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聯合國「思想實驗室」講中國邏輯

王義桅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2小時前

尊敬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女士,教科文執行局主席李炳鉉大使,中宣部庄榮文副部長,尊敬的各國使節,專家學者,女士們,先生們:

感謝主辦方邀請,祝賀主題為「通過對話讓世界更美好」的首屆信使論壇的召開!很榮幸在此闡述中國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在中國,幾乎人人都用微信。我的微信名「一葦」,除了發音與我名字「義桅」相近外,源自《詩經》「誰謂河廣,一葦渡之」——我父親的名字「國風」同樣源自《詩經》,也來自古印度達摩祖師「一葦渡江」的故事,還源於法國思想界帕斯卡爾(Pascal)「人是一顆有思想的蘆葦」(?l』homme est un roseau de la pensée?)。這種複合性,也是中華文明兼收並蓄、融會貫通的寫照。

人啊,儘管你有思想,畢竟是脆弱的!所以不同於英文「我」永遠大寫「I」,中文裡的「我」是頂著著「羊」才「義」(義),因為羊是柔弱的,讓柔弱變成堅強,你就有成人之美(羊大為美),這就是孔子傳統思想的「義」,所以我父親給我取名「義桅」——正義的桅杆。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與達而達人」。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了,將7億多人脫貧致富,占聯合國脫貧貢獻的七成以上,現在通過「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幫助其他國家脫貧致富,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也希望別國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共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就是中國之義!

圖:中國在1960年代幫助巴基斯坦修建的卡拉崑崙公路,犧牲了七百多中國建設者

圖:蒙內鐵路紀念碑

內羅畢終點站

謹此紀念肯亞鐵路一百二十年歷史

肯亞與鐵路之緣遊走在昨日的幻想與今日認識到世界發展的理性之間。歷史上,對我們國家存在貢獻最大的,仍然是鐵路。鐵路對我們國家商業、政治、宗教和文化的影響,前所未有。

內羅畢終點站,是肯亞鐵路發展上輝煌的明珠。它的美,不僅在於它是一件宏大的藝術品,也不僅僅在於它為旅客提供的尊享服務,而在於它是一個對未來肯亞繁榮的承諾。

車站主體是一座高20米的建築,外形恰似兩合分別來自蒙巴薩和馬拉巴方向的柴油機車相會於此。車站設有客運區域、調度中心、運營辦公室以及附屬。

在這裡,一條偉大的現代鐵路將取代曾經行駛在這片大地上傳奇般的蒸汽機車,改變目的地之間顛簸的旅途,告別經常脫軌、擁抱大地的米軌。

肯亞共和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間的承諾與合作,加上三萬當地人民和三千中國人民組成的建設團隊的同心協力,讓標軌鐵路項目提前十八個月交付完工。肯亞鐵路局、監理諮詢聯合體和中國路橋的團隊協作,很好地詮釋了只要相信自己並且有鍥而不捨的信念與決心,一切皆有可能的真理。

我們讚美這條鐵路,它連通各國,造福於民。

向讓夢想變成現實的人們,致敬!

本紀念碑與2017年5月31日由肯亞共和國總統與國防部隊總司令UHURU KENYATTA,C.G.H閣下揭幕 見證蒙內標軌鐵路正式開通運營

為什麼沒有用中國的新絲綢之路說法,而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是復興古絲綢之路嗎?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非常輝煌。歐洲傳教士蓋群英在漫長的絲綢之路旅程中如此記述:「寬而深的車轍分分合合,猶如江面上的渦流。在這條路上,無數人走過了幾千年,形成了一條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流……」1453年,奧斯曼帝國崛起,把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的橋樑切斷了(史稱「奧斯曼之牆」),歐洲人被迫走向海洋,從而改變了整個世界格局,變成了西方中心的時代,海洋主導的世界,開創海洋型全球化。這種全球化,正如《共產黨宣言》描繪的,其實是畸形全球化:「正像它使農村從屬於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於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於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世界夜晚燈光圖

