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瑜伽之樹(2)---愛與婚姻

【推薦】

《瑜伽之樹》是瑜伽泰斗B.K.S.艾揚格的一部經典著作。這本書是他在歐洲各國的演講結集,他從瑜伽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到對應身心靈的哲理思考,向世人傳授這門學問的全貌及精華。書中兼論家庭、愛與性、健康與療愈、冥想以及死亡,將瑜伽與人生,做了完整的引導與融合,更對瑜伽教學者提供了諸多寶貴的經驗和建議。

本書語言簡單,平易近人,艾揚格分享了他個人練習瑜伽體式與呼吸控制控制法的經驗,不論你是瑜伽的門外漢,還是已有瑜伽基礎,想再深一層地探索這門整體學問,本書都是你的最佳指南。

【書摘】

愛與婚姻

有個快當爸爸的學生問我:「准爸爸應該怎樣對待太太?」我回答:「你要怎麼當準爸爸?畢竟你在當爸爸之前就已經是丈夫了,你是你太太的丈夫,不是嗎?所以你就做丈夫該做的——做你太太真正的生活伴侶。」

我當然知道妻子有了小孩之後,原先兩個人分享的愛得分給三個人,這是除了照舊做真正的丈夫、照舊維持同樣的愛與感情之外,沒有什麼金玉良言派的上用場。孩子不正是兩個人愛的結果嗎?孩子就像花,夫妻有了愛情的花朵,應該是更快樂的。

夫妻之間不需因為有了孩子而改變什麼。我是六個孩子的父親,我對妻子的情愛一直到她去世都未曾消失。我沒愛過其他女人,雖然很多女人對我有意思,我都不為所動。我也勸勉這位準爸爸要不為所動,堅守夫道。這是我的勸勉,同樣也適用於妻子和准媽媽。

現在,你能區分靈性之愛和感官之愛嗎?夫妻在靈性結合之下所生的孩子是神聖的,這純潔的花朵出自純潔的愛與純潔的結合。但是生了第一個孩子之後,夫妻還能保持初始那種純潔的愛嗎?這種愛若能維續一生,就是神聖的愛。若是改變了,夫或妻若是心向他人,就像潑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來,這是你要弄明白兩人之間究竟是真正的靈性之愛或感官之愛。這得親身體驗,才知冷暖。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兩人之間是感官之樂,還是靈性的神聖結合之愛。我雖然到過西方四五十次,但是仍然不明白女人說:「我愛我的丈夫。」兩三年之後卻說:「喔,我真恨我的丈夫!」或是男人說:「我從前愛我的太太,可是現在變了。」

這種問題在西方國家很嚴重,可是我們印度好像沒有這些問題。我們結婚後就快快樂樂過一輩子,我們不慶祝金婚、銀婚,因為我們在結婚時就發誓兩個人要互諒、互解,相守一輩子。

瑜伽哲學裡有個道德觀念一直飽受誤解,就是持戒中的「節制」(brahmacharya)。Brahmacharya在字典里有「獨身生活、宗教研習、自我剋制、貞節」的意思。所有的瑜伽文獻都說:流失精液導向死亡,守住精液則保住生命。帕坦伽利也強調克制身體(身)、言語(口)、心念(意)的重要。他解釋,固守精液可以產生精力、能量、力量、勇氣,以及長生不老,所以他指示通過意志的專註努力固守它。然而,「節制」在瑜伽哲學裡單單指過獨身生活。印度古代的瑜伽修行者和聖哲幾乎都是結婚有家庭的,例如聖哲婆咜(Vasistha)有一百個孩子,可是世人仍視他為遵行節制戒律的人,因為他不是只追求性愉悅。因此「節制」不是負面的觀念,不是強迫的苦行,也不是禁令。事實上,有妻子的聖哲會依據星象來決定行房的吉日,以期后羿正直有靈性。這種規矩也可視為「節制」的一部分。

根據桑卡拉查耶的說法,遵行節制戒律的人精通吠陀經典,時時刻刻與其存在的核心聯結,所以他在每個人身上都看得到神性。因此結了婚的男女在遵行「節制」這條戒律時,不是放縱性,而是要節制。

如今,在自由的名號下,每個人的行為都無拘無束。然而無拘無束並不是真正的自由。瑜伽修行里的五種戒律是社會倫理的基礎。每個人都要遵守社會裡的某種紀律,只有有紀律的自由才是真自由。

對我來說,「節制」是快樂的婚姻生活,因為結了婚的男女學著用腦、用心去愛伴侶;而那些所謂的獨身修行人,自詡貞節禁慾,這種人可能誰也不愛,只會用一雙色眼盯著眼前的男人或女人。

選自|《瑜伽之樹》 B.K.S.艾揚格 著

【作者】

艾揚格(B.K.S. Iyengar)先生,世界偉大的瑜伽導師,享有國際盛譽,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排行榜。他是第一位從20世紀50年代就離開印度前往西方傳授瑜伽的大師,正是由於他不遺餘力地推廣,才使瑜伽成為風靡全球的健身運動。他不僅以瑜伽探索了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還提出一套實際可行的方法、語言,讓一般人也能登堂入室。艾揚格在1966年出版的《瑜伽之光》堪稱現代瑜伽聖經,深受廣大瑜伽愛好者的喜愛,這是他的另一本著作,堪稱大師小書的經典。


觀音瑜伽會館:4000-414-909 / 5728 2862

觀音瑜伽約課互動微信:guanyinyoga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24)
讀書一二三
讀書與研究
汪涵:讀書才是一個人最強的後盾
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精進》讀書筆記

TAG:婚姻 | 瑜伽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