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施-寫在父親節之後
07-05
今年的端午節,趕巧不巧正好在父親節之後一天。昨天,女兒祝我節日快樂,欣喜之餘想起了老施,一晃眼,老施離開我們快兩年了。一 老施本來是南方人,因為家庭出身不好,上世紀中葉被『發配』到北方『支援邊疆建設』。彼時,老施才十四歲,用現在的標準說,還是個孩子。但是,出於家庭考慮,出於生計考慮,老施還是積極響應號召,投入到邊疆建設中。說是支援邊疆建設,其實更多的是為了減輕家裡負擔。他是家裡讀書最多,也最有希望的孩子。五歲入學堂讀私塾,正是讀書學習的年紀,確要背上養家的重擔。老施的爸爸是一方鄉紳,人也很和善,方圓數十里有誰家生孩子都要央求他給孩子取名,當年解放軍路過村子,老施爸爸還盛情款待,幾百號人,在老施家吃住了三天。就這樣,老施家在土改的時候還是成為重點關注對象,老施家道從此中落,家裡七個兄弟姊妹沒法養活。那一年,中國的領導人親讀過《在一個鄉里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後,親筆寫下了按語:「一切可以到農村中去工作的這樣的知識分子,應當高興的到那裡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為了響應號召,也為了減輕家裡負擔,老施在那一年,光榮的成為了第一批「支邊青年」。二 老施在邊疆一呆就是一輩子,當年的少年也到了耄耋之年,兩鬢斑白。這期間,老施在邊疆紮根,在邊疆成家,在邊疆立業,經歷了人生種種。每年春節,孩子回家團圓之際,喝過兩杯的老施總要回憶一段段往事:回憶一個南方少年讀書郎在天寒地凍的北方擔負養家責任的不易;回憶一個懵懂少年對政治鬥爭的不解;回憶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還能每年往家裡寄送生活費的艱辛;回憶一個南方人在北方對一碗米飯的渴求。。。。。。三 常年生活在邊疆,老施還是保留著一些家鄉的生活習慣,但是他的親朋好友大都在邊疆。老施很少回老家,一來對當年父母「狠心」送他去邊疆一直難以釋懷,二來家鄉的親戚朋友也都各奔東西很少聯繫,近幾年稍微好點,老施和家裡的幾個老人也漸漸有了聯繫,逢年過節還能通通電話,就在兩年前,老施還和弟弟妹妹商量著回老家常住的事情。可是,誰曾想。。。。。。 出事的當天,老施和平時一樣,騎上自行車出去遛彎,在十字路口被一挖掘機帶倒,卷到了輪子地下,當時就沒了。等我趕到家裡的時候,已經是出事的次日了。看到老施的第一眼,眼淚就止不住了。想想老施這輩子的不易,如今兒孫滿堂,確走的這麼急,哎。。。。。。。 出事前兩個月,老施才去做了心臟支架手術,還在和我商量著恢復了以後去西藏遊玩的事情,商量著帶他走下大西南。。。。。,如今,物是人非。老施已不在我們身邊了,生活還得繼續下去。 這個父親節,想念父親,想念老施。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大小S父親因肝癌病世 兩姐妹盡孝曾為其償還賭債
※作為一個父親,我怕
※做父親:要有大格局,會過小日子
※父親節講章:教子有方 經文:撒上1:27