「絲綢之路」作為商路和文明交流之路源自漢代張騫「鑿空之旅」,但直到1877年才由德國人李希霍芬命名。他之所以提出這個概念,想要復興絲綢之路,是為德國從地緣政治上的歐亞地區的博弈擴張尋找理論借口,帶有地緣政治的擴張和殖民主義的印記。所以中國沒有用「絲綢之路」的概念,而是中國特色的說法「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統稱「一帶一路」。

為改變近代大陸從屬於海洋的海洋型全球化局面,讓內陸地區尋找海洋,許多國家都提出過絲綢之路復興計劃,振興歐亞大陸。早在1936年,提出「絲綢之路」概念的德國人李希霍芬的學生、瑞典人斯文·赫定出版《絲綢之路》一書,就曾預測:「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條交通幹線(絲綢之路)是穿越整箇舊世界的最長的路。從文化-歷史的觀點看,這是聯結地球上存在過的各民族和各大陸的最重要的紐帶。……中國政府如能使絲綢之路重新復甦,並使用現代交通手段,必將對人類有所貢獻,同時也為自己樹起一座豐碑。」他並且推斷,「中國人重新開通絲綢之路之日就是這個古老民族復興之時。」

情形果然如他所言。中國並非復興古老絲綢之路的首創者,恰恰相反,是後來者,但正開創國際合作新篇章。

早在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宣布啟動為期10年的「綜合研究絲綢之路——對話之路」項目,旨在促進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改善歐亞大陸各國人民之間的關係。此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圍繞「絲綢之路」問題舉辦眾多活動,諸如科學考察、國際學術研討會、有關文物展覽會、「絲綢之路」旅遊推介會等,激發了國際社會對「絲綢之路」的興趣。

2008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發起「絲綢之路復興計劃」。該計劃由230個項目組成,執行期限為2008~2014年,投資總額430億美元,目的是改善古絲綢之路等歐亞大陸通道的公路、鐵路、港口、通關等軟硬體條件,使2000年前的絲綢之路重現輝煌。俄羅斯、伊朗、土耳其、中國等19國參加,擬建立6條運輸走廊,包括中國至歐洲、俄羅斯至南亞,以及中東鐵路和公路的建設體系等。

因此,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學習借鑒了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路文明對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歐亞大陸橋」在內的許多理念,進行時代化、大眾化。

「一帶一路」最初翻譯為「One Belt and One Road」,讓外國朋友困惑不已:首先是「帶」( Belt),紛紛說這跟「腰帶」什麼關係?其次,就一條?我們國家在不在「一帶一路」裡面呢?其三,一帶指陸上,一路指海上,陸上不通修路造橋情有可原,海上本來就是開闊的,修什麼路(Road)哇?

雖然後來翻譯為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困惑仍然。「一帶」是指陸上的,「一路」是指海上的。海上本來就開闊的,修什麼路哇!這是筆者在伊朗講「一帶一路」時遇到的問題。

看來,「一帶一路」要超越修路造橋的角度理解。在中文裡,路是與道聯繫在一起的,道是什麼呢?《古蘭經》里有句話:

(「真主讓我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一帶一路的路就是真主說的正確的道路!大家還記得那句聖訓吧:

(求知,哪怕遠在中國)

一帶一路就是中國最大的學問了!在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站福建泉州市有座海上交通博物館,門口擺放摩洛哥大航海家白圖泰的雕塑,一進去牆上就寫作這句聖訓。

筆者當時繼續說道,各種古老文明思想是相通的。比如,《古蘭經》里也有類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

意思是,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相互認識。也就是說,「不同」是人這些不同的民族和部落了解彼此的動力,而不是衝突的原因。

秉承這種理念,筆者前年出版《世界是通的》一書。其中寫道,「一帶一路」,全稱叫「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有三個關鍵詞,第一個是「21世紀」。「一帶一路」首先是由鐵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氣管道、輸電線路、通信網路組成的綜合性立體互聯互通的交通網路,其核心詞是互聯互通——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鮮明體現21世紀特色。

第二個講「帶」,是經濟帶經濟走廊與經濟發展帶,是中國改革開放模式經驗的體現。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哈薩克,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的題為《弘揚人民友誼共創美好未來》重要演講。在演講中,習近平指出,「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由此,中國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首次被提出。

