中國扇博物館收藏的《昭君》曾經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示會上獲銅獎。


推薦閱讀: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璽印精品
從徐州博物館館藏看兩漢玉文化
民族博物館_中國科普博覽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中國畫(明代)
元 王淵 花卉卷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TAG:中國 | 工業 | 博物館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