第三個講「路」。中國人有句話:要致富先修路,要快速修高速。在中國,「路」還不是一般的路,是道路,「路」只是實現「道」的一種方式。「道」怎麼說的呢?《道德經》第42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今天的道就是命運共同體。因此,「一帶一路」不是一條,而是很多很多條,大家都有份,因為它是開放的、包容的。

通過說文解字,就不難明白,「一帶一路」四個字可謂濃縮了中國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經驗、一百七十多年來中國探索找到符合自身國情發展道路或曰現代化經驗,以及五千年文明智慧,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現代化和連續不斷文明三重魅力的綜合展示,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但這個中國特色越來越對別的國家產生吸引力,具有世界意義。

圖:一帶一路受到世界歡迎的寫照:中國人、中國項目進入模里西斯、斯里蘭卡貨幣

中醫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一帶一路的關鍵詞是互聯互通,這與中醫強調「打通任督二脈」的智慧如出一轍。

用愛因斯坦公式表達一帶一路:

E=MC2

E: Europe

M: Mutual Connectivity

C2: China multiplies Eurasian Continent

圖:五通希臘神廟示意

《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指出: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交流合作、媒體合作、青年和婦女交往、志願者服務等,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擴大相互間留學生規模,開展合作辦學,中國每年向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沿線國家間互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節、電視周和圖書展等活動,合作開展廣播影視劇精品創作及翻譯,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共同開展世界遺產的聯合保護工作。深化沿線國家間人才交流合作。

加強旅遊合作,擴大旅遊規模,互辦旅遊推廣周、宣傳月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國際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提高沿線各國遊客簽證便利化水平。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郵輪旅遊合作。積極開展體育交流活動,支持沿線國家申辦重大國際體育賽事。

強化與周邊國家在傳染病疫情信息溝通、防治技術交流、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為有關國家提供醫療援助和應急醫療救助,在婦幼健康、殘疾人康復以及艾滋病、結核、瘧疾等主要傳染病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擴大在傳統醫藥領域的合作。

加強科技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進科技人員交流,合作開展重大科技攻關,共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整合現有資源,積極開拓和推進與沿線國家在青年就業、創業培訓、職業技能開發、社會保障管理服務、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關心領域的務實合作。

充分發揮政黨、議會交往的橋樑作用,加強沿線國家之間立法機構、主要黨派和政治組織的友好往來。開展城市交流合作,歡迎沿線國家重要城市之間互結友好城市,以人文交流為重點,突出務實合作,形成更多鮮活的合作範例。歡迎沿線國家智庫之間開展聯合研究、合作舉辦論壇等。

加強沿線國家民間組織的交流合作,重點面向基層民眾,廣泛開展教育醫療、減貧開發、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保等各類公益慈善活動,促進沿線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加強文化傳媒的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利用網路平台,運用新媒體工具,塑造和諧友好的文化生態和輿論環境。

這些與教科文組織的工作十分契合。迄今,聯合國大會、安理會及UNDP、WHO等專門機構都將「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寫進有關決議。作為首創絲路文明對話的教科文組織,希望也能寫進去,實現觀念對接、計劃對接,讓世界更美好。

人人都有思想的權利,也認為自己有思想,但是常常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甚至要把別人皈依成自己的信仰,這可能造成所謂的「文明的衝突」。因此,如何既提出教科文組織的「思想實驗室」,又要過濾掉極端思想,實現思想的和諧,就要認真對待好「不同」。

當今世界,雖然進入21世紀,但仍然遭受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思潮的煎熬;古絲綢之路沿線地區曾經是「流淌著牛奶與蜂蜜的地方」,如今很多地方卻成了衝突動蕩和危機挑戰的代名詞。世界怎麼啦?我們怎麼辦?

美國學者日前發表《重返馬可波羅世界》的悲觀論點,認為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正演變為城市國家體系,世界陷入碎片化。

同樣的馬可波羅,在中國眼中竟然如此不同,那就是絲綢之路的繁榮、美好:

圖:馬可波羅在絲綢之路

傳統中國文化儒道釋並存,儒家強調「和而不同」,道家強調「陰陽和諧」,佛教強調「眾緣和合」,一句話「和合」。在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樓前的石碑上,用多種語言鐫刻著這樣一句話:「戰爭起源於人之思想,故務需於人之思想中築起保衛和平之屏障。」這與中國和合理念十分契合。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當今世界之痛,源於「不通」,根子在「分」。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和」,一帶一路實現「合」,因此成為中國的兩大核心倡議,成為回答時代之問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圖:儒道釋的和合圖

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因此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成就世界大美,這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尋求人類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如果把教科文組織主張的「思想實驗室」比作在白紙上繪畫,「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這幅畫的底色。

在國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基礎上,通過「一帶一路」的「五路」,將中國夢與各國夢融通,成就世界夢,這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解決人類「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

圖:人類命運共同體有五大支柱希臘神廟示意

中國主張,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攜手邁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持久和平的千年夢想

西方有個說法「人類創造了一個沙漠,把它叫做和平。」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也指出,「和平是戰爭中永遠繼續的休戰」。因此,儘管近代有康德《永久和平論》理想,但是西方國際關係始終走不出戰爭-和平-戰爭的循環。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大師肯尼斯沃爾茲寫道:「理論家解釋了歷史學家知道的東西:戰爭是常態。」承載張載「為萬世開太平」理想,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以共贏理念促進發展繁榮,擯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零和博弈、以鄰為壑的舊思維,開創了致力於實現人類永久和平的新路。

——共同安全的殷切期盼

針對當今世界「你安全了,我不安全」、「我的安全建立在你不安全基礎上」的零和博弈現象,中國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新安全觀,打造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與共、安危共擔的命運共同體,倡導結伴而不結盟、不針對第三方的全球夥伴關係,構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安全治理的新架構,推動國際安全秩序朝著更加更正合理包容有序的方向發展,致力於實現人類的普遍安全。

——普遍繁榮的共同目標

中國倡導合作共贏理念,主張多邊主義、自由貿易,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在WTO推不動國際合作的情形下,不是製造地區間新的壁壘,而是對接各國、各地區發展戰略,實現硬基礎設施、軟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國際間、跨地區的協調,實現洲際聯動、陸海聯通,削減貧富差距,實現共同繁榮。

——開放包容的國際體系

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不搞封閉排外的小圈子,不打地緣博弈的小算盤,積極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合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內文化、國際體系建設提倡開放平等、包容互鑒的原則,倡導貿易便利化、投資便利化,呼籲維護以世貿組織規則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堅持多邊主義、反對保護主義,致力於維護開放包容的國際體系。

——美麗清潔的地球家園

一帶一路是綠色之路,十分重視環保問題,致力於維護生態平衡、實現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習近平主席2015年在聯合國紐約總部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計劃就是典型的寫照。

The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Plan

「SmartGrid+ UHV + Clean Energy」

光有「思想實驗室」不夠,還要有中國哲學家王陽明強調的「知行合一」,通過實踐檢驗思想、產生更切合實際的思想,指導實踐。所以,中國國家主席在日內瓦萬國宮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前,率先提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在去年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指出「我提出一帶一路,就是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

「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一帶一路是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實踐。」《周易·易辭下》寫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改革開放;通:一帶一路;久: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就是中國的邏輯,希望通過與教科文組織的合作,在哈貝馬斯、馬克思等哲人「交往合理化理論」、「自由人聯合體」等思想引領下,變成世界的邏輯。

謝謝聆聽!


推薦閱讀:

妙湛老和尚佛教教育思想的貢獻與啟示
呂耀東:軍國主義陰魂不散的深刻思想根源
手持設備移動終端閱讀型軟體產品的終極形態是什麼?你所說的形態是將益於未來或現在的什麼技術或思想?
《維摩詰所說經》思想要旨述略(戒斌)
如何看待「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

TAG:中國 | 實驗 | 邏輯 | 思想 | 實驗室 | 聯合國 | 思想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